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語文上冊備課教案優秀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上冊備課教案優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語文上冊備課教案優秀1
教學要求:
1、正確書寫9個生字。
2、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來表述鞋子跑到樹上的原因及要領,領悟“依偎”的意思。
3、能夠恰當的想象后來發生的事情。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
師板書課題,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第8課《樹上的鞋》讀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
。ㄐ訛槭裁磿艿綐渖先ツ?)
師:那好,現在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讀一讀課文。
生自讀課文,師巡視。
師:課文讀完了,誰能用簡短的3、5句話復述一下課文的內容?
指名復述3~5人,師恰當評價(說話有條有理,口齒清楚,加上了自己的想法、評價。)
二、分析理解課文
師:復述完了,同學們那么我們剛才的問題你有了答案了嗎?
生回答:鞋里有一個從窩里掉下來的小鳥,小鳥把我的鞋當成了家,于是我就把我的鞋連同小鳥一起放在了樹杈上。
師:那么小作者為什么不直接把小鳥送進窩里呢?有哪些原因呢?同學們默讀課文,在書上勾出答案,然后讀一讀。
1樹太高“我”攀不上去。(第5自然段)(指導攀的寫法)
2小鳥打蔫,時間緊迫。(第7自然段)
3小鳥只有躲在鞋里才會感到安全,它把鞋子當成了避風港。(第8自然段)
。空f一點教師指名讀此段,讀出作者的天真、樸實及小鳥的可憐。)
師:在第8自然段中有一個詞叫做“依偎”你能說說它的意思嗎?
。ㄉ赡苷f是“靠著”的意思。)
師:自讀課文第8自然段,你能通過讀課文的來體會“依偎”的意思嗎?
(小鳥這時很害怕,只有靠在鞋子邊上才會感到些許安全,因此“依偎”不單只是靠著的意思,而是一種安全、幸福的靠著、挨著。
師:再讀課文,看看課文里還出現過“依偎”這個詞嗎?(第13自然段)
指名讀這句,體會依偎的意思。
聯系上下文理解“依偎”的意思
師歸納:“依偎”是小鳥與小鳥媽媽和諧幸福的'埃在一起。
師:你能不能說說在生活中你是否體驗過“依偎”的感覺?指名用“依偎”說一句話。
(如:晚上我依偎在媽媽懷里,聽媽媽給我講《灰姑娘的故事》。
三、小練筆
師:剛才咱們找了3個作者為什么把自己的鞋子掛到樹叉上的理由,那同學們有沒有想過當你遇到一個無助的小鳥躲在你的腳邊你會怎么做。
師:作者為什么沒有把小鳥帶回家,而是把它送還給小鳥媽媽?從這件事中體會作者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天真、善良、愛護小鳥)
師:作者把自己的鞋子奉獻給了小年媽媽和小鳥而他只能光著一只腳回家。同學們相信一下回到家后又會發生什么事呢?請同學們思考并寫出來。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
2、續編故事。
四年級語文上冊備課教案優秀2
教學目標
1、培養敢問、善問的好習慣。
2、了解形近字,并能用形近字組詞。
3、分析排比句的句式特點,體會其表達效果。
4、了解句式的類型,掌握設問句的特點,并能進行仿寫。
5、理解關于疑問的名句的意思,能積累這方面的句子。
教學重點
1、學會辨析形近字,了解其形旁和聲旁表示的不同意義,并能給形近字組詞。
2、積累關于疑問的名人名言,在給定的語境中能靈活運用。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形近字,能用形近字組詞。
2、分析排比句的句式特點,體會其表達效果。
3、了解句式的類型,掌握設問句的特點,嘗試進行仿寫。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形近字的字音、字義之間的關系,給形近字正確地組詞。
2、體會排比句的表達效果。
3、把握各種句式,尤其是設問句的特點,能寫設問句。
教學過程:
一、識字加油站
1、課件出示教材中的詞語,引導學生思考每組中帶拼音的生字之間的關系。
駐(zhù)扎 蛀(zhù)蟲 拄(zhǔ)拐(ɡuǎi) 捐(juān)款 娟(juān)秀 手絹(juàn) 花苞(bāo) 冰雹(báo) 鮑(bào)魚
過渡:同學們,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有些生字的讀音相同,我們稱之為同音字;有些生字的字形相近,我們稱之為形近字,這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內容。仔細觀察教材中給出的生字,你發現它們的特點了嗎?
2、教師講解什么是形近字以及形近字的特點,引導學生結合講解分析教材中給出的形近字。
明確:形近字是指幾個字形結構相近的字,而它們的含義卻不一樣。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規律,并有各自的特點。(1)筆畫相同,位置不同,如“人、入、八”;(2)字形相近,筆形不同,如“己、已、巳”;(3)字形相近,偏旁不同,如“峰”和“鋒”;(4)字形相近,筆畫不同,如“木”和“本”;(5)字形相近,讀音相同,如“瞇”和“咪”;(6)字形相近,讀音不同,如“治”和“冶”;(7)部首相同,位置不同,如“旯”和“旮”。
3、同桌交流對形近字的看法,并能說出教材中的幾組形近字的聲旁和形旁,以及形旁的表意。
明確:“駐、蛀、拄”“捐、娟、絹”“苞、雹、鮑”是三組形近字,它們字形相近,讀音相同或相近,但是字義不同。我們可以根據它們不同的偏旁來理解各個字的意思。如“駐”指車馬等停止,與“馬”相關;“蛀”指咬谷物、衣物等的小蟲,與“蟲”有關;“拄”指用手扶著拐杖,與“手(扌)”有關。
4、引導學生齊讀教材中的詞語,教師板書帶拼音的生字,指名學生組詞。
5、教師適當擴充形近字,指名學生組詞。
示例:湖(湖水)蛾(飛蛾)蒼(蒼白)畔( )崎( )渴( )
蝴(蝴蝶)娥(嫦娥)滄(滄桑)拌( )綺( )竭()
糊(糊涂)餓(饑餓)搶(搶奪)伴( )倚( )喝( )
二、詞句段運用
1、教師出示“詞句段運用”第一題中的句子,引導學生比較句子的異同。
◇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
◇那時沒有電燈、電視、收音機和汽車!竽菞l狗高興的時候叫,緊張的時候叫,發怒的時候也叫。
◇那條狗高興、緊張、發怒的時候都叫。
過渡: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經常接觸一些特殊的語句,如有的。運用比喻、擬人修辭手法,有的運用關聯詞語,還有一種語句是把三個或三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詞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組成的`。你們知道這是哪種語句嗎?(學生齊答:排比句)正確使用排比句,對我們的表達有一定的幫助。下面我們就來分析這兩組句子,了解一下排比句。
2、引導學生分析兩組句子,說說每組句子在表達上的不同。
明確:第一組句子的第一個句子是排比句,“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構成排比,強調了當時科技落后的狀況,而第二個句子只是簡單地說明。第二組句子的第一個句子也是排比句,“……的時候……的時候……的時候……”構成排比,強調了狗在不同情緒狀態下愛叫的特點,而第二個句子只是一般陳述,沒有第一個句子那樣讓人印象深刻。
3、引導學生進行拓展練習,強化對排比句的認識。
。1)把下列句子改成排比句。
、傥覔碛懈改傅膼、老師的關懷和同學們的關心。
、谖覑鄯被ㄊ㈤_的春天、荷葉田田的夏天和銀裝素裹的冬天。
改寫示例:
、傥覔碛懈改傅膼,擁有老師的關懷,擁有同學們的關心。
、谖覑鄯被ㄊ㈤_的春天,我愛荷葉田田的夏天,我也愛銀裝素裹的冬天。
。2)根據語境仿寫排比句。
、賽坌氖且黄丈湓诙盏年柟,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愛心是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
、谄椒彩腔脑,孕育著崛起,只要你肯開拓;平凡是_______________;平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寫示例:
、賽坌氖且汇霈F在沙漠里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谄椒彩悄嗤,孕育著收獲,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細流,孕育著深邃,只要你肯積累。
小結:用排比來說理,可收到條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來抒情,節奏和諧,顯得感情洋溢、氣勢更為強烈;用排比來敘事寫景,能使層次清楚、描寫細膩。請同學們積累更多的排比句,并運用在自己的習作中,相信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4、出示“詞句段運用”第二題中的句子,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句子的特點。
◇在漆黑的夜里,飛機是怎么做到安全飛行的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
◇靠什么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
過渡:同學們,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接觸過很多句式,你們還記得都有哪些嗎?(學生答: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一種新的句式——設問句。
5、學生分組交流討論這些句子的特點,教師相機點撥。
明確:這些句子都是設問句。為了強調某部分內容,故意先提出問題,明知故問,自問自答的修辭手法就是設問。正確地運用設問,能引人注意,啟發思考;突出某些內容,使文章起波瀾,有變化。
6、教師引導學生在練習本上寫一些設問句,并指名學生讀一讀自己寫的句子。
示例:故鄉是什么?故鄉是沃土,故鄉是老根。
幸福從哪里來?從人的心里來。
智慧可以用錢買來嗎?不可以。
7、教師布置作業,引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多注意一些特殊的句式,并積累下來。
三、課堂回顧
1、教師總結本課時教學內容,并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
小結:同學們,這節課上我們主要從字詞句方面進行了積累,了解了什么是形近字、形近字的形旁和聲旁所表示的意義、排比句以及設問句的一些知識。課堂上,同學們認真思考、討論,積極回答問題。在交流討論中,我們增進了認識,加深了理解。
同學們的表現都很不錯。你們能積極思考問題,主動探究,這是學好語文必不可少的兩個要素。希望你們能保持下去,在以后的每節課上都能像今天這樣,相信我們的課堂學習會更有效率。
2、教師引導學生交流收獲,進行知識積累。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關于疑問的名句的意思,能積累這方面的句子。
2、培養敢問、善問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
1、了解古人對于疑問的看法,從中得到啟示。
2、閱讀時要做到善問、多問,在問中思,在思中對疑惑的問題進行反復探究,從而提升理解能力。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學習課文的方法。
過渡:同學們,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有很多,質疑問難就是非常不錯的一種。本單元第二、三篇課文的右欄都給出了幾個問題,這些問題或是關于課題的,或是關于課文內容的。對于這種理解課文的方法,你們有什么看法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一下。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并將交流結果簡單記錄在本子上。
3、教師指名學生匯報交流結果,并給予指導。
對課文提問的方法
。1)針對課文內容提出問題。
。2)從課文的寫法上提出問題。
。3)從課文中得到啟示,聯系生活經驗來提問。
。4)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來提問。
。5)針對課文的標題提問。
。6)緊扣段落之間的關系來提問。
4、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引導學生將學到的方法運用到平時的學習中。
小結:“學貴存疑”,疑是知之始,閱讀時只有積極動腦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不斷解決問題,才能獲得知識,拓展思維。我們要養成疑則思問的好習慣,在閱讀時多問幾個為什么,這樣不僅能增強學習的興趣,也能讓我們對知識的把握更加透徹。
二、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名句,引導學生齊聲朗讀。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渡袝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抖Y記》
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猍漢]王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唐]韓愈
2、引導學生分組交流這幾句話的意思,并體會其揭示的道理。
3、教師指名學生說說這幾句話的意思,并給予指導。
過渡:這是幾句關于疑問的名句,意在告訴我們在學習中要善于提問,不斷長進。
明確:◎好問則裕,自用則小。意思是:遇到疑難向別人請教,學識就會淵博精深;主觀武斷,就辦不成大事。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意思是:要廣博地學習,要詳細地詢問,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
◎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意思是:即便是有智慧有才能的人,也是不學習就不會有所成就,不求教就不會知道。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意思是:人不是生出來就都懂得許多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呢?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多學習,才能獲得更多知識。
4、教師小結,并引導學生在課下搜集關于勤學善問的其他名句,進行積累。
小結:多學、多問,這是古人早已用切身經歷證明的求學之道,即便經歷時間的洗禮,依然光芒閃耀,給人有益的啟示。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也要做到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多思考,要知道理是于問中揭示的,知是在問中求得的。同學們在課下也可以多積累一些這方面的名句,感悟其中蘊含的道理,自覺培養善問的好習慣。
關于勤學善問的名句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抖Y記》
知而好問,然后能才!盾髯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墩撜Z》
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猍北宋]林逋
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問!猍清]鄭燮
三、課堂回顧
1、教師適當總結本課時教學內容,并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
小結:同學們,我們這節課的內容可以用一個字概括,那就是“問”!敖涣髌脚_”告訴我們“問”的方法,“日積月累”告訴我們“問”的好處。在閱讀時多問,在學習中善問,學識才能長進,能力才能提升。相信我們在這節課中也都深受教益;蛟S有些同學在學習中不敢問,不善問,那么從今以后,希望你們都能做敢問、善問的人。
今天這節課上,同學們的表現都很不錯,你們不僅改正了以往學習中的缺點,積極開動腦筋思考,而且從多個角度提出了一些很新穎的見解,這正是你們善問的結果。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像今天這樣,多疑善問,那么我們的成績才會越來越好。
2、引導學生交流學習收獲,并積累“日積月累”中的名句。
四年級語文上冊備課教案優秀3
教學目標
1、認識“囊、級、露”等13個生字,會寫“念、級、段”等13個字。
2、讀準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語,讀準含輕聲和多音字的詞語。
3、默讀課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變化的句子,并創設情境仿照寫一寫。
4、聯系自己生活實際,體會演出的過程我為什么“一點兒也記不起來!
5、學會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學重點
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變化的句子,并仿照寫一寫。
教學難點
體會演出的過程我為什么“一點兒也記不起來!狈聦懸欢涡睦砘顒。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13個字。
2、讀準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滿生活氣息的詞語,讀準含輕聲和多音字的詞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課件出示(老虎的圖片)(課件出示2)
師:同學們都認識著這張圖畫嗎?
師:老虎有什么本領?
。▽W生自由說。)
。◣熝a全板書題目:一只窩囊的大老虎)看到這個詞語,你一定覺得很奇怪,“窩囊”的老虎是什么樣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個有趣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梢园涯阆矚g的內容多讀幾遍。
。ㄉx書,時間要充裕,使每個學生都能讀完)
師:(檢查讀書,了解讀書情況)誰來讀自己喜歡的內容?
師:剛才讀了課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誰來告訴大家呢?(課件出示3)
出示提示語:我(誰)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結果演砸鍋了。
師小結: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結果?梢杂蒙险n文中的關鍵詞。
2、老師從課文中找了一些詞語,考考你們都讀得準確嗎?(分組出示課文中的詞語)(課件出示4)
演技 撤換 砸鍋 笨拙 逗樂 殷切 半晌 豁虎跳 撇嘴 頭罩 羨慕(易讀錯)
角色 四腳著地 直沖腦門 露臉 哄堂大笑(多音字)(課件出示5)
窩囊 糨糊 虧得 窟窿 比劃 將就 打瞌睡(這組加粗字)(輕聲詞)(課件出示6)
接連不斷 唉聲嘆氣 垂頭喪氣 踱來踱去 通情達理(成語)(課件出示7)
3、哪些詞你覺得很有趣?因為這些詞充滿生活氣息,你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嗎?
4、哪些詞你不明白意思?先從課文中找出含這個詞的句子,讀一讀猜猜是什么意思?換個別的意思相同的詞試試。
。ㄉf,互相補充,教師相機指導。)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分析記憶字形。教師要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記憶
出示生字“囊、級、露、角、羨、殷、豁、撇、霉、虧、哄、拙、砸”(課件出示8)
“囊”應讀一聲,不要讀成二聲;“角”是多音字,在“三角”中讀“jiǎo”,在“角色”中讀“jué”;“豁”應讀一聲,不要讀成四聲。
2、書寫指導。
出示生字“念、級、段、倆、練、褲、改、逃、虧、挖、堂、砸、鍋”(課件出示9)
指導書寫:“念、堂”都是上下結構的字,書寫時要中間寬一些;“級、段、倆、練、褲、改、挖、砸、鍋”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都是左窄右寬;段”的第一筆是撇,不要寫成橫。
指導學生按筆順規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四、布置作業,鞏固所得
1、熟讀課文。
2、把每個字認真寫三遍,同桌互相檢查糾錯。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課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變化的句子,并創設情境仿照寫一寫。
3、聯系自己生活實際,體會演出的過程我為什么“一點兒也記不起來”。
4、學會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
一、復習字詞,掌握內容
1、聽寫詞語。(課件出示11)
班級 一段 兄妹倆 排練 連衣褲
改變 虧得 挖了 哄堂大笑 砸鍋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細讀課文,體會心理
1、(出示提示句)(課件出示12)學生根據事情的發展,邊讀畫出我心理活動的句子。
看著同班小朋友在臺上又唱又跳,我……
老師挑選演員分派角色的時候,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笑話我不會豁虎跳演不好時,我……
老師鼓勵我說演老虎不用豁虎跳時,我……
在老師指導我怎樣演老虎時,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還是笑話我不會豁虎跳,演得窩囊時,我……
演出時,我聽到臺下一陣哄堂大笑時,我……
演完時,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又笑話我不會豁虎跳,我……
我至今還不明白……
2、請你用課文中的幾個詞語說一說演出前后我的幾次心理變化。
。ò鍟浩诖孕啪o張不明白)
3、為什么演出的過程我“一點兒也記不起來了”,你有過緊張得的時候嗎?回想一下,你有過這種經驗嗎?
三、創設情境,仿寫心理
1、心理活動是指我們的心情和心里的想法,故事中的小作者把自己演出前后的心理活動變化寫得豐富而生動。喜怒哀樂都是我們心情,你能說出一些表示心情的詞語嗎?兩字、三字、四字看誰說得多?(難過后悔快樂激動興奮得意美滋滋垂頭喪氣興高采烈……)
2、下面這些情況你遇到過嗎?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又會想些什么?(說一說)(課件出示17)
試卷發下來了,我只考了86分,而且錯得都是計算題,我……
放學路上,我……媽媽做了許多好吃的菜,可我……媽媽問:“期中試卷發下來了嗎?考了多少分?”我……我慢吞吞地把試卷拿給媽媽,媽媽一看不禁皺起了眉頭,我心想……可沒想到媽媽看了我一眼,并沒有批評我,而是安慰我說:“這次沒考好不要緊,自己找找原因,爭取下次進步!”聽了媽媽的話,我心里……
四、變換題目,開導作者
1、作者一直覺得自己演砸了鍋所以不開心,你覺得“我”真是一只窩囊的大老虎嗎?誰能把題目改一改。你想怎么開導“我”呢?(引導學生說:“我”是一只可愛、有趣的大老虎,給大家帶來了快樂。)
2、生活中我們也會經歷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論是高興的,還是難過的,不論是好事,還是傻事,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我們最美好的回憶。平時同學們要多留心生活,把生活中發生的點點滴滴及時記下來。
五、作業
寫讀后感或者寫自己親身經歷的這樣的事情。
板書設計:
19、一只窩囊的大老虎
期待 自信 緊張 不明白
四年級語文上冊備課教案優秀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鍥而不舍”、“日雕月琢”、“微不足道”、“持之以恒”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經過剖析一種自然現象來闡明一個道理的方法。
3、教育學生辦事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好品質。
教學重、難點:
理解“滴水穿石”現象給人們的啟示。學會受一件事物的啟發而悟出一定道理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 創設(創造條件)情境,導出課題
。ㄕn件出示:水滴擊石的實驗。)由這個實驗,你想到了什么?誰能用一個成語概括這一現象?知道這個成語的深刻含義嗎?
【評析:應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創造條件)一種情境,很快就能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并且也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埋下了伏筆,刺激引發了學生探索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理解詞句
1、帶領學生初讀課文,畫出生字,并且對不睬解的詞語分組討論(就某一問題交換意見或進行辯論)或查找工具書來處理。
2、交流報告請示,重點讀好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剛開始理解課文深刻內涵。
【評析:經過“讀——畫——議”的方式使學生能很快地排除學習中的障礙,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來理解課文內容,并且也增強了參與意識,變更了學習積極性。這樣更能激發起學生閱讀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讀書活動中!
三、閱讀課文,理清層次
1、快速讀文,畫出文中的中心句。
2、學生分組討論(就某一問題交換意見或進行辯論)。哪個自然段是寫實實在在的自然現象?哪個自然段是列舉的實例?哪個自然段是寫作者的體會和要闡明的道理?(生交流報告請示,師結束語。)
【評析:默讀是理清層次的方法,在交流的整個過程中加深了對文章整體結構的把握!
四、細讀課文,積累內化
1、學生品讀讀第1~2自然段。
討論(就某一問題交換意見或進行辯論):滴水為什么能穿石?作者因此想到了什么?嘗試把反問句改成報告句。重點研究:“原來在這塊石頭的上方……成為本日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2、指名讀第3自然段。
引導學生畫出表現3位名人“堅持不懈”、“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詞句,先讀再議,談出本身的讀后體會,并且也可以交流本身知道的部分成功人士的類似案例。重點交流:“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最后取得成功的嗎?”這句話,讓學生明白做任何事情都會遇到艱難波折,為有具備“滴水穿石”的精神最后才氣取得成功。
3、齊讀課文第4自然段。
、畔胍幌氡径问沁\用什么方法闡明“滴水穿石”的精神?(相比法。)
、瓢呀沂局行牡木渥颖痴b下來。
4、老師小結。
【評析:本環節緊扣本文的中心觀點“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放手讓學生來品味語言文字,感悟人物形象。留給了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提供給學生闡述感悟的'平臺,由被動地接受學習轉變為主動地探究學習,是對學生這一發展主體的尊重,也是對“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具體落實!
五、回顧整體,遷移結果
1、聯系課文內容聯合本身的實際談談學完這篇課文的體會。
2、本身觀察(細察事物的現象、動向;考查或調查;清朝官員的名稱)一種自然現象,借此闡明一個道理,寫一篇隨感。
【評析:教學方式的轉變要求老師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就是非一般大眾化的東西。在大眾化的基礎上增加獨特、另類、擁有自己特質的需要,獨具一格,別開生面的一種說法。打造一種與眾不同的效果。)發展和創新本領的培養。本節課老師能按《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為學生搭建了刺激引發學習興趣、拓展思維的交流平臺,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本領,學生在讀一讀、議一議、說一說、寫一寫的整個過程中掌握了知識(知識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經驗的總結)!
【四年級語文上冊備課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四年級語文上冊備課教案(精選11篇)08-27
四年級上冊語文優秀教案02-22
語文備課教案01-16
一年級語文上冊備課教案01-18
四年級上冊優秀語文教案03-22
中考語文備課教案09-28
小學語文備課教案01-07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備課教案01-04
數學備課教案優秀03-30
語文上冊教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