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幼兒園中班數學遠和近教案

    幼兒園中班數學遠和近教案

    時間:2025-05-14 09:36:08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數學遠和近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遠和近教案(精選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中班數學遠和近教案(精選10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遠和近教案 1

      【活動目標】

      1、正確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知道它們的外形特征。

      2、學習嵌板與相應卡片的配對。

      3、發展幼兒的視覺與觸覺。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正方形與長方形的嵌板、實心圖形卡片、粗線條與細線條卡片(附后)。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對兄弟,請你們仔細看一看(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嵌板)。

      二、幼兒觀察、操作學具,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

      1、操作、感知,認識正方形與長方形。提問:

     。1)這對兄弟長得一樣嗎?

     。2)它們哪里不一樣?

     。3)那它們有一樣的地方嗎?

     。4)師總結:這個四條邊一樣長的方形叫做正方形。這個兩組對邊一樣長的方形叫做長方形。

      2、三段式教學法教授正方形與長方形:

     。1)師:這是正方形(長方形)。

     。2)師:這是正方形還是長方形?

     。3)師:這是什么?

      三、嵌板與卡片的配對。

      1、教師出示卡片,展示教具。

      師:今天正方形和長方形兩兄弟還帶來了它們的照片,你們想看看嗎?

     。1)(出示實心圖卡片)

      師:你們看這張照片是誰的?(根據幼兒的回答擺放卡片,檢驗是否正確。然后請幼兒擺放另一張卡片)

     。2)(出示粗線條卡片)

      師:我這里還有兩張卡片,和剛才的有點不一樣,你們來幫幫忙,看看它到底是誰的。(請幼兒嘗試擺放)

     。3)(出示細線條卡片,請幼兒嘗試擺放)師:你怎么知道照片是長方形(正方形)的呢?

      2、幼兒操作嵌板與卡片的配對。教師個別指導。

      師:小朋友們,桌子上有很多方形兄弟倆的照片,你們想不想去把那些照片發給它們?

      【教學反思】

      蒙臺梭利教育的科學之處,在于它能針對幼兒發展的敏感期幫助幼兒發展潛能。敏感期有感覺器官精練的敏感期和肌肉運動協調發展的敏感期。在感覺的敏感期內,孩子會以他的視覺、觸覺去學習分辨物體的尺寸、大小、顏色、形狀等。本次“方形兄弟”的活動。正是根據蒙臺梭利教育理念設計的`。但它既不是一個純粹的蒙氏活動。又有別于我們當前幼兒園的一般教學活動,它是蒙氏教育思想和《綱要》理念的一個結合。它利用蒙氏教具(正方形與長方形的嵌板)這一載體幫助幼兒認識長方形與正方形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此次活動有以下幾個特點:

      1、活動的命名和導入部分

      設計者將毫無生命的正方形和長方形稱為“兄弟”,將枯燥的形狀擬人化、游戲化,這樣能幫助幼兒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形象。使學習活動從一開始就讓幼兒感到親切、好玩,激發了幼兒探討的興趣和欲望。

      2、活動充分給予了幼兒實際操作的機會。幼兒通過觸摸兩個方形來感知正方形與長方形的典型特征。并且通過觸摸比較找出他們的不同點,體現了讓幼兒自己動手感知、自己得出結論這一科學的教育理念。

      3、嵌板與卡片的配對練習進一步幫助幼兒感知和理解了方形、長方形的特征。同時,配對的練習又是分層次的。從實心到粗線圖再到細線圖,逐步增加難度,幼兒必須通過進一步的操作才能解決問題,這種由易到難的卡片讓幼兒在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中,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形成了思維判斷能力。

      幼兒園中班數學遠和近教案 2

      活動目標

      1.感受教學活動的樂趣。

      2.進一步理解序數的含義,正確判斷物體的位置。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認識5以內的序數。

      活動準備

      1.火車圖片1幅,貼絨教具小貓、小狗、小兔、小羊、小雞各一只,魚、骨頭、蘿卜、青草、小蟲圖片若干。

      2.每個幼兒《益智游戲》(中班秋季)1冊、彩色水筆1支。

      活動過程

      1.認識序數。

      (1)點數車廂。出示火車圖片,教師說:“動物們要坐火車去旅游,請小朋友數一數,這列火車一共有幾節車廂?”引導幼兒給車廂編號。如第一節車廂用1表示,其余的分別用2、3、4、5表示。

      (2)送動物上火車。出示貼絨教具小貓、小狗、小兔、小羊、小雞,請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如“把小貓送到第一節車廂”,把小動物送上火車,最后引導幼兒說出每種動物坐在第幾號車廂。

      (3)快快說。教師說動物名稱,幼兒快速回答該動物在第幾號車廂;或由教師說車廂序號,幼兒快速說出該序號的車廂里坐著什么動物。

      2.游戲:送食物。

      玩法:每個幼兒1張食物圖片(魚、骨頭、蘿卜、青草、小蟲),請幼兒給火車上的小動物送食物。如教師說:“請給第一節車廂的小動物吃!蹦糜行◆~圖片的幼兒就給坐在第一節車廂里的小貓吃,并引導幼兒說:“小貓在第一節車廂,我送小魚給它吃!

      3.做練習。

      教師指導幼兒完成《益智游戲》(中班秋季)第37頁的練習。

      4.游戲:跳田。

      玩法:讓幼兒將石子或扣子串踢到“田”里的第幾行第幾格。

      教學反思

      1.幼兒在本節課中非常積極。

      2.幼兒通過這節課深刻的認識到了5以內的序數,由于教具比較新穎,游戲比較多,幼兒在本節課中玩得非常開心。

      3.本節課的`設計簡潔明了,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在玩中輕松學到了知識。

      4.在認識5以內的序數的同時,幼兒還能正確的認識到了動物們愛吃的東西。

      5.在跳田游戲中,幼兒還可以提高自身的跳躍能力。

      幼兒園中班數學遠和近教案 3

      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教育只有回歸幼兒生活,選擇其生活中感興趣的事物為探索活動的對象,讓幼兒在這其中獲得建構數經驗,使數教育更能關注孩子的基本經驗、當前需要和熱點話題,活動才更有價值。當前,我班正開展《我愛我家》的主題活動,在區域及集體活動中都涉及到了門牌號的概念,由此引發了孩子們對自己家的門牌號的關注及興趣;同時有部分孩子不住在高層,對住高樓缺乏一定的經驗?紤]到孩子當前的興趣點、實際情況以及門牌號和孩子的生活密切相關,學習掌握之后又能回歸于生活中繼續實踐這幾點因素,我實施了本此活動;顒庸卜譃閮蓚環節:一、情境感知,理解門牌號和樓層及房間之間的對應關系;二、實踐操作,在鞏固和運用中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動目標:

      1、感受門牌號和樓層、房間之間的對應關系,感知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愿意積極思考,在交流、互動中努力解決找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能夠根據門牌號找到正確的房間位置。

      活動準備:

      樓房平面示范圖一張、樓房平面圖人手一張、寫有樓層號和門牌號的書信若干、標有幼兒門牌號的大頭貼若干、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游戲感知(復習樓層及房間的數數方法)

      1、數樓層時從哪里開始數?

      2、數房間時從哪里開始數?

      小結:數樓層時要從下往上數,數房間時要從左往右數。

      3、幼兒貼照片,住高樓。

      4、介紹一下自己住在第幾層樓的第幾間房間。

      二、情境感知(感知門牌號和樓層及房間之間的對應關系)

      1、問題引出:只有樓層號沒有房間號的信送給誰?

      2、得出結論:送東西或者找家的時候,一定要同時寫上樓層號和房間號,這樣才不會搞錯。

      3、學習看門牌號的方法:“0”前面的數字表示住在第幾層樓,“0”后面的數字表示住在第幾間房間。

      三、幼兒操作

      1、根據門牌號找家。

      2、交代要求:

     、倏础0”前后的兩個數字。

     、跀档臅r候注意方向。

      四、集體檢驗。

      1、介紹一下自己找家的好辦法。

      2、幼兒交流分享。

      活動反思:

      1、關于活動現場:

     、僬掌陌l放時機;顒宇A設時,照片本應該在活動之前就交與幼兒手中。在教師邀請孩子住高樓時,幼兒直接操作。但現場執教時,我交代了要求之后再分發照片,拖慢了環節的開展。這樣的調整影響到了整個活動的節奏,對孩子思維的思考上也產生了一定的阻礙,在日后的教學現場,教師更應冷靜思考,調整心態,更好地做好課前的準備。

     、诓僮鲿r對于幼兒的指導。幼兒操作過程中,教師及時的指導非常必要和有效。這是師幼之間一對一交流的好時機。但在本次活動中,我對孩子們個別指導的機會很少,偏向于對孩子操作結果對錯的分類擺放。以后在處理指導環節時,教師可先收集一部分幼兒做好的.結果,選擇適當時機至前擺放,一方面不影響指導,另一方面也讓先操作好的孩子有檢驗同伴操作的時間。

      2、關于如何解釋幾零幾這一概念的斟酌。

      一開始,我采取的表述是第一個數字表示的是第幾層樓,第三個數字表示的是第幾個房間。但這樣的解釋過程中我發現不知如何解釋中間的“0”這個數字。而且,第一和第三這樣的概念,也需要孩子們運用到左和右兩個方向的區分。所以,我換了一種方式:“0”前面的數字表示住在第幾層樓,“0”后面的數字表示住在第幾間,以“0”作為一個間隔符來解釋,這樣的表達對孩子來說似乎更加容易理解。

      3、關于幼兒操作錯誤率較高的原因。

      執教活動之前,我了解了孩子對于數數方向的掌握情況;旧纤械暮⒆佣贾缽哪睦镩_始數。但在操作門牌號的第幾層第幾間時,我發現孩子對于橫向數數的錯誤率較高。這到底是為什么?我反復思考過,原來平時教學中,牽涉到數數時,孩子們都能按照自己的習慣,從左到右的點數,教師也習以為常了,不會用教學化的語言——從左到右來小結。因此,當活動中我以這樣陌生的語言小結時,模糊了孩子至前的經驗,有的孩子左右不分,不知道教師小結的含義到底是什么?由此產生了橫向數數時錯誤率較高的現象。這樣的情況讓我明白到:無論是開放抑或平時的教學,數活動的語言一定要來源于孩子的小結,或是孩子們熟悉的言語,教師對幼兒行為背后的思考一定要更為深入,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幼兒園中班數學遠和近教案 4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組織幼兒排隊或游戲時都要求幼兒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發現小朋友對序數的概念比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根據這個發現,我們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先進理念為指導,讓孩子“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以及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通過動手、動口、動腦從而輕松地掌握序數的概念。特設計了這次數學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5以內的序數,學習序數詞“第幾”。

      2、能從不同的方向找到物體排列的位置。

      3、發展觀察能力、判斷能力,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有5層高的樓房背景圖一幅,幼兒熟悉的小動物5個,如小狗、小貓、小兔、小豬、小猴等。

      2、幼兒每人一份操作材料:5只不同的小動物,有5節車廂的火車或有5棵小樹的圖片等。

      活動過程:

     。ㄒ唬┱勗拰,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ǘ┮浴靶游镒⌒路俊被顒,學習5以內的序數。

     。1)出示樓房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這是什么?數數這座樓房一共有幾層?(引導幼兒數一數并貼上1—5的數字)

     。2)教師邊操作邊提問,讓幼兒說說有哪些小動物住在樓房里,什么動物住第幾層。

     。3)教師小結:要知道每只小動物住的位置,可以數一數,數到幾,就是第幾層。

     。4)游戲“找小動物”要求幼兒能正確迅速地說出“xx動物住在第x層樓”。

     。ㄈ┯變翰僮饔螒,了解從不同的方向找到物體排列的位置。

     。1)介紹操作游戲的材料及玩法。

      a組:坐火車。送小動物上火車的小朋友先數數火車有幾節車廂,再送小動物上火車,每種小動物坐一節車廂,然后說說“xx小動物坐在第x節車廂”或“第x節車廂坐的是xx動物”。做好后幫它們更換位置再說。

      b組:捉迷藏。玩捉迷藏的小朋友先數數有幾棵樹,然后把各只小動物分別藏在樹下,說說“xx動物藏在第x棵樹下”。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教師小結。

      a: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操作方法。

      b小結:我們數第幾第幾要看是從哪邊數起,開始數的那一個叫第一。從不同的方向看物體的排列位置也不同。

     。ㄋ模、游戲“排隊”。

      講解示范游戲玩法:音樂響起,全體幼兒自由活動,音樂停,5個小朋友迅速手拉手站在一起,數數全組有幾個小朋友,然后以一個幼兒為首,小朋友觀察自己的位置,說說“我排第x”。

      幼兒游戲。(3—4遍)

     。ㄎ澹┗顒咏Y束。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幼兒園中班數學遠和近教案 5

      活動目的:

      1、通過游戲的方式,幼兒認識圓形(圓面和圓圈)

      2、發展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活動準備:圓鏡,圓盤子,臉盆;圓形紙片若干,大、中、小圓圈各1只,幼兒每人一套大、中、小圓

      活動過程:

      一、實物演示

      1、(出示圓鏡)這是什么?這面鏡子是什么形狀的?

      2、(出示圓盤)這是什么?這只盤子是什么形狀的?盤子的口實什么形狀的?

      出示臉盆(提問同上)

      3、教師:小朋友,我們周圍有許多東西是圓形的,你們動腦筋想一想,平時看到過哪些東西是圓形的?(幼兒自由發言)教師小結:圓形的東西很多,在家里,在馬路上,在幼兒園里,在許多地方我們都能看到。

      二、圖片演示

      1、出示圖片:黑地板上貼有各種大小不同的彩色的圓形紙片。

      教師:這里有許多漂亮的紙片,又紅的',藍的,綠的,黃的,小朋友看看他們都是什么形狀的?這些圓形有大的,有小的,還有最小的呢。(教師用手逐一指出)你們看看這些圓形像什么?

      2、出示圖片:黑地板上貼有兩個圓圈,紅的大,黃的小。問:這里有幾個圓?那個大?那個小?(再出示最小的1個綠色的圓)現在這里有幾個圓/?哪一個是最小的圓?(和幼兒一起說出大圓,小圓,最小的圓。)教師:小朋友說得真好,這是大圓,我們就叫她大圓媽媽。這是小圓,我們叫她小圓寶寶。最小的圓呢,我們就叫她最小的圓寶寶。(幼兒復述一遍)教師:大圓媽媽說話了,她說:"小圓小圓,我的好寶寶,我們來做游戲好嗎?請到我的身邊來,并排站好。"小圓就滾呀滾,滾到大圓身邊和大院并排站好。

      圓媽媽又說:最小的圓寶寶快來呀,請你也打我的身邊來,并排站好。請一個小朋友幫小圓寶寶滾到媽媽身邊去,F在,3個院都靠在一起了。

      教師:圓媽媽又說話了:小圓寶寶,你再過來一點,讓我們手拉手,一起跳舞吧!最小的圓寶寶你也來與媽媽拉著手一起跳舞吧!請一位幼兒幫忙,F在三個圓圈手拉手跳舞了。

      教師:大圓媽媽非常喜歡圓寶寶,她又說:小圓寶寶你們全部進來,坐到媽媽身上來。小圓寶寶滾呀滾,全部滾到大圓里。圓媽媽又說,最小的圓寶寶你也全部進來吧!最小的圓寶寶也滾呀滾,全部滾進大圓里了。

      教師:圓媽媽心里真高興,她說:小圓寶寶請你到媽媽懷中來吧,媽媽抱你睡覺。小圓寶寶就滾到了媽媽身體的當中去了。小圓寶寶說話了:最小的圓弟弟,請你到我懷中來,讓我來抱你睡覺。那個小朋友會幫小圓寶寶的忙。好,現在大圓抱著小圓,小圓抱著最小的圓,3個圓真高興。

      三、幼兒操作練習。

      幼兒每人一套學具,4只大小不同的彩色圓圈教師:小朋友,你們沒人有幾個圓?請你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好嗎?(幼兒自己拼放、游戲)。

      幼兒園中班數學遠和近教案 6

      一、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物體的遠和近,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物體的遠近位置關系。

      2. 通過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操作和體驗中加深對遠和近的理解。

      3. 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空間感知能力。

      二、活動準備

      1. 不同大小、顏色的玩具若干,作為“寶藏”。

      2. 空曠的教室或戶外場地,用于布置尋寶場景。

      3. 多媒體課件,包含一些物體遠和近的對比圖片。

      三、活動過程

      1. 情境導入(5分鐘)

      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小熊尋找寶藏的動畫故事:小熊在森林里發現了許多寶藏,但不知道怎么才能找到它們,因為寶藏有的離它遠,有的離它近。提問幼兒:“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么是遠,什么是近嗎?我們一起幫助小熊找寶藏吧!”

      2. 初步感知(10分鐘)

      教師在教室前方和后方分別放置一些玩具寶藏,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小朋友們,看看前面的玩具和后面的玩具,哪個離我們近,哪個離我們遠呢?”鼓勵幼兒用手指一指,說一說。

      請幾位幼兒上臺,讓他們分別走到離寶藏近和遠的地方,親身感受遠和近的區別,并讓幼兒用語言描述:“我現在離這個玩具近,離那個玩具遠!

      3. 游戲尋寶(15分鐘)

      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教師在教室或戶外場地不同位置藏好玩具寶藏,并告知幼兒寶藏有的藏得近,有的藏得遠。

      游戲開始,幼兒分組尋找寶藏,找到后回到原位,向大家介紹自己找到的`寶藏是在近處還是遠處找到的,如:“我在教室角落的近處找到了這個玩具!

      教師對幼兒的表現進行點評和總結,強調遠和近的概念。

      4. 鞏固練習(8分鐘)

      再次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不同場景下物體遠和近的對比圖片,讓幼兒觀察并說出畫面中物體的遠近關系,如:“大樹離房子遠,小花離房子近!

      5. 活動總結(2分鐘)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和小熊一起學會了分辨遠和近,小朋友們都很厲害!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東西有遠和近的區別,大家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哦!”

      四、活動延伸

      在數學區投放一些玩具和卡片,讓幼兒繼續進行遠和近的擺放和描述練習。

      幼兒園中班數學遠和近教案 7

      一、活動目標

      1. 讓幼兒進一步理解遠和近的概念,能夠準確判斷物體之間遠和近的位置關系。

      2. 通過操作活動,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 培養幼兒樂于助人的品質,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 畫有不同小動物家的背景圖若干張(如小兔子家、小猴子家、小松鼠家等),小動物卡片若干。

      2. 長短不同的繩子或紙條,用于表示距離。

      3. 小貼紙作為獎勵。

      三、活動過程

      1. 故事導入(5分鐘)

      教師講述故事:“森林里的小動物們出去玩,現在天黑了,它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只知道有的家離得近,有的家離得遠。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們回家吧!”

      2. 認識遠和近(10分鐘)

      教師出示背景圖和小動物卡片,將一只小動物卡片隨意放在背景圖上,提問幼兒:“這只小動物離哪家近,離哪家遠呢?”引導幼兒觀察并回答。

      拿出長短不同的繩子或紙條,分別放在小動物與不同家的位置之間,告訴幼兒:“長的繩子表示距離遠,短的'繩子表示距離近!弊層變褐庇^感受遠和近與距離長短的關系。

      3. 操作活動(15分鐘)

      給每位幼兒發放一張背景圖、若干小動物卡片和長短不同的繩子或紙條。

      教師提出要求:“請小朋友們幫助小動物找到離它們近的家,用短繩子表示近的距離,用長繩子表示遠的距離!庇變哼M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邊操作邊說:“小猴子離小松鼠家近,我用短繩子連接它們;小猴子離小兔子家遠,我用長繩子連接它們!

      4. 分享交流(8分鐘)

      請幾位幼兒展示自己的操作結果,并向同伴介紹自己是如何幫助小動物找到家的,其他幼兒進行評價和補充,教師對表現好的幼兒給予小貼紙獎勵。

      5. 活動總結(2分鐘)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都很聰明,幫助小動物們找到了近的家。以后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學會觀察物體的遠和近哦!”

      四、活動延伸

      在戶外活動時,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中物體的遠和近,如:“看看遠處的大樹和近處的小花,它們有什么不同?”

      幼兒園中班數學遠和近教案 8

      一、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學會比較兩個或多個物體之間遠和近的關系,能用“……比……遠,……比……近”的句式表達。

      2. 培養幼兒的比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 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數學活動的趣味性,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1. 玩具小汽車若干輛。

      2. 用紙板制作的不同起點和終點的賽道若干條,賽道上設置一些障礙物。

      3. 小紅旗若干面。

      三、活動過程

      1. 游戲引入(5分鐘)

      教師拿出玩具小汽車,說:“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來舉行一場汽車比賽!但是在比賽中,我們要看看哪輛汽車跑的路近,哪輛汽車跑的.路遠!奔ぐl幼兒的參與興趣。

      2. 認識賽道(10分鐘)

      教師展示不同的賽道,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小朋友們,看看這些賽道,它們的起點和終點一樣嗎?哪條賽道長,哪條賽道短呢?長的賽道說明距離遠還是近呢?”引導幼兒思考并回答。

      請幼兒用手比劃一下每條賽道的長短,直觀感受賽道距離的不同,初步建立遠和近與賽道長短的聯系。

      3. 汽車比賽(15分鐘)

      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幼兒選擇一輛玩具小汽車放在賽道起點。

      教師發出指令“開始”,幼兒推動小汽車前進,到達終點后,舉起手中的小紅旗。

      比賽結束后,教師引導幼兒比較各輛汽車行駛的賽道,提問:“哪輛汽車跑的路比哪輛汽車遠?哪輛汽車跑的路比哪輛汽車近?”鼓勵幼兒用完整的句式表達,如:“藍色的汽車比黃色的汽車跑的路遠,黃色的汽車比藍色的汽車跑的路近!

      4. 多次游戲(8分鐘)

      交換賽道和小汽車,再次進行比賽和比較,讓更多幼兒有機會表達和比較遠和近的關系。

      5. 活動總結(2分鐘)

      教師總結:“今天的汽車比賽真有趣!我們學會了比較汽車行駛路程的遠和近,小朋友們都表現得很棒!”

      四、活動延伸

      在建構區,讓幼兒用積木搭建不同長度的道路,比較道路的遠和近。

      幼兒園中班數學遠和近教案 9

      一、活動目標

      1. 讓幼兒能夠運用遠和近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生活場景中辨別遠和近。

      2. 增強幼兒對數學與生活聯系的理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二、活動準備

      1. 教室布置成一個“小鎮”場景,設置不同的地點,如超市、幼兒園、醫院、公園等,在每個地點放置一些小禮物。

      2. 地圖卡片若干張,上面標注出不同地點的位置和路線。

      三、活動過程

      1. 情境創設(5分鐘)

      教師說:“小朋友們,今天小鎮上的居民們都準備了很多禮物,但是他們不知道怎么送禮物才最快,因為有的地方離得近,有的地方離得遠。我們分成小組來幫助他們送禮物吧!”

      2. 認識地圖(10分鐘)

      教師給每組幼兒發放一張地圖卡片,引導幼兒觀察地圖上的不同地點和路線,提問:“小朋友們,看看地圖上,哪個地方離我們現在的位置近,哪個地方離我們遠呢?我們怎么才能最快地把禮物送到每個地方呢?”

      組織幼兒小組討論,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路線規劃,教師給予指導和補充。

      3. 送禮物游戲(15分鐘)

      每組幼兒根據地圖規劃的路線,出發去送禮物。要求幼兒在送禮物的過程中,說出經過的地方哪些離得近,哪些離得遠,如:“我們先去離得近的`幼兒園送禮物,再去離得遠的醫院送禮物!

      在送禮物過程中,教師觀察幼兒對遠和近的運用情況,及時給予幫助和引導。

      4. 分享交流(8分鐘)

      各小組完成送禮物任務后,回到原位,分享自己小組送禮物的路線和對遠和近的判斷,其他小組進行評價和交流,教師總結最佳的送禮物路線和方法。

      5. 活動總結(2分鐘)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今天用遠和近的知識幫助小鎮居民送好了禮物,非常了不起!原來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這么有用!”

      四、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后和家長一起繪制從家到附近超市或公園的地圖,標注出遠和近的地方。

      幼兒園中班數學遠和近教案 10

      一、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遠和近關系,能夠按照遠和近的順序對圖形進行排列。

      2. 發展幼兒的排序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

      3. 培養幼兒細致觀察和有序操作的習慣。

      二、活動準備

      1. 不同顏色、形狀的圖形卡片若干,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2. 畫有一條直線的底板紙若干張,作為圖形排列的軌道。

      3. 數字卡片1 - 5,用于表示圖形的排列順序。

      三、活動過程

      1. 情境導入(5分鐘)

      教師說:“小朋友們,圖形寶寶們要排隊做游戲啦!但是它們不知道怎么排,有的想離得近一點,有的想離得遠一點。我們來幫助它們排隊吧!”

      2. 感知序列中的遠和近(10分鐘)

      教師在黑板上隨意擺放幾個圖形卡片,提問幼兒:“小朋友們,看看這些圖形寶寶,哪個離我們近,哪個離我們遠呢?從近到遠,它們應該怎么排隊呢?”引導幼兒觀察并思考圖形的遠近順序。

      教師示范將圖形按照從近到遠的順序排列在黑板上,并講解排列的方法:“離我們最近的圖形排在前面,然后依次往后排,越來越遠!

      3. 操作排序(15分鐘)

      給每位幼兒發放圖形卡片、底板紙和數字卡片。

      教師提出操作要求:“請小朋友們把圖形寶寶按照從近到遠的順序排列在底板紙的直線上,排好后,在每個圖形旁邊貼上對應的.數字卡片,表示它的位置!庇變哼M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理解和完成排序任務,鼓勵幼兒邊操作邊說:“這個圓形離我近,我把它排在1的位置;這個三角形離我遠一些,我把它排在3的位置!

      4. 展示與評價(8分鐘)

      請幾位幼兒展示自己的排序作品,并向同伴介紹自己是如何按照遠和近的順序排列圖形的,其他幼兒進行觀察和評價,教師對幼兒的作品進行點評,表揚表現好的幼兒。

      5. 活動總結(2分鐘)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幫助圖形寶寶按照遠和近的順序排好了隊,小朋友們都學會了這個本領!以后我們還可以用這個方法給其他東西排隊哦!”

      四、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投放不同的物品,如積木、玩具動物等,讓幼兒按照遠和近的順序進行排列。

    【幼兒園中班數學遠和近教案】相關文章:

    遠與近數學教案優質06-09

    夢,是近是遠?02-28

    那么近那么遠作文12-07

    那么近那么遠作文11-16

    那么近又那么遠作文06-04

    顧城詩歌《遠與近》原文及賞析12-09

    那么近那么遠作文精選15篇06-13

    那么近那么遠作文10篇08-17

    那么近那么遠作文15篇09-25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