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數學教案:鋪路

    數學教案:鋪路

    時間:2022-08-16 17:39:3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數學教案:鋪路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教案:鋪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教案:鋪路

    數學教案:鋪路1

      目的:

      1、復習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的認識及兩種圖形的轉換關系。

      2、培養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

      準備:

      1、彩色立體房子、紙制小路(上面鏤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

      2、兔子頭飾1個。請1名大班幼兒學會情境表演。

      3、形狀、大小不同的幾何圖形多個,小塑料筐6個。

      過程:

      一、觀看情境表演

      1、這是小兔的家。你們瞧,小兔出來了。

      2、天氣真好,小兔想到外邊去玩。剛走出家門,就摔了一交,小兔只好一瘸一拐地回家了。

      3、小兔為什么會摔倒呢?(因為地上有坑)這些坑是什么樣子的?(長方形、圓形……)

      二、復習圖形

      1、瞧,這里也有一些圖形。你們看,這是什么形?(長方形)長方形是什么樣子的?

      2、正方形是什么樣的'?正方形和長方形什么地方不一樣?

      3、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

      4、圓形有沒有角?

      5、這是什么形?(半圓形)

      6、你們看,這里有兩個一樣大的正方形。我只要說聲“變”,它們就會立刻變成另一種圖形。不信,你們瞧,它們現在變成什么形狀了?(長方形)這個長方形是怎么變出來的?(兩個一樣大的正方形拼在一起變出來的)

      7、用同樣方法把兩個一樣大的半圓形變成圓形。

      三、鋪路

      1、小兔家門口的小路上有各種形狀的坑。誰能想出好辦法,讓小兔走在路上不摔倒?(把坑填平)

      2、我們一起來鋪路吧,請你們把圓形材料放進圓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進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進正方形坑里……直到把坑全部填平(邊講解邊演示)。

      3、幼兒操作。要求幼兒根據坑的形狀、大小尋找相對應的材料。引導幼兒思考當長方形、圓形材料較少時,怎樣做才能把坑填完。(分別用正方形和半圓形拼合而成)

      四、游戲

      1、小兔出來啦,小朋友快藏起來。ū娪變翰卦谝巫颖澈螅

      2、小兔從家中出來,見到坑坑洼洼的小路鋪平了,高興地說:“是誰幫我把路鋪平了?我去找找看!

      3、找到小朋友后,小兔向大家表示感謝。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用彩色紙、皺紙等材料把這條小路裝飾成一條五彩路。

    數學教案:鋪路2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按一定規律排序的物體隨處可見,在區域活動中,幼兒經常會運用已有的各種排列經驗為娃娃穿項鏈、手鐲等,但是大部分幼兒排序的規律只停留在abab或aabb的規律上。如何讓幼兒進一步探索排序的規律并有創意的按規律排序,特設計了本活動!毒V要》中提出:“教學中要結合生活和游戲情境,引導幼兒感知、理解事物的關系,對具體的事物按不同特征進行分類和排序!痹诨顒又型ㄟ^故事情節、游戲引線,借助PPT教學手段,幫助幼兒梳理排序規律,通過肢體游戲表現按一定的規律排隊。提供常見的生活用品——吸管(同一大小、同一顏色)讓幼兒嘗試排序,能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創造出不同的排列規律,拓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發現事物間的排列規律并續排。

      2、能夠創造不同的排列規律進行排序。

      3、感受創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具:PPT一張、綠毛龜、青蛙圖片各四張

      2、學具:操作板人手一份、各色吸管各100根

      活動過程:

      一、導入:聽故事,引出規律。

      1、提出要求:在故事中,聽到“綠毛龜”三個字的時候馬上起立。

      2、教師講述故事,并依次貼出綠青蛙、綠毛龜。提問:你發現了什么?

      3、教師小結:原來它們的排列是有規律的。

      4、初步嘗試續排。師:如果我要接著排,后面會是什么呢?(綠青蛙、綠毛龜、綠青蛙、綠毛龜……)

      二、觀察PPT,引導幼兒探索規律并續排。

      1、幼兒觀察小貓家周圍哪些東西是有規律的,都是什么樣的`規律?

      2、幼兒自由講述發現的規律并進行續排,引導幼兒說完整。

     。1)小動物(abcabc……)

     。2)向日葵排列(abab……)

     。3)魚排列(aabb……)

     。4)氣球(ababbabbb……)

      3、教師總結:我們發現了這么多有規律排列的東西,它們有的按物體名稱,有的按外形特征,有的按上下左右的方向,還有的按數量的規律進行排列。

      4、游戲:幼兒用肢體動作排序。

     。1)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向日葵排列規律。

     。2)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魚的排列規律。

      三、幼兒操作

      1、介紹材料:出示操作板及同色吸管。

      2、提出操作要求:

      操作時從左到右進行排序。

      鋪的路必須是有規律、有創意的。

      鋪完路后,要檢查鋪的路是否有規律。

      3、幼兒操作,師巡視指導。

      4、展示、交流,師幼共同評價幼兒作品,總結創新之處。

      四、思維拓展。

      師:你發現生活中哪些東西是有規律的呢?

    數學教案:鋪路3

      教學目標:

      1、區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

      2、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嘗試拼合圖形。

      3、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

      1、用硬紙板制成一條“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土坑”,鏤刻下來的圖形涂上顏色即成“石塊”。(將個別圓形、正方形兩等分)2、兔媽媽胸飾。

      教學過程:

      1、游戲“做夾心餅干”,復習對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教師扮成兔媽媽,幼兒扮成小兔。

      教師:“天氣太冷了,兔奶奶生病了,我們去看望她好嗎?”

      教師:“我們帶點什么去好呢?”

      游戲“做夾心餅干”,要求將圖形標記貼在胸口,找一個貼相同圖形的.幼兒做朋友,最后要說出做的是什么形狀的夾心餅干。

      2、引起幼兒玩“修路”游戲的興趣。

      教師:“做好了夾心餅干,我們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到兔奶奶家要經過一條小路,可是這條小路壞了,怎么辦呢?”

      3、幼兒“修路”,辨知圖形。

      教師先帶領幼兒觀察一下小路有哪些圖形,然后請幼兒拿“石塊”一一對應地嵌入小路的“土坑”中。

      4、嘗試組合圖形。

      啟發幼兒想辦法把兩塊半圓形的“石塊”和兩塊長方形的“石塊”嵌入“土坑”中。

      5、游戲“踩石頭”。

      教師:“小路修好了,我們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不過在過小路的時候我們一起來玩個踩石頭的游戲,我拿出什么形狀的圖形,你們就去踩什么形狀的“石頭”并說出這是什么形狀!

      6、到兔奶奶家,結束活動。

    數學教案:鋪路4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游戲,鞏固半圓形、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的認識。

      2、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并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3、體驗成功的快樂,并初步懂得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了解各種圖形的特征。

      2、材料準備:自制"小路",上面刻不同大小的圖形"土坑",將鏤刻下來的圖形作成鋪路的"石頭"。

      活動過程:

      一、撿"石頭",鋪路1、聽音樂散步師:小鳥們,今天天真好!跟著鳥媽媽一起去森林散步吧!

      2、發現、討論問題師:小鳥們,這條路怎么了?都有哪些形狀的坑?(引出路不平,路上全是"坑")師:路上這么多的坑,其他小動物經過會發生什么事情?(會摔跤、會滑倒)師:那請你們想個好辦法。誰想到了好辦法?

      小結:你們想的.辦法真多:有的用石頭鋪路……二、鋪路,感知圖形間的相互轉換1、自由"撿石頭"師:我這里就有許多五顏六色的石頭,請你自由選一塊來玩一玩、說一說。

      師:誰來說說你拿到的石頭是怎樣的?(介紹石頭顏色、形狀)2、鋪路,感知圖形間的相互轉換師:如果你拿石頭鋪路,該怎么鋪呢?請你用手里的"石頭"去鋪路吧。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鋪路的?(講述把"石頭"一一嵌入相應形狀的"坑里")問:用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石頭鋪在了什么形狀的坑里。

      師:我這也有一條路需要你們幫幫我?誰愿意來試試看?

      小結:你們真聰明,知道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拼出一個新的圖形。

      3、再次鋪路,感知圖形間的相互轉換師:小鳥們,路上還有一些坑需要你們的幫助,趕快去幫忙吧。

      要求:選擇哪條路就用哪條路那里的"石頭"鋪。

      三、聽音樂跳舞,體驗成功的快樂師:小鳥們,路鋪好了,這樣小動物們經過時就不會摔跤、滑倒了。請你站在你鋪好的路前聽著音樂一起來跳個舞慶祝一下吧。

    數學教案:鋪路5

      設計意圖:《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要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學習”因此我根據中班教材《接著排》的知識點,創設了鋪路的游戲情景,為孩子提供熟悉、易操作、多變化的彩色卡片做磚,并引導孩子通過觀察感知有規律的事物、實際操作發現的規律,并嘗試運用身體動作、聲音等多形式親身體驗自己發現和感受到的規律,充分體會數學活動的有用和有趣。

      活動目標:1

      、感知發現按兩種物體的不同特征排列的規律,根據不同的排 序方法(AAB ABB)往下排。

      2、探索運用多種形式表現規律,感受數學活動的有趣。

      活動重難點: 發現不同排序方法 運用多種形式表現規律

      活動準備: 課件、兩種顏色的幼兒手工紙

      活動過程:

      一、結合情景,引導幼兒感知規律。

      1、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跟著李老師坐車去花園做游戲吧?這么多人怎么上車呢?看一看這個牌子告訴我們該怎么排?咱們按一個女孩,一個男孩的順序排個長隊吧,準備,上車,出發,沿著前方的石子路向前走,

      2、坐下來休息一下,看一看花園里有什么?你發現他們是怎么排的?小結:這些房子、小花、白云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不變的排列下來的?瓷先ズ芷、整齊。

      二、嘗試按兩種物體的不同特征排序,探索、分享多種排序方法。

      對了,這個花園正在修路,我們都來當建筑師幫,幫忙修路好不好?

      看一看想一想這條路上的磚是按什么規律鋪成的?該怎么修呢?

      請每個小朋友找到一條小路,看一看想一想這條路上的磚是按什么規律鋪成的?試一試按照你發現的'順序不變的排下去,看誰先把路修也好。

      幼兒嘗試發現規律,并按照規律接著往下排,分享交流自己的發現,注意引導幼兒發現規律,并按規律不變往下排。

      分享交流:大家的小路都鋪好了,互相看一看你鋪的小路是按一定的規律不變的排列的嗎?誰來說說你是按什么規律鋪的路?

      教師:說說你是按什么規律鋪的路?還有誰跟他的排列方法不一樣?小結:兩種不同的磚排列方法卻有很多。小朋友們用自己的方法鋪出了有規律又漂亮的小路,我們一起做個游戲慶祝一下吧,做音樂游戲《花園散步》引導幼兒用動作感知規律。

      我在花園散步,圍著一棵大樹,看看我是怎么做?一起來。

      三、嘗試用動作、聲音表現有規律的排序。

      1、 動作排序, 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有規律的排序。

      2、 聲音排序

      除了用手,腳來表現有規律的動作,想想我們會說話的嘴巴會用什么聲音表現有規律的動作呢?誰來試一試?

    【數學教案:鋪路】相關文章:

    鋪路數學教案08-24

    小班《鋪路》數學教案(精選11篇)02-10

    鋪路石作文05-23

    數學活動鋪路中班教案08-24

    讀書——成長的鋪路石08-24

    中班數學鋪路教案04-02

    小班數學活動說課稿《鋪路》(通用13篇)11-09

    課堂三鋪路讀寫不分離——《盧溝橋的獅子》教學談08-15

    圖書館演講既做鋪路石又做走路人08-15

    建立成長記錄袋 為教師發展鋪路08-17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