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一年級數學教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時間:2023-02-28 13:34:03 一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景中提出并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理解計算十幾減9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

      2.通過觀察、操作、討論等學習活動,促進學生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的發展。

      3.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正確口算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

      理解和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掛圖、 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示圖: 小白兔到猴媽媽的水果店里去買桃。

      星期天早上,小白兔到猴媽媽的水果店去買桃,(小白兔對猴媽媽說)“阿姨,我要買9個桃!

      問:小朋友,你們從圖上知道了什么呢?

      學生互相說圖意。

      “13個桃,賣出9個,還剩多少個?”

      全班交流 解決這個問題用哪種運算方法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13-9=?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你是怎樣算出的?如果你是小猴你準備怎樣從13個桃子里拿走9個呢?

      主動探究,用(小棒,小圓片)代替桃子擺一擺,說一說,怎樣計算13-9?凑l的想法多。

      全班交流匯報。學生們可能會出現以下答案:

      方法1:一個一個地減。

      板書:13-1-1-1-1-1-1-1-1-1=

      方法2:先以10里面去掉9,再把剩下的1和3合起來是4。

      板書:10-9=1 1+3=4

      方法3:先減3,再減6,得出4。

      板書:13-3-6=4

      方法4:想加算減。(因為9+4=13,所以13-9=4)

      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想出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計算,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呢? 介紹給同桌小朋友們聽。

      試一試。

      計算12-9和16-9(“想想做做”第1題)。(允許有困難的學生借助實物操作進行計算)指名學生口答,并要求說出算法

      三、練習應用,鞏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2題。先說說題意,再說說是怎樣計算出結果

      2、“想想做做”第3題。讓學生在計算、比較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想加算減”的快捷,較快地算出得數,但不必強求統一算法。

      3、“想想做做”第4題(游戲:小螞蟻推木塊)。

      你能幫小螞蟻算一算嗎?

      12-9= 10-9= 14-9= 18-9= 11-9=

      19-9= 16-9= 13-9= 17-9= 15-9=

      5、出示算式:

      游戲“奪冠軍”:讓學生通過計算、比較發現算式間的某種聯系

      17-9 16-9 13-9 12-9

      15-9 11-9 14-9 18-9

      計算結果。

      你發現了什么?

      最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知道可以利用相鄰的算式推出得數。

      四、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提問: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么?

      先互相說一說,再告訴大家。(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十幾減9)

      板書設計:

      十幾減9

      方法一:一個一個地減.

      13-9=4 方法二:10-9=1 1+3=4

      方法三:先減去3,再減去6.

      方法四: 9加(4)等于13.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1-23頁

      教學目標:

      1、經歷用小棒數數的過程,認識100以內各數的組成,知道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幾十幾,幾個十是幾十,10個十是一百;了解九十九添上一是一百;感受100以內數的順序,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的物體個數,初步學會幾個幾個地數數。

      2、在數數的過程中初步體會“十進制”計數法和技術黨委“百”;積累數數、認數的學習經驗,并形成相應的數感。

      3、感受生活里的.數及數在生活里應用;在與同學交流數數經驗的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10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

    理解整十數的組成,理解幾十九添上1是多少

      教學準備:

    20根小棒,十捆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激活舊知,引入新課

      1、復習十和二十

      談話:請小朋友一根一根地數出10根小棒。數完后,提問:數滿10根小棒可以怎樣呢?(數滿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

     。┠敲匆焕π“羰菐赘?它表示一個什么?

      再擺一根小棒,繼續提問:現在一共有多少捆帶幾根小棒?一共有多少根?

      2、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用書小棒的方法認識更大的數

      板書:認數

      二、操作數數,認識新知

      1、認識幾十幾何幾十

     。1)初步感知幾十幾

      要求:請小朋友輸出二十三根小棒,擺在桌子上。怎樣擺可以讓別人一眼就看出來是二十三根呢?擺好后和同桌說一說。

      交流擺法

      可以先擺2困是2個十,在擺3根是3個一,合起來就是二十三。

      追問: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二十三

      指導學生說一說

     。2)認識幾十幾和幾十

      現在要擺二十四根小棒,你會擺嗎?自己擺一擺,再同桌互相檢查一下。

      交流擺法

      提問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二十四,反過來二十四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指導學生說一說

      接著繼續數到二十九

      追問:二十九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擺出二十九根,再添上1根,數出是多少。(師生同時操作,數出三十)

      追問:二十九添上1是多少?(板書:三十)

      指出:二十九添上1是3個十,3個是三十

      讓學生說一說

      引導:三十九添上1是多少?四十九、五十九添上1呢?

      2、認識一百

     。1)數出一百

      引導:我們已經知道幾個十是幾十,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幾十幾。你能擺出八十五嗎?

      要求再從八十五起,一個一個地數到九十九

      引導:九十九再添上1根,數出多少?

      強調:九十九再添上1是一百。

      讓學生集體說一說

      追問:幾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幾個十

      小結

      三、練習鞏固、加深認識

      1、做想想做做1

      先讓學生數一數教室里面有多少張桌子,多少把椅子

      交流結果

      2、做想想做做2

      5根5根地數,一共有多少根?

      3、做想想做做3

      從七十起,一個一個地數到一百

      再2個2個或5個5個地數

      4、做想想做做4

      先看圖,再交流各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多少

      5、做想想做做5

      要求:每數10顆圈一圈,數數一共有多少顆

      交流結果

      四、全課總結

      提問: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知識?你認識了哪些數?

      板書設計:認數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3

      師:在動物園的另一角,有一只小螞蟻餓急了,正在找東西吃呢。忽然它看見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很想吃,可在它周圍有許多方格,怎樣才能吃到蘋果呢?請看圖,這兒有提示:螞蟻往右走幾格,再往上走幾格到蘋果處。我們一起來幫幫小螞蟻好嗎?(老師演示,讓學生明白題意)

      師:這只小螞蟻又發現不遠處還有一個香甜的香蕉呢,請小朋友自己去幫助小螞蟻,好嗎?你可以看提示(2)

      師:這只小螞蟻的胃口可大了,它還想吃到可口的小青蟲和脆甜的鴨梨呢!該怎么辦呢?同桌兩人可以商量商量螞蟻該怎么走,然后再畫出來。(展示不同的方法)

      4、說一說,他們各住在哪里?

      5、綜合練習(上、下、左、右、前、后、位置)

      四、總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5~6頁內容及練習一的4~7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實踐或游戲情境中進一步體驗和深化位置概念。

      2.能準確地確定和表述物體所處的準確位置,建立較強的位置感,為今后建立較好的空間觀念打基礎。

      3.讓學生在多種活動的參與中體會出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4.在數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思想教育,使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重點、難點

      能準確地確定和表述物體所處的準確位置,建立較強的位置感。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導入新課。

      師:教師知道同學們特別喜歡做游戲,那我們上課前也來做個“點指”的游戲。老師說哪,同學們就用手指哪? 生隨老師做游戲

      師:從這個“點指”游戲中我們明白了耳朵、眼睛等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其實任何物體都有它們的位置,那么在生活中如何確定他們的位置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位置。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探究位置

      師:經過一周的評選,我們的假期作業終于評出了兩名優秀的作業,你們想知道是誰嗎?

      生:想

      師:這兩名同學一個同學是第五組的,一個同學是第四個。根據老師的描述請同學們快找一找他們是誰?

     。ㄉ南聦ふ野l現無法確定)

      師:為什么不能一下就猜出是哪位同學?

      生:因為第五組有4個同學,而且每一組都有第4個同學,所以無法確定是哪一個同學

      師:是!第五組有四名同學,只說第五組很難一下子知道他是誰,而坐在第4個的每一組都有1個,所以也無法知道他是誰,那么怎樣能讓同學們一下子把位置確定下來?

     。ㄉ杂苫卮穑

      師:既要說出在第幾組,又要說出是第幾個。(板書)

      師:他們分別是第五組的第3個(馮銘思)第2組的第4個(韓嘉悅)

      生匯報后發給學生獎品,并及時鼓勵。

      師:按我們現在的座位,同學們看一看,班級一共有幾組?

      生:一共有6組

      師:誰來數一數 生數一數

      師:習慣上我們都是從左往右數這是第一組、這是第二組……

      請各組同學記住自己是哪一組的,聽老師的口令

      請第一組的.同學揮揮手 請第二組的同學跺跺腳

      請第三組的同學拍拍肩, 請第四組的同學站起來轉一圈

      請第五組的同學笑一笑, 請六組同學拍拍手

      師:最近咱班的王爽學習上很有進步,你能說出他的位置嗎?

      生:王爽在第6組第2個

      師:第四組第一個同學請起立(張墨焜)

      師:誰是老師的好朋友,請你告訴我你的位置。

     。ㄉ杂苫卮穑

      師:你的好朋友是誰?請小組的同學猜一猜

     。ㄉ〗M合作)

      師:請和你的同桌互相說一說你前、后、左、右同學的位置,把第5頁的內容填上。

     。ㄉ杂苫顒雍髤R報)根據學生的匯報適當板書

      師:通過同學們的匯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前后兩個同學的座位、左右兩個同學的座位與自己的座位有什么關系?

      生自由回答,教師適時板書,齊讀板書內容。

      三、鞏固練習

      1、師:看到同學們學得這么認真,小動物們也想考考大家你們看,他們來了。從這幅圖上你獲取了什么信息?

     。ǔ鍪咀鲆蛔觯

      根據第一行第2個是猴子這個條件,誰知道狗在第幾行第幾個?

      師:你還能提出 什么問題?

      生自由提問

      2、星期天小明去看電影,他買了一張8排13號的電影票,他拿著票走進電影院發現有兩扇門“單號門”、“雙號門”,小明看了看手中的票想:“我應該進哪扇門呢?”哪位同學能幫助他?(出示教科書第8頁第4題)

      學生分組討論怎樣幫助他。

      師:(學生匯報后,小結)我們的電影院都是這樣的,如果拿的是單號票,就從單號門進,雙號票就從雙號門進,那么小明拿的是8排13號,這是一張單號票還是雙號票呢?

     。ㄎ覀兛磫翁柣螂p號,只看票上是幾號,不用看是幾排)

      小明由單號門進入,看到電影院里座位很多,他急了:這么多座位我應該坐在哪?如何幫助他找到座位?

      生:先找8排再找13號

      師:小明和小麗是好朋友,一個是8排13號、一個是8排12號,他們會坐在一起嗎?

      生:不會(因為電影院的座位比較特殊,把的在的單號排在一起,從中間往右次是1、3、5、7……所有的雙號排在一起,從中間往左依次是2、4、6、8……中間號,向兩邊逐漸擴大,所以他們不會挨在一起。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5、36頁。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熟練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知道什么是單數,什么是雙數。

      2、通過比一比,估一估,進一步掌握比較多個數大小的方法,學會有根據的進行選擇,提高估計意識,發展學生的數感。

      3、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比較多個數大小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單雙數的含義,學會有根據的進行選擇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新課

      請小朋友想想,我們這兩天學了哪些數學知識?(數的順序與比較數的大。┙裉爝@堂課,我們就把這些知識進行鞏固和練習,比一比哪個小朋友學得好!

      二、基礎練習鞏固

      1、填一填,想一想,說一說。

      出示課本練習六的第1題,引導學生看題,你能填出空格中的數嗎?認真觀察這幾個數,想一想,誰最接近90,為什么?那么97是接近100,還是90呢?為什么?你們能用同樣的方法,想想:93是接近100還是90呢?

      2、數一數

      練習六第2題,從21數到40,再從40倒著數到21。

      3、郵遞員送信

      練習六第3題,理解題意,學生獨立完成,交流結果。

      4、練習六第4題

      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說知道了什么?要求比大小,在○里填上合適的`符號。

      三、綜合發展練習

      1、練習六第5題

      接著填一填。讓學生先觀察找出排列規律。學生練習后交流結果。

      2、認識單數、雙數

     。1)練習六第6題

      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明房子上的數是門牌號。提問:左邊的門牌號是哪些數,你能接著數下去嗎?右邊的呢?53號在那一邊?68號呢?它們各是單數還是雙數?

     。2)練習六第7題

      圈一圈,讀一讀。

      3、練習六第8題。

      提問:從題中你知道了什么?“差不多”是什么意思?

      學生獨立選擇答案

      4、思考題

      讀題,明確題意。交流結果。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進一步了解了哪些內容?有哪些收獲?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5

      教學內容:

      國標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39~41頁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直線、射線和線段的性質,學習了角以及角的度量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它是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基礎知識,是后面的學-行線性質、三角形、四邊形等知識的基礎,也為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載體。

      設計理念: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作好計劃,提前打算,做事成功的機率就大。學習更是如此,每節課內容的學習如果能夠自己先做好預習,那么你就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預習使同學們變得主動,站在主動進攻位置上的人當然容易打勝仗。有一位哲人這樣說,預習是合理“搶跑”,一開始就“搶跑”領先,爭取了主動,當然容易取勝。

      教學目標:

      1.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通過交流進一步體驗直線的相交與不相交關系,認識兩條直線互相平行,能判斷兩條直線的平行關系。

      2.能根據直線平行的意義,畫出平行線;能在師生交流中掌握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的步驟和方法,能正確地畫出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3.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形成平行線的表象,發展空間觀念;初步了解生活里的平行現象,產生學習圖形位置關系的興趣。

      教學重點:結合生活情境,使學生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關系。

      教學難點:借助三角尺、直尺等工具畫平行線。

      預習指導:

      同學們,我們不僅要向他人學習,更要向課本學習。下面就請你打開數學書39、40頁,認真學習吧!通過學習,相信你一定能解決下面的問題。

      一、填一填

      1.互相平行,其中平行線。

      2.下面哪幾組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是的在下面劃(√),不是的在下面劃(×)。

      ( ) ( ) ( ) ( )

      3.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互相平行的例子并記錄下來:

     、偈腔ハ嗥叫械。

     、谑腔ハ嗥叫械。

      二、畫一畫

      1.想辦法在下面畫出一組或幾組平行線,比一比誰想的辦法多。

      2.讓爸爸媽媽欣賞一下你畫好的平行線,告訴他們你是怎樣畫的?

      教具準備:課件、直尺、三角板、鉛筆、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認識平行線

      1.揭示課題

      同學們,昨天我們回家認識了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平行線)今天這節課我們進一步來認識平行線。(板書課題:認識平行線)

      2.理解概念

      我們先來看一組生活中的圖片。這些圖片中隱藏著我們熟悉的線段,您能找到嗎?誰能上來指一指?(根據學生指的情況閃動)如果把這些線段無限延長我們可以畫出下面三組直線。

      這三組直線,哪組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第二組)

      第一組的兩條直線是什么關系?(相交)它們相交的點叫什么?(板書:交點)第三組呢?你是怎么想的?剛才同學們都贊成第二組的兩條直線是互相平行的,你是怎么想的?指名說說自己的想法。根據學生回答延長,它們相交嗎?不相交嗎?不相交,他們是什么關系呢?(互相平行)什么是互相平行?板書: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同一平面內你怎么理解?誰能說說看?互相平行你是怎么理解的?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的平行線,我們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出示一組平行線)如果這是一組平行線,我們可以怎么說?還可以怎么說?(直線a是直線b的平行線,直線b是直線a的平行線,直線a和直線b互相平行。)

      3.練習:下面哪幾組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是的在下面劃(√),不是的在下面劃(×)。你是怎么想的.?

      ( ) ( ) ( ) ( )

      4.找平行線

      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互相平行的現象,你能舉例說一說嗎?

      我們學過的平面圖中也有平行線段請大家看大屏幕:下面每個圖形中哪些線段是互相平行的?各有幾組平行的線段?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的具體場景→抽象出“數學模型”→回歸生活舉例,一方面使學生在對豐富多彩的生活實例的觀察、辨析中,加深了對平行現象的認識,另一方面也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平行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的意識!熬毩暋笔鞘箤W生進一步學會辨別平行,更深一層提煉平行的意義。]

      5.總結

      認識平行線,觀察思考很重要,如果能動手畫就更好了。

      二、畫平行線

      1.展示畫好的平行線

      課前我們都動手畫了一組平行線,你是怎樣畫的?向你的同桌介紹一下你的畫法。

      誰愿意上來展示給我們大家看?

      總結:剛才同學們展示了用不同方法畫出的平行線段,讓我們大開眼界。

      2.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這兒有一條已經畫好的直線,怎樣畫出它的平行線呢?你是怎樣畫的?

      指名上臺展示并介紹畫法。

      思考: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能畫多少條?試著畫一畫。

      3.過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湃绻谥本點上一點,要求經過這一點,畫下面這條直線的平行線,也用直尺畫可以嗎?為什么?那你是怎樣畫的?和你的同桌說說

      指名上臺介紹同時示范。

     、平處熓痉叮哼^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強調:先要找到三角板上的直角邊,用其中的一條與已知直線貼緊,另一條緊貼著直尺,(直尺不能動),將三角板沿直尺平移,這樣就不會有偏差了,移到一個合適的位置,再畫出另一條邊,這樣得到了一組平行線。

     、钦n件演示

     、葘W生再畫

     、上胍幌耄哼^直線外一點能給這條直線畫幾條平行線?

      [設計意圖:通過“自我展示”這一活動,讓學生體會利用利用不同工具畫平行線的樂趣。在這個基礎上,重點介紹借助直尺、三角尺畫平行線的方法再通過電腦演示,激起學生想動手操作的興趣,在畫的過程中,總結畫平行線的四步驟:合、靠、移、畫。]

      4.回憶一下我們剛才畫平行線的過程,其中我們應用了三年級學過的知識,它是什么?(平移)

      這兒有一組平移的圖形,你能在平移前后的圖形中找到幾組互相平行的線段?在書上指給同學看一看。誰來指一指?

      三、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四、課后探究:

      把一張長方形紙照下面的方法對折兩次,在打開。

      這幾條折痕互相平行嗎?量出每條折痕的長度,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設計意圖:在課堂練習中,我是以書本為主的,強調掌握基礎知識為主的。當然,給予一部分學生拓展也是很有必要的。最后,我以一個探索活動結束練習。]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統計的過程,掌握統計的方法,會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2、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使學生掌握統計的方法,體驗和感受整理數據的過程。

      教學難點

      觀察統計圖,回答提出的問題。

      教具準備

      投影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

     。1)同學們,新年快到了,我們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氣球,你們說是哪種顏色的氣球可以多買一些?

      紅色黃色綠色藍色

     。2)學生自由發言

      問:多買的依據是什么?

      學生討論、匯報討論結果

     。3)讓我們來統計一下吧

      二、制成條形統計圖。

     。1)你想用什么方法記錄?

      紅色黃色綠色藍色

     。2)統計,制成統計圖

     。3)回答問題

      1、統計圖中可以看出,調查了()名同學。

      2、喜歡()顏色的.人最多?喜歡()顏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們班有一名同學沒來,他最有可能喜歡()顏色?

      4、布置會場,多買些什么顏色的氣球比較好呢?

      三、實踐活動:

      每一位同學調查本組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什么?

      動畫片體育比賽電影新聞

      做一次統計

      四、總結: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7

      教學內容:

      教材第21頁

      教學目標:

      1、在用回形針進行擺拼的活動中,增強對平面圖的感知,加深對100以內數的認識。

      2、在拼擺的活動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在做一做、數一數的過程中發展數感。

      3、載頻白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意識,體驗平面圖形的奧妙,感受數學美。并通過合作交流,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感受數學奧妙,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結合。

      教學難點:

      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結合。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彩色回形針拼成的圖案、平面圖形構成的圖案。

      學生準備:

      彩色回形針、膠水、卡紙

      教學過程:

      一、欣賞有回形針拼成的圖案。

      拿出一顆回形針:同學們認識它嗎?

      出示圖片:

      瞧,這就是用回形針拼成的圖案,漂亮嗎?

      學生欣賞,說一說,你看到了那些平面圖形?

      你想不想親手做一幅美麗的圖案?

      二、活動:拼圖案

      1、可以自己獨立拼,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拼一幅圖,一邊拼一邊觀察:你的作品用到了我們學過的哪些圖形?

      2、學生活動

      3、展示制作結果:

     、倌銈兤吹氖鞘裁?

     、诿總圖案中都有哪些圖形?

     、酃酪还,數一數,每個圖案分別用了多少個回形針?

      三、欣賞由平面圖形構成的圖案。

      師:平面圖形構成了五彩繽紛的圖案,點綴了我們的生活。

      學生欣賞圖案。

      四、課堂小結:

      欣賞了這么多美麗的圖案你想說些什么?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認識元、角、分之間的關系,能根據元、角、分之間的進率進行單位間的簡單換算,比較不同單位表示的錢數的大小。能進行一些簡單的應用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具體購物情境,體會購物的總錢數和購物的數量,積累購物的初步經驗;感受購物問題里的數量關系,發展初步的思維能力。

      3、體會元、角、分在生活里的廣泛應用,感受人民幣的實際價值;培養獨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

      元、角、分簡單換算和應用

      教學難點:

      理解購物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1、做練習十第3題

      2、做練習十第4題

      3、做練習十第5題

      4、做練習十第6題

      5、做練習十第7題

      一、回顧引入

      1、回顧舊知

      提問:這單一已經認識了人民幣的那些知識?請吧你的認識和大家說說

      學生自由說出自己的認識。

      2、引入課題

      小朋友真棒!為了鞏固和應用小朋友已經掌握的知識,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練習有關元、角、分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基本練習

      1、再現就知

      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讓學生說說各是多少錢。

      2、口答

      提問:1元人民幣可以換幾張1角的?可以換幾張5角的?為什么?

     。ò鍟1元=10角)

      如果用分幣來換,幾分可以換成1角?(板書:1角=10分)

      1角2分=()分

      1元2角=()角

      1角2分和1元2角哪個錢多?

      3、做練習十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在課本上。交流結果,集體訂正,指名說說各是怎樣想的。

      指出:把1元幾角換算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合起來是十幾角;把十幾角換算成幾元幾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1元幾角。

      4、做練習十第2題

      學生先獨立填寫在課本上,在集體交流。

      讓學生說說怎樣比的'。

      提問:題里告訴我們什么條件,要回答什么問題?

      學生同桌討論夠不夠,說說自己想法。

      指出:三樣商品各買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帶去的錢比28元多,就夠了;如果帶去的錢比28元少就不夠。

      先讓學生了解價格和解決問題的要求。

      提問:把10元錢用完是什么意思?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學生觀察情境,說說知道了什么,求什么問題。

      提問: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讓學生獨立列式解決,集體交流。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組織交流算式和得數,要求學生口答,并提問:計算牛奶的價錢你是怎樣想的?

      提問:你還能提什么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口頭列式,教室板書。

      提問:小寧買了什么?就要多少錢?如果付的都是10元的,應該付多少張?

      先同桌討論,再集體交流,要求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應用練習

      1、交流小結。

      提問:這節課練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2、介紹你知道嗎?

      3、布置課后實踐

      四、練習小結

      練習十第8題。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9

      教學內容:

      連加

      教學目的:

      1、掌握兩步計算的正確計算方法

      2、初步體會計算的變化,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口算和計算能力

      2、通過操作,培養學生數感和主動探索積極學習的精神

      重點難點:

      掌握計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小雞,這是什么?

      你小雞嗎?

      如果讓你來養小雞,你會怎樣做?

      二、合作探究

      小明家也養了小雞,咱們到他家去看看吧?

     。ǔ鍪菊n件)

      看圖上畫有什么?

      師:小明家是養雞專業戶,他們家養了很多雞,他的父母靠知識和科技養雞終于辦起了這個大型養雞場,小明今年才7歲,卻已經懂得了幫父母的忙經常會幫著喂小雞。你瞧,(課件出示5只小雞,引導學生說出:小明喂了5只小雞)說說圖上畫有什么?

      課件動畫播放:又來了2只,現在呢?誰能說出圖意?

      為了區別先走的'我們通常都用線劃掉來表示,師示范

      表示再次去掉可以用虛線框起來

      板書算式:8-2-2

      想一想:這題應該怎樣計算?

      小組討論后匯報解法。(若有生說先算2+2就把8-(2+2)的算式寫出來以之對比。

      2、練習:P73頁的做一做右圖

      獨立看圖,說出圖意

      三、練習

      第74頁的第5至8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什么?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10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98頁。

      教學案例

      師:說一個你最喜歡的100以內的數,并說說為什么?

      生1:我喜歡60,因為我們班有60位小朋友。

      生2:我喜歡7,因為我今年7歲了。

     。ɡ蠋煱褜W生說的數字一一寫在黑板上。)

      師:大家說了這么多喜歡的數字。那么,你們能不能選擇+其中的兩個數字組成一道加法或減法算式?能的話將它寫在卡片上。

     。ò褜W生編好的算式卡片貼到黑板上。)師:看著一黑板亂七八糟的卡片,你現在最想對它們做什么?誰愿意幫這個忙?

      生1:給它們分類。

      生2:按順序排一排。

      師:小組內討論一下,按什么順序排?理由是什么?

      組1:我們組認為按得數大小排比較好。

      組2:我們組認為按計算方法排比較合理。

      組3:我們組同意2號組的意見。我們還把加法計算題分成兩類:一類是進位加法,一類是不進位加法;還把減法計算題也分成兩類:一類是退位減法,一類是不退位減法。

      師:說得真好!就請你上來幫老師來歸歸類。

      師:選擇你最喜歡的一道題說說你怎么算出來的?

      生1:我來說進位加法36+8。我是這樣想的,先把8分成4和4,先算36+4得40,再算40+4等于44。

      生2:30+58,先算30加50得80,再算80加8等于88。

      生3:95—40,先算90減40得50,再算50加5等于55。

      師:每個同學都有自己最好的方法,真了不起。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復習10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板書課題。)

      教學反思:

      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對學生理解數學的重要性,認為學生的'實踐、探索與思考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條件。這個課例就本著這一理念為指導,創設了一個個“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說一個自己喜歡的數字,并用卡片寫下自己所編的算式題;小組討論分類的標準、依據,各自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開放思維空間,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數學能力,還可以改善學生的情感態度,培養學生“做學問”的素養。本節課,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11

      【教材分析】

      長短、高矮都屬于比較物體長度的問題。是學習計數、計算和ht的學習的準備性知識。比高矮有兩方面內容:一是高矮的概念。二是比高矮的方法。這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節課。主要使學生感知高矮的概念。探索比的方法。教學時采用自主探索、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方式。首先教師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觀察,初步感知人或物體有高有矮,引出高矮的概念;接著讓學生想一想怎么知道人或物體有高有矮的,引出比較的方法,讓學生去探索;最后通過各種活動、游戲。讓學生體驗比較的方法。加深對高矮概念的認識。

      【學情分析】

      低年級兒童在入學前,己經通過對各種物體的感知。初步積累了有關比長短、比高矮的感性經驗。但由于學生年齡小。觀察能力有限,看問題、觀察物體不全面,所以教學時,注意采用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的學習方式,使學生互相啟發、互相補充,并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善于傾聽別人意見、虛心向他人學習的好習慣。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緊密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設計各種比較的活動。讓學生去探索。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及時進行評價,使學生飾得看問題要全面,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1、通過觀察比較。使學生感知人或物體有高有矮。

      2、通過組織各種實踐活動。使學生探索、學會比較高矮的方法。體驗長短、高矮都是比出來的。都是比較物體長度的問題。

     。ǘ┻^程與方法1、在真實的情境中讓學生經歷體驗比較高矮方法的過程,加深對高矮概念的認識。

      2、在比的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師指導下。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有關比較簡單的數學問題并學會交流。

     。ㄈ┣楦袘B度與價值觀1、在活動中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通過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形狀相同但高矮不同的兩個瓶子、繩子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ㄒ唬┮龑в^察教師選四名高矮差距較大的學生到講臺。讓學生觀察。

      問:看到他們四個同學。你想告訴老師什么?

     。ǘ┙涣鲄R報學生觀察后,先與同位說一說,再匯報。

      學生可能說衣服的顏色不同、男女性別不同、有胖有瘦、有高有矮等。教師都給予肯定。

      啟發引導說出學生有高有矮。

      教師板書:高矮

      【設計意圖:創設此情境是通過學生觀察引出“高矮”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初步感知人或物體有高有矮,自然有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ㄒ唬┮胙芯康膬热萁處熯x兩個高矮差不多的學生。站在講臺兩邊。讓學生判斷誰高誰矮。

      學生觀察后匯報(學生可能說:看不出誰高誰矮;蛘f甲高、乙高、一樣高)。

     。ǘ┨骄勘容^高矮的方法1、怎樣知道人或物有高有矮呢?

      2、小組討論交流比較高矮的方法。教師參與其中。

      3、小組匯報、交流學生可能說出:(”兩人站在一起比;(2)兩人拉緊繩放在頭頂?茨念^高;(3)用尺子量;(4)用小棍搭個小橋讓他們通過;(5)靠墻作記號等。只要有道理。教師就給予肯定。

     。ㄈ⿵娀容^的方法1、讓學生再來比一比。

     。1)教師選一男(高)一女(矮)兩生上臺比一比。

      要求:比一比,說一說。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學生比較后會說:、‘男生高!苯處煶脵C和男生站在一起。讓學生比一比:“我們倆比。誰高誰矮?’’學生會說:“老師高!苯處熥プC會問:‘。為什么你們剛才說男生高,現在又說老師高至到底這個男生是高是矮呢?”

     。2)小組討論。應怎樣把話說清楚。說完整。

      匯報時。引導學生說出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2、再請兩個同學來比一比。

      學生比時。讓一生站在講臺上。一生站在講臺下。教師問:

      “這樣比行嗎?為什么?’’再讓一生抬起腳后跟比。問:‘。這樣比行嗎?為什么?,’

      學生一定會說:這樣比不行。教師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不行。學生可能會講:不合理、站得不一樣高、應站在同一水平線上比等。

      3、出示兩個瓶子(下面不齊。并用紙遮住。只讓學生看到上半部分)。

      問:猜一猜,這兩個瓶子哪個高?哪個矮?

      大多數學生會說:上面高的那個高。這時教師再打開紙讓學生比一比。

      【設計意圖】:在創設的各種情境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

      并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親自體驗比較高矮的方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信心。在小組合作交流中。讓學生學會聽取他人意見。從中受益。

      學會合作;顒又泄膭顚W生大膽說。在說的基礎上規范學生的語言。讓不生明確高矮是相對的;比較高矮時要合理。要合乎規則。要站在同一水平線上比;還要明白比長短、比高矮都要9體看。全部看。橄得看問題要全面。

      三、實踐應用。加深理解

     。ㄒ唬┩队熬毩曈脤嵨锿队皟x投影練習一第7題圖。學生獨立完成(要讓學生充分說,也可和其他動物比)),

     。ǘ┟呋顒雍痛罡呋顒1、學生站在地上摸。

      2、跳起來摸(活動后學生談體會)。

     。ㄈ┯螒蚧顒1、同學們,學校要舉辦運動會。從每個班選10名的'學生參加入場式,咱們班這么多學生,你能用今天學的知識幫老師選出來嗎?先想一想,再小組內說一說,然后告訴老師(學生獨立思考后。再小組討論、匯報)。

      2、自由結合成小組((5—8人)按高矮排成隊。比一比?茨慕M又快又好(學生自由活動后。說一說是如何排的)。

      【設計意圖】:通過各種活動、游戲。使學生充分利用所學知識發表自己的意見。讓學生自主參與、合作學習,充分體驗比較高矮的多種方法。加深對高矮概念的認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

      暢談感受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遺憾?

      讓學生自由大膽地談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談。讓學生都能體會成功的喜悅。并且感受知識是無限的。增強繼續學習的欲望。

      五、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課下看一看生活中哪些物體可以比長短,哪些可以比高矮。

      說給同學或家長聽。

      【設計意圖】:拓展延仲,既聯系生活又鞏固知識。給學生一個開放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實踐能力。

      【教學反思】

      教學的本質是交往。本節課以師生共同活動為主。學生人人參與,主動探索。創設了多種實踐活動,實現了開放式教學,讓學生親自體驗、觀察、感知高矮。小組合作、自主探索比較高矮的方法。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了多種方法的產生。課堂氣氛活躍。每個學生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每個學生都學有所長。特別是在探索比較高矮的方法和游戲活動時。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思考。找出了不同的方法。通過小組交流、匯報,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同一問題有不同的方法,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并在活動中樹立了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12

      教學內容:

      P56 P57頁 8和9的加減法

      教學目的:

      1、會熟練口算10以內加減法,能正確解答

      2、能用10以內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初步感知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

      3、在計數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數感

      重點難點:

      初步建立數感,培養學生心算計數

      教學準備:

      課件

      一、創設情景

      出示花果山和孫悟空,

      小朋友,今天我帶你們到花果山去觀光好嗎?

      二、探究知識

      1、8的加減法

      A獨立思考

      你們看,咱們的.山上景色不錯吧,看小猴子們都下山來歡迎呢,出示課件圖

      出示課件

      聰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嗎?

      說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計算?

      寫加法的理由是什么?

      學生說出加法的意思,樹上有6只猴,樹下有2只,一共有幾只?

      B評價,你認為誰寫的好?理由呢?

      C小結:同樣一幅圖,我們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減法,只要能正確地說清圖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減法

      小朋友們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樹,結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

      課件出示:兩棵桃樹,一棵樹上有7個桃子,一棵樹上有2個桃子

      請你們用學具代替桃子來擺一擺,然后獨立寫出算式。

      誰愿意向大家說出你的算式,

      評價:你認為哪個組寫的好?

      三、練習

      1、動畫演示,小男孩踢足球,最后定格為踢進2個,網外7個,看圖,你能寫出幾個算式?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

      2、學生分組拿出數字卡片,同組兩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兩個數。

      用小青蛙找家或摘蘋果的游戲來完成。

      四、課堂總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什么?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13

      學習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逐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認真審題,正確計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在具體情境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法:

      自主探究法

      學法:

      合作學習法

      教學用具:

      掛圖、小黑板。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去游樂園嗎?都喜歡玩什么?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公園玩,好嗎?

      二、自主學習

      (一)出示自學目標

      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二)出示自學指導

      1.自學課本第54頁內容

      2.請學生獨立看圖,先自己說說圖意,再給同桌講一講;

      3.提出數學問題,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互相解決提出的問題!

      三、反饋交流

      1.誰愿意把自己的問題說給大家聽?

      2.誰愿意解決她剛才提出的問題?

      3.重點講解一道乘法題:

      例如:3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錢?

      12 ×3 =36(元)

      4.引導學生討論算法,匯報算法。 (小組交流、組際解疑)

      四、精講點撥

      結合學生自學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加以點撥。

      五、當堂訓練:(小黑板出示)

      1. 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1 2

      × 3

      12

      × 4

      12

      × 5

      2.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

      12×5  18×3  15×6  27×3  43×3

      (組內檢查、全體交流)

      六、總結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14

      教學課題:

      十幾減7、6

      教學內容:

      十幾減7、6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7、6。

      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數據的觀察直接說出“想加算減法”的思考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說出( )里應填多少。

      6+( )=12 8+( )=13 5+( )=11 7+( )=14 9+( )=16 6+( )=13

      3、12-8=4,說一說想的過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觀察畫面,理解圖意,用自己的語言敘述畫面內容。

      (2)出示魚缸畫面,請學生數一數,魚缸里有多少條金魚?(13條)(移動畫面,黑金魚隱藏到水草后)再讓學生猜一猜隱藏到水草后的紅金魚有幾條?(學生分組討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3)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列出算式。13-7=6談一談你是怎樣想的

      10-7=3 7+6=13 3+3=6 13-7=6

      [誰有不同的想法?讓大家看看你的算式,猜猜你是怎么想的?]

      (4)小結: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四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

      (5)改變題意:一共有13條金魚,6條黑金魚,紅金魚有多少條?

      (6)學生獨立列式,并說一說思考的過程。

      l3-6=7

      想: 10-6=4 4+3=7

      還可以這樣算;

      7+6=13 13-7=6 13-6=7

      三、檢測與反饋

      1、完成P14頁的“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

      2、做一做第2題。

      [觀察比較使學生感受“想加算減法”的簡捷性。兩個不同的減法算式利用的是同一個加法算式。]

      3、完成P14頁“做一做”的`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提問上下兩個□間的關系。]

      四、總結并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十幾減7、6

      13-7=6 13-6=7 10-7=3 7+6=13 10-6=4 3+3=6 13-7=6 4+3=7

      還可以這樣算;

      7+6=13

      13-7=6

      13-6=7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在四種算法的比較中,學生已習慣使用想加算減法來口算,體會到了想加算減法的簡捷性,體會到了算法的多樣化。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經歷用不同的工具測量同一物體長度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認識厘米,體會厘米的實際意義。

      3、能估計較小物體的長度,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內容分析

      教學重點: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準備

      投影儀、不同長度的鉛筆若干、刻度尺。

      教 學 流 程

      個性化設計

      一、導入新課。

      教師言語導入。

      師:通過同學們,我們每天在這間教室里學習,講臺是老師的好伙伴,課桌是同學們的好伙伴,今天,這兩位伙伴有話要對大家說呢?大家聽嗎?

      錄音:大家好!我是講臺,今天我想知道自己有多長,小朋友們能告訴我嗎?還有我呢,我是課桌,我也想知道自己有多長,親愛的小朋友,你們能告訴我嗎?

      二、新授

      1、桌子有多長。

      (1)估計活動。

      師:小朋友們,請大家先用手比劃一下講臺有多長,課桌有多長。

      學生用手比一比,說一說。

      (2)實際測量。

      教師詢問:同學們還能用其他的方法說明課桌有多長嗎?

      學生回答可以用東西量。

      (3)討論交流。

      讓學生來說一說剛才用什么方法來說明桌子有多長。

      學生們說他用不同的工具量的。

      師總結:原來大家用的測量工具不一樣,標準也不一樣,這樣說起來真是麻煩。

      那有沒有辦法使測量的結果都一致呢?

      生說:可以用尺子來量。

      (4)認識刻度尺,用尺子量。體會1 厘米的'實際意義。

      讓學生拿出刻度尺,認一認。

      師講解:讓學生知道刻度尺上每10個小格組成一大格,就表示1cm ,即1厘米。讓學生指一指從哪到哪是1厘米。

      再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是1厘米的。(指甲蓋、鼻孔等)

      2、量一量:鉛筆有多長?

      (1)引導示范。

      師:首先我們應找到0刻度,把筆的一端對準它,看另一端對準哪個數值,再把它讀出來。

      讓學生想想,有時候一枝鉛筆不會剛好是政厘米 數,該怎么辦?

      應該讀出較為接近的整厘米數即可。

      (2)學生動手操作。

      讓學生展示測量的過程。

      二、完成練一練。

      1、第一題:先估計有多長,再量一量。

      2、第二題:螞蟻搬豆。

      3、第三題:由學生獨立完成。

      三、全課總結。

      今天你知道了什么 ?

      板書設計:桌子有多長(厘米的認識)

      教師及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會學生比的方法。

      請學生說出所知道的測量的工具,教師及時補充。

      指導學生任意測量,再全班交流。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2-23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31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02-14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14

    數學下冊一年級教案02-02

    數學下冊教案03-16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5篇02-02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15篇02-14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15篇02-28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