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美術教案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學校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歷經六年的學習時光,一個個天真無邪的孩子就像剛出芽的幼苗,走向明天在教師的精心培育下,茁壯成長。畢業之際,走向明天面對即將離去的母校,面對即將迎來的中學生活,孩子們的心情是既興奮又留戀的,而明天飽含著孩子們的期望,所以《走向明天》一課的設置對于即將畢業的學生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
本單元走向明天屬于“設計·應用”的范疇,按照學習要求,學生能運用相關藝術字知識設計自己的名字,和全班同學一起制作一塊母校紀念留言板,運用平面設計的知識設計留言冊頁,同學之間互贈畢業留言冊頁交流情感,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利用圖形處理軟件,使學生使用電腦軟件設計制作畢業留言冊頁。 走向明天
“活動一”為集體制作課,屬于“設計·應用”這一學習領域。學生彥設計自己的名字為形式,通過制作“母校紀念留言板”的活動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人格完善。關于名字設計的方法,是對藝術字的運用和對學生綜合美術素質的檢驗,強調對學生成長發展的關注和自我意識、社會意識的培養。教材中呈現的學生制作過程、集體制作情景和學生集體作業范例,都能強烈地激勵學生以制作留言板的形式給母校一個永恒的紀念。
“活動二”為設計制作留言冊頁,是學生對文字、繪畫、平面設計、工藝等組合原理的綜合設計與應用。學生活動定位為畢業留念冊頁的設計與互贈交流,每個學生制作的畢業留言冊頁為個體作業。教材中呈現的畢業留言冊頁,文字、圖片巧妙運用,對整個教學活動起了很好的暗示作用,同時也使活動所要呈現的作業效果一目了然。而活動安排與表達為學生的個性設計提供了充分的表達空間和機會。 “說說同學的友情往事,談談明天的希望”旨在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珍藏過去的點點滴滴,展望未來。
“活動三”為運用計算機中圖片處理軟件進行留言冊頁的'設計。在有條件的學校和微機實驗班級,進行教學三的活動實施,學生可以嘗試運用電腦軟件制作畢業留言冊頁,并可以做成電子賀卡的形式交流傳送。
二、教學目標
◆用已有的美術知識設計自己的名字,制作母校紀念留言板,設計畢業留言冊頁。
◆在設計活動中能表現出創意,能有意識地運用美術設計與組合應用的形式原理。
◆體驗即將畢業時與學校、老師、同學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和對未來學習生活的憧憬。
三、教學思路
本單元的教學活動圍繞“走向明天“這一主題,展開三個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的美術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審美經驗和需求,合理地選擇恰當的方法進行設計與裝飾。
“活動一”的教學可采用以下過程:暢談感想——討論方案——欣賞評述——探究方法——設計制作——展示交流——贈送體驗。在安排教學活動時,教師可首先從學生的情感需要出發,漫談畢業的心情,引導學生討論策劃制作母校紀念留言板的方案,將自己的名字寫在留言板上,留給母校一份最有意義的紀念品。而在“欣賞評述”和“探究方法”的教學環節,教師應引導學生了解設計自己名字的方法是多樣的,而方法又是可選的。本活動設置安排學生運用變體美術字的知識,設計自己的名字。在設計形式上應從已學的知識(如已學的繪畫、平面設計、立體設計等形式)中遷移借用,讓學生主動思考、選擇,方能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散,創造性的發揮。而在“展示交流”的集體組合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對留言板進行整體上的適當裝飾,與學生進行構成上的調整。最后,為了使本活動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和良好的情感體驗,可舉行一個正式的贈送儀式或活動,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使美術教育的情感功能得到應有的發揮。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貓和老鼠》 是一首充滿童趣、簡易通俗、節奏鮮明的兒童歌曲。我們根據小班學生思維處于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穩定的特點,在設計活動時注重游戲化、情景化,讓學生表演小老鼠,感受音樂旋律,學習分辨樂曲的快慢,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樂意用動作進行表現。
2.欣賞并學唱歌曲,學習歌曲的節奏。
3.樂意做“貓和老鼠” 的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學生想象小老鼠的神態,指導學生注意貓叫的節奏。
活動準備
1.歌曲《貓和老鼠》錄音磁帶、錄音機。
2.老鼠頭飾學生每人一個,貓的頭飾一個。
3.活動場地內擺放自制的立體的樹木、花草、蘑菇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貓和老鼠》
1.教師:一天晚上,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進入了甜甜的夢鄉,可是這時候有一只小動物卻出了家門,它是誰呢?
2.教師播放錄音《貓和老鼠》,學生欣賞歌曲前半段(從開頭至“出來偷米吃”。)
3.學生參與討論
教師:猜一猜,是誰來了?請你們想象一下,小老鼠是怎么找米的?小老鼠找米時表情怎么樣?
教師重點引導學生想象老鼠的'神態,如瞪著小眼珠、躡手躡腳等?梢哉垖W生發揮想象自由表演。
4.教師扮演貓,邊播放歌曲后半段邊表演歌曲。
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注意貓叫的節奏。學生熟悉節奏并模仿動作“嚇得老鼠趕快往回逃”。
5.學生跟隨教師學唱歌曲兩遍。學生在學唱歌曲時可以表演自己創編的動作。
二、游戲:貓和老鼠
1.教師介紹游戲規則:學生扮演小老鼠,自己找好洞藏好。小老鼠一起唱著歌,躡手躡腳出了洞。結果碰到教師扮演的大花貓(后面游戲可換成一位學生扮演大花貓)。當大花貓唱完“喵喵”以后再拖長了聲音叫一聲“喵——”小老鼠們才能開始往回逃。
2.教師播放歌曲《貓和老鼠》,和學生一起進行游戲。(游戲可進行2—3次,教師逐漸退出游戲。)
延伸活動
組織學生觀看貓和老鼠的動畫片,如《貓和老鼠》等。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春天五彩繽紛、鳥語花香、生機盎然,給人以無限美好的記憶。通過組織孩子們走進山林、原野,尋找春天的足跡,感受美好春光,通過畫筆和一切可以利用的美術表達工具,涂抹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的色彩,表達自己觀察和感受到的春天的景色,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豐富他們五彩的世界。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對自然的觀察,感受春天豐富的色彩,感受季節美。
操作目標:在看一看,說一說,畫一畫的學習活動中,提高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并訥訥感用自己擅長的美術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
情感目標:通過對春天的觀察與表現,充分感受春天的色彩沒與季節美。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受春天的色彩沒,用簡短的語言和自己喜歡的色彩加以描繪和表現,體驗美術探究活動的`快樂。
難點:用什么樣的美術語言表現春天的色彩美。
四、教學準備:
師:景點、授課環境的選擇;應用與寫生、示范、指導的工具材料。
生:學生所需的相關工具材料及戶外活動的服裝、鞋帽等。
五、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
生:知道,春天!
師:對了,冬天過去了,春天來了,那春天跟冬天有什么不同呢?老師今天就帶你們去一個地方——-植物園(根據地方優勢,也可以是公園、野外等),看看春天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么,你們愿意去找一找嗎?
生:好!哦!去植物園了,去找春天哦!
。ńM織教學,講解室外寫生紀律要求)
二.發展階段:
師:同學們,你找到春天了嗎?
生:找到了,找到了,春天呀——
。ㄕ埿∨笥延^察周圍的環境,從這些事物的生長現象和色彩變化方面加以描述。)
師:那么,你們覺得春天美嗎?你想怎么表現?
生:有——
師:好,那我們就來比一比,看誰的眼中春天最美麗,顏色最漂亮!
1.學生繪畫或制作(可分小組協作),
教師指導。
2.請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師生共同講價。
1.收拾:強化環境衛生的維護。
一.拓展階段:
1.讓我們在這個美麗的春天唱支歌吧(邊唱邊舞)。
2.讓我們在這個美麗的春天留個影吧!
3.等到節假日請爸爸媽媽帶你一同去踏青,把美好的春光寫在你的里。
二.:
應貫穿教學全過程,對學生的可采用師評、生評、自我等方式,內容包括:○學生組織性、紀律性執行情況,環境衛生維護情況。
○對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態度進行。
○對學生語言表達、構思創意和畫面表現的效果進行。
○對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協作與配合進行。
六、教后記: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以強烈的視覺形式來展示民間玩具,使學生獲得一種視覺上的體驗,并初步直觀地了解俑的造型與色彩。
2.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對傳統藝術的熏陶,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美好情感。
二、教材分析
1.《熱愛祖國優秀傳統藝術》是本套教材的特色欄目之一。當你打開每冊教科書的首頁,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幅幅我國傳統藝術的精華之作。這個欄目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的傳統藝術日益受到現代社會生活方式,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挑戰,如何正確對待我國傳統藝術,如何從小培養學生熱愛本國的優秀傳統藝術的美好情感,是新世紀賦予每一位藝術教育工作者的任務。
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容涉及相當廣泛,就美術領域而言,有繪畫、書法、雕塑、建筑、工藝、民間藝術等。本欄目通過擷取傳統藝術中的精品,同時符合學生不同年齡階段欣賞特點,使學生首先對這些優秀的.作品留下深刻的視覺印象,并能初步了解我國傳統藝術的種類以及特征。在教材編寫中,選用圖片的原則是在兼顧內容的前提下,強調作品的視覺沖擊力,把美術是視覺藝術的這一重要特征強化出來。在整冊教科書中,視覺的印象被相當地強化了。
2.本欄目在內容安排上,小學階段以我國工藝美術作品為主,中學階段以繪畫、雕塑、建筑為主。小學階段選取的作品有民間玩具、剪紙、泥塑、青銅動物雕塑、皮影、陶瓷等。本冊選取了雕塑——俑。俑是古代用于殉葬的物品,題材多是被役使的衛士、奴仆和樂舞伎的偶人或現實生活中的畜獸等。俑最早是替代奴隸殉葬的模擬品,起于春秋戰國時期,在秦漢與隋唐盛行,到宋代因流行紙冥器而漸衰。
漢俑的雕塑特點是:長于動態刻畫,造型適度夸張,形象鮮明,手法簡潔概括,極富生活情趣,表現出稚拙、憨厚、渾樸的藝術風格。代表作品主要有《兵馬俑》、《侍女俑》、《樂舞雜技俑》、《擊鼓說唱俑》等。
《擊鼓說唱俑》是一件在四川東漢墓出土的雕塑,表現了古代說書藝人邊敲鼓邊說唱的生動神態。他左臂挽鼓,右手舉槌,似乎正說到精彩處,手舞足蹈,眉開眼笑,一副詼諧有趣的樣子。造型拙樸、渾厚,手法夸張、概括,充分顯示了古代陶塑藝人豐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制陶技巧。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體驗生活,學習形象記憶的方法,并把記憶中最感興趣的馬路景觀畫出來。
教學重點
培養學 學生的形象記憶能力。
教學難點
學會景 景物的取舍,突出中心點。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欣賞有關馬路景色的繪畫作品。板書課題:馬路上(記憶畫)
二、講新課:
根據課前布置觀察馬路景色的情況進行提問: “馬路上有些什么?”“有哪些常見的洗車” “它們各有什么特征?”“行人道上有些什么行人?” “穿著各有什么特征?”“行人道上有些什么行人?” “你曾見到過在馬路上發生什么特別的事情嗎?”
通過提問,喚起學生對馬路景色的深刻記憶,然后再指導學生欣賞課本中的學生作品,講述畫中的內容,啟發學生思考,再作提問:“你準備國一幅以什么內容為中心的馬路景色記憶畫?”學生回答后,肯定有獨特見解的想法,鼓勵他們努力把畫好。
講述作畫步驟:
確定要畫的景色后,抓住中心,畫一件事情的'一個“鏡頭”,選取與這件事有關的形象,無關系的可舍棄。先畫馬路上的各種車輛,再畫路上、路旁的行人,然后添畫路旁的樹木,建筑物,最后涂上色彩,這幅記憶畫便完成了。
三、 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作記憶畫:《馬路上》。
四、 講評。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教案01-07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6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10-08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07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5-29
小學美術教案06-14
小學美術的教案07-22
小學美術教案06-12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
(精選)小學美術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