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幼小銜接數學教案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

    時間:2023-07-05 18:25:17 麗華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通用19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小銜接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通用19篇)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 1

      課時:

      第3課時

      教學內容:

      1~5的分解與組成

      教學目標:

      1、讓幼兒感知數字的組成和分解,了解數與數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

      2、能學會1~5的多種分法。

      3、培養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并能從其中得到快樂

      教學重難點:

      能通過觀察、分析一個數多種分法,掌握1~5的組成

      教學過程:

      <2的分解和組成>

      師:小朋友們,喜歡笑臉嗎?看看老師手中有好多笑臉,我們一塊用笑臉玩個游戲好不好?

      生:好

      師:首先,老師先拿出2個來,我找一個小朋友把這兩個笑臉分別放到兩個碟子上。

      學生放笑臉

      師:瞧,這位小朋友把笑臉分開了,分成了兩份,每一份有一個笑臉,也就是說,2分成了1和1,(幻燈片演示)

      師:我再找一個同學將這兩個碟子里的笑臉放到一塊兒。

      學生放笑臉

      師:他把紅色碟子里的一個笑臉和藍色碟子的一個笑臉放在一塊,就變成了2個笑臉,也就是說,1和1組成了2(幻燈片演示)

      學生動手寫一寫,練一練

      <3的分解和組成>

      做游戲,老師手里拿著三個笑臉(兩手都有),展示一只手,另一只手里多少笑臉讓小朋友們去猜。從中體會3的分解。老師再將自己兩手中的笑臉都放在黑板上,同上引導小朋友們去理解3的組成。(幻燈片演示)

      學生動手寫一寫,練一練

      <4的分解與組成>

      師:2和3會分解了,小朋友們會不會分解4呢?在按照前面的方法將4個笑臉放到2個碟子里面。(連續找三個小朋友)

      學生嘗試的放,老師對每一種方法進行解釋;脽羝故。

      再讓三個小朋友將分好的笑臉分別放在一起,幻燈片展示

      學生動手練一練

      <5的分解與組成>

      師:接下來,我們要將老師手中的五個笑臉分發到兩個盤子里面,那個小朋友自告奮勇,主動來發一發。

      學生發(四種方法)

      老師如上強調5的分解與組成。

      小結:

      數與數之間都是有邏輯關系的。1~5可以分解,也可以由其他數組成。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 2

      眼下,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即將升入小學,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活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幼小銜接”是孩子面臨的第一個轉折,廣大家長應如何幫助孩子順利過渡,做好各種準備呢?

      一、幼兒園和小學有什么不同?

      從學習環境看:幼兒園的教室一般布置得都非常美觀、形象、富有童趣。而小學教室一般由課本、黑板、桌椅、多媒體展臺等教學設施構成,對孩子的吸引力降低。

      從學習方式看: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基礎活動。小學則以學習為主,要根據國家統一規定的教學大綱來學好課程。 從師生關系上看:在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生活照顧比較多。而在小學,老師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學上,在生活上對學生的關心要比幼兒園老師相對減少。

      從教學方法上看:幼兒園提倡在玩中學、學中玩。小學則以書面語言為主,強調文化知識的系統教育,課堂大多以老師的講解為主,孩子還必須完成一定量的作業。

      從行為規范上看:通常在幼兒園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個人要求,如喝水、上廁所、說話、玩玩具,在升入小學以后都不再被重視。孩子在上課期間,抱臂坐正,不隨便 說話、發言先舉手、學習用品放整齊、課本作業不準撕、上課不準喝水、在指定地方等家長接送等規定都納入學生的一日行為規范中。

      二、不少家長面對幼兒入學初期所表現出來的不適應,簡單地將原因歸結為幼兒身心發展水平所限,沒有意識到自身對幼小銜接的消極態度。據了解,家長主要存在以下錯誤認識:

      1.輕描淡寫,漠不關心

      有些家長由于工作繁忙,精力有限或是自身素質所限,不注重自身與幼兒的心靈溝通與交流,不關注幼兒在園期間的發展變化,不配合教師所開展的主題活動,不參與幼兒園舉辦的專題家長會,更不和幼兒聊任何有關入學的話題。這就使幼兒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重視與關懷,更談不上主動發展了。

      2.簡單粗暴,施加壓力

      個別家長不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把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歸結為調皮搗蛋,經常用簡單粗暴的語言嚇唬幼兒:“一天到晚就知道調皮搗蛋,我不管你,到時候老師會好好收拾你!薄斑B十分鐘也坐不住,到時候你就等著讓老師罰站吧!”聽到這些語言,幼兒對小學還有什么向往與企盼?大概就只剩下恐懼與不安了。

      3.重視知識,忽視習慣

      很多家長認為幼兒的入學準備就是提前認字、學習拼音、學習英語、學會算題等知識技能,卻忽視了對幼兒學習生活習慣的培養,更忽視了諸如觀察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這樣做的后果往往是,因孩子過早地接觸小學的有關知識技能,反而降低了學習興趣,不利于入學后的學習興趣激發與能力的持續發展。

      三、各項準備工作

      1、物質準備:文具切忌玩具化

      入小學,必要的.學習用具不可缺,建議家長給孩子準備實用的學習用具,F在商店里賣的文具盒花樣很多,顏色鮮艷,但文具盒最好是簡單實用大方的,不要讓過于繁瑣的文具吸引孩子上課的注意力。

      文具不能太多,鉛筆、尺子、橡皮、削筆刀是文具盒里必備的。4-5支鉛筆,在不削的情況下就夠用一天了,提倡用簡單實用的橡皮和削筆刀。一年級的新生,文具比較容易丟失,而且很多小孩的鉛筆款式和顏色都一樣,分不清,所以建議家長買上標簽紙,寫上孩子的姓名,纏在鉛筆頂端,貼在文具的上面。

      買書包時還要掂一掂書包的重量,過重不利于孩子身體發育,所以要挑選既輕又結實的書包。

      關于本子,家長大可不必提前購買,新生報名時,老師會告訴家長準備幾個。有的孩子很浪費,舊的本子還沒有用完,就扔掉用新的,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節約用紙?梢园押⒆記]有用完的本子裝訂起來,用來當練習本。

      2、生活準備:學點簡單勞動技能

      有的學校會在開學前,或者開學第一天開展入學教育或者新生家長會,屆時學校會對作息時間、功課表、各科的學習要求等廣而告之。孩子可以在這一天提前認識學校,包括學校都有哪些規定,各項設施都有哪些作用,廁所在什么地方,如何使用等。

      現在獨生子女的生活,家長包辦的比較多,入學前訓練孩子的生活能力非常有必要。學會整理自己的物品(書包、文具盒、書籍、書桌),每天晚上睡覺前,將第二天要用的鉛筆削好,所用的物品準備好;本子、書角揉皺了,要學會抻直;用過的東西及時歸位,保持整潔等。

      入學后,孩子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外,還要分擔班級和學校里的一些勞動任務,所以平時家長可以要求孩子參加。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 3

      活動目標:

      1.大膽嘗試通過用不同的方式來統計食品的種類和數量。

      2.感受統計給生活帶來的幫助。

      3.體驗同伴合作完成任務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田田幼兒園一周的食譜。

      2.記錄紙、記錄板、計數條、記號筆。

      活動過程

      1.出示田田幼兒園一周食譜,幼兒初次合作,分享統計結果。

     。1)交代任務,分組記錄。

     。2)師:今天,請你們來統計食譜上有哪些食品,每種食品有多少。幼兒分組統計食品并記錄,教師指導。

     。3)交流分享統計結果。

     。4)師:每組請一個小朋友來介紹,食譜上有哪些食品,每種食品有多少,你們是用什么辦法記下來的'?

      小結:你們用了數字、畫圖、表格的辦法進行了統計,知道了食譜上有哪些食品,每種有多少?墒遣荒芎芸炜闯瞿姆N食品最多,哪種食品最少。

      2.嘗試用計數條進行二次統計,分享新的統計經驗。

     。1)介紹材料,提出要求。

     。2)師:請你們用記錄板和計數條再來做一次統計,看能不能清楚地看出哪種食品最多?哪種食品最少?

     。3)指導幼兒使用計數條再次統計。

     。4)分享新的統計經驗。

     。5)師:食譜上有幾種食品?哪種最多?哪種最少?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小結:用計數條統計,能夠很快地知道食譜上有幾種食品,哪種最多,哪種最少,還會知道最高的計數條代表的食品是最多的,最矮的計數條代表的食品是最少的。

      3.引導幼兒根據統計結果確定進貨食品。

      師:一起看看,我們需要進哪種食品?

      小結:你們用不同的統計方法讓我知道了食譜上有哪些食品,每種食品有多少,還能很快知道哪種食品最多,哪種最少。

      4.觀看課件,激發興趣,拓展生活經驗。

      師:在我們生活中,很多時候會用到統計,能幫助我們解決更多更復雜的問題,一起來看看,還有什么時候會用到統計。(觀看幼兒身高、全年平均氣溫、奧運會獎牌統計圖表等)再次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幼兒對統計的興趣。

      活動拓展

      幫助教師統計班級物品的種類和數量;回家統計生活用品等。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 4

      活動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理解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

      2.體會由多到少,由有到無的過程,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加減法。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產生喜歡數學的情感。

      活動準備:

      小猴子和猴媽媽、桃子、香蕉及5以內得數是0的減法算式題pp圖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學習得數是0的減法?

      師:猴子媽媽買回來2顆桃子和3根香蕉,大大的桃子和香香的香蕉都很誘惑,小猴子饞得直流口水,它想了想,還是先吃桃子吧,它一會就把2顆桃子吃光了。

     。1)師:你們可以根據將小猴子吃桃子過程列一道算式嗎?(2-2=0?)

      師:為什么是0?你們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2)師:小猴子吃完桃子就自己玩去了,玩累后回到家,看到那大大的,香香的3根香蕉,又把3根香蕉吃完了。

     。3)師:請你們再將小猴子吃香蕉的過程列一道算式。(3-3=0)

     。4)總結規律?

      師:2-2=0 和3-3=0這兩道算式,你們發現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小結:兩個相同的數相減得0。

      2.擴展練習

     。1)森林里要舉行化妝舞會了,小猴子和猴媽媽高興地去參加。門票就是一道算式,答對了才能進去。

     。2)大象抽到的'算式題是:5- =0;小猴子抽到的算式題是: -4=0.猴媽媽和小猴子都順利拿到了門票。

     。3)師:小朋友請你們說說猴媽媽的算式中,那個框該填數字幾?小猴子的的算式中,那個框又該填數字幾?

      4.小猴子和猴媽媽玩累了,猴媽媽說小猴子表現好,準備給它網購禮物。你們一起看看快遞公司的小羊在忙什么吧,一起幫它數數有多少快遞要郵寄的。(幼兒完成幼兒用書p13頁作業)

      活動延伸

      留意生活,看看生活中哪些可以用5以內的減法計算。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 5

      活動內容:

      愛兒坊幼兒園學前班數學教材第18頁《開火車》。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50以內的數,學會比較數的大小。

      2.通過游戲的過程使幼兒經歷發現、歸納數學知識的過程,感知學習方法。

      3.通過游戲活動,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點和難點:

      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主要是認讀50以內的數,感知數的大小,理解數的順序。在活動的過程中感知學習方法,體驗學習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卡通數字卡片、獎勵小星星、紅旗一面、

      2.《春天在哪里》音樂

      活動過程:

      一、準備春游坐火車——認知50以內數。

      1.:數數游戲

      師:小朋友,天氣暖和了,春天來了,老師要帶大家去春游,好嗎?我們開著我們的小火車去吧!老師找個火車頭來數一數今天有多少老師和小朋友要坐我們的火車,一起來吧……

     。ㄅ氖殖枨堕_火車》,傳紅旗,嗚……聲唱出停,紅旗在誰手中誰來點數,其他小朋友小聲跟數。學生跟著拍手唱。)

      師:如果每節車廂坐10個人,需要幾節車廂?如果5個人呢?(教師引導幼兒10個10個數,5個5個數,分別說出需要的車廂數。)

     。òl現幼兒的閃光點及時表揚)

      2.認讀數字寶寶。

      教師任意出示數字卡請幼兒認讀,誰讀對就把卡片給誰,每人一張。

      3.數字寶寶坐火車。

      幼兒先聽清老師的要求,邊唱歌邊走坐到指定車廂。

      6節車廂分別坐含有2、3、5、1、4、的數字。

      師:把你們每節車廂的`數字寶寶放上來看看自己表現怎么樣?看看每節車廂坐了幾個人?

     。ㄓ變赫f出每組的人數,說說單雙數)

     。í剟钪刃蚝、表現好的幼兒)

      二、開火車春游——比較數字寶寶的的大小

      師:我們春游的小火車就要開了,請數字寶寶們扶好坐好我們去田野里找找春天的消息吧!

     。◣熒渤枨缎』疖嚒愤呑鰟幼,請表現好的的數字寶寶先下車找找春天的秘密吧!請四人下車)

      1.比較第一組數的大小

      師: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呀?這四個數字寶寶都是誰呀?你知道他們誰最大誰最小嗎?

     。ㄓ變号e手回答,教師給予肯定獎勵。)

      2.比較第二組數的大小

     。◣熒渤枨埖诙M數字寶寶下車。)

      師:這四個數字寶寶又是誰呀?誰最大?誰最?。

      幼兒自主交流,派代表回答。

      3.數字寶寶排排隊。

      師:我們春游的小火車要過橋了,我們要按順序一組一組過橋,你能給每組的數字寶寶按順序排排隊嗎?

     。ㄕ堖沒有參與活動的幼兒下車四人或六人一組。)

     。1)第一組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隊。

     。2)第二組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

      師:你是怎么比較這些數的大小的?

      總結歸納:比大小,看數位,

      兩位要比一位大,

      都是兩位看高位,

      高位相同看個位。

      三、春游進行時——開火車游戲。(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1)幼兒以10人為一組,在規定時間內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成一隊,玩開火車找春天游戲。

     。2)幼兒和朋友交換數字卡片,按照不同要求排隊進行游戲。(評價幼兒游戲活動,獎勵表現突出的幼兒)

      四、活動延伸。

      回家比比家里人的年齡,你會發現什么?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 6

      一、說教材

      《比大小》是愛兒坊學前班數學下冊主題三“數字的家”的一節活動課。

      二、說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的學習經驗,制訂出本次活動課的活動目標為:

      1.引導幼兒認識50以內的數,學會比較數的大小。

      2.通過游戲的過程使幼兒經歷發現、歸納數學知識的過程,感知學習方法。

      3.通過游戲活動,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

      三、說教法與學法

      數字概念對幼兒來說是較抽象的,光靠教師枯燥無味的講解,幼兒是沒有興趣的。那怎樣引導幼兒輕松學習呢?為了幫助幼兒掌握活動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活動中結合周圍環境和季節特點,以幼兒為主體,以春游為主線,以游戲為主導。根據幼兒認知過程的直觀形象性,主要采取數、認、讀、比結合法來充分調動幼兒的思維活動,以唱、玩、贊穿插 進行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自信。讓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進步的方法讓他們在游戲中體驗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四、說活動過程

      活動中我為了防止了“一言堂”和“滿堂吼”的現象,注重幼兒秩序性的培養及探索能力的發展,設計了以下的過程:

      1.設計一條活動主線

      在本節活動課中我設計了春有這樣一個符合季節環境特點的情境主線。以開火車這樣一種幼兒喜聞樂見的游戲為主導,在“準備坐火車——開火車春游——春游進行時”三個環節中,第一環節引導幼兒豐富對50以內數的認識;第二環節通過有順序、有目的的關注來引導幼兒嘗試比較數的大小,說出自己的想法,發現真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一個環節:幼兒體驗學習快樂,教師發現存在問題。整個活動調動了幼兒身體、感官、思維的活動,使枯燥抽象的數字在游戲中變得生動有趣,從而達到幼兒園保教活動以游戲為主的目的。

      2.培養一種快樂習慣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尤其對于農村的孩子來說,戶外活動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但是同樣的`游戲也有玩膩的時候。通過開火車游戲的不同玩法,所帶給孩子們不一樣的快樂感受和體驗。我希望孩子們能培養出一種探索意識,獲得一種探索的習慣。

      3.關注每一個幼兒發展

      每個孩子都有獲得表揚和贊許的權利,每一位老師也有表揚贊許孩子的義務。在每個孩子天真稚嫩的童心中,對表演贊許的渴望不亞于花兒對陽光的渴望。每一個幼兒都有他獨特的個性,活動能力和身體各方面發展不盡相同,所以在工作及這節課中我都一直去留心發現每一個幼兒點滴的進步,并及時說出來。在活動中鼓勵那些不積極,不善于表達的幼兒參與活動,我發現:“多給機會,多進步!

      五、活動延伸

      回家比比家里人的年齡,你會發現什么

      鼓勵幼兒把學到的知識用于生活,激發幼兒的興趣。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 7

      課時:

      第2課時

      教學內容:

      認識“>”“<”“=”

      教學目標:

      1、認識“>”“<”“=”

      2、知道“>”“<”的方向,理解“>”“<”“=”的意義。

      教學重點:

      理解“>”“<”“=”的意義

      教學難點:

      分清“>”“<”的方向

      教學過程:

      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參觀森林運動會,看看動物們矯健的身姿,好不好。

      生:好。

      展示圖片

      師:現在,我們看的是拔河比賽項目,看,哪一對要贏了?

      生:大熊貓一隊的'。

      師:大家一塊兒看看,這兩隊隊員有什么不同?

      生:熊貓隊的隊員多,大象隊的隊員少,不公平。

      師:熊貓隊幾名成員?大象隊幾名成員?大家比一比,3和2誰大誰小?3大,2小,也就是3大于2,2小于3,我們寫作:3>2,2<3.一塊認識認識“>”“<”,看圖,幫“>”“<”找回家

      認識大于號小于號了嗎?老師這有一段口訣,一塊記一記好吧,“大于號,小于號,帶著兄弟來報道,大口在前是大于號,尖尖在前是小于號,大于號,小于號,嘴巴朝著大數笑!

      <學生記一記>

      <練習>

      師:現在,這邊的拔河比賽開始了,這一次比賽公平嗎?

      生:公平。

      師:為什么?

      生:每一對都是兩名。

      師:對,很好,左邊一隊兩名,右邊一隊也是兩名,2等于2,我們可以寫作2=2!=”等于號

      <練習>

      小結:

      我們認識了大于號,小于號,等于號,例如:5>3 ,2<6,4=4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 8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讓幼兒喜歡數學。

      2、愿意上課大膽舉手回答問題。

      3、能按照物體的長短差異排出3"5個物體的序列。

      活動準備:

      1、長短不同的褲子圖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紙條等若干套(3"5個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動過程:

      1、褲子比一比。

      觀察褲子。

      教師出示掛圖中的4條褲子。

      教師:看,媽媽給寶寶買了什么?媽媽買了幾條褲子?它們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褲子,并說出它們長短不一樣。

      比褲子。

      教師:哪條褲子長,哪條褲子短?

      教師和幼兒一起把褲子兩兩比較,得出結果。

      2、褲子排一排。

      教師出示長短排序板。

      教師:媽媽讓寶寶排一排褲子,你覺得哪條褲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排呢?

      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并講述自己的想法。

      鼓勵幼兒自主地排褲子,然后說一說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

      教師和幼兒討論長短排序的方法。

      沿著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條線將褲子放整齊,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長(最短)的褲子排號,再通過兩兩比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長的褲子,發現長了再調整。

      3、給物體排排隊。

      討論活動規則。

      教師: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紙條都來找小朋友幫它們排隊啦!

      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總結:先找出物體中最長或最短的.一個排好,在比剩下的物體,找出最長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說一說。

      幼兒操作活動。

      教師提醒幼兒將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齊。

      教師鼓勵幼兒參與多組操作活動。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 9

      活動目標:

      1.了解一天的時間順序,建立時間觀念。

      2.能講出幼兒園一天的生活,并學習運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形式制作作息時間表。

      3.養成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大的.鐘面一個(能撥動時針和分針)、整點、半點的字卡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1)教師播放鬧鐘的聲音。

     。2)師:這是什么聲音?對了,這是鬧鐘的聲音,它每天叫醒我們,早早起床去上學。

      2.閱讀讀書

     。1)幼兒閱讀幼兒用書p29頁。

     。2)師:請你們給小明的作息時間按照一日活動順序調整一下。

     。3)師:你們也和小明一樣有自己的作息時間,請你說說你們的作息時間。

     。1)幼兒互相討論一天要做哪些事。

      3.制作“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

     。1)請幼兒運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形式制作作息時間表。

     。2)請幼兒介紹“我的一天”作息時間表。

      小結:我們制作的作息時間表完成了,大家一定要珍惜時間,遵守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活動延伸:

      1.幼兒將制作好的作息時間表貼在家里或者活動室內。

      2.提醒幼兒要按作息時間去做事。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 10

      教學內容:

      1-10的數數、1-10的認識與書寫

      教學目標:

      1、通過師生互動,讓小朋友在活動中能夠熟練的掌握1-10的數數,認識并能書寫1-10。

      2、讓小朋友通過動手操作、用眼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

      3、通過小朋友之間合作游戲、學習,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課時:第2課時教學目標:

      1、理解0的含義。

      2、初步理解10以內的序數,讓小朋友知道物體在序數中的位置。

      3、掌握序數詞,能用第幾表示物體在序數中的位置。

      4、注意傾聽各活動中的規則,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課時:

      第3課時教學內容:比長短教學目標:

     、偻ㄟ^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長有短;通過操作,學會比較一般物體長短的方法;知道長和短是比出來的。

     、谂囵B小朋友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奂ぐl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苁箤W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課時:第4課時

      教學內容:

      1~5的分解與組成

      教學目標:

      1、讓小朋友感知數字的組成和分解,了解數與數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

      2、能學會1~5的多種分法。

      3、培養小朋友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并能從其中得到快樂

      課時:第5課時

      教學內容:認識“>”

      1、認識“>”“

      2、知道“>”

      課時:第6課時

      教學內容:認識平面圖形、學會分類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使小朋友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球形.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辨認這幾種圖形.

      2.認識頂點、邊和角,并進行點數。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

      課時:第7課時

      教學內容:10以內的加減法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加法減法的含義2.讓學生掌握5的加減法

      3.使學生學會解答簡單的口述加減法應用題,培養學生初步分析問題的能力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 11

      活動目標

      1.感受小學生上課的氛圍,萌發對小學生活的向往。

      2.初步了解“上課”的含義及小學上課的流程。

      3.能在引導下,模擬小學生的課堂及其上課流程。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活動前,教師可將活動室的桌椅布置成小學教室的排列方式。

      經驗準備:幼兒參觀過小學,對小學上課的情景有初步了解。

      課件準備:“鈴聲”音頻、“上課準備”圖片

      活動過程

      一、師幼談話讓幼兒初步感知小學上課的氛圍

      今天的.教室和平時有什么不同?

      你在哪里見過這樣的教室?

      二、播放音頻/圖片/視頻讓幼兒了解小學的課前規范

      1.播放音頻“鈴聲”、圖片“上課準備”,引導幼兒知道上課鈴響后要做好上課準備。

      2.播放視頻“課前問好”,引導幼兒了解上課前的師生問好環節。

      三、出示組圖讓幼兒了解小學的上課規范

      1.出示圖片“上課時-端正坐姿”,引導幼兒學習上課時的端正坐姿。

      2.出示圖片“上課時-記筆記”,引導幼兒了解上課時要認真記筆記。

      3.出示組圖“上課時-舉手發言”,引導幼兒了解上課發言的正確做法。

      四、播放音頻/圖片讓幼兒了解小學的下課規范

      除了表示要上課了的上課鈴,小學還有下課鈴,它表示一堂課結束了,可以休息十分鐘。一起看看下課鈴響后小學生做了什么吧。

      請你學一學小學的哥哥姐姐和老師練習一下課后道別吧。

      五、出示組圖組織游戲熟悉小學的上課流程行為規范

      1.出示組圖,引導幼兒鞏固小學上課流程。

      2.師幼共同模擬小學的上課流程。

      3.師幼共同評價“模擬小學課堂”中的表現,活動自然結束。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 12

      游戲目標:

      1、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書包的特征,并讓幼兒用各種材料制作小書包。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幾何形盒子,卡紙、蠟筆、漿糊等。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書包的外形特點。

      1、教師出示各種書包,引導幼兒觀察書包的外形特征。

      2、我們馬上就要步入小學了,每個小朋友都要背著書包上學去!你們都看過什么樣子的書包呢?這些書包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呢?

      3、我們看到的書包一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布料、或者是皮料)。今天我們來學習用紙張折書包!以前你們折過嗎?

      4、出示上周的折紙:書包

      小朋友看這是我們上個星期學折的書包,小朋友都會折了嗎?(會)我們上周用的是正方形的折紙來折出的書包,那小朋友想想除了用折紙的來折書包,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制作書包呢?(引導幼兒討論)教師傾聽幼兒討論的方法。

      誰來告訴老師你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制作書包呢?(請幼兒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5、幼兒交流。

      原來你們想到的是這樣的方法,那你們要用那些材料呢?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吧!

      二、介紹區域的主題。

      今天的區域活動我們就要來制作書包,我們上次是折的書包,今天我們就要用其他的材料來制作書包。你想制作什么樣子的呢?你們自己先想好,想好后可以到各個區域去制作。

      三、介紹操作材料。

      老師在手工區投放了各種的制作材料:有卡紙、海綿紙、等。在圖書角投放了紙張和筆可以讓你們先去設計,你先設計什么樣子的.、什么形狀的書包你就先設計好,設計好后可以放到手工區去制作生產,制作好后在放到超市去買,想要的可以到超市去買。

      四、幼兒自選區域進行制作。

      1、你們想好了就可以到各區域進行制作了。

      2、幼兒自選區域,開展區域制作。

      3、圖書角開展設計“我的書包”的設計。

      4、手工區的幼兒開展書包的制作。

      五、指導幼兒制作。

      1、引導圖書角的幼兒大膽設計。

      2、指導幼兒大膽制作書包。

      六、各區域互動。

      圖書角的設計,放到手工區制作,制作好后放到超市銷售。效果分析: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 13

      設計意圖

      進入大班后,我們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幼小銜接活動。例如:參觀小學、請小學一年級的老師來園講解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幼兒畫出“我心目中的小學”等。幼兒在活動中逐漸了解了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對上小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常問一些有關小學生的問題,如上小學后還能帶玩具嗎?上課時我想小便怎么辦?為了幫助孩子們更多了解有關小學的知識,我設計了“我快要上小學了”活動。目的是想進一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習慣,以便進入小學后能很快地適應小學生活。

      活動目標

      1、利用多媒體課件了解小學生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萌發幼兒對小學的向往。

      2、更多地了解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進一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參觀過小學。

      2、多媒體課件:小學生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

      3、幼兒把畫好的 “我心目中的小學”圖畫粘貼在展板上。

      4、《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磁帶。

      活動過程

      1、播放歌曲《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提問:歌曲里唱的什么?它是誰的`歌曲?

      2、 提問前段時間參觀小學的事情,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

      3、出示展板,請小朋友到展板前,講解自己畫的“我心目中的小學”是個什么樣子。

      4、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及時給予指導、總結并找出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

      5、利用多媒體課件,講解小學生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

      6、幼兒分組討論并說一說小學與幼兒園有什么不同?

      7、教師小結:

     、僮飨r間有了較大的變化。(課間只有10分鐘,小學生要準備好下節課所用的東西、小便等)

     、谏闲W后不能帶玩具,但可以帶體育玩具。

     、凵闲W后,上課時不能隨意喝水、小便。(應在課間十分鐘做好這些工作,否則,會影響其他同學上課)

     、苌闲W后,放學回家后先做什么?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 14

      活動目標:

      1.學做勇敢有擔當的人,不怕困難,知錯就改。

      2.知道做錯事后能主動承認,不把錯誤托給別人。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什么叫“勇敢”嗎?你們在哪里見過勇敢的人?

      師:勇敢的人會有什么行為?

      小結:勇敢是指不怕危險和困難,有膽量,不退縮,敢作敢為毫不畏懼。

      2.討論:如何做一名勇敢有擔當的人

     。1)幼兒翻看幼兒用書p2頁。

     。2)教師逐圖提問幼兒圖意。

     。3)師:請你們說說圖中哪些小朋友是勇敢的,哪些小朋友是有擔當

      的。

     。4)談論:如何做一名勇敢有擔當的`人。

      我們要對自己有自信心,遇到困難不要退縮,勇敢面對。在困難面前不要將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而是主動承擔責任。

      3.游戲

     。1)勇敢面對挫折的小游戲

      游戲玩法:

     、儆弥w語言代表小雞成長的四個階段,分別是“蛋——剛出殼的小雞——單腿雞——雞”四個階段(蹲著是雞蛋、半蹲并雙手達成塔尖狀的是小雞,單腿直立的是半成年雞或叫單腿雞,雙腿直立的是成年雞。為了使大家產生更直觀的認識,可以請出四名小朋友示范)。

     、谒行∨笥驯ザ紫聡梢蝗,做“蛋”狀,用剪子包袱錘兩兩對決,勝利的成長一級,失敗的后退一級(如小雞贏了就長成了半成年雞,輸了就退回到雞蛋;雞蛋輸了還是雞蛋)。長成成年雞后退到邊上觀看別人的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根據其他人肢體語言表現的成長狀態,尋找和自己同一階段的進行剪子包袱錘兩兩對決,勝利的成長,失敗的后退。

     、鄣葓錾献兂伞半u”的同學達到一定比例之后喊停,請一直在蛋的狀態和變成單腿雞以后又打回蛋的,以及最終變成雞的三類小朋友代表談談體會。

     。2)勇于擔當的游戲

      游戲玩法:幼兒相隔一臂站成幾排(視人數而定),幼兒聽教師口令做動作,當有人做錯時,做錯的人要走出隊列、站到大家面前先鞠一躬,舉起右手高聲說:“對不起,我錯了!”

      活動延伸

      日常生活中注意培養幼兒勇敢精神,以及做做事不推諉,敢于承擔的品質。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 15

      一、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和四大發明的貢獻。

      2、知道四大發明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感知中國人很了不起。

      二、活動準備

      煙花圖片、四大發明圖卡、操作手冊《四大發明的應用》、PPT課件

      三、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1、看圖激趣。

      啟發幼兒想一想、猜一猜。

      引導語:小朋友們一起看看,這是什么?美麗的煙花。節日的晚上,我們經常會看到夜空中燃放的美麗的煙花,我們已經知道了煙花是中國最早發明的。煙花中的火藥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

      2、看圖分組討論引導語:中國古代的發明除了火藥以外還有哪些呢?老師帶來了一些圖片,請小朋友們自己看一看,想一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討論,這些圖片上的發明是什么?待會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上來分享自己的看法。

      引導幼兒分組觀察圖片,自由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3、集中交流:你在剛才的圖片中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樣的?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嗎?

      請幼兒分享經驗,交流自己的看法。

      幫助幼兒對圖片進行總結,引出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

      引導語:這些圖片里面還藏著一個秘密,他們分別是在表現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火藥是能夠點燃或點火的藥;指南針是用來導航的,辨明方向;造紙術制作出紙張讓我們書寫繪畫;印刷術幫助我們快速印刷書本,不用手工一本一本抄!苯處熯吙偨Y邊出示圖片,幼兒會加深印象。

      小結:有了火藥的發明我們才看到了煙花的美麗和絢爛;有了指南針的發明船在大海上航行才不會迷失方向;有了造紙術的發明才有了小朋友今天用的各種紙張;有了印刷術的發明小朋友才能看到大量的`書籍。

      4、引導幼兒交流討論四大發明,以及為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幼兒交流討論發表四大發明給生活帶來便利的見解。

      火藥除了能讓我們看到美麗的煙花外,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便利?”(子彈、采礦、開山修路、爆破舊的建筑等)

     。ń處熢谶@一環節繼續采用幼兒交流討論的方式,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擴展幼兒的知識。使幼兒在交流討論中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指南針:旅行、迷路時、在海上航行。造紙術:可以各種便宜、輕便的紙張。印刷術:節省書寫時間。

      四大發明在我們生活中貢獻大,應用非常廣,下面就請小朋友們一起完成操作手冊,將四大發明和它們在生活中的應用連線。

      5、引導幼兒完成操作材料《四大發明的應用》

      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6、請幼兒上臺講述配對答案,引導幼兒自我驗證。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 16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回憶、講講自己在幼兒園的生活經歷,體會自己已經長大。

      2、樂意表達自己對老師、幼兒園的一份情感,體驗共同生活中的師生情、同伴情。

      活動準備

      小班時候幼兒的照片,雞心(簽名)、愛的密碼卡片、幼兒的簽名本。

      活動過程

      1、一起看照片,幫助幼兒回憶自己初來幼兒園的情景。

      2、說說我的前后表現?哪些地方我進步了,長大了?

      3、對幼兒的回答,老師以即興創編詩歌幫助幼兒進行總結。

      4、引導幼兒說說你最不舍得幼兒園的什么?

      5、在次基礎上,引導幼兒試著想老師說說心里話。

      6、老師也要送一件禮物給你們――愛的.密碼

     。1)制作一個大雞心展現在幼兒面前,里面放置一些色紙(上面寫有“我愛你”,“祝你進步”……等字樣)

     。2)旁邊放有長放形的色紙,色紙上各有紅、黃、藍的小圓點,表示三個字、四個字等等含義

      7、幼兒每人一本簽名本,邀請同伴,老師簽名。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可請其他班的弟弟、妹妹和阿姨去簽名。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 17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比較推理中,嘗試借助材料上的提示發現可以數正確的方法。

      2、樂意傾聽同伴的表述,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材料

      PPT、操作紙、墊板、夾子、筆、照片等。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了解幼兒數數的能力

      經常聽小朋友數數,你最多能數到幾?

      過渡:數數的正確性。

      2、數數游戲,發現數正確的方法

     、儆變喝〔僮骷,理解紙上的要求,知道要數的幾樣東西

     、诮淮巹t并觀察幼兒操作

     、蹐D上房子有多少幢?樹有多少棵?兔子、花各有多少?

      小結:要數正確應該按順序,還要有一定的方法。

     、苓^渡:出示圖片,問“這里一共幾樣東西?”

     、萦^察卡片上的食品并記錄,引導幼兒傾聽同伴解決問題的方式,發現數正確的'一些方法。

      數帶魚。重點在巧數。

      數蛋。重點在推理。

      數餅干。重點在類概念。

      小結:數不同的東西方法也會不同。

      3、延伸活動,關注身邊事物的數量

     、俪鍪綪PT,這個能數嗎?

     、跒槭裁窗b外面要標上這樣的數字呢?回家留意一下,你在包裝盒上發現了什么。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 18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做生活的小主人。

      2.知道要遵守科學的作息時間,養成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3.逐漸適應學前班的生活。

      二、活動準備:ppt課件,幼兒畫冊和圖片

      三、活動過程

     。ㄒ唬┗顒訉;

      1、師:小朋友們,我們來到了新的幼兒園,每天我們應該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來上課,你們知道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嗎?幼兒:不知道。

      2、師:那老師告訴你們我們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好不好?幼兒:好。

      3、師:告訴小朋友們幼兒園的作息時間:上午7:50以后入園,11:00接園;下午1:50以后入園,3:50接園幼兒:傾聽。

      4、師:小朋友們,你們記住老師說的時間了嗎?幼幾:記住了

      5、師:小朋友們,我們每天按時起床,睡覺,上學,回家,尤其要按時上學,知道了嗎?幼兒:知道了

     。ǘ┬抡n

      1、師:那你們知道皮皮每天是怎樣做的嗎?你們想不想知道皮皮每天是怎樣做的呢?

      幼兒:想。

      2、師:好,那我們就打開幼兒畫冊第六頁,看看皮皮的'一天是怎樣過得。

      幼兒:打開幼兒畫冊。

      3、師:大家先看看圖中黃色的圓圈是什么呀?幼兒:鐘表

      4、師:小朋友們,你們可真聰明,那你們看看在圓圈里還有什么?幼兒:表針;數字

      5、師:對了,還有數字,那是多少呢?幼兒:數數1—12

      6、師:小朋友們,那你們知道這12個數字代表什么嗎?幼兒:時間;點。

      7、師:對,那我看看皮皮的一天是怎么度過的,他這樣度過一天好不好?

      幼兒:傾聽。

      8、師:那我們先看看第一幅圖,現在幾點了?皮皮在干什么?

      幼兒:7點了,皮皮再穿衣服。

      9、師:看第二幅圖,現在幾點了?皮皮又在干什么?幼兒:7:30,去上幼兒園。

      10、師:看第三幅圖,現在幾點了?皮皮在干什么?

      幼兒:9:00,皮皮正在聽講。

      11、師:看第四幅圖,現在幾點了?皮皮在干什么?

      幼兒:10:00,皮皮在和小伙伴玩游戲。

      12、師:看第五幅圖,現在幾點了?皮皮又在干什么?

      幼兒:11:30,他在吃飯。

      13、師:看第六幅圖,現在幾點了?皮皮又在干什么?

      幼兒:下午6:00,皮皮放學回家

      14、師:看第七幅圖,現在幾點了?皮皮又在干什么?

      幼兒:晚上9:00,皮皮在睡覺

     。ㄈ┬〗Y

      皮皮可真是個好孩子,她每天都自覺的遵守科學的作息時間,每天早上按時起床,上課認真聽講,放學馬上回家,晚上按時睡覺,我們一定要像他學習。

     。ㄋ模┙虄焊,小鬧鐘

      小鬧鐘,不胡鬧,準時打鈴把我叫。

      催我早起做早操,天天上學不遲到。

      只要我能進步快,它就瞇瞇對我笑。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 19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及動手實驗,探索了解水的表面張力。

      2.在操作活動中學習相互合作和分享、體驗探索的樂趣。

      3.喜歡探究活動,萌發好奇、好問、思考的情感及態度。

      活動準備

      杯子、滴管、硬幣、水、回形針、抹布等。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

      幼兒猜謎語:看看沒顏色,聞聞沒氣味,嘗嘗沒味道,是透明的液體。(水)

      2.實驗活動。

     。1)師:小朋友,我要用回形針和水做一個游戲,你們看看會發生什么。

     。2)教師出示回形針,直接將回形針放在水面,回形針沉下去;

     。3)將回形針托在紙上,放在水面,紙沉下去,回形針浮在水上。

     。4)師:會什么直接將回形針放在水面,回形針會沉下去,而將回形針托在紙上,放在水面,紙沉下去,回形針浮在水面?

     。5)幼兒自由談論。

      小結:水很神奇,它的表面能承受輕微的壓力,這就是表面張力。

      2.硬幣放入水杯實驗,幫助幼兒理解水的表面張力。

     。1)教師實驗。幼兒觀察。

     。2)實驗工具有:十的硬幣,一個杯子。

      實驗開始:老師把一枚硬幣往手里一捏,輕輕地投進水里,硬幣一個“360空翻”然后落地,水沒有溢出來。于是老師接著投下第二枚、第三枚……等到最后一枚的時候。

     。3)師:“為什么水還沒有溢出來?”

     。4)幼兒猜想。

      小結:在水沒有流下來前,水面是鼓鼓的、向上的弧形,搖搖晃晃的.,往盛滿水的杯子加入硬幣,水面會慢慢的高而水不會流出來,因為水的表面張力就像人的皮膚一樣,讓水不會流出來。

      3.探索硬幣盛水。

     。1)出示硬幣,讓幼兒猜測,這個硬幣能盛水嗎?為什么?

     。2)教師提出要求,幼兒進行硬幣盛水實驗:教師進行指導,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硬幣上水的現象。(水面成了什么形狀、里面的字有什么變化)

     。3)師:你們是怎么做實驗的,發現了什么神奇的現象?

      小結:硬幣上可以裝很多的水,在水沒有流下來前,水面也是鼓鼓的,向上弧形,搖搖晃晃的,還能把里面的字放大。

      活動拓展

      生活中有些小動物就是利用了水的張力,頁可以在水面上行走,請找出這些小動物都有誰。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01-07

    幼小銜接數學教案14篇01-07

    幼小銜接培訓心得11-25

    數學幼小銜接教案03-28

    幼小銜接教學計劃08-17

    幼小銜接工作總結08-31

    幼小銜接教學計劃11-05

    幼小銜接的教學計劃11-22

    幼小銜接心得(精選8篇)06-25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