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案(精選2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美術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美術教案 1
教學目標
1、了解裝飾布的特點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掌握裝飾紋樣的設計與平面構成方法。
3、體會設計所傳遞的情感。學習用設計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促進情感交流。關注細節之美,熱愛生活,勇于實踐,大膽創新。
重點
裝飾紋樣的設計和平面構成方法。
難點
裝飾紋樣的設計中個性情感的表達。
教學準備
掛圖,樹葉,顏料,白紙等
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法等。
板書設計
1、先根據用途設計排列組合的形式。
2、設計一個單位紋樣。(或基本形)
3、根據單位紋樣的大小畫好若干個格子,再想好怎樣重復排列。
4、將單位紋樣逐一拷貝。
5、進行色彩設計,從常用圖案配色方法(同種色、類似色、對比色)中選擇一種方法,并選擇一組顏色。
6、上底色。
7、分別填好大的色塊。
8、描繪細部或勾線,最后調整,直至完成。
教學過程
一、裝飾布的功能
同學們:你見過裝飾布嗎?你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它在家居環境中可以起什么作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裝飾布吧。利用裝飾布可以制作窗簾、沙發套、靠墊、床罩、枕套、桌布等。
二、飾布的特點
裝飾布與一般服裝面料相比,它的幅面較寬,花型較大,色彩更加豐富,紋樣的組織形式更加靈活富于變化。
讓我們再看幾塊裝飾布,請你說說它們與一般的服裝面料有什么不同?它們有哪些特點?
三、裝飾布的設計
1、紋樣設計
裝飾布紋樣的設計內容廣泛,總體可以分為具象和抽象兩大類。
。1)平面構成是將幾何形作為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組合。因為平面構成的視覺效果獨特,并具有很強的現代感,所以在現代家居裝飾中被廣泛應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平面構成的基礎知識。
A、你能找出它的基本形嗎?它又是怎樣排列組合的?重復方向的排列組合
B、這幅平面構成中誰是基本形?它是如何排列組合的?正負形轉換的重復排列
C、這幅平面構成采取了什么排列組合的形式?不定方向的重復排列
。2)重復在平面構成和圖案紋樣中都是常用的排列方法,它能使基本形或單位紋樣在重復的排列中形成和諧的美感和多樣變化的節奏感。
請你說說這些裝飾布紋樣都是怎樣排列組合的?
2、色彩設計裝飾布的色彩非常豐富,不同的色調會帶給人不同的美感。
請你對照片中裝飾布的色彩,談談你的感受。
低明度色調深沉高明度色調明快
看了以上這些照片,你對裝飾布是否已經產生了興趣?你一定也想用裝飾布為你的'居室做些什么吧,那就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組里說說,然后大家一起動手來設計一組裝飾布,使之成為一個系列,分別用它們來制作窗簾、床罩、靠墊、桌布等,使我們居室的整體色彩及格調搭配得更加協調。
四、裝飾布紋樣的繪畫步驟
1、先根據用途設計排列組合的形式。
2、設計一個單位紋樣。(或基本形)
3、根據單位紋樣的大小畫好若干個格子,再想好怎樣重復排列。
4、將單位紋樣逐一拷貝。
5、進行色彩設計,從常用圖案配色方法(同種色、類似色、對比色)中選擇一種方法,并選擇一組顏色。
6上底色。
7、分別填好大的色塊。
8、描繪細部或勾線,最后調整,直至完成。
五、學生作品展示小結
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同學們的作品,感受一下他們帶給我們的美感,并就作品的風格、色調、紋樣設計、排列方法、色彩配置、整體效果等方面,發表一下你的意見。
初中美術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標志設計的基本概念、分類,以及圖形、文字、符號等標志設計的表現形式,并掌設計標志的方法。
2、在欣賞、分析、討論中熟知標志的象征意義,認識生活中的標志及表現形式。
3、體驗美術活動樂趣的過程中,養成熱愛藝術,加深對藝術的認知,加強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對世界多元化的認知和理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圖形、文字、符號等標志設計的表現形式,掌握設計標志的方法。
難點:設計創新型標志并熟知標志與圖案的區別。
三、教學用具
多種標志作品圖片、多媒體演示設備等。
四、教學過程
活動一:導入新課
教師以故事導入課堂,講解外國友人麥克來中國旅游迷路,根據旅游團標志成功找到了導游,標志是一種具有象征意義和一定內涵的象征符號,在生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地位,今天讓我們一起做一次設計師,一起來設計獨具特色的標志吧!
順勢引出課題——《標志設計》。
活動二:直觀感知
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在生活中都見過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標志呢?它們是如何傳遞信息的?為什么這些標志我們都可以一眼識別出來?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
見過不同的服裝品牌、鞋子品牌的標志,不同餐飲店的標志,比如大家熟悉的“√”耐克,“M”麥當勞。這些標志之所以可以一眼識別出來,是因為都有一個共同特性,非常簡潔、易認、一目了然。
活動三:具體分析
1、教師播放多幅現代生活標志,引導學生觀看,提出問題:這是一組非常復雜的標志圖片,誰能將它們進行歸納?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總結:
現代社會生活中常見的標志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國家、城市、企業、商品、團體、活動、機構等類型的標志,一是交通、安全、場館、產品使用、質量、操作等類型的公共標志。
2、教師展示香港回歸專用標志、中國文聯、世界自然基金會、NBA標志、2022年冬奧會標志圖案,引導學生思考并提問:這些標志都是由什么元素組成的?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數字、文字、圖形、夸張變形的`圖案組成的,同時也是標志的表現形式,比如2022年冬奧會標志,運動的人物形象和2022中的第一個數字組成漢字“冬”。
3、教師引導學生觀察NBA標志圖案,提出問題:NBA是我們熟知的符號標志,圖案表現了什么內容?NBA的標志是通過什么把籃球運動員突出出來的呢?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圖案主體是一名籃球隊員,他正在側身控球,人物是白色,背景是運用紅、藍襯托出了人物,也是標志的表現形式之一色彩。
4、教師繼續引導學生:每一個標志都有它所要傳達的信息,比如北京奧申委會徽,同學們想一下設計者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呢?想要表達什么情感呢?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北京奧申委會徽,運用奧運五環色組成五角星,相互環扣,同時它又是中國傳統民間工藝品“中國結”的象征,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團結、協作、交流、發展,攜手共創新世紀;五星,似一個打太極拳的人形,以表現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精髓,整體形象行云流水,和諧生動,充滿運動感,以此表達奧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
5、教師簡單示范設計步驟,并歸納為選題、初稿、定稿、著色四大步驟。
活動四:拓展階段
1、課堂練習
教師引導學生分小組合作,根據標志設計的表現形式,設計一個以“團結”為主題的標志。
2、展示講評
交流想法,師生共同評述賞析作品的優缺點,總結出存在的共性的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方法。評價方式以學生自評與教師總結評價為主,評價標準以以下為準:
、偈欠襁\用標志的表現形式;
、谑欠穹蠘酥咎卣。
3、布置課后作業:
觀察生活中更多標志,并思考這些標志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標志與圖案有什么區別。
初中美術教案 3
教材分析:
中國畫強調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作品中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遠遠超過畫面本身的內容。在本課學習中,要引導學生不只是學習中國畫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進一步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去關注中華民族優秀的思想境界與審美境界。只有把握了這一點,才能更好地掌握本課所介紹的筆墨情趣。
教學內容與目標:
顯性內容與目標:
A.了解花鳥畫的一些基本常識。
B.初步掌握花鳥的基本畫法。
C.能臨摹簡單的花鳥畫。
隱性內容與目標:
A.對花鳥畫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內涵的理解。
B.中國畫的內涵美、意境美。繪畫中人文精神的體現。
學情分析:
1、作為教學對象的初二年級學生,通過上節課《墨與彩的韻味》的學習,已經初步掌握了筆墨的基本技能,再者,學生對日常生活的'關注與理解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思維發展和生活經驗也有了相應的提高,同時對本課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接受興趣和理解基礎。
2、中國畫是學生平時不大關注的領域,這是本課教學的一個困難所在,同時也是本課的魅力所在,要引導學生了解、繼承我國的優秀文化遺產。
重點:花鳥畫特殊的表現物象的程式方法。
難點:對花鳥畫的精神內涵的理解。
學習材料:
毛筆、墨汁,中國畫顏料、毛氈、調色盤、筆洗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知道哪幾種花被稱為花中四君子么?生:梅,蘭,竹,菊。
師:想不想把它畫下來呢?生:想。
那么接下來我們就用中國傳統的繪畫方式中國花鳥畫來表達我們的情感。
。ò鍟n題)筆墨的情趣
二、示范啟智
中國花鳥畫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以寫生為基礎,以寓意、寫意為歸依的傳統,重視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與“似與不似之間”,借以實現物象的神采與作者的情意。
大詩人王維曾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那么它的意境是如何來表現的呢?我們來作一個小游戲,體驗一下。
游戲規則:分四個小組搶答,老師拿出詩句,同學們來猜這是描寫什么植物或動物的。
1、“把酒東籬,暗香盛袖!薄蔼q有晚節香”“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菊花)
2、“只留清氣滿乾坤”“疏影橫斜三兩枝”。(梅花)
3、“虛心勁節”“有節骨乃堅,無心品自端”“細細的葉,疏疏的節;雪壓不倒,風吹不折!保ㄖ褡樱
4、“出淤泥而不染”“凌波獨吐紅”(荷花)
5、“春江水暖”(桃花、鴨子)
師:同學們很聰明,都能找出相應的動植物,那么我們想一下這些動植物如何畫才能表達出這樣的意境呢?
欣賞:欣賞大師的作品,注意觀察基本構圖。
《梅石圖》吳昌碩。梅姿交錯,在畫面空間分割上,都是由大大小小的不等邊三角形構成,也即是“女”字形結構,稀密有致,使梅枝的傾向有變化而又統一,蒼勁多姿!赌瘛粪嵃鍢。畫中的葉子由“個”字“介”字“八”字交叉所組成,并且板橋畫竹首先想到的不是竹而是“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于疏枝密葉之間”的意境、情調。故稱“胸有成竹”,這就是說意境是在動筆之前就完成了。
構圖嘗試:教師給出基本形(三角、四邊形、圓形及直線等)請四名同學上黑板畫出這些作品基本構圖。其它同學在作業本上用鋼、鉛筆完成。教師對構圖做簡單分析。
教師演示:接下來老師就演示花鳥畫的畫法。
1、復習上節課的知識:筆墨,用筆的正、側、順、逆等;用墨的焦、濃、淡、干、濕的變化。
2、落筆之前,腦子里要先放個電影,安排情景(花鳥)是否有意,有情,有景。例如畫梅花,在定了點和梅枝的“走向”之后那就以梅枝的粗細來表現梅姿,一枝梅花,線(枝干)上的點(花朵、苔點鳥鵲的分布)會使梅的姿態生動。
3、題跋落款:好的題跋暗示畫中未盡之意,使人在欣賞畫時的感受加深,有畫龍點睛之用。如齊白石畫兩只小雞搶啄一條蚯蚓時題“他日相呼”還可以提窮款也就是簽名字就可以了。
三、立美創意
作業要求:
1、選擇自己喜歡的花鳥,大膽運用筆墨去表現、挖掘,表達自己的情感。
2、運用幾種國畫的表現方法(如用墨、用色、造型、構圖、題字等)來完成作業。
3、構圖合理,畫面完整(包括落款、題字)
四、審美提高
展示評比:把學生作品掛在前面進行展示,學生對作品按照作業要求進行簡單的評價。
總結:生活是最好的老師,不熱愛生活,不熱愛大自然,“外師造化”,就不可能描繪出如此生動的形象。只有對生活熱愛,才能觀察仔細,表現的作品才能生動感人。我們應積極投身生活,熱愛我們的生活吧,通過我們的創造,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初中美術教案 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僦啦煌煨偷南嗉芗肮δ,了解各種相架的材質和加工特點。
、诔醪搅私馄矫鎴D畫法,認識示意圖。
、蹖W會正確畫出作品的示意圖和結構圖。
、艹醪綄W會從作品的功能、結構、材料、工藝四個方面進行作品設計。
2、過程與方法:
、偻ㄟ^觀察不同造型的相架,初步學會用草圖表達自己的構思設計。
、谕ㄟ^與同學的交流、評價,能夠對自己的設計進行反思,進行修改,完善和優化自己的設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偻ㄟ^學習,提高學生審美情趣,體驗勞動創造美的思想情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谕ㄟ^作品的設計、探究,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弁ㄟ^獨立或與他人合作完成作品設計,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平面圖設計技能。
2、難點:相架結構設計和工藝流程設計。
三、【教學器材】
1、教具:實物投影儀、多媒體課件、木制相架模型
2、學具:鉛筆、尺、量角器、圓規等。
四、【教學過程】
。ㄒ唬┐_定設計要求
1、提問:
、偕钪心阆矚g拍照嗎?那么你最喜歡用什么方式來保存相片呢?
、谌绻幸粋精美的相架,不僅可以珍藏你美麗的相片,還可以點綴美好的生活,你準備設計一個什么式樣的相架?這個相架有哪些功能?要用到哪些材料?
2、通過欣賞作品分析思考:
教師提供多種式樣相架或圖片,組織學生欣賞,觀察這些相架的材料特點和造型特點,分析思考它們的優缺點。
3、想一想:
根據自己的興趣與需求,獨立或尋找合作伙伴,填寫“初步設想”的表格。
說明:問題內容的選擇最好是引導而不是要去難倒學生,讓學生對教師每一個問題都充滿好奇,通過對作品的欣賞和分析,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再按照自身的實際需求和興趣愛好,提出設計要求,從而有目的地進行收集相關資料。
。ǘ┦占治鲑Y料
1、收集資料
、俳M織學生在課前上網瀏覽,參觀買相架的文具店,各組根據自己提出的設計要求,搜集有關資料(教師提示以下查找范圍)。
。1)木制相架和其他材料的相架比較,有哪些獨特之處?
。2)各種造型木制相架的實用性和裝飾性。
。3)過去和現在在人們心目中木制相架的作用。
。4)目前市場較常見的木制相架有何特點?
、诓贾脤W生單獨或尋找合作伙伴,到商場或照相館去了解更多有關相架功能及材料的情況。
2、分析資料
。1)要求學生能將所搜集的資料(文字資料和圖案資料等)進行下載。并相互交流。
。2)各組根據搜集的資料,用制定表格或文字的形式進行分析比較,尋求最適合自己“初步設想”的有價值資料。
3、分析材料
制作相架可用各種材料,如木料、塑料、金屬等,本單元做的相架所用的材料為木料。在分析材料時,教師要重點介紹常見木料的特征、用途以及木料的接合方式。
。ㄈ⿲W習構思方案
1、觀察思考
學生觀察教材中P15頁“簡易筆筒的草圖”,并思考、討論:簡易筆筒草圖應怎樣構思?有哪些注意點?造型和材料有哪些特點?
2、嘗試構思方案:
、購墓P筒的設計遷移到相架的設計,提示學生從相架外觀造型、尺寸大小、功能結構、材料選用的方式等方面進行分析與思考。
、谝l學生對各自的初步設想進行再構思,并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如何運用這些木制材料特點創作作品進行思考。
、弁ㄟ^實物投影儀交流“我的初步設想”表格,指導學生對作品的`主題開展討論。
。ㄋ模┫嗉茉O計表達
1、設計草圖
、賹W生獨立或者尋找合作伙伴設計樣稿,學習用草圖表達相架的設計意圖。
、谶\用實物投影儀對設計圖進行展示和表達。
2、完善設計
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組織學生交流,表達各自的設計意圖,相互指出草圖設計的合理性、新穎性以及提出可以改進的地方,通過引導和幫助,讓學生獲得好的創意進行“再設計”。
說明:
讓學生觀察教具實物,分析它們的特點,探討在構思設計方面的方法、關鍵,為后面的設計構思做準備。
教師在學生確定構思中,可適當給予一些提示,使學生的作品更具有亮點,并及時對這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以分析指導,讓學生順利地找準設計創作的入口。
創新是從設計開始的,學生通過活動,把最初的“初步設想”提升為“設計方案”,學會了用繪制草圖來表達自己的設計意圖,并通過交流,進行再設計,確定最后的方案
。ㄎ澹┘寄荏w驗
平面圖和結構圖畫法
。1)認識平面圖和結構圖對照相架實物,認真觀察,參考課本上P15頁簡易筆筒草圖,了解草圖的畫法。
。2)對自己的構思進行設計表達。
。3)教師示范操作
。┬薷南嗉茉O計
1、討論相架的工藝過程,使學生對操作過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熟悉設制作的一般順序。制作相架所需要的材料和用途。
2、引導學生修改相架設計草圖,并提請學生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傧嗉艿某山嵌日澈希嚎蚣芡饪蚝涂驐l的拼角有交叉拼接、直角拼接和45度拼接等等,請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谄唇45度角時,劃線工具可用量角器、角尺固定角、正方形的對角線等等,哪種方法合適就用哪種;
、巯嗉艿摹翱蚣懿邸,在設計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框架槽的深度與框架背板的厚度要求,如果框背板的厚度大于或小于框架外框與框條所形成的厚度,那么把照片放入相架內,都顯得不合適。由于框架外框與框條不是同一塊木料,在拼接時要考慮到交叉拼接,這樣拼角粘合才有牢度;
說明: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注意及時對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以分析、指導,實現師生間的互動。
初中美術教案 5
設計理念:(指導思想):
教師在處理教材、設計教學環節、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模式上等等方面要盡量避免枯燥、繁難;最大程度的發掘教材中的“生動、趣味”,并使學生能“刪繁就簡”。能做到這樣是很不容易的,但我們必需向這個方向去努力。
自“新課改”實施以來,我就在琢磨:舊的教學方式方法已不能滿足當代信息社會的學生在“知識爆炸”時代的學習要求。思考如何“新課標”思想的指導下上好課,而“初中美術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一門必修的藝術文化課程,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它對于陶冶情操,提高美術文化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币虼,信息含量大、直觀形象,同時具有聲、光、電等“沖擊力”、的立體教材頗具吸引力。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我于20xx年5月開始著手以新的教育理念,編寫了《美術影視廣告欣賞與電腦創意畫(廣告藝術欣賞與POTOSHUP的運用)》、《中國畫欣賞》這兩課的多媒體課件(PowerPoint演示文檔);在運用于課堂實驗后我發覺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1、因圖片量大,學生見多識廣,教師舉例生動形象、實在詳實;改變了以前形象直觀的圖片少,教師想把某種藝術思想、審美意識“詮釋”給學生時苦于找不到合適并且直觀準確的圖片表達出來。
2、音畫相配,和諧動聽;改變了以前教師“獨角戲、單音節”的枯燥,而成為音畫呼應、相互襯托、相得益彰的藝術整體。
3、多媒體字幕的運用,使“知識點”(板書)清晰、明亮;改變了以前教師板書不清晰、黑板“反光”學生看不清的弊端,提高了學習效率。于是20xx年9月起,我又根據新教材——初中美術(第13、14冊等)自編了“美術大家族”、“龍文化與制作”、“色彩的搭配與生活中的運用”、“商品的廣告與包裝設計”、“反對戰爭、熱愛和平”、“未來的我”、“陶藝與雕塑欣賞”、“中國畫欣賞”、“建筑欣賞”、“環境保護影視欣賞”等十多課的多媒體課件。本課為其中之一。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改變了以往以單純講解立體構成知識為主的方法,而是把構成的知識隱含在制作的過程之中。同時還結合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瑰寶——書法、把“紙造型”的知識和方法也融合在這一課中,并結合廢棄物的利用采用了課本中的紙杯,以降低難度,增加學生的多選性、參與性使學生對多元文化理解程度逐步加深。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進行有目的的設計和制作活動,發展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1、了解龍的來歷與造型特點,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培養學生共享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和積極參與文化傳承的意識,并在欣賞中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美術傳統的熱愛,激發愛國熱情,同時提高學習興趣,引發動手創作的欲望,為上好這一課打好基礎,做好前期的準備。
2、學生的活動,從課本上可以看到學生活動的場景,說明本課在學法上提倡小組集體制作和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應更注重學生的制作過程,和分組活動之中的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強調集體主義精神的體現。并在展示作品的過程中展現集體的智慧和才華,突出集體競爭的氣氛。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使學生逐步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1)應知
a、圖騰崇拜是龍的起源。
b、以龍為形狀和圖案的裝飾品、書法與物品。
C、以龍為道具的活動舞龍、賽龍舟等。
d、平面與立體。
e、布局(構圖)與構成。
對傳統文化的欣賞和立體構成中的空間,是由一個形體同感覺他的人之間產生的相互關系,主要是根據人的觸覺和視覺經驗所確定的。
(2)應會
a、對書法的了解(掌握),對中鋒、側鋒等行筆筆法的運用;以一個基本(紙杯、圓臺型體)為設計元素進行重復的構成練習,形成起伏變化的中國龍的形象。
b、初步了解剪刻、粘的方法。
c、掌握龍身起伏變化的切口,方向和剪、刻的方法。
d、試用穿、捆、插等方法進行連接。
e、夸張變形龍頭的制作方法。
f、起伏變化的龍身龍尾的制作。
g、多種方法把龍頭和龍身連接成整體。
h、能用口頭表達的方式把本組作品的特點和創新點講解清楚。
i、能夠采用最佳的展示方法展示小組的作品。
2、隱性內容與目標:
a,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龍是炎黃子孫的民族之魂,中國人稱自己是龍的傳人,我們把龍作為尊嚴和吉祥的象征。把龍作為文化和歷史的載體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b、構成他向造型藝術以外的更為廣闊的領域滲透,包括數學、力學、材料學、心理學等。構成教育把有關造型關系以及學生對事物的想象,實現為學習中手腦并用的創造活動。
c、設計構成能力的培養。
d、動手能力的訓練。
e、審美能力的提高。
f、好的合作精神。
g、細致規范的操作。
h、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增進團結有利于展現集體的智慧和才華。
i、合理利用廢棄物,愛護教室環境的良好品德。
J、加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k、強調競爭意識、激發創造精神、突出集體競爭的氣氛。
l、培養善于向他人學習、樂于助人的好品質和做事認真負責的態度。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通常都是一課一個主題內容;而“新課標”要求學科間的'知識相互滲透(課程具綜合性),本課就是按這個“初衷”來進行選材、編輯、制作的,讓學生通過了解(理解)“龍文化”、能“寫龍、制作龍”與熟記“龍”的成語,達到做“龍的傳人”,有一顆永遠不變的“中國心”。
教學的重點:
調動同學情緒,使大家能熱情、積極地參與到寫龍、做龍的活動中來。
教學的難點:
如何把平面構圖(布局)構成知識應用到設計和制作中,使龍與龍字的造型和結構有新的創意。
解決重點與難點的要點:
1、解決重點的要點:
、偈紫纫獎摻ǚ纸M競爭的課堂氣氛,鼓勵每一個小組爭先、爭勝、爭取班級第一。比那組最快,那組最好,那組最有新意。
、诮M織好小組討論,群策群力完成任務。
、鄯纸M時注意人員搭配,使各組能力基本均衡,保證公平競爭和順利完成作業。
2、解決難點的要點:
、僖膭顒撔,盡可能地想出新的方法。
、诙嗯e一些簡單明確的構成的例子,讓學生們能從中產生一些聯想以促進創新想法的產生。
學習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1、學習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僬n堂紀律會因分組工作出現不穩定。
、谝蚴褂霉ぞ卟划敵霈F墨汁弄到衣服上、劃破手或損傷桌面等情況。
、塾懻撝谐霈F爭論,產生不團結。
、懿糠纸M的同學不能完成任務。
2、解決出現的問題:
、賹W生提出要求,要有秩序的完成工作,這也是我們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
、诠膭顚W生大膽設想,細心操作,注意安全。
、劭梢越o同學確定討論題以保證討論按計劃發展。
、軐W生采取鼓勵的方式講評,表揚他們在創意、制作過程中表現出的優點和良好品質以利它們的發展和進步。
、菀欢ㄔ谡n前提出要求,以利用廢棄物或廢舊材料人手。
準備(教具、學具):
1、《龍文化與制作》的多媒體課件。
2、視聽教學設備——多媒體教室。
3、活動黑板。
4、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5、廢棄的紙杯、膠卷盒、藥盒、易拉罐、刀、剪、糨糊等
初中美術教案 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了解構成網頁風格的基本元素及基本作用。了解網頁的常見風格和創意手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習運用網頁版面結構搭配的基本技巧,根據網頁主題設計體現網頁特點的主題圖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嘗試設計體現個性的網頁圖標及自己的個人網頁。
教學重難點
了解網頁繪制步驟以及要注意的問題。
設計簡單的網頁。
教法學法
引導、實踐、講解。
教師教學活動設計
學生學習活動設計
一、引入新課
展示網絡中的網頁或教師自己申請的網頁,共學生參考。
二、復習歸納
網頁的特點及制作的方法。
三、方法探究
1、學習網頁的基本設計手法,直接進入到互動探究的教學情境。重點引導學生探討不同設計手法的特點,簡單講述自己喜愛的理由,并注意不同設計手法之間相互的聯系。
2、分析網頁的表現手法可以從以下問題入手:
、侔旬嬅鏆w納為點、線、面的結構形式,分析它們在畫面上所占的`空間位置,揣摩作者運用這些元素使畫面達到均衡的用意;
、谝巹t排列和自由排列給人的不同感受;
、劾米煮w形狀、大小、色彩的變化,在表意的同時還可以作為圖形加以運用;
、芴幚砗脠D形和字體的協調關系,使主題更加明確。
3、小結:在引導學生總結網頁設計的基本構成特點時,更加關注網頁文字、圖標、動畫、色彩等基本構成元素的搭配特點。
四、設計網頁
1、作業要求:課本P36頁學習活動二,收集班級成長資料,建立班級網頁,展示個性風采。
2、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五、評價交流
學生談自己看到的網頁或其他自己心目中的網頁等。
1、回顧交流。欣賞,探索交流。
2、學生聽講,分析、交流;理解、體會。
3、學生總結,歸納。
學生按照作業要求嘗試進行個性網頁設計。
學生相互欣賞并評價。
初中美術教案 7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1)了解版畫是通過制版與印刷的手段來完成的,并且是有復數性的間接性繪畫。
(2)初步掌握制版與印刷的技法,制作出簡單的單色凸版畫作品。
應知:
、侔娈嫷拈g接性與工藝性,什么是版畫。
、诎媾c畫的反正向,結合物理學的鏡映效應學習。
應會:簡單的單色凸紙版制版方法,凸版畫單色印刷的基本技法。
二、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版畫的制版與印刷工藝性為本課的重點。難點是動手能力的培養、正和反的概念的理解及在實際中正確的應用。
三、學習材料:
(1)吹塑紙。吹塑紙是一種美術裝飾材料,一般在制作美術立體字、布置展臺展板時使用。紙質較軟,可以直接在紙上用粗鉛筆壓出圖案,造成凹凸效果。用油磙子涂上油墨之后,鋪上宣紙使用馬蓮或自制的磨托磨擦印刷(因吹塑紙版較軟,如鋪硬紙使用堅硬的`木蘑菇印刷,就會把紙版壓平,不能得到好的印刷效果)。
(2)馬蓮。馬蓮是一種木版水印用的專用工具,是在一塊厚硬的紙板上鋪墊一層用硬麻繩盤成的墊,然后用竹皮包扎而成的。
(3)自制磨托。自制磨托與馬蓮制作工藝相近,使用一塊厚紙板剪成直徑8~10厘米的紙墊,上面墊一層用吹塑紙剪成的墊層,然后用塑料布、竹皮和玉米皮包在一起,在紙板背后用繩子系牢就可以使用了(塑料布磨破后注意更換)。
(4)石膏板或黃泥板。石膏板或黃泥板也可刻出凹凸的效果,利用鐵釘、小刀等,可直接在板上雕刻,刻后在印刷之前需對版面進行防滲處理。油性印刷材料可以刷一層膠水或漿糊;水性印刷材料可以刷一層清漆。
(5)實物版--除粘貼紙板外,還可以利用實物的'自然紋理進行粘貼,如花布、網子、葉子、稻草、木片等。通過印刷會產生各種不同的肌理效果,起到豐富畫面的作用。但在粘貼樹葉時應注意使用新鮮樹葉,不可使用干樹葉。樹葉干燥之后容易斷裂,雖然可以粘住,但一涂滾油墨就會碎開,把油磙與油墨弄臟并影響印刷效果。
(6)印刷材料的涂布--制版之后在版上需涂布印刷材料。一般水性印刷使用刷子,把水色和漿糊刷涂在版上;油性印刷使用油磙子滾涂油墨。如果油磙子一時沒有,也可以使用較硬一些的毛筆、毛刷代替。
(7)印刷材料可分為油性和水性。
、儆托杂∷⒉牧峡蛇x用油畫色或印刷用的油墨,當油墨過粘時適當加入煤油,6號油或克粘劑、快干燥油均可。
、谒杂∷⒉牧峡蛇x用廣告色、水粉色、水彩色、國畫色等,為了增加粘度,應加入漿糊后使用。
在教學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通過對材料與制作過程的改良,對課程進行調整。
四、教學活動的方式與教學方法:
1.凸版畫的起源與原理知識介紹。
2.范畫展示,技法講解。
3.范例分析與演示一提出作業要求一學生分組(最好形成教師與學生互動的狀態)一通過某種途徑確定造型對象一共同選擇與確定制版與印刷材料。
4.學生分組:畫稿一制版一印刷一完成作品。
5.展示成果一組織討論一自我評定。
五、教學評價:
1.能否領會單色版畫的美感。
2.能否設計印制出一幅單色版畫。
初中美術教案 8
教材分析:
不同質地、不同色澤、不同花紋的布角料,運用不同的剪裁法,可獲得各種各樣生動有趣的形象,將這些形象加以拼巾貼,用這種方法制作出來的畫,就稱之為布貼畫。布貼畫由于其選材獨特,因此更具有獨到的藝術效果,受到大眾的喜愛。
課時:1課時
課程類型:
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認識和理解裝飾畫的裝飾表現形式和獨特的材料特點帶來的裝飾美感。
2、運用自己能收集到的廢舊材料,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教會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來創造美,以拼貼的形式進行裝飾畫創作,學習拼貼裝飾畫的基本技法。
3、結合裝飾畫的特點分析其對居室裝飾的影響。
教學重點:以拼貼的形式進行裝飾畫創作,學習拼貼裝飾畫的基本技法。
教學難點:結合裝飾畫的特點分析其對居室裝飾的影響。
教學方法:講授、討論合作、個別輔導
教具準備:
范作、布角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一些優秀裝飾畫作品,師生共議:用具有裝飾風格繪畫來裝點居室,以各種特殊材料制成的畫或壁飾來裝點居室,不僅會使你的家別具一格,獨創新意,而且在裝飾過程中,將真正體會到發現和創造的愉快。今天我們利用不同質地、不同色澤、不同花紋的布角料,運用不同的剪裁法,變廢為寶,創造生活中的美。
二、新課講授。
1、布料與紙相比,有什么不同?(老師提問,歸納)質地不同,紋理不同,厚薄不同,花紋不同。(學生活動)
2、布貼畫圖稿的選色設計,根據現有布料的不同色樣和紋理,設計出與之相附的底稿。
3、欣賞范作,講解布貼畫的制作方法:
打底稿。將自己設計的畫面構思用鉛筆畫在白紙上。
布料剪裁。按照畫面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顏色進行裁剪,裁剪時把所畫的底稿放在布料上操作,以確保造型的`準確;同時在裁剪時要注意到布料的`紋理朝向。
拼貼畫面。將裁剪好的布料按照剛開始的設計進行拼貼。
4、局部示范制作,讓學生注意其中的操作過程,尤其是在剪裁時造型的把握。另外,在拼貼畫面時,要注意到布料的色彩差異,在個別地方可留出適當的空隙,使畫面看上去疏密得當,更富生機。
在拼貼時注意要到紋理的走向,讓學生明白不同的紋理朝向會導致不同的作業效果,使得布料的紋理更好地為整個貼畫作品服務,增強視覺效果。
5、啟發學生進行畫面構圖設計,可相互討論一下,確定自己制作的內容和布局安排。
三、布置作業:
用布料創作一幅有新意的裝飾畫
四、作業講評:
觀摩優秀作品,對學生作品給予充分肯定,委婉地提出存在的問題,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初中美術教案 9
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的訓練,培養學生使用中國的傳統繪畫工具,使學生學會運用中國傳統的筆、墨、紙、硯,初步掌握花鳥畫的技法。
2.通過對中國畫的用筆用墨方法的講解和練習,使學生了解中國畫的筆墨技法與造型的關系,以及筆墨情趣在中國畫中的審美作用。
教學重點:
翎毛畫法是花鳥畫中飛禽的表現方法,也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
如何培養學生掌握中國畫的筆墨技法,以及筆墨情趣在中國畫中的體現。
學生學習用具裝備:
毛筆(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紙(或高麗紙)、報紙(做墊紙用)一張、用畫顏料、墨、調色碟、水盅。
教具準備:
1.毛筆(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
2.生宣紙、毛氈、畫板、國畫顏料。
3.幻燈片及教師放大的范畫。
畫麻雀的步驟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
、倩B畫的`特點與風格、表現形式。
、谠u講上一節課學生作品1~2幅,指出學生作品的優點、缺點以及改正的方法。
二、講授新課
1、教師談話:我們知道花鳥畫的題材非常廣泛,除花卉、鳥類之外,家禽、魚蟲、蔬果、走獸都是花鳥畫所描繪的'內容,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鳥類的畫法。
2、板書:寫意花鳥畫──活潑可愛的飛雀。
3、欣賞《麻雀圖》教師作品
出示范畫讓學生觀察、分析、并思考問題:
。1)圖上共畫了幾只麻雀?
。2)麻雀的身體由哪幾部分組成?
。3)麻雀的背部是什么顏色?此外,它的嘴巴、爪各是什么顏色?
4、教師講解形態特點:麻雀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飛鳥。它頭大、體小,頭、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點,頜下有一縷黑色墜羽,兩側一黑色頜斑,胸腹灰白,活潑可愛。在畫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頭部和身子由兩個蛋形組成,或者是一個棗形加蛋形組成,這樣畫麻雀就方便多了。
、俾槿富驹煨停簵楇u蛋
、诼槿感误w結構:身子、翅膀、尾巴、爪子。
5、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把麻雀的畫法編成通俗易懂的小詩歌來進行教學,教師在畫鳥的羽毛時要突出重點,盡量講得詳細一些。
畫法配口訣:
褐墨點頭部,接著畫身翅,濃墨畫嘴眼,淡墨勾胸腹,濃墨畫翅尾,背斑趁濕點,濃墨再畫爪,麻雀俱畫成。
畫法步驟:
說明:先用墨赭畫頭頂,接著畫身體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潤筆、枯筆相結合。
6、學習練習畫一只麻雀,教師巡回輔導。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把一些較好的作品展示出來鼓勵學生,指出優點、缺點,并對一些畫得不夠好的學生給予指導。
7、教師小結,指出本節課的重點以及學生掌握不夠的地方。
8、學生臨摹不同姿態的麻雀(運用幻燈片)
三、作業布置:老師提出作業要求:按作畫步驟,用宣紙或毛邊紙,臨摹或創作一幅麻雀圖。
初中美術教案 10
《增一分活潑,添一分情趣》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內容,本課內容屬于設計應用領域,作業是為培養學生創造能力而設置,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善于利用各種材料,通過看、想、畫、做等方式進行創作的生活習慣。培養學生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對身邊現有的物質材料進行創造性的開發、設計和利用的能力,形成初步的創作意識。同時,本課的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在尋找、發現、利用、設計、制作的過程中感受成功的樂趣,全面體驗藝術創作活動的愉悅。本課在指導學生設計應用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廢棄日用品進行加工再利用。通過自命題創作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訓練學生的創造思維。引導學生將創作主題鎖定在培養個性意識,關注我們身邊的日常生活,關注環保,增強學生的主人翁的責任感。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變廢為寶、利用廢舊材料制作藝術品,可以啟發學生發現材料的美感。
(2).過程與方法:在設計與制作的過程中培養手腦結合能力,提高審美認識和審美品味。
(3).情感態度:能增強環保意識,培養勤儉節約的品格。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調動學生的創造熱情,讓學生在制作中體驗發現美、創造美的樂趣。
教學難點:啟發學生的創作性思維,設計制作出別具一格的作品。
三、教學背景:
本節課面對的是八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豐富,但知識面相對來說不太寬,尤其是這種小科,學生有意識主動查找資料學習的很少,這就要求教師在課上增大課堂容量,運用多媒體拓展知識面,欣賞大量的作品,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本節的課件就充分發揮了此項優勢,欣賞了大量的作品,充分挖掘了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緊密聯系生活實際,結合親身體驗參與課堂教學。
四、教學方法:
1、分層次教學:在教學中為了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實施“因材施教”的原則,讓不同能力的學生都有所得。
2、引導教學法:教師首先創設一種學習情境,欣賞作品,進而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分析和發現。
3、談話式教學法:采取談話式教學法可以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師生處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同時也能體現教學的民主性。
五、教學過程:
(一)欣賞作品,導入新課
(展示幾張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的藝術品的圖片)問題:
你知道這些小工藝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嗎?
你能看出它的制作方法嗎?教師就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
本設計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認識到生活中的工藝品隨處可見的現實。只要做個有心人,我們也能親手制作小擺件或小掛件,有利于引發學生學習的動機。
(二)直觀演示,講授新課
再欣賞作品并引發學生思考:利用廢舊物品制作工藝品應考慮些什么?教師啟發、補充。學生觀察并回答問題
1.構思
2.根據自己的構思選材、準備工具
3.確定制作方法
4.實施制作
然后師生共同探討:幾種廢舊材料的加工制作工藝品的方法(圖片)設置的問題:
1.看一看這些工藝品是怎樣加工而成的?
2.這些又是怎樣把平面的紙變成立體藝術品的呢?
3.蛋殼都可以怎樣加工成藝術品?
4.易拉罐如何加工成工藝品呢?
學生觀察并回答問題:
利用廢舊紙張,用撕、卷、折等方法或用粘貼、繪畫、鏤刻、包裹、粘貼、鐫刻、剪等完成。之后詳細介紹幾種工藝品制作方法(教師可選擇一兩種詳細講解)
1.易拉罐制作小桌椅。
2.瓦楞紙制作的小豬
3.用多種材料和方法進行綜合制作的挑水的女孩。
此部分簡單的方法由學生觀察發現,復雜的`教師根據情況選擇1-2種詳細講解。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表達能力和對美的直覺感受能力,培養學生對工藝美術作品的情感交流能力和獨特的審美個性。
(三)合作創作,拓展思維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手中的材料特點,研究商討能夠制作什么樣的小工藝品,并確定每個人的分工。學生進行討論、匯報,這樣有助于形成統一的思想,體驗和分享共同合作獲得的成功與快樂。
然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廢舊材料設計制作小工藝品,要求創意新穎、趣味性強,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做完的同學按小組順序把作品貼到展板上,讓大家共同欣賞一下,看哪組同學做的又快又好!學生的創作欲望在此得到盡情展現,開始動手設計制作小工藝品。同時放出輕柔的音樂,給學生創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有利于創作。
這一階段是發展階段,引導學生以知識間的聯系為學習線索,在此基礎上發現和形成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按照此方法學生間進行討論、交流,教師給予必要的點撥,最后得于解決問題,突破難點。這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探究學習的體現。
(四)展評作品,鼓勵創新。
學生經過精心的制作,把作品展示出來,讓大家共同欣賞與評價。請小組代表談設計思路及經驗,并評出好的作品給予一定的獎勵。這一環節主要是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讓學生對作品進行自評與互評,培養學生客觀評價事物的能力,既使同學間取長補短,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體會到了制作、創造的樂趣及成功的喜悅。最后再做總結,提出希望,使學生在創作的興奮與期待中結束本課。
六、教學反思:
這一節課的教學設計根據新課標精神,使美術教學與媒體運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課件,一步步引導,讓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挖掘其潛能,讓學生主動探索、合作商討、體驗創造、自評互評,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讓學生感到美無處不在,只要運用聰慧的頭腦,靈巧的雙手,就能發現美、創造美,大家共同行動起來,就能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初中美術教案 11
教材畫梅分析:
本課畫梅的學習內容是中國花鳥畫表現技法。畫梅按照國家義務教育美術新課程標準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中設置的階段目標,指導學生通過學習梅花的表現技法,讓學生近距離地熟悉中國畫的工具、材料,有意識地運用中國畫的表現語言來傳遞自己的思想感情,畫梅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
教材運用大量圖片和優秀中國畫作品欣賞,介紹梅花的生長習性、造型特點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又從認識中國傳統繪畫表現角度出發,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筆墨表現的特點,體會筆墨的韻味,感受畫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并能感受中國畫托物言志的特點。
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另外,選擇梅花畫法中筆墨運用、線條組織、畫枝干和花瓣的基本要領,作為技能學習的內容,學習使用國畫用具,嘗試國畫的表現技法,在此基礎上,拓展到國畫中同樣表現人格精神的蘭、竹、菊等其他題材的欣賞與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用美術、音樂、生物、歷史、地理、文學等知識進行探究性地學習,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體會民族藝術的偉大。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梅花挺直堅硬、生機勃勃的造型特點,讓學生感受梅花頑強、倔強、挺拔向上的精神,感受藝術作品中的象征意義,進一步了解藝術作品與自然的關系,感受主觀情感和客觀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藝術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
知識技能目標
1.熟悉中國畫工具、材料,體會筆墨的韻味。
2.學習傳統的畫梅技法,嘗試水墨的表現技法。
3.運用所學,嘗試表現其他題材,發展有個性的表現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通過互動的學習方式,參與到對梅花的學習活動中,嘗試中國畫工具和材料,體驗作畫的過程,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獲得對中國畫學習的.持久興趣。
教學思路:
整個教學過程以欣賞感受、筆墨嘗試到創作表現為線索逐步展開,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由賞梅——詠梅——畫梅展開,體會梅花頑強、挺拔向上的精神,體會筆墨的韻味;第二課時,學生大膽嘗試水墨技法,親自感受中國傳統畫法的藝術魅力。
教學方法:
互動法、探究法、欣賞法等。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通過介紹梅花的生長習性、造型特點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使學生了解中國畫借物抒情的藝術表現形式,同時引導學生體會筆墨的韻味,感受畫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梅花頑強、倔強、挺拔向上的精神及藝術作品中的象征意義。
教學難點:怎樣較好地把握筆墨干、濕、濃、淡的變化。
涉及學科:生物、歷史、地理、音樂、文學等。
教學準備:教具——多媒體、圖片、中國畫材料等。
學具——課本、國畫用具等。
教學過程:
一、認識、引入
師:我們生活在一個花的世界里,生活因為有花而美麗。同學們最喜歡什么樣的花呢?(生答)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我最喜歡的花,大家猜猜是什么花呢?(多媒體展示梅花圖片)
師:這些梅花美不美?有哪些同學和老師一樣也喜歡梅花呢?為什么?(生答,教師予以鼓勵)
師: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它獨有的品質而被歷來的文人墨客所贊頌。今天,同學們就和老師一同走進傲雪梅花的世界,去感受梅的高潔、梅的秀雅以及梅的堅毅。(情境導入——激趣)
二、賞析、探究
(一)賞梅:(多媒體展示)
師:梅花是我國的特產,原產于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東一帶的山地,大約6000年前分布到了長江以南地區,3000年前即引種栽培,據科學考證,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臘梅”、“元臘”已有2150年的歷史。
初中美術教案 12
一、教學目的:
1、學習風景構圖知識,遠、中、近景的處理方法和樹木的表現方法。
2、學習鉛筆風景寫生的方法和步驟,懂得如何區別主次進行概括。抓住重點,分清層次,能畫一幅簡單的`風景畫。
3、鼓勵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用自己的繪畫語言去發現美、創造美。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運用構圖知識和鉛筆畫技法,畫一幅以樹木為主的風景畫
2、怎樣表現和處理好以樹為主的風景畫的質感和空間感
教務長:風景寫生的范圖
三、教學設計:
。ㄒ唬┙M織教學
。ǘ⿲
風景畫欣賞導入。展示許多風景寫生的范圖,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
。ㄈ⿲W習新課:
老師:請用你自己學過的美術知識對這幅畫進行評析。
。▽W生發言踴躍,通過發言復習了透視、構圖知識。)
老師:自然界處處存在美,要靠我們自己去發現和表現。
。ɡ蠋熇^續展示自己在校園內寫生的美術作品。)
學生:原來我們經常生活的校園畫出來也這么美呀!我也要畫一畫我們的校園。
課堂外學生分組開始校園寫生,師生共同活動。
。ㄋ模⿲W生作業:
教師巡回指導。
。ㄎ澹┳鳂I展示:
展示學生優秀作業,請其他學生來點評,指出畫的好的地方和還欠缺的地方。
。┱n堂小結:
請學生談談出去寫生的感受。
初中美術教案 1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用繪畫形式表現科學幻想的內容,并學會齊心協力辦小畫展。
過程與方法
1、收集宇航、環境信息,開闊學生視野.。
2、指導構思初畫草圖修改完成。
情感態度價值觀
加強對宇宙航天的了解,增添對地球環境保護的意識。培養想象能力和勇于探索,團結合作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宇宙航天的有關知識,學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科幻內容,合作辦小畫展。
難點:利用收集和媒體展示宇宙的奧妙,啟發學生大膽地想象太空的神奇景象。
三、學法指導
1、收集宇宙航天的資料和圖片,了解太空的奧妙無窮。
2、通過課件播放,啟發學生異想天開的思維。
3、以小組為單位辦小畫展,培養合作的團隊精神。
四、教學準備
1、收集宇宙航天方面的`資料和圖片。
2、教師制作課件。
五、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設問:你們知道哪些是古時候夢寐以求而今天已經實現了的事物?(生討論后交流)
課件展示:鳥類和飛機在天空中飛翔的畫面。
小結:“飛天神仙”“白色天使”表達夢想;“飛機”“宇宙飛船”實現夢想。
2、提問:大家知道我們今天的生活面臨著哪些生存危機?(生討論后回答)
課件展示:環境惡化氣候變暖人口過剩
小結:人口擁擠戰爭環境污染都威脅著我們美好的生活。怎樣才能避免或者減少危機?
板書課題《科幻畫》
二、學習欣賞
1、課件展示一些科幻畫圖片,讓學生欣賞與評價。
、偈艿厍虺粞鯇悠茐牡碾娮訄D片啟發學生創作《修補臭氧層》的繪畫。
、谑転⑺嚨膯l創作以水為動力的灑水車。
、凼芊课輷頂D啟發創作能飛行的家。
、苁芙煌〒頂D啟發創作的可以低空飛行的汽車。
2、設問:從這些畫中他們在生活中有什么樣的困惑?分別表達了一個什么樣的'夢想?
三、啟發思考
1、設問:你在生活中有什么煩惱?你最關注的是什么?
2、小組內交流后全班匯報。
3、構思。首先是把現實中存在的問題解決,再是選擇最科學的方法把它變成一幅美麗的畫。
四、指導創作
1、課件出示一些制作范例供學生評價參考。
2、討論:
、倌銢Q定用什么樣的工具材料表現?
、谀愦蛩阍鯓訕媹D?
、勰愕膭撔略谀睦?
、苣銥槿祟惤鉀Q了哪些煩惱?
、菽銓⑦\用什么方法來烘托畫面的氣氛?
3、出示繪畫要求:表現形式不限,構圖飽滿合理,色彩鮮艷。
五、學生創作
1、學生開始創作畫草圖。
2、教師巡查指導點撥。
六、總結交流
教師總結。
七、當堂作業
學生完成科幻畫。
八、板書設計
初中美術教案 14
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掌握工藝美術的特點,培養發現、感受、鑒賞、創造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結合實例掌握工藝美術的特點。
教學難點:
正確闡述工藝美術的一些基本概念,重在理解它們之間關系,并運用學到的知識去創造工藝美術品。
課前準備:布置一個工藝美術展覽室,制作多媒體課件。
一、觀看錄像——發現
觀看工藝美術的錄像(有音樂無解說詞)后,師:“剛才看到的屬于美術的哪一大類?”學:“工藝美術”。
二、引入課題
師:“今天我們研究的課題就是《工藝美術的特點》”(多媒體投影屏展示)
三、學生自學——探索
師:“工藝美術的'本質特點研究是什么?(屏幕展示)請同學們看課本找出答案!睂W生看書自學后回答:“是實用和美觀!薄皩嵱镁唧w指方便、舒適、安全;美觀指造型、紋飾、色彩、材質、技藝!保ㄆ聊徽故荆⿴煟汉軐,由于技藝專業知識較強,本課不作研究,今天,我們著重了解美觀中的“造型、紋飾、色彩、材質”這四個方面!
四、課件、實物展示——感受、探索
多媒體課件在屏幕上展示造型、紋飾、色彩、材質的變化,采用了動畫、3dmax立體造型、360度旋轉形式,畫面有趣、生動;教師精選實物分別給予說明。學生感受深刻。
五、參觀展覽——鑒賞
布置任務,請同學們設計工藝美術品(全班分8小組、4小組設計“文具盒”,另4小組設計“丹陽黃酒酒瓶”,要求符合工藝美術的特點,創意新穎,不能抄襲。每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講臺發言,并展示單線勾勒的簡易設計圖。同學們帶著問題以小組為單位觀看展覽,在鑒賞眾多工藝美術品的同時,啟發產生了將要設計的工藝品的形狀。
六、小組討論——創造
小組在觀看展覽的基礎上,展開熱烈的討論、爭論、創造思維不斷交流,啟發。
七、大組發言——創造、啟迪
小組代表上講臺發言,談自己的創意指導思想,談具體的“造型、紋飾、色彩、材質”的設計,由于同一內容有4個小組發言,大家的創造設想又進一步得到廣泛深入的交流。精彩而新穎的設想,巧妙而奇異的構思,不時博得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學生的創造力得到極大的發揮。有的代表在發言中說“同組其他人還有更精彩的設想,不能局限于代表發言,而應讓他們自由發言!睂W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
八、教師小結——理論、激勵
師:由于時間的關系,同學們的創造設想可以通過課后書面作業的形式交來。下面我們請大家觀看兩組工藝美術精品,一組是由我校校友,現深圳大學美術系李亦文主任制作的竹子做的盒、筒、鏟等實用工藝,一組是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授予的“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呂存的亂針繡,即正則繡,是美術大師呂鳳子傳授流傳下來的,遠看就是一幅油畫,近看是用交錯的彩線繡出來的,是一種陳設工藝。工藝美術范圍很廣,凡是以實用或陳設為目的,按照美的原則,設計制作的物質產品都是工藝美術。一件好的工藝品給人以美的享受,它能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使我們的生活充滿著希望,并激勵人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進取。
初中美術教案 15
教學目標:
1、感受大自然豐富的色彩之美,初步了解自然色彩形成的原因與規律。
2、學習寫實繪畫中色彩運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與調和技巧。
3、在臨摹色彩練習中體現出一定的色彩空間關系。
教學重點:
1、學習寫實繪畫中色彩運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與調和技巧。
2、在臨摹色彩練習中體現出一定的色彩空間關系。
教學難點:
1、學習寫實繪畫中色彩運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與調和技巧。
2、在臨摹色彩練習中體現出一定的色彩空間關系。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用具:
圖片、課件。
學生用具:
顏料、紙等。
學生預習:
課前自己收集的風景畫作品及風景照片作品。
教學過程:
。ǖ谝徽n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工具的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演示導入:讓學生運用各種方式改變一個白紙盒的顏色。(光源色,環境色)
2、師生共同總結:白色物體的受光面受光源色的影響,背光面受環境色的影響。
3、提出問題:如果景物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其他顏色,它的'色彩會發生變化嗎?
4、教師對風景畫中同一景物的受光面,背光面和中間面的色彩分析并總結規律。
受光面:固有色+光源色
中間面:固有色為主
背光面:固有色+環境色
5、請同學上講臺演示水粉色彩調和的方法。
6、學生練習調色,教師輔導。
教學過程:
。ǖ诙n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工具的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欣賞油畫《迷人的夏日》(總結:不同的色彩對比和筆觸能體現作者的心境情緒,也能給觀者帶來不同的情感體驗。)
2、欣賞不同意境的畫面,總結繪畫步驟。
A、安排構圖。
B、畫出主要色塊。
C、適當補充和調整細節。
3、學生選擇圖片,選擇合適的構圖方式,運用水粉工具繪制一幅色彩風景畫。教師隨堂輔導。
4、學生互評,教師總結。
5、展示學生作業。
6、展示各個藝術流派的風景畫,初步比較一下不同的表現手法,為《絢麗的陽光》一課做鋪墊。
初中美術教案 16
教學目的:
通過筆筒造型的制作,培養學生的設計及精工制作的能力。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課前收集方形或圓形的廢包裝盒,并折開研究其展開的圖形,領悟盒子設計成型的過程。
2、備好白板紙、膠水、顏色、尺、剪刀、小刀等用品。
3、教師備演示用材料。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讓學生觀賞課本中的'學生作品“筆筒”,并說說筆筒的形狀和功能。
二、教師對課本上的作品作簡要的分析:形狀、組合特點、色彩圖案的美化組合。
三、教師講解設計制作方法:
制作前首先考慮要制作的整體形狀及輔助部分的功能等。
可先畫出整體造型設計草圖,主體設計后,還須要設計好小的附件。教師邊講解邊出示各部件。
四、學生作業:
根據整體設計,畫出各部件的展開圖,按圖剪折并粘合成筆簡“零件”,待第二節組裝。
第二節
一、在第一節課粘合好的“零件”上,畫上裝飾紋樣。
二、設色涂色。
設色方法有兩種:
1、以兩種復色色彩配置,要講究明度的差別,形成淡雅的色彩美;
2、涂上對比強烈的原色、間色。形成鮮艷活潑的美。如以線條裝飾,則要注意線的疏密粗細排列的形式美,不宜變化太多。
三、組裝粘合完成。
四、講評。
春節禮品(記憶畫)
教學目的:
1、通過描繪豐富多彩、造型優美的“春節禮品”。鞏固色彩知識,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感情。
2、用記憶手法表現物象,提高兒童繪畫能力。
課前準備:
回憶春節時家中的禮品,考慮選擇哪些禮品作畫。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漫談春節最快樂的一件事。
2、過節前,各自家里有什么準備工作?
二、新課:
觀賞課本中的彩圖和學生作品,請2—3名學生談談他們家中有特色的春節禮物,以引導全體學生抓住特色,共同記憶思考。
三、示范:
1、教師引導學生選擇三五件能表現春節氣氛,又能大小配合適當,便于處理畫面構圖的禮品作為繪畫對象。
2、學生討論如何運用色彩。
3、教師小結:色彩的運用以紅、橙、黃等暖色調為主,以藍、綠等冷色調的原色、間色、復色配合使用,使主色調更突出、鮮艷、明快。
四、學生作業:
以各自家里備辦的春節禮品為題材,選擇自己喜歡的,有特色的禮品,畫一幅色彩畫。
五、講評。
初中美術教案 17
教學目標:
讓學生充分感受招貼作品的藝術美,初步懂得招貼畫的基本分類和藝術風格、創作的基本知識
教學準備:
1、ppt課件
2、鉛畫紙、水彩筆(蠟筆)等
教學重點:
招貼畫圖形的選擇與構圖
教學難點:
學生對招貼畫設計基本要素的掌握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教師:播放一段廣告(學生比較熟悉的題材),提問學生播放的是什么內容?
學生:一般大家都能正確回答
教師:剛才大家是通過教師剪輯的一個畫面知道表達的主題,那么老師想問問同學們,我們平時要獲知一些事情除了這種媒體形式外,還能以什么方法獲知?(引導學生回答到本課主題——招貼設計)
學生:通過教師引導正確回答。
二、看畫、師生互動階段
教師:給學生看準備好的招貼畫圖片,同學們,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些招貼畫的圖片,在看的同時,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什么是招貼畫?
學生:回答什么是招貼畫。
教師:總結概念:招貼畫是緊密聯系社會活動與文化、商業活動的畫種,又稱為宣傳畫、海報、廣告畫。
教師: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欣賞一些圖片來了解什么是招貼畫,那老師又有新的`問題了,招貼畫有很多種類,我們在欣賞時是不是能找到一些方法或者說怎樣把它們一一歸類,這樣欣賞起來就容易多了,老師想把這個任務交給大家,同時,老師還要看看哪組同學發言最積極,最全面。(準備適當的小禮品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三、議畫(學生實踐階段)
接上一環節學生在欣賞了一定量的招貼畫設計作品,感受招貼畫作品的藝術美后,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共同探討招貼畫怎樣畫?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鼓勵中國學習聯盟膽創作。
教師:出一簡單題目,讓學生上黑斑作畫(奧運會),(每組挑選一個代表,比一比、賽一賽)因為時間有限只要求學生畫大致內容即可,無需上色。(通過做游戲來挑選學生,以活躍課堂氣氛,如:播放音樂傳遞物品,音樂停時拿到物品的學生上來作畫)
學生:評出畫的最好的一幅,講講為什么?
教師:點評,引出招貼畫設計的基本要素:a、畫面b、標題(主要構成)c、文字(輔助說明)
教師:略帶講解招貼畫常見的藝術風格:
1、寫實
2、妝飾
3、抽象
4、漫畫
四、畫畫(學生實踐階段)
教師:我們蘇州自古以來就是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現在正逢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在蘇州召開,那么圍繞這樣一個主題,請我們同學設計一幅招貼畫。
創作要求:醒目、生動、準確
創作步驟:
1、審題準確把握表現內容的關鍵
2、選取形象尋找與內容相吻合的藝術形象
3、組合構圖嚴格考慮招貼畫的三個組成部分,組成有機的構圖
4、色彩設計選取符合表現內容的畫面色調、標題、文字部分的色彩
5、選取制作方法剪貼、噴繪、拓印、手工繪制等(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所以由教師規定制作方法)
6、制作
五、教師總結
挑選幾幅學生作品講解,鼓勵、表揚為主,適當指出不足。
同學們,今天這堂招貼畫設計就上到這兒,老師從同學們的畫中不僅看到大家掌握了招貼畫設計的要領,更主要的是,從畫中感受到大家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心情。讓我們共同喜迎世界遺產大會的召開。
初中美術教案 18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根據獲得的情感,用雕塑的方法進行設計和制作練習;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雕塑造型方法,體驗雕塑創作的樂趣。
2、引導學生通過雕塑欣賞,討論了解和認識雕塑的藝術特點。
3、鼓勵學生進行雕塑作品的展示和交流,學會接受和理解他人的藝術作品,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設計方案逐步完善最終成品的過程。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用合適的手法表達設計意圖。
教學設計:
1、導入階段
A、“藝術手法——雕塑”導入:
a、有一種藝術手法它用立體的方式表達對形的理解,淳厚、質樸的形象,生動、優美的姿勢,有著手捏或斧鑿的痕跡表現力……同學們猜猜看它是哪種藝術手法呢?
b、教師預測:學生能夠答出“捏泥”、“浮雕”、“雕刻”,甚至能夠非常準確的回答出“雕塑”;如學生回答出現困難,教師提示“音樂、舞蹈、繪畫、攝影等”藝術手法類別。
B、“主題——戰爭”導入:
a、小時候用橡皮泥捏個小泥人、小動物、小房子……其實啊這就是雕塑語言的表現,老師這里有件雕塑作品,請同學們再猜一下:它表現的是什么?
b、教師預測:學生能夠回答出“像個人、吶喊之類的”,教師適時提示“姿態、情緒、形狀等方面”
C、“課題——沉重的紀念”導入:
a、這是法國著名雕塑家扎金特的作品《被摧毀的城市》,是為了紀念二戰中遭受德國法西斯鐵蹄蹂躪和屠殺的人民而立的紀念碑。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流血被屠殺被毀滅的例子舉不勝舉,本節課我們學習以雕塑的方式來紀念那一場場戰爭。
b、點擊幻燈片:雕塑制作篇沉重的紀念——戰爭
2、欣賞討論階段:
A、討論導入
a、近兩年來,我們生存的這個地球上戰爭不斷,阿富汗戰爭、巴以沖突……還有過去一年里是金額矚目的伊拉克戰爭,同學們思考一下:究竟戰爭帶來了什么?
b、教師預測:學生根據原有認識討論能夠答出“痛苦、經濟蕭條、自然環境惡化、給人民心靈帶來創傷、失去生命、失去親人、流血……
B、第一階段欣賞導入:
a、老師這里有一組關于伊拉克戰爭的真實圖片,我們來驗證一下。教師點擊幻燈片
b、教師總結:在圖片中,我們清晰的看到子彈當作玩具熟睡的幼小孩童、失去親人悲痛欲絕的伊拉克人民、成排的準備埋葬死去的同胞的墓、失去家園在戰火中流離失所的人們、一個美國大兵面對死去的戰友黯然淚下,面對戰爭他們又將是何感觸呢……戰爭!這就是戰爭!同學們,用你們靈巧的雙手來呼喚和平、拒絕戰爭吧!
C、學生討論設計方案:
。ㄟ@一環節大概需要五分鐘,課前把學生分為四組,分小組準備陶泥或紙張等雕塑材料)。
請每個小組圍繞“呼喚和平、拒絕戰爭”的主題,根據自己準備的材料,討論一下設計方案。
D、學生初步闡述設計方案:
。ㄟ@是一個把學生原有認識反映出來的環節,學生的設計會比較簡單,卻能夠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準備,學生也能夠很好的投入。)
教師發問:我聽這聲音感覺大家已經討論出結果了,哪一組先來說一說你們的設計方案?
教師預測:學生的設計方案可能會根據和平鴿展開;也可能會導入課題時的雕塑造型啟發,表現戰爭的破壞性……
E、第二階段欣賞導入:
同學們設想的都非常好,許多大師們也用雕塑來表現戰爭,我們一起來欣賞借鑒一下:
。ń處熤v授雕塑制作手法和類別,學生欣賞、思考、借鑒)
a、這是聯合國大廈前的雕塑,制作者戲劇化地在槍管上打了個扣兒,其寓意一目了然,這是通過彎曲的手法,達到雕塑很深的象征性和隱喻性目的。
b、一只被武裝起來的和平鴿。這是一種宣揚和平卻訴諸武力戰爭的行為,是一種虛假的和平。
c、教師提問:這件雕塑表達什么呢?
J、教師預測:學生可以從人物的情緒、折斷的.劍找到痛苦、拼殺、死亡等戰爭的因素。
教師總結:
夸張拉長的四肢、低垂的頭,表現一種消瘦、憂郁的感覺,戰爭與失去親人,失去戰友、失去安寧這之間似乎是相等的,戰爭到底是為了什么?造型中的人物似乎在思索這個困惑不解的問題。造型中折斷的劍起了點睛之筆,寓意戰爭的破壞性。
d、這也是一組隱喻性的雕塑,名為《回家》。戰爭結束老兵回到家鄉,沒有士兵的氣宇軒昂,滿身的疲憊不堪。前方“人”型鏤空的造型像是個母體,老兵正在回歸他屬于的地方。
e、雕塑中的人物一只手握住長劍,另一只手舉著骷髏。戰爭、武器、死亡似乎是分不開的。
f、在制作手法上還有一種浮雕形式,這種形式可以很好的表現場景。
F、討論評述:
a、欣賞完大師們的作品,同學們是不是有多了些更好的創意?請每個小組迅速討論一下。這個環節需要五分鐘。
b、教師預測學生存在的問題:
材料特點上:有的小組準備的是陶泥,制作手法單一,可以通過捏、掏、挖、堆等手法;有的小組準備的是卡紙等材料,應跟繪畫區分開,可以通過折疊、重疊、壓制、彎曲等造型手法。
表現手法上:空間上的分布應聚散有致,主題應突出。
3、制作展示階段:
A、制作導入:有的同學早已按捺不住雕塑創作的沖動,給同學們一次實現自己創想的機會,現在就開始吧!
這個環節需要十五分鐘。教師根據每組具體情況作輔導。
B、展示導入:剛才同學們制作得非常認真,成果也非常得顯著,誰先上來展示一下呢得作品?
教師評價或學生互評。
C、教師總結:這些作品表達了每個同學心里面得愿望,老師也深受感染。這節課同學們制作了這么多好得作品是為什么呢?誰來說一說?通過問題重申本課主題。
4、課后拓展階段:
希望同學們能夠把本課制作得雕塑作品,進一步完善或組織起來在班級間交流展示。
初中美術教案 19
一、教學目標:
1、欣賞漫畫作品的構思特點,表現方式和藝術效果。
2、了解漫畫的一些基本常識。
3、初步掌握漫畫創作的常用手法。
二、教學內容:
1、認識漫畫這種藝術形式,了解漫畫除了具體特有的諷丑惡、弘正氣、揚美善的社會功能和教學功能、娛樂功能、審美功能。
2、漫畫尤其獨創性,畫漫畫就應該有些個性化的東西在里面,巧妙的構思,畫一幅活一組與眾不同的漫畫。
3、漫畫是一種藝術形式,用簡單夸張的手法了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一般運用變形、比擬、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構成幽默詼諧的畫面或畫面組,已取得的諷刺或歌頌的效果。
三、教學難點、重點:
1、讓學生們打破漫畫創作的神秘感。漫畫創作就是通過聯想將生活中紛繁的素材,放在腦子里經過提煉加工,然后用夸張等手法加以諷刺幽默。
2、讓同學們多注意觀察周邊的事物,大膽的作畫。
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互動。
四、教學過程:
一、認識畫面背景
1、ppt出示一幅只有人物的`兒童畫作品,提問:你會添加什么背景?生:山、樹、花、草、云、太陽、蝴蝶等背景。
2、是總結這些都屬于環境背景,還有將背景用一種顏色平涂而成的,這是平涂背景。
小結:今天我們要用一種新的.方法來畫背景,可以用你喜歡的任何形狀或色彩來進行裝飾。
3、板書課題:形形色色的背景
二、掌握基本畫法
。ㄒ唬┙處煶鍪疽环黧w為半身人物的畫面
1、師扮演線的角色:我是一條直線,直線在畫面中從左向右前進,遇到障礙物從背后穿過去或跳過去,這是遮擋,很多橫線都穿了過去。(師邊講邊示范)師:如果你是豎線,你怎么辦?請一名學生上臺試畫。教師評價并指導學生怎樣用線,強調要關好門,畫到頭,要連好。
2、如果你是一個點(有大點,有小點),你會站在哪里?
3、如果你是一個小塊塊,你又會鋪在哪里?教師總結:一塊花格子背景就誕生了。
。ǘ┻有很多不一樣的小伙伴也要加入進來:它們是:
1、曲線、弧線、折線、波浪形曲線、放射線
2、半圓形點、三角形點、橢圓形點
3、紅色塊塊、藍色塊塊、綠色塊塊
介紹一個更特別的好朋友,(師出示一幅作品,背景是由水杯這個單元形重復組成)提問:它是什么?你們發現了嗎?畫面的背景還可以用圖形來裝飾。小訓練:你還想到什么奇奇怪怪的符號做背景?
生:葉子、羽毛、星星、月亮、眼睛、數字、拼音
三、對比知識
這幾幅作品中背景與主體有什么特別之處?你從這幅畫中“讀”到了什么?第一幅:背景是單色——主體是彩色第二幅:背景線條密——主題線條疏密稀第三幅:背景顏色暖——主體顏色冷還可以將主體與背景相互間調換位置。出示三幅主體與背景分離的作品,請大家運用對比知識給這些畫找找“娘家”。
四、背景與主體的搭配
。ㄒ唬┬蕾p感受,點線面及組合與畫面主體的搭配帶給我們不同的視覺效果。
1、點的組合使你想到了什么?
2、線的組合使你想到了什么?
3、不同顏色讓你想到了什么?
。ǘ┬蕾p小朋友的作品:仔細體會這些詞句,什么樣的背景將畫面襯托得更生動、更精彩。
五、創造表現
1、作業要求:運用點線面或者選擇你喜歡的圖形作為你畫面的背景,畫的時候要慢一些,穩一些,切忌過于浮躁。
2、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3、遇到有代表性的問題可以當著全班及時點評。
六、展示評價
1、學生完成作業后讓其展示在黑板上。
2、評價:找一找:
。1)運用了什么基本形做背景?
。2)哪張畫運用了冷暖對比?
。3)哪張有疏密變化?
。4)背景是單色還是彩色?
。5)哪幅作品線條最平穩?
教學反思:
在講完課后,不是講完就到此位置。還要經過教學反思,反思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內容、教學理論、學習方法的認知變化。
1、反思教學設計的落實情況,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生明白繪畫的作業沒有。向學生提問,讓學生勤動腦、動手。
2、對教學設計中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尤其是對以前教學方式進行的改進,通過設計教學反饋,實際的改進效果如何。有些還要根據當時授課氣氛來調整授課的內容。
初中美術教案 20
一、教學目的
介紹素描的基本概念,了解素描這個重要畫種的發展。掌握素描的材料和功用。理解素描在藝術和社會領域中的地位與意義等等。使學生透徹的理解本門課程的具體含義,為接下來的素描靜物實踐訓練作理論指導。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介紹素描的含義。
2、掌握素描的材料和功用。
3、理解素描在藝術和社會領域中的地位與意義。
三、教學方法
講授、畫稿示范、巡回輔導、作品賞析。
四、教學內容與過程
。ㄒ唬┖沃^素描:
1.素描(DRAWING)、速寫(SKETCH)、素描(DESSEIN)。
2.由木炭,鉛筆,鋼筆等,以線條來畫出物象明暗的單色畫,稱做素描。素描是一切繪畫的基礎,這是研究的過程中所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藝術家雜志,論素描--蕭如松)
3.素描通常意味著可于平面留下痕跡的方法,如蠟筆,炭筆,鋼筆,畫筆,墨水,及紙張,其它還包括在濕濡的陶土,沾了墨水的布條,金屬,石器,容器或布的表面所造成的磨損。(藝術視覺百科全書)
4.輪廓和線條是素描的一般稱謂。素描具備了自然律動感,觀者從欣賞過程中可感受這一點。不同的筆觸營造出不同的線條及橫切關系,并包括節奏,主動與被動的周圍環境,平面,體積,色調,及質感。
5.素描是一種正式的藝術創作,以單色線條來表現直觀世界中的事物,亦可以表達思想、概念、態度、感情、幻想、象征甚至抽象形式。它不像繪畫那樣重視總體和彩色,而是著重結構和形式。(大不列顛百科全書)
6.在西洋美術辭典(雄獅圖書公司出版)這本書中,與素描相關的解釋,只有速寫一項,文中認為作品或作品部份的粗略草圖,是藝術家針對光影、構圖和全幅之規模等要點所作的研究和探討;它是全幅畫的初步構圖或其中之一。一幅出自風景畫家的速寫素描通常是一幅小而快的記錄,用來表現風景的光線效果,同時也是為了將來重新作畫時的構想作準備。
。ǘ┧孛璧牡匚唬
1.素描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具有獨立的地位和價值。
2.素描是其它藝術的必然基礎,尤其是水彩,油畫,版畫,雕刻(浮雕),另外對平面設計,也是畫草圖的必要基礎。素描雖然被視為是兩度空間的藝術,不需要顏色及第三度空間,卻也同時暗示這兩者。
3.素描是畫家工作的最后成果,也可以作為復制或摹寫的基礎,但以它的性質而言,它是獨特的。雖然各種藝術不一定都要先繪出素描稿,但素描卻是一切觀賞藝術的基礎。在作畫時往往預先勾出輪廓作為草稿,然后用色彩渲染,當藝術作品完成時,素描稿常被掩沒或銷毀。因此,素描只是一種技術準備。到14世紀末,素描不再僅是附屬品,而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它有著廣泛的表現范疇:能表現體積、空間、深度、實質和動作。文藝復興以后,素描已不僅只有實用地位,而是成為能代表人類創作能力的藝術品。
。ㄈ┧孛璧募挤ê头N類:
1.線和線條技法,素描的要素是線,但是線在實質上卻是不存在的,它只代表物體、顏色和平面的邊界,用來作為物體的幻覺表現。直到近代,線才被人們認為是形式的自發要素,并且獨立于被描繪的物體之外。
2.素描是用線條來組成物體的形象,并且描繪于平面之上,藉由線條形式引起觀者的聯想。例如兩條線相交所構成的角形,可以被認為是某平面的邊界;另外加上第三條線可以在畫面上造成立體感;⌒蔚木條可以象征拱頂,交會聚集的線條可表現深度。人們可以從線條的變化當中,得到可以領會的形象。因此通過線條的手段,單純的輪廓勾勒可以發展成精致的素描
3.在素描中可以用線條區分立體與平面,至于色彩明暗是為了加強和厘清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我們可以運用線條的開始,消失和中斷來畫出邊界,并且形成平面,也可使色彩至邊界而上。線條的粗細能表現物體的變化,甚至光和影也可用線條的筆觸變化表現出來。
4.素描的線條技法還需要平面技法的輔助。平面技法在使用炭粉筆時,在明暗對照上可用擦筆法。而更重要的是使用毛筆畫法,因為毛筆能發揮筆觸的寬度和筆調的強度并且能增加空間感和立體感。素描也可用多色畫筆作為基本材料,用來加強素描效果以及素描的藝術性。
。ㄋ模┧孛韫ぞ撸
1.素描的工具種類很多,如石筆、炭筆、鐵筆、粉筆、毛筆、鉛筆和鋼筆等;也有用鉆子和金鋼石作畫的。工具的不同關系著素描的性質和構圖,工具也能影響畫家的情緒和技巧。
2.工具的選用取決于畫家所想要達到的藝術效果。一般認為,干筆適宜作清晰的線條,水筆宜于表現平面;精美的筆觸可用毛筆揮灑,而廣闊的田野則可用鉛筆或粉筆去勾勒。炭筆是兩者都可兼用的。
3.以作品尺寸而言,大幅素描作品適宜用木炭來畫,對于輪廓、照應等可經長久的時間細細研究、分析。至于鉛筆適合較小尺寸,很少大張的鉛筆畫,而鋼筆畫則更小了,往往在插畫上用得較多。
。ㄎ澹┧孛桀}材:
1.素描原是為繪畫、雕刻等藝術服務的,后因其流暢、充實和美觀,發展成為獨立的藝術。其題材可以取自任何事物,不受拘束,一般以肖像和風景為主,而西方的素描常是人物和靜物,到了19世紀又出現以日常生活為題材的素描。其它還有想象和抽象素描、藝術性建筑素描等。
2.至于20世紀的素描似乎是反映不安、動蕩和科學進步的。其中一些以表現線條豪放為特色。還有一些畫家試圖把生活納入幾何圖形中(立體派)。
3.在20世紀各流派中也有X射線式的技法,即同時看到外部和內部。表現主義畫家追求“表現一個場面的感情而不是描繪事物的現實外表”,超現實主義者則著重表現潛意識心理。
4.除以上所列舉各種形式的`素描之外,還有實用性和技術性素描。實用素描要清晰地記載一件客觀事物,從總體上說,它不重審美,而突出技術設計。實用素描包括為科學目的而作的插圖與說明。很多藝術家作過科學說明的素描。
5.文學作品中的素描插圖,一般是為某段文字描寫而作的圖畫說明,但因它表現了畫家特有筆法風格,至今還享有崇高的藝術聲譽。與此相關的還有漫畫,這是用于社會批評而創作的一種假定性圖畫。并由此而發展成連環圖畫,進而演變成現代卡通動畫片。
。槭裁窗阉孛枳鰹橐磺欣L畫的基礎和必修課程來訓練:
首先是它色調的單一性,易于掌握和表現。同時是它的工具也比較簡單。從時間的劃分素描可以分為長期作業和短期作業。一般來說長期作業為8個課時,短期作業為4個小時左右。也有更長的作業。從訓練的方法可以劃分為習作性素描和創作性素描。作性素描就是我們平時在課堂上的作業,創作性素描就是用素描的表現方法進行做畫。
。ㄆ撸┧孛璧幕疽螅
1.首先要構圖完整,畫面沒有凌亂的感覺。同時形體要準確。
2.基本色調要準確到位,這里的色調包括光影和物體的固有色。
3.要注意物體質感和量感的表現,質感就是物體材料的屬性。比如它是什么材料做的是金屬的,玻璃的,還是陶瓷的等等。量感就是物體在視覺上產生的重量,而不是物體本身的重量。
4.空間感的塑造是繪畫的重點?臻g感就是說整個畫面的深度,這就包括物體和物體之間的視覺距離,物體和背景的視覺距離。
5.素描長出現的幾個錯誤,畫面發灰就是指在塑造明暗時沒有把黑白色調拉開,用一種色調或相近的色調畫了所有的物體,就容易出現灰的錯誤。還有就是發花,發花的原因是因為畫面用了很深和很淺的色調去表現所有的物體,缺乏過度的中間色調。和畫面發灰正好相反,它們兩個錯誤應該是互相彌補的。
。ò耍┧孛杈條的演變:
1.線條的解放:(安格爾對繪畫線條的革新)
(1)在古典主義法則籠罩之下,線條本身除了被用作『完美比例』的度量外,它的功能是被抑制的。
(2)安格爾最大的貢獻便是打破將線條僅限于對物象比例描繪的限制,而拓展到圖案花紋的形式。
(3)對安格爾而言,人體的比例并不求自『自然』或實證的實現,他運用曲線在畫面上探求人體之比例位置與姿勢。這種直接運用線條在畫面的處理,強調畫面的平面性,使事物本身之重要性,附屬于形式要求之下。
(4)講求結構與形式,而不惜更改事物原有比例以配合整體視覺完整,同時并介入了圖案花紋式之構圖。
2.強調線條本身意義與表達的特質。3.線條的運作成為個人內在律動與情感的抒發:
(1)一個線條在畫面的行進的痕跡,乃接受自創作者內在自發性律動的影響。
(2)德拉克洛瓦將個人感情強烈投射在線之運用,不只將線條的功能遠脫離古典傳統,并將素描積極推向繪畫,使繪畫上明顯筆觸的物質性增強,奠定現代繪畫發展的基礎。
。ň牛〇|方的素描:
1.西方人認為,純素描在遠東極負盛名,多數的中國及日本藝術家都只作所謂的毛筆素描,他們不采用不透明的顏料,而以直接的筆觸造成整體。在波斯--瑞札,阿巴西(RIZAABBASI,1565年)也同樣不用顏色而以書法線條來表現創作,把其思路幻想通過筆和刷子表現出來。
2.我國的山水,蘭竹,花鳥,水墨畫,實在完全是一種素描,自由瀟灑素雅的感覺。雖然寥寥幾筆,可是這里面也含著與油畫同樣的條件。也要有氣韻,有強弱,有力量。
3.中國早在公元前二世紀就已出現了素描,到漢朝末年,以線描為其特色的壁畫已有很多,北魏和唐朝以后,中國素描畫即相當普遍地出現在絹、紙和冊頁上。
。ㄊ┧囆g家對素描的態度:
不少藝術家曾臨摹其它藝術家的素描,如魯本斯(RUBENS;公元1577~1640年)、林布蘭特(REM.BRANDT;公元1609~1669年)及梵谷(VANGOGH;公元1853~1890年)。臨摹者藉素描以學習人師的風格及語匯,以便再創高峰。這是學習素描極重要的一步,也是準備作畫的不二法門。以下是藝術家對素描的態度:
1.一種特殊風格:竇加(DEGAS),羅特列克(LAUTREC),梵谷(VANGOGH)
2.興趣:林布蘭(REM.BRANDT),哥雅(GOYA)
3.復制用:杜米埃(DAUMIER),季斯(GUYS)
4.為鑒賞家而作:卡拉齊(CARACCI)兄弟,保羅.布利爾(PAULBRIL),拉法吉(LAFAGE)
5.用素描作饋贈:米開朗基羅(附錄一)
。ㄊ唬┏S玫乃孛栌谜Z:
1.明度:色相明亮或沈暗的程度。
2.比例:一部份跟另一部份或整體在量或尺寸方面的關系。
3.構圖:各部份的一種配置法,依照經過設計的格式,一致的比例,或重復的體系去安排。
4.輪廓線:描述前進或后退的形狀之變化方面的一條斷續線或連續線。
5.平衡:在設計或繪畫里,各項元素達到均衡的狀態。
6.線影:平行或靠近得足以形成一個面的斷續線。
7.立體表現法:控制明暗的逐漸變化以創造實體形式的錯覺效果,使物體有三度空間的特質。
五、作業安排
1.鼓勵學生博覽素描圖書,了解素描靜物課程基礎知識。
2.通過圖書館和網絡渠道查找并閱讀東西方素描繪畫的歷史發展。
3.臨摹一幅優秀的素描靜物作品、課堂寫生一幅素描靜物,要求質量高、理解全面。
初中美術教案 2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嘗試掌握人物泥塑的基本技法,把握人物動態與神態進行主題創作,把握特定雕塑主題與表現形式語言選擇之間的組織關系。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夠模仿優秀雕塑作品,提高立體造型能力與表現技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提高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能力和對生活美的感受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小泥塑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驟并制作小泥塑。
創作時,不拘泥于自然真實,而是根據意圖大膽采取取舍。
教法學法
自主探索、觀察比較、探索方法、制作表現、展示評價
教師教學活動設計及學生學習活動設計
一、教學導入
1、提問:我們生活的環境(校園、社區、城市)中,主要雕塑作品及特點是什么?
2、對敦煌城雕反彈琵琶的分析。
3、分析比較P8頁雕塑的神態特征各有什么不同?
二、自主探究
分析作品《梳》,
1、你認為藝術家所表現的人物是什么身份?
2、人物的表情、動態表現了對象的什么特征?
小結:藝術家通過不同的動態、神態來展現人物的個性。
三、了解工具材料。
通過課件和課本中的圖片認識工具,教師準備的實物供學生認識和體會感受。
四、觀察比較
雕塑的.主要形式:欣賞《花朵》、《推磨》、《梳》等作品。
雕塑的主要形式:圓雕、浮雕(高浮雕、淺浮雕)。
五、雕塑的創作方法
1、雕塑包含兩種制作方法,即“雕”與“塑”。
2、泥塑基本創作技能介紹,包括:貼、搓、提、接等。
3、欣賞泥塑視頻(6分鐘視頻)。
六、嘗試表現
作業要求:捏制成一個簡單的一個人物動態泥塑。
初中美術教案 22
一、教學目標:
1、單色版畫是通過制版與印刷手法完成的,是復數性的間接型繪畫。
2、掌握吹塑紙看版畫制版與印刷的技法,制作出簡單的單色凸版畫作品。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單色版畫的欣賞方法,吹塑紙版畫的`制版與工藝性。
難點:正和反概念的理解,黑白灰的處理。
三、課前準備:
1、吹塑紙(木塑板)刻刀、鉛筆、圓珠筆、復寫紙、油墨、油磙、磨托、印紙。
2、陰、陽刻不同表現方法的范畫作品數幅。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單色版畫和套色版色兩類作品。
提問:這些作品有什么區別?
生答:一類是單色的,一類是多種顏色的。
師總結:一種顏色的版畫叫單色版畫,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單色版色。
(二)單色版畫的特點
單色版畫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呢?請同學們觀察,(現場印一張)。
問學生:喜歡這幅作品嗎?很多學生舉手表示喜歡,我可以滿足每個同學的愿望,當場再印一張。
問學生:如果是繪畫作品,能這樣做嗎?顯然不能。
師總結:版畫具有復數性的特點。
(三)陰刻和陽刻
出示兩幅陰刻和陽刻作品,讓學生觀察有何不同、陽刻是白地黑線、陰刻是黑地白線。有許多作品是用陰陽刻相結合的方法。
(四)單色版畫的工具材料
吹塑紙、木塑板(還可以木版、石膏板、實物版等)。
印紙(圖畫紙、宣紙)拷貝紙、鉛筆、圓珠筆、復寫紙、膠、油墨、蘑托等。
(五)制作方法
1、設計畫稿:構思、畫出示構圖,注意黑白布局、畫出與作品等大的構圖、畫稿是版畫制作的重要前提。
2、過稿:用拷貝紙拷貝、復寫紙寫到預先備好的版上。
3、制版:吹塑紙可用圓珠筆刻出形象、木塑板以刻為主。注意線條質量,該圓即圓、該方即方。
4、涂色:用油磙把調好的油墨均勻地涂到版上。
5、拓。轰伾霞埡,用木蘑托均勻畫圓壓擦。
6、裝裱:一幅版畫印好后、在作品下方的邊襯上可用鉛筆簽上作品題目,作者姓名,創作時間等。
(六)欣賞中外優秀版畫作品
好的作品具有強烈的黑白對比效果,畫面單純、質樸、明快醒目,
(七)學生制作
學生以組為單位,每小組確定一個主題,制作版畫。
(八)學生展示、討論、評價作品
造型是否合理,具獨創性,點、線、面布局是否合理、制版、印刷是否正確。
初中美術教案 23
教材分析
盛情邀約,即呈遞請柬,邀請校領導、老師、各班同學及學生家長等參加學校藝術節中的某個活動,這是藝術節實施中的一個必要流程。
請柬,作為感情聯系紐帶的禮儀性書信,經過古老文化的積淀,蘊涵著深刻的人文內涵,寄托著深情厚誼,彰顯著獨特的視覺美感。本課內容是對前一課的海報設計和小學階段賀卡設計教學內容的梯級延伸;因此,可適當弱化“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相關知識、制作技法的學習,適當加強“綜合探索”領域的學習研究?煞e極挖掘和緊密結合學生生活、校園文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請柬文化的體驗與傳承當中,順應學生的心理發展需要,在突出情感、學習態度、價值觀的養成的同時,循序漸進地提高其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本課在內容的編排上沒有過多地涉及涉及和制作方面的知識,而是側重于介紹請柬設計的獨特要求,為學生留有更多的空間進行協調統一的設計練習。拓展環節通過同一主題系列作品的展示,為下一單元——視覺傳達設計作品的欣賞學習進行了適當的鋪墊。
教學目標
1、了解并掌握請柬的內容、意義、書寫及制作方法,設計制作一張校園藝術節請柬。
2、通過觀察、分析、合作、探究等學習活動,使學生掌握請柬的設計制作過程和具體步驟,并能在實際生活中得以運用。
3、使學生了解重大活動的基本禮儀,培養學生的基本禮儀規范,增強學生的社交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請柬的一般知識,學會請柬的設計方法。
教學難點
設計并制作出有創意和特色的校園藝術節請柬。
教學方法
直觀感受、討論、欣賞、觀察、發現、情景、講授、演示、比較等。
評價要點
1、是否掌握了請柬的書寫格式要求和設計技巧。
2、是否利用所掌握的請柬知識和技能,設計、制作出符合校園藝術節主題的請柬。
3、是否熱心參與學習活動且學習興趣持久。
4、能否將所學請柬知識及設計制作方法運用于學校藝術節的實際活動中。
課前準備
教具:多媒體教學軟件及設備、請柬實物、卡紙、彩筆等。
學具:卡紙、鉛筆、橡皮、彩筆、剪刀、固體膠棒、其他各種裝飾輔助材料。
教學設計示例
一、動畫導入
播放動畫經典故事《森林音樂會》,請學生思考:小動物們是通過什么方式得到音樂會的消息的?進而導入本課課題:盛情邀請——請柬的設計。
二、新授內容
課件出示學習目標,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和要求。
【環節一】了解并掌握請柬的內容、意義、書寫格式等基礎知識。
1、請柬的意義。
。1)設問:舉行活動為什么要送請柬?(引導學生說出請柬的意義)
小結:請柬又叫邀請函,也稱請帖,是單位、團體或個人邀請有關人員出席隆重的會議、典禮等活動時發出的禮儀性書信。
。2)學校一年一度的校園藝術節就要召開了,同學們能否試嘗自己動手制作一張精美的請柬,邀請親朋好友來參加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請柬的類型。
設問:同學們都知道,請柬來源于生活。那么在生活當中,你都見過哪些類型的請柬?
。ㄒ龑W生說出常見的請柬類型:結婚請柬、生日請柬、會議請柬、活動邀請函等,課件出示圖片)
3、請柬的`形式
。ㄐ〗M合作探究)各小組打開桌面信封觀察分析手中的請柬具有什么特點。
。ㄒ龑W生從請柬的類型、色彩、圖案、結構等方面進行觀察和分析,并說出請柬的結構形式:單貼、雙貼、組合貼)
4、請柬的內容。
結合請柬欣賞,總結出時間、地點、邀請人和被邀請人等相關內容。
5、請柬的書寫格式
出示兩種不同書寫格式的請柬,在觀察和對比中,引導學生發現請柬書寫格式:橫式寫法和豎式寫法。
拓展介紹:古人之所以豎著寫,是因為在造紙術發明之前,古人是在竹木簡牘上寫字的,而竹木簡牘都是窄長的片狀,用繩串起來可卷成冊,二打開卷冊自然是右手執端,左手展開閱讀,所以,書寫也就形成自上而下、從右往左的順序。后來,蔡倫發明了造紙術,隨著中西文化的涌入,拼音文字與中文混寫現象的增多,人們橫向閱讀和書寫的習慣逐步養成,請柬的書寫也出現了橫式。根據人們的喜好,豎式寫法還常被運用在請柬上。
6、請柬作品欣賞。
課件出示3—5幅作品,分析其優缺點,提出改進建議。
【環節二】合作探究請柬的設計制作步驟。
1、小組合作分析手中的請柬,探究制作步驟。
2、教師示范制作步驟。
。1)構思,確定活動主題和結構形式
。2)剪出襯底圖形
。3)裝飾美化
。4)寫上請柬文字內容
3、小組展示請柬,總結請柬的制作方法。(剪刻粘貼、繪制、電腦設計等)
【環節三】小組合作進行請柬的設計制作。
1、提出設計制作要求。
。1)為學校舉辦的校園藝術節設計一張請柬。
。2)可用繪畫、剪刻粘貼等方法。
。3)內容要與設計統一,信息準確完整,書寫格式規范。
。4)設計新穎,別出心裁,色彩搭配和諧。
。5)注意刀具安全,保持教室衛生。
2、學士制作,教師巡視指導,計劃書展示典型作業,指出優缺點以供借鑒。(播放背景音樂,展示以往學生優秀作品,自動切換)
【環節四】作業展示評講。
1、組內互評,推選本組1—2件優秀作品。
2、班級小組展評,講解設計思路及制作過程。
三、課堂小結
1、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的請柬知識和制作技巧,總結精彩亮點和需要改進之處,為以后的學習提供借鑒。
2、教師總結教學情況。
四、知識拓展
運用計算機常用應用程序——windows中的“畫圖”或Photosshop軟件等,設計制作請柬。
五、教學反思
本課內容是對前一課的海報設計和小學階段賀卡設計教學內容的梯級延伸;因此,可適當弱化“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相關知識、制作技法的學習,適當加強“綜合探索”領域的學習研究?煞e極挖掘和緊密結合學生生活、校園文化,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請柬文化的體驗與傳承當中,順應學生的心理發展需要,在突出情感、學習態度、價值觀的養成的同時,循序漸進地提高其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初中美術教案 24
一、教學案例
教學背景:
。1)工藝性。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繪畫作業不像小學美術教學那樣突出,而工藝性作業的效果較有特點。這主要是因為初中生的動手能力(力量性、協調性、精確性等)迅速發展,有可能在各種工藝課業中做出較好的作業;同時也由于初中生的興趣轉向現實,對某些創意、設計類的課程比較感興趣。
。2)知識性。初中生的求知欲非常強,所以,知識性較強的美術常識、美術欣賞課越來越受到初中生的歡迎;同時由于初中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日益發展,也希望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指導自己的美術作業。
。3)創造性。美術課都應成為有意義的創造性活動,教師要啟發、引導學生的想象和形象思維,為學生有意識地進行創造提供機會。
。4)個性化。初中生的個性差別日益明顯,使美術作品呈現出風格各異的景象。
。5)動機作用。小學生“無意性”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于興趣。初中生的學習也需要激發興趣,但動機的作用越來越占主導地位。
二、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畫一畫人。板書課題。
2、講解“速寫”。什么是速寫呢?
速寫,是以簡單而迅速的筆調表現一種動態形象的圖畫,即在短時間內用簡煉的線條扼要的畫出對象的形體、動作和神態。
它的目的是記錄生活,為創作積累素材,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及迅速表現對象(描繪)的能力。要畫好速寫,必須堅持勤奮練習。
3、欣賞:
欣賞課本4、5頁的畫,以加深對速寫的理解。
講明簡單的線條表現動態、神態。
4、寫生前的準備:
教師挑選四位特征明顯的四位同學,擺出看書的姿勢,講明模特的要求。
5、教師示范:
(1)抓大形,大構架,大比例。
(2)用簡單的長線表現特征,省略繁瑣的。
(3)細描。
6、指導練習:
記。骸罢酒咦灞P三半”,也就是說,坐著看書時,人高是五個頭高。站的時候,人高是七個頭高;坐在地上時,人高是三個半頭高。
我們在畫人物速寫的時候,抓住人物頭、手與書本的微妙關系,才能畫出動態。注意線條越簡單能體現動態越好。
7、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8、講評:
對作業中線條簡練、概括的表揚,鼓勵學生在課外、課間休息的時候多畫畫人物速寫,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
三、案例的幾點啟示
體現教學者的教學理念教學理念決定著教學實踐和教學效果的優劣。探究性教學在初中一年級美術教學活動中的實踐,突破了以往一般意義上的美術教學課,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引領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創新思維、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案例的展示,正體現出一種先進而科學的教學理念:“教學不是模式,教學者不但教會學生怎樣看,怎樣畫,怎樣設計,更重要是怎樣想,讓學生標新立異,打破常規。由學知型轉變為創造型,由被動型轉變為主動型,由表象型轉變為感受型,由技巧型轉變為素質型!痹诿佬g教學中,除了理論知識和傳統技法的學習之外,最重要是通過美術為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興趣、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能力、創造力。因此在學校實施這樣的“創造性思維訓練美術課程”更具有意義和作用。
初中美術教案 25
一、教學目標:
1、單色版畫是通過制版與印刷手法完成的,是復數性的間接型繪畫。
2、掌握吹塑紙看版畫制版與印刷的技法,制作出簡單的單色凸版畫作品。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單色版畫的欣賞方法,吹塑紙版畫的制版與工藝性。
難點:正和反概念的理解,黑白灰的處理。
三、課前準備:
1、吹塑紙(木塑板)刻刀、鉛筆、圓珠筆、復寫紙、油墨、油磙、磨托、印紙。
2、陰、陽刻不同表現方法的范畫作品數幅。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單色版畫和套色版色兩類作品。
提問:這些作品有什么區別?
生答:一類是單色的,一類是多種顏色的。
師總結:一種顏色的版畫叫單色版畫,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單色版色。
(二)單色版畫的特點
單色版畫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呢?請同學們觀察,(現場印一張)。
問學生:喜歡這幅作品嗎?很多學生舉手表示喜歡,我可以滿足每個同學的愿望,當場再印一張。
問學生:如果是繪畫作品,能這樣做嗎?顯然不能。
師總結:版畫具有復數性的特點。
(三)陰刻和陽刻
出示兩幅陰刻和陽刻作品,讓學生觀察有何不同、陽刻是白地黑線、陰刻是黑地白線。有許多作品是用陰陽刻相結合的方法。
(四)單色版畫的工具材料
吹塑紙、木塑板(還可以木版、石膏板、實物版等)。
印紙(圖畫紙、宣紙)拷貝紙、鉛筆、圓珠筆、復寫紙、膠、油墨、蘑托等。
(五)制作方法
1、設計畫稿:構思、畫出示構圖,注意黑白布局、畫出與作品等大的'構圖、畫稿是版畫制作的重要前提。
2、過稿:用拷貝紙拷貝、復寫紙寫到預先備好的版上。
3、制版:吹塑紙可用圓珠筆刻出形象、木塑板以刻為主。注意線條質量,該圓即圓、該方即方。
4、涂色:用油磙把調好的油墨均勻地涂到版上。
5、拓。轰伾霞埡,用木蘑托均勻畫圓壓擦。
6、裝裱:一幅版畫印好后、在作品下方的邊襯上可用鉛筆簽上作品題目,作者姓名,創作時間等。
(六)欣賞中外優秀版畫作品
好的作品具有強烈的黑白對比效果,畫面單純、質樸、明快醒目,
(七)學生制作
學生以組為單位,每小組確定一個主題,制作版畫。
(八)學生展示、討論、評價作品
造型是否合理,具獨創性,點、線、面布局是否合理、制版、印刷是否正確。
【初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初中美術教案05-26
初中美術教案[精選]05-16
初中美術教案04-25
(精選)初中美術教案01-11
初中美術教案經典09-16
初中美術教案【精選】05-30
初中美術教案(精選)05-30
初中美術教案[經典]05-30
關于初中美術教案09-19
初中美術教案(優秀)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