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三年級數學教案>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時間:2022-08-23 09:02:12 三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模板集錦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模板集錦5篇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三年級下冊 第8頁。

      教學目標:

      1、了解除了東、西、南、北這四個方向外,還有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2、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4、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過程

      一、布置課前預習:

      1、查找有關指南針的資料。

      2、尋找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二、 談話導入

     。ǔ鍪菊n本情境圖)

      通過前幾堂課的學習小明學會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今天他帶了一個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來到校園中的操場上,準備繼續學習更多與方向有關的知識。你們猜他帶的是什么?( 指南針)

      三、 學習新課

      1、了解指南針的歷史和使用方法,增強民族自豪感。

     。ǔ鍪局改厢槇D)由學生匯報交流預習1收集的資料,教師給予歸納,并重點指導怎樣利用指南針辨別方向: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早在20xx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后來又發明了羅盤。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盤面上的指針受地球磁場的影響,紅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北,白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南。人們根據這一原理利用指南針來辨別方向。

      2、根據指南針現在的指示說說校園里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學樓,南面是花壇,東面是圖書館,西面是體育館)

      3、借助指南針盤面上的標記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問:多功能廳、食堂分別在校園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歸納:

      從“東”出發,東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北,東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南。從“西”出發,西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園的東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鞏固練習

      1、給出一個方向由學生討論后制成方向板。

      2、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中的八個方向。

      3、坐在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

      4、出示我國行政區域圖,問:這是哪國的地圖?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讓學生找出我國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廈門的位置,說說廈門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北京在廈門的什么方向?

      接下來讓學生獨立填寫:

     。1) 廈門在北京的_____方向

     。2) 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

     。撸撸撸撸叽笾略诒本┑奈髂戏较,

     。3)北京的東南方有_____省市。

      五、全課小結

      1、這堂課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2、1:交流預習2: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2.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習的熱情。

      【重點難點】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教學過程】

      一、認識24時記時法

      1.出示情景圖,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現在是幾點嗎?你認識時間嗎?

      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信息。

      2.提出問題:它們表示的是幾時?

      3.組織學生回答相關問題。

      4.出示圖片場景:

      讓學生根據場景中的的信息,討論21:00是幾時?并說說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還建過這樣表示時間的方法?

      5.老師結合實物,幫助學生理解1天內,鐘表的時針正好走兩圈,一共是24小時,后學生動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4小時。

      介紹“24時計時法”在一天里,鐘表上的時針正好走兩圈,共24小時。通常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叫做24時計時法。

      6.了解一日24小時的由來。

      二、學習24時計時法的表示方法

      1.師出示鐘面,引導學生觀察鐘面上有什么?說說鐘面內圈的數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數表示的是什么?

      2.學生觀察自己的鐘面,討論外圈的數和內圈的.數有什么關系?

      3.老師撥時針,讓學生說說這個時間怎樣表示?(凌晨1時,中午十二時)

      4.師再撥時針,讓學生學習下午1時到晚上12時用24時計時法的方法(下午1時,下午5時,晚上9時,晚上12時)說說是怎樣想的?

      5.例題分析:

      普通計時法上午7時中午12時下午4時下午6時40分 晚上9時12分

      24時計時法19時 23時40分

      練后想一想: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之間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6、同桌互動,一個說一種表示方法,另一個同學回答另一種表示方法。

      三、練習鞏固

      1.學生獨立完成:連一連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2.回答問題:

     。1)下面的說法正確嗎?(打手勢)

     、18時就是下午8時。

     、诠と松衔8:00上班,下午16:30下班

     、凵钜12時就是24時,也是第二天的0時。

     。2)師出示一個鐘面,指針指著一個數(8或10)

      想一想:現在鐘面上所表示的是幾時?”(可能早上8時,也可能晚上8時。)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3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突出以下幾點:

      1.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課堂上應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本教案首先創設了學生感興趣的情境,然后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空間,讓學生根據情境中的信息自主提出問題,并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方式探究解題方法,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為較好地掌握本節課的知識奠定了基礎。

      2.鼓勵算法多樣化。

      《數學課程標準》把“鼓勵算法多樣化”作為第一學段的教學建議之一,但多樣化之后的重要環節是“重視算法的優化”,因此,本教案讓學生在交流、比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口算過程,在傾聽他人的想法的過程中發現最優方法,這樣設計有利于學生理解算理,完善并掌握算法,培養了學生的數感。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課件出示)

      師:同學們,你們愛吃水果嗎?(愛吃)

      師:看,老師這里有三種水果,分別是草莓、橙子和蘋果,在水果盛裝的過程中還有好多學問呢,你們想了解嗎?(想)

      2.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學習了一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那么兩位數乘一位數,整十、整百數,幾百幾十數又該如何口算呢?今天我們就進一步來學習口算乘法。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重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于是在上課開始,以同學們愛吃的水果創設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在學生興奮的狀態下導入新課。

      ⊙開放探究,得出結論

      一、教學例1。

      1.觀察情境圖,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例1情境圖。

      (1)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情境圖,找出圖中提供的數學信息。(每筐裝15盒草莓,一位阿姨買3筐)

      (2)鼓勵學生根據圖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組織學生組內交流,發表自己的想法)

      (3)引出例題中的問題:3筐草莓有多少盒?

      2.探究口算方法,明確算理。

      (1)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并列式。

      (學生匯報,老師板書:15×3)

      (2)小組之間互相交流這樣列式的理由。

      (因為每筐裝15盒草莓,一位阿姨買3筐,就是買3個15盒草莓,也就是求3個15是多少,所以列式為15×3)

      (3)討論、交流15×3的口算方法。

      [把每筐草莓分成2份,一份是10盒,另一份是5盒,買3筐就是買3個10盒和3個5盒,先算3個10盒是10×3=30(盒),再算3個5盒是5×3=15(盒),最后把兩次口算的結果加起來,30+15=45(盒)]

      3.拓展延伸。

      (1)出示題目:150×3=?

      (2)思考口算方法,匯報交流。

      (口算150×3時,先算15×3=45,再在45的末尾添上一個0)

      (3)觀察、對比,交流算式的不同之處。

      (15×3與150×3進行比較,是把第一個乘數15擴大到原來的10倍,第二個乘數沒有變化)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4

      設計說明

      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積累了一些確定方位的經驗和方法,但這些經驗往往是零散的、模糊的。本節課主要是教學現實生活中的東、南、西、北,要求學生知道這四個方向,并能在已知其中一個方向的條件下,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

      教學例1時借助情境展開活動,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與知識經驗,增加他們探索、體驗的機會,使他們學會正確判斷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方法。如為了方便學生的記憶,讓學生知道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等,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有關方向的表象。同時讓學生分別指一指在教室的各個方向都有哪些物體,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能迅速判斷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接下來通過讓學生“轉一轉”,使學生體會順時針方向的規律,加深學生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認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指南針

      學生準備:指南針

      注:本書“上課解決方案”中的“備教學目標”“備重點難點”見前面的“備課解決方案”。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提問。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那你們去過北京嗎?(學生自由發言,介紹北京)

      師:下面老師也和大家一起去游覽北京,看看天安門廣場及周圍都有哪些建筑。(課件出示教材2頁主題圖)

      師:你知道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天安門廣場的哪面嗎?(學生觀察主題圖,用自己的方位知識描述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位置)

      2.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看來僅用我們以前學過的上、下、前、后、左、右來表示方向還不夠清楚,我們還要學習新的有關方向的知識。生活中還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詞?(學生自由匯報,有的學生知道東、南、西、北)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怎樣辨認東、南、西、北。(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自然引入,嘗試描述,感受方位詞在描述物體所在位置時的方便,制造認知沖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聯系生活,自主探究

      1.初步認識東、南、西、北。

      師: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小明站在操場上鍛煉身體。(課件出示教材3頁例1的情境圖)你們知道他面向的是什么方向嗎?(小明面向的是東)

      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因為他面向太陽,太陽是從東方升起的.)

      課件出示:小明面向的方向是東,他背對的方向是( )。

      (強調:東和西是一對相反的方向。板書:東與西相對,并讓學生讀一讀)

      師:面向東,背對的是西,反過來,當你面向西時,你背對的是什么方向?(東)

      課件出示:小明的右邊是南,左邊是( )。

      (強調:南和北也是一對相反的方向。板書:南與北相對,并讓學生讀一讀)

      師:面向南,背對的是北,反過來,當你面向北時,你背對的是什么方向?(南)

      師:你有什么好方法來記憶方向呢?老師這兒有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課件出示:早上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邊是北,右邊是南。

      師:通過讀這首兒歌,你感受到了什么?(東和西是相對的,南和北是相對的)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F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例1的情境圖,把下面的四句話填寫完整。

      圖書館在校園的____面,體育館在校園的____面。

      教學樓在校園的____面,大門在校園的____面。

      2.感知教室里的東、南、西、北。

      師:指一指太陽升起的方向,你知道我們教室的哪一面是東嗎?(學生用手指一指,并說一說判斷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全體起立,面向東面,一起說兒歌,并指出方向。(學生邊說兒歌,邊指出方向)

      師:我們教室里的東、南、西、北各有什么?請大家用手指一指,說一說。(學生先自由說,再指名說,其余學生根據他說的用手指出東、南、西、北)

      3.體驗順時針轉動。

      (1)游戲:聽口令。(老師喊口令,學生做動作)

      請全體同學起立,面向東面,向右轉,面向南面,再向右轉,面向西面,繼續向右轉,面向北面,接著向右轉,又回到了東面。(正好轉了一圈)

      (2)再次感知:按照剛才的順序讓學生再轉一轉,并說說自己有什么發現。

      (3)交流發現:東、南、西、北的排列有什么規律呢?(順時針、相對性)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在學生心中建立方向感,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豐富學生的感性經驗。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5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我們學校的校醫非常關心我們同學的身體健康,經常要了解我們同學的體重,身高等,(出示座位圖)

      如果老師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組6位同學的身高的情況,你有什么辦法能讓老師一眼就看明白?

      2、提問:你打算怎樣完成這份統計圖?

      3、出示幾個空白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根據統計表嘗試完成條形統計圖。

      4、如果用條形統計圖表示這個小組學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個單位比較合適?

      5、出示教材上的統計圖,讓學生觀察,討論。

      你能說說破這個統計圖跟我們以前學過的統計圖有什么不同嗎?

      用折線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個單位?其他格代表多少個單位?這樣畫有什么好處?

      6、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匯報。

      在統計圖的縱軸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單位量是不同的(第一個圖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7、讓學生按照例子把其他兩個同學的條形補充完整。

      8、學生討論:什么情形下應該使用這樣的.統計圖?這種統計圖的優點是什么?

      9、觀察體重統計圖,看看這個圖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個單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個單位?

      9、這個統計圖跟我們剛才學習的學生身高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10、獨立完成書上的統計圖。小組進行學習。

      11、通過完成這一份統計圖。你得到了哪些信息?進一步體會統計的作用。

      12、你想對這些同學說些什么?

      出示“10歲兒童身高、體重的正常值”,引導學生把學生的身高、體重與正常值進行對比,找出哪些學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學生的體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嵺`作業)讓學生從報紙、書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統計圖表,并找出相應的信息,可以培養學生從各種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鞏固練習:40頁2、41頁3、5

      全課。

      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人教版下冊數學教案02-15

    人教版下冊三年級數學教案02-16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5-26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3篇)11-15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4篇11-25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5篇01-14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5篇)01-14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精選12篇02-21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4篇)03-14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0篇03-16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