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地理教案>高中地理教案>地理教案-第六節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地理教案-第六節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時間:2023-02-27 07:28:31 高中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地理教案-第六節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第六節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地理教案-第六節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了解地球公轉一周后,地球上產生的地理現象。

    (二)能力訓練點

    空間思維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

     二、教學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晝夜長短變化和太陽高度變化。

    2.難點:太陽直射概念。

    3.疑點:極晝的南北極為何冰雪不融。

    4.解決辦法:圖解法。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通過自己一步步繪圖逐漸理解知識內容。五、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攻破難點:不同方位的太陽直射概念。2.突出重點: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變化。3.了解五帶和24節 氣。

    (二)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圖解直射概念:(教學中發現學生對直射,特別是變換角度的直射概念不清楚,影響了后面一系列的知識理解和學習,此處宜作為重點講解內容。)方法:

    (1)畫兩個如圖的弧形A弧、B弧,在弧上各找一點表示一人所在的地理位置P1、P2;請學生畫出此人所在的地平線(過切點畫切線);講明直射即太陽光線與地平線的夾角是90度,請學生畫出太陽光線。

    (2)在圖2上把弧補充為一個完整的圓,并畫上地軸(垂直線)、赤道(水平線),問此時太陽直射點的位置(赤道)。

    (3)把圖2旋轉一個角度(黃赤交角),觀察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從此點平行于赤道畫一條緯線,思考這條緯線的特點(太陽直射的最北點——北回歸線,此線上各點一天中都有直射機會)

    (4)思考: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可否移動,觀察二分二至圖,認識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練習:一年之中有兩次太陽直射機會的地區是:南北回歸線之間。

    2.晝夜長短變化

    請每位學生畫一張夏至日(12月22日)光照圖,一位學生在黑板上畫,用以訂正。在圖上標出南北回歸線、晨昏線,把夜半球涂成陰影。

    (1)晝夜長短變化規律

    a.教師在圖中南北半球各畫一條緯線(例圖中B、D所在緯線),學生注明晝弧和夜弧長,觀察分析得出結論:太陽直射的南半球晝長于夜,北半球相反。

    b.教師在北半球再添加一條緯線(例圖中E所在緯線),學生觀察同一半球不同緯線上的晝夜長短情況,得出結論:緯度越高晝夜長短變化越大。赤道終年晝夜平分。

    c.請學生用緯線標出極晝和極夜范圍——極圈概念(例圖中A.F點所在緯線)。

    (2)思考:有無全球同時晝夜平分的時候,什么時候?演示春秋分時太陽直射的位置。

    理論上:晨昏圈過極點時,全球緯線被平分,此時為春秋分。

    實際中:夏季的晝長轉為冬季的晝短的那一天。

    3)練習:12月22日下列地區晝長的是B、D,晝最長的是D。

    A.倫敦B.悉尼C.北京D.好望角

    3.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因此,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決定著一個地方的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

    練習:6月22日(夏至)正午太陽高度達最大值的范圍是北回歸線以北各地,達最小值的地區是赤道以南各地。

    分析:繪圖,注明太陽直射點(北回歸線)。在北回歸線以北任選一點A,發現這一天太陽直射點離此點最近,此點達一年中最大值。赤道至北回歸線之間有太陽直射機會,故未達最大值。赤道以南和南回歸線以南各選一點B、C,發現此時太陽直射點離所選點最遠,故赤道以南各地正午太陽高度最小。(不同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

    思考: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大小變化與一年中的氣溫高低變化有關嗎?畫圖說明。你能解釋極晝的南北極為何冰雪不融了吧。

    (太陽高度角小,冰雪反射率大,冰層厚海拔高。)

    4.五帶劃分:(圖略)

    以地表獲得太陽熱量的多少來劃分熱帶、溫帶、寒帶。

    熱帶:南北回歸線之間有太陽直射機會,接受太陽輻射最多。

    溫帶:回歸線與極圈之間,受熱適中,四季明顯。

    寒帶:極圈與極點之間,太陽高度角低,有極晝、極夜現象。

    5.四季

    (1)從天文含義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晝最長、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季節 。一季三個月,請寫出天文四季的春夏秋冬所包含的月份。

    春______夏______秋______冬______

    (2)思考:我們通常所說的四季含義是什么(氣溫的高低)。氣候四季包含的月份。

    春______夏______秋______冬______

    (3)了解24節 氣的概念與四季的關系

    24節 氣是將地球繞太陽的公轉軌道平分24份,從春分點開始,角度每隔15度為一個節 氣,約為15天。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運行會產生天氣和季節  的有規律變化,傳統農業中農民依此進行農業生產,有如:“谷雨前后種瓜點豆”的諺語。

    (三)總結、擴展

    思考:你知道為什么4年一潤嗎?

    一個回歸年=365天5小時48分46秒,每年的365天是回歸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6小時,故4年一潤,閏年為366天。另有其它歷法計算余、損數值。

     六、布置作業

     題1 讀右圖”極地投影太陽光照圖”(虛線表示極圈和回歸線,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圖反映的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45E,0

    (此圖所畫半球逆時針旋轉,為北半球,北極圈里是極晝,此日是夏至6月22日)

    (2)abc是晨昏線,其中晨線為bc段。(晨昏線與太陽光線永遠垂直,此圖逆時針旋轉,地球上各地在ab弧處由晝進入夜,在bc弧處由夜進入晝,為晨線。)

    (3)此時A、B、D、E四地的地方時應是A15時,B6時,D21時,E12時。

    (太陽最高點為正午12點,緯線周長被均分為24小時。)

    (4)此時A、E晝夜長短是A24小時晝,E12小時晝。

    (5)再過三個月,B地處在什么初秋季節。ㄈ齻月后,太陽直射點由北半球移向赤道,并將繼續向南半球移動。)

    題2 設計一個表盤,從中可以讀出不同緯度任意一天的太高度角。

    教師指導:盤1太陽直射點緯度范圍,從2326N——2326S。

    盤2太陽高度角范圍。

    盤3地理緯度值,三盤疊加在一起。

     七、板書設計

     第六節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一、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學生隨堂畫圖,此處略)

    二、晝夜長短變化規律

    1.太陽直射的半球晝長于夜。

    2.緯度越高晝夜長短變化越大。極圈內出現極晝極夜現象。

    3.赤道全年晝夜平分;春秋

    分全球晝夜平分。

    三、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一地正午太陽高度隨距太陽直射點的遠近而變化。

    正午太陽高度=地理緯度+太陽直射點緯度(同半球相加,不同半球則減。)

    四、五帶劃分(圖略)

    五、四季劃分

    天文四季:春2、3、4,夏5、6、7,秋8、9、10,冬11、12、1。

    氣候四季:春3、4、5,夏6、7、8,秋9、10、11,冬12、1、2。

    24節 氣:地球公轉軌道的24份均分。在天氣和氣候概念之間,中國傳統文化。


    【地理教案-第六節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相關文章:

    地理地球的公轉教學反思04-22

    圖表法在“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教學中的運用08-07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地理教案01-11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地理教案(3篇)01-15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地理教案3篇01-14

    《地球的公轉》七年級地理教案11-05

    參考教案: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08-17

    《地球的公轉》七年級地理教案4篇11-07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08-17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