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10-12 09:15:44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教案優選[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優選[5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楷、瞞、懊”3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皮膚、簽條、縮短、脾氣、名冊、呵欠、咳嗽、原諒。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敘利奧關心體貼父母、主動為父親分憂解難的美德。

      4.領悟作者通過人物心理活動展現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一是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對學生進行愛父母、愛家庭的教育;

      二是領悟心理描寫對表現人物思想品格的作用。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小抄寫員》

      簡介作者。

      亞米契斯(1986--1980)意大利作家。參加過1866年意大利抗擊奧地利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戰爭。1870年意大利統一后亞米契斯退伍從事教育事業,創作了許多反映教育工作的作品!稅鄣慕逃汾A得了廣泛的聲譽。

      查預習情況: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課文按敘利奧替父親寫簽條過程的順序,分為幾層意思,每層意思是什么?

     。ㄒ唬、(第一自然段)講敘利奧是小學五年級學生,父親很愛他。

     。ǘ、(層父親年紀大了到以后不要再說這話;了)講父親寧可自己受苦熬夜,不愿讓兒子代勞,占用兒子用功的時間。

     。ㄈ、(層敘利奧一向知道父親的脾氣,他不在請求到就這樣做下去吧)講敘利奧第一次替父親抄寫,父親沒有覺察,很高興。他也很快活。

     。ㄋ模、(那天夜晚到了十二點鐘,到心里卻很高興)講敘利奧做到功課打瞌睡,第一次挨父親的罵,但他看到父親因增加了收入而高興,心里也很歡喜。

     。ㄎ澹、(從那一天到這樣做對)講父親責罵敘利奧更嚴厲可怕了,但他還是瞞著大家繼續替父親抄寫。

     。、(從又過了兩個月到鋼筆尖在紙上唧唧地響)講父親對敘利奧冷淡了,但他仍然繼續抄寫。

     。ㄆ撸、(從有一天吃晚飯的時候到鋼筆尖在紙上唧唧地響)講敘利奧的身體越來越弱,臉色越來越不好,父親不但說他“自作自受”還竟然不管他了、在這種情況下,敘利奧仍然繼續抄寫。

     。ò耍、(從不知什么時候到結束)講敘利奧抄寫終于被父親發現了,父親非常懊悔,請敘利奧原諒,充分表達了父子之愛。

      3、揭示課文的中心思想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默讀課文,畫出寫敘利奧幾次受到父親責怪后心理活動的語句,互相交流讀后的感受。

      提示本文寫人物心理活動的幾種方式。

      其中加提示語的`心理活動好辨認,不加提示語直接引用心里說話的心理活動不好辨認,例如,第23自然段的:“啊,爸爸!沒有您的愛,我是活不下去的!——無論怎樣,請您不要這樣說。我全說出來吧,不再瞞您了……”這很像是和父親直接對話,但我們把“我全說出來吧,不再瞞您了”與下文中敘利奧仍然瞞著父親抄寫的行動聯系起來,就會知道這是他心里說的話。

      把敘利奧的幾次心理活動找準之后,讓學生自己讀一讀,體會每次心理活動含著怎樣的思想感情,想一想是什么力量使他一次次忍受父親的責備,堅持做下去的。(這是理解的重點,在自讀自悟之后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學生感悟不到位之處,教師進行引導、點撥。)

      例如,敘利奧第一次挨罵之后,心里很難受,本來下決心“非停止不可”,可是為什么又動搖了決心繼續做下去了呢?(其原因:一是聽父親說比上月多掙了錢,使他看到了自己勞動的價值;二是看到父親買糖果慶賀那高興的樣子,感到自己的勞動給父親增添了喜悅,稍微減輕了疲勞。)

      為了引導學生對這段比較復雜心理活動的深入思考,還可以提問題:敘利奧為什么一聲不響地忍受著責備,忍住要流出的眼淚,心里卻很歡喜?(使學生體會這眼淚含著說不出的委屈,這歡喜含著對父親的體貼、敬愛之情。)

      二.朗讀后表演。

      “反復讀讀父親發現敘利奧幫他工作后的那幾段,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再分角色演一演!备赣H一旦發現兒子是在默默地幫助自己工作,痛心疾首,懊悔萬分。這幾段文字是從父親角度對敘利奧思想、行為的充分肯定和熱情贊揚,是心與心的碰撞和交融,是最打動人心的文字。這幾段文字有情有境,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和想象表演,可以更深刻地感受敘利奧愛父母、愛家庭的優秀品質,感受父母子女之間互相關心愛護的美德。表演的好壞關鍵在是否入情入境。所以,首先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感情體會到了,再想象情境進行表演。表演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表演后要評議,談體會。

      三、布置課外語文實踐活動。

      (1)說說讀了本課的感受,還可以寫下來,在此基礎上,向學生推薦閱讀一本好書——《愛的教育》。

      (2)編演課本劇。把課文內容分為幾個片段,一幕一幕地設計出場景和人物對話、獨白及旁白。再自由組合,分角色演一演。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喜歡朗讀詩歌。

      3、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學習重點:

      識記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具準備:課件

      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百鳥朝鳳》片段,讓學生說說仿佛聽到、看到了什么。

      2、導語揭題:

      在生機勃勃的大自然中,鳥類可是一個繁盛的大家族,無論是陸地、海洋還是天空,到處都有鳥類的身影。那么鳥媽媽是怎樣把他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呢?

      學生齊讀課題。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準每個字的字音,遇到自己認為比較難讀的字就多讀幾遍。

      2、交流: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3、再讀課文。自由讀或同桌互讀互幫。

      4、指名在全班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評議。學習其優點,糾正其缺點。

      5、齊讀全文。

      〔設計意圖:此環節體現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的原則。在語文教學中把識字和閱讀有機整合;同時注重了課堂的及時評價,讓學生和學生之間直接交流,體現了評價的生生互動!

      三、結合語境,識記生字

      1、學生在課文中圈出生字,讀讀,想想,有什么好的記字方法。

      2、同桌或小組交流:有哪些記住生字的好辦法。

      3.用多種方法識記。

      做動作識字:“取、捧、抬,連”

      聯系生活常識識字:“蛋、涼、輕”

      找反義詞識字:輕

      說話識字:“仿佛、定”

      做練習題,區分“向”和“像”,學習“向”

     。ㄔO計意圖:針對不同生字的特點啟發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識字更能提高識字的效率。同時在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互相啟發,互相幫助。)

      4、把生字放回課文——生自由讀課文。

      5、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聽!x后指名評價

      6、分小節練讀!该x,相機指導——小組內表演讀,全班表演讀。

      〔設計意圖:朗讀訓練也是語文教學的一項基本訓練。課文的內化是孩子們學習書面語言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學時通過組織學生多形式,有層次的朗讀訓練,讓他們不斷感受語言,積累語言,發展語言,同時起到鞏固生字的作用!

      四、細讀課文,促進感悟

      1、學生自由讀全文,想想每一小節分別寫了什么。

      2、全班交流,分小節學習課文。

      第一小節

      1、指名讀課文。

      2、說說這一節寫了什么?當你看到或摸到這小小的、涼涼的鳥蛋時,你有什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講出來。

      3、指導朗讀。師生共同評議,引導學生把鳥蛋"小小的"、"涼涼的"、"我"拿著鳥蛋"真好玩"的感覺讀出來。

      第二小節:

      1、指名讀。說說學懂了什么。(如: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

      討論:為什么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 2、指導朗讀。

      1)此時的鳥媽媽發現鳥蛋不見了,會怎么樣?(讀詞語:焦急不安)

      2)啟發想像:假如你就是鳥媽媽,你會怎么做?

      練習讀出鳥媽媽焦急不安的語氣。

     。ㄔO計意圖:語文教學應以自讀、自悟、自主探究為基礎。因此,教師要從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習慣,使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在和同學的互幫互助中,提高發展。)

      第三小節:

      學生朗讀理解后,讓學生邊讀邊演,師生共同評議學生表演中出現的閃光點及不足之處,并加以指導或引導(教師范讀),讀出"我"送還小鳥時小心翼翼的樣子。

      第四小節:

      1、學生讀理解后,質疑。(如:為什么"我"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

      啟發想像:假如你就是課文中的我,當你的耳邊傳來鳥兒嘰嘰喳喳的叫聲,抬頭仰望藍天,能看見什么?

      2、指導朗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師生評議

     。ㄔO計意圖:這是全文的高潮段落,也是學生本課學習中的難點,通過讓學生質疑問難,啟發學生想象,指導學生朗讀逐漸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

      五、總結

      從這篇小課文里我們看到了一位可愛的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里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讓我們再一次對這位小男孩兒投去敬佩的目光吧。(出示文中插圖)

      六、作業

      把課堂上收獲說給你的家人或好朋友聽。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課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并能通過朗讀、觀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的美麗,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揭示課題

      1、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吹礁鞣N各樣的動物,空中的飛鳥地上的走獸,水里的游魚。但是稍不留心,它們就會從我們的`眼前溜走等到要寫時不知從哪兒寫起。就說我們春天里常見的燕子(出示燕子圖片),我們會怎樣描繪它呢?(學生自由發揮)

      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作家鄭振鐸是怎樣描述燕子的。

      2、讀題:

     。ò鍟把嘧印保

     。1)、指導“燕”的結構:象形字,各部分要寫得緊湊

     。2)、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瀆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詞,劃出不理解的詞、句。

     。2)、檢查:

      A、小黑板出示字詞:自由讀——指名糾正讀——齊讀

      B、讀課文:(分段指名讀)看誰讀得又準確又流利。(教師評)

      2、理清課文層次

     。1)、自由讀課文,思考本文主要寫了那些內容?(小組討論)

     。2)、指名回答(相機板書:外形,春天趕來,飛行,休息)。

      三、細讀第一自然段

      1、理解內容

      默讀課文:第一段寫了什么?(一起回答:外形)

      作者是抓住它的什么特點來寫的?(相機板書:羽毛——烏黑光亮;翅膀——俊俏輕快;尾巴——剪刀似的)

      2、指導朗讀

     。1)、情感準備:既然燕子是這樣的漂亮、機靈,大家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喜愛、歡快……的語氣)

     。2)、練讀:

     。3)、指名讀——男生女生比賽讀——齊讀

      3、指導背誦

     。1)、思路:課文是怎樣寫燕子的外形的?(指板書:羽毛——翅膀——尾巴、指圖)

     。2)、請學生自己試著把這一段背給同桌聽。(提示:可看板書或看圖)

     。3)、看板書,分一二排、三四排背。

     。4)、齊背。

      四、布置作業

      1、習字冊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前課

      1、請學生說說回憶第一段寫了什么?(外形)

      2、作者是怎么寫的呢?(請學生帶感情背誦)

      二、細讀課文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燕子的模樣,那么著可愛的精靈是什么時候來到我們身邊的呢?(春天)

     。2)、自由讀這一段,想想它描繪了春天里的哪些事物?用橫線劃出來。它們是什么樣的?圈出描寫的詞語。(微風——吹拂;細雨——灑落;柔柳……)

     。3)、重點品味描繪春天的句子

      A、出示小黑板。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識記3個生字。

      2、 用學過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詞語。

      3、 小組合作,讀讀演演這首詩。

      4、 知道詩歌寫的是一個小伙子幫助“別人的媽媽”過馬路的事,學習他關心老人的好品質。

      教學重難點:

      自己選擇合適的方法理解詞語,并感受敘事詩的風格特點。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 記得《木蘭詩》嗎?誰來給大家背誦其中的片段?

      2、 這首詩告訴了我們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像這種敘述一件事、一則故事的詩就叫敘事詩。

      出示:敘事詩

      3、 今天,我們將學習一首外國敘事詩——

      揭題:別人的媽媽 讀題

      4、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質疑)

      讓我們學習課文來了解。

      二、 了解故事。

      1、 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想:這首詩寫了件什么事?

      2、 交流:

      (培養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大意。)

      三、 自學課文。

      1、 要求:

      l 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l 找出不理解的詞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l 小組交流,若仍無法解決的詞語,留待大組交流。

      2、 交流

      1) 開火車讀課文。

      2) 交流你已理解的詞語,說說用了什么方法?

      3) 提出自己仍不理解的詞語,集體討論。

      參考:

      融雪——融化的積雪。

      遲疑——猶豫。與詩中的“停頓”一起形容老婦人走路不穩,搖搖擺擺。

      保佑——迷信人稱神力保佑和幫助。課文中是老婦對幫助她的小伙子的美好愿望。

      虔誠——恭敬而有誠意(多指宗教信仰)

      禱告——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四、 積累運用。

      1、 小組合作,用喜歡的方式讀讀演演這首詩。

      可以小組合作朗讀(分角色讀、輪讀、男女生分讀);加動作表演讀;課本劇排練等等。

      2、 師生評價:結合課文內容。

      3、 這首詩給了你怎樣的感受或啟發?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 教材分析

      《灰椋鳥》是蘇教版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是一篇散文,描繪了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鳥兒的喜愛和對林場工人辛勤勞動的敬仰之情。第二段是課文的重點,對灰椋鳥的歸林及它們入林后落下飛起,起舞爭鳴的景象,作者觀察細致,描述生動形象。要引導學生讀通讀懂有關語句,進而體會這些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 觸摸灰椋鳥歸林時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 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三.教學重點:

      1.從描寫“灰椋鳥歸林時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受到保護環境的教育。

      2.在品味“樹林是鳥的樂園”的同時完成語言的內化和積累。

      四 .教學思路設計

      針對本教材的特點,可采用教師稍加點拔,學生主動自學的“導學式”教學方法。通過一系列教師精心設計的語言文字的訓練,引導學生體會并理解課文的內容。訓練的同時,注意情境教學的設計,使學生在有形的訓練之中無形地入情、入境、用情……最終獲得知識。

     。ㄒ唬┙谭ǎ

      1.以讀代講法。課堂教學要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變教師的講為學生的練,而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唯有多讀,才能理解,才會運用,才能潛移默化地將范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2.品析詞句法。本課重在品析灰椋鳥歸林和入林的詞句。所以,教學時要引導學生緊扣場面的壯觀和喧鬧,品析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詞語的比較、句式的推敲、結構的解悟、情感的體會等等品賞評議,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品評之后的積累,就是消化了的吸收,避免了生吞活剝。

     。ǘ⿲W法: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本課重點指導學生用推敲重點詞句、朗讀體會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以學生自學為主,努力使學生自覺地獲取知識,掌握學法,使學生在自身的語言活動中提高閱讀能力。學習過程中,注意指導學生邊讀邊想邊批注,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1.引導批注閱讀。學生通過有感而發,有疑而注,有得而寫,滿足了個體學習的需要,促進個性品質的發展,不失為實現個性化閱讀的有效方法。在教學第四、五自然段時,分別讓學生自讀這一自然段,你從那些句子感受到灰椋鳥歸林的場面壯觀?寫下自己的感受。以及你最喜歡描寫灰椋鳥的語句,寫下自己的體會。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各自的認識和理解。通過批注閱讀,學生既認識了歸林場面的壯觀,又感受到了入林后的喧鬧熱烈的場面以及鳥兒的可愛。

      2.提煉生活,豐富想象,是實現學生與文本對話的保證。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表述可以適當點撥,逐步內化語言,豐富語言。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在努力實踐著讓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對話,也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如在讓學生理解“傾訴、呼喚、應和”這部分內容時,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一只灰椋鳥,想象自己會傾訴、呼喚、應和些什么,學生眾說紛紜。這里,教師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實現了個性化閱讀。

      3.設計開放問題。閱讀既然是一種個性化的解讀過程,那么,學生自然可以依據自己的“閱讀期待”,對課文產生認同、共鳴,或進行質疑、批判。所以,在課文問題設計上,應摒棄強調“答案惟一性”的限定性問題,多設置一些能促進學生多向思維、個性思考的開放性問題,為學生馳騁思維、放飛思想、張揚個性提供廣闊的時空。如在教學第五自然段時,設計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描寫灰椋鳥入林后自己喜歡的語句;教學第六自然段時,設計讓學生讀了作者的感想之后,說說你讀了之后的感想;這樣富有彈性的、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學生根據自身的認識和體驗,可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作出闡述。

      4.倡導學生自主評價

      教師應鼓勵學生自己提出評價,同時教師和其他學生給予熱心反饋,使這種自我評價更為客觀,更符合實際,從而提高評價的積極效果。如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可以這樣倡導學生自我評價:“你聽出壯觀的氣勢來了嗎?你有信心比他讀得更好嗎?”教師這樣引導著,學生進行評價,這個朗讀評價過程教師始終讓學生當自己的評委,教師僅在引導,教師在和學生作平等的交流,在這種和諧的心理環境下,學生是自己的老師。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匆匆》教案06-04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