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數學《認識數字1~5》公開課教案附反思(精選10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那么什么樣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數學《認識數字1~5》公開課教案附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數學《認識數字1~5》公開課教案附反思 1
活動設計背景
中班的幼兒剛從小班升上來,對數字沒有概念,只會簡單的唱數,為了讓幼兒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數字,因此我設計了這節數字課,讓幼兒能把數字與圖像一一對應,從而對數字有初步的認知。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數字1——5,能夠指認數字并與圖卡一一對應。
2、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數字寶寶與圖卡一一對應。
2.初步認識數字,幼兒容易混亂,采用兒歌形式加深幼兒對數字的認識。
活動準備
1——5的數字圖卡及1——5的數字頭飾。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
《5只猴子蕩秋千》,讓幼兒有數字1——5的印象。
二、1.教師:
“小朋友們好!今天有幾個小朋友要來我們班做客,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在認識他們之前,我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你們一定要記住他們的名字,要不他們會生氣的,就不跟我們做好朋友啦!”
2.教師戴上寫有數字1的頭飾,用有吸引力的聲音自我介紹一下:“大家好!我的名字叫:“1”,很高興認識你們,我要和你們做好朋友,好不好?”(好)教師:小朋友,這個好朋友的名字叫什么?(1)出示圖卡1,讓幼兒記住。然后用同樣的.方式介紹出數字2、3、4、5,(介紹時可以打亂數字順序,這樣避免幼兒只會數數而不認識數字。)
3.把數字1——5的圖卡拿出來讓幼兒復習認識,拿出圖卡“1”,問小朋友“1”像什么?讓幼兒自由回答。教師總結:“1”像鉛筆能寫字。同樣的提問方式并總結出:2像小鴨水中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紅旗迎風飄,5像秤鉤來買菜。
三、游戲:
請幾個小朋友分別拿上1——5的數字圖卡,并讀出圖卡上的數字。然后再請幾個小朋友也分別拿上1——5的數字圖卡,其他的小朋友唱《找朋友》這首歌,拿圖卡的小朋友在歌聲中找到相對應的數字,成為一對好朋友。{可以多請幾組幼兒玩這個游戲。}
四、結束:
送數字寶寶回家。教師:今天很開心,數字寶寶們也很開心,他們玩累了,要回家了,我們給他們說再見吧!幼兒:“1”再見,“2”再見,“3”再見,“4”再見,“5”再見。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孩子們認識了數字1——5。大多數的幼兒能把數字和圖卡相對應。但游戲部分不是很精彩,沒有做游戲的幼兒積極性不高。
中班數學《認識數字1~5》公開課教案附反思 2
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幼兒體會與同伴游戲時候的歡樂,喜歡做游戲。認知目標:會認讀數字寶寶1-5。
能力目標: 能大聲地讀出數字1-5中的某一個簡單的知道數字寶寶的筆畫.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幼兒能認讀出數字1-5.教學難點:幼兒能夠大膽的讀出數字1-5之間的任何一個。
活動準備:
數字寶寶卡片1-5各一張、數字寶寶的紙手套若干、數字掛圖、動物卡片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做簡單的手指游戲,引導幼兒認識手,并且知道小手的手指數量。
基礎部分
我們有兩只小手,每只小手上有5根手指頭。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數一數。(教師導幼引兒伸出自己的手,和老師一起數一數。)數完手指以后,出示數字卡片。請小朋友來認一認這是數字幾。鴨媽媽生了5個鴨蛋,最近要孵出鴨寶寶了 。請你看一看它孵出了幾只。按照這樣的程序從一到五鴨媽媽孵出了五只鴨寶寶。把相應的數字1-5貼在鴨寶寶的下面。教師把數字掛圖以及相應的有數量的圖片出示在黑板上,帶領幼兒說兒歌,識記數字1-5.兒歌:1像粉筆會寫字、2像小鴨水里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迎風飄、5像鉤子能買菜。(教師邊說兒歌邊做動作,幼兒可以很上口,便于記憶)
結束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做游戲,請幼兒將紙手套戴在手上,找出和自己手套上相同數字的伙伴,并且唱出找朋友的兒歌。然后帶領幼兒說兒歌。整理教具下課。
教學反思
本節課選課的內容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有一點點的偏難。只是簡單的.認識數字1就可以了!這節課的內容其實可以作為主題教學,可以在一到二星期上完本節內容。大部分的孩子對于數字1-3記憶的比較清楚,到數字4、5的時候就有點難了,有些孩子記不清楚順序,這就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老師需要下去在更深層次的研究本節課如何讓孩子能盡快的認讀出數字1-5.上課期間,有一部分的孩子注意力不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中,環節與環節之間的緊密程度,以及孩子在課堂上的反映情況。都是教師需要改進的地方。本人自己覺得這節課的效果不是很好,有一些常識和自己的目標完成的不是很理想。沒有考慮到孩子們的接受能力,以及孩子的喜歡的教學方法都是這節課的弊端。以后上公開課,需要先了解清楚孩子們更喜歡什么樣的上課方式以及孩子們對課程的方式方法喜歡的程度來設計主題教育。這節課整體還可以,沒有考慮到用更好的更直觀的方式方法來教育孩子,可以試圖用一下PPT做一個課件,再加上直觀教具我想這節課或許會比第一次上的更成功。讓小班的孩子知道簡單的筆畫應該是中班的課程了,此觀點不提倡。
中班數學《認識數字1~5》公開課教案附反思 3
一、教學目標
1. 讓幼兒認識數字 1、2、3、4、5,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
2. 能正確點數物品的數量,并與相應的數字進行對應。
3.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認識數字 1~5,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
2. 難點:能正確點數物品的數量,并與相應的數字進行對應。
三、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游戲教學法、操作法。
四、教學準備
1. 數字卡片 1~5。
2. 貼有數字 1~5 的五個籃子。
3. 若干數量分別為 1~5 的物品,如蘋果、積木等。
五、教學過程
1. 導入
。1)教師播放歡快的音樂,帶領幼兒一起做手指操,激發幼兒的興趣。
。2)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神奇的數字王國,那里有很多有趣的數字寶寶,你們想不想去認識一下呢?”
2. 認識數字 1~5
。1)教師出示數字卡片 1,引導幼兒觀察并認識數字 1。
教師:“這是數字寶寶 1,它像什么呢?”引導幼兒發揮想象,說出數字 1 像鉛筆、小棒等。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讀一讀數字 1:“1 像鉛筆細又長!
。2)用同樣的方法認識數字 2、3、4、5,引導幼兒說出數字 2 像鴨子、數字 3 像耳朵等。
3. 點數物品并與數字對應
。1)教師出示一個蘋果,提問:“這里有幾個蘋果呢?”引導幼兒點數并回答:“一個蘋果!比缓蠼處煂⑻O果放入貼有數字 1 的籃子里。
。2)教師依次出示兩個積木、三個氣球、四個橘子、五個梨子,引導幼兒點數并與相應的數字進行對應。
4. 游戲鞏固
。1)“數字找朋友”游戲。教師將數字卡片 1~5 隨機發給幼兒,然后播放音樂,讓幼兒拿著數字卡片去找相應數量的物品做朋友,音樂停止時,找到朋友的幼兒要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數字和物品。
。2)“數字蹲”游戲。教師將幼兒分成五組,分別代表數字 1~5,教師喊出一個數字,代表該數字的`小組幼兒要蹲下,做錯的小組被淘汰,最后剩下的小組獲勝。
5. 總結
教師:“今天我們認識了數字寶寶 1~5,知道了它們分別像什么,還學會了點數物品的數量并與數字對應。小朋友們都非常棒!希望你們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多多認識數字,和數字寶寶做好朋友!
六、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公開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反思:
優點:
1. 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方法多樣,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幼兒觀察、思考和動手操作,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
3. 游戲環節的設計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幼兒參與度高,教學效果良好。
不足:
1. 在認識數字的環節,部分幼兒對數字的形象記憶不夠深刻,需要進一步加強引導。
2. 在點數物品并與數字對應環節,個別幼兒還不能準確地進行點數和對應,需要在后續的教學中進行個別輔導。
3. 教學時間的把控不夠精準,游戲環節占用時間較長,導致總結部分略顯倉促。
改進措施:
1. 在認識數字的環節,可以多提供一些實物或圖片,讓幼兒更加直觀地感受數字的形象,加深記憶。
2. 對于點數和對應有困難的幼兒,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指導,可以通過小組活動或個別輔導的方式,幫助他們掌握點數和對應的方法。
3. 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學時間,確保各個教學環節都能順利完成。
中班數學《認識數字1~5》公開課教案附反思 4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讓幼兒認識數字1~5,能夠正確讀出和書寫這些數字。
2.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通過游戲和活動增強對數字的理解。
3. 情感目標: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參與意識。
二、教學準備
1. 教具:數字卡片(1~5)、小動物玩具(如小貓、小狗等)、彩色積木、白板和白板筆。
2. 學具:每位幼兒準備一份數字涂色書和蠟筆。
三、教學過程
1. 導入(5分鐘)
活動:通過唱歌或朗朗上口的兒歌引入數字的主題。
提問:問幼兒:“你們知道數字嗎?今天我們要一起認識數字1到5!”
2. 新授(15分鐘)
認識數字:
逐一展示數字卡片1~5,帶領幼兒一起讀出數字。
通過手指示數,幫助幼兒理解每個數字的`含義。
數字與物體的結合:
每展示一個數字,教師用小動物玩具進行示范,如“這是1只小貓”、“這是2只小狗”等。
鼓勵幼兒用手指或身體動作表示數字。
3. 練習(10分鐘)
游戲活動:
數字接龍:將數字卡片打亂,幼兒依次抽取卡片并說出數字,其他幼兒跟隨做出相應的動作(如1個跳、2個拍手等)。
找朋友:將幼兒分成小組,每組選擇一個數字,找出與該數字相同數量的物體(如積木)。
4. 鞏固(10分鐘)
涂色活動:
發放數字涂色書,幼兒根據數字進行涂色,教師巡回指導。
讓幼兒分享自己涂色的作品,鼓勵他們說出數字和數量。
5. 結束(5分鐘)
總結:回顧今天學習的數字,提問幼兒:“你們最喜歡哪個數字?為什么?”
布置作業:請幼兒在家中找出與數字1~5相對應的物品,并與家長一起記錄下來。
四、教學反思
1. 優點:
幼兒對數字的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參與度高,特別是在游戲環節中,積極性明顯提升。
通過結合實際物體,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數字的含義,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
2. 不足:
在新授環節,部分幼兒對數字的書寫仍存在困難,個別幼兒在涂色活動中表現出不耐煩。
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個別指導,確保每位幼兒都能跟上教學進度。
3. 改進措施:
在今后的教學中,增加更多的個別指導時間,特別是在書寫和涂色環節。
設計更多的互動游戲,增強幼兒的參與感和成就感,幫助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中班數學《認識數字1~5》公開課教案附反思 5
一、教學目標
1. 引導幼兒認識數字 1、2、3、4、5,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
2. 能正確點數物品數量,并與相應數字進行對應。
3.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對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數字 1 - 5,理解其實際意義。
難點:準確點數物品并與數字對應。
三、教學準備
1. 數字卡片 1 - 5。
2. 帶有數字 1 - 5 的動物卡片若干。
3. 貼有數字 1 - 5 的五個盒子。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
。1)教師播放歡快的音樂,帶領幼兒一起做律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2)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神秘的數字王國,那里有很多有趣的數字寶寶,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吧!
2. 認識數字 1 - 5
。1)教師依次出示數字卡片 1 - 5,引導幼兒觀察數字的形狀,并通過形象的比喻讓幼兒記住數字,如“1 像鉛筆細又長”等。
。2)帶領幼兒一起認讀數字 1 - 5。
3. 數字與物品對應
。1)教師出示帶有數字的'動物卡片,如“三只小兔子”,引導幼兒點數兔子的數量,并找出相應的數字卡片。
。2)將動物卡片隨機發給幼兒,讓幼兒說出卡片上動物的數量,并找到對應的數字。
4. 游戲鞏固
。1)“數字找家”游戲。教師將貼有數字 1 - 5 的盒子擺好,然后隨機發放動物卡片給幼兒,幼兒根據卡片上動物的數量,將卡片放入相應數字的盒子里。
。2)游戲結束后,教師檢查幼兒的操作情況。
5. 總結
教師:“今天我們認識了數字 1 - 5,知道了每個數字代表的數量,小朋友們都非常棒。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能多發現數字的奧秘!
教學反思:
本次公開課整體效果較好,幼兒的參與度較高。優點在于教學方法多樣,通過形象的比喻、游戲等方式,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認識了數字。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在游戲環節中,部分幼兒對規則的理解不夠清晰,導致游戲進行得不夠順暢。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注重游戲規則的講解,讓幼兒更好地參與到游戲中。同時,對于個別理解能力較弱的幼兒,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指導,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在數學學習中有所收獲。
中班數學《認識數字1~5》公開課教案附反思 6
一、教學目標
1. 認識數字 1、2、3、4、5,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
2. 能夠正確點數物品的數量,并與相應的數字進行對應。
3. 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和觀察力。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認識數字 1~5,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能正確點數并對應。
2. 難點: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和注意力,準確進行點數和對應。
三、教學準備
1. 數字卡片 1~5。
2. 帶有數字 1~5 的物品圖片若干。
3. 貼有數字 1~5 的五個籃子。
4. 若干實物小玩具。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
。1)教師播放歡快的音樂,帶領幼兒一起做簡單的律動,活躍課堂氣氛。
。2)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神秘的地方,那里有很多有趣的'東西等著我們去發現哦!币鰯底滞鯂闹黝}。
2. 認識數字 1~5
。1)教師依次出示數字卡片 1~5,用形象生動的語言介紹每個數字的特點,如“1 像鉛筆細又長”“2 像小鴨水上漂”等。
。2)帶領幼兒一起認讀數字 1~5,重復幾遍,加深印象。
3. 數字與物品對應
。1)教師出示帶有數字的物品圖片,讓幼兒觀察并說出圖片上的數字和物品的數量。
。2)請幼兒將實物小玩具放入貼有相應數字的籃子里,進行點數和對應練習。
4. 游戲鞏固
。1)“數字蹲”游戲。教師將幼兒分成五組,分別代表數字 1~5,教師喊出一個數字,相應的小組幼兒蹲下,其他小組幼兒監督,增強趣味性和互動性。
。2)“找數字”游戲。教師在教室里藏好數字卡片,讓幼兒分組尋找,找到后說出數字和對應的物品數量。
5. 總結
教師:“今天我們認識了數字 1~5,知道了每個數字代表的數量,還玩了很多有趣的游戲。希望小朋友們在生活中也能多發現數字的奧秘,和數字做好朋友!
教學反思:
本次公開課教學活動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優點在于教學方法多樣,通過形象的比喻、游戲等方式,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在認識數字的環節,幼兒能夠較快地掌握數字的形狀和特點。游戲環節也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了所學知識。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教學過程中,部分幼兒的注意力不夠集中,需要進一步加強課堂管理和引導。在數字與物品對應環節,個別幼兒還存在一些困難,需要給予更多的個別指導。此外,游戲時間的把控還可以更加精準,避免出現時間過長或過短的情況。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注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提供更多的個性化指導。同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數學。
中班數學《認識數字1~5》公開課教案附反思 7
一、教學目標
1. 讓幼兒認識數字 1、2、3、4、5,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
2. 學會正確點數物品的數量,并能與相應的數字進行對應。
3.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和對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數字 1~5,理解其實際意義,能正確點數并對應。
難點:提高幼兒的注意力和觀察力,確保點數的準確性。
三、教學準備
1. 數字卡片 1~5 若干套。
2. 帶有數字 1~5 的物品圖片若干。
3. 貼有數字 1~5 的五個盒子。
4. 各種數量為 1~5 的小玩具若干。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
。1)教師播放歡快的音樂,帶領幼兒一起做簡單的律動,活躍課堂氣氛。
。2)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神奇的地方,那里有很多有趣的數字寶寶在等著我們呢。讓我們一起出發吧!”
2. 認識數字 1~5
。1)教師依次出示數字卡片 1~5,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每個數字的特點,如“1 像鉛筆細又長”“2 像小鴨水上漂”等。
。2)帶領幼兒一起認讀數字 1~5,重復幾遍,加深印象。
。3)請幼兒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這些數字。
3. 數字與物品對應
。1)教師出示帶有數字的物品圖片,讓幼兒觀察并說出圖片上的數字和物品的數量。
。2)教師拿出各種數量為 1~5 的小玩具,讓幼兒進行點數,并找出相應的數字卡片。
。3)將幼兒分成小組,每個小組發放一些小玩具和數字卡片,讓他們進行數字與物品的對應練習。
4. 游戲鞏固
。1)“數字蹲”游戲。教師將幼兒分成五組,分別代表數字 1~5,教師喊出一個數字,相應的小組幼兒蹲下,其他小組幼兒監督。
。2)“送數字寶寶回家”游戲。教師在教室的不同位置放置貼有數字 1~5 的盒子,然后給每個幼兒發放一個小玩具,幼兒根據小玩具的數量,將其送到相應的盒子里。
5. 總結
教師:“今天我們認識了數字 1~5,還學會了用數字來表示物品的.數量。小朋友們都非常棒!希望你們在生活中也能多發現數字的奧秘,和數字寶寶成為好朋友!
教學反思:
本次公開課教學活動總體上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如直觀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數字的特點,讓幼兒更容易理解和記憶數字。在數字與物品對應和游戲環節,幼兒表現出了較高的興趣和熱情,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在教學過程中,部分幼兒的注意力不夠集中,需要進一步加強課堂管理和引導。其次,在數字與物品對應環節,個別幼兒還存在一些困難,需要給予更多的個別指導。最后,在游戲環節,時間的把控還可以更加精準,避免出現時間過長或過短的情況。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加強對幼兒注意力的培養,提高課堂管理水平。同時,更加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提供更多的個性化指導,讓每個幼兒都能在數學學習中得到充分的發展。
中班數學《認識數字1~5》公開課教案附反思 8
一、教學目標
1. 讓幼兒認識數字 1、2、3、4、5,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
2. 能夠正確點數物品的數量,并與相應的數字對應。
3. 通過游戲活動,激發幼兒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認識數字 1~5,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
2. 難點:正確點數物品數量并與數字對應。
三、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游戲教學法、操作法。
四、教學準備
1. 數字卡片 1~5。
2. 貼有數字 1~5 的小籃子五個。
3. 各種數量為 1~5 的物品若干,如蘋果、積木、花朵等。
五、教學過程
1. 導入
。1)教師播放歡快的音樂,帶領幼兒一起做手指操,活躍課堂氣氛。
。2)教師提問:“小朋友們,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數字,你們都見過哪些數字呢?”引導幼兒積極回答。
2. 認識數字 1~5
。1)教師依次出示數字卡片 1~5,一邊出示一邊教幼兒認讀數字。
。2)教師用形象的語言描述每個數字的特征,如“1 像鉛筆細又長”“2 像小鴨水上漂”等,幫助幼兒記憶。
3. 點數物品并與數字對應
。1)教師將各種數量為 1~5 的物品擺放在桌子上,如一個蘋果、兩個積木、三朵花等。
。2)教師拿起一個蘋果,問幼兒:“這有幾個蘋果呀?”引導幼兒回答“一個”,然后教師將蘋果放入貼有數字 1 的小籃子里。
。3)依次對其他物品進行點數,并放入相應的小籃子里。
4. 游戲活動
。1)“數字找朋友”游戲:教師將數字卡片隨機發給幼兒,然后播放音樂,當音樂停止時,教師說出一個數字,持有該數字卡片的幼兒要快速站起來,并說出自己手中的數字。
。2)“送數字寶寶回家”游戲:教師在教室的不同位置貼上數字 1~5,然后將各種物品發給幼兒,幼兒要根據物品的數量,將物品送到相應數字的'位置。
5. 總結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回顧今天學習的內容,再次認讀數字 1~5,并強調數字與物品數量的對應關系。
六、教學反思
本次公開課通過多種教學方法,讓中班的幼兒認識了數字 1~5,并初步理解了數字的實際意義。在教學過程中,幼兒的參與度較高,對數字的學習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優點:
1. 采用直觀教學法,通過數字卡片、物品等讓幼兒直觀地認識數字,效果較好。
2. 游戲活動豐富多樣,激發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鞏固了幼兒對數字的認識。
不足:
1. 在點數物品并與數字對應環節,部分幼兒還不能準確地進行點數,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練習。
2. 時間安排上可以更加合理,游戲環節可以適當延長一些時間,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參與。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改進教學方法,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和進度,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
中班數學《認識數字1~5》公開課教案附反思 9
一、教學目標
1. 引導幼兒認識數字 1、2、3、4、5,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
2. 能正確點數物品數量,并與相應數字對應。
3.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 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認識數字 1~5,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正確點數并對應。
2. 難點:能夠獨立進行點數并準確與數字對應。
三、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游戲教學法、操作法。
四、教學準備
1. 數字卡片 1~5 若干。
2. 貼有數字 1~5 的小籃子五個。
3. 數量為 1~5 的各種物品,如蘋果、積木、雪花片等。
五、教學過程
1. 導入
。1)播放歡快的音樂,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律動,調動幼兒的情緒。
。2)教師提問:“小朋友們,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數字,誰能說一說你在哪里見過數字呢?”引導幼兒積極發言。
2. 認識數字 1~5
。1)教師依次出示數字卡片 1~5,帶領幼兒認讀數字,并用形象的語言描述每個數字的特征,如“1 像鉛筆細又長”“2 像小鴨水上漂”等,幫助幼兒記憶。
。2)請幼兒說說每個數字像什么,加深對數字的印象。
3. 點數物品并對應數字
。1)教師將各種數量為 1~5 的物品擺放在桌子上,如一個蘋果、兩個積木、三個雪花片等。
。2)教師拿起一個蘋果,問幼兒:“這有幾個蘋果呀?”引導幼兒回答“一個”,然后將蘋果放入貼有數字 1 的小籃子里。
。3)依次對其他物品進行點數,并放入相應的小籃子里。讓幼兒觀察并理解物品數量與數字的對應關系。
4. 游戲活動
。1)“數字找朋友”游戲:教師將數字卡片發給部分幼兒,將物品發給另外一些幼兒。持有數字卡片的幼兒要找到持有相應數量物品的幼兒,成為好朋友。
。2)“數字蹲”游戲:幼兒分成五組,分別代表數字 1~5。教師喊一個數字,代表該數字的小組幼兒蹲下,其他小組幼兒觀看并判斷是否正確。
5. 總結
教師帶領幼兒回顧今天學習的內容,再次認讀數字 1~5,并強調數字與物品數量的對應關系。
六、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通過多種方式讓中班幼兒認識了數字 1~5,大部分幼兒能夠積極參與活動,較好地掌握了數字的認讀和與物品數量的對應。但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優點:
1. 教學方法多樣,采用了直觀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和操作法,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2. 數字特征的`描述形象生動,有助于幼兒記憶數字。
3. 游戲活動設計合理,能夠鞏固幼兒對數字的認識。
不足:
1. 部分幼兒在點數物品時還不夠準確,需要進一步加強練習。
2. 在游戲環節中,個別幼兒過于興奮,導致秩序有點混亂,需要在今后的活動中更好地引導幼兒遵守游戲規則。
3. 教學時間的把控可以更加精準,避免出現某個環節時間過長或過短的情況。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
中班數學《認識數字1~5》公開課教案附反思 10
一、教學目標
1. 認識數字 1、2、3、4、5,理解數字的實際意義。
2. 能夠正確點數物品數量,并與相應數字對應。
3. 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認識數字 1~5,理解數字含義,正確點數并對應。
2. 難點:獨立完成點數與數字對應操作。
三、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游戲教學法、操作法。
四、教學準備
1. 數字卡片 1~5。
2. 貼有數字 1~5 的小盒子五個。
3. 數量為 1~5 的各種物品,如小球、積木等。
五、教學過程
1. 導入
。1)播放輕松的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簡單的手指操,活躍氣氛。
。2)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哪些數字呢?”引導幼兒回答。
2. 認識數字 1~5
。1)教師依次出示數字卡片,帶領幼兒認讀,并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數字形狀特點。
。2)請幼兒說說生活中哪里見過這些數字。
3. 點數物品對應數字
。1)教師將各種物品展示出來,引導幼兒點數數量。
。2)根據物品數量放入相應貼有數字的小盒子里。
4. 游戲活動
。1)“數字找朋友”游戲:教師將數字卡片發給部分幼兒,將物品發給另外一些幼兒,讓他們找到對應的朋友。
。2)“數字蹲”游戲:幼兒分成五組,分別代表數字 1~5,教師喊數字,對應組幼兒蹲下。
5. 總結
教師帶領幼兒回顧數字 1~5,強調數字與物品數量對應關系。
六、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幼兒對認識數字 1~5 表現出較高的興趣。優點在于教學方法多樣,尤其是游戲活動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部分幼兒在點數物品時還不夠準確,需要在今后的活動中加強練習。同時,游戲環節的組織還可以更加有序,以確保教學效果更好。
【中班數學《認識數字1~5》公開課教案附反思】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認識數字1教案12-29
數學《認識數字1和2》教案08-05
中班數學教案及反思《認識數字10》09-29
中班數學認識數字教案11-17
小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字1》10-27
中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數字4、501-23
中班數學《認識數字7》教案02-06
中班數學認識數字8教案03-25
中班數學認識數字7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