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調查報告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于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下面由小編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調查報告,希望可以幫到你哦!
調查時間:
為了了解當前幼兒心理健康狀況,幫助家長正確地認識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本人于2018年3月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
調查地點:航天幼兒園
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的對象是大、中、小班幼兒家長,主要內容有家長對幼兒心理健康的認識和關注,幼兒出現心理問題的影響因素,幼兒出現心理問題后家長的解決辦法,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困惑問題,家長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接受情況。
調查方法:本次調查采用了問卷調查法,共發放問卷167份,回收148份,有效問卷144份。
調查人:劉淑華
幼兒時期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人格和心理品質形成的重要階段,個性、情感、態度和很多心理品質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由于長期受傳統教育觀的影響,大多數家長、甚至是教師,更多的是注重幼兒的知識技能、體格發育和智力水平,而對幼兒的心理健康卻認識不到位或不重視。尤其隨著社會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父母對幼兒的期望值不斷上升,使幼兒承受越來越重的心理負擔,進而產生了異常的行為。因此,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更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幼兒心理健康現狀分析
本次對3~5歲的幼兒做了一次心理健康調查問卷,發出調查問卷167份,收回有效問卷144份。
家長反饋中最常見的幼兒心理問題:性格情緒問題占60%、社會行為方面占18%、人際交往問題占15%、認識方面的占7%。突出表現為任性、膽怯、多動、脾氣暴躁、敏感脆弱、自私、獨立性及社會交往、合作能力和意識弱、受挫能力弱等不良個性。
從調查的結果反映出家長欠缺對幼兒心理健康足夠的準確認識,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及早糾正,將可能影響幼兒的全面發展。
二、目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培養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已開始逐漸受到教師、家長和社會的重視,但在教育過程中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1、盡管幼兒園或多或少地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缺少系統的教育大綱和教材,教育內容涉及面較窄,內容分散、零亂,缺乏系統性。
2、在操作層面上,缺乏明確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教育途徑,而且絕大多數幼兒園沒有專職的心理輔導教師,因此教育效果不明顯。
3、大部分家長雖然能認識到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由于他們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和教育能力,于是把這個責任推給幼兒園,家園達不到教育一致。有的家長對幼兒心理健康的認識尚模糊,一方面希望孩子聽話就好,一方面又鼓勵自我個性的發展,甚至放縱和溺愛,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表現出執拗、孤僻、膽怯、自卑等心理特征。
三、幼兒心理健康的教育措施
(一)家庭中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指導
1、應給予孩子充分的撫愛和陪伴。它能帶給幼兒滿足與溫暖,使幼兒體會到生活充滿幸福與陽光,從而心情愉快,積極向上,并且也會將這種情感帶給別人。但如果過于溺愛,不加要求一味遷就,反而容易造成幼兒驕橫、倔強的個性。
2、盡可能地豐富孩子的生活。孩子的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如學習、游戲、運動,勞逸結合。有的家長忙于工作,對孩子更多的關注物質生活,其他方面則很少關心;有的家長則過于重視知識和技能,忽視幼兒的心理健康,致使孩子精神緊張,興趣偏狹,生活能力差,影響人格的健全發展。
3、為孩子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和諧的家庭環境、有益的學習環境對幼兒心理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平穩安定的環境,對幼兒心理的沖擊力較小,容易適應,不至于產生不健康心理。反之,處于逆境中的孩子往往缺乏教育引導,而在心理上受不住沖擊,出現反常心理。如:父母爭吵、單親家庭等會使幼兒心理發生變化,產生緊張、焦慮、悲傷、恐懼、消極、自卑等心理。
(二)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
1、轉變教育觀念,制定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目標和主要內容與途徑,充分認識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對幼兒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2、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及個別差異,注意教育方法的靈活性、形式的新穎性、多樣性、實際性,堅持個別教育與集體教育相結合的原則,促進幼兒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的協調發展。另外要以游戲為主,寓教育于游戲之中,對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通過幼兒所熟悉的動畫人物、故事、游戲等來貫穿活動。
3、在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時,要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自由寬松的活動環境,尊重幼兒,關注幼兒,滿足幼兒的心理需要,盡力給每個幼兒創設成功的機會,滿足他們的成就感。
4、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是幼兒教師和家長。因此,有必要對幼兒教師和家長普及幼兒心理健康知識,進一步提高教師、家長的心理健康水平,以使他們從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與規律出發,適時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條件若允許可以配置專業的心理教師,對幼兒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和人格。
5、社會環境因素是影響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毒V要》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會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幼兒園應利用家庭、社區以及一切可能的社會力量,為幼兒創設一個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如:利用家長會、開放日活動、家長學校等活動向家長宣傳幼兒心理健康知識、指導家長學習培養幼兒心理健康的方法,并且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流統一方法。
良好的心理是幼兒健康成長的關鍵,健康的心理是幼兒成長的基石。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幼兒的心理素質,不是解決幼兒心理問題;是面向全體幼兒進行教育,而并非針對有心理問題的幼兒。家長、教師要重視和關心幼兒的心理健康,共同配合進行教育和有效引導。
【心理健康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的調查報告02-16
心理健康調查報告01-03
心理健康教育調查報告09-29
心理健康調查報告【精】02-10
心理健康調查報告【熱】02-10
心理健康調查報告【熱門】02-10
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01-12
【精】心理健康調查報告02-22
心理健康調查報告(精選15篇)01-26
心理健康調查報告14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