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蘆花蕩》教案

    《蘆花蕩》教案

    時間:2022-10-10 11:43:20 初中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蘆花蕩》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蘆花蕩》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蘆花蕩》教案(通用10篇)

      《蘆花蕩》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復述故事情節,感知人物形象。

      展開想象,體驗人物心理。

      體味景物描寫的作用,提高描寫的能力。

      認識到英雄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

      復述故事,把握課文內容。探究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的作用。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多媒體輔助教學。

      學生:預習課文生字詞,查閱作者孫犁的有關資料,了解抗日戰爭時期冀中平原上白洋淀的地理環境。

      教學內容

      《蘆花蕩》主要寫了一個老英雄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一個老頭子撐著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無數次地穿過了敵人的夜間封鎖,為游擊隊運輸糧草、護送干部。他不帶一枝槍,只靠那只靈巧的篙和水鴨子似的游水本領,在萬畝葦塘里穿梭,從未發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擊隊才維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聯絡。但有一次他護送兩個女孩子在夜間穿越封鎖線時,撞上了敵人的小火輪,一個女孩子負了傷。這個打擊差一點使他失去了繼續前進的力量;但他發誓要為女孩子復仇,第二天,他單身智斗敵人,一個個地收拾了他們,為女孩子報了仇。這篇小說很有點傳奇色彩,人物形象鮮明,環境描寫也很有特色,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

      教學設計

      導入(可讓學生講抗日戰爭時的故事,或教師講“平原游擊隊”“地道戰”的故事)歷史上,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你知道嗎?黃帝曾在河北一帶活動,三國時的張飛和宋太祖趙匡胤都是河北涿州人。近代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更有一些群眾英雄,智斗敵人,從容不迫。今天我們學習孫犁的小說《蘆花蕩》,講的就是一個老英雄智斗敵人的故事。

      整體感知

      教師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標。檢查預習生字詞情況,投影字詞(學生齊讀)。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邊聽邊思考。

      復述故事情節,說說老頭子是怎樣的一個人。

      故事主要表現老頭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內容表現出來的?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參與。

      預期目的:

      把握課文內容,抓住老頭子的思想核心“過于自信和自尊”

      想像體驗

      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揣摩體會老頭子因沒有圓滿地完成任務而產生的心理。

      從文中找出描寫老頭子心理活動的一段話。重點品讀并評析他的心理。

      在品讀中展開想像,如果自己是二菱,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會有怎樣的心理活動?

      學生齊讀或自由讀,小組討論交流。

      預期目的:

      體味老頭子懊喪、內疚、自責的心理。

      多角度想像二菱的心理活動,提高體驗性閱讀的能力。

      探究特色

      教師要引導學生體味文中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領悟這種描寫的高妙之處。

      從課文中摘抄你喜歡的景物描寫的句子,用心感受并評析。

      試仿照課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寫寫學校周圍的景物。

      預期目的:

      學習運用景物描寫烘托人物形象,渲染氣氛的寫法。

      教師小結

      作者筆下的老頭子有鮮明、倔強的個性,智勇雙全,決不認輸,決不退縮。他的身上展示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為證明了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作者還用強烈的反差來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使老英雄顯得非常了不起。景物描寫起到了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強抒情韻味的作用。藝術上融情人景,寄寓作者深沉的情懷。

      布置作業

      完成研讀與練習。

      試把讀一讀,寫一寫的詞語連成一段話,寫在練習本上。

      《蘆花蕩》教案 篇2

      課標解讀

      把握課文中的人物事件,認識中國革命勝利來之不易,并從中獲得教益感受老頭子的愛國主義精神及文章對抗日軍民的謳歌,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目標

      把握課文中的人物事件,認識中國革命勝利來之不易,了解小說的特點,把握小說的三要素和結構運用默讀的.各種方法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及難點

      探究小說的傳奇色彩是怎樣造成的,探究景物描寫起了什么作用。

      預習導讀教學過程

      一、預習導學我會學

      1、給加粗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2、《蘆花蕩》的作者是__________,選自《________》,本文是他的“__________”,他的另一篇小說是《荷花淀》,寫作年代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他和作家劉紹棠、叢維熙、韓映山、房樹民等,在創作風格上有共同的特點:如荷花一樣根植于水鄉泥土,帶著自然的清新純樸,充滿詩情畫意。被稱之為“________”

      3、本文的體裁閱讀小說應注意把握那三要素

      試用這三要素復述課文主要內容。

      二、我的疑問

      預習導學教學過程

      三、我會做:小組合作展示、

      1、本文的主人公是誰?

      2、作者用哪些方法來刻畫人物的?

      3、請用不同的標記分別從文中畫出外貌,語言,心理,動作的句子。

      外貌描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言描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動作描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描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歸納總結:

      4、①故事主要表現老頭子的什么性格?

     、诓⒔Y合課文對其中一種性格舉例詳細說明。

      5、小說中著意突出的是其中哪一性格特征?“過于自信與自尊”的“過于”應當怎樣理解?這一性格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一、我的收獲:位老英雄。讓我們一起走近課文《蘆花蕩》。

      二、各小組將預學成果展示出來,小組之間評比。

      三、歸納整理。

      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小說的三要素,學會分析人物形象。

      四、自我評估

      《蘆花蕩》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2.體味這個英雄故事傳奇色彩;

      3.領悟文中景物描寫的妙處。

      【教學重點】

      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教學難點】

      領悟文中景物描寫的妙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在那戰火紛飛的抗日戰爭時期,發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講應該是養老的年齡,課時他卻能神出鬼沒,無數次通過鬼子的封鎖線,保證了蘆葦塘中部隊的物質供應,保證了部隊的戰斗力,他能夠手無寸鐵,把十幾個鬼子打得頭破血流。的確是一個富于傳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現代小說家孫犁寫的一篇小說《蘆花蕩》,去感悟這個傳奇故事吧。

      作者介紹:孫犁,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河北安平縣人。1913年4月6日生。

      二、指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感悟老頭子的英雄性格:強烈的愛國抗日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為;過于自信自尊。

      三、感悟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略)

      四、引導學生探究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學生先討論,教師根據情況點撥與指導)

      1.課文中哪些內容表現了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課文中貫穿始終。他對葦塘里的負責同志說:

      “你什么也靠給我,我什么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這句話充分表現他“過于自信和自尊”。

      通過敵人封鎖線,非常危險,而老頭子“每天夜里,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那股悠閑的心情撐著船,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這樣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現他“過于自信和自尊”。送兩個女孩進葦塘,老頭子以為萬無一失,什么事也沒有了,安心睡一覺吧。小女孩洗臉,老頭子讓她洗,鬼子的小火輪探照燈射來,他還是“不怕”,以為“照不見我們”。鬼子掃射機槍,他還是“不怕”,以為“他打不著我們”,不能不說他有點大意,這是過于自信了。大女孩子受了傷,流了血,這一次任務沒有完成,他覺得丟人現眼,沒臉見人,不好意思去見部隊,他是過于自尊了。

      老頭子發狠要為大女孩討回血債,他向兩個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掌股之間,誘鬼子上鉤,舉起篙來狠狠地敲打鬼子腦袋,叫鬼子頭破血流,討回了血債,討回了自尊,這場英雄行為表明他是始終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過于自信和自尊”這句話點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這句話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過分、自尊過分的意思。全文情節,老英雄的全部功過,都是由這一點生發出來的。

      2.人物描寫藝術探究:這篇小說怎樣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

      作者用強烈的反差來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一方面寫條件,敵人的監視封鎖非常嚴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體非常干瘦,而且不帶一枝槍。另一方面,寫老英雄的精神與業績。精神,是那么悠閑自得,特別自信;業績,是使敵人的封鎖全然落空,保證了葦塘里的隊伍得到充足的給養。兩個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顯得非常了不起,富有傳奇色彩。

      課文著重寫一場“英雄的行為”,更有點傳奇色彩。作者主要用兩個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懷疑來反襯。這里有一段對話描寫,老頭子說“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后來又說“等到天明,你們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卻一再表示懷疑,先是沒有答話,以為老頭子不過發發狠,說說罷了,再用小女孩的話表懷疑:“你這么大年紀了,還能打仗?”寫懷疑有襯托作用,顯出了老頭子英雄行為之奇。

      再是在敘述過程中只寫其然,不寫其所以然,讓讀者回味其所以然,使傳奇色彩顯得更為濃郁。老英雄是設好圈套讓鬼子往里鉆。他事先系好了鉤子,又想出用蓮蓬引誘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動規律。作者不寫這些,只從鬼子洗澡寫起,寫老頭子船上放著一大捆蓮蓬,只顧剝著蓮蓬吃,也不寫他的用意,寫小船沖著鬼子這里來,又轉了一個圓圈回去,也不寫老頭子的船為什么這樣劃來劃去,其實是誘使鬼子進入圈套,這層意思要回味起來才能明白。進了有木樁的水域,先不說樁子上有無數鉤子,只寫小船繞著鬼子轉,鬼子們像是玩著捉迷藏,下面才寫鬼子這么亂轉,一個個都被鉤子咬住了。待到明白過來,越回味越感覺這場英雄行為富有傳奇色彩。一個干瘦的老頭,手無寸鐵,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幾個鬼子于掌股之間,置他們于死地,真可以說是一位傳奇式的英雄。

      3.敵人嚴密監視著葦塘,然而,“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么響”,這響亮的歌聲喚起你怎樣的聯想和想像?你還能想到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斗歌聲嗎?

      提示:可由歌聲想像戰士的情緒,想像戰士和部隊的方方面面。具體地說,有老英雄不斷送來柴米油鹽,保障有力,給養充足,戰士們身強力壯,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時候,戰士們放聲歌唱起來。歌聲是對敵人的沉重打擊。

      聯想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斗歌聲,可以回憶課內外讀過的文藝作品,答案不求一致。

      五、作業:把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抄出來,仔細品味,細心揣摩,在仿寫幾句家鄉的景物。

      《蘆花蕩》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體會文章景物描寫、人物對話的特色及其對展開情節、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主題的作用。

      2、領略冀中抗日根據地人民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同學們,在我國當代文學史上,有一個著名的文學流派,這就是“荷花淀”派。這個流派作品的內容大都反映了我們河北白洋淀人民英勇艱苦的斗爭生活。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荷花淀”派主要代表人物孫犁先生所寫的一篇作品——《蘆花蕩》。

      作者介紹:

      孫犁(1913~2002)現、當代作家。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人。保定育德中學畢業后流浪到北平,在圖書館讀書或去大學旁聽,當過職員。1936年到安新縣的小學教書,了解到白洋淀一帶勞動群眾的生活。后任教于冀中抗戰學院和華北聯大,在晉察冀通訊社、《晉察冀日報》當編輯。1944年赴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學習和工作,發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蘆花蕩》等短篇小說。1945年回冀中農村,1949年起主編《天津日報》的《文藝周刊》。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作協天津分會副主席等職。1956年起因病輟筆。1977年以后,又寫有不少散文和評論以及少量小說。

      孫犁的作品以小說、散文集《白洋淀紀事》為其秀雅、雋永的創作風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囑咐》等短篇作為現代文學史上負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藝界視之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孫犁的小說以抗日戰爭時期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區農村為背景,生動地再現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和戰斗情景。

      這篇課文的`體裁是小說,我們先來理清思路,再來品味語言。

      二、研讀討論:

      1.快速閱讀課文,理清小說的故事情節

      1)這篇小說以“蘆花蕩”為題,實則講的是發生在蘆花蕩里的一則小故事。說說這則小故事是從哪里開始的,它前面的幾段文字起什么作用。

      2)本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請你給這則小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個部分各擬一個小標題。

      提示:

      1)這則故事是從“一天夜里……”開始的。它前面的幾段文字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環境和主人公,是小說的序幕部分。

      2)隊伍駐扎在葦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個將進六十的老頭子,他非常自信。一次,他護送兩個女孩子進葦塘,被鬼子發現,其中一個女孩子受了傷,他發誓要為女孩報仇。他引誘鬼子進入他的埋伏圈,用鋒利的鉤子鉤住鬼子,用竹篙痛打鬼子。

      2.下面我們著重來品味這篇小說的語言

      提問:你覺得孫犁這篇小說哪些地方寫得最精彩?

      下面我們來品味這篇小說的景物描寫。

      (1)“夜晚……目標好象就是天上”

      借敵人的視角,寫出了葦塘就是他們的葬身之地,他們正落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因而只能萬分恐懼,卻又無可奈何的呆望著,為故事情節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提問:將“呆望著”改為“望著”好不好?為什么?

      非常生動地寫出了鬼子兵十分注意地看卻有無法看清的那種無可奈何的神情。

      下面我們再來品味一段景物描寫。

      (2)“這是冀中區的女孩子……她們長大成人了”

      借女孩子的視角,寫冀中農村的夏秋之景,抒寫了人民忍受苦難的艱辛,對家鄉的眷戀,對勝利的渴望。

      學生大聲地自由地朗讀這兩段景物描寫,讀出其中的意境。

      提問:這兩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是什麼?

      為人物活動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增添了小說的詩意。(“詩體小說”)

      下面我們來品味人物的對話。

      1、提問:這一段寫的是老頭子護送女孩的過程中的一段對話,表現了老頭子對兩個女孩子的什么感情?

      這段對話表現了老頭子對兩個女孩子無限的喜歡和憐愛。

      2、提問:將“多么俊的一個女孩子呀!”改為“好一個靚女呀!”效果有什么不同?

      “俊”字含有樸實清新的泥土氣息,這是孫犁作品的藝術風格。

      學生仔細揣摩,同桌分角色朗讀。

      3、提問:在老頭子護送的過程中,他連續說了哪三句類似的話?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一找。

      “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個孩子呀!”

      “不怕,小火輪上的探照燈,它照不見我們!

      “不怕。他打不著我們!”

      4、提問:這三個“不怕”的意思是否一樣?

      第一個“不怕”的意思是“可以”的意思,后面兩個是“不要害怕”的意思。

      5、提問:三個“不怕”各應用怎樣的語氣讀?

      前一個應該帶著喜愛的語氣,后兩個“不怕”應該帶著鎮定、自信、樂觀的語氣。

      6、提問:當小女孩意外的受傷后,老頭子又說了哪些話?表現了老頭子什麼性格特征?

      “我不能送你們進去了!

      “我沒臉見人!

      表現了老艄公對工作認真負責,為不能完成任務而感到深深的自責、內疚。

      6、提問:朗讀這兩句話應該怎樣讀?

      垂頭喪氣,自責,內疚。

      7、提問:老頭子是不是就這樣一直自責、內疚下去?他又說了哪些話?

      “他們打傷了你,流了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

      8、提問:朗讀這句話,重音應該落在哪里?

      重音應落在“十個人”上。

      學生反復朗讀,品味。

      9、提問:兩個孩子并沒有答言,老頭子覺得受到輕視,他又說了一句什么話?這句話應該怎樣讀?

      “你們不信我的話,我也不和你們說。誰叫我丟人現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們看吧!”

      應該突出“你們看吧”四個字。

      學生朗讀,揣摩。

      10、提問:當小女孩子表示懷疑的時候,老頭子又怎麼樣?

      老頭子狠狠地說:“為什么不能……有熱鬧哩!”

      11、提問:去掉“狠狠地”可以嗎?

      不可以,去掉就不能寫出老頭子對敵人的痛恨,也不能表現老頭子過于自尊、自信的性格

      “為什麼不能?”是一個什麼句式?改為陳述句好不好?

      不好,用反問句語氣更加強烈。

      仔細品味朗讀這一段對話。

      12、提問:通過我們剛才品味人物的對話,誰能給老頭子下一個鑒定?

      機智,勇敢,自信,對工作極端負責,富有愛心。

      教師小結:通過我們剛才的理清情節,品味語言,我們明白了孫犁小說最大的藝術特色有兩個:一個是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烘托了人物形象。另一個是簡潔樸素的人物對話,展示了人物鮮明的性格特征。

      《蘆花蕩》教案 篇5

      一、導入部分

      引導學生注意這篇小說與以往讀過的戰爭題材小說或者看過的戰爭題材的影視劇作的風格不同之處,進入學習。為了充分尊重學生的體驗擬定“你喜歡這篇小說嗎?喜歡小說的那些方面?”來確定學習的重點。根據學生的認識教師歸結到“人物形象美、環境美、語言美”三大方面并且板書,作為探究學習任務。

      二、檢查預習

      1、處理生字詞

      2、概述小說內容

      三、走近“老頭子”

      賞析老頭子這一典型人物形象。

      閱讀提示:跳讀課文,把你認為描寫“老頭子”的精彩之處標記勾畫出來,加批注。

      思考:

      “老頭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請簡要陳述理由。

      1.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2.展示探究學習成果:

      抗日熱情高漲的人(二、五段);

      老當益壯的人(三、四、五段);

      自尊自信的人:

      “每天夜里”、“每天傍晚”;三個“不怕”;三處“明天來看吧!”以及大菱受傷以后集中地心理描寫和對話描寫。

      愛憎分明的人:

      對兩個孩子和愛和對敵人的恨“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

      智勇雙全的人(誘敵上鉤、痛擊鬼子)

      3.分角色朗讀體會“老頭子”的性格特征。

      4.遷移訓練,豐滿人物形象:

      從兩題中選一題:

      (1)二菱躲在荷葉底下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時的心理活動;

      (2)晚上“老頭子”回來后向大菱轉述白天痛擊鬼子的經過。

      5.深化“老頭子”形象,分析其典型性和代表性:

      小說為什么塑造一個年近六十歲的干瘦的老頭子形象,而沒有塑造一個高大魁梧、身強力壯的硬漢子英雄形象。

      (傳奇性、典型性、代表性;男女老少全動員,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

      四、走進“蘆花蕩”

      欣賞環境描寫。

      過渡:倒數第二段“他狠狠地敲打……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這一句話有什么作用?文中類似的精彩的景色描寫還有很多,請找出來加以分析、欣賞。

      1、自主學習;

      2、展示;

      3、指導朗讀,讀出情境和趣味。

      語言美的`分析穿插在二、三環節中

      五、“荷花淀派”的創作風格

      思考:小說中的環境描寫如詩如畫,“老頭子”的形象塑造趣味橫生、豐滿有加,這與當時殘酷的抗日戰爭形勢協調嗎?難道不矛盾嗎?談談你的看法。

      教師小結:即使在殘酷的戰爭背景下,作者仍然以沉靜從容的姿態抒寫白洋淀的美麗風光,細心鐫刻白洋淀人民心靈的塑像。追求詩情畫意之美,盡展浪漫主義色彩,用談笑從容的態度抒寫風云變幻的人生,從而使小說獨樹一幟,成為了獨具特色的文學流派——“荷花淀派”。

      “荷花淀派”創作風格:

      以詩歌的意境和散文的筆法,充滿浪漫主義氣息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情節生動,語言清新、樸素,富有詩情畫意,有“詩體小說”之稱。

      六、幾分鐘自由質疑時間

      七、課堂小結,推薦閱讀《荷花淀》

      《蘆花蕩》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積累“寒噤、陰慘、仄歪、轉彎抹角、張皇失措”等詞語。

      2、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故事梗概,培養速讀文章內容并概括文章的能力。

      3、理解和分析人物性格,并學習用人物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

      4、感受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的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感受文章表達的民族精神。

      結合關鍵詞句,體會人物形象內涵。

      教學步驟

      一、導入、展示課題

      二、明確目標

      三、檢查預習

      四、初讀、理清情節

      A、補充文學常識:小說三要素

      B、速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小說主要內容。

      明確:抗日戰爭期間,在河北白洋淀上,一個抗日老英雄護送兩個女孩子找到隊伍的故事。

      五、再讀、評析人物

     。ㄒ唬┏醪礁兄宋镄愿

      A、確定小說主人公及其生活背景。

      B、補充日本侵略給中國帶來的災難。(學生舉例)

      C、用“老頭子是一個的人”句式評價人物。

      D、明確老頭子性格核心:過于自尊和自信。

     。ǘ┚x課文,具體分析。

      A、在文中找到最能反映老頭子“過分自尊和自信”的語句,結合小說情節和描寫手法,作簡要分析。

      B、交流:老頭子身上,還有些別的什么品質?

      C、總結(用四字短語概括)

      老頭子是一個自尊自信、機智勇敢、愛憎分明的老英雄。

      六、悟讀、理解主題

      文中對老頭子形象,作了細致的刻畫,文章還刻畫了哪些值得敬佩、歌頌的形象?(討論、交流)

      總結明確: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七、拓展、延伸

      文中“老頭子”身上,凝聚著所有中華兒女的愛國熱情,假如“老頭子”在“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選活動中,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請你仿照下面的頒獎詞,給“老頭子”也寫一段頒獎詞。

      例:在順境中,保持清醒,沙場帶兵堪稱無怨無悔,把守國門能說有骨有氣。他像把號角,讓理想與激動在士兵心中蔓延。

      ——200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丁曉兵的頒獎詞

     。鞔_頒獎詞的寫作要點:概述事跡,評論功績,飽含深情。)

      八、小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對文章情節的梳理,對人物形象的分析,欣賞到了一位老當益壯的抗日英雄的形象,我們也學到了一些閱讀小說的方法,將它們運用在語文學習中,你會有更大收獲。

      《蘆花蕩》教案 篇7

      創意說明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北驹O計著眼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在尊重學生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體到局部,從人物形象到故事情節到藝術手法進行感知、感受、感悟,讓學法在感受中明確,讓語文素養在感悟中形成,讓思維品質在探究中提升。

      [教學步驟]

      觀看《鐵道游擊隊》導入:

      在富饒的齊魯大地上,在長長的鐵路沿線,游擊隊員們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打擊了敵人,收獲了勝利。在遼闊的冀中平原,在美麗的白洋淀,抗日戰爭的洪流也鍛造出許許多多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大家想認識他們嗎?

      一、走進蘆花蕩

      1.聽配樂朗讀,初步感受蘆花蕩,將感受用“這是一片”的蘆花蕩說出來。

      2.將《蘆花蕩》中寫景物的句子找出來,并展開想象,感受美景。

      二、感受人和事情

      1.粗略感知

      美麗的蘆花蕩里生活著哪些人?發生了哪些事?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請自由細讀文章,將自己對人事情的感受說出來。

      如人物: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老頭一對可愛而勇敢的姐妹一群愚蠢的鬼子兵

      事件:一次驚心動魄的護送一場酣暢淋漓的復仇

      情感:一份深沉的愛國情一份屈辱的亡國痛

      2.重點探究

     、儆谩袄项^的英雄性格表現在”說話,重點探究人物的性格內涵。

      可以有如下結論:

      老頭的英雄性格表現在他愛國抗日的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上;

      老頭的英雄性格表現在他具有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上;

      老頭的英雄性格表現在他過于自信自尊上;

      老頭的英雄性格表現在他智勇雙全的行為上;

     、谟谩白o送的驚心動魄表現在”“復仇的酣暢淋漓表現在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說話,重點探究事件發生的過程與意義。

      可以有如下結論:

      護送的驚心動魄表現在路途的危險上;

      護送的驚心動魄表現在交通工具的簡陋上;

      護送的驚心動魄表現在敵軍密集的火力上;

      護送的驚心動魄表現在敵我勢力的懸殊上;

      復仇的酣暢淋漓表現在老頭設下的圈套上;

      復仇的酣暢淋漓表現在敵人的愚蠢上鉤上;

      復仇的酣暢淋漓表現在老頭痛打敵人上;

     、垡勒丈厦娴母袷,用“深沉的愛國情表現在”“屈辱的亡國痛表現在”的句式發現說話。

      三、探究詩性美

      《蘆花蕩》是孫犁“詩體小說”的代表作之一,讀之有一種如詩如畫的感覺,下面我們來探究一下文章的“詩性美”。

      討論交流,明確:

     、佥p緩的節奏。

      孫犁的小說一般不具有緊張曲折的故事情節,他著力展示的是人情美,而不力圖以情節取勝!短J花蕩》就是這樣,講的是一位老人護送兩個小女“戰士”,又為她們負傷報仇的故事,全文幾乎沒有明顯的情節高潮,一切都在柔美的蘆花蕩里緩緩的進行,就像那脈脈的流水一樣。

     、诎酌璧氖址。

      寫人不以外形為主,而是注重神似。往往抓住事物的傳神之處,突出重點,通過簡潔的,最有特征性的語言和行動描寫,點出人物的神韻,展現他們的精神世界。本文在刻畫主人公——協助我軍的“老頭子”就體現出了這點。他“只穿一條藍色的破舊短褲,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著一根竹篙”,像是“老了的魚鷹”,這是形貌的描寫。緊接著以“短短的花白胡子”和“尖利明亮的眼睛”點出老人矍鑠干練的內在氣質。在戰斗中,又以“覺得自己的手腳頓時失去了力量”,“嘆了一口氣”,“像連珠箭”,“射穿了老頭子的心”等幾處心理描寫,展現了老人的自尊。而人物的幾句精簡的'語言描寫,如“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和“等到明天,你們看吧”,就把老人的自信自強、愛憎分明的性格表現得生動而深刻。著墨不多卻直指人物的靈魂精神,卻反映人物的人性美和靈魂美。

     、墼娨獾囊饩。

      作者追求作品中詩的情調,詩的感情。本文中的景物描寫,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如

      “月明風清”、“一片葦葉”、“稻米和肥魚的香味”“颯颯的風響”等情境和語言的選擇,就連寫戰斗,也不忘那“蓮蓬的清香”等美的意象的選擇。景物的描寫是為展現情感的,即古人所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從而使作品的情與景都飽含著詩意,展現出作者對美好的事物和光明的人生、以及優雅的人情的向往和追求,對罪惡、丑陋、陳舊和黯淡的事物的厭棄。

     、芮逍碌恼Z言。

      本文語言的特色是凝煉、含蓄、優美、生動、富于色彩美和音響效果。課文的第一段,寫葦塘、星光和水鳥,都是那么的輕婉柔美,把讀者帶到一個清新的語境中!坝朴啤薄皬潖潯薄帮S颯”“溜溜”等疊音詞的運用,給人以輕緩的節奏美感!帮L清月明”“清爽”“悠閑”“絲絨”“清香”等詞語也給人以舒適、光亮的情感體驗,使文章清麗自然,含蓄雋永,柔婉秀美,富于抒情性。

      《蘆花蕩》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快速閱讀課文,能復述故事情節。

     。、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的形象特點。

     。、學習小說中敘事、寫景、抒情的特點,體會寫景對文章的作用。

     。、體會文中在敘事中所洋溢的謳歌抗日軍民的激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培養快速閱讀的習慣,提高閱讀效率。

     。、把握敘事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

      學生自己查找有關抗日戰爭的資料,了解故事發生的背景。

      查找有關作者的資料進行預習。

      了解河北白洋淀的地理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給下列劃線的字注音:

      葦塘(wěi)竹篙(gāo)瘧子(yào)寒噤(jìn)吆喝(yāo he)躥(cuān)仄歪(zè)颯颯(sà)泅著(qiú)穿梭(suō)

     。、解釋詞語:

      尖利:尖銳,銳利。

      能耐:技能,本領。

      悠閑:閑適自得。

      央告:央求。

      轉彎抹角:沿著彎彎曲曲的路走。也比喻說話、做事不直截了當。

      吆喝:大聲喊叫。

      二、導入

      電影《黃河絕戀》、《紫日》、《敵后武工隊》等都是反映抗日斗爭的,最近又在重拍《小兵張嘎》,在這些反映人民抗日斗爭的故事中,讓我們感受到群眾的力量,團結的力量,更讓我們認識到群眾的智慧和勇敢精神,它讓我們至今難忘。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發生在抗日戰爭歲月里的一個故事。

     。、作者孫犁:

      孫犁,現代作家,原名孫樹勛,1913年生,河北安平縣人。1937年冬投身革命,主要從事革命文化工作。他的許多作品都是反映白洋淀人民英勇艱苦的對敵斗爭生活的,贊頌他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主要作品有:《荷花淀》、《蘆花淀》、《囑咐》等,后來都收在《白洋淀往事》、《蘆花蕩》等集子中。建國后還創作了中篇小說《鐵木前傳》、《村歌》等。

     。、請學生介紹有關抗日戰爭的知識以及河北白洋淀的情況。

      三、學生閱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

     。、快速閱讀課文,理清記敘要素,復述故事情節,把握課文內容:

      時間:一天夜里

      地點:蘆葦塘

      人物:老頭子、大菱、二菱

      事件:老頭子送大菱、二菱進葦塘,被鬼子發現,大菱負傷流血,老頭子發恨要討還血債。

      學生互相點評,注意復述中的問題。

     。、分角色朗讀課文,找出文中能體現老頭子的“過于自信和自尊”段落和句子。

      明確:事情有:他運輸糧草,護送干部;送兩個十幾歲的女孩進葦塘;設計圈套鉤住鬼子,痛砸鬼子等。

      句子如:“每天夜里,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個沒事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那股悠閑的心情撐著船,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我不能送你們進去了!薄拔覜]臉見人!薄罢l知到了這里,反倒……一聲一聲像連珠箭,射穿老頭子的心。他沒法解釋:大江大海過了多少,為什么這一次的任務,偏偏沒有完成。自己沒兒沒女,這兩個孩子多么叫人喜愛!自己平時夸下口,這一次帶著掛花的人進去,怎么張嘴說話?這老臉呀!”等。

     。、“老頭子過于自信和自尊”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是文章的文眼,是關鍵,最能體現老頭子的性格。

     。、敘事作品中刻畫人物的方法有哪些?本文在刻畫主人公時主要用了哪些描寫?

      作品中刻畫人物的方法一般有:外貌、語言、動作、神情、心理。本文寫老頭子主要用了語言、動作、外貌、心理描寫。

      四、作業

     。、課后練習一。

     。、劃出刻畫老頭子的描寫方法并進行分析。

     。、找出文章中的寫景部分。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聽寫詞語。

     。、刻畫人物的方法。

      二、繼續學習,研討

     。、交流學生找出的刻畫老頭子的語言、動作、外貌、心理活動。

     。、歸納人物性格:

      愛憎分明,智勇雙全,過于自信自尊的特點。

     。、課后練習二,進行小練筆,相互交流。

     。、景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

      小說的三要素是:人物、情節、環境。環境是人物思想、感情、性格形成的客觀因素,環境描寫往往離不開景物。景物描寫可以是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為人物活動提供具體的場所,又可以是起到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

      交流各自找出的景物描寫,體會它們的作用。注意文中的景物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以及對色彩的描寫增強了景物描寫的效果,增添了小說的傳奇色彩。

     。、對周圍熟悉的環境進行描寫,適當的運用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注意環境描寫的作用。

      三、討論

      敵人嚴密監視著葦塘,然而,“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么響”,這響亮的歌聲喚起你怎樣的聯想和想象?你還想起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斗歌聲嗎?

      讓學生暢所欲言,引導學生多角度考慮問題。

      明確:即使在艱苦的戰爭年代,人們仍是那么樂觀,對勝利充滿信心。

      可以聯系其他的文藝作品中的歌聲,如:《青春之歌》、《紅巖》等小說,《上甘嶺》、《英雄兒女》等電影,讓學生學習革命歌曲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四、小結

      這是一篇以抗日為題材的小說,情節的構思、人物的描寫充滿了神奇色彩。老頭子在戰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小說謳歌了白洋淀地區軍民的抗日斗爭的激情。

      五、作業

     。、仿寫一段有關于“被老師誤解”的心理描寫。

     。、課外閱讀《荷花淀》。

     。、預習第三課。

      《蘆花蕩》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把握故事情節,體味這個英雄故事的傳奇色彩。

      2.賞析文中“老頭子”這個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點。

      3.揣摩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4.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榮辱觀。

      教學重難點:

      1. 把握故事情節,感知老英雄的性格。

      2.揣摩文中的景物描寫。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我們熱愛和平,反對戰爭。但在這個世界上,戰爭卻時有發生。于是,熱愛和平的人民積極投身戰斗,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樂章。電視劇《小兵張嘎》就是一例。在嘎子的故鄉--白洋淀,這樣的人物更是層出不窮,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神奇的老英雄。(幻燈①顯示課題、作者)

      二、作者、作品簡介

      1. 學生根據預習情況介紹

      2. 讀幻燈②作者介紹:孫犁,現代小說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栋籽蟮砑o事》是他最負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創作風格的一部小說和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建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區一帶人民在中共領導下進行戰爭、土地改革、勞動生產、互助合作以及移風易俗的生活情景。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為廣泛流傳的名篇。

      三、介紹小說的基本常識。

      幻燈③小說的定義及三要素

      小說: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樣式。

      三要素:人物、環境、故事情節。

      四、通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知故事情節

      1. 文章題為“蘆花蕩”,前八自然段交代了與蘆花蕩有關的哪些內容? (學生通讀前八段后回答,不清楚時教師做引導分析)

      明確: ⑴環境:敵人包圍的葦塘。

      幻燈④社會環境描寫,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抗日戰爭(從敵人、炮樓、躲避戰火等分析)

     、迫宋铮孩倮项^子:神奇的老英雄(從年齡、任務分析)

     、趹鹗浚呵榫w樂觀、信心十足(從“響”字分析)

     、蹟橙耍罕O視葦塘(從兩個“提防”分析)

      2. 在這樣的環境中,“蘆花蕩”內發生了什么事情?(學生速讀后文簡述故事,教師引導總結)

      幻燈⑤ 開端--護送,發展--受傷,高潮、結局--復仇

      五、本文所講述的故事極富有傳奇色彩,你能說說它奇在那里嗎?

      明確:幻燈⑥

     。1)用強烈的反差渲染。一方面寫敵人的監視封鎖極其嚴密,老英雄已年近六十;另一方面寫老英雄老當益壯的精神氣概與光輝的業績

     。2)用赤手空拳誘殺鬼子的英雄行為來渲染

      第二課時

      一、分析老頭子的形象

      1、文中刻畫老頭子都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請舉例說明。

      2、從這些描寫中可知老頭子有什么樣的性格特征。

      幻燈⑦(1)具有老當益壯的英雄氣概和愛國抗日的熱情;

     。2)具有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

     。3)過于自信與自尊;

     。4)智勇雙全。

      3、小說中著意突出的是哪一性格特征?文中哪些內容表現了這些特征,試從這些內容揣摩這一特征的含義及在本文中所起的作用。

      幻燈⑧性格核心:過于自信和自尊

      含義:1、非常自信自尊

      2、過分自信自尊

      作用:全文的情節,老頭子的功和過皆由此引發

      二、分析文中環境描寫

      1、課文中有不少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要求學生從文中劃出,仔細體味寫景的妙處。

      2、引導學生分析開頭的社會環境描寫及結尾的自然環境描寫的作用(幻燈⑨顯示)

      三、把握文章主題

      本文寫的是殘酷戰爭環境里的人和事,卻沒有“凄凄、慘慘、戚戚”的描繪。作者仍以沉靜從容的姿態書寫白洋淀的美麗風光,細心鐫刻白洋淀的英雄代表老頭子。設想你就是孫犁,能說說這樣做的理由嗎?幻燈⑩表現家鄉祖國的美以及人們為此作出的'努力,老頭子身上所展現的是我們民族的英雄性格。

      四、延伸:

      愛國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話題,新時期濤主席在講話中再次明確提出:“以熱愛祖國為榮,以背離祖國為恥”。愛我們美麗的祖國,你有哪些具體的行動。

      自由作答示例:珍惜在校的每一刻,努力學習,為將來能報效祖國奠定基礎;與一切不法分子做斗爭,維護祖國的利益……

      五、小結:

      真正的愛國情感,是從了解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開始,從你接觸的每一位憑著誠實勞動養活全家的人開始,從平凡的生活中解讀人的情感開始,從逐步了解用血汗寫就的幾千年文明開始,而不是空喊。

      六、板書

      蘆花蕩

      孫犁

      人物--真實

      環境--詩情畫意

      情節--傳奇色彩

      《蘆花蕩》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環境(單元說明)

      《蘆花蕩》是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

      第一單元是以戰爭為主題。有的記敘正義戰爭的勝利,有的譴責非正義戰爭的殘酷,而在血與火的戰爭中,真善美與假惡丑,人類的意志力、智能、體能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現。結合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世界何時鑄劍為犁”,我認為本單元的情感與態度目標是:讓學生獲得對戰爭(戰爭的根源、戰爭的歷史、戰爭的性質以及戰爭對人類社會所產生的影響)的正確認識,培養學生熱愛和平的情感和社會責任感,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選文以敘事作品為主。聯系七年級教材,不難發現,從八年級開始,教材在七年級著重培養學生一般的閱讀能力的基礎上,開始著重培養學生閱讀各類文章的能力。本冊一、二單元安排的均是敘事性作品,旨在培養學生閱讀記敘文的能力。而閱讀敘事性作品(記敘文)的基礎,就是能清楚地把握記敘的要素。因此,從知識與能力目標來說,本單元就是要復習、掌握記敘六要素的知識,通過抓六要素來把握課文內容,從而把握敘事性作品的人物和事件,獲得自己對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驚心動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語言的獨特的領悟。

      從過程與方法目標上來說,單元要求通過反復練習學會在初讀過程中能迅速抓住記敘的要素;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用心感受、體驗、理解、比較、思考課文中感人肺腑的形象、驚心動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語言;培養默讀技能,提高默讀的速度和質量。

      2、教材特點及教學目標

      《蘆花蕩》是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孫犁寫的一篇富有傳奇色彩的小說。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在充滿詩情畫意的蘆花蕩里,一個年近六十的干瘦的老頭子的“英雄的行為”,顯示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性格,跟孫犁的大多數小說一樣,散文化的結構,詩化的語言是課文的主要藝術特色。

      作為第一個敘事性作品單元的第二課,我認為它是第一課《新聞兩則》教學目標的延續和提升:《新聞兩則》側重從結果的角度來表現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善戰,《蘆花蕩》則是從過程的角度來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性格;《新聞兩則》敘述簡明,側重教會學生六要素的知識,本文開始訓練學生從比較復雜的敘述中來把握記敘的要素。同時,敘述相對新聞詳盡、生動,也就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供了更多的路徑。

      根據《課程標準》關于課堂教學要“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的要求及以上分析,本文的教學目標應該是:

      知識與能力

     、倮砬逵洈⒌囊,把握故事情節。

     、诟兄项^子的形象,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鄞拔锩鑼懙拿钐,品味課文的語言。

      情感與態度

      認識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過程與方法

      通過默讀迅速抓住記敘要素,初步感知人物形象;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及朗讀把握人物性格特點,揣摩景物描寫,品味語言。

      教學重點:

     、偻ㄟ^分析情節感知人物形象。

     、诰拔锩鑼懠捌渥饔。

      教學難點:景物描寫及其作用。

      二、教學方法

      擬借助多媒體課件,采用聽讀、朗讀和默讀相結合的方法,采用“激發興趣→整體感知→品讀揣摩→遷移”的教學模式,感知、品讀中引導、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課前要求學生搜集作者的有關資料和抗日英雄的'故事。

      說明: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對人物活動的環境——蘆花蕩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創設有利于課文學習的情境;采用聽讀、朗讀與默讀相結合的方法,既是因為國家《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也是根據課文散文化的結構,詩化的語言又富有濃厚的傳奇色彩的特點,試圖培養學生既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把握課文內容,又能通過適當的朗讀品味、體驗,培養語感;教學模式的制定則是根據情意原理和循序漸進的原則。

      根據學情,安排兩個課時。

      第一課時:主要引導學生在理清記敘要素基礎上把握情節,感知人物形象。

      第二課時:復述,引導學生探究人物刻畫的方法,揣摩景物描寫。

      三、教學過程:

     、鍖

      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教師有感情地說: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這里水光天色,四季競秀:春光降臨,這里蘆芽競出,滿淀碧翠;每到盛夏,這里蒲綠荷紅,岸柳如煙;時逢金秋,這里蘆花飛絮,稻谷飄香;隆冬季節,這里堅冰似玉,坦蕩無垠——這就是被稱為“華北明珠”的白洋淀。

      但六十多年前,這里卻遭到了日本侵略者鐵蹄的蹂躪!

      自古燕趙就多慷慨悲歌之士。在黨的領導下,白洋淀人民積極投身到保衛家園的民族戰爭之中。在美麗的白洋淀里,演繹出一幕幕抗日的傳奇故事。如我們熟悉的《小兵張嘎》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描寫發生在美麗的白洋淀里的傳奇故事的小說——《蘆花蕩》

      說明:此導入,意在通過真實的圖片叩擊學生的心扉,激發學生對祖國美麗山河的愛,對侵略者的恨的情感,油然而生對英雄的敬意,從而激發閱讀的興趣。

      學生根據搜集的資料簡介作者后,教師簡介寫作背景

     、媛犠x課文,整體感知。要求邊聽邊想像邊概括(最好不看書):

      課文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請試著用幾句話概括出來。

      說明:聽的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聽故事也是學生感興趣的事。同時,聽讀既給想像創造了條件,又是誘發學生閱讀的“有聲廣告”。因此此環節旨在讓學生通過聽來捕捉有效信息,在想像中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并激發學生更大的閱讀興趣。

      方法指導:聽的時候注意把記敘要素變成問題,以利于概括。

      四人小組相互交流、補充,教師小結并過渡:

      具體的發展過程是怎樣的?老頭子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缈焖倌x課文。要求:

     、俜治銮楣澋木唧w發展層次。

     、谡f說老頭子給你的印象,并請找出相關語句。

      方法指導:克服“唇動”“手動”式的默讀,養成依靠視覺運動進行的“眼動”式的默讀習慣。

     、柙趯W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歸納總結,并引導合作,深入探究:

     、傩〗Y情節層次:護送(開端)→受傷(發展)→復仇(高潮和結局)

      合作探究:

      課文開頭的幾個自然段寫什么?有什么作用?

      說明:情節是人物性格的發展史,從分析情節入手來把握人物形象也是小說閱讀的一般規律。探究的問題則是引導學生全面把握文章的布局謀篇。

     、跉w納人物性格(相關語句要求繪聲繪色地讀出來)

      愛國、愛憎分明、智勇雙全、自信自尊,核心是自信自尊

      合作探究:

     、倌隳苷f出這些性格之間的內在聯系嗎?

     、谠鯓永斫狻袄项^子過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過于”二字?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弁ㄟ^老頭子這一形象,你能看到些什么?

      說明:小說就是通過人物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人物形象的把握影響到對小說主題的理解。因此,應注意引導學生善于扣住人物個性化的東西。

      老頭子性格的突出特點也是學生最容易把握的就是他的自信自尊,可做重點分析。其他的有一定的難度,應注意引導學生發現。要求學生把相關語句繪聲繪色讀出來可以檢測學生理解的程度。

      探究的問題則是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人物性格的突出特點、思想內核及作者的寫作意圖。

     、樾〗Y。

      你能用一句話來表述你這節課的感受或收獲嗎?

      說明:這是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在強調教學目標的同時,注意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體驗。

     、瓴贾眉彝プ鳂I:

     、僬埬阌煤喚毝鷦拥恼Z言把這個故事復述給你的家人聽,并請把你家人的評價帶回來。

     、诶首x課文,歸納人物刻畫的方法,揣摩景物描寫的妙處。

      說明:設題目的,一是為下課時做準備,二是鍛煉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同時可增進與家人的溝通。

    【《蘆花蕩》教案】相關文章:

    蘆花蕩語文教案08-15

    初中語文《蘆花蕩》教案08-28

    《蘆花蕩》教學反思03-24

    蘆花蕩語文教案15篇08-29

    “讀”出小說教學的新天地 《蘆花蕩》教學后記09-10

    讀蘆花蕩有感09-01

    讀《蘆花蕩》有感04-19

    《蘆花蕩》讀后感09-16

    蘆花蕩讀后感09-11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