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中班音樂教案七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歌曲《雪絨花》,感受歌曲的AB結構,并學習用“舒緩”和“連貫地”兩種方式來表現歌曲。
2.嘗試做舒緩和連貫的動作來幫助理解與表現歌詞內容。
3.在自由結伴時注意表情和動作上與同伴相互協調,并體驗快樂。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重點難點:
初步學習歌曲《郊游》,感受歌曲的AB結構,并學習用“舒緩”和“連貫地”兩種方式來表現歌曲。
活動準備:
1.雪絨花圖片。
2.歌曲、鋼琴。
活動過程:
一、幼兒復習律動《拔跟蘆柴花》
教師帶領幼兒熱身,復習律動《拔跟蘆柴花》,感受歌曲歡樂的旋律。
二、幼兒學習歌曲《雪絨花》
1.引發幼兒關于“雪絨花”的美好回憶。
師:你們見過雪絨花嗎?你們知道它是什么樣子的嗎?
2.教師范唱《雪絨花》,引導幼兒講述歌詞內容。
師: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
你們聽到后是什么樣的感覺?
3.教師播放歌曲,用提問和圖片的提示,啟發幼兒發現歌曲AB結構。
師:聽我再唱這首歌,注意聽樂句中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4.幼兒跟琴歌唱,并引導幼兒理解B段歌詞。
師:這首歌曲里唱到雪絨花是什么樣子的?
5.教師引導幼兒學習用“舒緩”和“連貫地”兩種方式來表現歌曲。
6.教師當導游,創設游戲情境“雪絨花”,帶領幼兒完整地學唱歌曲1-2遍。
7.啟發幼兒創編雪絨花飄動作,教師帶領幼兒邊做動作邊唱歌。根據幼兒的.創編情況決定唱2-3遍。
三、幼兒自由結伴表演唱。
1.教師彈奏較長的前奏并注意給予指導,幼兒自由結伴表演。
2.幼兒聽音樂自由結伴唱歌。
教學反思:
課程首先從聽賞歌曲開始。由上校演唱的一曲優美抒情的《雪絨花》片段擴大了學生的視野,立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接著是多次聆聽歌曲《雪絨花》,分別感受歌曲的情緒、節拍,指揮。了解歌曲的內容、體會歌曲表達的情感等。在充分聆聽的基礎上學唱歌曲,進而達到有感情地演唱,層層深入。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完成了教學任務。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學唱歌曲。
2.嘗試看圖譜有感情地演唱,唱出歌曲中的強弱、漸強漸弱。
3.體驗理發師理發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圖譜PPT、音樂、鋼琴
經驗準備:有理發的經驗,了解理發店。
活動過程:
一、練聲導入,產生興趣
1.回憶生活經驗。
“小朋友,你們去理發店理過發沒?”
“那理發師用剪刀剪頭發的時候會發出怎樣的聲音呢?”
“讓我們一起聽聽理發師的剪刀發出的聲音:咔嚓、咔嚓!
2.掌握“咔嚓”節奏。
“讓我們一起來給自己理理發吧!”
小結:哎,頭發剪好了,我的頭發真漂亮,真漂亮!
三、借助圖譜,學唱歌曲
1.說說歌詞
。1) 學習第一句歌詞
“我們一起去理發店看看吧!理發店里有誰?”(理發店的叔叔阿姨)
“我們一起跟他們打個招呼:理發店的叔叔阿姨!
“讓我們再加快速度說一說!薄八麄冊诟陕?” (2)學習第二句歌詞
“頭發還沒有剪好,還要繼續工作:拿起剪刀剪呀剪呀,咔嚓咔嚓!
。3)學習第三、四句歌詞
“頭發剪好了,我的發型怎么樣?”(哎,頭發剪好了,我的頭發真好看,真好看。)
“你們的'頭發剪好了嗎?也來夸夸自己!
。4)完整說歌詞
理發師的工作真有趣,還有更多的客人要理發,我們也來做理發師,完整說一遍。
2.唱唱歌曲
。1)教師范唱
“老師還能把理發師有趣的工作唱出來呢,請小朋友仔細聽!(教師范唱)
。2)幼兒學唱
。ˋ)初次演唱
“你們想做理發師嗎?讓我們一起來唱唱吧!”
。˙)難點練習
“你覺得哪里還不太會唱?需要再唱一唱?”
。–)情感提升
“小朋友看剪刀有什么不一樣?一個大一個小。那我們在唱的時候大剪刀可以用力剪,小剪刀輕輕剪!
“這邊還有一個什么符號,像什么?音量由小到大!
。―)完整演唱。
“讓我們有感情的一起再來唱一唱吧!”
四、師生互動,體驗快樂
“ 小朋友終于學會當理發師了,那你想給誰理發呢?”
“今天來了很多客人老師,我們給客人老師也理個發吧。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嘗試用不同的肢體語言、表情表現下雨時的情景。
2、激發幼兒上小學的愿望。
活動準備:
幼兒參觀過小學,對小學有了一定的了解
幼兒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
活動過程:
一、演唱歌曲:《讀書郎》
—— 你們馬上就要畢業要去小學讀書,做一名快樂的讀書郎,來,讓我們把讀書郎快樂的心情一起來唱唱
現場反饋:唱歌時,從孩子們的情緒和表情上可以看出,每個人都把自己當成是一名快樂的.小學生,現場一種情感的調動和氣氛的感染力很強。
二、節奏練習:《我的小愿望》
—— 成為一名小學生一定有很多愿望吧,用你最自豪的聲音來說說你的愿望
現場反饋:奧特曼、大明星,小畫家等等天真而幼稚的小心愿,讓我們由衷的希望,每個人都能夢想成真。
三、律動:《讀書郎》
—— 快,背起我們的小書包,和讀書郎一起上學去吧。
現場反饋:孩子們對小學生的向往和期盼在唱唱跳跳的過程中得到滿足。
四、新授音樂游戲《雷聲隆隆》
——小兒郎在去讀書的路上發生了什么事情,我們來聽聽。
1、第一遍完整欣賞——聽出音樂的主要形象
——你聽到什么?你聽到幾次打雷的聲音?兩次打雷后的音樂一樣嗎?
2、第二遍完整欣賞——聽出兩段音樂給人不同的感覺。
——第一次打雷后,這段音樂給你什么感覺?(輕松、活潑)
——這樣輕松活潑的音樂,你猜想一下可能會下什么雨呢?
——第二次打雷后,這段音樂給你什么感覺?(害怕、恐懼、緊張、焦急)
這樣的音樂告訴你,現在的雨變得怎么樣了?
現場反饋:孩子們能將音樂帶給他們的不同感受清晰的表達出來,有時加上簡單的動作來表現。(聽見打雷時,就和邊上的小朋友抱在一起,表示害怕)
3、分段聽第一段音樂
第一次:聽了這段音樂,你好象看到什么?
第二次:聽著第一段的音樂,把我們在蒙蒙細雨中看到的景象用動作表現出來。(幼兒聽音樂用肢體表現)
小結:運用優美的語句,將幼兒肢體表現出來的形象表述出來。
4、分段聽第二段音樂:
第一次:這段音樂給我們什么感覺,聽了這段音樂,你好象看到什么?
第二次:聽著這一段的音樂,把我們在傾盆大雨中看到的景象用動作表現出來
第三次:音樂表現:分角色
現場反饋:活動中,第一段的欣賞和肢體表現還是容易表現出來的,第二段孩子們的興趣點在找避雨的場所,因此,讀書郎內心焦急的心態沒有很好的體現出來。
五、舞蹈《快樂小天使》
天晴了,熱烘烘的太陽也出來了,我們可以出發了
現場反饋:在歡快的歌聲中,孩子們的激情得到了全部釋放。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情境中學唱歌曲《小鴨嘎嘎》,并初步嘗試用分組唱的形式進行歌唱。
2、體驗和朋友共同歌唱的快樂。
活動重點:
能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并唱準附點節奏。
活動難點:
嘗試分組演唱,并能快速準確接唱歌曲。
活動準備:
《小鴨嘎嘎》音樂,ppt課件,分組標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幼互動,組織教學。
二、基本部分
1、導入:水中游來小鴨子
。1)(出示ppt圖片)看一看,這是什么地方?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這個浴缸大嗎?請你學一學。
。2)今天,我請來了一位喜歡水的朋友,看看是誰?(出示小鴨)這是我朋友哎,猜猜我為什么喜歡它?它摸上去什么樣?眼睛大嗎?學一學。
2、小鴨嘎嘎叫
。1)欣賞歌曲第一段
師:我喜歡小黃鴨可愛的樣子,我還喜歡它什么地方呢,這回要請你們的耳朵來幫忙聽一聽了,這首歌會告訴你,我為什么喜歡小黃鴨。問:我為什么喜歡它?你們會洗澡嗎?一起來學一學吧!
你們知道我為什么喜歡和小黃鴨一起洗澡嗎?因為這個浴缸太大了,我一個人洗很孤單,小黃鴨陪我洗澡,還陪我玩水呢!你們喜歡玩水嗎?怎么玩?來,學一學。
。2)重點練唱小鴨叫聲(附點節奏)
師:剛才你們玩水的時候,來了兩只小黃鴨,還記得小黃鴨的叫聲嗎?哪一只是我的朋友呢?請你聽一聽吧!
。◣煼謩e演唱兩只小鴨的叫聲,幼兒聽辨并練習附點節奏,并學會控制聲音的強弱)
。3)學唱歌曲后一部分
師:我的小鴨還有本領呢,快來找找吧!
、賻熤鹁鋸棾笠徊糠。幼兒傾聽并找出小黃鴨的本領。
、谛蕾pppt課件,引導幼兒添加象聲詞。
剛才你們聽到“我會游”的后面有什么聲音?“我會唱”的`后面有什么聲音?“我會吹泡泡”的后面又有什么聲音?兩次吹泡泡的方向一樣嗎?請你學一學怎樣吹出向上和向下的聲音呢?
、塾變弘S樂表演唱。
3、小黃鴨合唱隊
。1)齊唱練習
師:(出示ppt圖片六只小鴨)小朋友的歌聲引來了一群小黃鴨,這六只小鴨子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小黃鴨和唱隊”,今天它們是來演唱《小鴨嘎嘎》這首歌的,可是他們還不會唱呢,你們會唱了,你們來教教它們,好嗎?
。2)分組演唱小鴨子合唱隊要去沙灘上演出,他們要分成三組,一組唱游泳的,一組唱唱歌的,一組唱吹泡泡的,怎么分呢?你們愿意和它們一起表演嗎?請你自己選一個隊加入吧!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為小班的弟弟妹妹演出。
活動反思:
《小鴨嘎嘎》這首歌曲非常貼近幼兒生活,歌曲內容生動有趣,富于表演,很適合中大班幼兒學習。
這次活動也是一次游戲化教學教改模式的嘗試。改變傳統的教師示范,幼兒理解記憶,學唱模式,將歌曲內容生活化、游戲化,讓幼兒在不斷變化的游戲場景中通過聽一聽,說一說、學一學、做一做,潛移默化的學會了歌曲,整個過程像是在玩耍,沒有了教的痕跡。事實證明,這種游戲化的教學模式是非常適合幼兒的,在活動中幼兒通過不同的形式反復欣賞感知音樂,體驗到了音樂帶來的快樂,孩子們的情緒是快樂的,態度是積極的,身心處于一種放松的狀態中。
這種游戲化教學模式更貼近《指南》的目標要求,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讓幼兒在不斷的感受與欣賞中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表現,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驗證《指南》。
我會把這次觀摩示范活動做為起點,在游戲化教學模式的探討中不斷提高,不斷進步,使我們的游戲化教學更有效。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和語言節奏感受樂曲的性質。
2、樂意用身體動作跟著音樂表現自己,體驗摘果子的快樂。
3、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采果子》伴奏音樂、ppt、
活動過程
(一)律動激趣:去果園(感受樂曲的性質)
1、看這片美麗的景色,你們猜猜這是什么地方?這是一片果園,果園里的果子都成熟了,讓我們跟著音樂去果園看看吧?(老師用語言節奏引導幼兒)
2、小朋友們你們是怎么到果園的啊?讓我們再跑進果園的深處去找找果園里有些什么果子成熟了,要進果園了大家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3、小結:大家跑跑跳跳找到了果園。
(二)節奏游戲:我愛吃水果(語言節奏練習)
1、果園里的果子可真多啊,看看哪些是在秋天成熟的?有蘋果、橘子、石榴和柚子。這些都是秋天的水果。
2、你最喜歡哪一個水果呢?你愛︱吃什么︱我愛︱吃蘋果︱
(三)感受、創編
感受摘果子
1、這些果子這么誘人,你們都想吃吧,誰會把它們采下來,怎么采?(引發幼兒的已有經驗)
2、看看大家是怎么采果子的呢?(為幼兒的后期表演鋪墊經驗、提升經驗)
3、小結:原來可以一只手采,也可以兩只手采,還可以用工具采。
感受音樂,創編動作
1、你們想不想也來采一采?你想怎么采呢?……請若干名幼兒表現,大家互相模仿(生生互動,模仿同伴經驗)
2、讓我們跟著音樂用你喜歡的動作一起來采果子吧,老師最喜歡和別人動作不一樣的小朋友。
(四)結束部分
采了這么多好吃的水果,讓我們一起拿給老師們去看看吧。幼兒隨音樂離開。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每個幼兒在游戲的氛圍中用心,用腦,用眼,用身體,用嘴巴,用手,用腳,內化著自己的理解,他們在匹配的音樂刺激下產生表現的激情,此時他們真正和音樂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體驗到了活動的樂趣!
總之音樂藝術工作的聽、唱、演奏,以及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分析、處理等方面的音樂能力,是在音樂實踐活動能力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的。促(如掌握制定教育工作的案例、備課、組織音樂教育活動、進行自我評析能力等)只有在實踐活動中不斷積累,才是提升音樂教育能力的前提。提高教師音樂素質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進孩子的發展。給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間,更好地促進他們的成長。
中班音樂教案 篇6
《綱要》中指出:喜歡藝術活動,樂于與同伴一起娛樂、表演是小班音樂活動的目標和教育要求!靶“嗟挠變河捎谀挲g還比較小,愛玩好動,注意力保持的時間比較短暫,所以特別喜歡一些有趣的'游戲活動。在日;顒又兴麄兏矚g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摸,在做中學,在做中體會到快樂,因此我設計了《草地舞》這節音樂游戲活動。
活動目標:
1、隨音樂合拍地做出“夠天空,摸草地,轉個圈,倒下去”的動作。
2、嘗試用不同形式表現舞蹈,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帶來的愉悅;顒又攸c:
隨音樂合拍地做出“夠天空,摸草地,轉個圈,倒下去”的動作;顒与y點:
嘗試用不同方式表現舞蹈。
活動準備:
1、律動音樂。
2、音樂《草地舞》。
3、彩虹傘。
中班音樂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春天Party》這個活動是結合中班的《春天來了》這個主題而設計的。
選擇這個課題的原因有兩個:
。ㄒ唬、春天是一個萬物復蘇、充滿生機的季節,周圍一切事物都在發生著美好的變化。選擇這樣一個內容能給孩子帶來美的享受和體驗。
。ǘ、為這節活動取名為《春天Party》,是因為春天是一個熱鬧的季節,定位為Party更能體現出春天的魅力。
活動的目標是這樣定位的:
讓孩子在說、唱、舞、贊春天的過程中。能用連貫的語言說出春天的變化與美好;初步掌握春天的特征,能用動聽的歌喉和肢體語言表達春天所帶來的快樂;從而給孩子美好的情感教育。
在“說”、“唱”、“舞”、“贊”四個元素中重點是“唱”、“舞”,“說”,是鋪墊和基礎,“贊”是延伸。
這四個元素我是這樣設計的:
1、說春天
利用冬天的背景圖,在幼兒的呼喚聲中慢慢的變成為一幅春色圖,這個呼喚的過程也就是加深認識春天的過程,同時也是理解記憶歌詞的過程。也為幼兒創編歌曲打基礎的過程。要點出今天是小動物們舉行的《春天Party》,這個環節主要是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和觀察能力得到鍛煉。
2、唱春天
在幼兒基本理解歌詞的基礎上欣賞歌曲,學唱歌曲,并能富有感情地、用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
3、舞春天
在會演唱歌曲《春天真美好》的基礎上,創編動作表演,并在創編活動中將小蜜蜂辛勤勞作的身影和蝴蝶翩翩起舞的姿態展現出來,對孩子進行熱愛勞動的教育,再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頭飾表演,這個環節主要發展幼兒的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這個環節主要發展孩子的音樂表現能力
4、贊春天
請幼兒說一下為什么喜歡春天,在哪兒還見過美好的春天,讓幼兒回憶自己旅游過的城市或老家的春天的景色,引導幼兒說出我們的祖國就是一個美好的大花園,我們要為生長在這樣偉大的國家而驕傲和自豪,并說出怎樣做我們的祖國會更美。這個環節主要是幼兒進行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教育。
活動目標
1、能夠認真觀察掛圖與視頻,了解幾種動物的活動方式。
2、會演唱歌曲,嘗試創編動作表演。
3、用說、唱、表演等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和喜愛。
4、通過圖片理解歌詞內容,并能根據歌詞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
5、通過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會跳。
活動重點
1、能夠用連貫的'語言表達春天的美好。
2、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
能用連貫的語言表達春天的美好,并能用優美的動作表演。
活動準備
1、生活經驗準備:組織幼兒觀察幼兒園的景物有何細微的變化,尋找春天。
2、大掛圖一幅、歌曲光盤、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幼兒伴隨動作進入教室。
。ㄒ唬┱f春天
1、出示背景圖,引導幼兒說出春天來了,有哪些變化重點說出春天的顏色和幾種動物的活動。
2、小結幼兒發言,加深幼兒對春天的認識,
3、請幼兒看著背景圖用“春天真”說一句話,引出課題名稱。
。ǘ、唱春天
1、欣賞歌曲視頻《春天真美麗》
A、請幼兒說一下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B、感覺如何?
2、配合背景圖說歌詞,理解記憶歌詞。
3、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聲音學唱歌曲
。ㄈ、舞春天
1、鼓勵幼兒創編動作表演
2、選擇自己喜歡的頭飾表演唱
。ㄋ模、贊春天
請幼兒說一下在哪兒還見過美好的春天(引導幼兒說出自己旅游過的城市中春天的景色,知道我們的祖國到處都有美好的春天,是一個大花園,我們一起到外面尋找春天、畫春天)。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中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教案音樂03-16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08-02
中班音樂教案(經典)08-03
音樂教案中班10-10
中班音樂教案(精選)10-31
中班的音樂教案09-09
音樂教案中班10-13
中班音樂教案(經典)07-16
中班音樂教案06-16
中班音樂教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