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03-25 12:26:57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體味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

      2、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二、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鼓勵學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學習重點】

      學習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認真完成預習,、詞典解決課文中字詞,并記下預習中發現的問題。

      3、查找有關的豐子愷的資料。

      【教學設計】

      一、課前古詩推薦

      (課前演講)

      二、導語引入

      展示豐子愷的漫畫:瞻瞻的車㈡腳踏車,你給我削瓜,我給你打扇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有幸福的回憶,有美好的向往,當然,更多留下的是象豐子愷漫畫中童年的趣事,充滿了童真、童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豐子愷的童年,去看看他童年的一件趣事。

      三、作家小檔案

      請同學們談談你對豐子愷的了解。

      四、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速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看誰說得棒):

      1、你認為哪些字容易讀錯?給大家提示一下。

      2、用簡潔的一句話概括課文的內容。

      3、課文題為“竹影”,它是寫景──竹之影呢?還是主要寫人物活動?

      4、本文除寫人物活動外,作者在體文中究竟要表現什么樣的中心?

      (過渡語)童心童趣是天真爛漫的,月光下的竹影牽動了天真無邪的心,孩子們在婆娑的竹影中,感受到美,于是,他們開始本能的畫畫,這一切,是一位具有深厚藝術功底的基本特征。讓我們也來領略一下這種寓教于樂的匠心美。

      五、品味語言

      再次瀏覽課文,勾畫文中你認為最美的語句,并試著說明理由。(分組合作,每組選代表發言)如:原來月亮已在東天的竹葉中間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變成寒色,由長音階(大音階)變成短音階(小音階)了。 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門汀上參參差差地描出許多竹葉來。 ……

      (總結)通過大家的細細品味,我們可以發現本文的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同時借助大量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把我們帶入了孩子們的童稚活動中,也讓我們進入了美的世界……

      六、比較鑒賞

      (了解中國畫與西洋畫的不同點)

      梳理父親講述的中國畫特點及有關畫家的一些知識,引導學生認識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他們的學習愿望。梳理:

      1、中國畫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畫那樣畫得同真物一樣。

      2、顏色:中國畫以墨和朱砂為顏料;西洋畫則以事物的本來顏色為顏色。

      歸納:中國畫重神似、神韻;西洋畫重形似、寫實。

      七、欣賞延伸

      1、名人與竹:搜集有關畫竹的名家或關于竹的名句,名篇。

      2、竹之悟:有人說,竹──每前進一步都要做一個小結;也有人說,竹──外強中干。

      你認為呢?請你聯系實際,說說你的感想。

      八、質疑大挑戰

      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嗎?

      (過渡)大家在童年時都做過哪些游戲?(生答)

      其實,你留心一下,你也許進行著一種藝術的創造,也許會有藝術上的發現,讓我們走進童年。

      九、走進童年

      1、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做游戲,比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編花環……留心一下,想一想,你是否也在進行著一種藝術上的創造,是否也有藝術上的發現呢? 此題意在培養學生從生活中感受藝術的能力,加強語文與生活的聯系。

      2、寫一段童年的往事。要求:跟竹有關,語言自然、清新,盡量表現童真、童趣。

      3、小結: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們擁有一顆童心,就能擁有童年般的快樂;看似平凡的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們擁有一顆愛心和一雙敏銳的眼睛,你們就能發現生活中美好的東西無處不在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并能正確讀寫詞語表中的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摘抄、積累好詞。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體會人物感情;通過語言文字,體會人物內心活動。

      3.感情態度價值觀:

      體會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重難點,關鍵

      1.了解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2.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

      3.積累并學會正確使用四字詞語。

      課時劃分:兩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大瀑布的掛圖、有關木雕的圖片。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投影大瀑布圖片

      生觀看,師簡介,引出文中所指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師簡介這兒游人、景色。重點詞:非洲南部、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

      2.在這個風景優美的地方,發現了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3.板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文。

     。2)畫出生字,拼讀。

     。3)運用學過的方法理解詞語。

     。4)標出不理解的地方準備提出來討論。

      2.生根據提示自學。

      3.匯報、交流。

     。1)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掌握情況。(可自己匯報)

      字旁:琳瑯(láng)滿目沉甸(diān)甸

      誠懇(kěn)賓(bīn)館

      字形:“釋”左邊是米加“/”,不是“采”。

      “豫”左邊不要寫成“矛”。

      字詞意

      名不虛傳:形容名氣與聽說的相符,一點兒也不假。

      琳瑯滿目:形容物品多,使人看的眼花繚亮。

      栩栩如生:形容物品很逼真,就像活了一樣。

      愛不釋手:很喜歡,舍不得放開手。

      猶豫:指很難下決心。

      遺憾:感到可惜。

     。2)指出逐節讀文,正音。

     。3)匯報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文講的是“我”到非洲南部旅游時,本想買件木雕木工藝品,但由于擔心行李超重而未買。后來,賣木雕的少年特意為我送來一個體積小、便于攜帶的木雕,但堅決不收我的錢。因為他說:“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思考:課文可分為幾個部分來學習。

      2.討論交流。

      3.匯報。

      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出發前,朋友告訴“我”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和木雕工藝品。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我”對幾個大象坐愛不釋手,但由于擔心行李超重而沒買,賣木雕的少年和“我”都和遺憾。

      第三部分(10--15自然段):晚飯后,少年送來一個小象墩,堅決不肯要錢,因為中國人是他的朋友,這讓“我”很感動。

      四.小結

      賣木雕的少年真的可愛,讓我們來朗讀課文,讀出對他的喜愛。

      五、齊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設置情景、探究導入

      教師一邊投放大瀑布和木雕的圖片,一邊娓娓提出問題:

      作者來到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旅游,帶著新奇與購買非洲木雕的愿望,但自己最終選擇不買,卻意外收到一份禮物,少年為什么沒有收錢,送她禮物的呢?帶著我們共同的疑問,一起繼續學習課文。

      二.深入學習課文,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

      1.學習挑選木雕的部分。

      朗讀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想想作者如何被精美的木雕吸引,激發了她購買的`欲望。

      填空:

      大瀑布真是(),這里(),景色十分()。攤點里陳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1)根據課文內容,恰當填空,體會所填詞語的意思。

     。ā懊惶搨鳌钡囊馑际瞧俨即_實壯觀雄偉,不愧為世界三大瀑布之一,不是空有的虛名!坝稳巳缈棥边@時是一種比喻的說法,說明游客很多,像織布機一樣穿梭!傲宅槤M目”的“琳瑯”本意是“美玉”,這里比喻珍貴的東西很多!拌蜩蛉缟毙稳萆鷦踊顫姷臉幼,這是指大象雕刻得很有生氣,吸引旅客,體現出非洲木雕名不虛傳。)

     。2)帶感情朗讀,體會作者被吸引的程度之深。

     。3)請同學們再想一想,是否還可以利用其他詞語代替嗎?

      過渡:精美的木雕激發了作者強大的購買欲望,但她的什么又放棄了呢?

      2.個人朗讀第五至第九自然段。

     。1)出示學習要求。

      A.“我”為什么選擇放棄買木雕?“我”的情緒發生了哪些變化?

      找出有關語句體會。

      B.賣木雕的少年什么樣?他說了什么,想象他會有什么想法?

     。2)分小組學習討論。

     。3)匯報交流。

      小組一:

      因為我考慮行李超重,不能帶這么重的象墩,所以只得選擇放棄,我的心里變化:從愛不釋手--猶豫--語無倫次--遺憾。

      點撥: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作者很遺憾?(“啊,不,路太遠,這個太重......”“我”有些語無倫次,面對孩子的誠懇相勸,作者的內心是非常矛盾的,而且這個小想墩自己都愛不釋手,使她很遺憾。)

      小組二:

      少年是十五六歲,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見作者猶豫,他誠懇地勸作者買,“夫人,您買一個吧!”“您是中國人吧?”少年望著作者,眼神也流露出遺憾。

      點撥:通過對男孩的語句描寫,你讀一讀,看看自己有什么發現?

     。ㄟ@個男孩很善良,開始“買一個吧!”表現出不僅是推銷,還有一層是把紀念品帶回欣賞,到后來男孩的猜疑“您是中國人吧?”能看出男孩對中國人的尊敬。)

     。4)同學們你們知道男孩對中國人為什么有這樣的尊敬嗎?(因為20世紀60年代中國援建了坦贊鐵路,在工程過程中,中方有64人為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現在你們領悟到男孩為什么說“您是中國人吧?”(非洲人民感謝、尊敬中國人民。)

     。5)教師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感受作者與少年不同的內心變化。在熟讀的基礎上再讓學生上臺來表演。

      3.學習贈送木雕部分

     。1)朗讀第十至第十五自然段,體會發生了什么微妙的變化?

     。泻⒃诎韥淼取拔摇,并交給“我”一個沉甸甸的小象墩。)

     。2)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象墩?你從中體會出什么?

     。ㄟ@個木雕象墩與白天的一模一樣,卻只有圈套大小,說明少年特意為作者雕刻的易于攜帶的同樣的小象墩,體會少年的質樸和他對中國人好感。)

     。3)“我”和少年說了什么?表現了少年怎樣的內心世界?

     。ā拔乙o他錢,他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蹦泻⒊恕爸袊耸俏覀兊呐笥选蓖,更是希望我不要帶遺憾回國,展現了非洲少年對中國人的情誼,從而也看出他的淳樸與善良。)

     。4)讀一讀少年質樸的語言和動作。

      三.總結全文,展開想象

      1.學到這里,我們才解開初學的疑問,正是由于中國人民與非洲人民的友誼,使得每位非洲人民內心深處感謝中國人民給予的無私的援助。

      2.(結合課后練習)你最想用什么方式夸夸那個非洲少年?

     。ㄕ归_討論,激發興趣)

      四.板書

      27、賣木雕的少年

      ↓

      挑選木雕

      ↓

      放棄買木雕

      ↓

      贈送木雕

    語文教案 篇3

      課文導學

      一、學習目標

      1.能正確理解文中詞語的含義,尤其是下列十五個詞語:貳、軍、辭、鄙、陪、行李、共、濟、肆、闕、說、若、夫、微、之。并能歸納其中四個詞語的義項:若、夫、微、之。

      2.能弄清楚課文所記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3.能準確理解和把握燭之武說退秦師的原因。

      4.能背誦全文。

      二、學習重點

      1.積累文言詞語知識,培養閱讀能力。

      2.賞析作者刻畫和表現燭之武思想性格的藝術手法。

      三、學法指津

      學習這篇課文,可用六個字來概括,這就是:讀、解、辨、理、賞、背。

      讀:朗讀課文,這是最基本的一步。要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可多讀幾遍,把文章讀流暢,并對課文內容有個大致了解。

      解:理解詞語,可與讀同步進行。要認真查看課文注釋,必要時還應翻閱有關字(詞)典,以準確把握有關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辨:分辨詞義。要利用學過的有關知識,結合具體語境,認真分析比較,對文中的一些多義詞作義項歸納。

      理:梳理課文?筛鶕疚闹饕宋锖褪录,依據文章順序思考下列問題。

      1.本文記敘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課文題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對文章題目作用的理解。)

      2.主要人物(燭之武)是在什么情況下“出場”的?(是在秦晉兩個大國圍攻一個小小的鄭國,鄭國面臨覆滅的危險情形之下,鄭大夫佚之狐向鄭伯推薦他去見秦伯,以退秦師。)

      3.燭之武為什么能臨危受命?(一是鄭伯態度誠懇,勇于自責,并曉之以理;一是燭之武深明大義,有愛國思想且腹有良謀、成竹在胸。)

      4.燭之武為什么能夠說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燭之武善于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言談中又似乎處處都在為秦國的利益著想,從而打動了秦伯,讓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見。)

      5.晉文公為什么不愿向秦軍進攻呢?(主要是晉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隱忍不發,隨機應變。因為如果這時進攻秦軍,晉軍就有可能處于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證明了燭之武說退秦師的成功。)

      賞:欣賞特色。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處就是描寫燭之武說服秦穆公退師的那段話,為此,可思考如下幾個問題:

      燭之武是怎樣一步步說服秦穆公的?這說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寫人物語言方面達到了什么水平?

      點撥:燭之武為了說服秦穆公退師,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戰術,大體說來分為五步: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鄭知之矣)。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著想,以利相誘(君亦無所害)。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這段說辭,只有125字,表現出燭之武高明的心理戰術和精彩的外交辭令。他看準了秦晉聯合攻鄭各有所圖,而若取鄭則客觀上只會對晉有利,而對秦不僅無利,還會招禍。若秦穆公明白了這一層,就很可能反過來棄晉幫鄭,燭之武抓住了秦穆公這一心理、曉之以利害,終于打動了對方。而燭之武的說辭更妙之處在于他心里處處為鄭著想,但口口聲聲說的是為秦,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說辭,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層層緊逼,句句打動對方,顯示出極強的說服力。

      這說明作者在描寫人物語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寫外交辭令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背:熟背全文。背誦既是學習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說是目的之一。通過背誦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包括字詞句和內容特點等),同時也可增強文言文語感和積累文言文素材,為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礎。要注意,應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能力訓練

      1.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義和用法與“越國以鄙遠”中的“以”相同的一項是:( )

      A.以其無利于晉B.焉用士鄭以陪鄰C.若舍鄭以為東道主D.以亂易整,不武

      2.下列詞語中“濟”字的意義和“朝濟而夕設版焉”中的“濟”相同的一項是:( )

      A.同舟共濟 B.濟世安民 C.賑災濟貧 D.無濟于事

      3.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B.夫晉,何厭之有C.秦伯說,與鄭人盟D.失其所與,不知

      4.對下列句中“之”字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

     、俪贾畨岩,猶不如人

     、谑枪讶酥^也

     、坂徶,君之薄也

     、苄欣钪鶃,共其乏困

     、蓐I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畚⒎蛉酥Σ患按

      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

      5.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以其無利于晉

      B.君知其難也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還也

      6.找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詞,指出它們的用法并解釋意義:

      A.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B.越國以鄙遠

      C.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D.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7.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點:

      A.是寡人之過也。( )

      B.夫晉,何厭之有?( )

      C.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

      8.寫出下列句中加橫線詞語的古義和今義:

     、傥⒎蛉酥Σ患按

      古義:

      今義:

     、谌羯徉嵰詾闁|道主

      古義:

      今義:

     、坌欣钪鶃

      古義:

      今義:

      9.翻譯下列四句話,要求意準句順。

     、僖云錈o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譯文:

     、谠絿员蛇h,君知其難也。

      譯文:

     、奂葨|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譯文:

     、荛犌匾岳麜x,唯君圖之。

      譯文: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次練習共有6道題,分別進行了字、詞、句、閱讀的訓練。

      第1、 2兩題是字的訓練,目的在于訓練學生通過辨析音形相近、意思不同、易混淆的字,正確地連字組詞,認識一字多義的現象,依據不同語言環境給多義字據詞定義。這樣的訓練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對于基礎好的班級,教師可以更加放手一些,側重規律的指導。 第3、4、5題是詞句訓練,目的在于訓練學生正確辨析意思相近、使用時極易混淆的詞,找出它們的不同點,選詞填空,遣詞造句,按例句揭示的規律,用把表示時間的狀語提前的方法改寫句子。懂得省略號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不同作用。選詞填空雖然常練,但仍應重視,因為這是學生經常遇到且經常不能把握的學習內容。后兩題是本冊新知識點,應該學扎實。 第6題是閱讀訓練,目的在于訓練學生通過讀短文,回答問題,用連接問題答案的方法歸納短文主要內容的能力。這是本單元閱讀訓練重點。

      二、教學目標 1、 會區別8組形近、音近字的字義和用法。給“熱”字據詞定義。 2、 會區別2組近義詞的'意義,選詞填空,并用帶點的詞造句。 3、 學會把表示時間的狀語提到句子的前面,仿寫句子;懂得省略號的三種用法。 4、 會把問題的答案連起來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用連接問題答案的方法,歸納短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會給“熱”字據詞定義;恰當地組織語文字、連接問題的答案,歸納短的主要內容。

      四、教學準備:《新華字典》,投影儀,小卡片。

      五、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ㄒ唬 教學目標 指導并完成1-4題

     。ǘ 教學過程 1指導練習第1題。 (1) 明確要求。本題要求學生選字連詞。第(1)題供選擇的四組字是形近字;第(2)題供選擇的四組字是音近字。 (2) 練習: ① 區別每組兩個字的音、形、義:形近字通過字的部首區別字義;音近字則要知道字的意義區別用法。 ② 用“\”劃去一個不合適的字。 (3) 完成作業,交流反饋。匯報時要說明劃去某一字理由。 2指導練習第2題。 (1) 根據詞句定義。 ① 查字(詞)典了解帶點字有幾種意思。 ② 根據句意應選擇哪一種意思?還要注意詞語意義的區別,從而確定帶點字的意思。 ③ 根據語言環境推敲,組織文字填入空格。 (2)嘗試練習第(1)題。 ① 查《新華字典》“熱”有6種意義項; ② 根據第(1)句的意思,可選第(1)意義項:“情意深”; ③ 根據具體語言環境加以推敲,可寫:感情非常激動。 (3)完成作業,交流反饋。出示答案: ① 感情非常激動; ② 氣氛活躍; ③ 感覺溫度比較高 ④ 形容非常羨慕。 3指導練習第3題。 (1)“選詞填空”中供選擇的詞往往有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部分,所以要辨析每一組兩個詞的不同意思。那么怎樣辨析呢?特別要注意區別詞語中不同的那個詞素,詞義側重點往往在這個字中。 (2)完成作業。 ① 辨析每一組兩個詞的不同意思; ② 根據句意選用合適的詞填空; ③ 有帶點詞語造句。 (3)交流反饋。匯報答案時一定要學生辨析每一組詞語,說說自己選用的道理,出示正確答案:①清秀 清香 ②悲痛 悲憤 4指導練習第4題。 (1) 讀題審題。分析例句后明確改寫的方法是調整詞語的項序,將表示時間的詞語“每到這一天”提到句了前面。改寫后的句子與原句意思相同。 (2) 完成作業,交流反饋。出示答案:①有天晚上,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所茅屋里傳出來。 早幾天,姑娘們就在比試誰心靈手巧了。 (3) 想一想,把這樣的詞語提到句子前面有什么用意? (4) 我們在寫一個句了時,如果要突出時間的重要性,就可以用這種形式。如《狼牙山壯士》中句子“經過一個多月英勇奮戰,七連決定向龍王廟一帶轉移,把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的任務交給了六班!卑褧r間寫在句了最前面,是強調七連與敵人作戰的時間長,和前一句子中的“堅持”相應。 (5) 在課本里找一找類似的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

      第2課時

     。ㄒ唬 教學目標 指導并完成5、6題。

     。ǘ 教學過程 1指導練習第5題。

     。1) 教師指點。舉例說明少略號的三種用法。例子可在關關課文中找。

     。2) 學生練習。先讀讀省略號的三種用法和3個句子,根據教師舉例指點的方法完成作業,在括號里寫上省略號3種用法的序號。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在學過的課文里再找一些帶有省略號的句子,分別標明省略號的作用。

     。3) 交流反饋,小卡片出示正確答案。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認識本課10個生字,重點指導“序”的書寫;結合理解“爭執、面紅耳赤、相應”等詞語的意思,辨析“發現、發明”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找出有關句子,說說麥布里奇把奔跑的馬拍下來的方法,并能借助提示簡單說說拍照的原因。

      3、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提出問題,并通過資料補充初步了解電影產生的原理,知道發明創造需要人們細心觀察、不斷研究。

      課前預習:

      1、給帶點字注音。

      爭執( ) 木樁( ) 相應( ) 結在快門上( )

      2、解釋帶點字的'意思。

      著地 一側

      3、認真抄寫“絆斷、驚訝”,注意看清帶點字的偏旁。

      4、朗讀課文,圈出文中出現的國名、人名,并讀準字音。

      課內落實(教學過程):

      一、反饋預習,揭示課題。

      1、反饋預習,朗讀國名、人名詞卡。(指名讀??齊讀)

      出示:美國 兩個年輕人

      英國攝影師麥布里奇

      法國盧米埃爾兄弟

     。ɡ首x關注字音、詞組內的邏輯停頓。)

      2、提出疑問,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3、理解課題中“活”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把握文章重點。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思考:照片是怎么拍的?照片上的馬又是怎么跑起來的?找到相關的小節,做上記號。

      2、交流反饋。

      三、學習3、4節,了解拍照片的方法及馬“活”了的原因。

      1、學習第3節,了解拍照片的方法。

     。1) 自由朗讀:劃出具體描寫方法的句子,讀得正確、流利。

     。ǚ答仌r注意正音“一側 相應 木樁 系 結”)

     。2)默讀:邊讀邊畫拍照過程。

     。ɡ斫狻耙蛔峙砰_、相應”);

     。3)借助簡筆畫,用上“先……接著……再……最后……”復述拍照方法。(個別說?小組交流?指名交流。)

     。〞r關注表達的順序、關鍵的要素、詞義的理解是否正確)

      2、學習第4節,初步了解馬“活”了的原因。

     。1) 引讀第4節,引導學生質疑。

     。ń涣靼鍟鴷r隨機指導“序”的筆畫、筆順)

     。2) 補充資料或邊演示邊解說“視覺暫留”。

     。3) 借助板書完整地說說馬“活”了的原因。

      四、學習第1節,了解拍照的原因。

      過渡:麥布里奇拍照的想法緣于美國小酒店里兩個年輕人的爭執。

     。ò鍟骸盃巿獭,隨機正音)

      1、指名讀第1節:找找兩個年輕人爭執的具體內容。

     。S機正音“著地”,反饋“著”的意思。)

      2、聯系理解“爭執”。

      3、抓住“面紅耳赤”朗讀體會兩個年輕人爭執得很激烈。

      4、借助提示,嘗試概括拍照的原因。

      英國攝影師麥布里奇聽說了 ,感到很好奇,他決定把馬奔跑時的鏡頭拍下來。

      五、整體回顧課文內容,通過辨析詞義,體悟文章主旨。

      1、借助板書引讀3、4、5節。

      2、辨析“發現、發明”。

     。1)聯系第4節“碰巧”一詞,理解“發現”的事物、規律、現象是原來就存在的,具有偶然性。

     。2)聯系生活、補充資料(電影的發明)理解“發明”的新事物、新方法先前是不存在的。

      3、用上“發現、發明”這兩個詞語說說文章給你的啟示。

      課后練習:

      1、選詞填空:課后“詞句活動室”。

      2、填空。

     。1)英國攝影師麥布里奇聽說了 ,感到

      好奇,他決定把馬奔跑時的鏡頭拍下來。

     。2)照片上的馬活起來了是因為 。

      3、用上“發現、發明”這兩個詞語寫寫文章給你的啟示。

     。ㄗⅲ簬У臑檫x做作業。)

      附板書:

      7、照片上的馬活了

      美國 兩個年輕人 爭執

      拍照: 先……接著……再……最后……

      發現

      英國攝影師麥布里奇

     。ㄒ曈X暫留)

      按順序、快速拉動 馬活了

      法國盧米埃爾兄弟 發明電影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 14 個生字,會寫“件” “具”兩個生字, 認識一個偏旁——禿寶蓋。

      2、學習用普通話正 確、流利地朗誦詩歌。

      過程與方法

      讀中識字,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我”在病床上的感受。

      教學準備:

      字卡、學生喜歡的一兩件玩具。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被子的大地”的含義。

      一、談話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注意過我們生活的大地嗎?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錄像片:高山、山谷、平原、山林、海洋、沙漠、丘陵、田野等 影象資料。 ) 被子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生活用品,在這里,被子與大地有 什么聯系呢?今天咱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被子大地》 (齊讀課 題) “被”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的一個生字,你是怎樣記住它的?

      二、熟讀課文,在讀文中初步識字。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傾聽每一個字的讀音。

      2、學生自由朗讀,標出小節序號,圈出文中生字。

      3、試著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文章中的主人公生病了,他把 被子看成了大地:被褥能鋪成山林,鉛制的兵丁在上面行軍;床單 就像海洋,艦隊在上面行駛;枕頭可以疊成高山??他是快樂的'被 子大地的主人。 )

      三、學習第一小節,認識、書寫兩個生字“件、具” 。

      1、 (第一句中的“只好”要讀出無可奈何的語氣) (出示一件件玩具)指讀,齊讀 出示生字卡片,讀生字“件” “具” 。

      區分:一件玩具,一件件玩具,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在課文中還有這樣一個詞組,你能找到嗎?(一座座城市)一 座座說明什么?你能不能照樣子再說出幾個這樣的詞組?

      2、指導書寫“件”、“具”。

     。1)引導觀察 “件” :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具:上半部分不要寫得過寬,具里面有三橫,橫與橫之間的距 離要分均勻。

     。2)學生練習書寫。

      四、作業。

      1、玩心愛的玩具。

      2、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一件玩具 被子大地 山上

      山谷 平原 喜愛被子大地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翠鳥教案05-02

    《語文園地》教案05-21

    《語文識字》教案08-20

    《語文天地》教案08-08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