•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5-03-06 07:09:41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語文教案五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語文教案五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體會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不懈追求的可貴品質,并學習這種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

      2.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

      教學準備

      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資料、圖片、童年故事。

      2.預習課文,不理解的詞語、不懂的知識找資料弄明白。

      3.生字、新詞卡片。

      4.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大意。

      2.學習課文生字。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提問: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些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同學們想知道的很多問題,我們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但是有些問題,還需我們做進一步探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

      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檢查預習。

     。1)輪讀詞語: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閃隕(yǔn)石大坑(kēng)臥進突兀(wù)旅行

      考察秦(qín)嶺流域(yù)

      遺(yí)跡奇怪嚴嚴實實平整震驚

     。2)質疑問難,解難。

      主要解決以下疑難:

      隕石:大的流星在經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燒毀墜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質的隕星。

      地質學家:從事地球物質形成和地殼構造研究,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展的科學家。

      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最后一個紀。約從距今250萬年前至今。

      冰川:在高山或兩極地區,積雪由于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或積雪融化,下滲凍結成冰塊),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向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做冰川。在地質上的新生代第四紀,氣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被冰川覆蓋,稱第四紀冰川。(觀看錄象)

      秦嶺: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古老褶皺斷層山脈。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線。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輪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大石頭寫了一些什么事?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三、學習生字

      1.認讀要寫的字。

      2.爭做寫字小老師:那幾個字容易寫錯,該怎么寫,請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畫,第六筆為“┖”。

      “臥”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筆順,第三筆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筆順。

      3.各自練寫,評價反饋。

      四、作業設計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多讀幾遍。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美好品質。

      2.學習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語句意思。

      3.感受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著追求的可貴品質對一個人的事業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4.閱讀選讀課文《做風車的'故事》。

      一、復習生字新詞

      指名讀生字、新詞,進一步鞏固生字和詞語。

      二、精讀課文,體會人物品質

      1.感受巨石之“怪”。

      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們圍著這塊奇怪的大石頭捉迷藏。讓我們到現場去,去看看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

     。1)請大家各自輕聲朗讀課文,思考: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在書上劃出重點詞句。

     。2)小組討論。

      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句展開討論:

      一怪,它是獨立的──“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二怪,這塊石頭體積龐大──“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

      三怪,時間久──“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四怪,沒有人說得清它的由來──“爸爸也說不清楚”。

     。3)朗讀課文,再次體會巨石之怪和李四光的疑問。

      2.體會李四光是怎么提問題的。

      按課文內容填空:這么重的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它應該()?伤 )?

      3.感受人物品質。

      大石頭可真怪!李四光有了和大家一樣的感受,他產生了疑問,他是如何思考和解決自己的疑問的呢?

     。1)自讀課文,找、畫關鍵重點詞句。

     。2)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抓住“許多年、直到、才、專門、考察、發現”幾個關鍵詞語,理解李四光執著探索的可貴品質,體會課文是怎樣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執著探索寫具體的。

     。3)一塊大石頭,引發了一個重大的科學研究成果,這個成果震驚了全世界!讀到這里的時候,你心里有什么要跟李四光爺爺說的嗎?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

      李四光爺爺,我想對你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角色朗讀對話。

      三、拓展延伸,加強感悟

      你還搜集到李四光爺爺哪些故事?特別是他的童年故事?讀過故事,你又有什么感受?

      四、總結全文

      孤零零的巨石聯系著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現的問題可能蘊含著大價值。愿我們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

      五、閱讀選讀課文《做風車的故事》

      1.談話,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李四光爺爺小時侯看到了一塊巨大的石頭,引發他的思考和探索,后來出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兩百多年前,有一個孩子看到蘋果往下掉后,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蘋果既不往旁邊飛,也不往天上飛,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東西在吸引它呢?”經過他反復推測、不斷研究,終于發現了宇宙間的規律──“萬有引力定律”,成為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2.揭示課題。

      3.學生自主閱讀,教師布置思考題:

     。1)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2)文章里寫到了小牛頓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你最欣賞小牛頓哪一點?

      4.自主閱讀。

      5.交流,指導朗讀。

      六、作業超市

      1、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

      2、抄寫生字詞語。

      3.繼續搜集、閱讀其他名人故事。

      【實現課堂內外的延伸,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鞏固課堂教學內容,并積累知識!

    語文教案 篇2

      【內容簡析】

      課文介紹了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全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描述了翠鳥的外形;第2、3自然段描述了翠鳥的活動特點,并且講述了翠鳥捕捉小魚的經過;第4自然段告訴我們翠鳥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課文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設計理念】

      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教學目標】

      1.了解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知道鳥兒是人類的朋友。

      2.學習作者的觀察順序和抓住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3.會認“葦、稈、繡”等生字,會寫“葦、稈、顏”等字。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

      難點:體會作者的觀察順序和抓住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具準備】

      掛圖或其他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這節課老師要帶同學們去認識一種非?蓯鄣男▲B,它的名字叫翠鳥,又叫叼魚郎。(板書課題。)

      2.瞧,這就是翠鳥了。(出示掛圖或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翠鳥”圖。)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看到的翠鳥是怎樣的嗎?

      3.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從你們專注的目光里,老師感覺到你一定很喜歡翠鳥。從課題看,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生字,互相幫助糾正讀音。

      3.教師檢查:出示生字卡,指名認讀。

      4.重點指導“顏、繡、脆、箭、溪”等較難寫的字的書寫。

      5.小組交流:讀完了課文,你對翠鳥有了哪些了解?說一說自己理解了課文中的哪些內容,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6.根據學生的匯報,相機板書:外形、活動。

      三、再讀課文,感受美麗

      1.自由讀第1自然段,想想作者從哪幾方面來介紹翠鳥外形的?各方面有何特點?請用“△”標出描述翠鳥各方面特點的詞語。

      2.課文第1段從爪子、羽毛、眼睛、嘴巴四個方面把翠鳥描寫得栩栩如生、活潑可愛。你們認為哪些句子寫得最精彩?引導學生鑒賞、朗讀。如:

     、兕^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的襯衫。

     、陬^上的羽毛是橄欖色和翠綠的,背上的羽毛是淺綠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

     。á倬溆么虮确降姆椒ㄉ鷦有蜗蟮貙懗隽舜澍B的頭部、背部、腹部羽毛的特點,從中透出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3.思考作者為什么能把翠鳥的外形寫得如此精彩。(①作者認真地進行了觀察,并且對翠鳥有著深深的喜愛之情;②寫作時,按一定的`順序抓住了翠鳥的特點。)

      4.出示彩色翠鳥圖,讓學生練習按一定的順序向大家介紹翠鳥的外形。

      5.讓學生根據板書練習背誦第1自然段。

      四、小結

      可愛的翠鳥還有什么特點呢?我們下一節課再學。

      五、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動手畫一畫翠鳥的樣子并涂上顏色。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幾個生詞。

      2.背誦第1自然段。

      二、體會翠鳥捕魚的敏捷

      過渡:翠鳥不但外形美麗,而且是捕魚高手。我們一起看看它是怎樣捕魚的。(播放錄像或看圖講述。)

      1.同學們,通過看錄像,你們知道了翠鳥是怎樣捉魚的嗎?

      2.默讀課文2、3自然段,劃出翠鳥捕魚的句子。

      3.出示句子,自由讀;談談從翠鳥捕魚的句子你體會到什么。

      4.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翠鳥捕魚的敏捷。如:

      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走了。

     。ń涍^朗讀、討論,要讓學生弄懂這句話活靈活現地寫出了翠鳥捕捉小魚的經過。從帶點的詞語可以看出翠鳥動作熟練、連貫、非常迅速,都是在瞬間進行的。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聯系下文“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進一步體會翠鳥動作的迅捷。)

      5.指導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6.分小組討論:翠鳥捉魚的本領和它的外形有什么關系?

      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句式訓練的方法,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弄清句間聯系。

      例:

     。1)翠鳥停在葦稈上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水面是因為它有。

     。2)翠鳥目光銳利是因為它有。

     。3)翠鳥能在疾飛中叼起小魚是因為它有。

      通過練習讓學生認識到翠鳥捕魚本領高超,不只是因為身體某一部分的特點,而是由于它外形各部分特點整體發揮作用的結果。

      三、體會作者的愛鳥之情

      過渡:翠鳥這么可愛,我真想捉一只來飼養。這個愿望實現了嗎?為什么?請默讀第4、第5自然段。

      1.學生匯報,教師歸納。

      翠鳥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很難捉到。

      我們愛翠鳥,打消了捉它的念頭。

      2.指導讀句子,要讀出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我們真想捉一只翠鳥來飼養!

      “在翠鳥飛來的時候,我們遠遠地看著它那美麗的羽毛,希望它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

      四、總結全文

      師述:在大自然里,因為有了翠鳥,有了各種各樣的鳥,它們的歌聲,它們的色彩,它們的羽毛,它們的姿態,為大自然增添了許多美感和生趣,就讓這些可愛的小生靈在大自然中快樂、自由地生息吧。ǘ嗝襟w課件播放:各種各樣的鳥兒。)

      說話練習:人們應該怎樣保護鳥兒,怎樣和動物做朋友呢?

      五、鞏固練習

      1.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

      2.選擇“詞語花籃”中的詞語練習造句。

      六、遷移拓展

      課外作業:把自己喜愛的一種小動物的外形寫出來。

      要求:

     、賹懬耙J真觀察。

     、趯懽鲿r要按一定的順序,抓住動物的特點。

     、壅Z句通順,表達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培養孩子們觀察的興趣,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讓學生寫下觀察中新的發現,或是觀察中發生的事。

     。、讓學生了解觀察日記的寫法,也試著寫觀察日記。

     。、練習修改習作。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孩子觀察的興趣,讓孩子養成留心周圍事物的好習慣。

      把自己平時觀察中新的發現,或是觀察中發生的事具體、生動地寫下來。

      教學過程

      作文講評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老師在批改習作過程中,發出了我班不少同學“獨具慧眼”,觀察到了別人不易發現的新奇有趣的地方。你們想不想也“一睹為快”?

      二、選擇典型,師生點評

     。、出示幾類優秀習作的題目供學生選擇:看到這些題目上,你想了解哪一篇習作?

     。、讓被選中習作的作者說說為什么要寫,是怎樣寫的?并電腦出示習作(放大)讀一讀。其他同學可以評價好在哪里?

     。、再出示,同一事物,不同觀察,描寫角度的'習作進行對比,或同一內容描寫,精力與細致的習作對比。說說哪一篇寫得好,為什么?應如何修改?

     。、就學生習作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放大,師生共同修改。

      三、繼續修改,逐步完稿

      【學法指導】能根據同學的評議,自我修改文稿,然后同桌修改,也可小組修改。

    語文教案 篇4

      16、青山不老

      一、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3、解的內容,理解語言背后所蘊藏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

      二、預習學案

      1、我知道

      一位81歲的老人,他從65歲開始就綠化荒山,植樹造林,創造了一個青山不老的奇跡。

      3、我了解

      讀完課文后,找找老人創造了什么奇跡?

      4、我不知(預習課文后,同學們把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寫下來。)

      三、導學案

     。ㄒ唬├首x課文,仔細品味

      1、感受青山之美,環境之惡

      2.課文的哪些內容讓你感動,把你最感動自己的語句畫下來,和大家交流。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ǘ┨骄空n題,深化中心

      小組討論: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會老的”?

      四、課堂檢測

      按要求改句子。

      1、村干部在旁邊恭敬地補充著。(縮句)

      ——————————————————————

      2、青山是不會老的。(反問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已經81歲,知道終有一天自己也 會爬不起來。(雙重否定)

      ———————————————————————————

      4、我們有了這片綠樹。我們會守住了這片土。(用關聯詞語連成一句話)

      ———————————————————————————

      五、課后作業

      閱讀主題叢書《愛護我們的家園》

      六、板書設計

      16.青山不老

      大環境——惡劣險峻

      創造奇跡

      小環境——簡陋艱苦

      回顧 拓展四

      一、學習目標

      1、通過回顧、交流學習本組課文后的收獲。

      2、讀讀背背,感悟并積累有關環境保護的宣傳口號和標語。

      二、預習學案

      1、熟讀本組課文的四篇。

      2、知道表達方法有哪些?

      3、預習日積月累。

      三、導學案

      1、學生回顧本組課文,全班同學交流本組課文的特點。

      2、回顧本次綜合性學習,全班同學交流活動的感受。

      3、學習日積月累。

      四、課堂檢測

      1、聽寫本組課文的生字詞。

      2、學生背誦日積月累。

      五、課后作業

      讀主題叢書中的,增強環保意識,為地球家園的美好明天,盡自己的`一份的力量。

      六、板書設計

      回顧 拓展四

      聯系實際進一步思考讀書法

      環境保護的宣傳口號和標語

      成語故事:竭澤而漁

      口語交際 習作四

      一、學習目標

      1、通過口語交際和習作,加深學生對本組課文的感悟。

      2、通過口語交際,讓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珍惜資源,保護環境。

      3、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和掌握的資料,談談珍惜資源的重要性,以及怎樣珍惜資源,寫一份建議書。

      4、養成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

      二、預習學案

      1、自讀口語交際各版塊的學習提示,整體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2、學生明白本次口語交際的主題和內容。

      3、自己確定一個主題。

      三、導學案

      1、生活中存在不少浪費資源和污染環境的現象,針對這些不良現象,寫一份建議書。

      2、建議書有一定的格式:根據建議書的內容先寫上標題,再寫稱呼,然后些建議是的具體內容,最后寫上建議人的姓名和日期。

      3、如果你對有關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漫畫感興趣,在看懂漫畫內容的基礎上,寫出你的感受和理解。

      小組自選,交流。

      四、課堂檢測

      1、每組推薦一名學生進行交流。

      2、其余的學生進行補充、提問等,開展對話,說說聽話的感受。

      五、課后作業

      針對身邊的不良現象,寫一份建議書。

    語文教案 篇5

      24唐詩二首

      第1課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教學目標

      1.誦讀并默寫本詩

      2.結合詩人的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文章語言,感受詩中所描述的社會現實,體會詩人的情懷

      4.感受杜甫憂國憂民的博大胸襟,培養關心他人、愛國愛民的優秀品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知道杜甫是我國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一般人看來,這樣偉大的詩人生前一定過著非常舒適、安逸的生活,身居華屋,錦衣玉食?墒聦嵾h非如此!拔恼略髅_”,無數膾炙人口的傳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難生活和悲慘命運的產物。對詩人杜甫來說,更是這樣。他不僅沒有過上安穩的生活,甚至于飽受戰亂帶來的饑寒之苦,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這篇文章——《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他在這種情景下的真實寫照。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走近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1.走近作者

      杜甫,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字子美,世稱杜工部。杜甫歷經盛衰離亂,飽受艱難困苦,他被稱為“詩圣”,寫出了許多反映現實、憂國憂民的詩篇,詩作被稱為“詩史”。他的詩多沉郁頓挫,其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等。

      2.背景資料

      759年歲末,杜甫一家輾轉流浪到了成都,在親友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蓋了一所茅屋。兩年后的一個秋天,一場大風把茅草給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風雨淋漓中度過了一個難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萬端,寫下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不朽的詩篇。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后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唐由此由盛轉衰,這次戰亂使社會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杜f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榛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于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睅缀醢ㄕ麄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中。

      目標導學二:反復朗讀,整體把握詩歌體裁及內容

      1.初讀詩歌,說說這首詩歌在形式上有什么特點。(從字數、音韻、句式等方面回答)

      明確:全詩篇幅較長,詩歌竟然長達二十四句;本詩為七言詩,以七言為主,也夾雜九言;本詩押韻,但是并不是一韻到底,韻腳換了很多個。

      2.介紹歌行體。

      3.已經確定了本首詩是歌行體,按照歌行體的敘事性特征,我們能否猜測本詩可能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明確:“……為……所……”是一個被動句式。茅屋被風吹破,風卷走了屋上的茅草。全詩可能寫了一件風卷茅草并由此產生的聯想的'事。

      4.細讀課文,初步感知詩歌的大意,并給每個自然段擬寫四字小標題,體會作者當時的復雜心情。

      明確:(1)狂風屋破,茅草亂飛。(焦灼苦痛)

      (2)群童抱茅,倚杖自嘆。(憤懣無奈)

      (3)屋漏衾裂,徹夜難眠。(憂思不絕)

      (4)愿現廣廈,大庇寒士。(憂國憂民)

      總結:第一段寫面對狂風破屋的焦慮;第二段寫面對群童抱茅的無奈;第三段寫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寫期盼廣廈,將苦難加以升華。前三段是寫實式的敘事,訴述自家之苦,情緒含蓄壓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華,直抒憂民之情,情緒激越軒昂。前三段的層層鋪敘,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此抑揚曲折的情緒變換,完美地體現了杜詩“沉郁頓挫”的風格。

      目標導學三:品味語言,升華文章情感

      第一段賞析:

      1.在本詩中,作者是怎樣描寫秋風的?寫出了秋風的哪些特點?

      明確:作者用“怒號”一詞描寫秋風,將秋風擬人化,富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其后又用一“卷”字,更突出風之大,風之猛烈和無情。

      2.作者用一系列動詞,如“飛”“灑”“掛”“飄轉”“沉”等來描寫風吹茅草的情景,這樣寫的好處在哪里?

      明確:一個“飛”字一個“灑”字,不僅寫出了秋風之大,還寫出了風卷茅屋的凌亂!皰臁笔菕煸陂L林梢上的,“飄轉”者皆“沉”于塘坳,不難想象,茅草于風中是沉緩飄動,而詩人的心又十分急切,一急一緩之中突出了詩人眼見茅屋被風卷去的無可奈何。

      第二段賞析:

      茅草被卷走了,如果拾起來,還可以修理茅屋?蛇@時一群頑童把草抱走了。這時詩人著急說道:“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边@兩句話很值得體味,杜甫寫此詩時只有49歲,為什么用一個“老”字?他把頑皮的孩子比喻為盜賊,是否又過于嚴重了?

      明確:“老”字并不是指年齡老,而是寫心情,詩人經受戰亂之苦,未老先衰,心力交瘁。抱草的孩子也是窮人家的孩子,心憂天下的杜甫不可能不知道,因此,“盜賊”一詞是杜甫的激憤之詞,但他不是生孩子們的氣,而是生社會的氣,怨憤動亂的社會造成人民貧困。

      第三段賞析:

      作者是怎樣描述寒冷和秋雨的?

      明確: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秋雨的細密連綿,所謂“雨腳如麻未斷絕”,更可怕的是“床頭屋漏無干處”。面對寒冷,作者更是無可奈何,說“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由此可見其生活境遇的窘困。

      第四段賞析:

      1.賞析名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明確:詩人從個人“長夜沾濕何由徹”的痛苦,一躍聯想到風雨中千千萬萬衣食無著落的窮苦百姓,從沉思中振作起來,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表現了詩人推己及人、舍己為人、關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懷和崇高理想。

      2.你從本詩中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仿照示例用詩中的句子描繪一下。

      示例:舍己為人——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示例:(1)年老體弱——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2)生活貧困——布衾多年冷似鐵。(床頭屋漏無干處)(3)憂心國事——自經喪亂少睡眠。(4)關心天下“寒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三、板書設計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識字》教案10-08

    語文教案【經典】07-27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