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集合九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美術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背太陽》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運用重疊的方法安排畫面。
2、在表現大家來背太陽的畫面中體會人們互相之間友誼的情感。
活動準備:
范例、紙、筆、牙簽等。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1、謎語:有位老公公,一副圓面孔,臉上紅彤彤,照著大地暖融融。(太陽公公)
2、每天清早,太陽第一個起身工作,把陽光撒向大地,給我們的.城市帶來光明。傍晚,人們開始上班回家,那太陽到哪里去了呢?
太陽翻過山頭,洗了個澡,又去照亮地球的另一邊。太陽總是不停的工作,從不休息。
二、引發興趣
1、太陽實在太辛苦了,地球上的朋友商量怎樣讓他工作得輕松點,大樹說:“我來背太陽吧”可是太陽這么大,一棵大樹怎么能背得動呢,于是兩棵、三棵、四棵一起來背太陽。
2、咦,怎么只有一半呢?這棵樹是怎么擠進去呢?(教師順著輪廓描畫,與幼兒共同討論)看見邊就停,看不見當看見跳過去,看見了接下去。
3、這么多樹一起來背太陽可是太陽太重了,還是背不動。第五第六棵樹也來背太陽,這兩棵樹站在哪里?能不能和前面的樹拉起手來呢?
4、這邊還有兩條縫,說不定太陽會叢逢里滑下去,還有更多的樹快來幫忙吧。
5、啊,一輪光芒四射的太陽終于背起來了。畫上的太陽這么美麗用的是什么方法?
三、激發情感[
1、大樹背了太陽走了一天,被房子看見了,房子說:“我來背太陽吧。幾幢房子怎么背得動呢?
2、許多房子象大樹一樣手拉手背了太陽走了一天,這個消息傳向四面八方,還會有誰會來爭取背太陽呢?
3、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需要許多朋友一起努力。
4、請你們選一個你最喜歡的朋友們,讓他們來背太陽吧。
四、交流分享
1、太陽很感謝你們,是你們的幫助,才讓他能工作得更輕松更快樂。
2、一起來看看,誰把太陽背起來了。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1。通過本課的訓練,培養學生使用中國的傳統繪畫工具,使學生學會運用中國傳統的筆、墨、紙、硯,初步掌握花鳥畫的技法。
2。通過對中國畫的用筆用墨方法的講解和練習,使學生了解中國畫的筆墨技法與造型的'關系,以及筆墨情趣在中國畫中的審美作用。
教學重點
如何培養學生掌握中國畫的筆墨技法,以及筆墨情趣在中國畫中的體現。
教學難點
如何培養學生掌握中國畫的筆墨技法,以及筆墨情趣在中國畫中的體現。
教學準備
筆(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紙(或高麗紙)、報紙(做墊紙用)一張、國畫顏料、墨、調色碟、水盅。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習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欣賞范畫,讓學生觀察、分析、并思考問題:(幻燈)
2、學習幾種主要的運筆方法勾染法(大象)、中鋒破筆法(獅子)、破筆點染法(猴子)、勾線點染法(狒狒)、絲毛法(貓)
3、分析國畫《貓頭鷹》的表現技法。
、儇堫^鷹基本造型
、谪堫^鷹形體結構:身子、翅膀、尾巴、爪子。
結合幻燈教學,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把貓頭鷹的畫法編成通俗易懂的小詩歌來進行教學,教師在畫鳥的羽毛時要突出重點,盡量講得詳細一些。
畫法配詩:
褐墨點頭部,
接著畫身翅,
濃墨畫嘴眼,
淡墨勾胸腹,
濃墨畫翅尾,
背斑趁濕點,
濃墨再畫爪,
貓頭鷹俱畫成。
畫法步驟:
說明:先用墨赭畫頭頂,接著畫身體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潤筆、枯筆相結合。
四、學生練習
1、畫一只貓頭鷹,教師巡回輔導。
2、學生臨摹不同姿態的貓頭鷹(運用幻燈片)
五、作業布置
老師提出作業要求:按作畫步驟,用宣紙或毛邊紙,臨摹或創作一幅貓頭鷹圖。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六七歲的兒童喜歡畫“人物”,但大部分兒童筆下的人物,往往形象雷同,缺乏對描繪對象的細節表現,在這個階段,如果能恰當引導學生的觀察,就能夠使他們筆下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而生動。這個年齡階段的兒童筆下最常出現的人物形象是他們的同齡人,因此,課本設定了《男孩女孩》這個課題,從觀察男孩、女孩的不同特征入手,引導學生表現,并能由此及彼,用學到的方法表現其他的人物形象。和以往教材對此類題材處理的方式尤為不同的是,本課不是專為學習技能而設計,而是把知識技能的學習融入到情感體驗之中,并因此使本課呈現出濃厚的人文色彩。?
在校園里,天真爛漫的男孩、女孩們一起學習,一起游戲,共同分享著童年的歡樂。在課堂上,講講男孩、女孩之間發生的故事,讓他們互相觀察,找找男孩女孩的外貌上的不同,畫畫男孩、女孩,做張友情卡送給朋友。在愉快而溫馨的情緒體驗中學習任務也相繼完成了。
進行本課教學,關鍵把“情趣”兩個字處理好!扒椤薄旬嬒窈妥鲇亚榭ǖ幕顒优c友情、親情、好朋友、友誼緊密的`聯系起來!叭ぁ薄旬嬒窈妥鲇亚榭ǜ愠梢环N趣味活動,做成一種好玩的、快樂的事情。美術課沒有壓力和負擔,有的是無拘束的表現和愉快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美術活動的樂趣。
教學目標:
1、觀察男孩、女孩外貌上的不同,描繪出不同的形象。
2、引導學生自由設計制作男孩、女孩其它形式的作品。
3、在美術活動中感受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增進同學間的友誼。
教學過程:
活動一
活動內容:比比誰的嗓門大。
活動目的:初步感受男孩、女孩的不同,增強男孩、女孩之間友情,導入新課。
活動時間:3分鐘
活動過程:
1、教師用哨聲組織學生按男、女站好隊
師:吹哨。
師:有的同學很奇怪,怎么美術課老師吹起哨兒了呢?今天上課呀,老師用哨聲來帶領大家做一個游戲,咱們先來賽一賽、比一比誰的嗓門兒大,好不好?
生:好。
師:教師哨聲一響,男女同學各站一隊,男同學右,女同學左,看男同學快還是女同學快。
師:吹哨。
生:排隊。
2、男、女同學互相問好,初步感受男、女孩的不同之處
師:男同學向左轉,女同學向右轉,男同學喊:“女同學好!”,女同學喊:“男同學好!”,我喊一、二就開始。
師:一、二喊
男生:喊。
女生:喊。
男女生:齊喊。
師:同學們喊得都很賣力氣,那到底誰的聲音大呀?
生:一起回答。
師:好了,老師覺得男同學的聲音很宏亮,女同學的聲音很清脆、悅耳。(通過剛才的比賽,讓同學們潛意識感到男孩和女孩在聲音和其他方面是有區別的)
活動二
活動內容:比比誰收集的圖片好。
活動目的:資源共享,拓展認識。
活動時間:6分鐘
活動過程:
1、貼圖片
師:在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了男孩和女孩的圖片,現在請大家迅速把你收集到的圖片貼在展板上。
生:貼圖片。
2、觀察、描述、介紹、分析圖片
師:同學們搜集到的圖片可真豐富,你們最喜歡哪個形象,同學們選一選,然后放在講桌上。
生:任意選擇。
師:同學們選的都很認真,我們一起欣賞這幾幅。
師:老師發現了一張很有意思的圖片,同學們看看是什么。
師:拿一張圖片,放到實物投影儀上展示。
師:這是誰選的。
生:我。
師:你說說選他的理由,再繪聲繪色的描述一下。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這個小朋友嗎?
生:喜歡。
師:老師也喜歡(就服裝、動作等談看法)
師:這還有一幅,你們覺得怎樣?
生:好。
個別生:不喜歡。
師:你說說理由。
師總結:同學們說的都很好。
活動三
活動內容:比比誰的想法、做法好
活動目的: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啟發練習基本方法。
活動時間:10分鐘
活動過程:
1、激發學生動手操作的欲望。
師:剛才咱們共同欣賞了許多的圖片,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人物形象展示給了老師,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兩位新朋友,他們一個是女孩叫麗麗,一個是男孩叫亮亮,他們非常想和大家見見面,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呀?
生:回答。
。ɡ蠋煶鍪菊拱,兩個人體輪廓。)
師:咦,怎么變這樣了,老師都分不出來哪個是麗麗、哪個是亮亮了。同學們,你們能看出來嗎?
生:不能。
出示第二張展板,展板貼有各種服飾、造型。
師:老師這里準備了一些材料,誰來給他們兩個打扮一下,讓我們大家一下就能看出來哪個是男孩、哪個是女孩?
2、引導學生合作完成男、女孩的裝扮工作,深化對男、女孩的認識。
。ㄟx四名同學到展板前)
師:你們兩個人一組,每組裝飾一個人物。你們商量一下,哪個組裝扮男孩、哪個組裝扮女孩,怎么來分工?(同學進行裝飾)
師:咱們下面的同學給他們加油,看看哪組裝飾得又好又快。
3、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總結男、女生的不同之處。
。▽W生裝飾完后提問)
師:同學們,你們現在能看出來誰是麗麗、誰是亮亮嗎?(生回答)
師:同學們,為什么你們現在能看出來,誰來說一說?(生回答:女孩有小辮,喜歡穿裙子;男孩短頭發,不穿裙子)
師: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女孩子喜歡穿裙子,男孩不穿裙子。
一男生:老師我也穿過裙子。
師:是嗎?什么時候穿過?(生回答小時候)那你現在為什么不穿了?
生:現在長大了,所以不穿了。
師:老師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說長大了是個小男子漢了,就要穿男子漢的衣服了,是嗎?(生回答)
在這環節學生還會問一些其他問題,教師靈活處理。
活動四
活動內容:比比誰畫的或制作的生動有趣。
活動目的:體驗運用不同的表現方法和工具、材料進行創作練習的樂趣。
活動時間:21分鐘
活動過程:
1、激趣創作。
通過剛才的游戲,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了男孩和女孩的區別,F在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男孩和女孩的圖片,請你們觀察一下,這些照片上的人物是用什么方法表現的。(幻燈片展示有用繪畫方法也有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人物造型)。
生:回答。
師:這些作品你們覺得漂亮嗎?(生回答)你們想不想親自動手來繪畫或制作一個男孩或者女孩的形象?(生回答)
師:同學們準備了一些工具、材料,老師也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材料(紙盒、瓶子、水果、掛歷、報紙、布頭等),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需要來拿。
2、學生創作,老師指導。
學生制作,老師巡回輔導,完成作品。
3、展示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師引導同學們自由觀看,選擇一些繪畫作品和制作的作品從不同角度有所側重的引導學生自評或互評。
4、集思廣益,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咱們的課馬上就要結束了,誰能給咱這節課起一個更好聽的名字。(學生發言)同學們起的名字可真有創意。
5、談話總結,提出希望
這節課你們感到高興嗎?(學生回答)老師覺得也很高興。通過今天這節課,我們知道了男孩和女孩有許多不同之處,我們生活在班集體這個大家庭里,老師希望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當中,男女同學各自發揮出自身的優長,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知識要素
濃淡墨的組合
技能要求:
用淡墨與焦墨表現文字的變化
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現:體驗焦、淡墨的變化,發現漢字演變過程
實踐與創造:運用文字與圖形的組合成有趣的畫面
欣賞與評議:在欣賞與交流中感受書法的藝術效果
教學重點
淡墨與焦墨的運用
教學難點
文字與繪畫的組合
教學過程
一.觀察與嘗試
1.出示一些古漢字,猜一猜,認一認。
2.了解漢字豐富的內涵及其簡述其演變過程。
3.學生嘗試用一種字體書寫成語或名句。
二.欣賞與發現
1.欣賞由焦、淡墨完成的書法作品,談談自己的`感受。
2.通過嘗試與交流,知道先畫淡墨,再寫焦墨所形成的濃淡層次。
3.討論文字與繪畫的關系,知道色彩的運用使畫面更生動。
三.討論與實踐
1.欣賞、討論同齡人的國畫作品,感受筆墨變化。
2.小組交流自己的構思。嘗試運用文字與繪畫完成畫面。
、僮⒁夤P墨變化;
、诖竽憳嬎,聯想豐富;
、圩⒁鈽媹D飽滿。
四.欣賞與評論
1.展示作品,根據作業要求講評作業。
、僮栽u:說說自己作品的得意之處;
、诨ピu:談談你所喜歡的作品;
、劢處煟阂怨膭顬橹,表揚學生作業的獨創性。
2.交流對漢字的認識與感受。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培養觀察能力
2.掌握繪畫的方法
重點:能把想到的職業表現出來
難點:能運用各種繪畫方法進行創作
教具:多媒體、范例
教學活動:
一、導人
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可少。既有各自的辛苦,也有各自的驕傲。
不同的職業,有各自的情趣。不同的職業,也有不同的特征和面貌。
二、出示范畫
老師在上的畫廊里看到許多特別的畫面,大家跟隨我一起去看看吧。
觀察這些畫面,說一說這些畫面的色彩、構圖的獨到之處。
三、你都知道哪些職業?能說一說嗎?
四、如果讓你繪畫你會繪畫出什么樣的職業呢?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同學們是怎樣畫的'?欣賞同學成功作品。
畫一個你最喜歡的職業吧。
作業設計
1、在討論中說說你知道哪些職業,描述你較熟悉的職業的特征,然后用線條和色彩畫出來。
教學隨筆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啟發同學談:放學了,打鈴了,小伙伴們放學后最喜歡去什么地方?
最愛干什么呢?
二、講授新課
1、能模仿一下你參加的活動的動作嗎?
請學生用速寫的方式,畫下同學的動作。教師可以示范,同學配合,用互相做模特的.辦法解決。
2、欣賞課本上的照片,討論照片上的活動內容。
3、聯系自己的實際說說自己喜歡的活動。
4、欣賞作品:
畫面畫了什么內容?怎樣去表現的?
教師總結:
人物動態:小作者畫的動作都不是簡單的動作,可是畫得很生動,這說明小作者基本上掌握了人物動作的畫法。
背景:有復雜的背景,也有比較簡練的。復雜的背靜可以把環境交代清楚,像人物所處的位置在哪里;簡單的背靜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
三、作業提示
1、主要人物要突出,畫得較大。
2、畫面畫得不宜太復雜。
四、學生創作,教師輔導
用繪畫形式表現自己喜歡的課余生活。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理念:
在浙江省編六年制美術教材中,雖沒有開設獨立的立體造型課題,但在好些課中都滲透了立體構成的理念。如三年級教材中的《躲起來的動物》等。立體造型是立體創造的一種科學方法,它不僅是材料媒介的運用,也是個人感情、認識、意志的表達。根據新美術課程標準中對中年級提出要學習簡單立體物的表現方法的教學要求,自編四年級教材《裝夢的房子》,并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以白板紙為媒材通過面的切割、組合形成一種新的圍合空間,學會簡單立體物的設計,能用語言、動作對創作出的對象進行描述、表現,感受設計制作與其它美術活動的區別。這節課的重點是初步培養學生理性判斷的直觀能力及空間造型技巧,啟發學生的創造想象力,難點是使學生對立體形象的直感具有初步的鑒賞能力。
本節課以構建主義理論為指導進行設計。構建主義理論認為:學生的學習不是一個被動吸收、機械訓練、反復記憶的過程,而是以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通過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構建過程。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加強學生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究性,要與學生社會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我在課題的設計上以“房子”為載體引導學生嘗試構成設計,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擷取素材,以“夢”激發學生表現與創造的欲望,在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時,主要采用學生獨立設計和小組合作相結合、自主探索和集體討論相結合等方式,促使每位學生積極參與設計與應用、欣賞與表現,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所發展,盡量滿足不同水平、不同個性學生的心理需求,真正體現學生的自主性。
教學目標:
1、嘗試簡單立體造型的'設計與表現,掌握基本的空間造型技巧。
2、提高學生的設計制作能力、空間聯想能力、創造力及交流與合作能力。
3、培養學生的造型敏銳感和對立體造型作品的初步鑒賞能力。
教學準備:
教室布置:
1在教室的天花板上掛好長短不同、錯落有致的線。
2教室左右各3組,每組學生圍成圈。
師:藝術家的立體造型設計作品圖片若干、白板紙、旋轉彩燈、音樂
生:水粉畫具或彩紙、剪刀、膠水。
教學流程:
一、引入、揭題:
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平時都做過哪些夢?(想一想)
哪個夢給你的印象最深?(說一說)
。ń處熞舱f說自己小時候做過的有趣的夢,既增進師生間的親近感,又幫助
學生打開記憶的“匣子”。)
師:哇,同學們的夢,真是有的美好,有的可怕,有的可笑,有
的奇怪……
你們喜歡哪一類的夢呢?
生:美好的,有趣的,滑稽的……
師:如果能將好夢藏起來,在我們入睡時它們會悄悄飛進我們的夢鄉,那該
多好!今天我們一起來造一座“裝夢的房子”,好嗎?
生:好。◣煶鍪菊n題)
二、構思、分析:
1、發散構思:
討論:用來裝夢的房子會是怎樣的呢?
。▎l:它有屋頂嗎?它是什么材料做的?有幾面墻?是透明的嗎?)
2、媒材分析:
同學們剛才的構思真不錯,老師聽得都入迷了。(出示這節課所用的材料——白板紙。)今天我們一起用白板紙來嘗試“造房子”。你們剛才用其它材料做的構思,可以回家試著做做看。
請同學們摸一摸材料,說說它的性能、特點。我們要根據材料的性能、特點去構思、設計。
三、設計、制作:
第一步:獨立設計“窗”(板書)
1、每組同學同在一面“墻”上設計,每人獨立設計一扇“窗”。
。拷M發一張120cm ×80cm白板紙,要求學生按規定時間完成)
師:如果你在做“窗”時剪下一些形,請保持這些形的完整,等會兒我們可以利用它們。
2、評出“創新獎”和“合作獎”。
說說誰的“窗”最別具一格?哪組“窗”在“墻”上的安排最美?
第二步:合作裝飾“墻”(板書)
1、欣賞藝術家的紙造型作品(展示圖片)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打扮“墻”(大膽地創作,可用水粉畫,彩紙貼等,注意點線面結合。)
3、評“藝術獎”和“評析獎”。
每組都把自己設計的“墻”舉起來,大家一起欣賞,評析。老師小結,頒獎。
第三步:合作組合“房”(板書)
各組派一名“工程師” 合作將“墻”組合成“房”,其他同學各自把剛才剪下的形掛在從教室天花板上垂下來的線上,進一步利用空間,突破造型本身。(老師將旋轉彩燈放置在紙造型的中間)
“工程師”們商量如何組合時,老師參與指導。
四、欣賞、表現:
1、欣賞:
用燈光表現大型立體紙造型——“裝夢的房子”,學生靜靜地欣賞自己完成的作品。(拉上教室窗簾,關燈,打開旋轉彩燈開關,奏起相應的音樂。變幻的燈光映著立體紙造型,一些光束透出形狀各異的“窗口”,照到掛在空中隨風飄動的形上,光影交錯,創設出特殊的美的意境,讓學生的情緒受到極大的感染,調動了學生表現的積極性,為下面的“表現”環節打下了基礎。)
2、表現:
語言表達:1讓學生說說對合作完成的立體造型作品的感覺。
2說說自己現在的心理感受。
動作表現:根據老師的描述做動作(請各組派一名代表在“房子”旁扮演“夢”)
師描述:晚上,小朋友們漸漸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ㄗ嘁魳贰稉u籃曲》,全體同學做入睡的動作。)
各種各樣的夢從“裝夢的房子”里溜出來……
。ā胺孔印迸缘膶W生扮演“夢”隨音樂自由設計舞蹈動作進行表演。)
在師生共同創設的美妙夢境中結束本課。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的:通過教學,學習個人信息卡的制作方法和步驟,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設計制作能力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信息卡的制作方法與步驟。
教學難點:制作外形獨特,工藝精美的信息卡。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指導個人信息卡包括哪些內容嗎?(姓名、性別、屬相、電話、地址等)
2、你們所知道的個人信息卡有什么作用和意義?
教師小結:個人信息卡能在短時間內讓別人了解自己,同時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它還具有紀念意義。
3、板書課題。
二、新授
1、確定卡的外形:除了圓形、方形、扇形等幾何形之外,還可以設計其它的形狀。
投影顯示信息卡的外形,請學生根據外形說出他們是由現實生活中的那些實物簡化而來的。教師講解示范,在設計外形時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
能體現自己的個性與眾不同。
2、設計定位
選擇好文字內容,用鉛筆在已設計好的外形上確定好文字的'大小位置。文字要醒目,有大小區別,但不可顯凌亂。
3、繪制圖案,寫出文字內容。
用彩色筆給圖案上色,并寫出文字內容,注意色彩搭配要有深淺變化,畫面干凈整潔。
4、裝飾美化完成
對畫面進行整體的調整,可利用剪貼的方法來彌補畫面的不足,力求精美。
欣賞范作,學生講自己的設計意圖。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四、作品講評,全課總結。
小學美術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激發熱愛大好河山的情感
2、進一點學習主題創作的作畫方法
3、可用學過的各種方法作畫
教學重點及難點:
1、學習主題創作的作畫方法
2、多種方法的運用
電教、教具、學具預備:范畫數幅
教學過程:
一、聽歌謠
空氣新鮮,清泉甘甜,鳥語花香,綠水青山,來來往往,是朋友們的車般——這才是我理想的家園。
二、談話
家園是每一個人最熟悉和最熱愛的地方
那么,你心目中理想的家園是什么樣的呢?
每個人理想的`居住環境并不完全一樣,有的小朋友向住漂亮的風景、有小動物陪伴的居住環境,有的小朋友希望住在游樂場的旁邊,有的小朋友喜歡住在有很多圖畫書的書店旁邊……
三、學生大膽想像
四、欣賞范畫,指導創作
1、欣賞世界各地小朋友的畫
2、創作過程
。1)鼓勵學生把最好的內容畫進自己的創作中,讓別人一看,就知道畫的什么地方。
打稿,對素材要有取舍。
要舍去與主題無關或影響表現主題的東西。
。2)著色
可采用多種表現手法
如:水彩、水粉、蠟筆……
在著色時,采用你變為最合適的方法,色彩搭配和諧中求變化。
五、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六、師生共賞作業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教案01-07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07
小學的美術教案06-13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14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06-23
小學美術教案(經典)06-23
(經典)小學美術教案06-27
小學美術教案【精選】05-29
小學教案美術05-21
小學美術的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