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班數學教案

    小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4-08-15 14:46:15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小班數學教案模板匯總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小班數學教案模板匯總6篇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在幼兒教育活動中,要利用身邊的事物讓幼兒去發現問題,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激發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去探究、去思索、去想象、去表現……”。樹葉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秋天的樹葉也是最美的。因此,在活動中我選用樹葉,通過讓幼兒給樹寶寶穿衣服的活動,讓幼兒學習有規律的排列樹葉,使幼兒體驗到用樹葉裝飾物品的美感。

      活動目標

      1、學習按ABAB模式排列樹葉。(重點)

      2、體驗用樹葉裝飾物品的美感。

      活動難點能正確按ABAB模式排列樹葉。

      活動準備

      1、撿拾大小相近的樹葉若干。

      2、幼兒人手一個紙盒和塑料筐。

      3、教師裝飾的紙盒范例,樹葉裝飾像框。

      活動過程

      一、出示樹葉收藏盒,引起幼兒興趣。

      1、以變變變的.形式教師出示自己設計的寶盒,請幼兒猜猜里面藏著什么?

      師:小朋友吳老師給你們變一個寶盒出來,看(出示寶盒)。這個寶盒漂不漂亮?

      2、觀察樹葉寶盒外面的裝飾。

      師:我們一看這個漂亮的盒子上面有幾種樹葉?它們是怎樣排隊的?(一片綠葉、一片紅葉)

      3、看樹葉寶盒。

      師:那你們猜猜里面會有什么?猜到告訴老師。(教案來源:)讓我們打開盒子,看看里面有什么。噢,原來這個寶盒里面藏著的就是(盒子外面裝飾的)樹葉。

      4、出示樹葉像框范例,請幼兒看看樹葉是怎么排隊的。

      5、:原來樹葉的排列很有意思,兩種葉子交替排列。一片大葉子,一片小葉子或者一片綠葉子、一片紅葉子。

      二、樹寶寶穿衣服

      1、出示樹寶寶紙盒

      師: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小朋友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可森林里的樹寶寶卻冷的發抖,因為它們沒衣服穿。我們一起幫它們做件衣服吧!

      2、教師示范,一邊排列,一邊引導幼兒說出葉子的顏色。下一個應該排什么?(一片綠葉、一片紅葉……)

      師:請小朋友把自己小椅子后面的筐子放桌子上來,里面有一些綠色的和紅色的葉子,現在我們按照“一片綠葉子,一片紅葉子”的規律幫樹寶寶做衣服。

      3、幼兒操作

      師:看看自己手里拿的是什么顏色的樹葉,下一個又該換什么顏色了。想好了再動手粘上去。

      4、教師巡回指導,對能力弱的小朋友給予幫助。

      三、美化教室

      樹寶寶們穿上漂亮的新衣服都開心的笑了,我們一起送它們回家吧。ㄇ墒謪^)

      四、活動延伸

      把樹寶寶陳列在巧手區,供幼兒區域活動操作。(幼兒可以在盒子的其它3個空面進行有規律的瓶蓋印畫、涂色等)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我以“變變變”的形式出示自己設計的寶盒,請幼兒猜猜里面藏著什么,打開盒子,一起看看里面收藏的樹葉。出示一些不同的樹葉交替裝飾的范例,請幼兒看看樹葉是怎樣排隊的。幼兒通過觀看教師操作發現兩種葉子交替排列,產生興趣。我讓幼兒按照一片綠葉子,一片紅葉子或一片大葉子,一片小葉子的規律動手來排列。在活動中幼兒都很有興趣積極主動的動手操作。

      不足之處:由于上課經驗不足,有幾個環節在課前準備中很熟,可幼兒一亂,就忘記強調了!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分辨動物的花紋,練習手口一致的點數,并能正確說出總數。

      2、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活動操作過程,能正確地進行操作。

      【活動準備】 小動物的布景,數字,糨糊,小動物圖片,幼兒操作材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許多動物朋友來和我們一起玩躲貓貓的游戲,你們想不想一起玩?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小動物的布景圖,引出長頸鹿、老虎和斑馬。

      師:看!請你們來找一找,這個森林里藏了什么動物?找到請舉手告訴我!

      請幼兒說說看找到的小動物。

      2、將長頸鹿請出來,引導幼兒觀察它的花紋,討論花紋的不同和數量。

     。1)師:“看到了這么多動物,我們一個一個把他們請出來吧”。

      “請一個小朋友來指指看哪個是長頸鹿”。

      “他指的對不對?我們一起把長頸鹿請出來,一起說‘長頸鹿快出來,長頸鹿快出來’”。

     。2)引導幼兒觀察長頸鹿的花紋,知道它的主要特征。

      師:快看,長頸鹿身上的花紋是什么樣的,哪個小朋友能說說看。

      小結:長長的脖子有圓圓的`花紋,就是長頸鹿。

     。3)師:長頸鹿身上的花紋一樣嗎?那我們來數數,脖子上有幾個小小花紋,先把小手伸出來。

     。4)師:數到5個圓形花紋,那我們就用數字5來表示。

     。5)請一個幼兒上來數數身上的。同樣貼上相應的數字。

      3、將斑馬請出來,引導幼兒觀察它的花紋,討論其數量和形狀。

     。1)師:長頸鹿已經被我們找出來了,那接下來我們還能找到什么動物,我請個小朋友來找找看。

     。2)師:他說這個是斑馬。那我們看看是不是斑馬?我們一起喊‘斑馬快出來,斑馬快出來’。

      “真的是,斑馬說你們可真厲害,它又要考考你們了。它啊要請你們看看它的身上有幾條花紋!

     。3)請一名幼兒上來數數,并帖上相應的數字。

      師:他說3條,你們同意么?我們一起來數數看,把手指頭拿出來。

      “說的真棒,那我們就用數字3來代表斑馬有3條黑黑的條形花紋”。

      4、將老虎請出來,觀察它的花紋,討論其數量。

     。1)引導幼兒說出老虎

      師:我們小六班的小朋友真棒,已經找到兩個小動物了,還有小動物藏著么?你看到什么地方?

     。2)觀察老虎的尾巴以及其花紋,并知道老虎和斑馬的不同。

      師:你怎么看出來它是老虎?

      “你們看到它長長的尾巴了,尾巴上也是黑色的花紋。咦?那它怎么不是斑馬?

     。3)邀請幼兒數數老虎花紋的數量。

      師:你們可真厲害啊,我們一起請大老虎出來,一起說‘大老虎快出來,大老虎快出來’。大老虎出來了,它悄悄的跟我說,哎,都怪我的尾巴沒藏好,被你們發現了,那請你們數數我的尾巴上有幾條花紋?我們用數字4來代表老虎有4條花紋。

      5、教師示范,幼兒點數操作。

     。1)師:你們本事可真大啊,其實啊后面還有許多動物朋友呢,我們一起數123把它們請出來好不好?

     。2)觀察小動物的身體,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哪里不見了花紋。

      師:哇,好多小動物啊。咦~好像不太對,他們身上像少了些什么?你們看看,少了什么?

     。3)教師示范如何找小動物的花紋,引導幼兒看旁邊的數字。

      師:小動物們又悄悄跟我說了。哎呀呀,他們可著急了,沒了花紋可怎么辦呀。我們來幫它們找找好不好。我們先幫一個小老虎好吧。請個小朋友來找一找它的花紋。他找的對不對?你們怎么找出來的呀?

      小結:每個小動物旁邊都有一個數字,這個數字就是告訴你,小動物缺少幾條的花紋。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知道

      師:還有這么多小動物沒找到自己的花紋呢,要請你們幫幫忙了。我每人給一個小動物,請你們先看清楚動物旁邊的數字,確定它少了幾條花紋,然后從桌子中間的籃子里找一找,用糨糊幫小動物粘回去。粘好的小朋友把小動物送回這邊的森林里哦。

      三、結束部分。

      師:你們可真棒啊,動物的花紋都被你們找到了,小動物真開心,它們說它們還有許多好朋友要你們幫忙呢。我們一起去把它們先找出來好不好!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用重疊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找出一組物體多出的部分。

      3、從左至右擺放物體。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大圓片4個,小圓片3個。

      2、貼絨卡片:小兔4個,蘿卜 3個,老鼠、貓頭飾若干。地上圓圈4個,每個圓圈能容納幼兒7人。

      活動與指導:

      l、出示貼絨圖片小兔和蘿卜,說:我們給小兔分蘿卜吃,1只小兔只能分1個蘿卜,小朋友看看,是小兔多,還是蘿卜多?待幼兒回答后,問幼兒:“ 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在貼絨板上示范:將兔子卡片逐個放在貼絨板上,讓幼兒注意老師是怎樣擺放兔子卡片的,(手的動作從左至右)然后將蘿卜逐個放在兔子上面,每放—個,說一聲:“給你一個蘿卜!辈⒆層變鹤⒁饨處熓謩幼鞯姆较,問幼兒,兔子和蘿卜哪個多,哪個少?請把多余的拿出來。

      2、幼兒操作。讓幼兒兩手各拿大小圓片,看一看,大小圓片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然后逐—將大圓片擺在桌子上,將小圓片逐一放在大圓片上,(注意手的擺放方向)說出大圓片和小圓片,哪個多,哪個少?將多的拿出來給大家看。

      3、游戲:貓抓老鼠。

      給幼兒戴上頭飾,音樂響,每4只貓、3只老鼠圍著圓圈跳舞。音樂一停,每只貓迅速抓住一只老鼠,然后說出貓與老鼠,誰比誰多,誰比誰少,讓多的站出來。

      注意:貓和老鼠只能在各自的圈內活動;重新玩游戲時老鼠比貓多一只。

      活動反思:

      活動之前,對教學具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活動的開始用變魔術的方法引出小兔和蘿卜,孩子比較感興趣,比直接出示小兔和蘿卜生動點,孩子也比較容易接受。

      在第一環節中,比較小兔和蘿卜的多少,教師應該直接把小兔逐個放在黑板上,讓幼兒能清晰地看到,而不是拿在手上讓幼兒來比較它們的多少,相對來說幼兒會難比較區分,也不夠清楚明了。環節二中,請幼兒操作階段前,分大圓片和小圓片的時間有點浪費。絕大多數幼兒能依次擺放大小圓片,也能將多出來的拿出來,重難點達成。在整個活動中,還是有些環節沒能很好地落實。

      在游戲環節,也是為了服務于活動的目標,在時間和方法上,沒有做到位,特別是孩子在選擇角色時,應該由他們自主選擇。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正確感知數量

      2,了解數字3的實際意義。

      3、 體驗尋找和發現的樂趣。

      4、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 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6、 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1、 布置1、2、3車位的停車場,并標上相應的數字。

      2、 玩具車每人一輛。

      活動過程

      1、 通過游戲,感知3以內的數量。

      2、 游戲:朋友抱一抱

      教師發出指令,2個小朋友抱一抱或者3個小朋友抱一抱。幼兒聽指令玩游戲,請幼兒相互檢查是否正確。游戲可反復進行。

      觀察、點數,進一步理解3的實際意義。

     。1) 游戲:汽車開回家。

     。2) 每個幼兒一輛玩具汽車。

      師:每個幼兒拿一輛小汽車,今天我們要送汽車回家。

      帶幼兒到布置好的場地,觀察并提問:請看看停車場的停車位有幾個?

      師:請將小汽車送回停車場。

      請將停在3個停車位的汽車開出來。

      小結語:我們的停車場停的車的數量不一樣,1個停車場只能停1輛汽車,2個停車位的停車場只能停2輛小汽車,3個停車位的停車場只能停3輛汽車。

      3、 認識數字3的字形特點。

      師:這個數字寶寶3像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停車場上的數字3,鼓勵幼兒大膽聯想。

      活動反思:

      此活動《汽車開回家》是小班的數學活動,最主要的目標是正確感知數量3,了解數字3的實際意義和體驗尋找和發現的樂趣。幼兒和教師的互動很緊密,環節相扣,課堂氛圍很活躍,幼兒基本達到我的'預期目標。

      安排的任務,還發現有個別幼兒幫助不會按照教師提出的要求來停放的車輛,與幼兒共同總結評價,對正確停車的幼兒給予表揚。

      過后我會在益智區中投放圖卡和操作材料、數字和操作材料相對應的區域材料,讓幼兒在游戲化的學習情境中繼續感知3的實際意義。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1.喜歡參加計數的數學游戲, 會根據要求進行操作。

      2.嘗試用多種感官感知4以內物體的數量,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3.感知4以內的數量并初步理解4的形成,理解3添上1是4, 4里面有4個1。

      (二)活動準備經驗準備:幼兒基本掌握手口一致地進行3以內物體的點數。

      物質準備:數字卡片1 一4, 4張數字1的`卡片,紅、黃、藍、綠色的小蟲圖片各一張,籃子、小雞頭飾、綠色小蟲圖片若干,寫有1 一4數字的房子底板各一塊,畫有1 一4的數量、顏色或大小不同的小蟲圖片若干張。

      (三)活動過程1.小雞練本領:多種感官感知3以內的數。

      教師當雞媽媽,幼兒扮作小雞玩游戲。

      小雞聽雞媽媽的指令做相應動作:發出1聲叫聲,拍2次手,扇3次翅膀等。

      2.小雞捉蟲:初步感知4的形成。

      雞媽媽數字卡,請幼兒捉相應數量的蟲子,再互相檢查操作結果。

      3.雞媽媽捉蟲:講解演示4的形成。

      雞媽媽出示一張黃色小蟲的圖片:"我先捉了 1條黃色的小蟲。"再出示一張綠色小蟲的圖片:"我又捉了 1條綠色的小蟲,1條小蟲添上1條小蟲,是幾條小蟲?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卡2。

      又出示一張紅色小蟲的圖片:"我又捉了 1條紅色的小蟲,2條小蟲添上1條小蟲,是幾條小蟲?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卡3。又出示一張藍色小蟲的圖片:"我又捉了 1條藍色的小蟲,3條小蟲添上1條小蟲,是幾條小蟲?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卡4,并小結:3添上1 就是4 。"雞媽媽和小雞們一起觀察每種顏色小蟲的數量,在每種顏色小蟲下面擺上數卡,表示其數量, 理解4 里面有4 個1 , 4 個1 合起來是4 。

      4.小雞運食物回家,感知4以內數的等量集合。

      每只小雞自愿取一張食物卡,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卡片上有什么食物,有幾條蟲子,可以用數字幾表示。雞媽媽在活動室里布置四座房子,小雞說一說每座房子上的數字是幾,再對照自己卡片上蟲子的數量,分別將食物送回相應數字的房子里,要求圖片上小蟲的數量與房子上的數字相等。

    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認識大小標記,按照大小標記將物體分類。

      2、 大膽講述自己活動的過程和結果,對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大小標記、地墊。學具:物品人手一個(種類是人數的一半,同種物品大小不同,顏色、形狀相同)。

      活動過程:

      1、 認識各種物品,比較同種物品的大小。

      1出示各種物品:“小朋友看墊子上有什么?

      2請小朋友一人拿一樣東西找到和它長得像的朋友手拉手坐在一起。請小朋友講出兩個物品的不同。

      2、 按照物體的大小選擇相應的標記。

      1出示大小標記,請小朋友說出它的不同,并且用身體動作來感受大小標記的含義。

      2請小朋友將手中的物品按照大小送到相應的大小標記筐內。

      3、 按大小標記將雪花插片歸類。

      4、 游戲:大泡泡、小泡泡

      教師出示大小標記,幼兒看標記進行游戲。

      區《綱要》試點園數學活動《誰大誰小》評析

      1、 老師的教態好,在活動中收放自如。老師帶幼兒玩數學游戲氛圍好,幼兒很開心。

      2、 活動目標清楚,材料源于生活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幼兒自主性得到發揮。

      3、 老師能將知識點轉化為興趣點,幼兒很容易掌握,老師的教育策略運用得好。

      4、 建議:

      1在第一環節老師提“哪里長得不像”時,可以讓幼兒先說像地方,在此基礎上再觀察不像的地方,幼兒會講的更好。

      2分插片的環節已經不是難點,可以增加其它物品讓幼兒來分。

      3可以把以前認識的標記拿出來,分幾組操作,這樣數學活動會飽滿一些。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12-30

    (經典)小班數學教案07-22

    【經典】小班數學教案07-22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7-07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7-08

    小班數學教案01-08

    小班數學教案[精選]08-12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8-07

    小班數學教案(精選)07-31

    【經典】小班數學教案10-13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