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案3篇【精】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歷史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歷史教案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記住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及其主張,理解啟蒙運動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理解啟蒙運動的影響,提高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法國啟蒙思想產生巨大影響的分析,認識意識形態對社會發展的重大作用,提高學習理論的自覺性。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主要啟蒙思想家的主張。
【難點】
啟蒙運動的影響。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導入法。
出示先賢祠的照片,介紹先賢祠的作用和伏爾泰的地位,進而引出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法國的啟蒙思想家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理性時代的到來,范文,知道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產階級的壯大是啟蒙運動發生的主要原因。那么大家在此基礎上猜測一下,歐洲的哪個國家會首先產生啟蒙運動?為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英國,因為英國的資本主義經濟較為發達,同時英國首先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因此,需要新的資產階級的理論來指導革命。英國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霍布斯和洛克,霍布斯首倡社會契約,但不反對君主專制,洛克首倡分權學說,主張君主立憲和社會契約。
2.其實啟蒙運動在英國起源之后,迅速擴張到了法國并且在那里達到了高潮。法國啟蒙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伏爾泰、孟德斯鳩和盧梭。
(1)伏爾泰是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請同學們結合PPT上的材料,總結伏爾泰的主要思想有哪些?怎樣理解其思想內涵?
伏爾泰猛烈抨擊天主教會,號召人民粉碎教會這個邪惡勢力;反對君主專制,倡導君主立憲制;提倡“天賦人權”,認為人生來就是平等和自由的,他相信法律應以人性為出發點,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些思想體現了資產階級對自由民主的追求。
(2).孟德斯鳩和盧梭的思想
接下來,請同學們結合材料和課本內容,以歷史小組為單位,自主探究孟德斯鳩和盧梭的思想主張分別是什么?怎樣理解起內涵?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孟德斯鳩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提出“三權分立”學說;法律是理性的體現。孟德斯鳩的學說否定了封建專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資產階級有關國家和法的理論基礎。
盧梭主張天賦人權和人民主權的思想,宣稱“人生而自由,可是現在他卻處處戴著鐐銬”,封建專制就是束縛自由的鐐銬,反對君主專制,提倡民主共和;認為國家的主權屬于人民,統治者的權利來自于它同人民簽訂的契約,如果違反了民意,人民有權推翻他,提倡社會契約論。盧梭是最為激進的民主主義者。
3.啟蒙運動的擴展
啟蒙運動很快又從法國傳播到其他國家,德國的`康德對啟蒙運動做了經典的總結,認為人應獨立思考,理性判斷,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二)啟蒙運動的影響
啟蒙運動是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請同學們結合PPT上展示的材料以及課本內容,以歷史小組為單位,進行5分鐘的討論,可以從思想解放和對資產階級革命、民族斗爭的推動作用兩個方面進行回答。
學生討論,回答問題,教師總結:
(1)思想解放:進一步解放了人們思想,沖擊著歐洲的封建專制統治;
(2)對歐美其他國家:沖擊歐洲封建專制統治,對歐、美的資產階級革命起了影響和推動作用;為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3)對殖民地、半殖民地:成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思想武器。
(4)對人類:啟蒙思想成為人們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本課的主要知識點。
作業:請同學們回去比較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異同點,下節課一起分享。
高中歷史教案2
一、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概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史實。
1、了解"工農武裝割據"、紅軍戰略轉移等中共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史實。
2、體會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與時俱進的革命品質和為人民解放事業不懈奮斗的精神,培養熱愛中國共產黨的感情。
【考試說明】南昌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紅軍長征和遵義會議。
二、教學過程
。ㄒ唬┠喜鹆x
1、原因:中共認識到掌握軍隊的重要性。(大革命失敗的教訓)
2、概況: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等領導發動。
3、意義:
、倌喜鹆x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
、跇酥局袊伯a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
。ǘ┚畬礁锩鶕氐慕⒑屯恋馗锩
1、背景:
。1)"八七會議"的召開(內容:清算錯誤、確定總方針、決定起義;意義:指明方向)
。2)秋收起義進攻受挫,改向山區進軍。
▲開展以城市為中心武裝斗爭失敗的教訓
2、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1)建立:1927年10月,毛爺爺率部隊到達井岡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2)意義:開創了一條有別于"城市中心論"的革命道路,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3、土地革命:
。1)方針:"八七會議"上確定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總方針。
。2)內容:在革命根據地,毛爺爺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開展土地革命。
。3)意義:廣大貧苦農民政治上翻了身,經濟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積極性空前高漲。
4、根據地建設:(只作了解)
。1)指導思想:毛爺爺的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即"工農武裝割據"思想
(2)表現:
、俳洕ㄔO(作用);
、谖溲b斗爭(反"圍剿"斗爭):從1930年10月起,蔣介石接連向各根據地發動三次大規模"圍剿"。毛爺爺、朱德領導紅軍粉碎了敵人的"圍剿",使革命根據地得到鞏固和發展。
、壅䴔嘟ㄔO:1931年冬,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會議宣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憲法大綱,定都瑞金;
。ㄈ┘t軍長征和遵義會議
1、紅軍長征:
。1)原因:"左傾"錯誤;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2)進程:1934年10月開始→1935年1月召開遵義會議→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到達陜北(何地?)→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何地?),長征勝利結束。
。3)意義: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圍剿",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長征中播下了革命的種子,鑄成了偉大的長征精神,成為激勵黨和人民繼續前進的巨大動力。
★長征精神的主要內涵是:樂于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于戰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重于求實,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善于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其主題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2、遵義會議:
。1)背景:黨內"左"的錯誤占據統治地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進行長征。
。2)時間、地點:1935年1月。
。3)內容: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的"左"傾軍事路線錯誤,肯定毛爺爺的正確軍事主張;選舉毛爺爺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軍事指揮權。
。4)意義: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錯誤在中共中央的統治,事實上確立了以毛爺爺為核心的新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成為黨的歷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
高中歷史教案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自然學派和智者學派的產生的背景,了解泰勒斯和普羅塔哥拉的思想主張,理解智者學派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正確認識智者學派的主張,提高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認識到古希臘文化的輝煌,樹立多元的文化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泰勒斯、普羅塔哥拉的思想主張。
【難點】
智者學派產生的影響。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設疑導入。
教師提問:古希臘歷來被認為是歐洲文明的搖籃,它的哲學更是歐洲乃至整個西方哲學的源頭。那么古希臘的哲學成就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主要的派別有哪些?又給當時的思想界帶來了什么影響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進入今天的學習。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自然學派
教師展示史料,并引導:大約在公元前7世紀,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希臘出現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式。這種思考方式與之前有什么不同?又對當時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
學生結合史料和教材思考后,回答問題:主要的不同體現在一些人開始懷疑宗教神話對世界和人生的解釋,試圖從實際出發去探究世界萬物的本來面目,提出一系列普遍性問題。于是,最早的哲學誕生了。
教師追問:希臘最早的哲學是自然哲學,自然哲學的研究范疇是什么?主要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觀點又有哪些呢?
學生結合教材,回答問題:自然哲學主要是對自然界本身的探討和解釋。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被譽為“西方哲學之父”的泰勒斯。他認為“萬物皆由水而生成,又復歸于水,大地漂浮在水上”。
教師補充:自然哲學家用自己的頭腦去探索自然地奧秘,而不是依賴傳統宗教解釋,這是古希臘人開始具有自主意識的體現,標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覺醒。
(二)智者學派
1.產生
教師播放智者學派的演講視頻,并進行引導:至公元前5世紀,希臘城邦民主政治高度發展,公民的社會生活豐富多彩,思想活躍,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孕育出一個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學派。智者學派的研究范疇發生了什么變化?
學生觀看視頻,進行總結:把討論的重點從認識自然轉移到認識社會,提倡懷疑精神,反對迷信,強調人的價值、人的決定作用。
2.代表
教師展示史料,繼續追問:智者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誰,他的思想主張有哪些?
學生結合史料,回答問題:普羅塔哥拉是智者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觀點是“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教師追問: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句話呢?
學生結合教材,回答問題:我們對社會價值標準和好壞優劣的評判,取決于個人的尺度,世間沒有客觀的評判標準和永恒的真理,人們不應該強求一律。
3.影響
教師提問:智者學派的這種觀點是否正確呢?它給社會帶來了哪些影響呢?請同學們以歷史小組為單位,進行5分鐘的討論。
學生討論之后,回答問題:智者學派的觀點強調人的價值和決定作用,突出人作為認識客觀事物的主體的意義,否定了神或命運等超自然的力量對社會人生的作用,樹立了人的尊嚴,構成古希臘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同時智者學派以培養兼顧公私利益的好公民為自己的任務,給社會帶來積極的影響。但是卻過分強調人的主觀感受,忽視人們認識的共同性,也給主觀隨意性和極端的個人主義打開了方便之門。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回顧本節所學內容。
作業:與智者學派同時期的蘇格拉底是雅典著名的哲學家,他在生活中像一個智者,但他的觀點與智者學派存在著根本的區別。請同學們預習下節課所學內容,找出蘇格拉底的觀點主張是什么?與智者學派有何區別。下節課一起交流。
【高中歷史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歷史教案11-19
高中歷史教案15篇01-25
高中歷史教案(通用17篇)12-14
關于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高中歷史教案08-24
古代歷史教案12-15
初中歷史教案04-27
古代歷史歷史教案12-17
初一歷史教案11-08
初中歷史教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