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語文 -勸 學

    時間:2022-08-16 13:48:35 高一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語文 -勸 學

    語文 -勸 學

    23  勸   學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

       

    教學設想 

        一、抓住文眼,定好教眼。中心論點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個分論點從三個角度論述、體現本文的思想性和邏輯性,這是本文的教學難點;比喻的含義和內在聯系以及比喻論證,這是本文的教學重點。抓住提示論點的關鍵語句和用以論證的比喻,不僅可以明確本文論點和論證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寫作特點,而且一些文言詞句的重要問題也可迎刃而解。

        二、要求學生重點掌握的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先指導學生借助注釋、工具書,結合課文語境,理解其意義和用法,然后通過課堂點撥、課后“練習”、補充練習以及熟讀、背誦等反復訓練,才能切實掌握。 

        教學時數                                                  

    二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提示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本文教學目的。

        二、預習檢查。

        三、導入新課。

        從初一學過的課文《為學》導入,指出它與本文都用設喻方法,講有關學習的道理。

        四、作者介紹(結合注釋①):

        荀子(約公元前 313—前 238),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境和教育可以改變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展為有標題的http://www.annahuzar.com/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樸、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秳駥W》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錄。

        五、解題。

        《勸學》的“勸”起著統領全篇的作用。教師先在黑板上寫一個“勸”字,問道:這個字是什么意思?學生往往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勸告”。教者趁此在“勸”字后加上一個“學”,再問:“勸”是什么意思?學生才會領悟:原來它還有“勸勉”的意思。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給學生建立“注意中心”。接著就講:“勸”的繁體字“勸”是形聲字,凡是用“力”作聲旁的字,多數有給人們勉勵的意思,如“勵”、“努”等。這是“勸”的本義,而在現代漢語中,“勸”,解釋為“勸阻”,詞義已經轉移了。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目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

        六、指導學生處理課文字詞句中的疑難問題

        1.對照注釋,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組:通假字

        (1)輮róu通煣       有yòu通又         知zhì是“智”的古字        暴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與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生xìng通性(古音聲母韻母相同)

        第二組:其他易寫錯讀錯字 

        中 zhòng   礪 lì   參 cān省 xǐng    跂 qì    臾 yú    螯 áo

        2.給本課 12 個重點文言常用實詞圈畫加注,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

        3.復習初中知識,學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虛詞“于”、“者”、“而”的用法:

    于   

    (1)介詞,從。雖然,受地于先王,終原守之。/  青,取之于藍。

        (2)介詞,比?琳陀诨⒁。/  而青于藍。

        (3)介詞,向。告之于帝。/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者   

    (1)特殊指示代詞,組成名詞性結構,表示“……的人或事物”。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    假舟揖者,非能水也。

        (2)表示略作停頓,并提示下面要說的原因。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

    而   

    (1)連詞:并列關系。君將哀而生之乎。/  知明而行無過矣。

        (2)連詞:修飾關系。潭西南而望。/    吾嘗終日而思矣。

        (3)連詞:轉折關系。舟已行矣,而劍不行。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連詞:順接關系。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4.學生試譯難句,教師點撥指正。

        (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熬印笔且粋合成雙音詞!翱梢浴痹诠艥h語中是兩個單音詞,相當于現代漢語“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體語境中,“以”已失去介詞的作用,只協調音節。因此,這兩個詞中只有“可”有意義,與現代漢語的“可以”差不多;它還表示情理上應當如此,可譯為“應該”。全句譯為:有學問有修養的人說,學習是不應該(可以、能夠)停止的。

    s("content_relate");

    【語文 -勸 學】相關文章:

    勸爸爸戒煙作文08-20

    勸爸爸戒煙作文03-08

    勸人的經典句子大全12-20

    簡短的勸節哀的句子09-21

    勸爺爺戒煙作文02-10

    勸人節儉的名言警句08-23

    勸爸爸戒煙的優秀作文04-25

    勸爸爸戒煙優秀作文08-24

    我勸爸爸戒煙作文02-13

    晏子勸齊王教學反思04-20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