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文教案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一、導入:
長江水域遭受嚴重污染,導致許多生物生存危機,白鰭豚就是其中之一。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介紹白鰭豚的文章。
二、講新課:
1.交流資料:
1980年1月11日,漁民在長江洞庭湖城陵磯捕到了這只體重36.5千克、體長1.45米的雄性幼豚,取名為“淇淇”。
補充資料:20xx年,7月4日,白鰭豚“淇淇”在武漢去世,人們了解白鰭豚的'生活的這一窗口就這樣關閉了!颁夸俊庇扇祟惓晒κ丘B了22年,是世界上存活時間最長的4頭淡水鯨類之一。去世前,“淇淇”已體長2.07米,重達98.5千克,約25歲,在淡水鯨類已屬老齡,相當于人的70 歲高齡。
2.交流字詞
微薄bó 白媼ǎo 孑遺jié 趨勢qū 樹蕨jué 庇護bì
彌補mí 奢望shē 容納nà
3、交流探究
(1)、這篇文章用許多方法來介紹“淇淇”,你能找出來嗎?并說說它的作用。
(2)、對白鰭豚這樣的孑遺生物造成生存威脅的因素有哪些?
(江水的嚴重污染,繁忙航運和亂捕濫撈。)
(3)、如果白鰭豚滅絕了,那么它所帶來的嚴重后果是什么?
(4)、為了保護僅存的這些白鰭豚,你認為長江流域應采取哪些措施來改善自然地理環境?
(5)、除了白鰭豚之外,你還知道我國的哪些瀕危動物?你想為它們做點什么?
三、展開聯想
據有關報道,“淇淇”已經死去,想一想“淇淇”去世前的生活情景,寫一寫“孤獨的淇淇”。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誦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學習積累文言詞語。
2.體會古代人民認識、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3.培養學生的探索和創新能力。
重點了解一些相關的文學常識;積累文言詞語,熟讀并背誦《共工怒觸不周山》
難點多角度討論分析,理解文章的內涵。
教學設計
一、導入并明確學習目標(2分鐘)
《夸父逐日》使我們認識了一位神話英雄,《共工怒觸不周山》將引領我們走進遠古神話的戰爭之中。請看學習目標:
1.誦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學習積累文言詞語。
2.體會古代人民認識、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3.培養學生的探索和創新能力。
二、指導自學(2分鐘)
1.借助課文注解和工具書,弄懂詞句的含義和全文內容;
2.借助《學習與》等資料,了解作品及人物.
3.熟讀并背誦《共工怒觸不周山》
三、學生自學,教師巡視。(10分鐘)
四、檢查自學效果,并引導學生更正(10分鐘)。
1.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幫助更正讀音并讀朗讀時的節奏和感情提出看法。
2.學生把原文抄在黑板上,請同學逐句翻譯。其他同學翻譯質量。
3.理解原文大意,并把此故事講聽。
4探究,加深理解
師:本文章寫的是一場戰爭。與我們以往了解的戰爭描寫有所不同,它沒有寫戰斗場面,沒有寫戰爭規模,甚至沒有寫戰斗過程,那么主要抓住了戰爭哪一角度,共工哪一方面,即文中的哪一字來寫的呢?
生:怒。
師:“怒”反映了共工怎樣的心理狀態?
生:不順心。
師:從“怒”中,你看出了什么?(合作探究,教師引導)
設計思路:
a.從“怒”看其表現——“觸”
b.從“怒”看其后果——天柱折地維絕
c.從“怒”看其戰斗過程——激烈
。ㄎ闹胁]有寫,但是從“怒”中,我們不難看出共工的心不甘,且造成了如此破壞性的后果,如此神勇,想想他與顓頊的爭斗的激烈程度,自可不言而喻。請同學們發揮想象,說一說“共工與顓頊爭為帝”的戰斗場景究竟是怎樣的.?可小組交流,注意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把握神話想象和夸張的特點)
d.從“怒”看其人——你覺得共工是一個怎樣的人?
。ㄓ赂、豪氣、堅強、愿意犧牲自己來改造山河的大無畏)
2、再讀感悟
在朗讀時,應讀出共工的那種心不甘,那種憤怒之情,那種地動山搖只勢!
a.自由讀
b.指名讀
c.男女競賽讀
3、我們從共工身上學到了什么?面對挫折、困難時,我們應該如何應付呢?(挑戰)
五.主題探討:
去掉神話色彩,還原本色。(即去掉文中的想象和夸張)這則神話故事實際反映了哪些內容?
a.遠古時期原始部落間的激烈斗爭。
b.先祖對自然界的巨變的認知。
主題:文章反映了遠古部落間的斗爭,塑造了一位勇敢、堅強、頗具挑戰的共工形象,從神話角度向人們解釋了天傾西北,河向東南流的自然現象的原因。從側面反映了遠古勞動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強烈愿望。
六、作業
1.發揮想象,描述“共工與顓頊爭為帝”的戰爭場景。把它寫成一短文。
2.背誦課文。
3.課后題三
板書設計
共工怒觸不周山
爭帝----觸山------柱折-----維絕-----天傾-----物移-----地陷-----塵歸
語文教案 篇3
學法引導
本文是一篇優美的游記散文,能抓住特定時間、地點的景物特征寫最,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使語言更加形象有韻味,適合反復吟誦,用心感受,應著力于誦讀、感悟。
重難點分析
1.通過景物描寫體會作者的感情。
2.學習的細致的觀察生活和準確生動的描寫景物的方法。
以上兩點,采用以學生誦讀感悟為主,老師適時啟發,點撥的方法學習。
教學過程
。ㄒ唬┟鞔_目標
本文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游記散文,作者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號石公,公安(現在屬湖北。┤。萬歷二十年進士。他與兄宗道、弟兄中道合稱“三袁”,世稱“公安派”。他們提出“性靈說”,認為文學應當“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他們對于復古主義的駁斥相當有力,認為文學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的`,每個時代的文學,不應當厚古薄今,更不應當用古泥今。他們在創作上堅決反對臨摹古人,強調寫自己所想、自己所感的東西,也就是“獨抒性靈”,主張用平易近人的語言進行寫作,不用典故。在創作方面的表現是小品文領域的開拓。他們的作品文字清新活潑,文筆秀逸,意趣盎然。今天我們學的這篇游記緊扣景物的季節特點,細膩描寫滿井的初春景色,不多幾句話,便勾畫出一片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作者描寫簡練形象,再現當時游覽情事。文筆清新秀麗而有生氣,比喻新鮮、貼切,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游覽時的輕松喜悅的心情。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品味這篇優美的散文,共體味洋溢在文中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濃濃情趣。
。ǘ┱w感知
1.自讀全文,疏通字詞。
2.教師范讀。
3.學生有感情朗讀。
。ㄈ┙虒W過程
1.自讀課文,對疑難字詞質疑、討論。
2.老師范讀或聽朗讀錄音,從記敘的六要素的角度整體了解文意。
時間:花朝節后廿二日 地點:滿井
人物:我與數友 起因:局促一堂之內,欲出不得。廿二日天稍和。
經過:心境“若脫寵之鵠”,盡覽初春水光山色,飽覽游人怡然之情。
結果:感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來之知也”。
3.概括段意
。1)第一自然段寫城中“余寒”景物,欲揚先抑;
。2)第二自然段寫滿井春色。融情人景,寄托追求。
4.提問第一自然段可刪否?
烘托、反襯手法,是極必要的鋪墊,作者欲揚光抑,欲進先退,把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給讀者。
5.提問文中細膩刻畫了哪些初春景色?
高柳突堤、土膏、冰皮、波色、鱗浪、山巒、晴雪、柳條、柔梢、麥田淺()、游人、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毛羽鱗())
6.提問試分析文章的寫景順序。
自然景→人文景→自然景
。ㄉ剿L光→游人→動物)
遠景→近影
。ㄉ剿L光→柳梢、麥田)
7.提問直接抒寫作者心情的語句有哪些?體現了作者什么心情?
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若脫籠之鴿→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仰郁、煩躁→輕松喜悅→感嘆贊美
。ㄒ帧鷵P)
。ㄋ模┛偨Y、擴展
本文以議論作結,言明自然未嘗沒有春色,只是“局促”之人不知道春在哪里罷了。這體現了作者的人生感悟,真正的自然是在“郊出之外”,不是在人事紛擾的“城”中。作者在官場感到孤獨,大自然卻給他以慰藉,在心靈與自然的貼近中,山水魚鳥都成了他的知己
。ㄎ澹┎贾米鳂I
書面一:分散朗讀,并注音(出示小黑板,全班在練習本上注音,然后指名板演,共同訂正。)(每個2分。)(括號內是答案,下同。)
1.燕(yàn)2.花朝(zhāo)3.輒(zhé)4.妍(yán)5.倩(qiàn)
6.靧(huì)7.蹇(jiǎn) 8.呷(xiā)9.廿(niàn)10.浹(jiá)
口述:l.比喻句,明確在本體與喻體之間常用似、像、若、如之類的喻詞。本文并有哪幾個比喻句?(共有3個:①若脫籠之鵠。②如鏡之新開……③如倩女之()面……!熬耆蝗缡谩辈皇潜扔骶,它的意思是“美得像剛剛揩拭過的那樣”,只是描繪而已,雖有“如”字,前后并沒有具體的本體和喻體。)
書面二:本文寫景細致入微,你讀了有哪些體會?請選例并簡要說明。(自讀課文,用這類題目來檢測,不作死板限制,可以讓學生有自由發表意見的余地,不會扼殺有才能學生的天機及積極性。如果在水平屬中下的教學班,可以改用課文后的一、二題。)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初步認識基本字加偏旁組成新字的構字方法,感受漢字構字規律的神奇。
3.正確、工整地書寫要求書寫的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教學重點】
1.初步認識基本字加偏旁組成新字的構字方法,感受漢字構字規律的神奇。
2.正確、工整地書寫要求書寫的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教學難點】
區別掌握形近字“清、請、情、晴、睛”的音、形、義。
【教學準備】
師:生字詞卡、課件、偏旁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到莊稼地里去認識了莊稼小衛兵——青蛙,我們還認識了14個漢字娃娃,現在老師把他們都請到了我們的課堂上,想再來讀一讀嗎?(點擊課件,出示生字)小老師教讀,開火車讀,拍手齊讀。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師:同學們真能干!學過的知識掌握得這么牢固!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青蛙是維護莊稼的小衛兵,你們喜歡它嗎?(喜歡)你能通過朗讀表示對小青蛙的喜愛嗎?打開書自由地讀一讀,夸夸小青蛙。
2.師:誰來讀給大家聽一聽?(抽讀)誰來評一評?
3.師:我也想來讀一讀,行嗎?(師范讀)
4.師:學著老師的樣子再讀一讀課文,可以加上動作讀。
5.師:我們一起加上動作讀一讀吧。c擊課件)
6.拓展。
師:通過讀兒歌我們知道了(點擊課件)青蛙是有益動物,因為它能捉害蟲,所以我們要維護它。你還知道哪些有益的動物?(抽生說)老師把這些動物請到了我們的課堂上,(點擊課件)請看著圖選擇你喜歡的動物,模仿老師說一說。(我知道 是有益動物,因為它能 ,所以我們要維護它。)
三、認識形近字,掌握構字方法
1.師:小朋友們的知識真豐富,你們知道嗎?小青蛙的“青”字還有一群特殊的好朋友,(點擊出示兒歌)你們能從這首兒歌中找出它的好朋友嗎?趕緊自身讀一讀兒歌。
師:誰上來找一找青蛙的好朋友。(抽生上臺指出“清、請、情、晴、睛”)(師貼五個生字在黑板上)你為什么要找它們五個呢?(引導生說出它們都有一個“青”字)
2.師:小朋友們真聰明!它們就是小青蛙的“青”字的好朋友。(板書“青”)有人認識這五個好朋友嗎?(抽生讀,開火車讀,齊讀)
3.師:怎樣去記住這五個長相很相似的好朋友呢?開動腦筋,用我們學過的方法或你自創的方法,把你記字的方法,給你的同桌說一說。
師:誰來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哪個字?(抽生記字,師根據同學的回答板書記字方法:組字法、加一加、換一換、編兒歌、猜字謎……)
4.師:其實呀,我們書上這首兒歌就是現成的協助我們記字的兒歌,還等什么,趕快一起來讀一讀吧。
5.師:你從這首兒歌中知道了什么?(抽生說,引導生說出偏旁的表意作用)你能把這五個字貼在黑板這幅圖上相應的位置嗎?(抽生上臺貼生字卡)你是從兒歌中的哪句知道的.?(引導同學說兒歌中的句子)
6.師:你們看,一個基本字“青”加上不同的偏旁就變成了不同的字,而這些偏旁剛好把這個字的意思也表示出來了,這就是我們漢字的神奇之處。ò鍟夯咀旨悠裕┠氵能給“青”加上其他偏旁變成另外的字嗎?抽生說。(蜻、靜、精、猜,抽班上一個叫羅婧語的同學說“青”加“女”成“婧”)
7.組詞。
師:誰能給這些字組詞?(師指一個生組一個)我也準備了一些詞語,大家讀一讀。(出示詞語庫)
8.鞏固。
師:咱們再來玩開火車的游戲,好嗎?這次咱們這樣玩,當老師說出一個詞時,你就說出詞里我們這課的生字的偏旁。比方,老師說“清清的河水”,你們就說“三點水”好嗎?開火車玩游戲。
四、指導寫字
1.師:想寫好這五個字嗎?要想寫好字,必需要仔細觀察。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你們書上田字格里的這五個字,看看它們有什么一起點?(引導生說出它們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再看看它們在書寫上有什么一起點?(引導生說出它們都要寫得左窄右寬,左低右高)
師: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找到它們的一起點了,那再去觀察觀察它們在田字格里的占位,看看有沒有值得你注意的筆順、筆畫。抽生自由發言,相機指導“情”的筆順,請大家跟著大屏幕一起來寫一寫“情”。在書上描一描,寫一寫“情”。
2.師:剩下的四個字你們有信心自身寫好嗎?(有)仔細觀察,拿出1號本,把這五個字寫在本子上,寫字的時候注意“三個一”。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口語交際:
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并注意聽聽同學的發明創造,互相交流。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
。、習作練習:
寫一篇想象作文,寫出自己想象的奇特和合理。做到既清楚又明白,內容有新鮮感,培養學生寫作的良好習慣。
。、自主發現:
能主動發現多音字,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分。
。、日積月累:
讀讀背背有關天氣的諺語,讀讀認認關于調料的字、詞語。
。、拓展延伸:
通過寬帶網了解科學技術的本領,也可以到圖書館上網等收集更多的資料作成剪報。
【教學重難點】
。、口語交際。
。、習作練習。
【課前準備】
收集自己準備的科技新聞。
【教學課時】
。凑n時。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我想發明的機器人
。、激趣導入:
同學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的生活不斷改變,宇宙奧秘不斷被人探索。我們知道了太陽的許多特點,有了登月之旅,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發明了能干農活的果園機器人
機器人還能幫我們干什么?展開想象把你想象發明的機器人告訴同學,并注意聽聽其他同學的發明。如果對誰的發明感興趣,可以和他一起探討。
。、小組交流:
前后兩方的同學組成四人小組,相互交流自己的想象,共同分享發明創造的快樂,探討機器人的本領。交流時可以互相問答,互相補充,互相評價。
。、全班交流:
每組推薦出介紹得好的大家都感興趣的到班上進行交流,共同探討,進行評價。
。、小結延伸:
同學們的'發明真神奇,真美妙!看來只要我們在生活中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勤于動手,善于動腦,就能有所發明,有所收獲!
不過,想真正發明你們想象中的機器人,必須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希望你們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知識、科學技能,長大后讓想象成為現實。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寫一篇想象作文
。、前幾天,有些孩子把想象的事物寫進了日記里,在口語交際中,我們也交流了自己想象中機器人,孩子們的發抿創造真是神奇美妙。下面就讓我們先來交流一下我們寫好的日記,聽聽同學的意見。
學生交流,評議,學習別人的優點。
。、在口語交際中,在同學的日記里,我們發現好多同學在想象中都有新發現。也許你有更多的發明要想說,今天我們就選擇你最感興趣,最想寫的內容,再寫一篇想象作文。
學生討論交流: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你準備寫哪些內容?
提示:可以是自動調節溫度的衣服,可以是行走如飛的鞋,可以推的房子,也可以是馬路機器人可以說它的樣子,也可以說它的奇特本領
把你準備介紹的事物描述給同學聽。
。、學生起草,教師巡視。
。、放聲朗讀,檢查修改。讀讀句子是否通順,詞語是否恰當,標點是否正確。
。、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評議。
。、全班交流,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再次修改,大聲讀讀。
。、謄寫作文,注意格式,字跡工整。
第三課時
自主探索 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現
。、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每一行兩個詞語中的加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現。
。、組交流:
把你的發現告訴同學,聽聽同學的發現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討論交流。
。、指名朗讀,注意正音,齊讀鞏固。
。、全班交流,說說你的發現。
。、教師引導小結:
這六行詞語,每一行帶點的都是多音字,字同音不同。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別,進行擴詞練習。
。、拓展練習:
交流課外了解到的多音字。
二、讀讀認認
。、讀一讀這兒的兒歌,注意帶有拼音的字,想想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的發現,教師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白這些詞語都是指的人常用的調料和味道。
。、這八個字擴詞。
。、說出另外的跟調料和味道有關的字
三、讀讀背背
。、導入:
看見蜜蜂跳什么舞,知道蜜源大致在哪兒?吹讲煌幕ㄩ_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其實在自然界中還有許多秘密等待我們去探索,今天我們將要學的一首農諺就揭示了如何預測明日天氣,下面就讓我們去讀一讀吧。
。、學生自由朗讀諺語,帶有音節的字拼讀拼讀,注意讀準字音。
。、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先在組內朗讀,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獲,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討。
。、抽小組朗讀,全班交流。
。、師生對讀,齊讀。
。、看誰最先背下來。
。、背誦比賽。
四、寬帶網
。、科學技術真神奇,可以讓人在暗無天日的海底世界探索,可以克隆一模一樣的一個人請把你課前收集到的這方面的資料跟同學交流交流,并說出你資料的來源。
。、讀課文中列舉的例子,讀后談談自己的體會:
小結激勵: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有著無窮的奧秘,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勇于探索,掌握豐富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也許你就是未來的科學家、發明家!
語文教案 篇6
一、學習目標
1、 能說出常見的幾種病句形式
2、 能正確的修改有語病的句子
二、學習重點
常見的幾種病句形式
三、學習難點
正確的修改有語病的句子
四、教學設計
這是語言實踐課,修改病句的能力不是靠講出來,應該通過實踐訓練的手段達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安排一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
讀短文,指出常見的語病種類短文介紹的語病種類
1、句子結構殘缺
2、語序不合理
3、表達不合理或自相矛盾
4、表達不自然
5、 表達不簡明
第二板塊
做一做,
完成文后練習一、
1、'凱旋'和'歸來'重復不簡明,刪去其一;'熱烈歡迎'改為'迎接'2、'解決并分析'語序不合理3、'立下'后缺賓語4、'基本上'與'完全一致'矛盾二、1略
第三板塊
拓展練習
判斷下面語句有無語病,如果有,指出病因并加以改正
1、中學生是打好知識基礎的'重要階段。
2、通過學習,使我懂得了有關科技知識
3、 沙漠地區空氣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別強烈。
4、 中國人民正在努力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
5、 我國是文明古國,有世界上沒有的萬里長城、天壇等。
6、 多讀多寫是正確提高寫作水平的途徑。
7、 遵紀守法是衡量每一個公民覺悟高低的重要標準。
8、 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蟄居海外多年的美籍華裔作者之手。
9、 考試的時候,教室里鴉雀無聲,空氣幾乎緊張得要凍僵了。
10、回首再看看那條走過的路:有的崎嶇,有的坎坷,有的平坦,有的通暢。
語文教案 篇7
教材簡介:
《字字皆辛苦》是教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 “快樂讀書屋”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介紹了唐代詩人李紳的成長故事,并通過描寫李紳創作《憫農》的過程,讓人們了解他在創作詩文的背后付出的艱辛,感受他認真與刻苦的寫作態度。教材充分體現了本單元教育學生無論學習或工作,都要腳踏實地、刻苦努力的主題。
設計理念: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整體感知、自我感悟、積累內化。本課設計除了學習教材上的文章外還引入與本課內容相關的兩篇課外閱讀材料,擴大學生課堂上的閱讀量,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創設輕松愉悅的讀書氛圍,讓學生快樂閱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2、通過閱讀了解李紳生活艱苦,讀書、寫作刻苦認真的態度,學習他踏實認真做事的優秀品質和自強不息的.精神。
3、認識本課10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感受李紳在艱苦條件下,仍堅持讀書寫作的刻苦認真的態度。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具準備:
《憫農》詩文、插圖;《觀書有感》詩文、插圖;閱讀材料。
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都已經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了,相信在大家的記憶中一定有許多優美的詩文吧!今天老師也為大家帶來了一首詩。出示《憫農》(引導生齊讀。
2、作簡單介紹古詩:這首詩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李紳所作的《憫農》中的一首,整首詩通俗易懂,短小精悍,成為了流傳千古的名詩,詩文中“誰知盤知餐,粒粒皆辛苦”也是家喻戶曉的名句。正所謂“名詩傳千古” 。(板書:名詩傳千古)
3、引出課題:人們在贊美這首詩的同時對作者李紳更是贊嘆不已,說他寫的詩是“字字皆辛苦”。(板書:字字皆辛苦) 用古詩導入,再通過詩句中“粒粒皆辛苦”引出課題《字字皆辛苦》為學生理解課題奠定了基礎,簡練的導入與課文內容緊密相關,這樣會激發學生對課文產生好奇心,引發學生讀文欲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2、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通過學生自由讀文,對課文有了初步感知,為下面課文的理解和朗讀奠定基礎。
三、精讀重點段,交流點撥
學習第四自然段,體會李紳創作詩文時所付出的艱辛。
1、學生朗讀文中第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李紳在創作《憫農》這首詩時到底付出了怎樣的辛苦,并將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畫出來。
2、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的讀文感受,教師適時點撥。 有這樣兩點預設;
生:反復修改 教師點撥:在這反復修改的過程中,李紳要付出許多辛苦,可見他寫作時態度是多么認真!
生:想啊、改!
教師小結: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付出這么多辛苦才創作出了這首詩,這可真是“字字皆辛苦”尊重學生個性化體驗感悟,讓學生自主閱讀感悟,理解文章重點,幫助學生養成邊讀、邊想、邊悟的良好讀書習慣。
出示《憫農》。
1、學生先自由讀古詩,再指名讀古詩。
2、引導學生體會兩首詩都表達了李紳對勞動人民的真摯同情與關愛。將《憫農》介紹給學生,可以拓寬學生知識面,加深對教材文本的認識與理解。
四、感悟其它段落
1、引導學生快速閱讀文章的前三個自然段。
2、學生交流、匯報讀后感受。
3、教師隨機板書:“幼年貧寒渡,艱境亦作讀” 理解升華:李紳的童年是在貧寒中渡過的,但無論在多么艱苦的環境中他都依然堅持讀書寫作,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真是太令人佩服了! 培養學生概括表達能力以及快速閱讀捕捉信息及時反饋的能力。
五、品讀詩文,回顧全篇
1、教師和學生一起讀一讀這首詩,回顧全文,品味意境。
2、鼓勵學生嘗試背誦。 以詩文概括課文內容,運用朗讀、背誦小詩來回顧全文,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體會詩文精煉的語言特點。
六、輕松識字,快樂檢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識記文后生字,比一比誰記得最快。
2、學生自由識字。
3、檢查學生識記生字情況,教師出示字卡,學生搶讀。
通過用“比一比”“看一看”的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識記生字,激發學生識記生字的興趣。
語文教案 篇8
1、自讀短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勾畫出冼星?炭嗲髮W的詞句。并在旁邊寫出體會。
3、交流體會。
4、教師點撥。(他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
5、拓展練習。
6、他是如何創作《風》的?
7、你想對他說什么?
二、學習《登上地球之巔》
1、地球之巔指的是哪里?你對它有了解嗎?
2、讀課文找出文中是怎樣介紹它的?
3、讀讀能突出它特點的'句子,讀出你的理解。
4、登山隊員是*什么力量登上地球之巔的?
三、金鑰匙
幻燈出示:習作可以當時修改,也可以過一段時間再拿出來修改,可能會發現不少新問題。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冼星海和他的《風》
自強、自立、自理、字律
登上《地球之巔》
不謂艱難、團結協作、頑強拼搏
語文教案 篇9
[教材簡析]
《水鄉歌》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第三冊第8 單元中的一篇優美的詩歌。詩歌歌頌了水鄉的秀麗風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詩共三節,字數相等,勻勻押韻,富有鮮明的節奏感與和諧的韻律美。第一小節寫水多,說明水鄉的自然資源豐富;第二小節寫船多,表現水鄉人民的勤勞;第三小節寫歌多,說明水鄉人民生活的幸福。詩歌抓住綠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點,勾勒出一幅鮮明形象,秀美的水鄉風光圖。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經過一年的語文學習,已具備了一定的自字生字的能力,能借助拼音自己朗讀課文,能有一定的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的能力。學生喜愛上語文課,樂于踴躍表現自我,展示朗讀能力。在學習本文之前學生學過接觸過幾篇描寫水鄉的相關課文,對水鄉有關知識了解較多,形成感知。
[設計理念]
1 、本次教學活動通過創設一定的情境,采用“悟讀組會式”的方法組織教學。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組織引導、幫助使學生們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交流,完成本課學習的目標。
2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1-2 年級)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要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要采取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8 個生字,識記3 個生字,認識2 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讓學生感受水鄉秀麗的風光和水鄉人民的美好生活,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輔助手段]
1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展示水鄉的優美風光,水鄉漁民的捕魚情景及福安風光,感受水鄉之美,體驗水鄉勞動人民的快樂,了解家鄉福安的風景特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充分發揮電腦課件在構字方面的優勢,規范學生的書寫,體驗漢字的美。
[ 教學流程]
一、交流資料,復習引入。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21 水鄉歌,老師請大家回家收集有關水鄉的資料,你們帶來了嗎?
生紛紛出示收集的材料。
師:那就和同學交流交流吧。
生三五成群,興趣盎然地交流自己帶來的材料,有學過的有關水鄉課文,有描寫江南的古詩,有網上下載的水鄉圖片……
。ㄅ囵B收集能力,構建起新舊知識的聯系,煥起在學生意識中儲存的對江南水鄉的認知)
師:小朋友收集的資料真是多種多樣,王老師這兒也有一段江南水鄉的風景,我們一起來欣賞。
課件展示江南水鄉風光圖。
師:你覺得江南水鄉怎樣?
生自由說感受。
。ㄕn堂是學生的,就該讓他們把所思所想所知的說出來,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自然地抒發)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過渡:水鄉真美!看了水鄉這么美的畫面,你們一定更想讀課文了。
1 、學生自由讀課文,互相正音。
2 、討論:水鄉什么多?
。ò鍟核,船多,歌多)
三、自讀自悟,感受品讀者
1 、自由讀第一小節,想想都知道了什么。
2 、學生自由說知道了什么。
師:能把你們感受到的,用朗讀來告訴大家嗎?
3 、生自由練讀第一小節。
4 、指名讀(學生評價、教師評價)
。ㄒ宰x代講,通過美讀抒發情感,把感受到的點滴用朗讀表現出來。)
5 、集體讀。
6 、師生合作讀。
師:老師邀請你們一塊讀,我問,你們答,咱們還可以請上表情和動作來幫忙。好嗎?
。ㄕZ文教學是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教師要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過程。)
四、圖文結合,美讀欣賞。
過渡:水鄉的水多,你們一定會想到水鄉的什么多?(船多)
1 、生自由邊看課文插圖,邊讀課文第二小節,看看能不能自己讀懂課文。
屏幕出示課文插圖。
師:找找看,你能找到圖上哪些景物就是第二小節寫到的呢?
2 、生邊看圖邊自由說有的`找片片白帆,有的找駁,有的找湖面……
。ɡ弥笇в^察課文的插圖,幫助學生進入詩歌的境界。)
3 、這么美的畫面,該怎么讀第二小節呢?
。ㄗ寣W生結合畫面,適用已有的生活積累,在讀中悟,在悟中讀,用“心理視線”去讀書,去領悟語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到內在情感的真切流露。)
4 、生同桌互相練讀。
5 、指名讀。還有誰想讀?(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體驗表達)評選小朗讀能手,獎給小船做紀念。(多次的指讀,給學生展示的機會,激發學習熱情)
6 、集體讀。
五、聯動合作,能動內化
1 、拍雙手打節奏,讀第一小節。
2 、雙手輕拍桌面,打出節奏,讀第二小節。
。ǜ鶕䦟W生年齡特點,動一動,演一演,增強趣味,活躍氣氛又完成內化語言的能動自我構建過程)
六、溫故引新,情感共鳴。
過渡:水鄉的水多船多,人們的歌也多。水鄉人民的生活大家了解得不多,王老師特地從網上找來了幾張照片,我們來看看。
課件放映水鄉漁民打漁情景圖片。
1 、你看到了什么?
2 、這情景色以前,我們也在哪篇課文中學過?
生爭先恐后說是識字1 ,夕陽·歸舟·漁歌
。ㄒ耘f引新,為新知識構建引路搭橋,以此突破學生難理解的疑點)
3 、如果你是這些豐收的漁民,你心情怎樣?
4 、自由練讀第三小節。
5 、開展“挑戰讀”比賽。
。ㄒ孕〗M為單位開展賽讀,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學生興致高漲,十分投入)
七、歸納方法,充分誦讀
1 、想這首兒歌背下來嗎?怎么背呢?
想象背,看著課文插圖背,還可以用課中操的方法打節拍背……
。ā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有目的性地教給學生巧用背誦的方法)
2 、生自由練習。
3 、生配樂試背。
。▽W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配上相應的表情動作,根據自己的獨特體驗,創造性地再現課文,完成了背誦積累的任務。)
八、構建聯系,練習表達
1 、師:水鄉水多船多,歌多形成了它獨特的美景,其實我們家鄉福安也是美麗的地方,看。
課件展示福安風光。
2 、師:讓我們來當回小詩人,夸一夸家鄉美。
屏幕出示句式:家鄉美
家鄉什么多?
___________________ 。
十_______ ,萬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生自由練習。
。▽W生的創造力需要培養,充分利用文本這個范例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4 、朗讀詩:把你作的詩朗誦給大家聽。(評點)。
九、互動識字,指導書寫。
1 、猜字謎學習生字“船”。
2 、課件依次出示船字筆順,生字空。
。ú轮i學生字,化難為易,電腦課件的引領書空,學生印象鮮明,有助于生字的鞏固)
3 、自學識記“咱、湖”兩個生字。
4 、學生描紅。
十、拓展延伸,課后活動
布置回家收集有關描寫歌頌家鄉的詩歌,下節課開展詩歌朗誦會。
水多
船多
歌多
附板書: 21 、水鄉歌
專家評點:
恰當地運用課件和課文插圖,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體會與感悟江南水鄉之美;同時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激發和培養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詩經教案10-22
語文關懷教案06-21
《語文識字》教案02-26
語文翠鳥教案09-03
語文《檢閱》教案11-07
《語文園地》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