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數學《分數與除法》教案(精選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五年級數學《分數與除法》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五年級數學《分數與除法》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兩個整數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2.使學生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3.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1.理解歸納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2.用除法的意義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圓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分數的產生和意義。在進行測量、分物或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我們常用分數來表示。那么什么是分數呢?(學生回答分數的意義)
課件出示練習題
(1)把一根鐵絲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長度是這根鐵絲的幾分之幾?這道題把誰看作單位“1”?
(2)把9個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這些香蕉的幾分之幾?每份有幾個?
(3)把1包餅干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1/2)包。
引入:知識與知識之間存在著許多密切的關系,這節課我們來研究一下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系。(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課件出示習題
(1)把18個蛋糕平均分給3個人,每個人分得多少個?(列式計算)
(2)把6個蛋糕平均分給3個人,每個人分得多少個?(列式計算)
師:這兩道題都是我們學過的用除法來解決的問題,計算的都是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這道題。
出示例1:把1個蛋糕平均分給3個人,每個人分得多少個?
師:這道題該怎樣列式呢?(學生列式,師板書:1÷3)
師:1÷3表示什么意思?
生:1÷3表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給3個人,求一個人分得多少。
師:好,這道題也是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也是平均分的問題,所以也要用除法來計算。那么,你知道每人分得多少個嗎?
生:1/3個。(師板書)
師:大家都認為是這樣嗎?(是)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教師出示課件,學生邊說邊演示:我們把這個圓看作這個蛋糕,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人得到其中的一份,也就是這個蛋糕的.1/3。
師:請大家看,每份都是1/3,每個人得到的是多少個蛋糕呢?
生:1/3個。
師:在分物時,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我們就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所以每個人分得的蛋糕就是個。
教師說明:1÷3表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給3個人,求每人得到多少個,而我們通過演示知道了每人得到1/3個。所以1÷3的結果就是1/3。(板書“=”)(齊讀算式)
師:一個蛋糕平均分給3個人,我們知道了每人分得1/3個,現在要分一些其它的物品,你會嗎?(課件出示例2)
指名讀題
師:誰能列出算式?
生:3÷4(師板書)
師:這道題是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也是用除法來計算的。究竟每人分得多少塊月餅呢?老師為每個小組都準備了學具(3個圓片),現在請大家利用手中的學具一起動手分一分,看看到底每人分得多少塊月餅。
小組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師:大家都有了結論了,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來給大家說一說你們小組的結論是什么?
(小組邊匯報,邊演示)
小組1匯報:我們小組是一個一個分的。我們先把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1份,也就是1/4塊。
師: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一下嗎?
小組1:1÷4=1/4塊。
師:好。請接著匯報吧。
小組1:接下來,我們按照同樣的方法分其他兩個圓。最后每個人分到的是3個1/4塊,也就是3/4塊。
師:大家認為他們的方法可以嗎?(可以)我們再來一起回憶一下他們的方法。(教師邊敘述方法,邊進行課件演示)
師:還有沒有和這組方法不同的?
小組2匯報:我們小組是把3個圓疊放在一起,把它們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1份,拼在一起就得到了3/4塊。
師:(課件演示方法二)這種方法是把3塊月餅放在一起,把它們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了其中的一份,也就是3塊月餅的1/4,拼在一起就是3/4塊。
師:通過大家操作我們知道了每人得到了3/4塊月餅(板書3/4塊)。有些同學是一塊一塊分的,有些同學是3塊一起分的,但這兩種不同的方法都得到了3/4塊,也就是說3÷4的結果就是3/4。
師:請大家看一看,今天這兩道除法算式的結果都是什么數?(分數)請大家想一想,分數與除法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小組討論
生:我們發現,被除數就是分子,除數就是分母。
師:你能試著表示出來嗎?
生:被除數÷除數=被除數/除數(師板書)
師:如果用a來表示被除數,b表示除數,你能用字母來表示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系嗎?
生1:a÷b=a/b(師板書)
生2:老師,我認為還要寫上b≠0。
師:為什么b≠0?
生:因為b表示除數,除數不能為0。
生:分數的分母也不能等于0。
師:好。通過觀察思考,我們知道了分數與除法存在著這樣的關系(齊讀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師:我們知道,兩個整數相除,商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反過來看看,分數能不能表示兩個整數相除呢?
學生觀察算式,思考
生:可以。比如3/4=3÷4。
課件出示,齊讀:兩個整數相除,商可以用分數來表示,要用除數作分母,被除數作分子。反之,一個分數也可以看作兩個數相除,分數的分子相當于除法中的被除數,分母相當于除數,
分數線相當于除號。
師:我們通過學習了解了分數與除法的聯系,那么分數與除法有什么區別呢?
請學生觀察黑板算式,和同學討論。
學生匯報,教師總結:除法和我們學過的加法、減法、乘法一樣,是一種運算;而分數是一種數,同時分數也可以表示兩個數相除。
三、鞏固練習
1.用分數表示下列算式的商
7÷13=3÷11=8÷5=
9÷16=m÷n=
2.試一試
()÷7=4/71÷()=1/3
7/9=()÷95/8=()÷()
3.把1千克葡萄干平均裝在2個袋子里,每袋重多少千克?平均裝在3個袋子中呢?
4.填空(練習十二3題)
5.把5米長的繩子平均截成8段,每段長(5/8)米,每段繩子的長度是全長的(1/8)。
四、全課總結
小學五年級數學《分數與除法》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通過觀察、比較、發現、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并會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2、運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探索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分數與帶分數互化的算理,會正確進行互化。
教學重點:
1、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表示除法的商。
2、運用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正確進行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
教學教法:
為了完成上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主要采用創設情境法、引導探究發現、歸納等教學方法。在探索知識本質規律處適當給予啟發、指導、點拔,幫助學生完成探索知識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出新知。
課件播放“分餅”情境,學生觀察說出相應的除法算式和用分數表示每人分得的塊數。這個環節承接了上一節課學生熟悉的分餅情境,引出“除法”與“分數”這兩個教學內容的主角。
二、探究發現,歸納認知。
1、分數與除法的關系。這時教師及時將學生分餅的思維順向發展,快速練習
(1)、把a塊餅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塊?
(2)、把a塊餅平均分成b份,每份是多少塊?
學生先寫出除法算式,再用分數表示結果,教師板書
1÷2=1/2塊
9÷4=9/4塊
a÷8=a/8塊
a÷b=a/b塊
通過這個練習完成從個別到一般的思維過渡,為充分發現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創造條件。
2、歸納認知,明確關系。
(1)、學生觀察思考:分數和除法有怎樣的.關系?
(2)、匯報發現。
板書:被除數÷除數=
(3)、引導思考:在除法中除數不能為0,那在分數中應該有怎樣的規定呢?
學生討論得出:分母不能為0。
板書:(除數不為0)。
3、嘗試用字母表示。
4、及時練習。
2÷3=8÷7=16÷5=10÷12=
5/6=()÷()13/15=()÷()
12/7=()÷()100/6=()÷()
(二)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
怎樣把7/3化成帶分數呢?怎樣把2化成假分數?
1、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師出示溫馨提示,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2、檢測合作學習效果。
3、師做針對性點評。
4、及時練習。
課本40頁第2題。這個環節引導學生探索出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方法,并采取邊學邊練的形式,使知識得到及時鞏固。
四、全課小結,學生談收獲。
學生總結出本課的知識點,對本節課的學習形成一個完整的認識。
板書設計:
板書是一節課的縮影,我的板書就是抓住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來進行設計的。
小學五年級數學《分數與除法》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49~50頁的內容及練習十二1~12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并會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明確可以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探究,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經歷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的探究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觀察、探究,滲透辯證思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教學難點:
理解可以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數單位是什么?它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把一根鐵絲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長度是這根鐵絲的幾分之幾,把誰看作單位“1”?
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書:5÷9
如果商不用小數表示,還有其他方法嗎?學習了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后,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板書課題:分數與除法。
二、新課講授
1.教學例1:出示題目
(1)列出算式。(板書:1÷3=)
(2)討論:1除以3結果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3)教師畫出示意圖。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應是這個蛋糕的,就是個“1”。
板書:1÷3=1/3(個)
2.教學例2:出示題目
(1)動手操作。拿出三張同樣大小的圓形紙片,把它看作3塊餅,用剪刀把它們分成同樣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結果,教師總結幾種不同的分法。
(3)歸納:從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塊餅平均分成4份,無論怎樣分,每一份都是3塊餅的,即3個塊,把3個塊餅合起來就是1個餅的,即塊,因此,3÷4=3/4(塊)。
由此可見,不僅可以理解為把1塊餅(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的'數,也可以看作把3塊餅組成的整體(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1份的數。
學生相互說說表示的意義。
3.教學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1)觀察1÷3=3÷4=這兩道算式,
想一想
、賰蓚(非0)自然數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數商的情況下還可以用什么數表示?
、谟梅謹当硎旧虝r,除式里的被除數,除數分別是分數里的什么?
、鄯謹蹬c除法的關系是怎樣的?
(2)總結三點
、俜謹悼梢员硎境ǖ纳。
、谠诒硎境ǖ纳虝r,要用除數作分母,被除數作分子。
、鄢ɡ锏谋怀龜迪喈斢诜謹道锏姆肿,除數相當于分數里的分母(強調“相當于”一詞)。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3)如果用a表示被除數,b表示除數,那么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可以怎樣表示
板書:a÷b=a/b(b≠0)
(4)這里的b能為0嗎?為什么?
明確:兩個整數相除,商可以用分數表示,反過來,分數能不能看作兩個整數相除?(可以,分數的分子相當于除法中的被除數,分母相當于除數)
(5)分數與除法有區別嗎?區別在哪里?
(分數是一種數,但也可以看作兩個數相除,除法是一種運算)
4.教學例3:出示題目
(1)列出算式。板書:7÷10
(2)怎樣計算?。7÷10=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練習十二的第1、2題:獨立完成,訂正時說一說怎樣計算。
第3、4題:做在書上,集體訂正。
第5、6題:獨立完成,訂正時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3.作業:練習十二7----11題,選作12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分數與除法
例1:1÷3=1/3(個)
例2:3÷4=3/4(個)
例3:7÷10=7/10
小學五年級數學《分數與除法》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應用;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歸納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分數的數感培養,以及與除法的聯系.
教學難點:
抽象思維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鋪墊復習,導入新知[課件1]
1,提問:A,7/8是什么數它表示什么
B,7÷8是什么運算它又表示什么
C,你發現7/8和7÷8之間有聯系嗎
2,揭示課題.
述:它們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系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板書課題: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二,探索新知,發展智能
1,教學P90.例2:把1米長的鋼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長多少
提問:A,試一試,你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
板書:用除法計算:1÷3=0.333……(米)
用分數表示:根據分數的意義,把1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米的1/3,就
是1/3米.
B,這兩種解法有什么聯系嗎
(從上面的解法中可以看出,它們表示的是同一段鋼管的長度,所以1÷3和1/3是相等的關系.)
板書:1÷3=1/3
C,從這個等式中,我們發現:當1÷3所得的商除不盡時,可以用什么數來
表示也就是說整數除法的商也可以用誰來表示
2,教學P90.例3:把3塊餅平均分給4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塊[課件3]
(1)分析:A,想想:若是把1塊餅平均分給4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怎么列式
B,同理,把3塊餅平均分給4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怎么列式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數來表示呢
板書:3÷4=3/4
(2)操作檢驗(分組進行)
、侔3個同樣大小的圓看作3塊餅,分一分,看每個孩子究竟能分得多少塊餅
、诜答伔址.
提問:A,請介紹一下你們是怎么分的
(第一種分法:把3塊餅一塊一塊地分,每個孩子分得每個餅的1/4,共得3個1/4塊,也就是3/4塊.)
(第二種分法:把三塊餅疊在一起分,每個孩子分得3塊餅1/4的,拼起來相當于一塊餅的.3/4,也就是3/4塊.)
B,比較這兩種分法,哪種簡便些
※把5塊餅平均分給8個孩子,每個孩子分得多少說一說自己的分法和想法.
3,小結提問:A,觀察上面的學習,你獲得了哪些知識
板書:被除數÷除數=除數/被除數
B,你能舉幾個用分數表示整數除法的商的例子嗎
C,能不能用一個含有字母算式來表示所有的例子
板書:a÷b=b/a(b≠0)
D,b為什么不能等于0
4,看書P91深化.
反饋:說一說分數和除法之間和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
板書:分數是一個數,除法是一種運算.
三,鞏固練習[課件5]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5÷824÷2516÷497÷139÷9c÷d
2,口算.
7÷13=()÷9=1/2=()÷()8/13=()÷()
3,7/10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這樣的()份的數.1÷21表示兩個數(),還可以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
四,全課小結
當兩個自然數相除不能整除時,它門的商可以用分數表示,由于除法是一種運算,而分數是一種數,因此,我們只能說被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子,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母.故此,分數與除法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在整數除法中零不能作除數,那么,分數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五,家作
P93.1,2,3
板書設計: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例2:1÷3=0.333……(米)=1/3(米)例3:3÷4=3/4
被除數÷除數=除數/被除數
a÷b=b/a(b≠0)
分數是一個數,除法是一種運算
小學五年級數學《分數與除法》教案 篇5
一、借助實物,初步理解。
1、創設情境,出示問題:老師出示一個蘋果,提出問題:如果把這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同學,每人分幾個?誰來分一下?
生:用小刀把蘋果從中間切開,平均分成兩份。
說明每份是這個蘋果的二分之一。
師:誰能列式?
生:1÷2=0.5(個)。
師:誰能用分數來表示商?
生:二分之一。
師:計算除法,在得不到整數商時,除了可以用小數外,還可以用分數表示,今天我們來研究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評:開頭點題,節省了時間,用學生熟悉的事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2、觀察實物,探索原理。
師:如果我們把這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該怎樣分?
學生上臺分一分。學生邊分邊說: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四分之一個。
評:借助實物操作與演示,學生很容易直觀理解一個的二分之一就是二分之一個、一個的四分之一就是四分之一個的道理。并且能夠遷移類推得出結論:一個的幾分之幾就是幾分之幾個。
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1、講故事,提出問題。
昨天晚上,老師做了3張餅,可香了,剛要吃飯的時候,對門家的小姑娘來了,進門便是客,我們一家三人熱情地邀請她與我們共進晚餐,吃完飯后,我一看,三張餅全吃完了,你能計算出我們平均每人吃幾張餅嗎?
評:簡短的小故事,吸引了學生探索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畔耄航處煶鍪救龔垐A形紙片,說明:用三張圓形紙片代替三張餅,現在如果要平均分給你們組四個人,你該怎樣分?每人想出一個辦法。
、圃u:小組內交流,在組長的帶領下,評選出你們認為最合理、最簡單的方法。
、欠郑焊鶕⻊偛胚x出的辦法,利用手中的學具(三張圓形紙片、剪刀、彩筆)剪一剪、分一分,并且把組長的那份涂色。
、葏R報:小組間交流匯報,爭論、補充。
生1:我們小組是一張餅、一張餅的分,把每張餅都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一份。三張餅都吃完后,就是每人吃了3個四分之一,也就是四分之三張。
生2:我們是把3張餅摞起來,再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四分之一,再拼起來就是四分之三張。
生3:我們是先把2張餅從中間切開,每人分半個餅,再把第三張餅平均分成4份,每人一份,又分了四分之一,前面的半個是四分之二張,一共每人吃了四分之三張。
、稍u價:自由發表意見,評價哪組的分法最好。
生1:我認為第一種分法最好,因為我們吃的時候就是這樣分的.。
生2:我認為第2種方法好,因為這樣分簡單,而且先分好了再吃更顯得公平。
師總結:剛才同學們都說的很有道理,而且你們說的清楚明白。說明我們同學的語言表達能力越來越強了。
師生一起板書出答案。
評: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不單是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為什么,小組合作過程是本節課的創新之處,也是學生求知的內在需要和渴望。小組合作過程分:想、評、分、匯報、評價五步完成,要求具體,分工明確,既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又有交流、操作的時間,使各個環節都高效有序地進行。體現了小組學習的實效性。
3、觀察比較,尋求規律
師:觀察黑板上三個算式,找出被除數、除數與商中的分子、分母有什么關系。
學生回答,得出結論:被除數÷除數=被除數/除數
師:如果用字母a、b表示,該怎樣表示?
生:a÷b=a/b
師:在除法中,對除數是怎樣規定的?
生:除數不等于0。
師:那么,分數中應該誰有限制呢?
生:b≠0。
評:打破原有學習模式,放手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得出公式,這樣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練習鞏固,加深理解。
1、閱讀課本102—103頁內容。
2、練習題略。
四、學生回顧,全課小結。
師:在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你能用這節課學到的知識,編出不同的數學問題來嗎?
總評:“新課標”的重要理念之一是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和也已有的生活經驗。課始就設計分蘋果,既貼近學生生活,又直觀容易理解。這樣在課的開始,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了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同時促進學生主動構建相關的數學知識。
教學整個過程注重了學生興趣的激發與主動性的參與,在小組合作中,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與別人交流,動手操作!皠邮謱嵺`、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痹诮虒W設計中注意體現這一理念,在主動的、互相啟發的學習活動中是學生逐步掌握數學的思想方法,受到數學思維的訓練,獲得知識,發展能力。
小學五年級數學《分數與除法》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P49l。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兩個整數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會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2.使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3.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滲透辯證思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和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2.用除法的.意義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具準備:
課本主題掛圖,圓形紙片(4—5張)。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復習導入
1.填空。
6表示()。
7(2)的分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分數單位。10(1)
2.問題引入
師:5除以9,商是多少?(板書:5÷9=)如果商不用小數表示,還有其他方法嗎?有了分數,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怎樣用分數表示除法的商,認識“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板書課題:分數與除法
二、探索研究,學習新知
。ㄒ唬┙虒W例1
1.出示主題掛圖,讀題后,指導學生根據整數除法的意義列出算式。
2.討論:1除以3結果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3.匯報討論結果:
生:我解答這道題的列式是1÷3,可以把一個蛋糕看作單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可以用分數1111來表示,1個蛋糕的就是個,所以,1÷3=。3333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1÷3=
。ǘ┙虒W例3
1.出示主題掛圖,讀題后,引導學生列出算式:3÷4。
2.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拿出三張同樣大小的圓形紙片,把它看作3塊餅,用剪刀把它們分成同樣大小的4份。
引導學生邊分邊思考:我們把誰看作單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你想怎樣分?教師巡視,參與指導。
3.匯報演示分得的過程及結果,教師根據學生匯報總結不同的分法。
方法一:可以一個一個地分,先把每塊月餅平均分成4份,每塊可分得4個
個11(個)答:每人分得個。331,3塊月餅共分得124113,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可分得3個,合在一起是塊。
3塊月餅,4方法二:可以把3塊月餅疊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份,拿出其中的1份,拼在一起就得到
所以每人分得3塊。(如圖)
板書:3÷4=
4.理解。師:33(塊)答:每人分得塊。443塊月餅表示什么意思?
指導學生說清理解:表示把3個月餅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1份的數;還可以表示把1個月餅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3份的數。師:去掉單位名稱,你能說一說3表示的意思嗎?
可以放手讓學生說一說,歸結明白:可以表示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3份的數;還可以表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1份的數。
小學五年級數學《分數與除法》教案 篇7
一、教學內容
分數與除法
教材第66頁的例3及做一做。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2,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三、重點難點
1.理解、歸納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2.用除法的意義理解分數的意義。
四、教具準備
圓片。
五、教學過程
。ㄒ唬┮。
老師:5除以9,商是多少?(板書:5÷9=)如果商不用小數表示,還有其他方法嗎?學習了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后,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板書課題: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ǘ┙虒W實施
1.學習例3。
(1)板書例題。
小新家養鵝7只,養鴨10只。養鵝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
(2)指名讀題,理解題意并列出算式。板書:7÷10
(3)利用除法和分數的關系得出結果。
7÷10=
所以養鵝的只數是鴨的。
三)思維訓練
1.把8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13段,每段長多少米?
2.把一個5平方米的圓形花壇分成大小相同的6塊,每一塊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數表示)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觀察、操作,同學們發現了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系。分數的分子相當于除法的被除數,分數的分母相當于除法的除數,除號相當于分數的分數線。
后記:
小學五年級數學《分數與除法》教案 篇8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引進新課
1、把8個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得幾個?誰能列式?
2、把4個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分得幾個?
這兩道題,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一份是多少,什么方法來計算?
二、激思討論,探討新知識
1、教學例1。
。1)把1個餅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分得幾個?怎樣列式?
。2)求每人分得幾個?用除法來列式。那每人到底分得多少個餅呢?你是怎么想的?(課件演示:一張餅的1/3就是1/3張餅。)
2、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分數與除法”。讓學生提出學習這一節課想知道的問題。
【設計意圖:運用學生對已有知識“分數的意義”和“除法的意義”的理解,溝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讓學生明確在計算除法的時候,往往得不到整數的.結果,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三、實際操作,尋找規律
教學例2。
1、把3張餅平均分給4人該怎么計算呢?“3÷4”表示什么意思?現在每人能分得一張餅嗎?
2、指導學法,讓學生動手操作:利用3個圓形紙片,動手折一折、剪一剪、分一分,看看平均每人能分到多少塊?
3、各組匯報分法及分的結果。
組1:我們是把這3張餅,每個都平均分成4塊,一共分成12塊,每人得3塊。
組2:一個餅一個餅地分。先將第一個餅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一份;
將第二個餅也平均分成4份,每人也分得其中的一份;將第三個餅同樣平均分成4份,每人又分得其中的一份。將每個人得到的餅拼在一起,也是3/4張餅。
組3:三個餅疊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一份。每人分得3張餅的1/4,也是3/4張餅。
4、電腦屏幕顯示三種分法,讓學生嘗試說出推理過程。
。1)把3個餅平均分成4份,我們可以吧什么看作單位“1”?一份是多少個餅?一份是三個餅的幾分之幾?
。2)從屏幕顯示和操作,我們可以看出:1個餅的3/4就是3個餅的1/4。
。3)3/4就是哪一算式計算的結果?
。4)3/4個餅表示什么意義?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把3張餅平均分成4份”,完成了從觀察到想象,從個別到其他的思維過渡,同時為充分發現分數和除法的關系創造了條件!
四、比較分析,分析規律
1、觀察等式1÷4=1/4,3÷4=3/4,,3÷5=3/5發現除法和分數有怎樣的關系?
2、你發現分數與除法有什么聯系?為什么用相當于?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重點要引導學生發現:分數恰好是相應除法算式的結果,發現除法算式各部份與分數各部份的關系,并指導學生用準確的語言進行表述,比如“被除數相當于分數的分子”中的“相當于”而不是“就是”,便于學生認識到分數與除法既相聯系又相區別!
板書:被除數÷除數=被除數/除數這個等式還有注意什么?在分數中分母能是零嗎?為什么?
3、如果用字母a、b分別表示被除數、除數這個等式該怎樣寫?這里哪個字母不能是零?
4、聯系復習時3÷5=3/5,現在你能運用分數和除法的關系來說明嗎?
5、小結:一個分數不僅可以表示一個得數,也可以看作一個除法算式。
五、多層練評,反饋總結
1、75頁自主練習1,生獨立完成。
7÷12=()/()4÷3=()/()
9/5=()÷()3/8=()÷()
2、單位之間的互化。
7分米=()/()米3克=()/()千克
23分=()/()時59秒=()/()分
3、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4、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五年級數學《分數與除法》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1.教材從“分蛋糕”的實際情境引入,引導學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結合分數的意義得出結果,從而得到兩個關系式:1÷2=1/2,7÷3=7/3。再引導學生比較兩組關系式,發現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分數中分母的相當于除法中的除數,因為0不能作除數,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
2.學習本節課也便于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好的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等。
學情分析
1.通過課前與學生交流獲得學生掌握舊知的情況。
2.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理解了分數的意義和除法的意義,具有一定的.操作畫圖能力和小組合作能了,知道了出書不能為0。
3.假分數與帶分數的互化在以后的應用中較少,因此要求不必過高,難度不要過大,只要學生會做就可以了。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和掌握除法和分數的關系,能用分數表示兩個自然數相除的商;
2、能應用這種關系把整數表示的低級單位的單名數改寫成用分數表示的高級單位的單名數,
3、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和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分數與除法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應用;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歸納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分數的數感培養,以及與除法的聯系。
教學難點:抽象思維的培養。
小學五年級數學《分數與除法》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六年制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分數除法》的整理與復習
【單元主題分析】
本單元的概念比較多,尤其是比的初步認識這節中相似的概念較多,并且容易混淆,因此復習時要著重使學生弄清各個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計算是數學的基礎,做題時掌握計算方法,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在做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時,注意運算順序,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計算,并通過交流了解其他算法。值得強調的是: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也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但是,在計算過程中把除法轉化為乘法,對學生來說是數學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另外,分數除法應用題歷來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它經常需要學生靈活應用數量之間的關系。。分析數量關系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個重要步驟。讓學生知道分數應用題應該怎樣想,學會思考的方法。還可以將它與比的應用進行對比,發現這兩種題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復習目標】
1、學生自主復習本單元的概念,進一步掌握本章所學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法則,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題能力。引導進一步理解分數除法和比的意義、計算及應用。
2、通過梳理與溝通,讓學生感悟相關知識的聯系和區別。如分數乘除法解決問題,求比值、化簡比,比和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等。
3、培養學生良好的復習習慣。
【復習重點】
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分數除法、求比值以及化簡比的計算;會正確地用方程或算術方法解答文字題。
【復習難點】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方程或算術方法解答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和稍復雜的分數除法應用題,提高學生解答分數應用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課件、練習紙
【復習過程】
一、回顧整理、匯報交流
師:昨天,老師布置同學們復習并整理分數除法這一單元,完成了嗎?把你整理的內容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吧!
。ㄉ〗M交流)
師:我選了幾份有代表性的,想看看嗎?
。▽W生匯報)
、俸唵瘟谐霰締卧峋V②總結出個別重要的知識③雖然知識點零碎,但很全面
師:能把這么多零碎的知識全面的總結出來,看來你們很用心地對本單元進行了復習!可是,你們知道嗎?復習不僅僅是回顧所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找到知識間的聯系,總結出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溫故而知新!
二、練中梳理、溝通聯系
師:請看(出示線段圖)什么圖?仔細看,你能看明白什么?
生:b是單位“1”,分成了5份,a占了3份;a是b的—理解的真好!
師:它可以用一個怎樣的數量關系式來表示呢?
生:b×=a
師:你能把它改寫成兩個除法算式嗎?
生:a÷b=
a÷=b
師:為什么這樣改?(積÷因數=因數)
所以說,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相同,都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師:想一想,兩個數相除還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示?
生:比。
師:什么是比?
師:那么a比b是?
生:a:b=
師:是什么?(比值)
它還可以表示a與b的比是3:5
在a÷b=這兒它是商
看來,比與分數以及除法之間,是有一定的聯系的。有什么聯系呢?
。ㄉf,然后示課件)
有沒有區別呢?(運算、數、關系)
師:既有密切的聯系,又有本質的區別!
師:好了,下面看這兒a÷=b,如果a是2,你能算出b是多少嗎?
。ㄉ嬎悖
師:說一說,怎么算的?
師:除以,算的時候變成了乘,依據什么?
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是什么?(生說)
乘除數的倒數,這樣,就把分數除法的計算轉化成了乘法。(示轉化)
師:想一想,像這樣,a是2,b是,a與b的比還是()嗎?
。ㄉ姓J為是,有的'認為不是)
師:究竟是不是呢?(算算看)
生:(①2÷=2÷=2×=)→這是求比值的方法,得到比值還是
師:②看看這種方法可以嗎?2:=(2×3):(×3)=6:10=3:5=
↓↓
為什么前項×3后項也×3?
這是通過化簡比,得出結果還是3:5
問:化簡比依據是什么?
對比:誰能說一說:求比值與化簡比有什么不同?
生:求比值可以用前項÷后項,是一個商,結果可以是小數,分數或整數。
而化簡比是根據比的性質,化成最簡整數比,結果必須寫成比的形式。
師:其實,求比值的計算中,常常會用到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三、解決問題,提升方法
1、根據線段圖提簡單的分數除法問題
師:如果a是六年級女生有300人,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生:六年級總數?
師:可以嗎?還可以怎么提?(示題)會做嗎?
生:300÷
師為什么用除法?題目的關鍵是哪句話?
生:女生是男生的
師:根據條件,可以寫出什么數量關系式?
生:(男生)×=300
師:現在知道為什么用除法了嗎?
師:還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〤=300
2、稍復雜的分數除法問題
師:如果把條件換一換:女生比男生少怎么做呢?
。ㄉ,然后匯報交流)
師:對比這兩題,你有什么發現?
生:男生是單位“1”,未知。
師:求單位“1”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可以用方程,也可以用除法。
師:用除法做是根據了除法的意義,而用方程相當于順著題目的意思列式,把分數除法問題轉化成分數乘法法問題,這樣就簡單了。
3、比的應用
師:我把題目全換一換(示投影),變成了什么問題?
生:比的問題
師:能直接列式嗎?
生:列式解答
師:把比轉化成分數
問:為什么不用方程?
生:單位“1”知道,是800人。
師:這種按比分配的問題,也轉化成了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問題。
小結:這樣把知識聯系起來,問題就簡單多了,應用起來也更靈活了!
四、綜合練習,自我檢測
師:經過我們再次整理,就把本單元這些散落的知識點穿在了一起,形成一個知識網。找到了聯系,明確了方法,老師這兒還有一份檢測題,有信心完成嗎?
。ǚ职l練習紙,根據完成情況反饋交流)
。ǚ治鲥e因,大多是計算出錯)
小結:看來掌握方法固然重要,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也很重要!
五、課堂小結
師:咱們六年級的同學,面臨對小學六年所學知識的復習。希望今天這節課對你們以后的學習能有所幫助,有所啟發!
附練習題
一、填空
1、8:10==40÷()=()(填小數)
2、20千克:0.2噸的比值是(),最簡整數比是()。
二、計算
÷2÷
×8÷(÷
三、應用
一本書的是80頁,已看的與未看的頁數比是9:1。已經看了多少頁?
【小學五年級數學《分數與除法》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分數除法》教案01-31
小學數學分數與除法教案11-22
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分數與除法》04-04
《分數除法》數學教案01-02
數學教案-分數與除法08-16
小學五年級數學《分數與除法》教案(經典)06-18
小學五年級數學《分數與除法》教案06-07
數學《分數除法》教案15篇01-31
數學《分數除法》教案(精選20篇)06-21
小學五年級數學《分數與除法》教案【通用】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