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三年級數學教案>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3-03-08 18:17:19 三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習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能正確進行計算,掌握筆算方法。

      2、培養學生遷移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學重點:

      1、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及計算的能力。教學難點:

      掌握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口算和筆算的算法。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口算卡。教學步驟:

      一、新課導入

      1、口算。

      53+6=

      85-5=

      67+9=

      20+40+3000=

      900-700+80= +60= 80-60+200=

      100+400+50= 300-200=

      2、口答。

     。1)6個百和7個十組成的數是多少?

      67個十組成的數是多少?(2)540是由幾個百和幾個十組成的?

      540是由多少個十組成的'?

      3、拆數游戲。

     。1)把下列各數拆成整百和整十數。

      72-6= 300+20 900-

      360

      480

      520

      790

      210(2)把下列各數拆成整百和一百幾十的數。

      720

      270

      450

      840

      910

      二、探究新知

      1、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的筆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1)問題。從題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問題是什么?(2)列式計算:380+550(3)探究算法。(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算法1:38+55=93,所以380+550=930。

      算法2:300+500=800

      80+50=130

      800+100+30=930算法3:因為38個十加55個十等于93個十,所以380+550=930。師: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計算方法,很厲害,實際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計算之外,還有一種筆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簡便地計算出結果,我們一起來看看。師板書筆算豎式:

      百

      十個

      3 8 0

      + 5 1 5 0

      9 3 0在豎式計算加法時各數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滿十向前一位進一。提問:A、豎式中的十位為什么寫3呢?

      B、為什么百位上不是8?(百位上3+5=8,還要加上從十位進上來的1,所以是9)

      注意:為了不遺漏加上滿十進上來的一,通常情況下會在相應的數位上標上一個小一點的“1”,如十位相加為13,十位上寫3,向百位進一,在百位上寫一個小一點的1,百位相加為8,再加上進上來的1,百位寫9。

      2、幾百幾十減幾百幾十的筆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2)問題,從題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問題是什么?(2)列式:550-380(3)探究算法。(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算法1:55-38=17,所以550=380=170。算法2:55個十減38個十等于17個十。

      師:同樣的,這樣的問題除了口算外還可以列豎式進行計算。師板書筆算豎式:

      百

      十個

      5 5 0

      - 380

      1 7 0師介紹,豎式計算減法,從個位減起,遇到不夠減的從上一位退一當十繼續減。如550-380,個位相減為0,十位不夠減,從百位上借1,則十位上多了10個十,加上原來的5個十,是15個十,減去8個十,十位上為7,同時百位上退1后剩下4,減3,為1。追問:為什么百位上是1?

      注意:為了不遺漏從某數位上推掉的1,通常會在此數位上寫上一個退位點。

      3、總結算法。

      小結:用豎式計算加法時,需要注意相同數位必須對齊,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算到這位時,不要忘了加上進上來的“1”。豎式計算減法時,從個位減起,哪一位上不夠減,就向上一位借一當十,合起來再減。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三”第1題。請學生板演,然后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三”第2題。(1)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2)教師指名回答,說說怎么想的。

      3、完成“練習三”第3題。

      小組內以開火車的方式說答案,看誰說的又快又準。

      4、完成“練習三”第4題。先說說解題思路,然后指名回答。

      四、課堂小結這節課你收獲了哪些知識?在筆算加減法時需要注意什么?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時間:

      累計節數: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一些用電的安全常識。

      2、使學生學會正確、安全的用電。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有一個和你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明明,有一天,他在家里看電視,忽然想吃蘋果,就起身急匆匆的洗了一個蘋果,也忘了擦手。等他回來一看,喜歡的電視節目已經結束了,他便走到電視機前去換頻道。你們猜,這時候發生什么事了?

      2、明明剛一碰上去,手便被打了一下,原來是觸電了,從此以后他再也不敢用濕手去碰電器了。你們在家里發生過這樣的事嗎?

      二、教授新課

      1、基本的安全用電常識(1)、認識電源的總開關,學會在緊急情況下切斷電源(2)、不要受或導電物去接觸、探視電源插座內部(3)、不要用濕手觸摸電器,不用濕布擦拭電器(4)、電器使用完畢后應拔掉電源插頭,插拔電源插頭時不要用力去拉電,以防止電線絕緣層受損;(5)、發現有人觸電要設法及時關掉電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將觸電者與帶電器分開。

      2、安全使用電器

      3、安全用電標志:

     。1)你們了解安全用電標志嗎?

     。2)安全用電標志分為顏色標志和圖形標志。顏色標志常用來區分各種不同性質、不同用途的導線,或用來表示某處安全程度。圖形標志一般用來告誡人們不要去接近有危險的場所。

     。3)紅色、黃色、藍色、綠色、黑色,你們知道都是用來標志什么的嗎?

     。4)老師結合圖片向學生講解不同顏色標志代表的不同含義。

      4、預防觸電

     。1)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幾乎都存在電。你們知道怎樣預防觸電嗎?(2)師生共同總結用電嘗試:家電停止使用時,要拔掉電源插頭;手、腳和身體濕的時候不要觸摸電器;不要把手伸進運轉的電風扇、攪拌機和水果榨汁機里等等。

      5、觸電后怎么辦

     。1)觸電后應立即拉下電源開關或拔掉電源插頭。

     。2)迅速撥打電話,你們知道應該撥打什么電話號碼嗎?(3)如果無法及時找到或者斷開電源,應該怎么辦?

      三、總結

      教學反思: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3

      口算除法(第1課時)

      教學內容:P1例1、例2

      教學要求:會口算簡單的一位數除多位數。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口算下列五組題

      30÷380÷820÷260÷690÷3

      6÷38÷86÷26÷63÷3

      二、展開

      1.例1

      (1)提出問題學生嘗試:口算36÷3

     、倌憧梢杂脤W具擺一擺,也可以直接算。

     、谙胍幌耄簠^別在哪里,有聯系嗎?

      (2)匯報:你是怎樣得出結果的?(板書學生的算式思路)

      (3)評價:選擇另外方法計算,通過比較,得出

      較簡便。也可以直接這樣想:36÷3=12(強調高位算起)

      2.自己編類似的'題目,口算說出得數。

      3.從學生編題中抽取十位上的數除以一位數有余數的除法。

      (1)學生嘗試練習,說各種方法。

      (2)歸納方法:

      4.練習:

      (1)比一比,算一算。

      9÷324÷456÷7

      90÷3240÷4560÷7

      900÷32400÷45600÷7

      (2)算算,填填。

      40÷2=□90÷3=□70÷7=□80÷4=□

      8÷2=□6÷3=□7÷7=□4÷4=□

      48÷2=□96÷3=□77÷7=□84÷4=□

      5.鞏固

      39÷326÷242÷255÷5

      88÷893÷348÷476÷4

      87÷356÷430÷291÷7

      6.光榮題:從自編題中找出一位數除三位數。

      693÷3說出口算方法。

      三、作業:課堂練習

      四、教學后記: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教材第4頁例2及練習一第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在圖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關系,并集體交流,使學生知道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2.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知道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教具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引入情境

      復習四個方向,請學生介紹學校四個方向的建筑物。

      想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學校,可以使用校園示意圖。

      二、動手操作,學習新知

      出示第4頁彩圖。

      1.這些小朋友正在繪制示意圖,看過他們的情況你能說出繪制校園示意圖時要畫上哪些內容嗎?

      2.生繪制校園示意圖。

      3.小組交流展示。

      4.看第4頁彩圖,說說怎樣畫更簡便、更清楚?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第6頁第2題彩圖。

      這是小明的房間,你能幫他介紹一下四面的擺設嗎?

      2.一人說房間的.陳設,一人繪制出平面示意圖。要求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

      3.全班交流。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把有關方向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學會了繪制簡單的平面示意圖。課后請大家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一張標準的校園示意圖給你們的爸爸媽媽看看,向他們介紹我們的校園。

      板書設計:

      繪制平面圖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準確地、比較熟練地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

      2.體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3.使學生能在掌握的計算方法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計算方法來計算,培養學生解題的'靈活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

      7×9=30×8=90×7=6×60=300×5=7×700=

      2.估算

      401×9798×7295×6502×2498×4

      3.筆算

      87×66×4567×79987×3254×6

      這節課就用我們學過的這些知識,繼續研究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板書課題。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3

      題中告訴了我們一件什么事?告訴了哪些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要求這些地磚鋪5間會議室夠不夠,要思考哪些問題?思考一下,要求地磚夠不夠,這是用哪兩個數量進行比較?

      在現有的地磚和要用的地磚這兩個數量中,哪個數量我們不知道?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要考慮鋪地磚時的損耗問題,但是為了減少解題難度,我們在這里把地磚的損耗省略不計。下面需要同學們考慮的問題是,選擇什么方法來計算,是選擇口算呢?還是選擇筆算或估算?說一說你的理由。

      你準備怎樣估算?

      用估算出的結果與已有的地磚數量進行比較,能得出什么結論?

      我們再來解決一個問題,如果每間會議室在鋪地磚時需要680千克水泥,這5間會議室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水泥?

      這次你選擇了什么計算方法?

      這次同學們選擇了不同的計算方法,你們認為誰選得對?

      請兩個同學分別說一說你是怎樣進行口算或筆算的。

      通過前面的學習,你知道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2.教學練習五第6題

     。1)引導學生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并讓學生說一說哪個條件與哪個條件是有聯系的,

      (2)學生獨立解答,并要求學生說一說是選擇什么計算方法進行計算的,并說一說具體的計算過程。

     。3)提出新的問題:這輛車如果剛好滿員,一共可以運送多少旅客?

     。5)指導學生算出結果,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五第8題第1問

      2.和學生一起討論第8題第2問

      四、課堂小結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6

      學習內容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46頁。

      學習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二月的天數。

      2、會給月份分類,能運用左拳和歌訣識記各月的天數。

      3、能運用多種方法算出一年的天數。

      自主預習

      自學教材第46頁

      1、多媒體展示新成立圖片,你知道新是哪一年成立的?

     。1949年10月1日)

      2、多媒體展示第29屆北京奧運會圖片,說說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是什么時候?( 8年8月8日 )

      3、多媒體展示植樹節與兒童節圖片,說說各是哪一天?

      4、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

      交流合作

      1、小組內交流年歷卡,交流你知道的年月日的知識。

     。1)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有多少天?

     。2)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有幾種情況?把它統計下來。

      2、綜合:

     。1)你能根據每月天數的不同,對十二個月進行分類嗎?

      31天:有()()()()()()()月

      30天:有()()()()月

      28天:有()月

      29天:有()月

     。2)我們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月,有30天的.月份叫做()月。

     。3)數一數,一年中有幾個大月?幾個小月?

      3、識記大小月

     。1)這么多大小月,有什么辦法能很快記住哪幾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你有什么好方法嗎?說說自己的識記方法。

     。2)(課件出示)用左拳記憶法,你能用左拳給我們試一試嗎?

     。3)(課件出示)歌訣法:

      一、三、五、七、八、十、臘(指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小游戲:小組長隨便報一個月份,要是大月兩手五指張開,要是小月兩手握拳。

      4、認識二月

     。1)二月是大月還是小月?

     。2)二月在平年是多少天?在閏年是多少天?

      5、找節日。

     。1)找出教師節、六一兒童節,并說出是星期幾?

     。2)找己和父母的生日,并做標記。

      6、算一算:0年一共有多少天?

      展示提升

     。ǜ餍〗M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其他小組認真傾聽,適時補充糾正。教師及時點撥。)

      反饋測評

      1.填空:

     、俪S玫臅r間單位,除了時、分、秒以外,還有()

     、谝荒暧校ǎ﹤月,每月有31天的叫()月,有()個月;每月只有30天的叫()月,有()個月。

      2.猜一猜:小明說:我在外婆家連續住了62天,正好是連續的2個月,你知道我是哪兩個月去的嗎?

      拓展延伸

      1、時間是寶貴的,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想說些什么?

      2、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年、月、日的有關問題,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7

      一、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紀上冊,P49上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聯系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認識表內除法豎式的含義。

      2、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余數”現象,體驗生活中的數學氣息,初步感知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

      3、借助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開展學習,激發學習興趣和熱情,體驗數學學習的價值。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表內除法豎式的含義

      2、教學難點:正確計算表內除法豎式。

      四、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小組合作探究

      五、教學準備:

      主題圖、情境圖

      六、教學過程:

     。ㄒ唬﹦撛O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數學王國里的小精靈聰聰和明明同我們一塊兒學習數學知識已經有兩年多了。今天,他們又要帶我們去哪兒呢?請同學們跟著去看看吧。ǔ鍪镜49頁主題圖的掛圖)原來希望小學的同學們正在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場面真是熱鬧非凡!認真觀察,說說從圖上你看到了些什么?

      2、學生充分自由地說。

     。ǘ┙鉀Q問題,學習新知

      1、分小組解決主題圖中的數學問題。

     。1)觀察主題圖,解決數學問題

      剛才同學們都觀察得非常仔細,說得也很具體,F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選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情境場面。根據這個場面來提出一個用除法解決的數學問題,并把它解答出來。

     。2)小組活動。

     。3)分小組匯報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2、教學例1

     。1)創設故事情境,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3)15盆花每組擺5盆,可以擺幾組?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5÷5=3(組)

     。4)學習表內除法豎式。

     、俪ㄋ闶匠15÷5=3這種橫式的表示方式,還可以用豎式表示。

     、趯W生嘗試用豎式計算。

     、圩寣W生聯系橫式認識豎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苷垖W生匯報,教師板書。

      3……商要對著被除數的個位

      除數……515……被除數

      15……5和3的乘積

     、菹胂耄荷厦娴15和下面的15是同一個意義嗎?

     、拮寣W生快速記憶各部分名稱。

      3、鞏固練習

     。1)請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27÷336÷425÷5

     。2)我會算

      你會寫、會算哪些豎式?在本子上愿意寫幾道就寫幾道,同桌相互檢查。

     。ㄈ┞撓祵嶋H,初步感知

      1、操作探究“籃球比賽”情境中的數學問題。

      “籃球比賽”中有21個同學,5人分成一組,可以分成幾組?同學們可以用小棒擺一擺,看看可以正好分完嗎?

      2、初步感知“有余數的'除法”

      21個同學,5人分成一組,可以分成4組后,分不完了,還剩1人。這種現象就是本單元我們學習的內容——《有余數的除法》。

      3、你能說說在生活中遇到的這種現象嗎?

     。ㄋ模┱n堂小結,深化提高

      談一談這節課你的收獲有哪些呢?

      七、板書設計:

      除法的意義

      3……商要對著被除數的個位

      除數……515……被除數

      15……5和3的乘積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8

      教學內容:

      本單元主要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這是學生在已學過的表內除法和簡單的余數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使學生在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過程中掌握計算方法,理解算理培養遷移類推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用除法豎式計算除數是一位數、商是兩位數,以及除數是一位數,商是一位數的有余數除法。

      2、會解決有余數的除法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教學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動腦思考及主動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兩位數除一位數的口算和豎式計算的方法;除法驗算。

      難點: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

      關鍵: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

      教學課時:

      9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生活動:25分鐘

      教學內容:

      課本第1~2頁。

      教學目標:

      1、理解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及其算理,探索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豎式計算。

      2、培養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探索計算方法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難點: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和平共處算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豎式的書寫。。

      教學準備:

      小棒,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知鋪墊

      1、口算練習。

      指名口算。

      63 82 93 55

      口答。

      46里面有( )個十( )個一。

      95里面有( )個十( )個一。

      84里面有( )個十( )個一。

      73里面有( )個十( )個一。

      二、探究新知

      1、 引入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揭示課題)

      2、教學口算。

      ? 理解圖意,學生觀察場景圖,說說知道了什么,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

      ? 討論第一個問題:平均每個男孩買多少枝?小組交流。

      ? 小棒可以演示。

      ? 討論第二個問題:平均和每個女孩子買多少枝?結合實際操作讓學生形成思維。也可以先讓學生模仿提問。

      ? 歸納:先把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即20枝,再把6枝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枝,合起來是23枝。板書:

      402=20 62=3

      20+3=23

      3、即時訓練,口答。(讓學生說說算么算的)

      402 603 642 555

      505 804 844 363

      4、教學豎式計算。

      ? 教師結合462說明豎式的寫法,邊說邊板演。

      ? 探索算理。(步驟:除、乘、減、移)

      ? 思考:2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

      ? 小結:用豎式計算,要從十位除起,先用十位上的數除以除數,再用個位上的數除,除到哪商就寫在哪一位上。

      三、實際運用。

      1、 完成第2頁第1題。(注意區別與聯系)

      2、 完成第2題。

      讓學生試做前兩題,再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兩題。注意筆算注意什么?以及聯系與區別。

      3、 完成第3題和第4題。

      4、 第5題,先獨立后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應許學生不同的策略解題。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9

      單元內容:教材第2-8頁的內容。

      單元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2、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單元重、難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第一課時時、分、秒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體會秒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觀察、體驗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3.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滲透珍惜時間、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學重點:

      1.知道時間單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

      同學們,你看到了什么?你們看,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讓我們一起倒計時,十、九、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3.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操作體驗,探究新知

      1.談話:你都知道哪些關于秒的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

      2.結合學生回答引導探究。

     。1)認識秒針。

     、俪鍪剧娒妫]有秒針):你看到了些什么?(時針、分針、12個數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

     、诔鍪剧娒妫ㄓ忻脶槪核c剛才的鐘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針。)揭示: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就是秒針。

     、塾^察鐘面,秒針還有什么特點?(最細最長走得最快)

     、苷乙徽遥赫乙徽易约簩W具鐘面上的秒針,指給同桌看看。

     。2)認識1秒和幾秒。

     、俳沂荆好脶樧1小格的時間是1秒。

     、诿脶樧2小格的時間是幾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針走1圈的時間呢?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僬n件演示秒針走動1圈,學生邊觀察邊說出時間: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谡n件演示,學生仔細觀察鐘面,想一想,你有什么發現?

     、蹖W生匯報,教師引導:秒針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了幾小格?也就是幾分鐘?你發現了什么?(1分=60秒)

     、苣惆l現時、分、秒這三個單位間有什么關系?(1時=60分,1分=60秒)

     。3)認識秒表和秒的計時方法。

     、僬n件出示。

      這是秒表。一般在體育運動中用來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诮榻B秒表的計時方法。

     、壅n件出示。

      有的'電子表可以顯示到秒。你知道這個電子表顯示的時刻嗎?(6時55分57秒)④讀出電子表上的時刻。

     、菽氵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4)體驗1分鐘、1秒和幾秒

     、1分鐘有多長?

      課件播放《時間像小馬車》,猜猜播放多長時間?

      課件驗證。

     、趯W生閉眼感受1分鐘。

     、1分鐘能做哪些事?

     、1秒究竟有多長呢?

      出示鐘表滴答聲,學生閉眼感受。

     、1秒鐘能做哪些事?

      學生暢談,課件出示。

      一秒鐘,獵豹在草原上可飛奔28米;

      一秒鐘,蜂鳥振翅55次;

      1秒鐘,地球繞太陽轉動29.8千米,從太陽接收486億千瓦的能量,太陽系在銀河系內運行220千米,宇宙空間里有79個星體發生爆炸結束其“生命”。

     、薷惺軒酌

      師吟誦《明日歌》。猜一猜,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想的?

      計時驗證。

      師吟誦《長歌行》。估一估,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估的?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課本第6頁第2題。

      2.課本第6頁第1題。

      3.課本第6頁第3題。

      4.課本第7頁第7題。

      四、全課總結,升華新認識

      1.課件播放《長歌行》,說說你從中知道什么。

      2.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時間的名言警句?

      3.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嗎?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掌握千米和米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學會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

      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計算能力.

      3.通過小組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千米和米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學會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熟練地進行千米和米兩個長度單位間地換算.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思,溝通舊知.

      出示:

      指名摘花瓣,復習學過的長度單位和進率.

      教師依次點擊鼠標出示: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做合格的小小列車員.(開火車回答出每節車廂上的題目,其余學生判斷,正確就發出火車鳴叫的聲音“嗚——”)

      8米=分米→50分米=米→9分米=厘米→60厘米=分米

      3厘米=毫米←2米=厘米←100厘米=米←1千米=米

      二、探索新知.

      1.學習例1

     。1)出示:3千米=米6千米=米(任選1題試做)

     。2)自主探索,匯報交流.

      提問:括號里應填什么?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先獨立探索,再小組討論、匯報.

      說明:如3千米=米,因為1千米=1000米,3千米里面有3個1千米,就是3個1000米,1000×3=3000(米),所以3千米=(3000)米.

      想6千米=米,方法同上.

     。3)歸納總結、概括算法.

      提問:通過剛才的討論,你發現了什么?再算法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明確:因為1千米是1000米,那么有幾千米就是幾個1000米就是“幾千”米

      板書:3千米=3000米

      6千米=6000米

      方法:

     。4)初步練習.

      仿照例題,學生互相出題考一考.并說明思考過程.

      2.學習例2.

     。1)出示:5000米=千米4000米=米(任選1題試做)

      師問:括號里應填什么?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先獨立探索,再小組討論、交流.

     。2)學生匯報.

      說明:5000米=千米,因為1000米=1千米,5000米里面有5個1000米,就是5個1千米,5000÷1000=5(千米),所以5000米=(5)千米.

      4000米=米,與此同理.

     。3)總結算法.

      問:通過例2的學習,你又有什么收獲?

      明確:因為1000米是1千米,那么有幾個1000米就是幾千米就是幾“千米”.

      板書:5000米=5千米

      4000米=4千米

      方法:

      三、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1.填空.

      2.看誰填的又對有快!

      2千米=米3000米=千米

      4千米=米6000米=千米

      3.出示下圖:表示兩條鐵路的長度.

      看圖計算:

      北京→南京→上海千米

      北京→武昌→廣州千米

      4.園林工人要在一條路旁植樹,每5米劃分一段,算一算,1千米的路要劃分多少段?

      四、課堂小結.

      今天學習的是什么?同學們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板書課題)

      五、課堂作業.

      1.口算下面各題.

      40×960×37×4+3 840÷4

      6×8+7 350+80 12×4 230×3

      22×48×9+4 500×7720÷9

      2.4噸=千克20xx千克=噸

      3千克=克8000克=千克

      3.小組討論.

      園林工人要一條長1千米的小路兩旁植樹,每5米種一棵,算一算,路兩邊一共種多少棵樹?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具體問題的探索,體會時間與數學的密切聯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通過觀察、比較、尋找各種規律,體會到日歷中包含著豐富的數學問題。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有規律的。每天我們到一定的時間就會做一定的事情。在這樣的作息時間里就存在這很多數學問題,你們有興趣研究嗎?

      二、探索新知,解決問題

      1、飛飛的父親是一名火車司機,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飛飛的母親是一名飛機乘務員,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從9月1日開始算起,請用▲標出父親的休息日,用●標出母親的休息日。(課本第75頁的`例題)

      2、圍繞下列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交流:哪幾天飛飛的父母同時在家休息?哪一天飛飛能和父親同時休息?

      3、指導學生將日歷中的帶標記的日期填到相對應的圖中。

      4、學生根據表示“父親休息日”“母親休息日”“飛飛休息日”的三張圖填出表示“父子共同的休息日”“父母共同的休息日”“母子共同的休息日”“全家共同的休息日”的韋恩圖,并交流填的方法。

      三、拓展應用:

      觀察日歷找規律:

      觀察日歷中的加框的4個數字,你發現了什么?

      12比11多1,……18比11多7,……

      嘿!我發現了:11+19=30,……換另一組再試一試。

      教學反思:

      5、時間與數學

      教學目標:

      1、根據居民身份證號碼,知道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歲數。

      2、學習用統籌的思想去思考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聯系具體實例,讓學生經歷合作探究的過程。

      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科學探究的能力,增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創設“看身份證”的情境,提出問題:你知道這個人的出生年、月、日嗎?她今年幾歲了?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請學生觀察、交流從身份證上獲得的信息。

      2、全班交流根據居民身份證號碼,知道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歲數的方法。

      三、實踐練習,拓展延伸

      1、獨立完成第78頁的2、3兩題,然后分別交流自己的結果是怎樣想出來的。

      2、(回家)做水的小實驗,并進行相關的計算,然后交流實驗后的想法。

      四、課堂總結:在這堂課中,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12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案第一單元長度單位第一課時:認識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學內容:

      課本1頁至第3頁例

      1、例2及相應的“做一做”題;練習一中的第1至第3題。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知道1厘米實際長度,初步學會用學生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了解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初步體會測量單位的必要性。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能力及估測意識。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奇心,初步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知道1厘米實際長度,初步學會用學生尺量物體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

      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

      教具準備:

      米尺、學生尺、長短兩枝不同的鉛筆、寬1厘米白紙條若干條、硬幣、回形針、棱長1厘米的正方形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兩枝長短明顯不同的鉛筆,然后提問:這兩枝鉛筆哪枝長些?哪枝短些?

      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物體有長有短。

      教師再提問:誰能說一說我們的數學課本的短邊有多長?

      讓學生用帶來的學具分組進行操作,教師巡視。

      通過以上討論,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由于測量工具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如果我們要得到一個統一的結果,最好用什么工具?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課題,指出:今天我們來學習在量比較短的東西時,用“量米”做單位。

      二、新授

      1、教學例1 (1)認識米尺。

      教師出示米尺,告訴學生這是“米尺”,用來量物體長度的尺子。請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尺子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學生觀察,匯報。教師介紹0刻度線

      尺子的左端從0刻度開始表示起點(這叫尺的0刻度)在尺子上找1厘米,還有哪段是1厘米,你發現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2)認識幾厘米

      師:我們知道1厘米有多長,那2厘米、3厘米呢?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問:2個1厘米是幾厘米?4厘米里有幾個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嗎?2教學例2

      (1)教師在黑板上貼出一張紙條,估計一下大約有多長?想知道它的長度是多少,用什么量?

      (2)教師拿出放大的米尺,講講如何量紙條的長度。

      三、練習

      1、讓學生量一量課前準備好的紙條,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量的。

      2、完成課本練習一第1至3題。

      3、判斷下面的量法對嗎?說明理由。 (1)沒有對準0刻度的。 (2)不是從零刻度量的。

      4、如果尺子的前面斷了,看不刻0刻度線,怎么辦?

      四、總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學會了什么本領?先讓個別學生說,然后教師再小結。

      五、作業設計:

      1、填空

      (1)量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 )作單位。 (2)圖釘的長大約是( )厘米。

      2、量一量

      (1)你的鉛筆長( )厘米。 (2)數學課本長( )厘米。 (3)你的筆盒長( )厘米。教學反思: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內容:課本第28-29頁的例5和例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數都是0”。

      2.能熟練掌握一位數筆算除法法則的基礎上,學會正確、熟練計算“商中間有零的除法”。

      3.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商中間有0的兩種情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我們來看一幅畫,樓老師給大家來講一個故事。

      孫悟空找來4個西瓜,說每人分一個。豬八戒非常積極說:“我來分!必澇缘呢i八戒看到西瓜嘴都饞了,他想反正有4個我吃掉一個吧,就這樣他一個又1一個把4個西瓜全吃完了,這下他怎么分給孫悟空、沙和尚和唐僧?

      二.新課

      1、西瓜一個都沒有了,其他3人可以分到多少?誰會算?

      0÷3=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啟發學生想:根據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要求0除以3得幾,就得想幾和3相乘得0。

      再讓學生想一想:0÷2=?,0÷4=? 0÷5=?……

      由此概括出: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數都得0。

      2、出示例題6

      309÷3=

     。1)要求學生按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法則列豎式進行計算。

     。2)當學生計算到十位時,教師重點指導:由于被除數是0,0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0和除數3相乘得0,0減0得0。

     。3)計算完畢后,向學生說明中間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并要求學生用虛線圈起來。

     。4)問:豎式中用3除0的這一步可以省略,那么,商十位上的“0”可不可以省略呢?為什么?(不可以省略,因為0起的是占位的作用)

     。5)現在,我們把這題用簡便寫法完整的做一遍。(找一同學板演)

     。6)鞏固算理:

     、404÷4=11。討論:這題的結果正確嗎?商中的'兩個“1”應在什么數位上?為什么?商的十位上為什么要寫0?應該怎樣改正?

     、谧鲆蛔觯

      402÷2 609÷3

      匯報、交流

      3、420÷3=

      先由學生獨立試做。

      匯報、交流

      明確:在除的過程中哪位不夠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4、試一試

      750÷5 980÷7

      對比例兩題,今天學習的除法有什么共同點?(板書課題:商中間有0的除法)。在計算中應注意什么?

      三、小結

      這節課,我們研究的是“商中間有零的除法”。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強化學生對年、月、日之間關系的理解。

      2.讓學生體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教學重點:強化學生對年、月、日之間關系的理解。

      教學難點:體會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必然聯系。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

      1.課件出示表格,并讓學生填寫表格。

      年()個月

      大月

      小月

      2.填空:平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閏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通常每()年里有()個平年,()個閏年。公歷年份數除以()沒有余數的一般是閏年;公歷年份數是整百數的,必須除以()沒有余數才是閏年。

      二、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第49頁“練習六”第1題。

      引導猜測:小明的生日是下個月的第1天,你知道是幾月幾日嗎?

      要求:請用類似“我的生日在教師節前兩天”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生日讓其他同學猜。

      2.完成教材第49頁“練習六”第2題。

     。1)提問:你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嗎?在今年的年歷上把它們圈出來。

     。2)追問:爸爸、媽媽的生日過了嗎?在爸爸、媽媽的生日這一天,你為他們做了什么?還沒有過的同學,你打算怎樣給爸爸、媽媽過生日?

      3.完成教材第49頁“練習六”第3題。

      讓學生根據題意,挑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月份,找出×月1日是星期幾,制作一個月歷,并完成以下要求。

     。1)在表中圈出節日、紀念日。

     。2)算一算這個月一共上課多少天,休息多少天?

     。3)你還想說些什么?在小組里說一說。

      三、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第50頁“動手做”。

      學生拿出準備好的月歷卡,四人一組做框數游戲。

     。1)要求:每次用長方形橫著框出3個數,說說這3個數之間的關系,算出它們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將學生的算式隨機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尋找規律。

      得出:三個數的和是中間數的`3倍。

     。2)要求:每次用長方形豎著框出3個數,說說這3個數之間的關系,算出它們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將學生的算式隨機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尋找規律。

      得出:三個數的和是中間數的3倍。

     。3)追問:還可以框出幾個數?怎樣框?試一試。

      2.出示教材第50頁“你知道嗎”內容。

      提問:同學們,我們平常所說的一年四季和一年的四個季度一樣嗎?

      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說說從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明確:一年四季與一年的四個季度是有區別的。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

      《補》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通過梳理知識點一級具體的題目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本單元所學的口算、筆算的方法,能夠正確、熟練地計算。

      2、通過創設具體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估算的方法和意義,能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估算策略。

      3、培養學生總結、歸納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學重點:

      正確、熟練地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教學難點:

      能夠進行合理的估算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1、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1)提問:怎么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小結:兩位數加兩位數,可以把其中一個加數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然后與另一個加數依次相加,這樣口算更加快捷。(2)提問:怎么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

      小結:兩位數減兩位數,可以把減數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然后從被減數中依次減去,這樣口算比較便捷。

      2、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

      提問: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需要注意什么?小結:列豎式時,數位對齊,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減,從個位加(減)起,哪一位上滿十向前進一(哪一位上不夠減向前一位退一當十),主要不要漏加進來的一(不要漏減走的一)。

      3、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1)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可以用兩位數的.加減法進行口算。如650+340其實就是65個十減34個十,等于31個十。

     。2)方式雖然不同,一個口算,一個筆算,但是運算的算理一樣,都是滿十進一,退一當十。 ……

     。ńo學生自由發言,只要合理都給予肯定)

      二、基本練習

      1、口算。

      52+35=

      86-34=

      47+33=

      36+20= 23+69=

      62-18=

      70-26=

      65-15=學生獨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說說口算思路。提問:口算時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錯?

      2、計算。

      650+340=

      370+480=

      390+250=

      520+300= 840-560=

      750-540=

      440-150=

      600-240=分組活動,看哪一組最快最準做完?然后各組委派一人匯報結果?梢赃x擇口算的方法,也可以選擇列豎式的方法。

      3、估算。

     。1)出示教材第19頁第2題課件,組織學生讀題,從中獲取信息。思考:如何列式計算?

     。2)學生交流后板書:632-441.(3)提問:這個和我們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樣?如何進行估算呢?

     。4)學生討論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算法。

      算法一:632大約是600,441大約是400,600-400=200,大約多200個座位。

      算法二:把632看成620,441看成440,620-440=180,大約多180個座位。 ……

      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種,只要學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均給予肯定。并比較這些估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種更合理。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四”的第1題。

      兩人一組,輪流出題計算,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快又準,互相之間評一評。

      2、完成“練習四”的第2題。

      比較每一題的大小。此題不能直接進行比較,需先進行加、減法的計算,得出結果后才能把左右兩邊進行比較。

      3、完成“練習四”的第3題。

      仔細觀察圖文,明確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所需的條件,然后根據具體情況合理地進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并解答。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梳理了哪些知識?本單元的知識中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學生發言,教師點評,解疑答惑。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06-16

    小學數學教案08-29

    小學數學教案11-04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2-03

    【推薦】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03-10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熱】03-09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精】03-06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薦】03-05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熱門】03-07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