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逍遙游..

    時間:2022-08-16 16:24:00 高三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逍遙游..


    張連生


    《逍遙游》【一】
    一、學習目的:
    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設喻來說明道理的方法。
    了解莊子想象奇特、意境開闊、富于浪漫色彩的.寫作風格。
    二、學習重點
    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設喻來說明道理的方法。
    了解莊子想象奇特、意境開闊、富于浪漫色彩的.寫作風格。
    三、學習難點
    學習本文以寓言故事設喻來說明哲理的方法。
    理解莊子追求絕對自由的人生觀。
    四、學習方法
    閱讀、體會、分析
    五、學習過程
    【一】點撥
    1、作者簡介: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宋國蒙城(今河南商丘東北)人。戰國中期思想家、散文家。雖生活貧困,有時靠借米和打草鞋度日,但拒絕楚威王的重金禮聘。所持思想極為復雜,涉覽當時各家學說,獨與儒、墨針鋒相對,而以老子之言為指歸,和老子同是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稱“老莊”。他繼承并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把老子的“道”,解釋為脫離一切事物的神秘的精神。否定人的認識能力和是非的客觀標準的存在,在無是非、無得失、無榮辱的虛無縹緲的境界中逍遙漫游,從而倒向了虛無主義和宿命論,對后世產生消極影響。但他憤世嫉俗,鄙薄富貴利祿,拒絕同統治者合作的精神,在反禮教、反封建統治的斗爭中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
    2、關于作品
    《莊子》一書又名《南華經》!稘h書·藝文志》曾標錄為五十二篇,今存郭象注本只三十三篇。其中內篇為莊子本人所作,外篇、雜篇可能出自其門人及后學之手。其文構思巧妙,想象奇幻,詞匯豐富,尤以巧用寓言見長,富有濃厚的文學氣息和浪漫主義色彩。不僅在先秦諸子中獨具一格,而且對嵇康、阮籍、陶淵明、李白、蘇軾、曹雪芹乃至魯迅、郭沫若等后世著名作家的思想和創作,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寓言這一文學形式及其定名,即從莊子開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描寫得極為生動,如《逍遙游》中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形象,《養生主》中庖丁的形象,《秋水》中河伯的形象等。另外《螳臂擋車》《東施效顰》等寓言故事,至今仍常為人所稱引。
    《逍遙游》為《莊子》的首篇,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藝術上說都是《莊子》中的代表作品。它主要說明莊子絕對自由的人生觀,指出大至高飛九萬里的鵬,小至蜩與學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滅了物我界限,無所待而游于無窮,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才是絕對的自由,這就是逍遙游。全篇集中表現莊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即虛無主義與絕對自由。
    【二】文章導讀
    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戰國中期宋國蒙人,我國著名的思想家 (或哲學家)、文學家,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肚f子》是道家經典之一,它不僅有很高的哲學成就,而且對后世文學的發展影響極為深遠。對《莊子》散文的輝煌藝術成就,魯迅曾說:“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
    《逍遙游》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它以神話傳說熔鑄成篇,構思宏偉,氣勢磅礴,筆墨恣肆,洋洋灑灑,“寓真于誕,寓實于玄”(劉熙載《藝概》),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比喻的運用,繁復靈活,令人應接不暇,回味無窮。
    《逍遙游》主要說明了莊子追求絕對自由的人生觀,指出大到高飛九萬里的鵬,小至蜩與學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滅了物我界限,無所待而游于無窮,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才是絕對的自曲,這就是“逍遙游”。它體現了莊子的哲學思想觀。
    【三】閱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逍遙游》【二】
    一、學習目的:
    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設喻來說明道理的方法。
    了解莊子想象奇特、意境開闊、富于浪漫色彩的.寫作風格。
    二、學習重點
    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設喻來說明道理的方法。
    了解莊子想象奇特、意境開闊、富于浪漫色彩的.寫作風格。
    三、學習難點
    學習本文以寓言故事設喻來說明哲理的方法。
    理解莊子追求絕對自由的人生觀。
    四、學習方法
    閱讀、體會、分析
    五、學習過程
    【一】積累
    1.重點詞語
    怒:奮發 范例講解:怒而飛(振翅奮飛)
    斯:則,就 范例講解:風斯在下矣:(風就在下面了)
    夭閼:阻塞 范例講解:莫之天閼(沒有阻礙)
    槍:觸、碰 范例講解:槍榆枋而止(碰到樹木就停下來)
    控:投,落下 范例講解:控于地而已矣(落在地上罷了)
    效:顯才能 范例講解:知效一官(才能勝任一官之職)
    比:合 范例講解:行比一鄉(善行能聯合一鄉之人)
    正:本所應有 范例講解:乘天地之正(順應天地萬物之性)
    惡Wū:何 范例講解:惡乎待哉(憑借什么呢)
    2.通假字
    冥,通溟 范例講解:北冥有魚
    培,通憑 范例講解:而后乃今培風
    知,通智 范例講解:小知不及大知
    辯,通辨 范例講解:此小大之辯也
    而,通耐 范例講解:而征一國
    有,通又;反,通返 范例講解;旬有五日而后反
    辯,通變 范例講解:御六氣之辯
    3.古今異義
    海運:海波動蕩 范例講解: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海 范例講解:南冥者,天池也
    野馬:游動的霧氣 范例講解:野馬也,塵埃也
    果然:飽的樣子 范例講解:腹猶果然
    眾人:一般人 范例講解: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羊角:旋風 范例講解: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
    4.詞類活用
    1.名詞用如動詞 范例講解:而后乃今將圖南(南:向南飛)
    2.使動用法 范例講解:彼于致福者(致:使……到來)
    5.固定句式
    1.其……邪?其……邪?(選擇句) 范例講解: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2.奚以……為,(表反問,哪用……呢) 范例講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3.惡乎……哉(表疑問) 范例講解:惡乎待哉(憑借什么呢)
    【二】翻譯課文


    《逍遙游》【三】
    一、學習目的:
    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設喻來說明道理的方法。
    了解莊子想象奇特、意境開闊、富于浪漫色彩的.寫作風格。
    二、學習重點
    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設喻來說明道理的方法。
    了解莊子想象奇特、意境開闊、富于浪漫色彩的.寫作風格。
    三、學習難點
    學習本文以寓言故事設喻來說明哲理的方法。
    理解莊子追求絕對自由的人生觀。
    四、學習方法
    閱讀、體會、分析
    五、學習過程
    【一】結構圖解
    【二】要點詳析
    借用寓言說理 莊子善于運用寓言來闡明道理。全文開始即運用寓言,天池海運是荒唐之言,作者形象地刻畫大鵬之飛,仍不能無所待;待海運,必須水擊三千里,九萬里風在下,才有力負起偌大的翼,六月才能息于天池,種種限制,有待即非逍遙。將反襯用在哲理散文之中,結合了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有助于說理之透徹。另外,像惠施與莊子的對話中的題材有比喻,有故事,化用得非常神妙,形象而生動,很有說服力。
    想象豐富,意境開闊 如文章開頭寫鯤的神奇變化,鵬的邀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寫鵬的南徙,一“擊”,一“傳”,“三千里”,“九萬里”,“扶搖”直上,意境何等壯闊。豐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磥砘恼Q無稽,卻是作者真實感情的流露。
    運用比喻、夸張、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 如第一段,寫積水負舟是以水比風,以大舟比鵬鳥;寫鵬鳥南飛“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是夸張;描寫學鳩,賦予人的性情,是擬人。這些都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三】.寫作特點
    想象豐富,意境壯闊。如文章開頭寫鯤的神奇變化,鵬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豐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運用比喻、夸張、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
    借用寓言說理。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評論莊子散文的特點說:“著書十余萬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無事實,而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薄跺羞b游》運用大量寓言把“無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動的形象中,使人不知不覺進入他所創造的意境,深受感染。

    [1]


    逍遙游..由范文先生網教案頻道http://www.annahuzar.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逍遙游..】相關文章:

    逍遙游(節選)04-04

    逍遙游作文04-08

    語文《逍遙游》教案01-15

    《逍遙游》語文教案03-21

    逍遙游作文(精選17篇)10-30

    語文《逍遙游》教案9篇01-15

    語文《逍遙游》教案(9篇)01-15

    《逍遙游》語文教案9篇03-21

    語文《逍遙游》教案(集合9篇)01-15

    讀逍遙游有感03-01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