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精選1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1
設計思路:
《丑小鴨》是一安徒生的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鴨子歷經種種挫折,磨難,最后終于變成了一只美麗的白天鵝的故事。我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朗讀上,通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理解文中重點詞語的意思,讓他們體會丑小鴨成長的過程中所經歷的不幸以及變成天鵝后它的心情變化。在理解丑小鴨的不幸時,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從而更容易帶領學生走進文本,更深刻的理解文本的內涵。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積累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引導學生體會丑小鴨之所以能成為白天鵝,是因為心中有夢,并向著夢飛翔,讓學生懂得命運其實沒有軌跡,關鍵在于要有對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教學重點難點:
在朗讀中理解詞、句的意思,理解丑小鴨為什么能成為白天鵝,體會文章內涵。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格林兄弟的童話,誰一說是哪個故事?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有趣的童話故事。這故事是享譽世界的童話大師安徒生寫的,名叫《丑小鴨》。(板書課題:28丑小鴨)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用“——”線將課后的生字在課文中劃出來,多讀幾遍,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或查字典來解決。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聽,檢查生字的讀音,注意下面生字的讀音。
懲罰、嫉妒、姊妹、沼澤、嘲笑、自卑、清澈、清晰
3.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可以小聲地跟著讀,進一步把課文讀正確、通順。
4.邊讀課文邊看圖,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5.指名回答上述問題。(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只又大又丑的鴨子自出生以來就被人欺負,被迫離開家,在歷經了種種苦難、歧視、挫折之后,終于變成一只美麗的天鵝的故事。)
6.出示《丑小鴨》的插圖,根據插圖講故事。
7.師生點評。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四、作業。
1.在課文中找出生字所帶的詞,讀一讀,寫一寫。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著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分段學習課文。
1.學習1、2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ㄐ▲喿右驗樘,所以他的兄弟姐妹都欺負他。)
聯系上下文理解“懲罰、排擠、嫉妒“等詞的意思。
為什么兄弟姐妹都欺負他?(因為他長的難看。)
為什么他們說小鴨子長得難看?
。ㄒ驗樗麄兪且曾喿拥臉藴蕘砗饬康,所以他們說小鴨子長的難看。)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ㄐ▲喿与x開了家。)
最后使小鴨子下決心離開家的是誰的態度?什么樣的態度?
理解“冷漠”,指導朗讀媽媽的話,讀出冷漠的語氣。
如果你聽到媽媽用冷漠的語氣趕你出家門,你的心情回怎樣?(非常傷心、難過)
指導朗讀小鴨離家出走的句子,讀出非常傷心、難過的語氣。
。3)快速默讀閱讀1—2自然段,用一句
話概括本段內容。(小鴨子不愿忍受兄弟姐妹的欺負而離開了家。)
2.學習3、4、自然段。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這一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ㄖv小鴨子離開家后遇到的種種磨難。)
。2)指名讀第3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ㄖv過沼澤地時差被獵狗咬死,在婆婆家遭到母雞和貓的嘲笑。)
母雞和貓為什么要嘲笑他?(因為他不會生蛋。)
母雞和貓是用什么標準來衡量小鴨子的?(以自己的標準,貓會捉老鼠,母雞會下蛋,所以鴨子也應該下蛋。)
理解“嘲笑”,指導朗讀母雞和貓的話,讀出嘲笑、譏諷的語氣。
他聽到別人的嘲笑就離開了,這說明了什么?
。ㄋ淖宰鹦氖艿絺,人要活的有尊嚴,沒有尊嚴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他還要去追尋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3)指名讀第4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ǘ煨▲喿硬铧c被河水凍死以及遭到孩子們的追打。)
當小鴨子看到大雁媽媽帶領孩子們往南飛時,他的'心情怎樣?(羨慕)
“羨慕”是什么意思?
小鴨子羨慕他們什么?這說明什么?(羨慕他們能在藍天展翅高飛,說明小鴨子雖然歷經苦難,可是他并沒有放棄生活的勇氣,沒有放棄對美的追求,對生活依然充滿希望。)
指導朗讀,讀出小鴨對天鵝的羨慕。
。4)指名讀第5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3.指名讀第5自然段,邊讀、邊看圖、邊思考:這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ń洑v種種磨難的丑小鴨終于變成了一只美麗的白天鵝。)
當丑小鴨發現自己是美麗的只天鵝時心情怎樣?(欣喜、高興、快樂)從那些句子讀出來的?
指導朗讀,讀出高興、欣喜的語氣。
三、有感情的朗讀全文,全文。
四、質疑。
五、拓展引申。
選擇故事中的一個人物,把對他們想說的話寫下來。
我想對丑小鴨說:_____________。
我想對鴨媽媽說:_____________。
我想對丑小鴨說:_____________。
我想對貓說:―――――――――――――――。
我想對獵犬說:――――――――――――――。
我想對孩子們說:―――――――――――――。
板書:
丑小鴨
經歷磨難丑小鴨白天鵝
拓展閱讀:
安徒生的童話《皇帝的新裝》、《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讀9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能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能夠結合上下文說說老山羊住進醫院后情感的變化。
過程與方法
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態度情感價值觀
使學生產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能夠結合上下文說說老山羊住進醫院后情感的變化。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有哪位同學住過醫院,談談你住院時的感受。
2.師:住院確實不是一件好事。誰也不愿意住院。一只老山羊因為有病,很不情愿地住進了醫院,可是后來他卻贊不絕口了。大家想知道為什么嗎?讀了32課,你就會知道的。
3.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學生自由讀課文,試著讀準字音。
提示:看看誰來考你了?
2.看投影認讀生字并試著組詞
引導:把課文再讀一遍,看看誰能讀通順、流利。
3.試著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4.你認為哪一段不好讀,請同學教教你。
自己指名請同學教難讀句子。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請你再讀課文,想一想:老山羊剛住進音樂醫院時是什么態度?后來又是什么態度?劃出有關句子。
2.匯報。
老師板書
很不情愿贊不絕口
3.請你再認真地默讀課文,結合上下文想一想:老山羊剛住進醫院時“很不情愿”,后來又為什么“贊不絕口”呢?
4.提示:自己想好后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5.匯報交流:老山羊剛住進醫院時“很不情愿”,后來又為什么“贊不絕口”呢?
匯報交流。
(1)百靈鳥護士態度好;
(2)只聽音樂,沒有痛苦;
(3)療效好;
(4)百靈鳥讓老山羊明白了音樂在醫學上具有輔助療效的道理。
6.分角色朗讀全文。小組朗讀后班內展示。
四、作業。
摘抄或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3
我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
還有誰比我更苦惱?
嘴皮子只輕輕動了一動,
整個中隊一起和我絕交。
在放學回家的路上,
大喬無故打了小苗,
奪走了他的鉛筆、書包,
還用腳狠狠絆了他一大跤。
同學們叫叫嚷嚷返回了學校,
教室的屋頂差點讓喊聲掀掉。
小苗圓睜雙眼等我裁決,
大喬卻扭臉對著窗外的樹梢。
小苗,小苗當然沒啥過錯,
可大喬,大喬一直和我特好。
你們說這事兒該有多么難辦,
我憋了半天,直憋得滿臉發燒……
最后我說:打架,打架嘛當然不好,
但是,已經,已經打過了嘛也就算了。
嘴皮子就這么輕輕一動,
整個屋子突然靜悄悄……
從此同學們見了我總沒個笑臉,
出出進進身邊只剩下影子大喬。
唉,一個人要是整天只和影子過活,
你們說這日子還有什么味道——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認識本課生字2個“惱、啥”,運用自己認為合適的辦法理解課文中的詞句。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整個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并且試著把這首敘事詩改寫成一篇敘事作文。
3、懂得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平等,要公正、無私地處理問題。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理解詞句,了解故事的內容,體味詩的情趣和道理。
教學難點:
抓住整個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試著把這首敘事詩改寫成一篇敘事作文。
教學過程:
一、理解“苦惱”,揭示課題。
板書:苦惱
1、讀詞。
2、“苦惱”是什么意思?
3、學習生字“惱”:與形近字“腦”進行辨析比較。 小結:帶“忄”的字往往與心情有關。
4、讀好這個詞語。同學們,你們有苦惱嗎?說說自己的苦惱。說明: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理解詞句。其中,理解詞語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學生可以用找近義詞的方法,可以借助詞素合成法,也可以通過查找工具書來理解“苦惱”這個詞語的意思。理解了詞義之后,學生再來學習生字“惱”,最后讀好這個詞語,并說說自己的苦惱。這里的教學設計是從詞語到生字再到詞語,走了一個來回。
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位班長,他也有個不小的苦惱。
補題:班長的苦惱齊讀課題(注意讀好“苦惱“一詞)。
這位班長會有什么苦惱呢?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呢!讓我們學習第八課,這是一首敘事詩。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己大聲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后想想:這首敘事詩中寫到了哪些人?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分節讀課文,注意正音。
3、交流;
1)這首敘事詩中寫到了哪些人?板書:“我”同學們大喬小苗
2)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交流并板書:裁決“我”同學們袒護同情大喬小苗欺負
3)根據板書的提示,簡單地說說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4)師引述課文大意,并小結:這分別是整個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說明:要求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去感知課文大致內容,并且利用板書的詞語練習簡單地說說故事大意,這是為待會兒的學習改寫敘事詩做了準備,因為改寫敘事詩首先要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
三、深入學習,感受班長的“苦惱”。
整件事因大喬而起,大喬是怎么欺負小苗的?自讀第2節,圈出有關動詞。
1、讀句并交流、板書:打奪絆
2、大喬真是霸道!分男女生讀好第2節。
3、請用上這一連串動詞,說說大喬是怎么欺負小苗的。說明:學習把整件事的起因說清楚,也就是復述課文的第2節,主要是自讀課文,找到動詞;再在反復讀文中為待會兒的說話做準備;最后抓住一連串動作,有條理地說說大喬是如何欺負小苗的。在這過程中,教師重在引導學生抓住一連串動詞,將大喬欺負小苗的經過用說話的語氣表述出來。
大喬做得真過分,難怪同學們都同情小苗。
讀讀課文,想象一下,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位同學,當時也在現場,見此情景,你會怎么說?
1、請多位學生交流。
2、這就叫“議論紛紛”。請你按提示,把剛才大家說的意思組織起來說一段話,行嗎?出示:同學們見此情景議論紛紛,有的說:“ ”有的說:“ ”還有的說:“ ”大家叫叫嚷嚷地返回了學校,教室的屋頂也差點讓喊聲掀掉。
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請班長來“裁決”。
而班長是怎么想?又是怎么說的呢?默讀課文,用直線和浪線分別劃出班長所想、所說的內容,再這么說一說。出示:我憋了半天,直憋得滿臉發燒,心想:?紤]再三后,我說:“ ”穿插學習:“啥”的意思就是——什么。讀好這個生字,注意翹舌音,讀出問的語氣來。 小結:像這樣經過再三考慮,而做出決定,就叫做——裁決。
(讀詞)說明:學習把事情的經過說具體,包括想象同學們找“我”評理的情景以及“我”是如何裁決的!安脹Q”的意思是經過考慮,做出決定。也就是說學生借助提示,要把“我”得知情況后的心理活動和語言表達說具體。這必須建立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
引讀課文第4、5節,想一想:
為什么聽到我的決定后,整個屋子會突然變得靜悄悄的? (因為同學們都沒想到作為一班之長,我竟然會袒護好朋友,作出不公正的決定,辜負了大家對我的信任。)
現在,你明白班長的苦惱是什么了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到有關內容,并說一說。
出示:結果,“我”苦惱極了。
1、指讀寫班長苦惱的句子,并練習說話。有關句子:“嘴皮子只輕輕動了一動,整個中隊一起和我絕交! “從此同學們見了我總沒個笑臉,出出進進身邊只剩下影子大喬!本毩曊f話:注意人稱的轉換,語言的流暢。
2、聯系剛才交流的內容,說說“絕交”是什么意思?板書:同學們和自己絕交
3、讀好句子,讀出班長的苦惱來。說明:學習把整個事情說完整,就必須把結果說清楚,也就是班長究竟為何而苦惱。通過多層次的'朗讀,學生在讀中了解了故事內容,在讀中體味了班長的“苦惱”,最后對于說說班長苦惱的心理活動也就水到渠成啦!
4、最后,請你試著把這些內容連起來說說,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啦!課后,你可以把這首敘事詩改寫成一篇敘事作文,它的名字就叫做《班長的苦惱》。
說明:這是一篇閱讀課文,內容較淺顯。所以教師可以借助課文內容,請學生試著把敘事詩改寫成敘事作文,這也為下一個單元的學習重點——復述課文做了準備。
四、總結全文,領悟道理。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敘事詩。
2、小組討論:如果你是課文中這個班級的班長,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情?集體交流。
3、總結:的確,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平等。身為班長也要公正、無私地處理問題。
說明:雖然整首詩沒有直截了當地指出誰對誰錯,但學生可以從故事的結局和人物的感受中受到教育。請學生站在班長的立場上進行換位思考,這樣對學生的啟發是更為深刻的。
1、讓學生成為獨立的學習者。
《班長的苦惱》三下語文教材中學生自主閱讀的一篇課文,由于本文作者柯巖所寫的題材是小學生們所熟悉的校園生活,因此理解并不是問題。教師趁此機會,可以去關注學生獨立性學習能力的養成。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比較注意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時間獨立思考和學習。比如,在初讀課文時,就讓學生借助兩個問題:“這首敘事詩中寫到了哪些人?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去嘗試感知課文內容,并且結合課文插圖,依據人物的神情,判斷人物角色,從而能夠簡要地說說課文大意,理清課文的脈絡結構。
2、讓學生成為成功的寫作者。
把敘事詩改寫成一篇敘事作文是一個重要的語言訓練,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學生必將有一個從不會到有點會,再到大部分會的學習過程。因此,我的教學方法是從扶到放,利用課文語言,抓住關鍵句子,在實踐中進行說話訓練。這里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抓住一連串表示動作的詞語進行說話;有按照提示展開想象說話的:假如你是班長,面對大喬無故欺負小苗,當時你會如何處理這件事情?后來對于班長包庇好友,不秉公辦事時,你又會有些什么想法呢?起先說一句話,而后再連成一段話,進行全文的說話訓練。起先的扶持,是為了后面的獨立。最后,不少學生自然而然地將這些說話訓練的內容連貫起來,抓住起因、經過和結果把這件事情說完整、說清楚、說連貫。當他們把所說的內容用通順、規范的書面語言寫下來,這就是一篇敘事作文。這一過程中,學生不知不覺地成為了一名成功的寫作者,同時又形成了明辨是非的處事觀念。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4
一、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優美語言;
3.理解課文,感受荷花的美麗,培養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荷花、荷葉各種美麗的姿態及作者豐富的想象;體會“冒”字的妙處;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等語句;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美的體驗。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用紙剪好的荷花、荷葉等。
四、教學課時: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趣味導入,觸發語感
1.師:同學們,老師出一則謎語,你們看能不能猜出謎底是什么!耙粋小姑娘,長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裳,坐在綠船上!(老師邊誦邊畫出了一枝含苞欲放的荷花,學生一看,很快就猜出謎底來了。)
2.師:夏天到了,荷花已經開了。就讓我們跟隨葉圣陶爺爺去荷花池欣賞美麗的荷花吧!(板書課題,寫作者,指名讀,齊讀。)
3.(課件播放荷花圖片,生觀察、欣賞荷花。)師:美嗎?你們看得都入迷了,能用一個四字詞語來形容荷花嗎?(出示填空練習: 的荷花,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指導讀“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態的荷花……”)
[設計意圖:猜謎的方式導入,既能使學生喜聞樂見,又能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營造歡樂、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簡筆畫新穎、直觀、醒目,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各種各樣的荷花圖片通過視覺感官,觸發學生的語感;填空練習的設計,考查了學生積累與運用詞語的能力。]
二、感知全文,領悟語感
1.師:同學們真了不起,能用豐富的詞語把荷花形容的那么美。讓我們打開課本,看看葉圣陶爺爺又是怎樣形容他所看到的荷花呢?
2.課件出示讀書要求,指名讀:自讀課文,劃出生字詞,多讀幾次,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詞語?梢月撓瞪舷挛,也可以結合圖畫。
3.生自由讀文,師巡視,注意生字的讀音。
4.出示句子,檢查生字詞讀音。
(1)白荷(hē)花在挨(āi)挨擠(jǐ)擠的荷葉之間冒出來,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nèn)黃色的小蓮(lián)蓬。(圖片)
(2)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zhāng)得馬上要破裂似的`。(圖片)
(3)我仿(fáng)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shang)翩(piān)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
(4)蜻(qīng)蜓(tíng)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
(需掌握的生字詞為紅色,第一、二句結合圖片幫助理解生字詞。)
[設計意圖:讀書要求的出示,讓學生先掌握理解詞語的方法;紅色的使用可以起突出重點、提醒注意的作用;結合形象直觀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詞語。本環節的設計突出了“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讓學生在讀中掃清字詞障礙,達到用普通話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三、潛心學文,積淀語感
(一)感受荷葉美
1.師:俗話說“紅花還需綠葉陪”,咱們先去瞧瞧荷葉吧。找出文中描寫荷葉的句子,用“—”劃出,再讀一讀。
2.師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句子: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指名讀,說說你從這句話中知道了什么?
生1:從“挨挨擠擠”中我知道了荷葉很多,很茂盛。
師:荷葉一片挨著一片,一片擠著一片,從“挨挨擠擠”中我們知道了荷葉很多、很茂盛(相機板書“多”)。假如你們是荷葉,用動作表現一下“挨挨擠擠”。
生2:“碧綠”這個詞寫出了荷葉的顏色很綠。(相機板書“綠”)
生3:“大圓盤”告訴了我們荷葉的形狀又大又圓。(相機板書“圓”)
3.師:這生機盎然的荷葉很多、很綠、很圓,真惹人喜愛。老師這兒帶來了一些荷葉,請兩位同學來把它們貼到黑板上。(兩生上臺貼荷葉,師注意提醒體現“挨挨擠擠”這個詞。)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動作表現及貼荷葉還原語言形象,感受語言情況,培養學生的感受力、領悟力、品評力。]
(二)體會“冒”字的妙處
1.這么密的荷葉,荷花是怎么長出來的呢?
2.找相關的句子,課件展示句子,指名讀。
師:用了一個動詞“冒”,你們覺得這個“冒”字可以用哪些詞來代替?
生討論可用“鉆、露、長”等字來代替“冒”。
師:你覺得荷花怎樣生長才叫“冒”?
生(交流得出):迫不及待、喜氣洋洋、興高采烈、爭先恐后、自豪等。
師:請你們把這些詞中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填到“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 )冒出來”的括號中,體體會那是一種“怎樣的冒”。
生自由誦讀體會。
3.師:這就是在挨挨擠擠的荷葉中冒出來的荷花(課件播放荷花從荷葉中“冒”出來的情形),請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1:荷花們要展示自己的美麗,它們像在比美。
生2:這些荷花爭著冒出來,想快點看到美麗的公園、可愛的小朋友。
生3:它們想和蜻蜓說悄悄話……
4.齊讀句子,加動作,讀出使勁、快速長的勁頭。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5
第一課時
復習目標:
1、復習掌握第一、二單元的生字生詞,能用“康復”、“意外”等詞造句。
2、重點了解背誦情況,要求能背誦第一課、第三課和第七課,并能默寫重點段落。
3、加強閱讀理解,提高閱讀分析能力。
4、能把句子補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復習內容:
一、聽寫詞語。
1、聽寫詞語:
蜿蜒 民族 駕駛 譜寫 奴隸 曲折 不朽 島嶼 海域
寶庫 水天相連 星羅棋布 連綿起伏 詢問 固定 頓時
傳遞 快慰 哀傷 飄飄 悠悠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齊讀。
二、能用“康復”、“意外”造句。
1、出示詞語。
2、指名說說這兩個詞的意思。
3、明確要求:用這兩個詞語造句時,分別將這兩個詞用于句子的中間和最后。
4、指名交流。
5、師生評價。
三、把句子補充完整,并加上標點。
1、六一聯歡會開始了,我仿佛( )。
2、( ),我很自豪。
3、中國載人航天飛船試飛成功的消息像( )。
指名交流,師總結。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我撿起了地上的。
。2)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3)小明從小就養成了講文明。
。4)今天到公園去賞花。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說說這個什么病句,進一步強調正確的修改符號。
5、齊讀正確的句子。
五、復習課文。
1、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兩單元的內容。
2、指名背誦課文。
3、默寫第一課。
4、同桌互批,各自訂正。
5、出示填空:
。1)桑蘭在她美好人生剛剛開始時,就發生了天大的不幸,然而她用( )的毅力,( )的精神,( )承受( ),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敬佩。
。2)爸爸說雪兒是一只信鴿。信鴿是不怕( ),它能飛越( ),忠實地為人們( ),所以人們稱它是“( )”。
。3)啊,我為雪兒歡呼!你看它那雙翅膀( ),在藍天中( )……
六、閱讀分析。
1、齊背《雪兒》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
2、師出示要求。
。1)照樣子,寫詞語。
雪白雪白 ( ) ( ) ( )
飄飄悠悠 ( ) ( ) ( )
。2)用橫線畫出“我”對剛到家的客人的.做法。
。3)讀一讀最后一句話,說說“藍天白云”跟雪兒有什么關系,跟“我”又有什么關系。
。4)我天天和雪兒一起到陽臺上去看藍天白云,我們還會看到( ),看到( )。
3、逐條按要求完成。
4、指名說,師生共同評議。
5、再一次齊背課文。
第二課時
復習目標:
1、復習掌握第三、四單元的生字生詞,能用部分詞造句。
2、重點了解背誦情況,要求能背誦第十課、第十一課、第十四課,并能默寫重點段落。
3、加強閱讀理解,提高閱讀分析能力。
4、能正確修改病句。
復習內容:
一、聽寫詞語。
1、聽寫詞語:
自豪 鏡子 疼愛 陷進 變幻 增添 姿態 籠罩 遮擋
釀蜜 槐花飄香 瑞雪初降 鋪天蓋地 糊涂 警惕 翻譯
據說 同胞 邊境 驚呆 神勇 無比 熱火朝天 平平 盞盞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齊讀。
二、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三個,并組成詞語。
犭( )( )( )
氵( )( )( )
辶( )( )( )
艸( )( )( )
纟( )( )( )
土( )( )( )
1、練寫。
2、交流。
3、說說規律,幫助記憶。如“犭”與動物名稱有關,“氵”與水有關等。
三、復習成語。
1、讀一讀練習三和練習四上的成語積累。
2、同桌互背。
3、聽寫成語。
4、同桌互批。
5、點出易錯字,幫助記憶。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這幅山水畫多么美麗而漂亮!
。2)我們從小就培養了講衛生的好習慣。
。3)我對學校每個地方都非常熟練。
。4)同學們被解放軍叔叔的英勇事跡感激了。
。5)今天開家長會,所有的各位家長都到齊了。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說說這些句子屬于什么病句,進一步強調正確的修改符號。
5、齊讀修改后的句子。
五、復習課文。
1、采用齊讀、聽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復習兩單元的內容。
2、指名背誦課文。
3、默寫《塞下曲》。
4、同桌互批,各自訂正。
5、出示填空:
。1)小駱駝原來挺( )的,因為( )。通過沙漠之旅,他明白了,那兩個肉疙瘩能( );兩個又大又厚的腳掌能防止(
。;眼皮上長著兩層眼毛可以( ),從此,他為自己感到( )。
。2)廬山的景色十分( ),那里有( ),有( ),有( ),有( ),尤其是( ),更給它( )。
。3)孩子們跑來了,籃兒挎走( ),心里裝著( )。中午,桌上就擺出了( ),( )、( )、( ),這時候,連風打的旋兒都( ),整個槐鄉都浸在( )中了。
六、閱讀分析。
。、齊背《廬山的云霧》第二、三自然段。
。、讀一讀,分別畫出這兩個自然段的中心句,再齊讀。
。、第二自然段中介紹了廬山云霧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6
教學目標:
1、多種形式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畫面。品味課文生動、形象、準確的語言。
2、明白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學交流閱讀感受。
3、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勵學生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
教學重點:
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激發學生閱讀童話的興趣。
教學難點:
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都很喜歡童話故事,那么我們看圖片猜童話,好不好?請你認真看這圖片,這是來自哪篇童話?(課件出示:圖片)
你們讀的童話真多!是呀,童話伴隨著我們成長,我們快樂著!
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張開想象的翅膀再一次飛進王爾德筆下的《巨人的花園》。(板書課題、生齊讀。)打開書本P41
二、感悟神奇 第二次逛巨人的花園
1、當我們第一次逛巨人的花園,就知道巨人回來前,回來后,花園都會有神奇的變化。
2、巨人回來前,花園是什么情景?回來后,又是什么情景?
默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請你想像仿佛看一個怎樣的花園?
出示
巨人回來前,花園是什么情景?回來后,又是什么情景?
默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請你想像仿佛看一個怎樣的花園?
3、誰說說你找到了哪個句子,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花園?
出示描寫花園的句子,你們覺得巨人回來前花園是怎樣的,回來后呢?(板書:漂亮 荒涼)
三、尋因悟理 走近巨人,
這可真是一個神奇的花園啊!為什么巨人的花園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 (學生匯報:由于巨人在花園里)正如巨人自己所說
1、出示句子:“換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2、引導體會:句子中的“我”是誰?(巨人)你從哪些句子能感受到巨人的任性、冷酷?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
3、匯報交流
出示巨人說的三句話
▲巨人見到孩子們在花園里玩耍,很生氣:“誰允許你們到這兒來玩的!都滾出去!”
▲可是巨人又發脾氣了:“好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
▲“喂!你趕快滾出去!”巨人大聲叱責。
4、四人小組討論:讀一讀這三句話,聯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說這些話的時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說話的時候可能是什么樣子的?
出示:小組討論
巨人說每一句話的時候樣子可能是怎樣的,心里可能怎么想的?
聯系上下文 展開想象
(1)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跟同學們分享你們的學習情況?
(2)誰來評評這個小組的同學的回答。
(3)同學們想得不錯,誰來試著表演讀一讀這三句話。先自己的座位上挑選一句來的讀,要把巨人的動作、表情都做出來。
(4)(下面請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朗讀)讀了這三句話,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這個巨人太霸道了!
生:這個巨人好自私、好無情!
生:這個巨人真厲害啊!
(5)是啊,正是巨人的自私、任性、冷酷、粗暴,才一次次地趕走了孩子,也一次次趕走了美麗的春天。
6、過渡:可是最后是誰讓巨人醒悟過來的呢?(是因為小男孩提醒的巨人)
(1)小男孩怎樣提醒巨人的呢?請畫出描寫小男孩的句子。
出示:小男孩沒有拔腿逃跑,卻用他那會說話的眼睛凝視著巨人。
這個小男孩在樹下一伸手,桃樹上馬上綻出綠芽,開出許多美麗的花朵。
(2)猜想小男孩那雙會說話的眼睛凝視著巨人,會說什么?巨人從小男孩的動作中知道了什么?
(3)巨人最后明白了什么?
出示:巨人終于明白了,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
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4)師指導朗讀:是的,小男孩用無聲的語言和滿樹的桃花讓巨人明白了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他是多么感激小男孩啊,讓我們一起來表演讀巨人醒悟過來后說的話!
7、醒悟后的巨人變得怎么樣呢?我們男女生賽讀最后兩段。
醒悟后的巨人變得怎么樣呢?醒悟前呢?
8、巨人用寬容善良的心融化了堅冰。從此,他的花園里又春意盎然,充滿了歡聲笑語,它又成了孩子們的樂園。瞧,他們玩得多開心啊,此時的巨人和孩子們在一起他會有什么感受呢?
我要采訪一下巨人。(現在你和孩子們在一起有什么感受?)
9、揭示寓意: (出示畫面)學完這篇童話你懂得了什么?(先在小組里面說一說)
(人不要太自私、要尊重別人、寬容的人才會有快樂、快樂要大家分享。.....)板書:自私 無私 與人共享快樂
四、拓展創新 第三次逛花園
1、寫話訓練
巨人和孩子們在一起,多么快樂,多么幸福。為讓更多的'人分享到他的幸福,欣賞到花園的美麗,巨人特意想請大家幫忙,寫一塊告示牌插在花園門口。你們愿意幫助他嗎?
2、合作探討: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先在小組里面說一說)
對比
巨人砌墻與拆墻后花園情景的對比
巨人砌墻與拆墻后態度的對比、感覺的對比
3、名言大放送。課件出示:(齊讀)
寬容產生的道德上的震動比責罰產生的要強烈得多。--- 蘇霍姆林斯基
世界上沒有比快樂更能使人美麗的化妝品。--- 布雷頓
想得到幸福、快樂,就不要計較太多。--- 鄭艷華
3、請把你的收獲和體會創編成一條名言!
五、作業超市,我想做!
1、收集有關幸福的名人名言。
2、把《巨人的花園》編成童話劇,和伙伴演一演。
3、積累文中好詞佳句。
4、閱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王爾德童話》等童話故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與大家交流。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
《巨人的花園》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里玩耍,很生氣,便趕走孩子,在花園周圍筑起了圍墻,不讓孩子進入花園。但是,從此花園里都是寒冷的冬天。一天孩子們從墻洞爬進去,園里立刻有了春意。但巨人再次將孩子們趕出了花園,之后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后來,在一位小男孩的啟示下,巨人醒悟了,他立刻拆除了圍墻,花園又成了孩子們樂園,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從這篇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教學中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本文的顯著特點是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提示道理。結合課文內容上對比的特點,在教學時,我以“對比”為主線,采用一系列的對比來進行教學:花園里墻里墻外的景象對比,巨人前后的態度對比,拆墻前后的對比,循序漸進,步步進入,最后理解重點句,提示道理,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2、緊緊抓住巨人指責孩子的那三句話,讓孩子反復地讀來體會巨人當時的心情,讓孩子通過讀,自己領悟到巨人的自私、冷酷,給自己帶來的后果,同時感受到巨人開始時的態度。
3、重點段落的教學,我本著讓學生多接觸文本的原則,在具體的語境中,以情導讀,以讀促悟。如在教學墻里墻外的變化時,讓學生通過讀,感受到花園的變化,同時對“對比”的寫作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為后面以“對比”為主線展開教學打下良好的鋪墊。
4、文中多處讓學生展開想象,如想象巨人的花園、春、夏、秋、冬分別會是什么樣的?巨人趕走孩子時,可能會怎樣想,小男孩兒凝視著巨人可能會對巨人說些什么等。既培養了學生想象能力,又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5、本冊教材的教學建議提出要讓學生“積累語言,向課外延伸”。因此,在本課教學我設計了“讓學生背誦描寫花園變化的句子”這一環節,讓學生多積累語言。課外拓展練習,我又讓學生想象,后來巨人的花園會是什么樣子的,讓學生小組互說,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課下又布置了寫話練筆,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達到了積累語言來應用的目標。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7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讀中對課文有個整體感受,關心文章中人物的喜怒哀樂。
2、學會15個生字,8個要求會認的字。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情感。
4、培養學生對課文中人物的評價能力。
5、能通過表演的方式把課文的內容表達出來,深刻理解課文所蘊涵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感。
2、培養學生對文中人物的評價能力。
3、深刻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思想。
三、教學難點:
讓學生能夠深刻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思想及價值取向。
四、教學準備:
課件、樹葉形的字卡(兩套一樣)及樹葉形的空白卡片。
五、教學時間: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首音樂,大家來猜猜這首歌的歌名。
2、播放音樂《你的微笑》,學生聽完后,讓學生猜猜歌名,有的學生可能會猜到是《你的微笑》。
3、對,同學們,我們剛才所欣賞的那首歌的歌名是《你的`微笑》。是的,生活中多一份微笑,便會多一份快樂。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篇關于微笑的文章。(在黑板上板出課文題目)
4、同學們,你們看我們今天所要學的這篇文章是《十二次微笑》,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會有什么樣的疑問呢?
5、讓學生說出他們看到這個題目時的疑問,有的學生可能會問為什么會有十二次微笑,有的會問是誰的微笑(那好,同學們,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來默讀課文,并圈出你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字詞。)
二)、欣賞課文錄音:
1、學生默讀后,播放課文錄音,并要求學生注意聽聽他們在默讀中所遇到的那些不懂字詞的讀音。(這主要是創設情境,讓學生融入課堂中,并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在學生聽課文錄音的同時在黑板上畫一棵樹的輪廓,并把樹葉形的生字卡貼在樹上。亦把空白樹葉形的卡片發給學生,讓他們在其上面寫下他們所不懂或不理解的字,再把字卡收回貼在樹上。
三)、學習生字:
以摘樹葉的形式來進行生字教學,即讓學生把他們會的生字卡片摘下來,并讓他們當小老師給同學們講解生字的拼音及其結構。對于所有學生都沒有去摘的生字卡片,師生一起學習其上面的生字。(這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有利于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亦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
四)、給生字找朋友:
老師把同樣的另一套生字卡貼在黑板的正中,叫學生給其生字組詞。
五)、說一說:
讓學生任選一詞說說其意思并以這個詞語說一句話。(這有利于學生平時習作語言的積累。)
第二課時
一)、舊知導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十二次微笑》這篇課文的生字詞,亦初步了解了這篇課文的內容。那么,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欣賞這篇課文。
二)、帶著問題品讀課文:
同學們,在這篇課文中詳寫了空姐的幾次微笑?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讀讀這篇課文吧。(此時播放符合課文的背景音樂)
三)、賞析課文:
給學生講解課文的寫作順序及空姐的三次微笑,并要求學生注意空姐與乘客的不同表現,引導學生對空姐和乘客這兩位人物形象作出分析。并在講解每一次微笑的過程中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所講解的課文。
四)、設問賞文:
師:同學們,在第七段中,空姐為什么會覺得委屈呢?而她覺得委屈卻又為什么仍要對那位乘客微笑?而那位乘客臉色一變,同學們,你們說說那位乘客的臉色是如何變化的呢?小組可以討論一下。(這些問題的提出有利于激發學生研究課文的興趣)
師:同學們,這篇課文只詳寫了空姐的三次微笑,從哪里可以知道空姐有十二次對那位乘客微笑?
五)、配樂,分角色朗讀課文:
師:同學們,現在我們分角色朗讀這篇課文,老師讀旁白,女同學讀空姐所說的話,男同學讀乘客所說的話,好嗎?(播放與課文相符合的背景音樂)
。▌撛O情境,有利于學生體味文中的情感)
六)、小組表演,理解課文:
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以表演的形式來展現這篇文章的內容。(這種設計有利于學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七)、情感升華:
師:同學們,空姐為什么會對那位乘客微笑十二次?而那位乘客又為什么把投訴改為表揚呢?
八)、小結:
師:是的,是空姐的真誠令她微笑面對那位乘客十二次,是她的真誠打動了那位乘客,是她的真誠贏得了那位乘客的理解與信任。平時,我們要真誠對待別人,要多點包容別人。(與此同時播放《你的微笑》,在音樂中結束本節課)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8
教學目標:
1、學習理解課文,一邊讀一邊展開想像,感受香港之夜的景色和作者的語言美。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學習中了解掌握由作者的觀察順序和“實寫與想像互相結合”的寫作方法,及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語做到學以致用。
4、通過學習更加熱愛祖國,深刻體會祖國統一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1、一邊讀一邊展開想像,感受香港之夜的美和作者的語言美。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ǘ嗝襟w出示香港全景)這是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城市。你知道它是哪嗎?你又對它有哪些了解呢?師:我這里有一些香港的資料愿意與同學們一同分享。
師:香港是東方的一顆明珠,是一座美麗的城市。你們看:這里高樓林立,向世界展示著風彩;美麗的維多麗亞港灣在深深地追訴著它的百年滄桑;繁華的街市上車水馬龍,陽光下的香港是迷人的。今天我們就一同去觀賞夜的香港,走進香港之夜。(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香港的夜晚會是什么的景色呢?讓我們一同走進巴金先生帶給我們的課文中去看一看。
1、自由地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通的地方就多讀幾遍。)
2、快速讀文(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分幾個自然段來寫的。)香港的夜晚怎樣,試著用文中的一句話或一個字表現出來。(板書:美)香港的夜真是有那么美嗎?你是從哪些自然段中知道的?
三、品讀感悟,以讀悟情
1、指導學習課文第四自自然段。
。1)指名讀:對面的香港是什么樣的?說說對面的香港美在哪?
。2)師生配合分角色來讀文。在讀的過程中想一想老師讀的景物有什么特點?你讀的景物又有什么特點?
師:這里將天,海與對面的香港對比來寫的,更讓人覺得(太亮了。)
師:這時的香港是萬顆星點的聚合。①“萬顆星點”怎么樣?②那么多的星點“聚合”在一起!熬酆稀笔裁匆馑?③“萬顆星點的聚合”是怎樣的景像呢?為什么別的地方都是黑,單單香港就成了萬顆星點的聚合了呢?
2、指導學習第五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第5自然段
。2)香港為什么會成了“萬顆星點的聚合”呢?①這里寫星的山用了兩句,說說如果去掉后面紅色的一句好不好,為什么?(生交流見解)②師補充講解:其實香港能成為“萬顆星點的聚合”,成為“萬丈光芒”的星山還有一個別的原因:香港面積不大可以說是一個彈丸之地,那里的高層建筑隨處可見,十幾層,幾十層,上百層,很多都隨著山勢而建。這樣的地勢,這樣的建筑,再加上這樣多的星點一樣的燈光,所以巴金爺爺眼中看到的香港就成了“萬顆星點”的聚合,成了一座放射著萬丈光芒的星的山。
。úシ耪n件)師同時配音讀第5自然段
生:現在你有什么感受,想說些什么?
a、帶著這種感受去邊讀邊想像這一段文字用你的心去贊美這萬丈光芒的星的山。
b、誰想把這種感受用你的聲音傳遞給大家聽來讀一讀這一段。
生試讀———指讀評議———齊讀
。3)從同學們的朗讀中我聽出了一種山的氣勢,眼前好像出現了耀眼的光輝。
師:你看我們用聯系下文的方法讀懂了“萬顆星點的聚合”看到了一幅美麗的畫面。這是理解句子的好辦法。今后同學們也可以運用這樣的辦法聯系上下文去理解更多的好詞好句。
過渡:此時我們的心已經走進了文中。巴金爺爺在親眼目睹這萬顆星點的聚合的景象時,不禁浮想聯翩,他都想到些什么呢?
3、第六自然段:
、派盒〗M合作邊讀邊畫想一想他都會想到些什么呢?(匯報交流)
、啤巴摇笔鞘裁匆馑。忘記自己,那想著什么呢?為什么會達到這樣的境界呢?
師:你看作者在寫景時加進了自己的想像,就把景物寫活了。
、窃偃プx一讀這些想像的語句,邊讀邊想像你就會感受到香港那繁榮的美。
5、第七、八自然段:
同學們的心已經深深地沉醉了,和作者一樣牽掛著那座“萬丈光芒的星的山”
船還在行著,他們又到了哪,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6、最后一段:
。1)過渡:船愈行愈遠,走進群山,走進黑暗。爺爺的心情又是什么樣的呢?生默讀這一段回答問題
。2)點撥:什么是幻景?
。3)這里為什么會覺得是一種幻景呢?
四、回顧全文總結文意
作者的朋友為什么會說:“香港的夜很美,你不可不看!”
五、欣賞回放深化感悟
過渡:學完了這篇課文,我突然間有了一種想法,你們猜一猜看誰能當我的知音。誰也有這樣的想法。雖然我不能滿足大家的愿望,但我卻可以讓同學們大飽眼福,來欣賞一下這美麗的香港之夜。
一生讀文其余欣賞畫面。
六、教師總結:
這是巴金先生在1933年寫的文章,事過境遷,時隔74年之后,如今的`香港已經不再孤單,他又重新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那里的夜依然那么美,燈依然那么亮。不!是更美,更亮了,那里如今演奏的是一首幸福的、充滿生機的樂曲。
七、《香港之夜》教學反思
《香港之夜》是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當中的第10課。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學難點: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感悟香港之夜的美麗的景色,體會作者的語言美。圍繞著這個目標,我本著找到美,讀出美,想象美,感受美,這一線索進行了本節課的教學設計。第一部分讓學生們直插重點段落,找到美,學生們用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找到燈的特點,在理解的基礎上,帶著濃厚的感情再次讀文的時候,學生們再次感受到了美。在第二環節想象美當中,我設計了想、說、感受、讀、寫這樣的步驟,充分的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在模仿燈的動作的這個環節,學生們都興致勃勃的進入了情境。最后的環節我引領著學生們走進情境,學生們身臨其境,達到了和作者一起悲喜的境界,水到渠成的面對畫面背誦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或者段落。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達到了我預測中的三個目標;
1、引領者學生們達到了朗讀的高峰
2、引領者學生入情入境地學習課文,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3、使學生們學習到了融情入景的寫作方法。
4、在教學句子的修辭方面放手過大,沒有把比喻的重點句子找到,具體讓學生來說出把什么比作了什么,這樣導致在最后總結:有幾個星的山的時候學生回答存在困難。
5、沒有做到完全預測到學生的學習狀況。在最后一個環節中,當我讓學生對著畫面背出自己的喜歡的段落、句子或者詞語的時候,由于擔心學生背不下來,所以只是提問了幾個學生而匆忙地結束,當我課后了解到有很多同學已經能夠背下整段話后,真是追悔莫及。這讓我想起了白校長的一句話:“你只背了你自己,你背學生了嗎?”
6、在體會作者心情的這個環節中,沒有給學生留下足夠的空間讓學生思考,而是出現了和學生搶答的局面,其實通過課前的充分地預習,以及課中的層層鋪墊,學生有能力用自己積累的詞語總結出來,即使和我預設的不完全一樣,也能鍛煉他們的運用語言的能力,而我迫不及待地拋出“如夢如幻”限制住了學生思維,是不可取的。
我覺得語文教學就像巴金所寫的散文一樣,形散而神不散,讓學生們喜歡語文這是神,而學習方法是在此基礎上的,只有引領著學生們走進來,他們才會學習,這可能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而我卻相差的太遠了,而我相信我們每一位教師會用我們的信心和努力,讓我們離這個目標越來越近些,最后用我們語文共同體的口號來結束我的反思:“那就是讓過程更加完美,讓結局不留遺憾!蔽視υ谝院蟮恼Z文教學中多一些完美,少留一些遺憾。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9
《群鳥學藝》課文原文
許多鳥聽說鳳凰會搭窩,都到它那兒去學本領。
鳳凰說:“學本領要有耐心,沒有耐心,什么也學不成!痹拕傞_個頭,貓頭鷹想:“鳳凰只是長得漂亮,不見得有什么真本領。有什么好學的!”貓頭鷹飛走了。
鳳凰接著說:“要搭窩,先要選好根基,比如大樹干上的三個杈……”老鷹一聽,想:“啊!原來就是找個樹權,挺簡單的,我會了!崩销椗呐某岚,也飛走了。
鳳凰接下去說:“把叼來的樹枝,一層一層地壘起來……”剛說到這里,烏鴉想:“原來就是壘樹枝啊,我也學會了!睘貘f得意地飛走了。
鳳凰又往下說:“這種窩不算好。要想住得安穩一些,應該把窩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風吹,不怕雨淋……”麻雀聽了,高興地想:和我想的一樣!麻雀轉身飛走了。
只有小燕子還在那里認認真真地聽。鳳凰對小燕子說:“搭這樣的窩要不怕苦,不怕累。你要先叼泥,用唾沫把泥拌勻了,再一層一層地壘起來,然后叼些毛和草鋪在窩里。這樣的窩住著才舒服呢!毙⊙嘧勇犕,唱起動聽的歌,向鳳凰表示感謝。
許多鳥都向鳳凰學過搭窩,可是有的仍舊不會搭,有的搭的窩很粗糙。只有小燕子搭的窩,不僅漂亮,而且又結實、又暖和。
《群鳥學藝》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3個生字,能借助拼音讀懂課文。
2、學習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演一演課文內容。
4、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明白只有認真、虛心、耐心學習,才能學好本領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通過讀的訓練,使學生了解童話所要說明的道理。
2、采用同學討論和教師提示抓重點詞語的方法。
學生活動設計: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學、討論、交流。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你喜歡讀童話故事嗎?你讀過那些童話故事?講給同學們聽聽。
2、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篇新的童話故事《群鳥學藝》。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偃壶B指哪些鳥?
、谒鼈儗W的是什么本領?
、蹖W的結果如何?
4、大家提的這些問題由誰來解決?怎么解決?(引導學生明確學習方法)
二、學生自學。
師:現在請同學們帶著提出的疑問自學課文,讀到與剛才提出的問題有關的地方做一下標記,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也做一個標記。
三、討論交流。
1、師:通過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
生A:貓頭鷹仍舊不會搭窩,沒有窩住。因為貓頭鷹最不虛心,剛聽鳳凰講個開頭,就認為沒有什么好學的就飛走了
生B:老鷹、烏鴉、麻雀搭的窩很粗糙,因為他們學到一點兒就走了,以為自己會了。
生讀:老鷹聽剛說要在樹上搭窩,就想,原來就是找個樹杈,就飛走了。所以老鷹的窩只是幾根樹枝搭成的。[讀有關課文。67頁]
生讀:烏鴉聽說要把叼來的樹枝,一層一層地壘起來,以為自己會搭窩了,就飛走了。所以烏鴉的.窩是用許多樹枝壘成的。[讀有關課文。68頁]
生讀:麻雀雖然把窩搭在房檐下,卻不舒服,因麻雀只聽鳳凰說應該把窩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風,不怕雨。他想和我想的一樣就飛走了。他并不知道應該怎樣搭窩。
生C:只有小燕子搭的窩,不僅漂亮,而且又結實,又暖和。(小燕子搭的窩為什么這么好?)
生答:小燕子認真地聽完鳳凰講怎樣搭窩,學到了本領。
小燕子很虛心,從頭至尾都認真聽鳳凰講怎樣搭窩,聽完還向鳳凰表示感謝,他真學會了怎樣搭窩。
2、學生提問題:同樣是向鳳凰學搭窩,為什么有的鳥沒學會,有的搭的窩很粗糙,只有小燕子搭的窩不僅漂亮,而且又結實、又暖和呢?
3、細讀課文,思考并分組討論上面的問題。
4、全班交流,初步認識到小燕子認真、耐心、虛心地向鳳凰學習,所以學會了搭窩,而其它鳥很沒耐心,也不虛心,所以學得不好。在交流過程中相應指導朗讀。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下面請選擇自己讀得最拿手的段落,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課文,小組推薦同學代表本組參加班上的比賽,體會不同的鳥不同的說話語氣,從而進一步理解它們不同的學習態度。[分組練習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練習。學生戴頭飾,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創新說話、深入理解。
讀了這篇童話故事,你想不想對這些鳥說些什么?選擇自己的說話對象,想一想說些什么?
1、我想對貓頭鷹說:你做事不虛心,就學不到本領。希望你改掉做事不虛心的壞習慣。
2、我想對烏鴉說:你不認真學習,就學不好本領。
3、我想對對老鷹說: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怕苦,不怕累,才能把事情做好。
4、我想對麻雀說:學什么都要耐心地學,才能學到本領。
5、我想對小燕子說:小燕子你真棒!今后我要向你學習,做事情認真、虛心、有耐心,這樣才能學到真正的本領。
六、拓展延伸。
故事中的這些鳥會不會明白“只有認真、虛心、耐心,才能把本領學到手”的道理呢?它們今后的情況會怎樣?同學們可以把這個故事續編下去,并講給你的父母聽聽。
《群鳥學藝》教學反思
《群鳥學藝》在以前的教材中是精讀課文,現在改為了略讀課文。在教學中,我根據新課標精神的要求,課文的類型,年級的特點,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自感教學中頗具特色。具體做法如下:
一、抓重點,教方法,培養自學能力
略讀課文要求主要靠學生自己閱讀課文,獲取相關知識,頗似英語的泛讀課。因此,我沒有逐字逐句、一問一答地進行講解,而是運用知識遷移的規律,在學習初步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的。講讀第一小節時,是讓學生自己看圖讀懂的。接下去,我沒有講第二小節,而是提出問題,(它們學會沒有?學的結果怎樣?)讓學生到書里找答案。這時,學生興趣盎然,紛紛讀書,很快便找到課文的最后一段,我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重點詞語,讀懂這段話。而后學習課文2至6小節(重點學)。在學習第二小節時是教方法讀懂的(分層次、抓重點、找聯系),其余幾小節是讓學生讀、議自學。這樣既突出了重點,教給了方法,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始終讓學生處于緊張愉快的學習氣氛之中。
二、抓住重點詞語,進行扎實的語文基本功訓練
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是語文教學的目的之一。因此,我緊緊抓住與課文中心聯系密切的詞語,嫻熟地運用各種方法,讓學生理解詞句。如課文第一句話是讓學生仔細觀察插圖理解的。講“耐心”一詞是讓查字典、結合課文理解的。講“粗糙”一詞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的。講解復句“不僅……而且”是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理解的。這樣理解詞句,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對文章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認識也在逐步加深。
三、重視年級特點,突出段的訓練
閱讀教學中段的教學與訓練是中年級的教學重點。由于指導思想明確,根據教材的特點,我采用跳躍式教學法,頗受學生歡迎。學完第一段后,自然過渡到最后一段。最后集中力量學習重點段。這樣很自然地學生便知道全文可分為三大部分(即三大段)。在學習重點段的時候,讓學生用不同符號標出鳳凰教的語句和各種鳥學的語句,這樣把每個自然段又分為兩層,并用“‖”標出,不僅便于理解,而且滲透了閱讀方法的指導。
四、“抓聯系”深入理解,滲透思想教育
在這一節課教學中,我把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和思想教育統一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之中。如抓重點詞語的理解,使學生認識到貓頭鷹、老鷹、烏鴉、麻雀由于學習態度不端正,沒有學到本領。而燕子不僅態度端正,還不怕苦,不怕累,所以學到了真正的本領。同時,老師又讓學生把各段聯系起來,進行對比理解,更突出了燕子的學習態度。到此,我并未停止,又進一步引導學生,說一說學完全文后自己受到什么啟發。此時水到渠成,學生很自然地談:要以小燕子為榜樣,不論干什么事都要耐心,要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堅持到底,這樣才能把事情辦好。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10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燕子、趕集”等22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注意觀察身邊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樣的;誦讀歌頌春天的詩歌和文章。
教學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圖畫剪好了,春天風光多美好。
二、初讀課文體會
。1)明確自學要求。
。2)理解詞語的意思。
。3)開火車一人一句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三、學習第一段
這篇文章寫的確實很美。下面仔細讀第一節,說說你腦子里浮現出來的燕子是什么樣的。
1、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2、師:這自然段是一句長句子,我們怎樣讀懂一句長句子呢?大家先來看“單元學習提示”
3、讀懂長句子的步驟怎樣?先……再……,用線劃出。
4、下面我們就用“單元學習提示”中的方法來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再讀這一段。
5、問:這句話寫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樣的?
6、句子中用“烏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7、歸納學習這句長句子的方法。
8、指導感情朗讀這一段,歸納段意。
四、進行“畫圖、說話”訓練,深入體會。
1、我們能不能把鄭振鐸寫的燕子畫下來?我請一個同學讀第一段,咱們一起畫,怎么樣?不過讀的時候,要慢一點。
2、同桌的同學互相介紹一下自己畫的燕子。
3、誰愿意到前邊來把老師畫的燕子向介紹一下?
4、你說得比我畫得好!大家注意沒有,作者怎么沒寫眼睛、嘴,是疏忽了嗎?三年級學過一篇課文《翠鳥》,那一課沒寫翠鳥的尾巴,記得嗎?是不是也是作者的疏忽?
5、這告訴我們,描寫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寫。
6、再朗讀第一小節,試背。五、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齊背第一段。
2、說說第一段的段意。
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讀第三自然段,從這一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飛行的情景,燕子飛得很快,很輕)
2、你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再讀第三節第一句。(板書:斜、掠過、唧)
3、師:一個“斜”“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斜”“掠過”這個詞字典里怎么解釋的?
4、我們從“唧”
5、師:要讀得慢一點,要有個想象的余地,誰再把這句讀一讀?
師:“小圓暈””而說“小圓暈”“暈”是什么意思?想過嗎?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讀了第三節,我們知道燕子飛得很輕快,姿態很優美。我們接著讀第四節,看看寫
的是什么,誰讀懂了誰說。
2、指名說。(燕子落在電線上休息的樣子)
3、讀懂了,哪些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讀讀、劃劃。
4、“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譜!”“這”指的'是什么?看看書上的插圖。
5、老師這里有一段五線譜,也就是曲譜,請想象一下,并對照一下插圖,遠遠地看去,落在電線的燕子連同電線,像不像五線譜?
師:這是一個多么貼切而又生動的比喻!我們不能不佩服作者驚人的想象力!同學們想一想,這會是一首什么樣的正等著我們去演奏的曲譜?(這一定是贊美春天,贊美小燕子的曲譜)
6、學生齊唱《小燕子》
7、同學們唱得美,從歌詞中,我們進一步領略了燕子的美。這一節還有兩個詞用得特別傳神,不知有人注意沒有,請讀讀第二句。
8、這里的“痕”字用得好,為什么不用“條”?(因為電線遠,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藍天里只留下一絲痕跡)
9、大家細細讀讀這一節,再自己細細體會。四、朗讀三、四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指名讀1、3、4自然段。
2、說說這三自然段各寫什么。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2、我們先來學習第二句,齊讀。
。1)這句句子是句長句子,用學習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學?
。2)說得很對,那么“黃綠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讀句子)
。3)師畫簡圖,“黃綠眉眼”“黃綠眉眼”,為什么不就說嫩芽?
。鴺渌艘欢,發的芽就像睜開的眼睛)
3、學習第三句句子。
。1)要求學生用理解長句子的方法來理解。
。2)什么叫“趕集”?
有什么相似之處。
師:古人說:“”,春天,萬花盛開,確實給人以熱鬧的感覺。
。3)齊讀第三句。
。4)學習第四句。
。5)“增添”“生趣”是什么意思?
。6)師:同學們,畫家畫春天少不了燕子,詩人寫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這樣說,少了燕子,春天會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讓我們以贊美的語氣來朗讀這一段。
三、總結,朗讀全文。
作業:課文的語言真美,請把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外形特點:活潑機靈
觀察細致飛行:掠一轉眼沾(動態美)
休息:五線譜上的音符譜成春天的贊歌(靜態美)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11
【內容簡析】
盧溝橋是一座聞名世界的橋梁,歷史久遠,設計科學,造型美觀。同時,它是著名的“七七事變”的發生地,是我國人民永遠難忘的一處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本文作者通過樸實的語言,具體形象地介紹了盧溝橋的建筑特點和歷史意義,充滿著驕傲和自豪的感情,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不僅是在介紹盧溝橋,贊美盧溝橋,同時也是在贊美造橋的人,贊美中國人民的斗爭精神。
【設計理念】
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層層深入,把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實踐有機結合,把內容的理解和語言的感悟、品味結合起來,把發展語言和思維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盧溝橋的建筑特點及歷史意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引導學生在品味語言的基礎上,體會、學習文章語言表達的方法;
3、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漢字,結合課文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會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寫一段話。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盧溝橋的建筑特點和歷史意義。
【教具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教學掛圖(課文插圖)或多媒體課件;
2、有關盧溝橋的圖片、錄象或光盤等資料。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圍繞課題,初步感知
1、揭示課題,板書:26盧溝橋
2、展示、交流:你知道的.有關盧溝橋的知識有多少?
3、猜猜課文會從哪幾方面寫盧溝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做到:
。1)畫出生字新詞,讀準字音,建立字音與字形的聯系;
。2)把帶有生字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讀順;
。3)思考: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盧溝橋的?
2、檢查自讀情況:
。1)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情況,交流記住字形的好辦法;
。2)指名讀課文,留意指導學生讀好長句子,把課文讀正確、通順、流利;
。3)交流: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介紹盧溝橋的,找出相應的自然段。
3、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盧溝橋歷史的悠久。
四、讀詞寫字
1、讀生字(詞)卡片;
2、交流學習生字的方法;
3、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書寫好“寬”“檢”“皇”“館”等字。
五、布置作業
1、完成書寫練習;
2、填寫“詞語花籃,積累詞句”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盧溝橋郊區反抗平坦紀念館完好無損姿態各異
2、指名說說: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盧溝橋的?
二、合作學習,讀懂課文
1、自讀思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盧溝橋設計科學、造型美觀?每年7月7日,人們為什么都要在盧溝橋開展紀念活動?
2、小組交流討論,形成最佳答案。
3、全班交流。
三、細讀課文,品味語言
1、細讀思考:
。1)課文是怎樣寫盧溝橋設計科學的?畫出課文中的具體數字,想想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說說你是怎樣讀懂盧溝橋“橋柱上的獅子是‘美的奇觀’”這句話的?你從中想到了怎樣的畫面?
。3)這一段(第二自然段)段首的一句“盧溝橋設計科學,造型美觀”與后面講的內容有什么聯系?
2、交流、品讀
。1)寫盧溝橋設計科學,主要運用了數字表達的方法和舉例說明的方法,體現了盧溝橋氣魄的雄偉,設計的合理科學;
。2)課文中“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這一排比句寫出了獅子形態之多之美,排比句后的“……”號,又說明了獅子的姿態遠遠不止這些,還有很多很多,真是“千姿百態,栩栩如生”,不愧是“美的奇觀”。
。3)“盧溝橋設計科學,造型美觀”概括了后面的內容,后面的內容是這句話的具體說明,它們是總分關系。
四、感情朗讀,指導背誦
五、布置作業,課外拓展
1、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根據課后“指南針”中的提示,收集有關“七七事變”的資料。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12
【知識技能】
1、認識6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認讀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看懂圖意,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讀,體會“?”、“!”、“……”的作用,感受課文富有童趣的,純凈透明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
理解課文內容,創設故事情境,鼓勵孩子大膽想象,并借助“?”、“!”、“……”來表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對大自然對待小動物的無比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2、圖文結合,看懂圖意,感受課文富有童趣的,純凈透明的語言。
【教學難點】
體會童話故事的神奇,感受故事的童趣。
第一課時
。ㄒ唬┲苯訉耄
1、今天我們要學這個有趣的故事,叫《楓樹上的童話》。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楓樹上的童話)
題目中你覺得哪個詞語要讀重一些?(童話)
3、過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
。ǘ┳R字解詞
1、學生自讀課文。
。ㄕn件出示)提出要求:
。1)不認識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請教老師和同學。
。2)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詞;
。3)讀通每個句子,讀不通順的多讀幾遍;
。4)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課件出示)
sǎn tái yí biàn jiāo yóu xì mǔ
傘抬姨便教游戲母
各自拼讀,找出平舌音“傘”,前鼻音“便”。
指名認讀,相機正音,并用生字口頭組詞。
。2)出示新詞(課件出示)
渡口遮蔽拼音山岡懂得答案
借助拼音,開展讀詞游戲。
開火車讀,再讀。
小老師領讀,齊讀。理解、記憶。
。3)讓我們把這些字詞帶到課文中,一起來讀好課文。
、俜肿匀欢,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聽讀音是否正確。
、陂_火車讀,看誰讀得好。組織互相評價讀書。
3、整體感知內容。
請大家帶著這些問題聽老師讀課文。
這個童話,作者具體介紹了喜鵲媽媽教孩子的哪些事情?
。▋杉拢簩W漢語拼音和看日出)
本文以什么為感情主線?(我喜歡喜鵲一家。)
。ㄈ┥謺鴮
出示生字:(課件出示)田字格課件:
傘抬姨便教游戲母
1、記生字:開動腦筋記生字。學生各抒己見,然后教師總結:
。1)加一加:“扌”加“臺”是“抬”!芭奔印耙摹笔恰耙獭,“亻”加“更”是“便”,“孝”加“攵”,是“教”,“又”加“戈”是“戲”。
。2)減一減:“每”減“人”是“母”。
。3)猜謎語:“有朵花,人喜愛,有時閉來有時開,雨天開在大街上,花根就在手中栽”就是“傘”,“夜半人方到江畔”是“游”。
2、組詞語:給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頭組詞。
3、指導寫字:
。1)師范寫,重點指導“姨、游、教”并講述:
。ㄕn件出示):“姨、游、教”田字格課件。
“姨”:左邊的“女”部,橫變短,不露出右邊,第八筆是豎折折鉤。
“游”:左中右結構,注意右邊的部分不要寫成“攵”。
“教”:左邊的“孝”,下面的“子”的一橫變成提,右邊是“攵”。
另外,“抬、便、戲”為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的字!澳、傘”是獨體字。
。2)老師范寫,學生在習字本上描紅、臨寫生字。(提醒寫字姿勢。)
。3)指名說說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書寫要點。
。4)教師巡視指導,強調寫字姿勢,提出要求。
看準每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個字的結構,放慢速度。
嚴格按筆順描寫。
。5)展示學生寫字作品,講評,適當獎勵。
。ㄋ模┛偨Y交流
小朋友們,許多詩人為我們留下了很多描寫喜鵲的古詩。(課件出示)
指導朗誦:乾隆皇帝的《喜鵲》。
喜鵲聲唶唶,俗云報喜鳴。
我屬望雨候,厭聽為呼晴。
第二課時
。ㄒ唬┘と,復習舊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喜鵲一家,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故事,看看喜鵲媽媽是怎樣教自己的孩子學習的。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ǘ┖献魈骄,深入研讀
1、學習第1自然段
。1)生讀。
。2)故事發生在哪里?
教學生字:渡口。生讀。請生指渡口在哪兒?(渡口旁的楓樹上)
教學渡船,渡河,擺渡。
。3)你看到了一棵怎么樣的楓樹?交流。
。ê艽蠛芨撸,請生讀出這種感覺。
想把什么詞語送給楓樹?四個字的詞語。(枝葉茂盛)
。4)理解“遮蔽”。蔽的意思是什么?(遮、擋的意思)
你發現了什么?(這個詞語是由意思相近的兩個字組成的)
請生說說類似的詞語。(阻擋滿足喜歡)
。5)再讀第一段,了解我喜歡什么?(喜鵲和楓樹)
把相關的句子劃出來。
出示:“我們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楓樹,我很喜歡它!
“楓樹上有一個喜鵲的窩,我喜歡極了!
2、默讀2—8段,學習喜鵲學拼音段。
把喜歡楓樹、喜鵲的句子劃出來。交流。
。1)我像在童話書本里那樣,在心中稱呼她是我的喜鵲阿姨。
生讀,哪個詞讀出我特別喜歡阿姨。
師范讀,聽出什么不同?生再讀。
。2)還有這樣有意思的句子,出示:
我還像童話書本里那樣,在心中稱呼小喜鵲是我的喜鵲弟弟。
。3)把這兩句變成詩形,生齊讀。
我像在童話書本里那樣,
在心中稱呼她
是我的喜鵲阿姨。
我還像童話書本里那樣,
在心中稱呼小喜鵲
是我的`喜鵲弟弟。
。4)交流其他喜歡的句子。
。5)把童話變成一首小詩,出示3句變成詩形的句子,配樂讀。
。6)師當阿姨,生當弟弟配合讀。強調標點:!和,弟弟的“,”可能學得怎么樣?再學一學。出示:
“鵲!鵲!鵲!……”喜鵲阿姨教道。
喜鵲弟弟們也跟著學:“鵲,鵲,鵲……”
3、學習日出段(9——13自然段)。
喜鵲一家不僅會拼音,還會看日出呢?師畫太陽。出示課文內容。生做老師,生做弟弟,演一演:阿姨,弟弟,翻譯,旁白。
出示:我看見喜鵲阿姨站在鳥窩邊,指著上升的太陽,對坐在鳥窩里的喜鵲弟弟們問道:“鵲!鵲鵲鵲?――”
我懂得,她問話的意思是:“看,那是什么?”
喜鵲弟弟們,一起快樂地答道:“鵲!鵲鵲!鵲鵲鵲!”
我懂得,喜鵲弟弟們很快給出了答案:“媽媽,那是太陽!太陽升上來了!”
。ㄈ┗仡櫿n文,編寫故事
1、跟阿姨和弟弟一起學拼音,看日出,還可能做些什么呢?
2、四人小組合作編故事。
。1)借助插圖創設新情境,自由創編,鼓勵選用“?”、“!”或者“……”。
。2)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展示。
、傥铱匆娤铲o阿姨逮了一條蟲子回來,站在窩邊。喜鵲弟弟一起叫道:“鵲!鵲!鵲鵲鵲!”
我懂得,他們的意思是:蟲子,蟲子,給我吃!
、谙铲o阿姨把蟲子送到喜鵲弟弟的口中,叫起來:“鵲,鵲,鵲……”
我知道,她是在說:“快,快張開著,把它吃了!
。ㄋ模┓e累強化,課外拓展
推薦郭風的另一首詩《童話》。
《童話》
作者—郭風
小野菊坐在籬笆的后面,
側著頭,想到:
“我長大了,
要有一把藍色的遮陽傘,
那時侯,我會很好看,
我要和蜜蜂談話!”
站在她旁邊的蒲公英,插嘴到:
“可是,那有什么好呢?”
小野菊馬上問道:
“可是,你會比我好媽?”
“我長大了,會有一頂
旅行用的黃色的小便帽;
我要帶一只白羽毛的毽子,
旅行到很多的地方!”
小野菊沉思地說:“那真的很好,
可是,我不要像你!”
。ㄎ澹┛偨Y全文。
童話是多么神奇而美好,展開你豐富的想象吧,把你對生活的熱愛和向往盡情歌頌,盡情贊美,我們也能成為了不起的小詩人、小作家!
板書設計
楓樹上的喜鵲
楓樹上有一個喜鵲窩
喜鵲阿姨教喜鵲弟弟學習漢語拼音愛護小動物
喜鵲阿姨教喜鵲弟弟看日出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13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楊桃實物;小黑板生字詞
教學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實物,導入新課
1、師出示楊桃實物,并請學生讀“資料袋”。
2、師談話導入:今天我們學習《畫楊桃》這篇課文,看看課文中的我從畫楊桃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初讀課文,認記生字
1、自由輕聲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出示小黑板,認讀生詞(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記生字):
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
指名讀,正音:“囑”讀zhǔ,不要讀成shǔ;“審”是翹舌音又是前鼻音;“肅”是平舌音;“晌”讀shǎng,不要讀成xiǎng
三、自讀自悟,匯報交流
1、默讀思考:“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同學們怎樣評價“我”的畫?老師怎樣做怎樣說的?(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2、交流課文內容: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3、提出自己的疑問(簡單問題當堂解決,解決不了留待進一步讀書解決。)
第二課時
一、朗讀感悟
1、默讀課文,找找哪幾段具體寫了畫楊桃的事。(邊讀邊用筆做記號)
2、練習朗讀2——18段。
指導朗讀要點:
。1)我”是怎樣畫楊桃的?“我”認為畫得怎樣?
抓住重點句:“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斌w會“我”的一絲不茍。
。2)通過對比體會人物心情,把握準感情:
、偻瑢W們看到“我”畫的楊桃時認為畫得怎樣?態度是怎樣的?老師的態度又是怎樣?
。ㄕ页隼蠋煹膭幼,分角色朗讀,老師、同學們的對話,體現兩者態度的不同。)
、诋斃蠋熥寣W生坐到“我”的座位觀察后,學生的態度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第一次老師問“畫像不像楊桃”時,同學們嘲笑的語氣;第二次老師問“楊桃像不像平時看到的楊桃”,同學支支吾吾的語氣。(對比體會讀好這部分內容)
抓住“和顏悅色”一詞,指導老師耐心和誠懇地批評這部分。
二、升華領悟:
1、出示父親和老師的兩段話,
、倮首x思考:他們的話相似在哪里?都說的什么意思?明白“教誨”的意思嗎?
通過反復讀,學生能體會出父親和老師都是教育“我”要實事求是,不能想當然。
、谠僮x,老師的`話哪幾句和父親的不相似,是什么意思?(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蹘熆偨Y:父親和老師教“我”做人實事求是,不能想當然,這是做人的根本!從畫楊桃一事中,“我”還明白了從不同角度去貫徹,會看到不同的結果,這種科學的思想方法,怎能不讓“我”終身受益呢?
2、背誦老師講的一段話。
3、齊讀,交流體會:讀后想到了什么?可引導聯系《題西林壁》一詩、《畫雞蛋》一文,進一步理解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有不同結果的道理。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14
教材內容:真正的朋友
設計思路:
朋友是人生的一大財富,有了朋友的相伴,我們的生活一定會充滿了陽光。針對現在的獨生子女,缺乏溝通,有的甚至有些自私,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的朋友,為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尋找自己真正的朋友,設計了以“真正的朋友”為題的口語交際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此次活動,讓學生了解什么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2.懂得同學間要互相幫助,學會理解、寬容,學會與朋友分享,珍惜友誼。
活動準備:
收集有關珍惜友情的故事。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導入,初步感知“朋友”。
1.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溫暖的集體中,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么,你和你的朋友是怎樣相處的?你能向大家說說你們之間的小故事嗎?
2.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相機評價。
二、聽故事,揭示故事主題。
1.孩子們,你和朋友溫馨的小故事也溫暖了老師的心。有這樣的兩位朋友在森林里玩耍時,發生了一個故事?纯此麄兪窃鯓幼龅?
2.聽故事《兩個朋友》。
3.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說的?
學生自由談體會。
4.熊來了,他的朋友是怎么做的?熊走了,他又是什么態度?從他的行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ㄐ軄砹恕欁蕴优堋运
熊走了——笑瞇瞇——虛偽)
5.揭示文中主題:能共患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三、 分組討論:什么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1.我們的生活有波瀾壯闊,也有風平浪靜,有危機的時刻,有困難的時候,也有傷心的和歡樂的時刻,朋友間還會有些小矛盾小誤會……那么真正的朋友這時該怎樣做呢?
2.結合自身的體會小組討論:什么樣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3.小組代表匯報交流。
4.教師結合學生發言,相機引導學生體會:真正的朋友要彼此真誠相待、要互相寬容理解、遇到困難互相幫助、能和朋友分享你的快樂和痛苦……
5.想象:如果朋友做錯了事情,你該怎么辦?
四、 拓展升華,加深感悟。
1.師生交流收集的名人珍惜友情的故事。
2.欣賞俞伯牙與鐘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感受友情的難得,知音難覓!
3.多媒體展示:中外名人珍惜友誼的名言。
有很多良友,勝于有許多財富!勘葋啞居ⅰ
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誼掛在口上,他們并不為了友誼而互相要求一點什么,而是彼此為對方做一切辦得到的事!獎e林斯基【俄】
一個朋友,嵌在一個人的心田中,如同星座在青空中一樣,某一顆星隕落了,就不能去移另一顆星來填滿她的位置!
朋友間有誤會應當坦率地交換看法,不可背地誣蔑;有過失應當面規勸之,在背后則應選擇他的優點!愒孳帯救铡
多一個真正的朋友,就多一塊陶冶情操的礪石,多一分戰勝困難的力量,多一個銳意進取的伴侶!喔痉ā
4.真心大回放:朋友,我想對你說。(可以是感謝,也可以是道歉……)
五、課堂小結。
是啊,友情是珍貴的,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才是真正的友情,大家通過今天的學習討論,都應該明白了,只要我們真誠的對待朋友,真心付出,學會寬容,就一定會收獲一份美好的友情,不管人生有幾多的風雨,朋友一定會如傘相隨!
六、推薦閱讀文章:
《平分生命》《犀牛和犀牛鳥的故事》等。
附錄:
高山流水的故事
春秋時,楚國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老師知道后,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濤聲。伯牙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耳邊仿佛響起了大自然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但是無人能聽懂他的音樂,他感到十分的孤獨和寂寞,苦惱無比。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彈起琴來,琴聲悠揚,忽然他感覺到有人在聽他的琴聲,伯牙見一樵夫站在岸邊,即請樵夫上船,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道:“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15
【教學目標】
。、選擇一個課外讀到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同時認真聽其他同學講名人故事,交流讀后感想。
。、寫一篇習作,介紹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自主發現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
。、讀成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口語交際。
。、習作練習。
【教學準備】
收集自己準備講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圖片、名人像,準備講名人故事時用。
【教學課時】
。凑n時。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講名人故事
【課時目標】
。、培養學生大膽、大方和他人進行交流的好品質;
。、注重交際習慣的提示和引導: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可以補充。
。、學生體會到和同學交流的快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結識了列寧、高爾基、李四光、宋慶齡等許多名人,課外大家也在讀名人故事、尋找名人資料,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二、讀讀要求
。、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可以補充。
。、聽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組舉行,組內交流
。、各人先在組內展示自己所畫(或收集到)的名人像或圖片,簡要介紹自己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
。、各小組內學生試講、教師巡視。
。、小組評價,評出本組“故事王”、“最好聽的故事”、“聽得最認真的同學”。
四、全班交流
。、各組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王”、“最好聽的故事”、“聽得最認真的同學”名單,教師頒獎。
。、全班交流:
榮獲“故事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王”們肯定愿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王”給全班同學講講?
。、挑選一、二名“故事大王”講故事:
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儀態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五、暢談感想
。、聽了組內同學講的名人故事、“故事王”講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談談對名人行為、品格的評價,可以聯系自身和現實情況發表感想。
。、學生暢談感想。
。、教師小結:
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豐碑,他們的崇高思想與品格就像一座座燈塔,讓我們將他們的形象永遠銘記在心中,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學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邁進。
六、作業設計
課后繼續交流名人故事。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課時目標
。、要寫清楚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要寫值得寫的事,并能從這件事看出熟悉的人的品質。
。、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
學了這組課文,我們結識了好幾位名人,他們或關愛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誠實守信,一個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我們大家也有許多熟悉的'人,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寫的事,這次我們就來學著寫一寫。
二、幫助選材,讓學生有東西可寫
。、小組交流:
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個留給你較好的印象?
。、小組交流:
該人怎么會留給你這樣的印象?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寫的事?
引導學生圍繞給自己留下較好印象的人展開回憶,提示要介紹“值得寫的事”──值得宣傳介紹的、值得他人學習的事。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學生有話可說,也使學生在自然而然中進入了寫作的狀態,降低了學習難度。
。、教師指導寫好事件:我們就來把這件事寫下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把以下幾個要點考慮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 事情發生的時間。
、 事情發生的地點。
、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 事情的起因。
、 事情的經過。
、 事情的結果
三、教師指導寫好人物形象
。、抓特征,一定要抓好肖像描寫:
千人千面,人的外表是很少有雷同的。但是僅有外表描寫是不夠的,因為人是立體生動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自己的思想,有不同于他人的行為和習慣,所以寫人物外貌時要體現出人物神采──“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要學會畫眼睛,學會抓住描寫對象身上最能表現個性特征的東西進行刻畫,這樣,這個對象就能栩栩如在眼前。
。、抓語言,一定要抓好對話描寫:
語言要個性化,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流露,不要人云亦云,千人一腔。
。、抓事例,一定要抓好細節描寫。
四、學生動筆寫習作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16
一、學習目標:
1、認識考、秦等5個生字。會寫著、藏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
二、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體會李四光是怎么問問題的。
2、了解童年的李四光對大石頭產生的疑問,以及他后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與童年的疑問間的關系。
三、教學難點:
認識好奇心在發明創造中的重要意義。
四、課前準備:
1、發動學習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資料、圖片、童年故事。
2、預習課文,不理解的詞語,知識查字典找資料。
3、生字、新詞卡片。
五、教學課時: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畫激趣,談話導入
你見過大石頭嗎?如果你見到一塊大石頭(教師板畫一塊大石頭)你是否會產生一些疑問?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就對一塊大石頭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奇怪的大石頭》(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除障礙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分節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閃、隕(yǔn)石、大坑(kēng)、
臥進、突兀(w)、旅行、考察、秦(qn)嶺、流域(y)、遺(y)跡、研究、震(zhn)驚
三、檢查預習,質疑解難
1、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介紹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學生針對課文內容質疑,師生共同解疑。
A、對預習認真,能主動、正確解疑的同學給予表揚。
B、主要解決以下疑難:
隕石:大的流星在經過地球大氣層時,沒有完全燒毀墜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質的隕星。
地質學家:從事地球物質形成和地殼構造研究,以探討地球的形成和發展的科學家。
突兀:高聳。
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最后一個紀。約從距今250萬年前至今。此時高緯度地區廣泛地發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兩極地區,積雪由于自身的壓力變成冰塊(或積雪融化、下滲凍結成冰塊),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面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叫做冰川。在地質上的新生代第四紀,氣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被冰川覆蓋,稱第四紀冰川。
秦嶺:橫貫我國中部,東西走向的'古老褶皺斷層山脈。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線。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C、完整地齊讀課文。
指導寫字,完成作業。
1、認讀要寫的字。
2、爭做寫字小老師:那幾個字容易寫錯,該怎么寫,請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畫,第六筆為┖。
臥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筆順,第三筆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筆順。
3、各自抄寫。
四、作業
。、抄寫本課生字詞各兩行。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新詞
指名讀生字、新詞,進一步鞏固生字和詞語。
二、感知巨石形象
課文講的是李四光小時候的事。小時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們圍著一塊巨石捉迷藏。讓我們到現場去,去看看這是一塊怎樣的巨石,他們是怎樣圍著巨石捉迷藏的。
A、請大家各自輕聲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B、教師板畫石頭(或實物投影儀顯示課文插圖,或電腦多媒體課件顯示巨石),討論:
a、這是塊怎樣的石頭?(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b、李四光和伙伴們是怎樣圍著石頭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電腦多媒體課件的話,繼續演示李四光圍著大石頭躲閃,大石頭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導學生根據內容描述。
C、小伙伴們轉來轉去找不到李四光,咦,這是為什么?(石頭大,便于躲藏這也是原因之一)
三、感受好問精神
時間長了,李四光對這塊大石頭有了疑問。他首先想到的是問老師,李四光會怎么問?老師怎么答的?李四光又會怎么想?同學們讀讀課文,同桌間演一演。
同桌讀、演后挑選學生上臺表演。
表演結束后教師問李四光扮演者:聽了老師的回答,你的疑問解決了嗎?為什么?
四、解開巨石之謎
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后來這個疑團有沒有解開,怎么解開的,請大家讀最后兩自然段。(讀后討論)
A、李四光怎么解開這塊孤零零的巨石之來歷這一謎團的?引導學生認識以下要點:
a、李四光思考這個問題想了二十多年;
b、長大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
c、李四光回家鄉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終于弄明白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
B、對這塊巨石的研究引導他發現了什么重大成果?
五、交流讀后感想
1、完整地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大家都會有一些感想,請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總結鼓勵:
孤零零的巨石聯系著千萬年前地質事件,童年的疑問引發了震驚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發現的問題可能蘊含著大價值。愿我們小朋友們也有強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問、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開一個個神奇之謎,為國家、為人類作貢獻。
六、拓展延伸
。、有多少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他們從小就善于發現問題,勇于探索,最后為他們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回去找這方面材料。
。、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奇怪的石頭
震驚世界
小時侯
發現問題
長大后
勇于探索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1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本課詞語。會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通過信中的語言文字,體會巴金爺爺對下一代關懷的情感,激發為社會添光彩、為別人奉獻愛、使生命開花的愿望。
教學重點:
理解重點句的意思,說出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掌握書信的格式。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精講課文第三段
1、默讀課文第三段,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巴金是個普通人嗎?巴金是:五四以來著名作家,創作了二十幾部中、長篇小說,十二本散文、游記,大量的短片小說還有許多譯著,在國際上享有崇高的聲譽。但他卻為什么把自己當作普通人呢?
3、巴金為什么而寫作呢?
。1)理解“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多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字,我用作品表達我的這種感情”這句話的意思,體會表達對祖國和同胞無限的愛而寫作的思想感情。
。2)用“不是……而是……”練習說話。
4、巴金在心中怎樣評價自己的餓一生的,同時又表達了什么希望?
。1)默讀課文,思考:巴金為什么說自己的一生是老老實實、平平凡凡的一生?巴金思索、追求,明白了生命的意義是什么?
。2)理解“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學習,重新工作,讓我的生命開花結果”的意思。
。3)什么是生命開花結果?讀巴金說的第二句話,討論:我們生存需要什么?我們比生存需要多得多的是什么?
。4)“讓生命開花結果”和“實現生命的意義”是不是一回事?(“人活著就是要給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边@句話就是講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享受。)
5、小結。
巴金爺爺雖然是一個國際上有名的作家,但他卻把自己當作普通人、平凡人、老實人,他當時87歲了,他還在思索怎樣為社會添光彩,他還在追求怎樣讓生命開花結果,甚至他還希望“重新活一次”、“重新學習,重新工作,要為社會添更多光彩”,“為別人奉獻更多的愛”,讓生命更有意義?梢娝钠返率嵌嗝锤呱邪!
6、指導有感情朗讀。
二、講讀課文第四段
1、巴金由于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開花,但是又不可能再活一次,只能怎么辦?
2、感情朗讀,體會巴金由于珍惜時間、讓生命開花結果的美好感情。
三、講讀課文第五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2、用親切的語氣朗讀課文,把巴金爺爺對孩子們真誠關懷的情感讀出來。
四、講解信的格式
1、以上我們講的是信的正文。書信的餓格式包括五個部分: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
2、默讀課文,對照格式,說說這封信中的稱呼、結尾、署名和日期分別是什么?
五、有感情朗讀課文
板書:
23、給家鄉孩子的信
老老實實、平平凡凡
思索、追求、明白生命的意義為社會添光彩
再活一次……開花結果為別人奉獻愛
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小學三年級語文《送往小木屋的`信》教學反思5
本課注意落實“三個維度”的目標,在發展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注重情感體驗。
注重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體會戰士們大的困難。本課中多次利用學生的已有生活體驗,如:結合自己的生活談一談夏天炎熱、冬天寒冷的感受。聯系自己的生活,談一談自己舍不得做一件事時的做法,理解戰士們看信時的感受。從而加深對人物的理解。
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課堂上教師為學生創設了個人思考、自由表達的空間,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體驗到自主學學習的樂趣。
有意識地讓學生尋找重點詞,通過對重點詞的捕捉,訓練學生的語感。明白這一自然段交代的要點。如:抓住詞語體會疙瘩山的位置和駐守在這兒的警察部隊肩負的重任。學生抓住了“九十七萬公頃”,知道他們的責任重。抓住了“常年”,知道他們無論嚴寒酷暑,無論節假休息,他們都必須駐守在疙瘩山上。他們是神圣的。
由扶到放,理解指導員的具體動作在表演和比較句子中進行。再引導學生進行對本文的體會和感悟。再理解戰士們讀信的過程時因為有了前面的理解過程,學生就能在獨立、合作的理解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想象,使得文本的體會帶有濃厚的個性色彩。
評價比較及時、準確,具有激勵作用。評價中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的答案,更注重激勵學生進一步思考問題,同時發揮評價的導向和調控作用,適時地把學生的學習、思維引向深入。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18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麗,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感情。
3.體會抓特點表述景物的方法。
4.積累課文優美語言。
二、教學重點
了解珍珠泉的美麗,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三、教學難點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四、教具準備
有關泉水的資料
五、預習提綱
1.閱讀課后的資料袋,搜集關于泉水的其他資料
2.朗讀課文,思考;為什么叫“珍珠泉”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1.全班交流關于泉水的資料
2.板書課題:同學們介紹了那么多泉水,各有特點,令人驚嘆,那么珍珠泉有什么特點呢?
(二)、自讀討論,朗讀體會。
1.生自讀課文,思考提出的問題,
2.討論交流,朗讀體會:
(1)說說為什么叫珍珠泉?
(出示句子:
、佟伴_始,水泡……消失了!”。
、凇八蓍W亮……珍珠啊!”
、邸斑@就是美麗的……珍珠泉!”)
(2)從中你知道了珍珠泉的什么特點?請同學們認真讀書體會,跟同伴討論討論。
自己讀書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
(3)小組交流討論,全班交流
體會珍珠泉水綠、探、清的特點
(4)指導朗讀,讀出珍珠泉水的'特點,重點練習朗讀2、3自然段
第2段指導學生邊讀邊在頭腦中想象,形成畫面“水是那樣綠,綠得像……”
第3段要讀出泡泡的趣和美。
(三)、練習朗讀,體會感情
假如你是作者,向別人介紹珍珠泉時,語氣是怎樣的呢?心情是怎么樣的呢?為什么這樣說?
練習朗讀,體會作者對珍珠泉的喜愛、贊美之情,為家鄉有此泉而自豪。
(四)、理清課文的記敘順序。
文章先介紹了珍珠泉的位置,接著重點描述了珍珠泉周圍的景物,以及潭底冒出的泡泡。
(五)、布置作業:
1.在文中找出你認為寫得優美的句子,摘抄背誦。
2.看看自己的家鄉有沒有這佯美好的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仔細觀察,寫下來。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精品]08-02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案03-03
小學語文下冊教案(精選15篇)05-08
部編小學語文下冊教案09-04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爭吵》教案01-14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案:恐龍06-02
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趙州橋》教案08-27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優秀08-27
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荷花》教案08-05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荷花教案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