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三年級數學教案>小學三年級數學《萬以內的加、減法》教案

    小學三年級數學《萬以內的加、減法》教案

    時間:2025-01-17 15:29:53 林強 三年級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三年級數學《萬以內的加、減法》教案范本(精選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學《萬以內的加、減法》教案范本,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數學《萬以內的加、減法》教案范本(精選8篇)

      小學三年級數學《萬以內的加、減法》教案 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減兩位數。

      2.經歷探索兩位數口算方法的過程,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3.增強學生講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的意識及創新意識。

      4.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方法:

      自主探索法,討論交流法,講練法

      課前三分鐘:

      口算練習

      課前作業預設與處理:觀察教材第11頁例2,題中的問題是什么?解決這個需要利用哪些信息?想好了明天與大伙分享。

      教學步驟:

      一、新課導入

      1、口算。

      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

      2、談一談你是怎樣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1.獲取信息,理解題意。

      談話: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1頁的例2內容,說一說從圖文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專線大巴票價:48元,普通快客票價:65元,動車票價:54元)

      提問: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1)普通快客的票價比動車貴多少元?

      (2)專線大巴的票價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嘗試解決,探究算法。

      (1)兩位數的不退位減。

      師: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該怎么列式呢?

      生:用減法計算,列式65-34.

      師:我們學習過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的計算方法,這道題中的減數既不是整十數,又不是一位數,應該怎么計算呢?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然后匯報。

      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

      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這兩種方法都是把減數54分成50和4兩部分,然后從被減數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時,可以把它們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

      (2)兩位數的退位減。

      師:怎么解決第二個問題呢?

      生:列式65-48.

      師:請根據剛剛的口算經驗,嘗試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說說你們是怎么想的。然后嘗試填寫下列( ):

      先算65-( )=( )再算( )○( )=( )

      生:把48拆分成40和8兩部分,從65里分別去掉40和8?梢韵人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學生根據討論填空。

      (3)比較算式。

      師:觀察上邊的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兩位數減去兩位數。

      不同點:前者不退位,計算時直接個位數減個位數,十位數減十位數;后者退位,計算時不能直接減。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第6題。

      以開火車的方式完成計算,看誰算得又快又準。

      2.完成“練習二”第7題。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獨立思考后填空。

      (2)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3.接力賽。

      老師給每一組的第一個同學一個數字,后面的同學每人給一個運算符號和一個數字,第一個同學把數字告訴第二個同學,第二個同學根據第一個同學的數進行計算,然后告訴下一個同學結果,以此類推完成接力賽。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主要講了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一般把減數看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再從被減數里依次減去整十數和一位數。

      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兩位數減兩位數

      不退位減法 退位減法

      小學三年級數學《萬以內的加、減法》教案 2

      單元目標:

      1、 使學生會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 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進一步領會加、減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強估算意識。

      3、 使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初步養成檢驗和驗算的習慣。

      第一課時:

      兩位數加兩位數

      教學內容:

      萬以內進位加法

      教學目標:

      1、經歷萬以內進位加法的認識過程,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

      2、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進位的加法題

      教學重點:

      萬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入新知

      1、口算:50+70 300+500 900—500 44+22

      30+50 35+55 87+49(遇到困難)

      2、87+49 不能用口算一下子就算出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萬以內進位加法。

      二、新課展開

      1、春天到了,學校安排我們坐車去動物園春游,三年級一班有45人,二班有47人,一輛車限坐88人,兩個班坐一輛車能坐的下嗎?

      2、列式計算。用舉手的方式,認為不行的舉手?為什么不行?說明理由。

      3、同桌交流算法 5+7=12 40+40=80 12+80=92

      45+7=52 52+40=92

      47+5=52 52+40=92

      4、同學們用了這么多的方法,真能干!那有沒有同學直接用45+47算的,說一說你是怎樣思考的?(請生上臺演示)

      5、列豎式計算

      6、多媒體出示例1 圖片,獨立完成計算,(兩個學生板演,其余同學在書上完成)

      7、列豎式計算(重點講解)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獨立完成做一做1、2

      2、請生回答,集體講解訂正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位數的運算法則,你們學會了嗎?

      五、作業

      完成練習四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3位數加三位數連續進位加

      教學目標:

      1、經歷3位數加3位數連續進位加的認識過程,在掌握兩位數連續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3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

      2、通過觀察、計算等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合估算的方法

      3、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性和計算速度

      教學重點:

      3位數加3位數連續進位加

      教學難點:

      3位數加3位數連續進位加的口算和筆算算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運算法則,同學們還記得怎樣算嗎?現在老師要考你們一下。

      1、完成下列各題 76+37 24+89 98+66 980+660 985+665

      2、980+660 985+665 不能用上節課學的計算,有同學算出來了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的知識來解決這個問題,好不好?

      二、探究新知

      1、多媒體出示主題圖,估算爬行類和兩棲類一共有多少種?

      2、小組討論估算值,說明理由。

      3、請生列式做精確計算,看看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

      4、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教師強調: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在計算到前一位的時候不能忘記加進位1。)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1、完成教科書上做一做,集體講評訂正。

      2、多媒體出示教科書練習五第10題,開動腦筋,獨立完成。

      四、小結

      通過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不但掌握了連續進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國爬行類和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的.種數,其實我國還有許多珍稀野生動物,打開課本15頁,說一說在表中發現了什么數量關系?自己找出表中的數量關系,形成問題,并列式解決問題。

      五、作業

      課本練習五1~9題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萬以內數的連續退位減法

      教學目標:

      1、經歷萬以內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認識過程,學會三位數與三位數的退位減法

      2、通過觀察、估算等方法,能正確的筆算多位數減法。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萬以內數的連續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

      萬以內數的連續退位減法的筆算算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口算(指生回答)

      80—7= 56—3= 76—12= 98—35=

      2、豎式計算(指生板演)

      654—12= 123—100= 876—123= 587—198=

      師小結:587—198=豎式計算應該注意點什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學習。

      二、新授

      (一)例1

      1、多媒體出示教學例題1:放假同學們都喜歡去旅游,在我國云南有三個美麗的地方,

      分別是麗江、大理和昆明。請同學們課本,這就是我們的行車路線,我們坐飛機到昆明,然后從昆明出發行348千米到達了大理,又從大理出發去麗江。大家在書上可以看到從昆明到麗江有517千米。那么大理到麗江有多少米呢?

      2、小組討論估算大理到麗江有多遠?說明方法

      3、用線段圖的方法來理清問題,圖中昆明到麗江的路程拉成一條直線,可以使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更加明了。

      4、列豎式計算,指生到黑板演示

      (二)例2

      1、現在我們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計算上有什么不同?自由發言。

      2、同桌交流計算方法,然后選出代表,指生到黑板前講,把你們認為最容易的方法說給大家聽,邊講邊板書。然后請其他學生講評。

      師小結:改了數字之后還是要按照減法運算法則來計算

      (三)例3

      1、怎樣計算500—185(自由發表意見,方法越多越好)

      2、用豎式計算,指生板書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高

      完成第23頁的做一做

      四、小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完成作業練習六

      小學三年級數學《萬以內的加、減法》教案 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對算法的比較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運用遷移類推進行計算,自己得出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使學生理解“十位滿十向百位進1”的算理,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以及有順序地、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3、情感態度:在自主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養成獨立思考與善于傾聽的習慣。

      教學準備:

      制作相關教學課件

      教學重點:

      能正確筆算連續進位的兩位數加兩位數。

      教學難點:

      正確掌握連續進位的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眼急腦快(口算)

      利用羊村為了迎接亞運盛會,舉行了圣火接力賽,讓學生通過口算來幫助小羊勝利的完成任務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興趣。

      逐一出示口算題,指名學生說出結果

      8+7= 9+5= 8+42= 46+9=

      34+53= 28+12= 520+300=

      【設計意圖:利用羊村為了迎接亞運盛會,舉行了圣火接力賽,讓學生通過口算來幫助小羊勝利的完成任務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興趣!

      2、心明手巧(筆算)

      師:同學們很順利就迎接到了圣火,但如果想把火炬保留下來,必須打開密碼箱才行,你們有信心把火炬保管好嗎?現在請拿出練習本,用豎式算一算,密碼是多少,看誰算得好。

      筆算下列各題: 25+38= 45+29=

      學生獨立用豎式進行計算后匯報結果并引導學生觀察。

      師:仔細觀察這兩個豎式你發現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同學的?

      【設計意圖:卡通人物是孩子們永遠的話題,在課中我創設了學生熟悉的卡通世界:羊村迎接亞運會圣火這一情境進行復習,找到了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孩子們在好奇、緊張、愉快中走進數學,通過復習20以內、100以內等的加法,讓學生燃起學習新課的火苗!

      3、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真聰明,很快就幫羊村完成了這意義重大的.任務,村長為了表揚我們對他們工作的支持,決定請我們去參觀野生動物園,高興嗎?準備好,看看你認識那些野生動物。

      伴隨悠揚的音樂,課件分別演示熊貓、東北虎、丹頂鶴、蜥蜴、青蛙、金絲猴、藏羚羊等受保護野生動物。

      【設計意圖:參觀游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別是通過努力得來的獎勵更能激發學生持續學習的積極狀態!

      二、交流探索,解決問題

      1、分析統計表,提出問題

      (1)引導學生觀察中國部分動物種數統計表,注意思考從“已知種數”到“瀕危和受威脅種數”的數量有什么變化?并結合數據教育學生愛護野生動物。

      【設計意圖:通過對圖片和數據的分析,使學生從中知道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喻教于學,進行思想教育!

      (2)讓學生仔細觀察中國特有的種數的統計圖表,說出表中的信息,并提出用加法計算的問題

      (3)出示第一個問題:中國特有的鳥類和爬行類一共有多少種?讓學生思考。

      2、嘗試解答

      (1)師:這個問題你會列式嗎?請用豎式算一算結果是多少。

      ( 98+25=)

      (2)指名一生板演,其他學生獨立計算。

      (3)師生齊分析學生完成的情況,并讓學生說出計算過程。

      (4)結合課件的演示引導學生把這題的計算過程再說一遍,突出“那一位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知識遷移的效力,讓學生獨立計算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既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又培養了學生有順序地、有條理地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3、比較總結

      (1)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打開密碼箱的兩題和例題,同桌互相交流討論,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匯報交流結果,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3)通過比較總結出兩位數加兩位數(連續進位加)的計算方法、特點并引出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總結,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連續進位加的算理以及計算過程,同時也提醒學生在計算時要注意那一位相加滿十都要向前一位進1,一定要加上這個進上去的1!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神機妙算(直接寫出結果)

      6 5 3 9 6 7 4 3

      + 7 8 + 8 6 + 9 5 + 8 8

      學生獨立計算出結果,教師巡視。

      指名說出結果及計算過程。

      【設計意圖:學生在相互交流補充中總結計算方法,自主構建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的方法!

      2、拔蘿卜(用豎式計算)

      58+94 68+52 86+77

      (1)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出結果,同時指3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計算過程,教師巡視學生的完成情況。

      (2)讓3名學生當小老師,批改同學的計算。(提醒學生注意不要把算式的數抄錯)

      (3)集體評講學生的完成的情況。

      【設計意圖:豎式計算是最基本的方法,應是學生扎實掌握。這一環節讓學生獨立思考豎式計算方法,自主討論發現豎式計算中的錯誤,相互交流計算的方法,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還提高了學生的表述能力,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

      3、配鑰匙(連一連)

      師:班長暖羊羊它負責小羊們的日常生活,但它不小心把小羊房間的鑰匙給調亂了,你們能幫幫暖羊羊,把鑰匙給配好嗎?同桌互相討論一下,看誰找得又快又準確!

      58+94 58+67 59+75 79+89

      125 168 152 158 134

      指名學生說說如何算得又快又準。

      【設計意圖:這題不但訓練了學生的筆算能力還訓練了學生的口算能力,通過老師的點撥,讓學生掌握更多簡便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靈活性,對學生進行算法多樣化的教學!

      4、活學活用(解決問題)

      師:暖羊羊為了感謝大家那么快就幫他配好了鑰匙,就請我們去參觀他們的農場。你們看,飼養園里養了什么?

      師:你會解答嗎?請把你的算式寫在書上。

      巡視學生的解答情況,并指名說出解答的算式。

      師:除了上面這個問題,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數學源于生活”,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內容進行練習,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5、想一想(擴展延伸)

      的兩位數加上的兩位數加和是多少?

      【設計意圖:這題不但能檢查學生掌握本節學習內容的作用,還為下一節估算打下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四、回顧總結,反思提升

      同學們想一想,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在總結中提升,通過總結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本節的學習內容,對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算理和算法有更深刻的認識!

      板書設計:

      兩位數加兩位數(連續進位加)

      98+25=123(種)

      9 8

      + 2 5

      1 2 3

      答:中國特有的鳥類和爬行類一共有123種。

      小學三年級數學《萬以內的加、減法》教案 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能較靈活.熟練地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計算。

      2.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自己探索計算方法,培養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與同學積極合作的意識。

      3.使學生體驗數學以生活的密切聯系,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歡的算法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新課。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去春游嗎?我們去春游的路上有一些障礙,誰能掃清路上的這些障礙?

      口算

      35+3= 24+9= 45+30= 28+7=

      87-5= 36-8= 72-50= 93-6=

      二、創設情景,讓學生提出問題。

      (一)觀察第91頁情景圖。

      1.仔細觀察,從這幅圖上,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與乘船有關的問題?

      2.學生提問題。

      (二)觀察第92頁情景圖。

      1.圖中有哪些問題需要我們解決?

      師根據生答板書:

      “二(1)班、二(2)班能坐下嗎?”

      “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嗎?”

      2.誰能解決上面兩個問題呢?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23+31 32+39

      (三)揭示課題,板書課題:兩位數加兩位數。

      三、小組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一)探究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1.學生自主探索。

      2.小組討論交流計算方法.教師巡視。

      3.各小組匯報交流情況.(學生匯報時,教師有選擇地板書。)

      (二)學生小組討論喜歡的方法。

      1.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巡視。

      2.學生匯報。師:為什么喜歡這種方法?

      3.這兩個問題解決的結果如何?

      四、鞏固練習。

      1.第93頁做一做右邊4題.(生做完后,師作反饋糾正。)

      2.練習十九1、2、3、4.(選加法做。)

      五、小結。

      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

      小學三年級數學《萬以內的加、減法》教案 5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和復習本單元所學的內容,讓學生總結出口算、筆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問題。

      2、通過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體會估算的意義以及估算的策略的靈活性。

      3、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104頁-105頁。

      教具準備:

      磅秤、盤秤、天平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要想知道物體的重量,怎么辦?

      2、重量單位有哪些?

      一、估一估物件的重量。

      1、一顆小紐扣、一個雞蛋、一個蘋果分別有多重?

      2、先讓學生估一估,再用天平稱出重量,看誰估得準。

      二、比一比物體的重量。

      1、三個同學為一組,拿出自己的書包,先分別掂一掂,估一估到底哪個書包重?

      2、用盤秤稱出重量,看誰估得準。

      四、秤體重。

      1、教師指導學生怎樣看磅秤。

      2、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組后,再進行活動。

     。1)一組同學秤體重。(學會看秤)

     。2)一組同學做體重的原始記錄。(通過記錄稱體重的結果方式滲透統計的初步知識)

     。3)一組同學用背一背同學來體驗各種不同的體重建立起質量單位的概念。

     。4)以上各項各小組輪流進行。

     。5)學生討論、交流,從你們的記錄表中能了解到哪些數學信息?能統計出什么?

      五、全課小結。

      六、布署作業。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在克和千克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體驗常見物體的.重量,逐步建立起質量單位的正確觀念。

      2、通過使用不同的秤,認識測量質量的工具,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秤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物體的輕重。

      3、使學生初步了解到通過數據的收集,整理可以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應用的意識。

      小學三年級數學《萬以內的加、減法》教案 6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對100以內數的鞏固與提高。一方面通過口算和筆算,復習了數和計算的有關知識;另一方面也是為進一步學習萬以內數與計算起來鋪墊的作用。本單元讓學生在生動、豐富的背景中學習數學,使學生感受計算與生活之間的練習,體會數學算法的多樣化。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方面

      能正確口算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能夠結合具體情境加、減估算,培養估算意識。

      2、數學思考方面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解決問題方面

      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4、情感與態度方面

      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知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三、教學重點

      能正確口算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能夠結合具體情境加、減估算,培養估算意識。

      四、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三、教學安排

      兩位數加兩位數………………………………… 1課時

      兩位數減兩位數…………………………………1課時

      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1課時

      加、減法的估算…………………………………2課時

      整理和復習………………………………… 2課時

      小學三年級數學《萬以內的加、減法》教案 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能夠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整理、分析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1、正確地進行兩位數加法的口算。

      2、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教學方法:

      自主探索法,討論交流法,講練法

      課前三分鐘:

      口算練習

      課前作業預設與處理:觀察教材第9頁的主題圖,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消息?想好了明天與大伙分享。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用兩位數加、減整十或一位數。課前三分鐘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2、在()里填上適當的數。

      23 28 35 63

      20 3()()()()()()

      72 31 75 29

     。ǎǎǎǎǎǎǎǎ

      二、探究新知

      1、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口算方法。

     。1)觀察教材第9頁的主題圖,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消息?

      學生匯報。(一至五年級參加“世博會”的各班人數)

     。2)出示問題: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3)提問: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求一共多少張車票就是求一年級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級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計算,列式:35+34。

     。4)這個算是如何計算?互相交流算法。

      師:我們學習過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通過觀察我們知道35+34中的兩個加數沒有一個是整十數或一位數,但是我們是否可以把它們轉化成我們學習過的加法然后進行計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計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個加數拆分成整十數加一位數。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師:除了這種方法以外,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1:還可以拆分另一個加數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生2:除此之外,同時把這兩個加數拆成整十數加一位數,然后進行計算也很簡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口算方法。

     。1)出示問題:二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2)列式計算:39+44

     。3)學生嘗試計算39+44,并說說算法。

      經學生自由討論,大致有以下幾種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較算式,發現規律。

      師:對比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點:都是兩位數加兩位數。

      不同點:前者個位數相加不進位,后者個位數相加進位。

      三、鞏固練習

      1、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2。春節小明用壓歲錢買一個玩具汽車39元,買一個天線寶寶75元,問他一共用去多少錢?

      組織學生分組練習,并在小組內互檢。

      四、課堂小結

      1、在這一節課中,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以及它們的計算方法,我們要利用這個計算方法,熟練地進行計算。

      2、你還有哪些疑問的地方?

      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二第1、2題

      板書設計

      兩位數加兩位數

      35+34=69

     。1)35+30=65 65+4=69

     。2)30+30=60 5+4=9 60+9=69

     。3)30+34=64 64+5=69

      課后反思

      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是在學生已經能夠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并能正確筆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基礎上教學的,所用的口算思路可以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也可以是兩位數加整十數再加一位數。由于學生腦海中對筆算的思路比較熟悉,所以本課首先要幫助學生跳出單一的筆算思路,激活學生潛意識中兩位數加整十數口算的那根弦,打開口算的思路便成為上好本課的關鍵之一。

      小學三年級數學《萬以內的加、減法》教案 8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91—92頁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

      【教材分析】

      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這節課教學是在學習了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整十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筆算的基礎上進行的。掌握這部分口算,不僅在實際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學習筆算的基礎。

      這是一節計算課,為了使計算教學不再枯燥、抽象,以學生為主線,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并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給單調的計算賦予了活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的方法,讓學生在運用兩位數加兩位數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算用結合,以用促算,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學情分析】

      本節口算課是學生在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筆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對此已經比較熟悉口算的方法,我認為口算的方法一定會受到筆算的遷移作用,因此想到,學生的口算方法可能會相對單一,缺乏各種算法間的溝通與聯系。所以有必要適時給學生介紹幾種不同的算法,不僅可以打開學生的視野,也可借此感受計算教學算法多樣化。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鼓勵學生構建起適合自己的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能夠正確地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和在100以內)。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根據情況選擇恰當方法的意識。

      情感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成功的喜悅。

     。2)將美育融入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計算方法,能熟練的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體驗算法的多樣性,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預設】

      針對《兩位數加兩位數》所做的一系列教學設計,主要是為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現代教育思想。通過為學生創設有利于他們主動發展的情境和活動,使學生的思維潛能和創造精神得到充分釋放和發揮。能進行正確的計算,形成初步的分析、比較、概括及計算能力。而且通過不同層次練習題的設計,將提高學生口算兩位數減法的正確率和速度,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愛好。相信本節課能夠落實三維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一、探究新知

     。ㄒ唬、“學”數學——在學習中領悟。

      師:喜羊羊邀請你們到羊羊村參加口算游戲大賽,愿意嗎?

     。ǔ鍪菊n件)喜羊羊:“同學們聽說你們要來羊羊村做客,我們特別歡迎,羊羊村正在舉行游戲大賽,愿意參加嗎?要想來羊羊村必須答對我提出的問題,有信心嗎?先請同學們看情境圖,你發現那些數學信息?”

      【設計意圖:《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為此,我比較重視情境的創設,創設了到羊羊村參加游戲的情境,以此情境為主線貫穿于教學全過程。更好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學習中!

      師:孩子們這艘船就是要駛向羊羊村的,慢羊羊村長告訴老師,只能兩個班的同學坐一條船,需要幾艘這樣的船?(2艘)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乘船方案,并填寫表格。

      方案 列式計算

      一:1班和2班坐一條船; 23+31 = 54

      3班和4班坐一條船; 32+39 = 71

      二:1班和3班坐一條船; 23+32 = 55

      2班和4班坐一條船; 31+39 = 70

      三:1班和4班坐一條船; 23+39 = 62

      2班和3班坐一條船。 31+32 = 63

     。▽W生匯報本組所填的表格。)

      師:你是怎樣計算的?

      師:同學們,口算的方法很多,你覺得哪一種最適合你,計算時就選那一種。雖然算法不同,但是計算結果卻相同。

      師:學生匯報觀察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特點?(都是兩位數加兩位數)這

      就是本節課我們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

      【設計意圖:有人曾經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時,創設了一個人人“發現數學”的情境:讓學生就根據課本中主題圖蘊涵了豐富的數學信息,以學生喜愛的生活情境到羊羊村做游戲,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去充分地解讀這些信息,然后以限乘68人為突破口,領悟豐富信息的同時,要通過計算來驗證,激起他們強烈的計算欲望,分別想出多個乘船方案。這樣,把教材內容變靜為動,變單一為多向,變封閉為開放,有效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熱情,讓“做數學”成為促進學生發展的原動力。并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口算,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同時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產生共鳴。 這樣,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生不僅獲取了知識、發展了能力,而且還體驗算法多樣化,也感受到成功的愉悅,增強了自主學習和自主創新的意識!

     。ǘ、“用”數學——在應用中體驗。

      &

      nbsp; 師:孩子們仔細觀察屏幕,你又發現了什么新的數學信息?(課件出示限乘68人)

      師: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如果超載會產生什么后果。

      師:是啊,為了安全,我們無論乘船還是乘車都要遵守規章制度。根據這個乘船要求應該選擇哪個方案?

     。▽W生討論后發現第三種方案最合理,結果是54和63都小于68能坐下;第一種方案和第二種方案不合理,因為79人和71人大于68超載了。)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踐運用。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把數學和生活聯系起來,學生必然感興趣。另外,這樣設計,體驗數學應用價值。得到的不僅僅是會做幾道題,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更多的方法。這樣,使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真正發揮主體作用,成為學習的主人!

     。ㄈ、“玩”數學——在游戲中拓展。

      1、出示課件喜羊羊:歡迎同學們來到羊羊村,游戲大賽馬上就開始了,

      師:這就是今天游戲的記分牌————勇攀高峰。(把全班分成4個組美羊羊隊、懶洋洋隊、費羊羊隊、喜羊羊隊。)每答對一題便上升一格,誰先摘得勇攀高峰的'牌子并答對上面的題便是今天的冠軍,有信心嗎?

      2、進行游戲(飛鏢、找朋友、口算接龍)

      3、頒獎典禮

      【設計意圖:設計了與生活有關的游戲,將“枯燥”的口算練習用學生喜愛的游戲形式出現,淡化了“練”的痕跡,讓學生在游戲中快樂的學習,設計這一有梯度的練習就改變了傳統的練習形式,往往是限制發展快的,犧牲發展慢的,不利于個體的發展。這就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學習,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全課小結

      師:孩子們,數學游戲好玩嗎?你們這節課學得快樂嗎?你收獲了什么?

      你覺得自己在課堂上表現得怎樣,滿意嗎?你認為誰今天表現得最棒?誰是今天的進步最大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是《標準》中的理念。我在課末讓學生進行適當的自評、他評、互評,評價的內容以積極的贊美為主,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贊美別人。我偶從一書上拾得“養成隨時發現別人的優點并及時給予贊美的習慣,是為人處世的一個好習慣”的格言,我想這更是我每節課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

    【小學三年級數學《萬以內的加、減法》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教案:萬以內數的加減法02-08

    萬以內數的減法教學反思03-02

    大班數學5以內減法教案02-24

    大班數學5以內的減法教案03-28

    大班數學5以內減法教案06-28

    數學30以內加減法教案12-25

    小學三年級數學《萬以內的加減法》經典教案案例(通用10篇)09-30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03-22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數學教案11-17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