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匯總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生活中人們應該學會將心比心,多些寬容和理解。
。、能力目標:
1)體會課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難點
1,體會課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含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提示課題。
1、談談自己的想法。
2、說一說“將心比心”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從“閱讀提示”中發現問題。
2、梳理歸納問題。
3、自讀課文。解決第一個問題:課文講了哪兩件事。
三、感悟課文,品味語言。
1、找出作者通過哪些詞句把“溫暖”傳遞給我們?自讀課文,請在這些地方做上記號。
2、與同桌交流感受。
3、指名讀一讀句子,說一說感受。
4、指名讀。
四、聯系生活,升華情感。
1、生活中,我們用理解、寬容與關愛對待一個個陌生人的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輕輕的問候,一次緊緊地依偎,一聲深深的安慰。都是“將心比心”的表現,你在生活中做過、看到過這樣的'事情嗎?
2、作者在聽到看到這樣的事后,明白了一個道理,是什么?指名說。
3、那你能說說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嗎?
五、回歸文本,提升品味。
1、男女生分別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再讀課題。加深理解。
3、講故事《媽媽,洗腳》。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老師總結板書:幫助 寬容 老師范讀句子。老師舉例引導。
5、(板畫出心)如果這就是我們每位同學的一顆滾燙的心,學了全文后,為了勉勵自己,你認為應該在你的心中裝入一個份量最重的什么詞?
6、小課:孩子們,正是這些優秀的品質,讓我們幼小的心靈變得飽滿、充實和美麗,就讓我們將心比心,享受愛與被愛的快樂與幸福吧!學生學習活動教師幫輔活動教學板書設計8將心比心阿姨為奶奶開門——尊重、關愛他人母親鼓勵實習護士——寬容、理解他人教師課后反思由于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學生較易理解和接受,引導學生較容易。學生也比較樂意暢談生活中的寬容和理解。
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18個生字,學會其中13個;正確讀寫“任憑、無憂無慮、閉息凝視、溫柔可親、豐富多腔、變化多端、枝折花落、生氣勃勃”等詞語,語文教案-貓。
2、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掌握課文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ㄒ唬⿲
出示課題:貓(齊讀) 板書:貓
導語: 誰養過貓?能用一句話說說你對貓的整體感覺嗎?(學生發言)同學們,老舍先生也很愛貓,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課文——《貓》,就體現了他對貓的喜愛之情。
。ǘ⿲W習新知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一類生字要求會寫),理解字義。
。1)學生自己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2)課堂反饋自學情況。
、僦该x生字:媒體演示13個生字。
、谡簦罕 p@
、郾嫖龆嘁糇郑汉
運用媒體解決:
A.出示“和”字,讓學生讀出它的字音,同時點擊畫面出示相應的拼音;
B.讓學生用“和”字的不同讀音組詞。
、芊治鲎中谓Y構,記憶生字。
、堇斫庠~語:(可用查字典法、知字義解詞義的方法)
任憑:不論,無論。
無憂無慮:沒有憂愁和擔心。
閉息凝視:有意識地暫時抑制呼吸,聚精會神地看。
生氣勃勃:形容富有朝氣,充滿活力。
2、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初步感知課文。
思考:老舍先生筆下的貓留給你怎樣的印象?
讀完課文,先標序號,再用一句話說一說老舍先生筆下的貓留給你的印象。(只要與課文內容有關均可。)
板書: 古怪 淘氣 可愛
。2)再讀課文,梳理文章脈絡。
思考:課文中哪幾自然段寫了貓的性格古怪,哪兒又寫了貓的淘氣?并分別用曲線畫出概括介紹的句子,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貓》。
1——3自然段:貓的性格古怪。(成年的貓)
4自然段:滿月的小貓淘氣可愛。
思考:成年的貓和滿月的小貓既有不同的特點,又有相同之處,請你從概括介紹的句子中找找答案。
兩句話分別是:“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薄靶∝垵M月的時候更可愛,腿腳還不穩,可是已經學會淘氣!睆膬删湓捴,我們可以分別知道成年的貓性格古怪,滿月的'小貓淘氣的不同特點,從“更可愛”的“更”字,可以想到作者認為成年貓和滿月的小貓的共同之處是它們都可愛。(教師根據學生發言修改板書)
板書:
小結:老舍先生用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了貓的性情,字里行間流露著對貓的喜愛之情。下節課我們再深入學習。
3、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附: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讀懂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產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興趣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讀懂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ㄒ唬⿲耄
同學們,默讀課文,想想兩種貓有什么不同特點,又有什么相同之處?
板書:同上節課板書
。ǘ⿲W習新知
1、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1自然段,思考:這一段是從哪幾方面寫貓的性格古怪,可以畫一畫,可以作批注,還可以讀一讀,再說說作者是怎樣寫具體的?
第一自然段:從性情方面寫貓的性格古怪。寫了貓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
板書:老實——貪玩——盡職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學生分析的同時,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第一自然段時,要讀出作者行文時的多重轉折、回環婉轉的語氣。并結合課文理解“無憂無慮、閉息凝視”等詞語。
。3)總結學法:
A.默讀思考從哪方面寫貓的性格古怪;
B.勾畫、批注、朗讀理解課文;
C.說一說具體表現。
2、學習第2、3自然段。
。1)運用剛才總結的學習方法,學習第2、3自然段。理解詞語:溫柔可親、豐富多腔、變化多端等。(先自學,再小組交流,最后匯報)
第二自然段:從脾氣方面寫貓的性格古怪。主要寫了貓高興時溫柔可親,不高興時一聲也不出。
板書:溫柔—一固執(根據課文內容總結出來的)
第三自然段:從貓的膽量方面寫它的性格古怪。主要寫了貓什么時候都害怕,有時又非常勇敢。
板書:害怕——勇敢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總結第一部分。思考:為什么說貓的老實、貪玩、盡職,溫柔、固執,害怕和勇敢這些表現,構成了它古怪的性格呢?
。1)分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伽利略的先進事跡,了解擺的規律、自由落體定律;學習記敘和描寫相結合的手法;了解本文巧妙構思的作用。
2、實驗演示與文本閱讀相結合,概括伽利略的偉大發現;品味文中精彩描寫的詞句,體會人物精神。
3、學習伽利略不盲從權威、崇尚科學、不斷實驗、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培養閱讀人物傳記的'興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引入,激情示標
1、走近“近代科學之父”伽利略
學生介紹搜集來的有關科學家伽利略的生平事跡。
2、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根據拼音寫漢字:qí do(祈禱) 卷zhì(帙) 妥xié(協) 威xié(脅) hè hè(赫赫)英名
解釋下列詞語:默默無聞 一勞永逸 心不在焉
二、自主學習,引導思考
1、瀏覽全文,想一想文中主要介紹了伽利略的哪些方面的事情或哪些時期的經歷?
2、默讀文章8~12段,想一想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在孩童、求學時代就已經具備了哪些科學家的“偉人細胞”。
3、人物傳記通常是依什么來安排內容的順序的?而這篇文章是怎樣安排的?這樣的安排好嗎?為什么?
三、分組討論,合作交流
。ㄒ唬┵p析“斜塔上的實驗”寫作特色
1、精讀文章第三部分(13~19段),作者采用了哪些創作手法讓“斜塔上的實驗”一事寫得生動形象,讓伽利略這位科學家栩栩如生,吸引讀者?
2、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1)欲揚先抑,層層鋪墊(2)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
。3)場面描寫,渲染氛圍(4)語言、動作、神態、外貌描寫相結合。
。ǘ┙Y合文章內容,說說伽利略具有怎樣的性格特征?(哪些精神)
師明確:不盲從權威、崇尚科學、不斷實驗、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結合探究練習二
四、探究發現,創新運用
學了本文之后,你認為要想成為一名科學家要怎樣才能有創新精神?
五、鞏固練習,反饋評價
拓展延伸,積累為科學獻身者素材
1、了解伽利略因支持日心說而遭受的磨難。
2、在網絡上搜索一下,看看古今中外還有哪些科學家為了科學事業而勇于獻身。
板書設計
斜塔上的實驗
一、發現擺的規律 不斷實驗、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二、孩童求學時代 崇尚科學、甘于奉獻
三、發現自由落體定律 不盲從權威、勇于探索、創新精神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學會記事,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也可以寫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蘇教國標版12冊語文教案習作一。
2、通過事情表達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事,體現個性化。
3、記事的內容具體,要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中心明確。
教學準備
搜集小時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關物品。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出話題。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
同學們,大家都會唱《童年》這首歌吧!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會飛的夢,那冬陽下的駱駝隊,那一聲"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師讓同學回憶一下童年那充滿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達出來。
二、明確范圍,簡要指導。
1、指名讀"作文內容",思考這次作文給我們提了哪幾點要求。
2、拿出事先準備的老照片,圍繞老照片或珍藏的有關引起童年回憶的物品的前前后后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師簡要提示,教案《蘇教國標版12冊語文教案習作一》。
、僖怀"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發現,要有反思…)
、谝鶕覀冝r村的特點而展開。要說實話、真話、心里話,可以是釣龍蝦,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幫父母干農活…
三、范文引路,討論寫法。
1、讀范文《爸爸逗我玩》。
2、教師出示討論題目(先分組討論,然后各組長匯報,師生共同評議、補充)。
(1)文章給人的感覺真實嗎?有意思嗎?有趣嗎?
(2)范文中的語言、動作、神態及心里活動的描寫怎樣?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鑒和學習?
(3)"好笑"、"有意思"中蘊涵什么呢?你有體現你個性的有趣的事嗎?如果有請馬上寫下來。
四、快速習作,教師巡視。
教師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慣例,再次讓學生明確寫作的范圍,并要求在40分鐘內完成500字左右的文章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學術論文,也是一篇堪作典范的議論文。作者用思辨語言闡述了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二者的概念和相互關系,以及對傳統我們應該采用的態度。在教學時要想避免枯燥,可利用文章的語言特色來誘發學生的興趣,在把握課文思路的基礎上,采用問題探討的方式研讀課文,注意探討問題時應注重思路、突出重點。學習本文,不僅要完成文本研讀,更要借鑒文章的寫作技巧。課時安排為3課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增減。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辯證分析問題的方法。
2、理清文章思路,感受其邏輯思維方式。
3、正確對待傳統,提高思辨能力,弘揚民族精神。
【教學重點】掌握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的概念及二者區別。
【教學難點】辯證地看待傳統。
【教學時數】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識記字音字形詞語:
媲pì美 箝qián制 自戕qiāng 攻訐jié 污垢gu
一蹴cù 而就 威懾shè 蛻tuì 除
攻訐:揭發別人的過失或陰私而加以攻擊。
媲美:美好的程度不相上下;比美。
應運而生:原指順應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隨著某種形式而產生。
明日黃花:比喻過時或無意義的事物。
斑駁陸離:形容色彩錯雜紛繁。
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進。
余風遺響:遺留下來的風氣影響等。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輕而易舉的完成。
曇花一現:曇花開放后很快就凋謝。比喻突然顯赫起來的人或流行一時的事物很快消失。
孤芳自賞: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賞。
刮垢磨光:比喻教育人、培養人才。本文指破壞傳統文物的本來面目。
二、了解作者:
龐樸,1928年生于江蘇淮安,漢族。1954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班畢業,任教于山東大學。1974年調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歷史研究》雜志從事編輯工作,后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雜志副編審、副總編和《歷史研究》主編等職,F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人類科學發展文化史》國際編委會中國代表,F為“國際簡帛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著作有《沉思集》《公孫龍子研究》《一分為三——中國傳統思想考釋》《當代學者自選文庫——龐樸卷》《白馬非馬——中國名辯思潮》《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帛書五行篇研究》等。
三、背景介紹:
本文是一篇學術論文,寫于1991年4月。進入90年代以來,隨著外國尤其是港臺新儒學的興起,再加之改革開放以后比較寬松的政治思想環境,在中國大陸,興起了一股文化熱,學術界普遍對即將過去的一個世紀進行反思,試圖總結中國長期革故鼎新運動中的經驗教訓,對于一些過激的口號和行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論界也比較活躍。也有人提出了“回歸傳統”的口號,讀經、復興儒學,成為一時的時尚。針對這種種現象,本文從文化學的角度,作出分析。
四、課文研讀:
1、釋題: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是一個關系型的題目?梢,本文主要闡述了二者的概念和區別。龐樸認為:文化傳統是形而上的道,傳統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離道。
2、要求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理清思路。全文可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
引子部分:是全文總起,闡述什么是傳統,正確對待傳統的重大意義。提出應區別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這兩個概念。
“傳統文化”部分:闡述什么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的特點、范圍,以及應該采取的方針和態度。
“文化傳統”部分:將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相比較,從而揭示出文化傳統的特點,探討其誕生、生長、變化的規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礎。
“財富與包袱”部分:論述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的雙重屬性,闡明應正確認識和對待傳統。
3、根據問題研讀問題:
。1)研讀引子部分:
A、作者認為:應該怎樣處理時代發展與傳統的關系?
明確:“為了走向未來,需要的不是同過去的一切徹底決裂” ,“而是妥善地利用過去(傳統)”。
B、作者把“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的差別,說成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別相媲美”,這里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該如何理解?
明確:類比;橄鬄榫唧w,貼切、形象,增強說理的生動性。說明文化傳統是穩定的、恒久單一的;傳統文化是豐富的、復雜的、可以變動的。
。2)研讀“傳統文化”部分:
A、對“傳統文化”的概念該如何界定?
明確:“傳統”和“文化”兩個概念的關系方面進行分析!拔幕笔侵行脑~,“傳統”是修飾詞,重點應落在文化上。內容上指“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
B、傳統文化有什么特性?
明確:時代性和民族性。
C、如何理解時代性和民族性?
明確:時代性是指文化是應運而生的,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情況的變化而變化,但不管存在時間長短,只要存在過的,就是合理的。既然存在過的,就會產生影響,這種影響,隱形的或顯性的存在,就成為民族性,即文化中帶有民族特征的因素。
D、本段采用的論證方法有哪些?
明確:下定義和舉例子。
五、課后作業:預習后兩個部分。
六、板書設計:
傳統文化 文化傳統
蜂 蜜 蜜 蜂
第二課時
一、內容回顧:明確傳統文化的內涵。
二、研讀“文化傳統”部分:
1、作者是怎樣論述什么是文化傳統的,文化傳統的實質是什么?
明確:首先還是從“傳統”和“文化”兩個概念的關系方面進行分析!皞鹘y”是中心詞,“文化”是修飾詞,重點應落在傳統上。其次采用了作比較的論證方法,說明文化傳統是不可捉摸、難以名說、無所不在的,這是從表現形態上說的。接著從產生過程上來看:一是實踐性;一是體現出來的形式——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說得明白一點,就是民族精神。
2、文化傳統是如何形成的?
明確:同一片園地的人們,形成共同心理狀態,并且為群體所崇尚。而后其道大行,歷經歲月沉淀而形成。
3、文化傳統有什么作用?
明確:是一種惰性力量。既能制約人們,又能團結凝聚人們。
4、文化傳統的特點是什么?
明確:穩定性(惰性)和可變性。
5、分析文化傳統的變化和外來文化的關系?
明確:文化傳統與外來文化相接觸、交流,經過驚奇、觀望、攻訐——學習、交流、消化、吸收、整合這一系列過程,就會發生變化并帶來后果:雖然未必面目全非,但卻讓人感到陌生。
三、研讀“財富與包袱”部分:
1、應該如何看待傳統?
明確:既是財富,也是包袱。
2、如何理解傳統既是財富也是包袱?文章論述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么?
明確:“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文化遺產,“文化傳統”是不死的民族魂,是民族精神。一個民族正因為有了自己的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才有巨大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力量,才能在傳統的制約與支配下,凝聚成了一個穩定而團結的集體。所以說,傳統是財富。然而傳統是一種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鉗制思想、束縛行動的本性,妨礙進步和發展,因而傳統又是包袱。作者論述這個問題,是要我們辯證地了解和掌握傳統的這兩重屬性,既要繼承和發揚傳統,古為今用,又要批判分析,棄其落后的保守的東西,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有益的東西,促使傳統不斷發展與進步。
四、回顧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是如何闡述“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這兩個概念的?
明確:首先,從語言結構分析入手,將“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分別落腳到“文化”和“傳統”上。
接著,從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日常認識入手,對兩者作出“定義”式的簡單判斷;傳統文化就是通常所說的文化遺產,文化傳統就是民族精神。
然后,又從“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的形成過程的角度,闡釋了兩者的特性:傳統文化是具體的,帶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民族性;文化傳統是意識和精神,是一種惰性力量。
最后又以比喻的方式,闡述了兩者的兩重屬性:既是財富,也是包袱。
五、板書設計:
傳 統
第三課時
一、總結本文主題:
文章通過闡述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的內容、特點及利害關系,表達了作者的觀點:為了走向未來,需要的不是同過去的一切徹底決裂,將過去徹底砸爛,而應該妥善地利用過去,在過去這塊既定的地基上構筑未來大廈。
二、辯證分析是本文的突出特點,請舉例說明文章是如何進行辯證分析的?
明確:例如,在闡釋“文化傳統”時,一方面既肯定其“在歷史上起過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又明確指出“對后人來說,就有一個對傳統文化進行分析批評的'任務,明辨其時代風貌,確認其歷史地位,接受或拒絕其余風遺響”。在闡述“文化傳統”時,一方面指出“沒有文化傳統,我們很難想像一個民族如何能存在,一個社會如何能穩定,一個國家如何能鞏固”,另一方面又明確指出“當然這并非說文化傳統是不變的”,“這也并非說文化傳統不會接受外部世界的影響而變化自己的內容”。作者在闡述“財富與包袱”這一內容時,更是充滿辯證分析:例如課文最后三小節,這三節起著概括本部分和全文的作用。首先提示辯證地把握傳統的兩重屬性并非易事,指出由于認識偏差而引發的兩種傾向所帶來的嚴重后果。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接著否定前面的比喻的不當,指出傳統是內在物,是人群共同體的品質和精神。這和前一節形成正反對比,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最后進一步明確,說明這種內在物的本質屬性和由來,闡明應該采取的正確態度。
三、賞析課文寫作技巧:
1、采用小標題形式,新穎別致,令讀者一目了然。
2、采用了議論文的一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ɑ仡櫿n文內容,完成板書)
提出問題:民族傳統與文化密不可分,弄清“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很有必要。
傳統文化就是文化遺產
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具有時代性和民族性
與 分析
問題文化傳統是民族精神
文化傳統 文化傳統文化傳統是一種惰性力量
文化傳統的變化是緩慢而復雜的
傳統是財富,也是包袱
結論
辯證地了解和掌握傳統的雙重性
3、語言特色:
。1)、句式整齊,整散結合,生動活潑。
例如:“它們或者與時俱進,演化出新的內容與形式;或者抱殘守缺,化為明日黃花;也有的播遷他邦,重振雄風;也有的曇花一現,未老而先亡”,這一段話眾多成語連用,主要語句句式整齊,以整句為主,整散結合,將論述性很強的話表達得鏗鏘有力,既給人文化內涵厚重的感受,又讓人覺得活潑輕松,讀起來朗朗上口。
。2)、運用多種修辭,給枯燥的議論文注入了一汪活水,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A、比喻
例如:如果只愿在白紙上描繪未來,那么,所走向的絕不是真正的未來,而只能是過去的某些糟糕的角落。
B、擬人
誰要想拉住傳統前進的腳步,阻擋傳統變化的趨勢,縱或得逞于一時,終將徒勞無功。
四、開放性問題:
1、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熱衷于過西方的節日,如圣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等等,而對中國傳統的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等,卻越來越淡漠,對此,你怎么看?
2、一位大學生的演講中有這樣一句話:今天我們努力的學英語,是為了將來全世界都努力的學漢語。據國家語委對外漢語考試的機構統計,現在每年參加漢語考試的外國人逐漸遞增,一些想要來中國發展的外國人,都把學漢語當成是其發展的重要部分。對此,你怎么看?
3、在西方被認為是垃圾食物的可口可樂、麥當勞、肯德基等,卻成了中國人的最愛,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五、板書設計:
提出問題:民族傳統與文化密不可分,弄清“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很有必要。
傳統文化就是文化遺產
傳統文具有時代性和民族性
文化傳統是民族精神
文化傳統是一種惰性力量
文化傳統的變化是緩慢而復雜的
傳統是財富,也是包袱
結論
辯證地了解和掌握傳統的雙重性。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復習鞏固漢語拼音的基礎上,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許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 ,從中領悟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重點:
1、借助課文內容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熟讀課文,領悟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難點:
反復熟讀課文,體會小草與小河的美好品德,進而學會做人的道理。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揭示課題
1、看圖,談話導入。
。1)(出示掛圖,播放流水聲)小朋友,你們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是什么樣子的?
。2)小河的水清清的,小草的顏色綠綠的,老師和小朋友們一樣地喜愛。這兒的水和草為什么這么可愛呢?讓我們看個究竟吧。
。úシ耪n件或課文朗讀)
2、揭示課題
出示:小河與青草 (注上: hé yǔ qīng cǎo )
指名讀題,教學青。(后鼻音)
齊讀課題
二、初讀指導
1、分小組讀課文(四人一小組),有求:
。1)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
。2)小組成員互幫互助,沒有把握的字還可向其他組請求幫忙。
2、教師巡視組織小組讀好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
老師帶來一些詞語寶寶,你們想認識他們嗎?
。1)出示生字詞:
小河邊 感謝 河岸 緊緊 抱住 碧綠碧綠 喜愛 水分 干枯
。2)指名、齊讀詞語。
。3)現在詞語寶寶又躲到了課文中,你們還會認出他們嗎?指名分自然段試
讀課文,師生及時正音。
三、精讀課文
學習第一自然段。
1、看圖,小草喜愛小河嗎?(生:喜愛)為什么喜愛?小朋友你們讀一讀這句話。
投影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2、你是怎么知道小草喜愛小河的?
比較句子:(1)彎彎的小河邊,長滿了青青的小草。
。2)彎彎的小河邊,長著青青的小草。
3、這兩個句子一樣嗎,哪兒不一樣,你覺得哪個好?
4、長滿了說明小河邊的小草很多,小草喜歡和小河生活在一起。
5、指導朗讀。
。1)小草真是很多,的確是喜歡小河。怎么讀才能讀出小草的高興呢?你們誰來讀一讀這句話。
。2)(播放流水聲)小草喜愛小河,你們喜愛嗎,怎么讀出你們的喜愛呢?誰再來試試。
6、這句話里有兩個生字,你們能找出來嗎?指導書寫:青、草
。1)青:上下結構。第四筆橫較長,第五筆是豎。
。2)草:上下結構。最后一筆豎寫在豎中線上。
。3)學生按筆順描紅。
。4)觀察生字位置結構描紅、臨寫。
四、設疑激趣
小草為什么喜歡小河,小河也會喜歡小草嗎?我們下一節課繼續學習。
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亦、妝”2個字。會寫“斷、楚、孤、帆”4個字。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望天門山》。
。3)體會古詩所描繪的美景及特點,并動手畫一畫。
2、過程與方法:
在讀、畫、背中初步感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
借助注釋,理解詩句意思。
三、教學難點:
體會古詩所描繪的美景及特點,并動手畫一畫。
四、課前準備
、傥覈娘L景名勝和生字詞、古詩的'課件。
、趯W生課前搜集有關古詩內容及詩人的資料,搜集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
五、教學課時: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望天門山》
一、回憶詩人,導入新課
、偻瑢W們,你們了解李白嗎?誰來背背他寫的詩?
、诳磥硗瑢W們非常喜歡李白的詩,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他寫的一首詩——(學生齊讀課題)
二、讀通詩句,了解詩意
、賹W生初讀課文。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讀不準的字音多讀幾遍,在讀不懂的地方打一個問號。
、跈z查交流。
A、多媒體出示課文中生字:斷 楚 孤 帆 亦 妝
讓學生讀生字,并幫助正音。
B、多媒體出示課文《望天門山》。如果大家把這些生字帶到詩中一定會讀得更好!
學生讀詩句,個人讀,集體讀。
、圩宰x自悟詩意。請大學聯系課文中注釋,并參考一些工具書,想一想詩句的意思。
A、學生個人讀悟。
B、在學習小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問,大家商討解決。
D、教師引導大家說說詩意。
三、誦讀全詩,感悟詩情
、俳處煼蹲x,學生自由體驗。
、诙嗝襟w配樂練習讀,整體體驗,力求讀出感情。
、壑该首x,讀完后,請介紹為什么讀得這么好!
、芤龑П痴b:這么美的詩大家想不想永遠留在自己的記憶中呢?
自由練背。
同桌互相背。
多媒體配樂有感情的背。
四、書寫生字,默寫課文
、倬毩暽帧皵、楚、孤、帆”。
、谀瑢憽锻扉T山》。
五、總結全詩,深化感悟
讀完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呢?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感受表達出來。
第二課時
學習《飲湖上初晴后雨》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俨シ盼骱吧恼n件。提問:西湖的景色美嗎?如果你欣賞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別有一番滋味呢!
、诎鍟n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的一首詩《飲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誦讀,初步感悟
、俳柚匆舫踝x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诮處熤攸c指導:瀲liànyàn 空蒙kōngméng
淡妝濃抹dànzhuāngnóngmǒ 相宜xiāngyí
、圩x通課文:如果把這些生字新詞放入詩中,大家一定會讀得更好!
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體會詩的朗讀節奏。
、芡プx全詩,并相互正音。
三、熟讀成誦,體驗情境
、倮首x交流。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讀,集體讀。
、隗w會詩意。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
、墼僮x課文,讀出詩情。你能將西湖雨中的美景讀出來嗎?
學生借助多媒體的音畫反復誦讀體驗。
、軐W生自由背誦。
四、走出課文,拓展延伸
、俳涣髡n前搜集的描寫祖國壯美河山的詩。
、谂e行“美麗的祖國”古詩詞朗誦會。
板書設計:
碧水:開、回
1、望天門山青山:中斷、出
孤帆:日邊來
2、飲湖上初晴后雨
晴
水光、山色
雨
淡妝
比西子總相宜
濃抹
語文教案 篇8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引導學生發現漢字構詞中字相同而詞語的意思不同的規律。
。、學習8個由不同的兩個字組成的生字。
。、會正確選擇意思相近的詞語。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課型
新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直接導題,并板書:語文園地四
二、講授新課
。、我的發現:
、 出示一組詞語:
奶牛 牛奶 圖畫 畫圖
蜜蜂 蜂蜜 牙刷 刷牙
水池 池水 山上 上山
、 讀一讀詞語。
、 讀讀泡泡里的話,你能把學習伙伴沒說完的話說完整嗎?(學生自由補充)
、 你發現了什么?(每組兩個詞語的.字相同,可是位置不同,意思就不一樣。)
、 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一組詞語嗎?(同桌說后全班交流)
子女 女子 女兒 兒女
菜花 花菜 樓上 上樓
…… …… …… ……
。、讀讀認認:
、 學生自己讀一讀。
、 動腦筋想一想說一說:這八組字在構字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 你想怎樣記住這八個字。小組討論識字方法。
、 按“月”和“夫”組成“膚”,皮膚、皮膚的方法讀一讀。
、 從八個字中選字進行擴詞練習。
、 選出其中的詞語進行說句子練習。
。、我會填:
、 讀一讀每組詞語,說說每組兩個詞語有什么不一樣?
、 生自己進行填空練習。
、 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填?
、 讀一讀句子。
、 補充練習:
溫暖 溫和
這位服務員( )地接待每一名顧客。
老師對我的關心,讓我感到很( )。
三、課堂小結
四、布置作業
。、學生回家動手制做小制作。
。、利用課余時間收集郵票、名言等。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四
子女 女子 女兒 兒女
菜花 花菜 樓上 上樓
…… …… …… ……
溫暖 溫和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正確閱讀短文。
。、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會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小制作并能評價別人的作品。
。、展示自己收集的郵票、名言等。
〖教學準備
。、學生動手做小制作。
。、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收集郵票、名言等。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我會讀
。、生輕聲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
。、同桌互讀,說說從這篇短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進行朗讀擂臺賽。
。、評出擂主并給予獎勵。
二、口語交際:我們的小制作
。、交代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 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小制作。
、 介紹自己的制作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怎樣做成的?你的小制作有什么用處?
、 評一評誰的手巧,誰說得清楚、明白。
。、請一名學生先按上面的要求上臺說一說。教師相機進行點評。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介紹。
。、每個小組選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學生可適機進行評價。
。、向小組以外的同學進行介紹。
。、評最佳作品和最佳講解員。
三、展示臺
。、以小組為單位布置展示臺,展示自己收集的郵票、名言。
。、每個同學向小組成員介紹自己收集的材料。
。、請其他小組的同學參觀。
。、邀請學校老師和家長參觀。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四
展示臺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詩經教案05-31
語文《檢閱》教案06-10
語文樹教案12-11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黃繼光》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