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8-31 09:24:40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5篇[優選]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教案5篇[優選]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加法的驗算,并通過加法驗算方法的交流、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培養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讓學生用所學到的驗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驗加減法驗算方法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

      讓學生理解理解驗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加減法的驗算,在學習新課之前,老師先給同學們說一件事,好不好?(點課件:出示他們一起去商店的圖片)東東要參加學校舉行的運動會,因此星期天,媽媽帶他去商店買運動服和運動鞋

      【設計意圖】 用買東西的生活實例引出驗算問題,目的是創設實際問題的情景,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驗算的意義和作用。

      二、探究新知

      1、師:點擊課件,出示東東說的一句話(我們買了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師:商店的阿姨問東東,小朋友,你能幫阿姨解決一個問題嗎?

      東東說:沒問題,阿姨。

      阿姨:你們剛才在買的運動服的價錢是135元,運動鞋的價錢是48元,你能根據這些數學信息提出那些數學問題嗎?

      (學生會提出各種問題,如:運動服的價錢比運動鞋的價錢貴多少?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多少錢?)當學生說出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多少錢?時教師用屏幕顯示這個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能幫一下東東解決這個問題嗎?

      【設計意圖】 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數學問題,并把教材情景圖上的問題拋給學生,放手讓學生解決問題,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2、教學例1(加法的驗算)

      教師讓學生根據剛才自己提出的問題,獨立計算買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要多少元?師面批學生答案,個別學生應給予指點,課件出示:

      講解之前先處理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遇到的問題。

      師問:那么怎樣才能知道你們計算的結果是不是正確呢?怎樣才能對它進行驗算呢?

      我們先討論怎樣檢驗加法計算的結果?

      小組討論并在班上交流,師點評。

      師: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驗算的方法?哪些是我們想到的?哪些是我們沒有想到的`?

      點擊課件:出現驗算的方法。

      師:我們來一起總結一下加法驗算的方法。

      學生發言教師板書。

      (1)用48+135,看得數是不是183。

      (2)用183-135,看得數是不是48。

      (3)用183-48,看得數是不是135。

      (如果學生提出重新加一遍也應當肯定。)

      師歸納:我們看到,驗算加法的計算結果一般用三種方法。第一種是把加數的位置交換后再加一遍,看結果是不是相同。根據這個方法,我們也可以利用原來的豎式從下向上再加一遍。第二種和第三種方法都是用和減去一個加數,看得數是不是等于另一個加數。要做到計算的正確,我們要掌握驗算的方法,并自覺地在計算中運用這些方法。

      【設計意圖】 通過讓學生理解利用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來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方法集中出現,以利于學生通過加、減法的互逆關系理解和掌握加、減法的驗算方法,體現方法多樣化。

      3、教學例2(減法的驗算)

      師:這時東東的媽媽說了,(點課件),出示:付了200元,售貨員應該找給媽媽多少錢?

      東東說:應找回13元。

      師這時出現畫外音:找的錢對不對呢?

      師:誰能幫助東東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發表看法。

      師:售貨員找的錢對不對,也就是要檢查計算的結果正確不正確。

      【設計意圖】 問學生找的題對不對,引起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同時引入減法驗算的教學。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思考。

      4、學生小組討論:

      師巡視指導,也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學生匯報減法的驗算方法。師可以引導學生總結減法的驗算方法,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驗算方法和結果,鼓勵學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200減17,看是不是等于183。

      生2:我用17加上183,看是不是等于200。

      師:你最喜歡哪種方法?

      之后師總結驗算方法并歸納:

      (1)用被減數減去差,看是不是等于減數。

      (2)用差加減數看是不是等于被減數。

      師邊講邊點課件演示給學生看減法驗算的過程。

      【設計意圖】 (1)放手讓學生去探索減法驗算方法的多樣性,體驗驗算方法的多樣化。由于學生在學習加法驗算時已經了解了如何進行驗算,這里應當充分體現學生自主探索,讓學生觀察減法算式的各部分關系,提出驗算的方法。師總結驗算方法,讓更規范的語言歸納減法驗算的方法。(2)把本節課的學習重點分為兩部分來進行,由加法的驗算過渡到減的驗算,削減了學生學習的難度,讓學生體驗出加減法驗算方法的多樣化,讓學生掌握驗算方法。

      三、梳理知識,總結升華

      師:這節課大家幫東東把問題解決了,那同學們這節課有什么收獲呢?

      生談收獲,之后師總結:

      驗算加法:1)交換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

      2)用和減一個加數,是不是等于另一個加數。

      驗算減法:1)用被減數減去差,看是不是等于減數。

      2)用差加減數看是不是等于被減數。

      師:同學們,以后為了保證計算結果的正確性,一定要養成認真檢驗的好習慣,在做加減法的題目時,一定要養成驗算的習慣。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利用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來進行驗算。

      四、總結本節內容并布置作業:

      完成課本第30到31頁7——9題。

      師提要求:認真獨立完成,書寫認真規范。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課本第50頁例2;練一練;《作業本》第22頁。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質,知道最簡單的整數比,會根據比的基本性質將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2、培養學生自主遷移、自主構建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比的基本性質和化簡比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1、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12:201:1:1.5:2.5

      2、在()里填上適當的數。

     、=()()=():()

     、====

     。ǖ1題: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第2題:分數的基本性質)

      3、復習比與除法、分數的關系。(完成上堂課的表格)

      二、教學新課:

      1、引入。

      分數基本性質是怎樣的?除法的商不變性質又怎么說?根據分數、除法和比的關系,你能猜出比的基本性質應該是怎樣的呢?

      (1)學生試著敘述。

      (2)反饋小結。

      分數基本性質、除法的商不變性質中的都有0除外,為什么?比的基本性質要不要也加上這個條件?應該怎么說才最完整呢?

      2、看書驗證自己的猜想。P50頁。

      3、什么是最簡單的.整數比?

      (1)下面哪些是整數比?哪些整數比最簡單?為什么?

      6:1012:210.3:0.40.25:1

      3:54:73:4:

      (2)教師小結:

      像3:5、4:7、3:4等這些整數比,比的前項和后項都是整數,而且這兩個數是互質數,,我們稱這樣的比為最簡整數比,化成最簡整數比簡稱化簡比。

      4、教學例2;啽。

      (1)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可以把比化成整數比。

      自學課本P50、51例2、例3)

      (2)小結:

     、僬麛当然喌姆椒ㄊ前驯鹊那绊椇秃箜椡瑫r都除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

     、诜謹当然喌姆椒ㄊ窍劝亚、后項同時都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3)試一試。

      三、鞏固練習:練一練

      四、小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比和比值的區別怎樣?(比值是一個數,可以用分數、小數、整數來表示;而比必須清楚的看出比的前項和后項,只能用比的形式表示。)

      五、《作業本》第22頁。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7頁練習十九第2-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體驗圓形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數學學習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流程:

      一、基本練習:

      1.計算下面各圓的面積。r=4分米d=10厘米r=6米d=14米

      2、引入談話。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圓的面積計算。

      二、綜合練習

      1、完成練習十九第2題。要求:“鐵餅投擲圈的面積比鉛球投擲圈的面積大多少平方米?”首先要知道什么?根據直徑怎樣求出圓的面積?

      2.完成練習十九第3題。根據圓的.周長怎樣求出圓的半徑呢?

      3、完成練習十九第4題。要求圓桌面面積必須知道什么?根據哪個求圓桌面的半徑?

      4、完成練習十九的第5題。師追問:圓的面積和周長是怎樣算的?分別指的是什么:

      意義上有什么不同?

      三、課堂總結

      師:生活中有很多東西的形狀是圓形的,有時需要計算它的面積或周長,誰能說說在實際運用中需要注意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教材第P50—51頁“體積單位的換算”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活動,認識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2.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結合實踐活動,認識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換算。

      2.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揭題

      1.展示問題:

     、俪S玫拈L度單位有那些?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诔S玫'面積單位有那些?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順式導入新課。

      2.板書課題。

      二、扶放結合探究新知

      1.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間的進率。師出示一個棱長1分米和1厘米的正方體、提出問題。

      2.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間的進率。

      3.出示例題:“體積單位的改寫”

      4.學生交流后,引導學生小結。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1.出示教材P51第一題

      2.教材第51頁“練一練”的第2題。

      3.教材第51頁“練一練”的第3題。

      四、小結評價布置預習

      1.引導學生進行全課小結。

      2.布置課外預習:教材P54-55:有趣的測量。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材P32—P33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景,學生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

      3.在數學活動中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并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連續進位方法的掌握與實踐。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清點學生人數

      二、新知預熱

      1、請同學們認真看大屏幕,誰能聲音洪亮的回答這些問題。(出示課件)

      2 、小結:同學們這一環節表現很棒!

      3 、引出新課:誰坐過火車?有硬座和臥鋪兩種車廂,這節課我們就和淘氣與笑笑一起來解決幾道與火車有關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

      三、新知探究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一天淘氣與笑笑來到火車站,與火車站的叔叔的交流談話中,你能獲得那些數學信息?(出示課件)提出那些數學問題?

      2、解決問題、探索方法

      (1)、臥鋪車廂每節可乘72人,5節臥鋪車廂可乘多少人?

     、偕x題②生列式,師板書③生試做 ,生板演 ④匯報方法⑤看課件,小聲說計算過程(出示課件)

      (2)硬座車廂每節可乘118人,7節硬座車廂可乘多少人?

     、偕囎 ,生板演②交流匯報③課件演示

      (3)觀察這個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連續進位)通過我們以上的學習,你能試著說一說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計算方法?(學生與同桌說一說)匯報說;師生共同小結(出示課件)齊讀。

      四、應用提升:(出示課件)

      五、全課小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5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3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