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可愛的動物

    時間:2022-08-17 10:11:14 小學音樂教案 我要投稿

    可愛的動物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表演《動物說話》(學習歌謠)
        2、用木魚為歌曲伴奏(學習木魚的演奏方法),掌握二拍子的強弱。
        教學目標:
        1、能夠用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在歌聲的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2、認識木魚,學習并探索演奏方法,練習為歌曲演唱伴奏。
        教材分析:
        《動物說話》是一首歌謠風的創作歌曲,2/4拍,五聲將E羽調式一段體結構,歌曲節奏簡單以四、八音符為主,旋律較為平和,緊密結合了語言特點,表現了小動物稚嫩的拙態和叫聲,是一首便于表演的兒童歌曲,很有趣味。
        教學重點: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準確讀出二拍子的強弱。
        課時安排:
        三課時(第一課時)
        教具準備:
        木魚、歌曲錄音、頭飾
        教學過程:
        一、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最喜愛的小動物(用語言、動作等方式表現出它的動作、神態及模仿出叫聲)。
        (提問:“誰能說出老鴨與小鴨的叫聲有什么不同?”)
        (聲調高低不同、粗、細不同)
        1、學一學,叫一叫
        2、學習歌謠P21
        ① 初步的學習,只要求學生按節奏讀下來,
        ② 提示2/4拍的強弱,結合書中標記顏色的深淺進行練習(告訴學生顏色深的地方強,淺的弱)。
        ③ 認識木魚:木制打擊樂器,聲音短促,是節奏性樂器,老師示范它的敲擊方法,并請學生也來試一試。
        ④ 為歌謠加入打擊樂伴奏
        1)先敲強拍 2)敲擊出●○
        二、學習歌曲《動物說話》
        (師):“聽到老鴨與小鴨叫的這么高興,其它的動物也忍不住叫了起來,你們聽!
        1、師生先對照書中的表格,學習歌詞:老師說出動物的名字,學生說出叫聲后,按節奏拍手。
        (由于節奏是個難點,需多進行練習)
        2、聽歌曲錄音,感受歌曲活潑、風趣的情緒。
        3、隨老師的伴奏,視唱歌曲
        (可先不加入拍節奏)
        (對演唱中的不足進行糾正)
        4、提示學生:怎樣演唱能表現出很愛小動物的心情?
        (用你的表情、聲音、動作來告訴大家)
        5、熟練地、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6、加入拍手等不同的節奏動作來烘托氣氛,使學生情緒更加激動。
        7、加入動作表演及木魚的伴奏。
        8、教師啟發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創編歌詞,自編動作表現自己喜愛小動物的心情—自選頭飾。
        三、課堂小結 小結教學內容及學習情況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聆聽輕音樂《三只小豬》
        2、聆聽管弦樂《快樂的小熊貓》
        教學目標:
        1、能注意聆聽描寫小動物的樂曲,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人與動物應和睦相處。
        2、在聆聽音樂中嘗試用動作表達自己想象中的動物神態。
        教材分析:
        1、外國器樂曲《三只小豬》是一支輕音樂隊演奏的樂曲,輕松、幽默,不乏諧謔,描畫了三只小豬愉快的生活場景。
        2、《快樂的小熊貓》是美術片《熊貓百貨商店》中的一個音樂片斷,描寫了小熊貓可愛的一舉一動。
        教學重點:
        感受小動物可愛的形象,讓孩子們更加喜愛動物。
        教學難點:
        想象并表達出動物的神態。
        課時安排:
        三課時(第二課時)
        教具準備:
        錄音、頭飾
        教學過程:
        一、 欣賞輕音樂《三只小豬》
        1、請學生們觀看動畫片《三只小豬》片斷,然后請學生復述故事的大概情節。
        (師):“今天我們來聽一聽,音樂中是怎樣描寫小豬的形象的?”
        2、初聽樂曲,感受樂曲的基本情緒。
        提問:“在音樂中你看到了幾只小豬他們在做些什么?”
        3、復聽樂曲:邊聽邊記住小豬叫的地方,比一比,看誰準確。
        4、學一學小豬比較有特點的動物(如走路、叫、耳朵等)
        5、再聽樂曲,挑選一只自己喜愛的小豬,隨音樂模仿他的神態、動作看誰的想象力豐富(頭飾)。
        二、欣賞管弦樂《快樂的小熊貓》
        1、初聽樂曲、感受樂曲所表現的情緒(并請學生給樂曲起個名字)。
        2、復聽樂曲,把樂曲分為兩部分給學生聽。
        1)描寫清晨的一段音樂,讓學生感受清晨幽靜、美麗的景色。
        2)小熊貓在打水時的一段音樂,啟發學生利用音樂中的特殊音響,展開自己豐富的想象。
        3、再聽樂曲,讓學生跟著音樂表演,樂曲結束時,教師可啟發學生分小組創編結尾(可利用身邊一切可利用的東西)。
        4、讓學生邊聽音樂邊給大家編故事聽。
        三、 課堂小結:小結本節課的學習情況。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表演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
        2、認識碰鐘,并學習正確的演奏方法
        教學目標:
        1、能夠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在歌聲與表演中表達自己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2、認識碰鐘,學習并探索演奏方法,練習歌曲演唱伴奏。
        教材分析:
        《我有一只小羊羔》是一首美國兒童歌曲,2/4拍,大調節器式,一段體,歌曲短小精悍,節奏明快,旋律流暢,生動、形象!芭鲧姟币步信鲡,是銅制打擊樂器,音色清脆、悅耳、穿透力強、余音較長,多用于強拍處擊奏。
        教學重點: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用碰釧為歌曲伴奏
        課時安排:
        三課時(第三課時)
        教具準備:
        錄音、頭飾、打擊樂
        教學過程:
        一、歌曲教學
        1、老師有感情的范唱歌曲,讓學生感受歌曲所要表現的音樂形象。
        2、讓學生用語言,描述出自己小羊羔的可愛形象。(啟發學生的想象力)
        3、用聽唱法學習歌曲
        1)曲中的“×× ×”節奏要指導學生準確的演唱。
        2)連續相同音音高的準確。
        3)注意2/4拍歌曲的強弱。
        4、提示學生在演唱同音反復處唱得輕松、親切。
        5、自編動作進行表演,表達自己對小羊的喜愛之情。
        6、啟發學生模仿原歌詞,進行創作。
        要求:抓住自己喜愛的小動物的特點進行創作。
        7、分小組表演唱(頭飾):展示自己的創作。
        二、 認識碰鐘
        1、老師拿同碰鐘,請學生觀察它的外形:形似小碗,銅制,兩個為一副。
        2、聽一聽:老師敲擊,聽辨其聲音的特點:清脆、長的(可與木魚的聲音進行對比)。
        3、每小組討論—每組一個,應怎樣敲擊,聲音才好聽(讓學生的創造意識)。
        4、老師講解,碰鐘的演奏方法(提問:碰鐘能否敲出較短的聲音—試一試)。
        5、用碰鐘為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的伴奏,對照書中所提示的圖形譜,也可啟發學生進行即興創作。
        6、分小組進行表演,表達自己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I 表演 。 II 唱。 III 打擊樂(頭飾)。
        三、 小結教學內容及學習情況

     


    【可愛的動物】相關文章:

    可愛的動物作文04-24

    可愛的動物作文02-08

    動物作文:可愛的烏龜09-02

    《可愛的動物》音樂教案03-30

    可愛的動物音樂教案01-26

    可愛的動物教學反思04-04

    《可愛的動物》教學反思01-09

    中班音樂教案可愛的動物07-01

    可愛的動物小學美術教案04-03

    中班音樂《可愛的動物》教案01-28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