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高三語文教案>上冊 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 示例之二

    上冊 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 示例之二

    時間:2022-08-16 14:53:52 高三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上冊 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 示例之二

    教案示例之二

    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

    教學目的

      1 掌握根據文學作品自身特點評價文學作品的途徑。

      2 學習敘、析、評三者有機結合的評述方法。

      3 懂得運用階級分析法評價文學作品的道理。

    教學設想

      《水滸》是我國小說史上第一部白話長篇章回體小說。雖然學生在初中學習過《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在高中學習過《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但可能有大部分同學并沒有讀過《水滸》原著。這就是說,大部分同學對《水滸》似了解并非全了解。今天,要教學《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如果學生對原著不了解,那是有困難的。因此,在教學該課前,教師可組織一次關于《水滸》的報告會,或在學習該課前,利用25分鐘左右的時間對《水滸》作簡要的介紹。

      從《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一文看,課文的重點十分明確:一是評價人物,二是評價結構。至于作者是如何評價的,是否準確、精辟,有獨創見解,這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不過,這篇文章的結構十分清晰,呈“分—總”式。因此,教學時,可采用抓住重點,分散難點,逐層剖析,最后歸納的途徑,以及師生共同“議”與“評”相結合的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 結合學生已學過的課文,概括介紹《水滸》原著的主要內容。

      2 結合課文注釋,了解課文內容,理順課文的結構。

    教學過程

      一、《水滸》內容簡介。

      要點提示:

      1 《水滸》是一部在人民群眾集體創作基礎上,作家進行整理加工所創造出來的藝術結晶。

      2 《水滸》是一部農民起義的偉大史詩。

      3 《水滸》在人物描寫和結構安排上的特色。

      4 《水滸》的巨大影響。

      以上四個方面的內容,重點在第四點上。其他三個方面,可以用幾句話概括介紹。

      二、學生自讀課文,理順課文結構。

      提示: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4段),談《水滸》在人物描寫方面的特點;第二部分(5—7段),談《水滸》的結構特點;第三部分(8段),著重談論《水滸》的人物和結構為什么“應當作為學習的主要對象”。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 了解第1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2 明確《水滸》在人物描寫上的兩大特點。

      3 具體分析“敘、析、評”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自讀揣摩第1自然段。

      提問:這一段主要的內容是什么?放在開頭有什么作用?

      提示:首先,總說《水滸》的“人物描寫”的藝術成就:“向來就受到最高的評價”。其次,說明《水滸》在人物描寫方面的特點:“個個面目不同”。接著,說明《水滸》人物描寫成功的秘訣:朝夕揣摩。開門見山提出論題,引起讀者重視。

      、 \pnb0閱讀第2至3段,填寫下表:   

      討論:

      提示:第一,三個人在不同的遭遇中表現出了不同的個性特征。

      第二,三個人的鮮明個性是與他們不同的階級出身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第三,讀者對三個人表現出的不同感受,實質是對三個不同階級的階級意識的感受。

      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強調:從階級意識去描寫人物的立身行事,這是《水滸》的人物描寫的第一大特點;抓住人物的階級意識去評價人物的立身行事,這也是評價文學作品的重要關鍵。

      三、分析比較。

      關于《水滸》人物描寫的第二個特點:關于人物的一切都是由人物本身的行動去說明,作者絕不下一按語。文中是怎樣說明的呢?

      提示:仍以林沖等三人為例:①詳寫了三人的出場情況(都是在別人事件的中間驟然出現的。其中,特別強調了“三個人物出場之時,除了簡短的容貌描寫而外,別無一言介紹他們的身世,自然更無一言敘述他們的品性了);②概括說明“他們的身世和品性都是在他們的后來的行動中逐漸點明,直到他們的主要故事完了的時候,我們這才全部認清了他們的身世和性格”。即說明人物的個性是在情節發展的過程中逐步顯示出來的,而不是靜止的描寫。如果用文中的比喻說明,那是一種“由遠漸近”的方法。

      關于《水滸》人物描寫的這一特點,教師一是要引導學生注意全面說明,注意“;”號前后的兩層意思。至于對這一評述的教學,不必花很多時間了。

      不過,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比較一下文中的這兩大特點在寫法上的異同。相同點:舉例論證

      不同點:前者是逐層論述,最后歸納;后者是先提出觀點,而后論證;前者詳細,后者概括、簡略。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 具體認識《水滸》結構上的特點。

      2 比較林沖與楊志人物安排的不同點。

      3 指出本文觀點對以后“文學評論”論壇上的深遠影響。

    教學過程

      一、閱讀概括。

      在閱讀第6自然段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概括《水滸》結構上的特點。

      提示:從總體看,“不是有機的結構”;從每一個人物(局部)看,“是嚴密的,甚至也是有機的”。即“同一母題而各自獨立的許多故事”。

      那么,“各自獨立、自成整體”的故事又有哪些特點呢?教師可指導學生在書中將第7自然段開頭兩句勾畫出來。特別是著重強調:“第一”中的:“前后勾聯”“疏密相間”;“第二”中的:“變化錯綜”。

      二、口述情節。

      要求學生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分別口述“林沖”與“楊志”的情節安排,具體體會《水滸》在人物故事中安排上的上述特點。

      三、比較分析。

      林沖與楊志在情節排上有何區別?

      提示:

      林沖:時松時緊,曲折有致;騰挪跌宕,逐步推進。

      楊志:一正一反,螺旋上升(縱橫開合)。

      四、點撥。

      主要揭示作者在文中論述《水滸》的觀點在文學評論論壇上的影響。

      參考意見:作者對《水滸》的人物描寫和結構上所論述的觀點,都是作者獨特的見解,在文學評論論壇上產生了極深遠的影響。比如,關于《水滸》的結構特點,自作者的觀點提出之后,在論壇上就出現了一場激烈的爭論。特別是作者運用馬列主義的觀點觀察問題,用階級觀點分析人物,不僅對《水滸》的研究有指導意義,而且對一切文學作品的評價都有指導意義。

    【上冊 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 示例之二】相關文章: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示例之二教案03-25

    人物素材運用方法示例08-24

    《水滸》人物歇后語12-31

    我最喜歡的水滸人物作文08-04

    和學生談愛情08-21

    淺析水滸傳中人物宋江08-24

    水滸傳人物歇后語09-23

    敘事類作文優化結構技法例談08-17

    銀行的業務和作用 教學設計示例(二)05-01

    英語高效課堂中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交互轉換08-18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