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小學語文教案4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憑借文本語言,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感受蜘蛛的品質,體會布魯斯深受感動的原因。
3、通過動員軍隊、人民的語言訓練,體會布魯斯堅持不懈的精神,培養學生正確面對困難的態度,懂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感受蜘蛛的品質和布魯斯堅持不懈的精神;
2、內化文本語言,發展學生語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這節課,老師繼續和大家一起學習這篇外國故事——第八次(齊讀課題)。
2、出示詞語“侵略——英勇抗擊”,請同學用上這兩個詞把第一自然段的內容說一說。
(為了抵抗外國的侵略,布魯斯王子帶領大家英勇抗擊。)
3、過渡:古老美麗的蘇格蘭正經受著別國的侵略,為了保住自己的家園,英勇的王子布魯斯帶領軍隊和外國的侵略者展開了激烈的斗爭,可是,結果怎樣呢?請同學們打開書本,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的。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根據學生回答戰爭的結果是怎樣的。
師解釋“磨坊”:用人、畜牲、水力、風力轉動石磨,代客加工小麥和其他谷類研磨成粉的地方。說明布魯斯敗得很慘,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了,只能躲在磨坊里,也表明他受到的打擊很大。
2、什么是“唉聲嘆氣”,“不斷地”呢?誰能學一學。
3、如果你是布魯斯王子,在一連遭受了七次失敗后,你的心情怎樣呢?(請同學說說)此時此刻你會想些什么?
4、看來,對于這場戰爭,王子已經完全失去了信心,是嗎?(引出比較“幾乎”)
出示——對于這場戰爭,他幾乎失去了信心。
5、能讀好這一自然段嗎?要把布魯斯的什么心情讀出來?通過那些詞?
(抓住關鍵詞指導朗讀、體會王子幾乎要失去信心的心情。)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1、看來,這場讓大家幾乎失去信心的戰爭肯定是徹底失敗了。然而,世事常常會出人意料,這場戰爭的結果又是怎樣的呢?很快從課文中找一找。
2、出示——布魯斯王子的第八次抵抗終于成功了。
(比較出示兩句話)——對于這場戰爭,他幾乎失去了信心。
師:仔細讀讀、想想,你有什么疑問嗎?(學生質疑:為什么幾乎失去了信心,最后卻又勝利了呢?)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是什么原因使王子重新鼓起信心的?請大家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
2、出示第三自然段:找出蜘蛛結網過程的句子,同桌互相讀一讀
3、指名答思:蜘蛛一共結了幾次網?
4、第一次結網是怎么失敗的。出示填空:一陣大風(),絲()了,網()了。
能不能改成“網破了,絲斷了!睘槭裁
5、當它第一次結網失敗以后,蜘蛛是怎么做的?出示填空:蜘蛛重新扯起細絲,()
6、這次結網又被風吹斷了,第二次結網失敗了,蜘蛛又是怎樣做的呢?一共這樣做了幾次?
7、每次失敗后,蜘蛛都是重新開始,但為什么沒有每次都一樣的.寫呢?(具體寫和概括寫)后面的幾次結網是怎么寫的?(就這樣……)(就是用這個詞來概括寫的)
8、你覺得這是一只什么樣的蜘蛛?(出示相關詞語:堅持不懈鍥而不舍)
讀好這些詞語
9、師:我還想用這句格言來贊頌它:(出示:有志者事竟成。)你還想到哪些格言來贊頌它?
10、感情朗讀
五、學習第四段
1、王子看到了這樣一只不灰心的蜘蛛有什么反應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2、生答:他感動極了。從哪看出他感動?
3、看插圖:你看他攥緊了拳頭,神情莊重的樣子,你想此時他是什么心情嗎?他心理在想什么?
4、看來你們已經能體會布魯斯這時候的心情了,能讀好這節嗎?
5、布魯斯為什么如此感動?
6、他是怎么做的?(招集動員)
7、說話練習:布魯斯已經信心十足了,可是那些受盡戰爭迫害的士兵和人民還意志消沉,請你想像一下,當時布魯斯會怎樣說才能讓幾乎失去信心的士兵們來參加第八次抵抗?(出示句式:士兵們,我的兄弟們___________士兵們,我的兄弟們,讓我們一起來干第八次吧!)
8、王子最后成功了嗎?
(出示:布魯斯的第八次抵抗終于成功了。)
六、問題延伸,深化主題
1、如果王子的第八次抵抗又失敗了,會怎樣做呢?(學生明白,王子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不會放棄)
2、再次出示詞語、格言(生齊讀)
七、聯系生活,明白道理
1、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舉例科學家的故事
2、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碰到類似的事情呢?交流
3、最后祝愿同學們在成長的道路上勇敢面對困難,堅持不懈,取得最后的成功。
八、作業
1、搜集關于堅持不懈的故事。
2、搜集幾條關于堅持不懈的名人名言。
板書:
11、第八次
七戰七敗 幾乎失信心
蜘蛛結網 受到啟發
我也要干第八次 終獲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多音字“轉”的讀音及“鍥”、“誕”等字的寫法。
2、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體會文本語言及標點符號生動,準確的特色。
過程與方法
1、組織學生研究三個具體事例,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體會文中所表達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
2、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善于發問、不斷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情感與態度
教育學生懂得“只要善于觀察,不斷發問、鍥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真理”的科學規律,增強自己發現真理的信心和勇氣。
教學重點:
能從具體事例中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善于發問、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與本文相關的課件。
2、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閱相關資料,做好預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介作者
課前先把課題寫在黑板上,少寫一個“誕”字。
1、學習“誕”字。
2、初步理解課題。
3、簡介作者。
設計意圖:從課題入手,指導寫字。初步了解課題的意思,為解決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作鋪墊,同時引導學生學習“從課題入手理解課文內容的學習方法!弊髡吆喗閯t激發了學生閱讀科普讀物的興趣。
二、檢測生字詞
1、(課件出示)。
2、哪些詞是你以前很少見或沒有見過的,請大聲讀一讀。
3、哪些詞容易讀錯?重點掌握“轉“的讀音。
4、哪個詞最容易寫錯?鍥而不舍的“鍥”字。
5、聯系剛才的情境理解“無獨有偶”。
設計意圖:本課出現了不少的四字詞語和專業術語,專業術語不作為學習的重點,但根據教材特點和學情,詞語也應該是本課的一個教學點。本環節學生會的不教,教學生不會的或容易出錯的,引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理解和運用詞語,屏幕上的詞語也為下面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三、深入研究三個事例
1、總結事例。
謝皮羅的發現波義耳的發明醫生的發現
2、學生研讀討論并匯報,完成研讀表的填寫。
(課件:研讀表)
抓住“敏銳”、“立即”、“百思”等詞語體會事例中人物的精神品質和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3、總結共同點。
找生匯報。用上“他們都是什么樣的人,因為____________”這樣的句式。
(這一環節老師盡可能以尊重學生的理解表達為主,多鼓勵表揚,同時要相機進行指導理解。)
4、總結真理。
設計意圖:對課文深入地探究、總結,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語,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質及作者用詞的準確性。新課標中新增了“非連續性閱讀”的要求,而本環節學生結合圖表中的內容,總結三個人物的共同點,既是對學生概括能力的培養,同時也鍛煉了學生非連續性閱讀的能力。
四、再次理解課題
1、讀句子,找生寫發現真理的三個關鍵詞。
2、學習第二自然段。
請生默讀,思考提問。
預設1、用“?”和“!”的好處。
預設2、為什么不是把“?”扯圓變成了“!碧柲?
設計意圖:抓住“標點”的借喻用法,引導學生理解這種用法的好處,通過換符號培養學生深入思考問題的習慣。第二段是對課題的解釋,第七段是對觀點的總結,對這兩段的學習,更進一步理解了文章課題的含義。
五、聯系生活進行科學教育
1、利用句式說說其他事例。(課件展示)
請用下面的句式說一說你還知道的其他事例。
()因為(),通過反復研究,最終()。
2、聯系學生生活探討為什么沒有發現真理。(課件展示)
生談,老師相機指導。
3、理解最后一句。
、倮斫狻坝袦蕚涞娜恕
、诶斫狻吧朴讵毩⑺伎肌。
、劾斫狻板浂簧峋瘛。
設計意圖:語文的外延是生活。通過文本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明白發現真理的易與難,樹立正確的科學觀,激發學生對發現真理的興趣,增強發現真理的信心和勇氣。
六、總結全文(課件展示)
這篇文章作者先提出觀點:(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然后再用(洗澡水的漩渦,紫羅蘭花的變色,睡覺時眼睛的轉動)進行了事例論證;最后又總結觀點:只要(見微知著、善于發問、不斷探索),就能發現真理。
提出觀點→事例論證→總結觀點
設計意圖:既有對本節課內容的總結,又為初中的學習作了鋪墊。
七、老師寄語
同學們,只要你善于從司空見慣的事情中見微知著,具有科學研究的敏感性,善于發問,鍥而不舍地追根求源,你就能發現真理。
讓我們努力去做一個有準備的人,一個善于獨立思考的人,一個具有鍥而不舍精神的人!
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走在發現真理的路上!
設計意圖:一段充滿激情的演講,進一步地深化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激發了學生對探求真理的渴望。
八、休閑小作業(課件展示)
1、心動不如行動。選擇一個你在生活中發現的問題嘗試做一做研究,看能不能最終解決你的疑問。
2、經?纯粗醒10套科教頻道的《我愛發明》。
設計意圖:作業的布置是對課文內容的拓展,更突出與文本的聯系性、體現了趣味性、生活性。
板書設計: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謝皮羅的發現
波義耳的發明
醫生的發現
見微知著,善于發問,不斷探索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本節課重點:
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雪大和雪后景色的美麗,體會作者喜悅的心情。
本節課難點:
作者從哪些方面來寫雪大的,從哪些方面來寫雪后美麗的景色的。
本節課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
2、領悟作者善于抓住特點從不同角度描寫下雪景象。
3、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感受雪后的美麗景色,體會作者的喜悅心情。
4、有感情地朗讀。把自己喜歡的地方試著背下來。
教學過程;
一、 課前談話
1、你們見過雪嗎?雪大嗎?雪景美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峻青爺爺寫的《第一場雪》。板書課題:第一場雪
2、齊讀課題,請同學們說一說你見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你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些什么?(1、第一場雪的時間。2、雪下得大。3、雪后景美。4、大雪引起的聯想。)
三、共同探究學生最喜歡的部分。
1、雪下得大。你們從哪些地方知道雪大的?小組協作,找出來讀一讀。教師出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親自感受一下,讓學生進入情境。課文是怎樣把這場雪的“大”寫出來的?(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總結:“鵝毛般的大雪”、“一會兒就白了”是從視覺上來寫的;“簌簌地不斷往下落”、“咯吱一聲響”是從聽覺上來寫的)。教師就勢引導學生,我們要做有心人,要善于觀察,語文就在我們的身邊,生活中處處有語文。
下了整整的一夜大雪,你們想看看雪后的壯美景色嗎?
2、 雪后景美。教師出示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親臨其景,感受大雪之后雪景的美,并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哪些地方美。請同學們看書,你覺得哪些地方寫得美,美在哪里?從這些句、段中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心情?讓同學們在小組中互相交流討論,小組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作適當的點評。(如:“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堆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作者寫得是否真實,贊一贊作者觀察的細致入微、遣詞造句的絕妙。)讓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有感情地朗讀,贊一贊雪美,分享作者的喜悅。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領會作者寫大雪之后的美景采用了什么表達方法?(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如學生在領會的過程中有難度,教師可作一定的引導。)
三、 師生共同小結。在這一堂課中你有哪些收獲?你學到了些什么?
四、 布置作業。有感情地朗讀你自己喜歡的部分,并把喜歡的部分背誦下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詞語:
映照 燃燒 頓時 一碧如洗 贊美 臉龐 挺拔 熱鬧非凡
2、聽寫句子: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二、學習課文
1、圍繞聽寫的句子提問: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兒?
2、聽錄音朗讀2—5自然段,在你認為美的地方作上記號。
3、組織交流北大荒秋天的美。
天空:
。1)理解詞語“一碧如洗”、“流云”等。
。2)讀“銀灰”、“橘黃”、“血紅”等詞,照樣子換個詞語讀一讀。
。3)讀長句,進行換詞換句練習。
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_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一道_____,就像____________。
小河:
。1)理解“清澈見底”,找出與“清澈”相關的詞語。
。2)結合所找詞語讀比喻句,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體會“躺”在句中的作用。
。3)把握語氣,自讀“小河”部分。
原野:
。1)理解“熱鬧非凡”,說說生活中哪些場景也可以用這個詞。
。2)原野上是怎樣熱鬧非凡的?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體會寫法。
。3)找一找:生活在這里的人是用哪句話來贊美遍地金黃的九月的`?認識“大豆搖鈴千里金”。
。4)想想說說:田野、山嶺、江河、草甸子會捧出什么寶物來?
4、小結:跟著作者的文字,我們看到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原野,這時候你最想說什么?
三、拓展閱讀
1、小黑板出示20xx年4月8日《人民政協報》上的《“北大倉”可能變成“北大荒”》的資料。
2、讀一讀,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課后作業
選一選,寫一寫:
1、課間的操場上熱鬧非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節日的大街上熱鬧非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匆匆》教案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