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高三語文教案>中國藝術表現里的虛和實(網友來稿)

    中國藝術表現里的虛和實(網友來稿)

    時間:2022-08-16 16:57:26 高三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國藝術表現里的虛和實(網友來稿)

    中國藝術表現里的虛和實(網友來稿)




    彭春暉  

    宗白華

    教學目標

    1、理清全文思路,理解文章內容。

    2、通過擴展,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虛實的關系和作用,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教學方法

    討論法、問題研究法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與步驟:

    一、導入語

    播放鋼琴協奏曲《梁!罚ㄒ.課件,大約3分鐘)。同學們,剛才我們聽到的樂曲名稱是什么?(生答《梁!罚。這支曲子是著名的鋼琴協奏曲《梁!!同學們聽后,覺得它的音樂有什么特點?(生答)這首曲子聲音忽高忽低,大時,眾樂齊奏,勢如排山倒海,驚天動地;小時,輕輕彈奏,似微風拂來,蕩起點點漣漪,給人以無限遐想,我們好像看到了梁山泊與祝英臺同窗共讀的愉悅,又似乎看到了他們抗擊命運、化蝶而飛的悲壯,極具藝術魅力!從美學上講,這就是音樂中虛實相生所產生的絕妙效果。



    二、解答課前預習題(見.課件)

    (1)、本文主要闡述了什么問題?

    生答,教師明確:課文標題就是本文的論述重點:中國藝術表現里的虛和實。中國藝術包括哪些方面呢?——詩歌、戲曲、繪畫、書法、建筑、印章、音樂、舞蹈等,主要論述了繪畫和戲曲。

    (2)、本文分幾層進行論述?

    生答,教師明確:

    1、提出文章觀點:全粹結合、虛實相生是中國藝術傳統中的重要表現手法。

    2、主要闡述中國繪畫、戲曲里的虛實結合、虛實相生。

    3、主要說明書法、建筑等多種藝術里的空間表現,都是由舞蹈動作延伸。

    (3)、“虛”和“實”的關系可以怎么概括?

    生答,教師明確:“虛實結合、虛實相生”,如果說得更詳細一點,可用16字概括:“虛由實生、實仗虛行;以實為本,以虛為用!毕旅嫖覀円煌瑏矸治鋈。



    三、師生共同簡要分析全文

    1、藝術需要表現美,文章開頭哪句話,點明了這一點?

    明確:“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毕旅孢M行了具體解釋,既要豐富、全面地表現生活,又要集中、典型、普遍地表現生活,豐富、全面中就有了“實”,集中、典型、普遍中就有了“虛”,兩者互相矛盾,卻能辯證統一!只有虛實結合了,才能避免自然主義和形式主義。所以古人說“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木寫之;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

    板書:(見.課件)

    表現生活:

    豐富全面——實——正面描寫

    集中典型——虛——側面烘托



    2、趙執信的《談龍錄》中,三人對詩的看法分別是什么?

    師生共同.總結:

    洪眆思(洪昇):詩要求“完整”,即“實”,

    司寇(王漁洋):詩要求“精粹”,也即“虛”,

    作者(趙執信)“完整”、“精粹”缺一不可,應詩寫出一鱗半爪而不支離破碎,這就是虛實結合!

    拓展:一花一天堂,一沙一世界,一葉落而知天下秋,正是通過有形的“實”來推知無形的“虛”,從而創造更廣闊的意境,表現更豐富的生活!



    3、作者選取了哪兩種中國藝術進一步闡述虛實相生的手法?

    明確:繪畫、戲曲。

    .課件展示南宋著名畫家馬遠的《寒江獨釣圖》,同學們,你從這副畫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簡析:

    一葉扁舟,一個孤獨的釣魚翁,這是“實”,那空白處我們可以想象為煙波浩淼的江水和廣闊的空間,這是“虛”,正是空白才襯托出了環境的蕭瑟和釣魚人的孤獨!“虛”已不再是“虛無”,而升華成了藝術境界,成為藝術的精品。

    那副著名的《深山藏古寺》,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畫面只有崇山峻嶺、山路蜿蜒,一個小和尚在山下河邊打水┅┅古寺“虛”掉了,但并不等于沒有,不然小和尚從哪里來,又到何處去,自然從古寺來,再回古寺去,這也是“實中藏虛”。文中32頁的一段文言說得很清楚,讓我們來讀一讀。

    師生共同朗讀。古畫中這樣的例子還很多,讓我們來共同欣賞幾副。

    瀏覽3副古畫。(見.課件)



    4、戲曲中也是如此,“虛實結合、虛實相生”是常見的。演員通過極少的道具營造出極豐富的意境,給人極大的空間感。比如舞臺上老船翁一支漿和搖曳的舞姿能讓人感受到蕩漾起伏的江水,站在荷花筐里的演員通過搖動的腰肢和左右晃動的手臂,更給人以荷花隨風搖擺的美感。



    5、建筑、書法也是如此!.課件展示天壇的圖片,曠野中的亭子。

    教師簡單分析:天壇是皇家祭祀場所,天壇面對著虛空的天穹,似乎也能感受帝王一統天下的氣魄;亭子本身并不是畫,但與廣闊的天地共同融為一幅大畫,王羲之的《蘭亭序》中18個“之”字寫法各異,虛許實實,表現出王羲之飄逸灑脫的精神風度。



    6、其實,詩歌里面的“虛實結合”也是很多的,在詩歌里面,“實”是指“寫景”,“虛”是指“抒情”,純粹的寫景和抒情都是沒有生氣的,所以詩歌歷來重視“虛實相生”的方法,“化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同學們能舉出這樣的里子嗎?

    板書:(見.課件)

    詩歌中的虛實

    實——寫景

    虛——抒情

    學生回答。

    師生共同分析詩句:大家看杜甫的這兩句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庇刑搶嵪嗌鷽]有?

    學生回答,教師簡析明確:

    通過春天的花鳥景物,表達作者在戰亂年代的驚恐心理和恨別情緒,形象而又深刻,看似寫景,實則抒情。這是“化虛為實”。



    再看李煜《虞美人》中的兩句: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學生回答,教師簡析明確:

    作者把無形的“愁”化為有形的“一江春水”,把自己因亡國而引發的多而不絕的愁緒渲染得淋漓盡致。這是“化實為虛”。



    再看賈島的《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提問:這首詩怎么運用了“虛實相生”?

    明確:“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弊髡唠m然沒有寫隱者的行蹤,但透過畫面,我們能感受到那山中縹緲的云霧、隱者的閑適高雅以及賈島本人悠遠恬淡的心境,還可以引申出人生的哲理:人在追求理想和真理時,明明近在眼前,卻由于種種原因不能發現或得到。這由實見虛,虛實結合。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希望通過這一課的學習,能讓我們的鑒賞能力更上一個臺階,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的美!

    讓我們在杜甫的這首《春望》的朗讀聲中結束本課吧。ㄒ.課件)



    .教案設計:重慶市江北中學  彭春暉

    郵箱:pengchu5214@sina.com.cn

     作者郵箱: pengchu5214@sina.com.cn


    中國藝術表現里的虛和實(網友來稿)由范文先生網教案頻道http://www.annahuzar.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中國藝術表現里的虛和實(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賓虛影評08-21

    四級寫作技巧基本原則多實少虛08-25

    當前封建迷信表現、危害和對策建議03-09

    實訓的收獲和心得體會04-10

    實訓收獲和心得體會02-07

    實訓的心得體會和收獲09-13

    工于記實善于寫虛的寫作技巧08-25

    律師個人實訓和值班工作總結08-24

    高考作文技巧:應對“虛題”有妙招08-16

    實訓收獲和心得體會14篇02-27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