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11個生字,會寫“夸、獎”2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結合詞句體會媽媽當時情況的危急。
【教學重點】
會認11個生字,學習一、二自然段。
【教學難點】
結合詞句體會媽媽當時情況的`危急。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說說自己對愛迪生的了解。
2、引出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字感悟。
1、自讀課文。
2、識記生字詞語。
3、了解課文大意。
三、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學習第一自然段,通過朗讀自主感悟。
2、學習第二自然段,結合重點詞句理解媽媽病情嚴重,情況緊急,并指導感情朗讀,進行句式訓練。
四、書寫指導。
1、出示生字“夸獎”,指導學生分析字形。
2、教師范寫,學生練寫。
語文教案 篇2
原創語文教案:積累與運用八
教學目標
1.發現詞語間的停頓多用頓號,有時也可以用逗號。
2.積累“介紹學習方法”的成語。
3.交流自己學習語文的方法,了解學習語文的多種途徑。
4.引導學生將自己搜集到的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神話故事、民間傳說與大家交流,訓練學生搜集、整理、講述故事的能力。
5.選擇自己最感興趣、最開心的節日,進行習作練習。
(要求:把過節的情景寫具體,感受寫作的樂趣。)
教學準備
1憊賾諼夜傳統文化節日的圖畫或錄像帶。
2薄段饔渭恰仿枷竦鈉斷。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激趣,回顧導入。
(1)出示例句1:“三孔”是指與孔子有關的三處古跡——孔廟、孔府、孔林。
例句2:今天菜市場上的菜可真多啊,有蘿卜、茄子、白菜、西紅柿等。
(2)學生觀察發現規律:并列詞語間停頓的時間短,就用頓號,詞語之間的停頓,用頓號較多(生也可舉例)。
2.比較,拓展新知。
出示例句3:綠,鮮綠,淺綠,深綠,黃綠,灰綠,各種的綠色,連接著,交錯著,變化著,波動著,一直綠到天邊,綠到山腳,綠到漁帆的外邊去。
(1)通過朗讀,比較,例句1、例句2和例句3的標點有什么不同?
(2)學生交流。
(3)發現規律:詞語之間的停頓多用頓號,但有時為了表達需要,也可以用逗號。
3.練習,鞏固運用。
二、語海拾貝
1.生自讀成語,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成語。
2.小組交流:你了解哪些成語的意思?
3.集體匯報:你對哪個詞還不了解?
4.齊讀,邊讀邊想:這些成語都講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5.讀記,讀背成語?山Y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適當用一、兩個成語練習說話。
三、互動平臺
1.自讀互動平臺。
2.分角色抽生朗讀人物的對話。
3.你從人物的對話中了解了什么?
4.你還知道哪些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途徑?先小組交流,再集體匯報。(網絡、圖書、電視、報紙、參觀、訪問、旅游等途徑)
5.你曾經用哪種途徑了解了什么知識?與同桌交流交流。
小結: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要從多種途徑,采用多種方式,多留心、多記載、多了解,去體驗中華文化的魅力。
作業: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了解身邊的傳統文化,籌備故事會。
四、口語交際(可在互動平臺的基礎上,設計語文活動課)
1.明確目的: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是“中國傳統文化故事會”。
2.點明概念:通過上一節課查找資料,你了解到的中華傳統文化都包括哪些內容?(如書法、國畫、京劇、評書、相聲、地方戲曲、民間故事、神話故事等)
3.小組交流:在小組內講一講你搜集的、最生動感人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相聲小品等,并推薦出一名最佳選手,接受小組內的集體指導,準備參加全班的比賽。
4.故事比賽:每組推選一名代表進行講故事比賽,老師和組長組成評委團。按照“語言生動,字音準確,故事情節吸引人、整體效果好”等要求進行集體或者個別點評,也可請同學互評。
5.評出最佳“故事大王”。
五、自主閱讀園地
1.觀看《西游記》猴王出世的錄像片斷,介紹作者吳承恩和《西游記》。
2.生默讀短文,說一說主要講了什么故事?
3.請一位學生復述故事的'梗概。
4.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最傳神,找出來讀一讀,并與同學交流自己的體會。
5.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六、習作百花園
1.激趣導入。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文化積淀十分豐富。尤其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更是多姿多彩,讓我們來看幾個鏡頭:(播放幾個傳統節日載歌載舞、舉杯團聚的精彩片斷,突出節日的特色。)
2.回憶醞釀。
引導大家暢所欲言,回憶自己度過的最開心的節日,并把過節的情景繪聲繪色地講給大家聽一聽。
、偕阑ブv。
、诩w匯報講。師要重點點撥學生說清楚“過節”的過程、當時的心情等。
3.學生習作,教師相機指導。
4.寫完后,自己修改習作,同桌相互交換欣賞。
5.作文點評:賞析全班中成功的習作,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客觀的評價和指導,對有進步的學生或者有些微閃光點的孩子進行鼓勵,讓他們感受到習作成功帶來的快樂。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要求:
1、能通過看兩幅彩圖,仔細品讀詩歌,把握《給奶奶送陽光》所表達的主要意思和人物個性。
2、能理解“習作要點提示”內容,了解“改寫”可以分為哪幾種。
3、能在忠實于原詩,保持整體框架不變的前提下,聯系自己平時的生活經驗,合理展開想象,把想到的情節和細節說聽,并能虛心地聽取別人的評議,對別人想到的情節賀喜節能發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學重點:
理解、感悟原詩,把握原詩的主要內容和人物個性,明確這次改寫的具體要求。
三、教學難點:
理解、感悟原詩,把握原詩的主要內容和人物個性,明確這次改寫的具體要求。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五、分課時設計:
第一課時
。ㄒ唬┱n時目標:
1、能通過看兩幅彩圖,仔細品讀詩歌,把握《給奶奶送陽光》所表達的主要意思和人物個性。
2、理解“習作要點提示”內容,了解“改寫”可以分為哪幾種。
3、能在忠實于原詩,保持整體框架不變的前提下,聯系自己平時的生活經驗,合理展開想象,把想到的情節和細節說聽,并能虛心地聽取別人的評議,對別人想到的情節賀喜節能發表自己的看法。
。ǘ┙虒W重點:
理解、感悟原詩,把握原詩的主要內容和人物個性,明確這次改寫的具體要求。
。ㄈ┙虒W難點:
理解、感悟原詩,把握原詩的主要內容和人物個性,明確這次改寫的具體要求。
。ㄋ模┙叹邷蕚洌
小黑板
。ㄎ澹┙虒W過程: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談話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
。、回憶過去學過的《但愿人長久》、《黃鶴樓送孟號然之廣陵》這類課文,說說這類課文的特點以及你為什么喜歡這樣的課文。
。、告訴學生:其實古代流傳下來的是原詩,今天我們讀到的配文是編者根據原詩想象補充了許多情節和細節,而形成的`優美生動的故事。
。、揭示本次的習作要求:運用類似的方法,把《給奶奶送陽光》這首詩改寫成記敘文。
二、學生自己讀“習作要點提示”前半部分,了解“改寫”的含義及種類,明確本次習作的具體內容。
三、引導學生閱讀理解詩歌,把握原詩主要意思和人物個性。
。、仔細看圖,閱讀詩歌,思考:詩中寫了哪兩個人物?這兩個人物有什么特點?
小女孩:天真善良孝敬老人
老奶奶:慈祥樂觀風趣幽默
。、進一步討論:人物的這些特點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ǎ保┪覟槭裁匆o老奶奶頌揚光?是怎樣送的?結果如何?
。ǎ玻┰姼柰ㄟ^這樣一件事,表達了我什么樣的感情?你是從什么地方體會出來的?
。ǎ常┠阕钕矚g哪些詩句,為什么喜歡?請你有感情地朗誦聽。
四、閱讀“習作要點提示”的后半部分內容,提示改寫中的注意點
。、忠實于原文,保持整體框架不變。想象也要依據原文,合乎情理。
。、補充必要的情節和細節,使內容更具體、生動。找準幾個展開想象的關鍵點:
。1)“陽光灑滿天地間”是一種什么樣的景象?
。ǎ玻┪沂窃鯓影柟獾?
。ǎ常┠棠搪犝f“我給你送陽光來了”時會有哪些舉動、語言?
。ǎ矗┊敯l現陽光漏了之后,我會怎樣?
。ǎ担┪沂窃鯓咏o奶奶捶背的,這時我和奶奶說了什么?
五、試講自己想到的情節和細節,討論評議后寫草稿。
六、學生認真完成習作。
第二課時
一、教師評改。
選擇想象豐富、情節安排巧妙的片斷介紹。
二、學生繼續修改。
三、謄文.
我的教學反思:
語文教案 篇4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一節課的內容
二、感知課文
抽三個同學起來分別朗讀三個自然段。
三、理解課文
1、抽同學起來翻譯第三自然段,然后請其他同學說出與前面的同學不一致的地方,最后教師講解。
2、教師講解“與”和“之”的分類,同學們把昨天做的關于這部分的作業與同桌交叉改正。
3、讓同學們分組討論并回答, 課文寫了仲永才能發展變化的那幾個階段。然后教師講解(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幼年作詩的非凡才能和天賦。如:“即書詩四句”,“指物作詩立就”,“文理皆有可觀”。第二階段,寫十二三歲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稱前時之聞”。第三階段,寫方仲永完全變成一個平庸之人,“泯然眾人矣”)。
4、同學們思考并回答,這三個發展變化階段的'詳略安排有何好處(寫仲永年少時天資聰慧,以“聞”的形式;寫仲永十二三歲才思“不能稱前時之聞”,以“見”的形式;寫方仲永最終平庸無奇,又以“聞”的形式!耙姟焙汀奥劇庇袡C結合,敘述真切可信,課文詳寫第一個階段,鋪陳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無量,而其父“利其然”之舉卻導致他的才能衰退。后兩個階段略寫,幾筆點出方仲永淪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這種詳略處理,有力地突出了主旨,鮮明地體現了“傷”的含義。
5、讓同學們自主合作討論,作者是通過什么樣的形式講述仲永故事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四、 歸納總結
先請幾位同學起來回答文中的主旨是什么,然后教師再總結。本文借事說理,通過方仲永五歲到二十歲間才能發展變化的故事,說明了人的天資和后天成才的關系。敘述方仲永從幼年時天資過人到長大后“泯然眾人”的變化過程,點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不使學”,是“其受于人者不至”,通過生動的事例得出具有普遍借鑒意義的道理,給人以深長的思考。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理解并記住文中的重點文言詞句。
3、寫一篇關于仲永故事的讀后感,字數不限,感情真摯。
4、預習下一篇課文。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ǎ┲R目標
l.理解恰當的比喻對說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2.復習分類說明的方法。
3.進一步學習和鞏固有關說明順序的知識。
。ǘ┠芰δ繕
培養觀察能力和積累語言的能力。
。ㄈ┣楦心繕
1.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科學精神。
2.體會諺語這種語言的形式美。
二、學習建議
1.抓住云與天氣的關系這一中心點,理清文章的思路,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看云識天氣》。
2.體會本文在寫作上的特點,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材料,學習幾種修辭手法,進而領會
這種說明文的特點。
3.了解幾種主要的說明方法的作用。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打比喻、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難點:1.比喻、擬人、排比、對比、引用等大量修辭方法的運用及作用。
2.課文的主體部分,即怎樣看云識天氣這部分,由于云層、光彩的種類繁多,變化復雜,學生一時難于分辨,所以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學的一個難點。
解決辦法:
1.通過分組討論進行制表的方法,并結合講解,從而使學生能更清楚地了解云層、光彩的變化同天氣變化的關系,從而使學生牢固地掌握知識。
2.利用多媒體手段演示云與天氣的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3.講講、讀讀、寫寫、練練相結合的方法,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能力。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錄音機。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進行說的比賽,其中還可以培養觀察能力。
2.聽音樂,描述可能出現的畫面。
3.分小組討論,進行制表。
4.搜集有關識別天氣的諺語,班上交流,并建立一個小天氣預報站。
七、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先放一段音樂,請同學們描述一下畫面:陰云密布,狂風大作,大雨點砸在盆上叮當響,人們四下奔跑的聲音,雞鴨亂叫聲。
從這段描述中,我們看到的是暴雨來臨時的.場面,由什么的變化引起了雨的到來?對,是云、風的到來引起的,所以說,云的變化就能暗示天氣變化。(訓練學生聽、說的能力和想象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講述云和天氣關系的課文——《看云識天氣》。
。ǎ┟鞔_目標
1.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2.理清如何看云識天氣。
3.打比喻、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ǘ┱w感知
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具體、生動地介紹了云的形態、變化及云上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系,說明了怎樣看云識天氣。
。ㄈ┙虒W過程
1.復習提問
。1)從題目上看,這是說明什么的文章?
說明云和天氣關系的文章。
。2)從題目上看,你還能讀出什么來?
體裁說明文,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2.讀課文,第1段老師范讀,第2段全班女生齊讀,第3、4兩段分別由兩名女同學朗讀,第5段、第6段分別由兩名男生朗讀,第7段全班男生齊讀。
3.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從而說明為什么可以看云識天氣。
第二部分(第2-6段):具體介紹云的形態變化,云上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系,從而說明怎樣看云識天氣。
第三部分(第7段):說明看云識天氣的意義和局限性。
4.這樣分段,體現了什么說明順序?
邏輯順序(由現象到本質)。
5.閱讀第1段,回答下面各題。
。╨)這段的結構是怎樣的?(總分總)
。2)如何分層?
第一句是第一層,最后一句是第三層,中間是第二層。
。3)第一段中哪些內容照應“姿態萬千”,哪些內容照應“變化無!?
“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孔子畫像、孔子講學、孔子論著以及人們紀念孔子的場景)。
2.自制生字詞卡片。
3.課前預習,收集孔子和老子的有關資料。
二、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編選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從孔子拜師這個故事中,對我國歷史上產生深遠影響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發探索祖國傳統文化的興趣。課文在敘述孔子拜師這件事時,線索非常清楚。
三、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遠近聞名、風塵仆仆、納悶、長進、敬重、品行”等12個詞語。
2.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4.學會借助課外資料學習語文。
四、教學重點:
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體會孔子謙虛好學、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讀懂故事的基礎上對孔子和老子作出簡單的評價。
五、教學時間:2課時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構想】
《走,看云去》是一篇托物詠志的抒情散文,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3個問題,鄂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全集第二課《短文兩篇》。
1.品味語言。
對語言的品味不僅要引導學生感悟詞語本身的意思,更要引導學生揣摩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深層含義,在教學中我采用的方法是:初讀感受——品讀領悟,讓學生在讀中去感知,在讀中去品味。
2.體會思想感情。
通過對語言的品味,讓學生體會情感,揣摩作品內涵,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強調自主閱讀,合作交流,質疑探究。在學習的過程中,分小組進行討論,充分發揮每名學生的自主性。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進行組與組之間的交流合作,使探討的問題更深入,更有代表性。最后再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根據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味重點詞句在文中的意義。
3.理解短文的內容,領悟作品的內涵,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
4.學會合作、交流,在閱讀中體會閱讀的方法,提高閱讀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讀的基礎上,品味重點詞句在文中的含義。引導學生感悟并珍重人生的“第一次”。
難點:在自主閱讀,分組合作、交流的基礎上,領悟文章的內涵,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
[教學安排]兩課時
1.由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老師配樂朗誦,激發學生的情感。
2.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共同探討。通過合作、交流,將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引向深入。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感知
1.看一看:
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看豐富多彩、變化多姿的云彩,通過視角的感受調動學生學習的情趣?赐旰,請學生用優美的詞浯描述所見到的景象?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是創設情境,用美麗的畫面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然后,組織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再現所見到的景象,既是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鍛煉,也是為下面的語言品味蓄勢,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鄂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全集第二課《短文兩篇》》。)
學情估計:用語言描述云的畫面時,教師可以同學生一起進行,若有少數地方用詞不準,師生可以共同交流、探討,借此營造一個共同交流的氛圍。
2.讀一讀:
在輕音樂伴奏下,教師有感情地范讀課文。然后讓學生有感情地讀一讀,并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
二、領悟
3.品一品:
、龠x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說說喜歡的理由,小組之間合作、交流。
要求: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或語句,在四人小組內交流,讀一讀,品一品,說一說自己喜歡的理由,若有意見,小組內解答不了,提出來全班共同討論。
、诮M與組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教師適時予以點撥。
學情估計:
、賹W生們提出的問題可能過散,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進行引導與歸納,使學生的提問更典型、更有探討價值;
、谥荒芊悍旱卣f某個詞或某個句子的好,具體的品味還不會。
、燮肺墩Z言脫離具體的語言環境,隨意地拼湊一氣。
應對辦法:
、賹υ~或句子的品析可以從修辭、情態或含義等角度人手,如果學生還不能領會,教師可以示范。如“沿一路柳絲輕拂的長堤,我們瀟灑地逃出喧鬧的城市”。句中的“瀟灑”一詞就寫出了我們追逐大自然的風度,暗示了我們融人大自然的快樂的心情。其中的.“逃”字是指我們盡快的、義無反顧的動作,表達出對喧鬧城市的厭煩和無奈,同時也透射出了我們的渴望、追求與青春的沖動。
、趯W生如果脫離了具體的語言環境,教師可以禮貌地提醒他將語句放入具體的文段里去,結合上下文的意思來揣摩。
(本環節是重點,教師應引導學生用自主、合作方式學習,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同時教師的引導與指點也非常重要,教師要適當地進行指導、點評、補充與歸納,這里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指導提示:
、佟吧利惖鼗钤诖笞匀坏娘L景里”。美麗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提示:健康,富有朝氣的意思。
、凇皯猩⒌你季氩粚儆谖覀,發霉的記憶不屬于我們,畸變的生活不屬于我們,虛假的面具不屬于我們!睂儆谖覀兊氖鞘裁?
提示:勤奮、向上、健康、真誠。
、邸疤刹蛔∧蔷推饋戆!盡興地唱或者歡樂地跳!太陽為我們打著金色的追光!睘槭裁刺刹蛔∧?(太高興)為什么太陽會為我們打著金色的追光?
提示:暗示太陽不再是太陽,太陽好像和我們一樣,景和人融合于一體。
、堋拔覀兪窃!一朵一朵活生生水靈靈的云!一朵一朵飄在春天里映著陽光的云!一朵一朵永遠年輕永遠充滿活力的云!”這句話表達作者怎樣的一種情感?
提示:寫出了云“活生生”、“水靈靈”、“充滿活力”的特點,作者從看云到宣稱自己是云,表達了自己對云的喜愛。抒發了自己豪邁的情懷。
、荨坝辛艘环N追尋的勇氣,生命便永遠年輕;有了一顆年輕的心靈,生活便永遠鮮嫩!”這句話僅僅是贊美云嗎?清聯系全文談談自己的理解。
學情估計:上述④⑤兩個句子學生若不能提出,教師也應引導學生在精讀第lO、11自然段的基礎上,通過找重點句的方式將上述兩個句子找出來,然后再加以引導。
2.想一想:④⑤兩句實質是寫什么?請聯系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a.文“我們是云”可以看出這里寫的是我們少男少女們,由“生命便永遠年輕”、“生活便永遠鮮嫩”進一步地證明作者是借“云”寫“少男少女”的情懷。
b.借“云”表達少男少女的什么情懷呢?追溯上文,可以看出是一種“活生生”的、“永遠年輕永遠充滿活力”的情懷,緊扣②句?梢钥闯鍪鞘惆l少男少女的有了追尋,生命便年輕,生活便鮮嫩的豪邁情懷。通讀全文知道“有追尋的勇氣”,“有一顆年輕的心靈”既是作者對云的贊美,更是作者對有活力有追求的少男少女們的贊美,“生命便永遠年輕”,“生活便永遠鮮嫩”既是對現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經典)11-23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09-17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樂園教案02-05
語文的教案【薦】01-27
語文經典授課教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