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2-07-14 00:06:0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匯編五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小學數學教案匯編五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里程表(一)

      教學目標:

      1.會看里程表,能從里程表中獲取數學信息。

      2.對照路線圖,能解決求兩地之間路程的`問題。

      教學重點:

      從里程表中獲取信息。

      教學難點:

      對照路線圖,解決求兩地之間路程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482-167+456863-(285+578)428+(547-398)

      【探究展示】

      下圖是“北京—西安”沿線各大站的火車里程表 。

      二、學生通過獨學、對學小展示完成任務。

      學生通過獨學、對學小展示完成。教師在巡視中發現共性問題,通過大展示完成,教師適當點撥。

      三、達標訓練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你覺得

      這節課哪個組表現得最棒?

      學生通過獨學、對學小展示完成。教師在巡視中發現共性問題,通過大展示解決,教師適當點撥。

      獨立完成后小組內交流,教師抽查。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用字母表示及其作用,能正確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及數量關系。

      【重點難點】

      能正確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及數量關系、計算公式等。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

      【談話導入】

      1、看到這些字母,你能立刻想到什么?

      課件出示:

      BTVsoskgNBA……

      同學們能很快的說出這些字母或字母組合表示的意義嗎?說明字母在生活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2、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式與方程。(板書課題)

      【復習講授】

      復習字母表示數

      1、結合談話導入說說用字母表示數有什么優越性?

      教師:用字母能簡明的表達數量關系、運算定律和計算公式,為研究和解決問題帶來很多方便。

      2、請同學們完成下面的練習。

     。1)填空。(課件出示)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寫在練習本上。

     、儆胹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時間,那么s=()。

     、赽乘5、6可以寫作(),還可以寫作();a乘h可以寫作(),還可以寫作()。

     、踑、b、c、d表示非0自然數,那么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可以用字母表示()。

     。2)訂正后提問:在寫含有字母的式子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3、師生共同總結在寫含有字母的式子時應注意的問題: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數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

     。2)省略乘號時,應當把數字寫在字母的前面。

     。3)數與數之間的乘號不能省略。加號、減號、除號都不能省略。

      4、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81頁的第一個“做一做”。

     。2)根據題意寫出各式表示的意思。

      一種滾筒式洗衣機,單價a元,商城第一天賣出m臺,第二天賣出9臺。

      m-9表示()m+9表示()

      ma表示()9a表示()

     。╩+9)a表示()(m-9)>a表示()

      答案:

     。1)

     。2)第一天比第二天多賣出的臺數

      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賣的.臺數

      第一天賣的錢數

      第二天賣的錢數

      兩天一共賣的錢數

      第一天比第二天多賣的錢數(或第二天比第一天少賣的錢數)

      【課堂作業】

      教材第82頁練習十六第1、2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要求學生自己檢驗。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第8課時式與方程(1)

      在寫含有字母的式子時應注意的問題: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數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

      2、省略乘號時,應當把數字寫在字母前面。

      3、數與數之間的乘號不能省略。加號、減號、除號都不能省略。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除法估算》選自蘇教版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教科書數學第九冊P51的內容。

      教學思路

      小學數學應該與現實生活相聯系,使學生的學習更具有現實性、趣味性和挑戰性!肮浪恪痹趯嶋H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與其他知識也密不可分。因而,在教學“除法估算”這一部分內容時,設計圍繞從學生剛經歷的秋游活動來展開,讓學生獨立思考以發現估算的題材、自主探索以感知估算的價值、小組合作來交流估算的策略、嘗試解題來總結估算的方法、實踐運用以提高估算的能力。

      設計理念

      1、數學教學活動要關注學生的個人知識和直接經驗

      新的《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明確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此,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把學生的個人經驗(除法計算)、直接經驗(秋游的感受)和現實世界(生活中的數學)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資源。

      2、注重學生自主性和個性化的學習

      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獲得知識,激勵學生自得自悟。并且注意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經驗,尊重他們不同的思維方式,讓數學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教學目標

      1、經歷除法估算方法的探索過程,理解并掌握估算的方法。

      2、能靈活運用估算方法解決實際的問題。

      3、在探索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培養探索意識、合作意識、創新意識,并獲得積極的、成功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秋游場景引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上課后,出示秋游時拍的照片,詢問學生當時的心情,一下就讓學生回想起秋游那天的情景,因那天是遠足秋游,學生對步行印象極深。在導入新課前,就提供路程和時間,讓學生進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的復習,求出同學們步行每小時大約行多少米。接著讓學生把計時的單位改小,繼續求每分鐘的步行速度,便于我們判斷走得比較快還是慢。此時順利進入了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估算的教學中。

      二、創設問題情景,激勵學生自行探究。

      1、關于所需車輛的計算:

      師:同學們走的速度很快呢,是玩的.心情很迫切吧!怪不得有同學問老師:“為什么不坐車呢?大家想知道原因嗎?”

     。1)出示題目并講述:老師聯系車子的時候只有中型客車,每輛車子可以坐44人,而我們四年級參加秋游活動的學生一共有235人,F在只有5輛車子可以用,你們認為夠嗎?

     。2)學生自己思考解答后交流。

      師:請同學來說說你的結果。(交流情況)

      生1:我覺得不夠。因為235÷44≈6(輛),要6輛車子才可以,F在只有5輛,所以不夠。

     。240)(40)

      生2:我認為夠了。235÷44,235的近似數取200,235÷44≈5(輛)。

     。200)(40)

      生3:我認為是不夠的,老師還沒有算在里面呢。

      生4:老師,我用小數做的行嗎?

      師:當然可以了。你課外知識真豐富!請你說說看。

      生4:我用235÷44≈5.3,把結果求近似數就是約等于5,所以我覺得5輛車就夠了。

      生5: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時不能把后面的直接去掉,應該要向前面進一。

      生6:我同意生5的觀點,5輛是不夠的。我是這樣想的:一輛車可以坐44人,那么5輛車大約可以坐44×5≈200(人),而200人<235人,多出來的人就坐不下了,要用6輛車才夠。

      師:是啊,多出來的人怎么辦呢?不去了嗎?

      師:我看,問題主要是在生1和生2的兩種解法中 235,也就是被除數的取近似數出現了分歧,那先來解決除數取近似數是怎樣統一的?

      生7:只要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數,保留整十數。

      師:其他同學有不同意見嗎?(生都搖頭表示沒有)。問題是被除數到底該怎么考慮求近似數呢?在現實生活中來考慮這個問題,哪一種更符合實際呢?

      生齊:生1說的那種。

      生2:我現在想想應該是不夠的,剛才沒有仔細考慮。

      師:那就是說,被除數取近似數時,要考慮盡量和原來的數接近。

      生8:老師,那230也接近235的,為什么要取240呢?

      師:誰能回答這個問題?

      生9:因為240÷40是整數6,計算方便,算得快。

      師:為什么會這么快?

      生9:因為我想乘法口訣:四六二十四

      師:這個方法真妙!把除數的近似數求出來后,用乘法口訣來想,找個最接近被除數的,把它取作被除數的近似數。你真會動腦筋!

      師:(小結)我們用估計的方法求出了5輛車是不夠的,所以決定遠足秋游,還能觀賞沿途風光呢,倒也是一舉多得。

      2.關于纜車票價的估算(出示纜車圖)

     。1) 理解價格表

      師:到了坐纜車的地方,同學們可興奮了。不知道有沒有同學注意到了這張價格表呢?你能看懂它嗎?(指名學生發言)

      生10:大人坐纜車上山要20元,上山、下山一起要30元。

      生11:大人光上山不下山是20元。兒童的票價是大人的一半。

      師:兩人說得都很棒,生11補充得更好,那按價格表的說明,同學們每人應該付多少錢呢?

      生12:(口答)30÷2=15(元)

      師:老師要負責付同學們的費用了。請大家幫忙算一下:一個人的票價是15元,我們班級有58名同學參加秋游,那么該付多少錢呢?

     。▽W生小組討論后交流)

      生13:我們小組認為老師要付15×58≈1200(元)

     。20)(60)

      生14:我們小組認為老師只要付15×58≈900(元)

     。60)

      師:怎么一下就相差了300元?該聽誰的呢?

      生15:我們小組是列豎式計算的,其實只要15×58=870(元)

      師:同樣是估算,相差300元,這里就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的情況,估算目的是計算快速,但也要注意準確。大家想知道事實上老師付了多少錢嗎?

     。▽W生紛紛猜測)

      生16:老師,我想您付的錢應該比870元少。

      師:為什么這么說?

      生16:因為我想集體乘坐應該可以優惠的,很多地方集體購票都可以打折的。

      師:你的生活經驗真豐富!的確如你所料,老師實際上付了775元。

     。ㄉ腥,紛紛點頭。)

      師:58個同學乘坐纜車,總共用了775元,你能算算自己用了約多少錢嗎?

      列式:775÷58 ≈

      生解答后交流:除數58的近似數是60,被除數考慮能被60整除,而又接近775,所以求近似數是780。師板書:775÷58 ≈ 13(元)

      三、提供數據信息,鼓勵學生自選解題。

      在學生掌握了除法估算的方法以后,出示一組信息,讓學生選擇其中對于自己想了解的情況有用的數據,進行計算解答,并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

      反思:

      這堂課上得生動活潑,同學們都投身于自己探究知識的活動之中。他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合作交流,終于發現了知識、領悟了方法,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我在實踐后的體會如下: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边@句話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的。也說明了學習應該是學生自己的實踐活動。以往教科書上枯燥的例題讓學生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而我們現在應該更加關注學生會關心什么、經歷了什么、對什么感興趣、在生活中想要發現些什么。因為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將學習和學生們的生活充分融合起來,讓他們在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中去尋找、發現、探究、認識和掌握數學。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學得積極主動,才會學得興趣盎然。

      2、估算與生活

      估算的內容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對量的描述,很多時候只要算出一個與精確數比較接近的近似數就可以了。這堂課的教學,讓學生把自己的經歷和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結合起來,因此培養了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過程:

      一、積累鋪墊

      1.引入:剛才的游戲有意思嗎?我們再來玩個游戲好嗎?(課前游戲:你來比劃我來猜)

      2.要求:剛剛我們根據比劃來猜測是什么事物,現在請同學們在紙上畫出題目的意思。

      3.出示第一關:中山路小學原有一個花圃是長方形,長4米,寬3米。校園擴建時,長增加了2米。(1)學生畫圖(2)對比交流

      4.從圖中你能求出什么?

      二、初步感知

      1.出示第二關:中山路小學原來操場是一個長方形,長40米。在擴建校園時,長增加了20米,這樣操場面積就增加了600平方米。原來操場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審題激需:你能想個辦法讓大部分同學都能理解題意順利闖關呢?(畫圖)

      3.看誰能把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都在圖中表示出來?(1)學生畫圖, (2)對比交流:

      4.現在圖有了,你能根據圖來求出原來操場的面積嗎?

     。1)學生嘗試,教師巡視。(2)討論交流:

      5.小結:從開始審題我們覺得有點困難,至現在大部分同學都能做出來,你有什么感受?(畫圖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畫圖能幫助我們思考……)

      三、再次體驗

      1.出示第三關: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寬30米的前操場。因為要造“牡丹公寓”,寬減少了10米,這樣前操場面積就減少了400平方米,F在前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審題后問:長方形操場是怎樣變化的?(寬減少)你能把寬減少在圖上表示出來嗎?

      3.學生畫圖,嘗試解答后交流:把題意表示清楚了嗎?能指著圖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嗎?(可能會有幾種方法,重點指出寬減少了,長不變,減少的長方形的長就是現在長方形的長。)

      4.小結揭題:我們順利闖過了第三關,你能談談畫圖對我們解決問題有什么幫助嗎?(清楚地找到數量之間的.關系)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之一畫圖(板書)。

      四、深入體驗

     。ㄒ唬┑谒年P:

      1.引入:應用畫圖的策略,我們來闖第四關。

      2.分層出示:

     。1)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40米,寬3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長增加了20米。這個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學生口答,再出圖列式)

     。2)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40米,寬3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寬增加了15米。這個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學生口答,再出圖列式)

     。3)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長40米,寬30米。擴建校園時,操場長增加了20米,寬增加了15米。這個操場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學生猜測。先獨立畫圖,再討論驗證。(得出不是增加1200平方米,應該大于1200平方米)

      到底增加了多少?學生解答后交流。(交流“整體”和“分塊”兩種思路)

      3.反思小結:從用經驗猜測,到畫圖驗證,最后到解決問題,你有什么啟發嗎?

     。ǘ┑谖尻P:

      1.引入:第四關我們都闖過了,下面我們要挑戰——第五關!

      2.出示第五關:中山路小學原來有一個長方形操場。如果這個操場的長增加20米,或者寬增加15米,面積都比原來增加600平方米。你知道原來操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嗎?

     。1)審題后問:與第四關有什么區別?(一個是“同時”,一個是“或者”)

     。2)學生畫圖解答后交流:(讓學生指了圖來說思路。重點交流長增加出來的長方形的長就是原來長方形的寬;寬增加出來的長方形的寬就是原來長方形的長)

      五、全課總結

      今天學習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教材第2頁例1、例2、例3,做一做及練習一第1-3題。

      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理解負數的意義,能正確的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會用負數靈活地表示一些實際問題,能比較熟練地在數軸上找到正數、0和負數所對應的點。

      2.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經歷負數產生的過程,體會負數的意義。具有數形結合的意識,深刻體會數軸形成的過程。

      3.激發學生對數的認識的興趣,感受負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正數、負數表示生活中的相反的量。

      教學難點:

      理解相反意義的量和對0的認識。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識負數

      (1)情境激疑

      同學們,剛才一上課大家就做了一組相反的動作,想想看,是什么?

      今天這節課咱們就從“相反”這個話題開始聊起:在咱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相反現象,比如太陽每天東升西落、車站上人們上車下車……

      你能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順著這位同學的思路繼續往下聊,走進數學你又有什么發現?

      1. 今年開學,四年級轉入15名同學,五年級轉出15名同學。

      2.在剪刀、錘子、布活動中,男同學贏了3次,女同學輸了1次。

      3.李叔叔做生意,三月份虧了3000元,四月份賺了8000元。

      怎樣用數學的形式來表示這些意義相反的量呢?出示。

      要求:簡潔,是讓別人也能一目了然。

      匯報,可能有以下情況。

     、僦苯颖硎 ( 簡潔但不明了)

     、谟梦淖直硎 (明了又不夠簡潔)

     、塾梅柋硎(簡明、清楚,一目了然)

      小結:現在人們就是用這種形式來區分意義相反的量的。

      (2)認識正、負數。

      你知道像這樣的數,叫什么數嗎?

      舉個例子來說?+3你會讀嗎?

      像(—2)這樣的數呢?

      怎么讀呢

      師介紹:加號在這里叫做正號,減號叫

      做負號。正數和負數表示意義相反的量。

      練習:讀出下面的數

      -100、+6.8、-1.8、36

      為了簡便,+36可以寫為36。也就是說通常情況下正號都可以省略。師板書。

      得出:正數有無數個,負數也有無數個,用……來表示。

      二、豐富新知,介紹負數歷史。

      同學們,我們今天從“相反”這個詞聊起認識了負數這個新朋友。其實對于負數的認識,在咱們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代的人,遇到這樣問題的時候,也想出了不同的方法。你想知道嗎?(課件演示或學習第4頁你知道嗎?)

      聽完介紹后你有什么感受?

      接下來再讓我們回到生活中,找一找在咱們身邊又有哪些負數?(板書課題:負數)

      三、生活中的應用

      1.在溫度計上認識負數

      我的一位朋友喜愛出門旅游,這是他所定的幾個備選城市,我幫他留意了一下氣溫情況,一起來看一下

      (1)(多媒體播放城市天氣預報:哈爾濱-15--3℃,北京-5-5℃;上海0-8℃;?12-20℃)

      得出:0℃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正好是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點,換句話說也就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所以它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板書0,并用集合圈將正數、負數、0進行分類)

      那你知道0度是怎么來的嗎?

      介紹:瑞典天文學家攝爾秋思,他把自然狀態下的水剛開始結冰時的溫度,規定為0℃。

      (2)溫度計。

      生活中用什么工具來測量溫度嗎?(課件示:生活中常用的溫度計)

      介紹:攝氏度、華氏度,每格代表1℃。

      2.電梯里的負數

      叔叔上五樓開會,阿姨到地下二樓取車,應按哪兩個鍵?(5、-2)

      5和-2是以什么為分界點的呢?

      3.海拔高度中的負數

      世界峰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出8844.43米。如果把這個高度表示為+8844.43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魯番盆地的高度應表示為( )米,海平面的高度為( )米。

      練習

      如果大雁向南飛30米記作+30,那么向北飛50米記作( )。

      如果體重增加4千克用+4表示,那么-1.5表示( )。

      4.數軸上的負數

      出示例3

      你能在一條直線上表示出他們運動后的.情況嗎?(強調以誰為分界點,以什么方向為正。兩種說法)

      指出:在一條直線上,確定了0(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就形成了一條數軸,剛才大家所說的就是數軸的形成過程。

      現在你能在數軸上找到他們運動后的位置嗎?

      完成練習

      (2)如果小華的位置是+11米說明她是向( )行( )米。(指出+11的位置,體會數軸是無限長的。)

      (3)如果小剛先向東行5米,又向西行8米,這時小剛的位置為( )米。

      (分層拓展)

      5.運動場上的負數

      劉翔在第十屆世界田徑錦標賽半決賽中110米欄的成績是13秒42,當時賽場的風速是每秒-0.4米,你知道風速每秒-0.4米的意思嗎?

      四、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負數,了解負數在生活中的一些作用,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負數還有更加廣泛的用途等待著大家繼續去了解。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1-04

    小學數學教案08-29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7-25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5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7-22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