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草莓》

    時間:2022-08-16 12:48:49 初中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草莓》

    《草莓》

    教學內容
    本課在教材中第19--21頁。本課通過對一顆晚熟的草莓的聯想,托物言志,抒發了作者的生活感想,表達了作者對青青歲月的留戀和對時光易逝的感嘆。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寫的是草莓,實際上是通過它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
        2.要學生了解: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是一顆秋天的草莓,也就是文章的題目;作者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這是散文的常用手法。
        3.通過本課教學,應使學生了解時間是寶貴的,生命的演進是大自然的規律,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青春歲月是人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教導學生要珍惜現在的寶貴時光,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素質水平,為將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過程與方法
        1.教師可以先拿一些草莓讓學生品嘗,然后問學生草莓的味道,指出現在的草莓和其他季節草莓在味道上的區別。然后引出草莓味道不同的原因是季節上的差異,從而把學生的思路引向課文。
        2.引導學生的聯想能力,通過觀察事物,把思緒展開,由物及事及人及感,抒發自己的感情。
        3.教師可以找一些關于勸戒人們珍惜時光的詩歌進行朗讀,讓學生仔細體會和揣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樹立熱愛生活的態度,培養珍惜生命的情感,養成不浪費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點   
    1.掌握課文中的重點字詞。
    2.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手法。
    ◆難點
    1.讓學生通過觀察事物進行豐富的聯想,提高學生的聯想能力。
    2.使學生真正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理解作者是怎樣由物及感的。
    3.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珍惜時間和青春,怎樣才能生活得更有意義。
      ◆教學突破
      1.通過對一些物品的觀察讓學生談談他們對這些東西的認識。
      2.讓學生談談他們認識、得到或失去這些東西的經歷。    ’
      3.讓學生談談他們對自己的經歷的感想。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先讓學生在課前預習課文,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
      2.課前先買一些草莓,準備上課時帶到教室。
      3.課前找一些描寫由夏季到秋季轉變時情景的文章。
      ◆學生準備
      1.課前認真通讀全文,找出自己的疑問。
      2.找出本文的寫作手法,并和前面幾篇作比較。  
    教學步驟
        (1課時)
        教學流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給每個學生發一個草莓,讓其品嘗,導    1.品嘗草莓后回答感受。
    入課文題目。
    2.讓學生分別找出作者描寫六月和九月     2.讀出教師要求的句子,并說它們的區
      的句子,并進行對比。    別。
    3.向學生提出有關問題。                3.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4.讓學生回答作者此時的感受。          4.積極回答問題,進入作者的角色。
      一.通過實物導入新課(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給每個學生發一個草莓讓其品嘗,問
      學生感覺怎樣,然后讓學生想象一
      下:如果人們在不盛產草莓的季節吃

    1.品嘗后說出自己的感覺,或香甜、或酸
      甜,回答:在中秋或冬天不盛產草莓時
      吃到它會感覺更好,就像冬天吃到西瓜

     

      到草莓,同現在的感受是不是一樣
      的?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感受呢?
    2.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指出:最主
      要的是那時不是盛產草莓的時候,是
      季節不同或時間不同導致的。人們
      在不同的季節吃到同一樣東西感受
      是不一樣的。時間的變化會引起人
      們感情的變化。
    3.提問:本文作者因為什么原因而引起
      感情的變化?是什么把作者的思緒
      帶到了夏季的六月?   

      瓜一樣,感覺就不一樣,因為物以稀為
      ’貴。
    2.聽教師講解,體會到時間的不同會導致
      人們對事物的看法也不同,明白一個
      道理: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人們對同一事物的認識是會因時間的
      變化而變化的。
    3.回答:一顆晚熟的草莓,使作者回憶起
      六月的景象。領會到,實際上是因為
      晚熟的草莓引起作者敏銳的感覺,這
      就是時間實際上一刻也沒有停息過,
      只不過是自己原來沒有察覺而已。

     

     

     

     

    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入情境(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讓學生分別說出作者心中的六月和
      九月各是什么樣子的。
    2.提問:整個第三段都是說二者的不
      同,這些不同最后可以歸結到什么原
      因上?讓學生從課文第三段上找出
      一句可以印證的句子。
    3.提問:第四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
      么?作者現在是不是還處于人生的
      青春階段?

    1.閱讀課文第三段和第一段,在文中找到
      答案。
    2.回答:是時間的不同,第三段最后一句
      可以印證。讀出最后一句話:“還有一
      會兒,還有一天,也許兩天……”
    3.回答: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作者已經過
      了青春期,但還很年輕,從第四段第一
      句話和第五段第六句話可以看出來。

    三、進入作者角色,體會情感(約  分鐘)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提問:第五段與第四段的關系是什么?
      從哪句話可以表現出來?“朝霞變幻”
      和“似水流年”代表什么?作者說“時間

    1.回答:對比關系或第五段是對第四段的
      否定,“朝霞變幻”和“似水流年”就代表
      時間。(學生談他們自己的看法時可以

     

      對我們有所剝奪,也有所增添”,我們
      該怎么理解這句話?
    2.提問:青春歲月的特征是什么?成年
     

    【《草莓》】相關文章:

    摘草莓08-17

    野草莓08-22

    草莓作文08-22

    草莓的作文08-26

    草莓的作文02-27

    草莓的日記02-09

    形容草莓的句子08-24

    摘草莓的作文08-24

    摘草莓作文08-18

    采草莓作文08-19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