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音樂教案>小班音樂教案

    小班音樂教案

    時間:2025-02-28 10:05:41 音樂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音樂教案匯總六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音樂教案匯總六篇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教案一: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學著用好聽自然的聲音唱歌,愉快的邊唱邊做動作。

      2、愿意自己走,不要大人抱。

      【活動準備】

      1、小鳥飛、小貓跑、小朋友自己走等圖片

      【活動過程】

      1、觀察圖片,理解畫面內容。

      ——“圖片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引導又幼兒說出“小鳥自己飛”“小貓自己跑”“我們都是好孩子,不讓媽媽抱”

      2、引導幼兒欣賞并感受歌曲,熟悉旋律及歌詞。

      ——教師彈唱歌曲

      ——引導幼兒說出“小鳥自己飛”、“小貓自己跑”等歌詞內容。

      ——請幼兒邊聽歌曲邊學小鳥飛、小貓叫。

      3、幼兒學唱

      ——帶領幼兒邊聽樂曲邊跟讀歌詞

      ——念清“我們都是好孩子,不要媽媽抱“。

      4、領導幼兒學唱歌曲,自由的做動作表演。

      ——教師唱歌,引導幼兒“自然好聽的聲音,激發幼兒想唱、愛唱。

      ——跟唱歌曲兩三遍,重點學唱“2123/5.3/中的“抱”字。

      5鼓勵幼兒根據歌曲內容自由的動作表演。

      三、自然結束。

      教案二: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嘗試跟唱歌曲,喜歡用動作表現歌曲,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2、知道自己慢慢長大了,學著不依賴爸爸媽媽。

      【活動重點】理解歌詞,嘗試跟唱歌曲表現歌曲

      【活動難點】知道自己長大了,不要媽媽抱、不依賴大人

      【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準備:來幼兒園有段時間,初步有獨立的意識

      2、其他準備:音樂,圖片

      【活動過程】

      一、學一學——小動物走路

     。ōh節設計意圖:通過小律動《小動物走路》,引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并為之后的歌曲做經驗鋪墊)

      ?今天有許多的動物客人來到我們小1班,我們來聽聽它們是誰?

      ?鼓勵幼兒在老師的帶動下一起做簡單的律動。

      1、師:小兔子蹦蹦跳,不要媽媽抱。(鼓勵幼兒做做小兔子的動作)

      小鴨子搖呀搖,要媽媽抱嗎?(引導幼兒說說“不要媽媽抱”)

      小烏龜、小貓咪都不要媽媽抱。

      2、師:猜猜看還有誰會來?(幼兒自由想象)

      3、出示小鳥,(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小鳥飛)“小鳥飛呀飛也不要媽媽抱!

      4、小結過渡:小鳥會自己飛,小貓會自己跑。今天老師帶來的歌曲里還有一位朋友會是誰呢?我們一起去聽聽看。

      二、欣賞并理解歌曲——《好孩子不要媽媽抱》

     。ōh節設計意圖:理解歌詞嘗試跟唱,愿意在老師的鼓勵下大膽表現歌曲,體會音樂活動的樂趣)

      1、欣賞歌曲《好孩子不要媽媽抱》(師根據伴奏演唱)

      提問:除了小鳥和小貓,歌曲還有誰?她要不要媽媽抱?

      那你們平時上幼兒園是怎么進來的?(自己走進來不要媽媽抱)

      2、師扮演媽媽“我現在是媽媽。讓媽媽來抱抱你。(與個別幼兒互動,關注幼兒能否理解不要媽媽抱)

      3、師:你們怎么都不要媽媽抱呀?(鼓勵幼兒說說自己已經長大了)

      4、鼓勵幼兒跟著鋼琴學唱2遍

      5、鼓勵幼兒跟著音樂用動作大膽表演歌曲。

      6、師小結:原來小1班的寶寶們都很棒都不要媽媽抱的!

      三、延伸——我長大了

     。ōh節設計意圖:通過追問了解孩子對自己長大了的經驗,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賴大人)

      1、師:我們剛才都學了好孩子不要媽媽抱。我們都長大了,那除了不要媽媽抱,你們還會做些什么呢?

      2、鼓勵幼兒大膽說說自己能自己做的事情。

      小結:我們寶寶都是好孩子,不要媽媽抱,還會學著許多事情都自己做,送給你們大拇指,你們都是好樣的!

      教案三: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欣賞活動中感受搖籃曲的安靜、優美,培養幼兒欣賞音樂的興趣和習慣。

      2、學習表演歌曲,鼓勵幼兒創編抱娃娃的簡單動作。

      【活動準備】錄音磁帶、娃娃人手一個、小床一張。

      【活動過程】

      一、幼兒抱娃娃進活動室。

      1、師:天黑了,星星眨著眼睛出來了,月亮也升上了天,娃娃也困了,寶寶,你們有什么辦法哄娃娃睡覺呀?

      2、幼兒討論交流,請出個別幼兒來回答。

      二、欣賞“搖籃曲”。

      1、師:你們想的辦法真好呀,可是除了這些辦法以外,我們還可以給娃娃聽音樂哄她睡覺呢,你們聽..….

      2、播放“搖籃曲”(第一遍),幼兒欣賞、感受。

      3、師:我的娃娃聽著音樂睡著了,你們的娃娃睡著了嗎?(睡著了)那我們一起把娃娃放到搖籃里好嗎?

      4、師小結:娃娃睡覺的時候聽的音樂輕輕的,柔柔的`,很好聽,這樣娃娃很快就能睡著了,這種音樂我們叫它“搖籃曲”。

      5、再次欣賞(第二遍),我們來聽聽搖籃曲里唱了些什么?

      6、師提問:你們聽到搖籃曲里唱了些什么?鼓勵幼兒跟著一起哼唱。幼兒學習完整演唱“搖籃曲”,引導幼兒用輕柔、優美的歌聲演唱,表現“搖籃曲”的安靜、優美。

      三、表演“搖籃曲”。

      1、師播放“娃娃哭聲”:哎呀!娃娃哭了,快把娃娃抱起來,我們一起哼著“搖籃曲”,搖著娃娃睡覺吧。

      2、師:xxx的娃娃不哭了,我們來看看她是怎么抱娃娃睡覺的。請出不同的抱娃娃姿勢的幼兒來表演一下,鼓勵其他幼兒模仿他們的抱娃娃動作。

      3、集體完整地表演“搖籃曲”,娃娃睡著后(即歌曲結束后)提示幼兒把娃娃輕輕地放到小床上,蓋好小被子,讓娃娃安睡!

      四、復習歌曲“不要媽媽抱”。

      師:你們的娃娃還小,需要別人抱。我們小班的朋友們已經長大了,不要媽媽抱了對嗎?

      1、復習演唱歌曲。老師和幼兒一起跟著音樂自己創編簡單的動作,邊唱邊做。

      2、師:哦,我們小班的朋友們真的長大嘍。ɑ顒咏Y束。)

      活動自評:

      活動的選材來自于幼兒的生活,并且能夠在主題背景下開展,對于剛入園2個月、剛擺脫對父母家人依戀的幼兒來說,已經是蠻不錯的了;顒右婚_始我為幼兒創設了“娃娃要睡覺”的情景,能夠讓幼兒置身在這個環境和情景中,同時鼓勵幼兒大膽地交流討論,但是一開始由于幼兒和我都有點拘束,因此在這個環節的時間安排上顯得比較急促,應該再給予幼兒更充分的時間和機會交流一下,也許孩子們的思維能更廣泛一點。

      活動的中間部分,我的引導和啟發對幼兒有很好的感染作用,能用自身的情緒感染幼兒,使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并為成功地哄娃娃睡著了而感到高興,使幼兒的情緒和需求得到滿足。

      但在引導幼兒創編抱娃娃動作的時候,如果能再給幼兒多一點拓展的機會的話,也許孩子們創編出來的動作也就更加貼近生活了。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小班音樂活動《認識各種打擊樂器》

      活動目標:

      1、認識三種打擊樂器——鈴鼓、響板、串鈴。

      2、初步學習看圖譜,并嘗試根據圖譜進行節奏練習。

      3、樂意與同伴進行打擊樂活動。

      活動準備:

      1、三種打擊樂器——鈴鼓、響板、手串鈴若干

      2、節奏圖譜一張

      3、音樂《我愛我的幼兒園》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唱歌《我愛我的幼兒園》

      二、認識打擊樂器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有幾位樂器朋友來我們小一班做客,它們想和你們做朋友。

      現在,我就請出這幾位樂器朋友。

      A.出示鈴鼓,請幼兒觀察。

      思考:這個樂器朋友長什么樣子,有什么本領?你能說一說嗎?(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介紹樂器名稱,并示范使用方法。請幼兒模仿使用動作。

      B.依次出示響板和串鈴。

      2.教師小結:這三位樂器朋友,他們都是靠敲打發出聲音的.,所以他們的家叫做打擊樂器。

      三、嘗試用打擊樂器演奏

      1.為幼兒分發樂器,請幼兒嘗試用正確方法讓樂器發出聲音和靜音。

      2.出示節奏圖譜,為幼兒講解如何看懂圖譜。

      3.看圖譜,用肢體動作演奏。

      4.使用樂器演奏。

      要求:該誰演奏,誰發聲。不演奏時,將樂器輕輕放在腿上。

      四、結束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教育目標:

      1、能聽辨音源的方向,提高聽音能力。

      2、能遵守游戲規則,愉快地參加游戲。

      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育準備:

      一個音樂盒、小動物頭飾若干。

      教育過程:

      一、聽聽故事

      1、有一天,小動物們在森林里玩得開心極了,不知不覺天黑了,森林里一片漆黑,看不見回家的路了,怎么辦呢?大家都非常著急……

      2、教師出示音樂盒,撥動發條,發出好聽的音樂,請幼兒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

      二、玩玩游戲

      1、挑選一個喜歡的小動物的頭飾,然后在教室里和朋友玩。

      2、幼兒可以做自己所拿頭飾動物的動作,當聽到老師說:“天黑了”。就把頭飾拉下來,遮住眼睛表示天黑了。

      3、教師播放音樂盒里的音樂,慢慢向前走,請幼兒聽聲音的來源跟隨著“小仙女”前進,尋找走出去森林的路。

      4、音樂停下來,幼兒摘下頭飾高興地歡呼“謝謝小仙女”。

      5、重復游戲3—4次,熟悉規則后,可請個別幼兒來扮演手持音樂盒的小仙女。

      教學反思:

      在《小仙女的音樂盒》這次活動中,我采用了情景化的游戲方式,因為我班孩子人數太多,因此我設計了多個角色,如大樹、小動物、河流、小石頭,孩子們在活動時自由選擇角色進行表演,喜歡動的孩子和喜歡靜的孩子都能在活動中有所釋放,參與到其中。

      通過這次感官訓練,我發現游戲化、情景化的表演確實很適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們喜歡演繹不同的角色,模仿不同的聲像。

      在活動中,“小動物們”能夠按照游戲規則參與進來,并能夠較準確地聽辨聲源的`位置。但孩子們只能聽辨出音源的前后左右,并不能很好的聽出音的高低位置,這有待于我們以后的訓練。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還可根據幼兒情況設置三個或四個音源讓幼兒聽辨,加大了聲音的干擾,為聽辨制造更大的困難。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音樂旋律,能聽辨長短不同的滑音,并用滑滑梯動作表現。

      2、在圖片及老師的語言提示下,嘗試聽音樂做相應動作。

      3、樂意與同伴共同表演滑滑梯,體驗與同伴間進行身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圖片、音樂,有滑滑梯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調動幼兒已有經驗。

      小朋友們,你們玩過滑滑梯嗎?你們都玩過什么樣的滑梯呢?

      二、聽音樂念兒歌,熟悉音樂結構。

      揚揚在在公園里,走走走走、找找……找到了一個很小的滑梯,他“嗚”滑了下來,很好玩,于是他又在公園里找一找,他走走走走,找找……真好玩。

      三、在身體上探索滑梯,掌握基本動作。

      你的身體上哪里象滑梯,我們一起來玩一玩。

      四、創編滑梯造型、動作,師生共同游戲。

      五、與客人老師一起游戲。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音樂活動:五只小鴨

      活動目標:

      1、體驗敘事性歌曲的演唱風格,掌握演唱規律。

      2、能結合手指動作加強對歌詞的記憶,并能積極地進行模唱和歌表演。

      活動準備:

      1、根據歌曲內容繪制的示意圖。

      2、歌曲磁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鴨圖片,和幼兒玩《找朋友》的游戲。

      教師:今天小鴨子到我們教室里來做客了,它想和小朋友做好朋友,想和小鴨做朋友的小朋友要把眼睛看好小鴨。(玩找好朋友游戲)

      小鴨子找到了這么多好朋友,心里真開心!聽小鴨在唱歌呢?

      二、練聲。

      我愛我的小鴨,小鴨怎樣叫?

      小鴨過來了?

      我是小鴨我?

      三、講述故事《五只小鴨》并出示示意圖。

      教師:五只小鴨不聽話,跑到很遠的地方去玩耍,母鴨叫著呷呷呷,只有四只小鴨回了家。四只小鴨不聽話……只有三只小鴨回了家。三只小鴨不聽話……兩只小鴨……一只小鴨……沒有一只小鴨回了家。母鴨出去找小鴨,一邊找一邊呷呷呷,小鴨聽見媽媽叫,很快跟著媽媽回了家。

      四、提問:鴨媽媽有幾只小鴨?幾只小鴨不聽話?它們怎樣不聽話?

      這個故事啊可以用唱歌的`方法來表演,聽一聽老師是怎樣唱的?

      五、教師范唱歌曲并配合手指動作。

      六、1、幼兒演唱歌曲。

      提問:這五只小鴨真的不聽話,鴨媽媽心里怎么樣?

      后來小鴨找到了,鴨媽媽心里怎么樣?

      我們把情緒唱到歌里去,加上動作,好嗎?

      2、幼兒再次演唱歌曲。

      七、教師加上語氣詞演唱歌曲。

      提問:剛才老師在歌里加了什么?

      為什么加個“咦”,好象在說什么?

      為什么叫“啊”,好象在說什么?

      最后為什么要加“唉”?

      加了這些語氣詞后這首歌聽上去怎么樣?

      八、請幼兒聽音樂演唱歌曲,教師加語氣詞。

      請幼兒加語氣詞,教師唱歌。

      請幼兒分成兩組進行對唱。

      九、歌表演“五只小鴨”。

      教師:現在請5個小朋友來表演5只小鴨,教師做鴨媽媽,看看小朋友能不能根據歌詞進行表演。

    小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知道糖能溶化使水變甜,愿意和同伴分享。

      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棒棒糖攪拌的動作,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

      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過程

      一、甜甜的棒棒糖

      1.觀察故事畫面:小兔有根棒棒糖。

      2.交流:這是一根怎樣的棒棒糖?

      3.甜甜的糖有各種各樣的味道、形狀,我們都喜歡甜甜的糖,可是多吃會蛀牙。

      二、一根棒棒糖

      1.邊聽故事,邊看故事畫面。

      2.交流:朋友們都想吃棒棒糖,可是只有一根,怎么辦?一根棒棒糖怎樣和許多朋友分著吃?

      3.演示:小兔將糖溶化在水中的辦法。

      4.交流:糖會溶化在水中嗎?水會有什么變化?

      三、快樂的棒棒糖

      1.操作:幼兒將棒棒糖放在杯中。

      2.模擬:

     。1)我是一根棒棒糖(幼兒用肢體動作扮演棒棒糖)。

     。2)會攪拌的棒棒糖:

      欣賞音樂——棒棒糖是怎樣攪拌的`?

      動作再現——用肢體動作表現棒棒糖的攪拌(有節奏、創造性地表現)。

      故事穿插——幼兒多次表現。

      四、甜甜的河水

      操作品嘗:水變甜了嗎?——嘗嘗我們的水。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教案06-14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07-05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07-05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7-05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7-05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7-07

    小班音樂教案[經典]07-15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05-26

    音樂教案小班06-23

    小班音樂教案06-17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