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梯形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梯形

    時間:2025-03-01 06:56:49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梯形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梯形,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梯形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梯形1

      活動目標:

      1、 教幼兒認識梯形,正確說出其名稱,知道梯形特征。

      2、 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培養幼兒的分析比較等能力。

      3、 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 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磁性教具:各種幾何圖形

      2、長方形、梯形紙各一張(人手一份),彩色紙條若干

      3、吹塑紙做的梯子,紙折的輪船

      4、畫有各種幾何圖形的紙幼兒人手一份,油畫棒若干

      活動過程:

      一、復習幾何圖形

      師:小朋友,大家學過許多幾何圖形,現在老師說兒歌,大家猜一猜它是什么圖形,好不好?

      1、圓溜溜,胖乎乎,滾來滾來真可愛。

      2、三條邊,三個角,站著像小山,樣子真漂亮。

      3、四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穩穩當當最像樣。

      4、四條邊,四個角,上下對邊一樣長,左右對邊一樣長。

      師:小朋友真聰明,認識了這么多圖形寶寶,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新圖形,它和長方形很像,現在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出示梯形)大家看它像什么?(梯子),這是梯形寶寶,我們叫它梯形。(幼兒跟說)

      二、認識梯形

      1、現在大家一起數數,梯形有幾條邊?(4條邊)梯形有幾個角(4個角),對,梯形有4條邊,4個角,,長方形有4條邊,4個角,那梯形和長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呢?

      引導幼兒觀察上下兩條邊的長短(師:長方形的上下兩條邊一樣長,梯形的上下兩條邊長短一樣嗎?)小結:梯形上下兩條邊一條短,一條長。

      大家再看看梯形上下兩條邊的距離怎么樣?(一樣長)

      師:它到底一樣不一樣,我們來做個實驗。老師這兒有許多彩色紙條,咱們用它來量一量。先從上邊這條邊開頭量,上邊的邊到下邊的邊是這么長,我們把多余的部分剪掉。再從上邊這條邊的中間量,上下兩條邊的距離是這樣長,我們把多余的.部分剪掉。最后從上邊這條邊的后面量,上下兩條的距離是這樣長,我們把多余的部分剪掉。好,現在我們把三條彩紙比一比,看看它們是不是一樣長呢?(一樣)這說明上下兩條邊的距離是一樣長,也就是上下兩條邊是平行的。(幼兒反復說)

      大家再看看梯形旁邊兩條邊是怎樣的?(斜斜的,像個小坡一樣的)

      教師小結;梯形有4條邊,4個角,上下兩條邊一條長,一條短,并且是平行的,旁邊的邊是斜的。其實梯形有好多種,今天咱們認識的是特殊梯形,等小朋友長大后再認識其它的梯形。

      2、幼兒動手操作,體驗長方形和梯形的關系。

      師;小朋友的桌子上有老師給每個人準備的長方形和梯形,大家把它們兩個重疊在一起,折一折,變一變,看看發現了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得到的結果。梯形兩邊比長方形多出兩個三角形。請小朋友把多出的兩個三角形折到后面,梯形變成了長方形。再把折到后面的三角形打開,長方形又變成梯形。

      3、今天我們認識的梯形寶寶真調皮可愛,喜歡翻跟頭。瞧,它翻呀翻,這樣站立,是不是梯形???? 它又翻呀翻,這樣站立,是不是梯形??????? 這樣呢??? 這樣呢?對,調皮的梯形寶寶,不管怎樣站立,它都是梯形。

      三、幼兒操作,鞏固對梯形的認識。

      我們的生活中許多東西都是梯形,(出示梯子。輪船)梯子是不是梯形?(對,它每一個格子都是梯形)再看看輪船,船身是不是梯形?(對,它是一個倒立的梯形)

      小朋友的桌子上有許多漂亮的圖片,選一張自己喜歡的,看看圖片上哪部分是梯形,把它用好看的顏色涂出來。

      四、作業展評

      請幼兒相互說說自己圖片上畫的什么?你涂的是那一部分?為什么?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能通過幼兒的觀察 比較,從而得出梯形的基本特征。運用“梯形寶寶翻跟頭”,變化不同的位置,增強幼兒方位感。用“涂”的方式使學會的梯形,在實際生活中得到進一步的應用,科學和藝術有機整合,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不足之處:

      1、量梯形的上下兩條邊的距離時,教師應先讓幼兒自己想辦法該怎樣量,再與同伴相互討論,最后得出結論,這樣效果會更佳。

      2、“涂”畫的時候,個別幼兒的行為習慣較差,應加以糾正。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梯形2

      設計背景

      課改綱要的自主學習。

      活動目標

      1.幼兒利用已有知識長方形和正方形圓形來認識梯形和橢圓形。

      2.幼兒通過比較,認識到各種圖形的不同及其用處,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3.幼兒利用圖形的變化和相互拼湊折疊做游戲及手工,看到自己的銷售也靈巧,真了不起。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形狀的彩色紙片,膠水,剪刀。

      活動過程

      1.開始環節:讓幼兒分別展示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讓老師看看,找不準的老師耐心幫助其認一下。

      2.基本環節:

     。1)讓孩子拿出與老師手中形狀一樣圖形的紙片展示,告訴幼兒這就是梯形,因為從兩側邊上可以斜爬上去,就像梯子一樣,因此就叫梯形。然后,老師用準備好的`長方形重疊到相應位置,畫出兩條垂直線,使梯形變成長方形和三角形。讓幼兒一目了然,圖形能互相變換。這個梯形能變成長方形、正方形,還有三角形。請孩子們把手中的梯形折一折,畫一畫,看著變一變。

     。2)同樣方法教學橢圓形。讓孩子說一說生活中見過的橢圓形的物品,再讓孩子把圓形和橢圓形重疊在一起比一比。

      3.結束環節:

      老師與幼兒一起用不同形狀的紙折物件或者拼圖案。

      4.延伸環節:

      生活中除過有這些規則形狀外,還有許多不規則、不知名的形狀,請你回家后幫老師找一找。

      教學反思

      1.備課反思:

      梯形認識太抽象,就是扛一架梯子,孩子們也看不到是梯形。所以,只能有意畫成上窄下寬的梯子讓學生直觀。

      2.活動過程反思;

     。1)對不同形狀梯形應該講到,并且在講的過程中充分展示,讓孩子不要對梯形定勢,以便充分了解梯形特點。如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倒置梯形、立置梯形。

     。2)進度不是主要的,要讓各類幼兒充分活動起來,做好巡查和個別指導。

      3.對活動效果評價:

      基本達到目標,再細些會更好。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梯形】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認識梯形教案11-25

    大班數學教案:認識梯形01-17

    中班數學活動:認識梯形05-31

    中班數學認識梯形教案02-21

    中班數學認識梯形教案[實用]11-05

    中班數學教案:認識梯形03-06

    中班數學教案認識梯形07-21

    幼兒園數學《認識梯形》教案12-26

    中班數學教案認識梯形03-24

    中班數學教案:認識梯形(優)01-09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