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小學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10-01 13:24:15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教案9篇【優】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教案9篇【優】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繼續練習借助重點詞句朗讀(背誦)第一段,感受水鄉的優美景色。

      2、讀懂課文從湖面平靜到不平靜再到平靜,寫出了捕魚的全過程。

      3、研讀課文,從中感受漁人捕魚的樂趣。

      教學過程:

     。ㄒ唬┱b讀——感受物寧人靜。

      1、復習引入:又平又靜的湖面像一面大鏡子,里面映出了哪些美麗的景物?隨機點擊屏幕出示畫面。

      2、這是一幅又美又靜的畫面,請同學們選擇一句自己最喜歡的話,讀一讀體會這種寧靜。

      3、自由輕讀第一段,試著借助重點詞句,把第一段背下來。

     。ǘ┭凶x——領悟捕魚的情趣。

      1、辨析“一抹”體會含義。

      1)這些列隊的.士兵在等待一個怎樣的命令?

      2)“一抹”是什么意思?“抹”還可以換成哪些詞?

      3)課文為什么要用“一抹”,你學得“抹”好在哪里?

      4)交流:

      ——鸕鶿訓練有素

      ——似在鼓勵鸕鶿

      ——怕似驚動魚群

      ——漁人享受寧靜

      2、研讀“一抹”領略捕魚樂趣。

      1)研讀2—4段,漁人這輕輕一抹,抹出了什么?

      2)交流

      ——抹出了“粼粼波紋和浪花跳躍”

      ——抹出了“魚”

      ——抹出了“漁人的忙碌”

      3)合上課本想象:這一抹還會抹出什么來?

      4)表情朗讀2-4自然段。

     。ㄈw味——提升靜謐意境

      1、個別讀5、6、7自然段,聽了有什么感受?

      2、這里為什么用“恢復”?

      3、研讀:這時的靜與原先的靜是不是完全一樣?這時又是一種的靜?

      4、你能把這種靜讀出來嗎?

      5、課堂。這一節課我們抓住一抹一詞,研讀了課文,一起享受了漁人的忙碌和喜悅,并讀懂了從鸕鶿等待命令到下水再到列隊回去,使美麗的湖面由平靜到不平靜再到平靜,而且這種動和靜的景象都充滿了美的情趣。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夠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關鍵詞句,如“掬”“映襯”“對照”等;

      3.在音樂、圖片的幫助下,初讀課文,感知美,學生對拉薩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認識。

      4.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小組交流感受;學生集體精讀、賞讀中積累語匯,獲得言語美感。

      二、教學用具

      PPT、音樂、拉薩的圖片

      三、教學重點

      能夠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關鍵詞句,如“掬”“映襯”“對照”等。

      四、教學難點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受拉薩的天空的“湛藍”“明潔”等特點。

      五、教學過程

     。ㄒ唬┘で閷дn:

      1.欣賞圖片。播放《坐著火車去拉薩》音樂,跟著老師一起乘著火車來到我國的最西部,海拔最高,離天空最近的地方,它就是我心中的圣地——拉薩。伸出手跟老師一起板書課題:11、拉薩的天空

      2.猜一猜老師為什么這樣寫板書?(“天空”字很大,突出課文主要介紹的是天空,而且拉薩的天很藍,用藍色粉筆;“拉薩”兩個字寫得比較大,是為了突出“拉薩”的天空,而不是寫別的地方的天空;“的”字寫得比較小,提醒學生要讀輕聲。)

      上節課學了生字詞語,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拉薩的天空》,看看它會給你怎樣的驚喜呢?

     。ǘ┟裰鲗W:

      任務一:理解課文,有感情的朗讀。(在音樂聲中)

      策略:自由朗讀全文。

      1.拉薩的天空留給你留下的最大的印象是什么?

     。ò鍟克{透亮)

      2.全文圍繞哪個字來寫天空?

      師: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發現,除了第一句話,每一句都含有藍。再找找,含有藍的詞語也很多呢?

      生:藍天湛藍藍寶石藍晶晶藍得讓人神往

      師:誰來美美地讀一讀。

      這么多藍,我們都掉到藍的海洋里了。一起美美地讀。讀得真好,這濃濃的藍都把我們包圍了。

      3.“湛藍”什么意思?(很藍非常藍深藍)

      齊讀第一段,畫出句子

      師:同學們發現了嗎,這是一個比喻句,那么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拉薩的天空”比作“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

      師:你見過藍寶石嗎?它是什么樣的?

      預設學生1:見過,很好看。

      預設學生2:沒見過。

      師:(多媒體展示藍寶石的圖片)藍寶石和拉薩的天空一樣藍,誰能把它讀出來?

      指名讀1。評價:湛讀重一點,慢一點,才顯得特別清澈。尤其要讀出那亮來。指名讀2。評價:更藍了,更亮了。

     。ń處熤笇О选罢克{、透亮”,“用清水洗過”要慢一點、重讀)咱們一起美美的`讀出來。

      讓老師看看這么湛藍的天空有沒有進入你的心里,看著白板朗讀一下。

      難度升級了,需要填空的部分更多了,再挑戰一下。

      任務二:品讀語言,體會拉薩天空之美。

      策略:默讀第二~三段(小組合作)

      1.思考:拉薩的天空還有什么特點?并用波浪線劃出來相關詞語。(板書純凈明潔)

      師:就是干凈、純潔、一絲雜質也沒有

      2.邊讀邊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說說你能從中感受到什么?(教師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自由閱讀)

      3.出示“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

      師:有小組喜歡這句話么?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生:舉手

      師:藍天離我們近,我們被藍色包圍,你們小組讀懂了,來,看幅照片,我朋友去拉薩拍的。聲音真的能碰到藍天,手真的能摸到藍天嗎?

      生:摸不到。

      師:這是一種夸張的手法,聯想一句詩: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4.有人說“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這話真是太妙了。

      師:“掬”的意思,你懂嗎?

      生:就是捧。

      師:讓我們也來捧一捧藍天——洗洗臉。什么感覺?

      生:(清、涼、舒服)

      師:那還是藍天嗎?啊,天怎么就成了一汪藍藍的湖,一片藍藍的水了?我們看這張圖,倒過來是不是藍天比水還清澈?

      生:是啊,比水還清澈。

      真的好妙呀!想象真奇妙。讀出來。

      指名讀1評價:奇妙

      一起讀出來。

      師:非常妙。

      5.聯系上下文和圖片呈現理解“映襯”和“對照”。小組賽讀“有貼著山頂的白云映襯,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純凈;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

      師:你們兩個小組都喜歡這句話,比一比誰讀的好。找一找兩組近義詞。

     。ǔ鍪緢D片)如果天地間只有湛藍一種顏色,那拉薩一定很單調。是什么

      把天空襯得這么美呢?看見了?再看看山腳下,那拉薩河水——那河畔的草地——看到了嗎?是哦,只有有了白云的映襯、草地的對照,拉薩的天空才藍的更加純凈和明潔。

      6.(配樂)指名讀第二段,全體朗讀第二段。

      過渡語:既然我們從文中感受到了拉薩天空的湛藍、透亮,那么大家想不想親自去拉薩看看那里的天空呢?(想)!疽魳菲稹枯p輕閉上眼睛,我們乘著火車來西藏,來到了拉薩,F在我們就站在高原上,把你們的目光向遠處望去。群山連綿起伏,一大片一大片的云朵貼著山頂,是那樣的潔白耀眼。你們看到了嗎?白云上方就是那一汪純凈的藍天。你有什么感受?

      生:很幸!苁娣

      師:用原文的詞語說呢?讓人神往(板書)

      6.同學們全體閉上眼睛,靜靜地感受天空的美,進入“神往”的意境。

      過渡語:游客們去拉薩,除了被湛藍的天空吸引,還有一座神圣的宮殿一定要去,是哪里?

      生:布達拉宮

      1.交流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關布達拉宮的資料。(松贊干布文成公主雄偉)

      2.比較欣賞布達拉宮的圖片湛藍天空下的布達拉宮圖片,感受“更加”雄偉壯麗。

     。ú歼_拉宮周圍沒有比它高大的建筑物,湛藍的天空就像窗簾一樣,讓布達拉宮顯得更加雄偉壯麗。)

      讓我們用語言來掀開窗簾,感受拉薩的天空之美,齊讀4、5自然段。

     。ㄈz測導結:

      1.拉薩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純凈、明潔)。

      2.如果你是拉薩的游客,看到這么美的天空,想說些什么,也可以寫下來。

      3.拉薩的天空湛藍、透亮、明潔,讓我們神往不已,F在讓我們在音樂的渲染下,以最飽滿的感情朗讀全文。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我們都沉醉在拉薩湛藍的天空中,忘記了時間,有機會再繼續咱們的拉薩之旅。

      xx區xx小學

      胡秀敏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重點句段。

      3、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并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4、理解課文中深刻含義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學習作者的寫法寫一寫身邊的事物。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理解課文中深刻含義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學習作者的寫法寫一寫身邊的事物。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2.掌握詳略得當的寫法。

      【難點】

      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問題情境設置法、組織討論法等

      四、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出示同學采摘圖片吸引學生興趣,然后引出老師采摘花生的圖片,接著老師出示連根拔起后的花生的樣子,指出花生背后蘊藏著人生道理,從而引出課文。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介紹作者

      1、生讀作者生平簡介。

      2、設置懸念,作者筆名為什么叫“落花生”。

      (二)隨文識字

      1、師范讀,要求學生聽準字音并圈畫生字。

      2、開火車讀ppt詞語。

      3、學生提示易錯字書寫。

      (三)初讀感悟

      自由讀文,和同桌討論:

      1、文中有幾個角色?

      2、課文講了什么事?

      師過渡:通過同學討論,本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四部分分述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在議花生時父親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

      3、根據總結課文內容,為課文劃分層次。

      4、師點撥詳略得當的寫作手法。

      (四) 深入品讀

      1、小組學習3-15自然段,分角色朗讀課文,說一說一家人都談論了什么?你最喜歡誰的話?為什么?

      2、學生匯報

      3、師點撥父親的話:通過桃子、石榴、蘋果突出花生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品質,(結合ppt圖片),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4、師總結,結合文章背景點明本課中心: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點撥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環節三:鞏固提升

      了解作者筆名為什么叫“落花生”了,呼應課堂開頭

      環節四:作業設計

      1. 給自己取一個筆名,說說理由。

      2. 寫一寫身邊能給你啟發的事物,利用借物喻人或對比寫法,200字左右。

      五: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會本課的所有生字新詞,能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含義。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能體會到小姑娘的優秀品質。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當別人有了困難,你會怎樣做呢?當你的同學生病了,你又會怎樣做呢?(自由發言 老師給予適當的點評)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根據生字表把課文讀正確 (教師巡視 糾正)

      2、小組討論學習 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

      愁云頓消 執意不肯 拘謹 喜出望外

      3、默讀課文

      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你覺得小姑娘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三、自由讀 小組合作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全文可以分為“買荸薺”“送荸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1——11)講因為集市已散,“我”只在一位小姑娘那買了一些剩下的小荸薺。

      第二部分:(12——結束)講第二天清早,賣荸薺的小姑娘特意挖了半籃又大又好的.荸薺送到了病房。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

      抄寫詞語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了解賣荸薺的小姑娘的淳樸善良,讀出對她的敬佩之情,積累語言,學生自己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在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了解了課文中小姑娘的優秀品質,那么你覺得小姑娘是怎樣一個小姑娘呢?(自由發言)

      二、精讀課文 分析理解

      1、自由讀課文:找出描寫小姑娘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

      想一想:這些句子表現了小姑娘什么特點?(邊讀邊動手畫句子)

      2、有那位同學愿意把自己畫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說一說:這些句子表現了什么?

      “站著一個小小的身影,一件紅色的小棉襖------站在屋檐下!

      “我看見帽檐下是一張充滿稚氣的十一、二歲小姑娘的臉------濕漉漉的!

      “她把荸薺倒入稱盤,玲起秤桿稱了稱------我的塑料袋里!

     。ㄍㄟ^這些句子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可愛的,但是過早就為家庭分憂的小姑娘,也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淳樸的小姑娘) 板書:淳樸 可愛

      “我看見門口站著一個穿紅棉襖的小姑娘,挎一只------走了過來!

      “我拉她坐下,她卻提起籃子將半籃子------水色!

     。ㄍㄟ^這些可以看出:小姑娘的語言、神態,表現了小姑娘很羞澀,不好意思,卻又很懂事,走進病房后辦事很干脆。)

      “結結巴巴地說昨天的荸薺太小不值那么多錢------剛洗過!

     。ㄟ@充分表現了小姑娘那善良、純真的美好心靈。)

      3、出示投影:理解下面句子的含義

      “只在那條水泥路上留下了一行清晰沾著春泥的膠鞋印”

      討論學習 (預示著小姑娘按照做人的準則正在人生道路上一步步前進。)

      三、總結全文

      學習了這篇課文,相信大家已經被小姑娘的這份善良、可愛、淳樸所感染了,所以,希望各位同學學習小姑娘的這種好品質,用做人的準則來要求自己。

      四、布置作業:

      預習4課 掃除閱讀障礙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了解故鄉楊梅的可愛,受到熱愛家鄉的教育。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可愛”這個意思,把內容寫具體的。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作者是怎樣圍繞“可愛”這個意思寫出楊梅特點的。

      教具準備:

      多媒體、軟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板書課題。

      1、同學們見過和吃過楊梅嗎?知道產地嗎?

      2、看看本文作者是怎樣講他故鄉的楊梅的。

      3、板書課題。

      二、指導檢查預習。

      1、初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哪些內容,要讀準字音。

      2、通過指名讀,檢查讀音的正誤。

      三、自由讀,想一想課文可以分成幾段,為什么要這樣分?[可分三段,一(1);二(2);三(3—6)]

      四、講讀第一段。

      1、集體讀第一段。

      2、這段告訴我們什么?有什么作用?(總起全文)

      五、講讀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

      討論:每句話是什么意思,這段主要講了什么?(結合理解“貪婪”“吮吸”“甘露”“伸展”“狹長”等詞語的意思。)

      2、“貪婪、吮吸、伸展、歡笑”這些詞語本來都是寫人的行為動作和感情的,這里用來描寫楊梅樹,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3、指導朗讀。

      六、講讀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思考:課文從哪幾方面寫楊梅果的?(形狀、顏色、味道)

      2、齊讀第三自然段,說說這句話告訴了我們什么?“端午節”指什么時間,是什么節日?

      3、指名讀描寫楊梅形狀的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說楊梅果是什么樣的?哪些句子體現了作者對楊梅的喜愛?(體會“細膩”“柔軟”是什么感覺)

      4、指名讀寫楊梅顏色的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樣講楊梅顏色的.?(先講外邊的,后講里邊的)哪些語句使你感到楊梅果非常惹人喜愛,為什么?

      5、指名讀描寫楊梅味道的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話是講楊梅味道的,哪幾句是講“我”愛吃楊梅的?

      七、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齊聲讀課文,要讀出喜愛楊梅的感情。

      二、同學們讀了課文,能和作者一樣感受到故鄉楊梅的可愛嗎?你是怎樣感受到的?

      三、小結:

      我們寫作文也應該像課文的作者一樣,先考慮好自己最想告訴別人的是什么,并想好記敘的順序,才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四、識記本課的生字。

      1、由學生說說自己識記的方法。

      2、指導書寫。

      3、抄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

      五、完成“練筆”。

      1、指名讀內容,明確要求。

      2、同桌互相說一說。

     。1)準備寫哪種水果;

     。2)這種水果的形狀、顏色、味道;

     。3)為什么喜歡它。

      3、指名3—5名同學說一說。

      4、把剛才說的寫下來。

      六、教師巡視,解答學生作文中的問題。

      七、請同學讀讀自己寫的片斷,師生適當評議。

      板書設計:

      枝:常綠

      楊梅樹

      葉:狹長

      我愛故鄉的楊梅

      形狀:圓 小刺

      楊梅果 顏色:淡紅 深紅 幾乎成黑

      味道:又酸又甜 甜津津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交流對讀書樂趣的體會和學到的讀書方法,達到愛書,愛讀書的目的。

      2、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讀書、愛書的名言警句,并談談對句子的理解,交流并積累關于讀書的`名言,共同欣賞,使所有人得到激勵。

      3、閱讀記錄卡或讀書筆記的展示增進學生讀書的興趣,感受閱讀的快樂。

      教學重點:

      培養良好的讀書方法,讀書做到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讀書要精神專一,全神貫注,口惟心誦,才能有所得。

      教學難點:

      要在學生口語表達中隨機訓練和規范,循序漸進提高口語表達水平。

      教學準備:

      對本單元課文進行系統的小節。

      收集讀書、愛書的名言警句。

      整理自己的讀書筆記。以便展示。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ń涣髌脚_)

      1. 溫故而知新。

      學完一單元后, 我們應當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小結, 看看有哪些收獲和體會。如:喜歡本組的哪篇課文?積累了哪些好詞佳句?習作和口語交際能力有沒有提高?圍繞本專題,在課外又閱讀了哪些文章或書籍?通過本次綜合性學習, 你對讀書帶來的樂趣是否有了更深的體會?你是否學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我們可以圍繞某一方面的收獲展開討論, 也可以多方面交流各自的體會。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從回顧本節內容切入話題,引發學生交際愿望,讓學生自主交流,提高口語水平!

      4.在組內推選出一名代表發言:

      預案(學生有可能從課文學習的角度說)

      學了《竊讀記》感受了作者對讀書的熱愛與渴望,可我的家里藏書千冊,可我卻對他們視而不見,制止不力,慚愧,今后,我一定多看書,叢書中汲取知識。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通過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學者對閱讀的交流,使我們得到讀書的有益見解。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1。 借助拼音讀通讀懂課文;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電腦的神奇;

      3。 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情感。

      知識點梳理

      本課字詞、說明方法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 師:電腦真神奇,不僅可以使我們跨上“信息高速路”,還能指揮機器人工作呢!

      2。 出示課件:機器人

      3。 師:你們知道機器能干些什么嗎?那這個機器又是干什么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4課《果園機器人》。(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 師指名學生閱讀提示,并分組議議閱讀要求。

      2。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師提出具體明確的閱讀要求。

     。1)借助拼音,讀通讀準課文。

     。2)讀一讀,想一想,課文寫的機器人是怎樣的?

     。3)想想有哪些地方讀得不明白,并學一學編輯叔叔的做法,在空白處畫“問題泡泡”。

      三、討論與交流

      1。 交流自讀疑難。

      師:讀了課文,你們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來一起研究嗎?

      生匯報,師引導學生評價所提出的“問題泡泡”。

      2。 重點討論交流課文寫的機器人是怎樣的,相機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出課文哪些地方有趣。

      2。 展示:學生讀課文中有趣的地方,其他同學參與評價。

      3。 齊讀課文。

      五、綜合拓展

      1。 交流:與同學交流你知道機器人還能干什么。

     。1)小組交流;

     。2)班級交流。

      2。 教師小結。

      3。 課后自主選擇感興趣的詞句段進行摘抄,養成積累的習慣。

      課 后反 思

      雖然學生對果園機器人特點有大體了解,但是,我沒有進一步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敘述層次。當學生談到,果園機器人越來越先進。我只是簡單地評價。當時,我應該引導學生體會“你會想,可以讓機器人來幫忙呀!薄澳銜,可以用電池呀!”“能不能讓機器人自己充電呢?”等句子在敘述中的作用,從而感受到生活和生產的實際要求是發明創造的動力。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朗讀,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喜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江畔獨步尋花》這首詩的大意,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許多同學都喜歡背誦古詩,誰來背一首給大家聽?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首膾炙人口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菊花。

     。ò鍟航溪毑綄せǘ鸥Γ

      2.解題。

      江畔:江邊

      獨步尋花: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

      (二)看圖、讀詩

      1.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思考:圖上都有什么?你能用一兩句話說清楚圖意嗎?

      2.讀詩。

     、僮杂勺x ②指名讀,糾正字音。

      (三)學生自學

      1.出示自學提示。

     、僖贿呑x詩,一邊看圖理解詩的`意思。

     、谥攸c理解花滿蹊、留連、恰恰。

     、鄄欢牡胤胶蛣e人交流一下。

      2.學生自學、交流。

      (四)理解詩意

      1.出示全詩,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詞或句。

      2.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說出詩的大概意思即可,給以適當鼓勵、評價)黃四娘家周圍的小路旁開滿了鮮花,千萬朵鮮花把枝條都壓得低垂了。蝴蝶在花叢中留戀不舍,時時戲耍飛舞,可愛的黃鶯在花間不斷地歡唱。

      3.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看到這樣的景色,你有怎樣的感受?

     。ㄟ@首詩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圖,給人一種清新優美的感受)

      (五)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

      1.帶著對春景的喜愛之情來朗誦這首詩。

      2.背誦這首詩。

      (六)擴展

      1.自學、討論杜甫的另一詩《絕句》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2.交流(如果喜歡,可以抄在摘抄本上)。

      (七)總結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教學步驟:

      (一)復習

      1.齊背《江畔獨步尋花》。

      2.分層次讓單個學生背誦。

      (二)談話導入第二首詩《菊花》

      唐代有一位詩人叫元稹,一次在欣賞菊花的時候,有感而發,以《菊花》為題,寫了一首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ò鍟壕栈ㄔ。

      (三)學生自學

      1.出示自學提示。

     、倮斫馇飬、繞舍、似陶家、籬、更等詞義。

     、诶首x古詩,理解詩意。

     、鄄欢牡胤胶屯瑢W討論、交流。

      2.學生自學。

      (四)理解古詩

      1.出示全詩,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詞或句。

      2.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明確:一叢叢的秋菊環繞著屋舍好像是陶淵明的家,我沿著籬笆,欣賞菊花不覺太陽已漸漸地西斜。不是在所有的花中我最喜歡愛菊花,而是菊花開過后,再也沒有花了。

      3.這首詩前兩行描寫了什么?后兩行呢?你有什么感受?

      明確:前兩句著重描寫了詩人欣賞菊花的情景,后兩行是作者的感觸,菊花開過后就再也沒有花了,作者對菊花作了熱情的贊賞。

      (五)有感情地朗誦《菊發》并背誦

      帶著對菊花贊賞的感情朗誦。

     。┌褍墒自娊Y合起來讓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七)總結

      (八)課堂練習

      1.理解詞語。

      江畔: 蹊: 留連: 恰。 秋叢:

      2.理解詩句的意思: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3.默寫兩首古詩。

      (九)板書設計

      5古詩兩首

      江畔獨步尋花 菊花

      杜甫 元稹

      黃四娘家/花/滿蹊,秋叢繞舍/似/陶家,

      千朵萬朵/壓/技低。遍繞籬邊/日/漸斜。

      留連戲蝶/時時/舞,不是花中/偏/愛菊,

      自在嬌鶯/恰恰/啼。此花開盡/更/無花。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學生匯報自學情況,師相機點撥。

      1、訂正讀音:艇(a吧)、縱(山ng)、擁(y5nJ、梁(1i噸)讀后鼻音;縱(z6nJ讀平舌音;叉(cha)讀翹舌音。

      2、訂正練習題一

      艇(小艇)梁(橋梁)縱(操縱)又(交叉)

      挺(挺身)粱(高粱)叢(草叢)又(又有)

      3、匯報對詞語的理解,并要求說明理解詞語方法。

      新月:農歷月初形狀如鉤的月亮。

      操縱自如:本課指駕駛小灑熟練靈活,得心應手。

      禱告:信教的人向神祈禱,乞求保佑。

      嘩笑,高聲喧嘩談氮

      五、結

      學習字、詞,有一定的方法,掌握了方法,就能得心應手,變成能力,F在,請同學們總結一下這個方法。

      第二課時

      一、啟

      明確本課時學習內容,完成程序三的'部分內容,程序四、程序五。

      二、讀練一——自學程序與方法三(自學第一段)

      學生借助旁批,采用讀、想、劃、批、說、寫方法,自學第一自然段,教師巡回輔導。

      三、知

      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1、朗讀第一段,引導其余學生評議。

      2。理解“縱梭交叉”。

      3、聯系:“縱橫交叉”這個詞語回答“小蜒為什么會成為減厄斯主要的交通工具,要求用“因為……所以”句式回答、

      四、讀練二——自學程序與方法三(自學第二段)

      學生借助旁批,采用讀、想成人批、說寫的方法自學第二一…四自然段,教師巡回輔導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絕句》教案04-06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