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三年級語文教案>17《孔子拜師》 之二

    17《孔子拜師》 之二

    時間:2022-08-15 13:36:40 三年級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17《孔子拜師》 之二

    17《孔子拜師》 之二

      學習目標
      、僬J識“兼、仆”等7個生字。會寫“聞、塵”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14個詞語。
      、谡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鄱脼閷W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B案
      課前準備
      、賹W生讀課文,畫出生字。
      、谧灾粕衷~卡片。
      、鬯鸭鬃、老子的有關資料。

                           第一課時
      緊扣課題,引入新課
     、俳處熖崾菊n題:17、孔子拜師。
     、诟形蝾}意。
      a.用自己的話把題中暗含的意思表達出來(年輕的孔子拜學問淵博的老子為師,學知識,學做人)。
      b.扣題質疑。
      估計學生質疑:孔子是怎樣的人?他為什么要拜師?怎樣拜師?
      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僬J讀生字。
      a.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b.指名認讀生字。
     、诮o生字找“朋友”。
      a.給這些生字組詞。
      b.讀詞語。
      細讀課文,解難釋疑
     、倏鬃邮窃鯓拥娜?
      學生結合教材中的“資料袋”及課前搜集的相關資料研讀課文。
     、诳鬃訛槭裁窗輲?怎樣拜師?
      學生結合課文相關語句來理解。
      .課件重點出示:
      a.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b.曲阜到洛陽相距很遠,孔子走了幾個月,才走到了洛陽。
      ◆比較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從第一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課外作業 
     、侔炎约合矚g的句子抄寫下來。
     、谡鬃、老子的名言。

                           第二課時
      復習詞語
     、倏ㄆ樽x。教師將詞語卡片隨機抽出,指名學生認讀。
     、诮M內檢測。小組內模仿教師的方法,互相檢查詞語的掌握情況。
      朗讀感悟
     、僮杂勺x課文,把自己感觸最深的部分讀給同桌聽。
     、谡故咀x課文,同桌互讀互聽,互提意見。
     、郾硌葑x課文,把文中易演的內容在朗讀的同時加進動作。
     、芷纷x升華。聽了剛才的朗讀,你對孔子、老子又有哪些新的認識?
      指導書寫
     、僬垖W生當“小老師”,指出書寫生字的注意點,如,“迎”字不要多一點,“塵”字上面的“小”不要帶鉤。
     、谡垥ê玫膶W生到田字格內范寫生字,注意生字的結構特點!捌、授”等字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蹖W生寫字并寫詞語。
      布置實踐活動
     、倩顒涌倓訂T?鬃、老子創立的儒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中華傳統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讓我們開展一次活動,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去感受一下這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
     、诨顒踊I備。
      a.命名。根據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傳統文化?學生根據自己準備了解的內容給本次活動命名。
      b.組織。自由組成合作小組,推薦一名同學擔任組長。
     、蹟M定活動.計劃。由組長組織討論,共同擬定本次活動的.計劃。
     、芙涣骰顒.計劃。
      課外作業
      按照商定的.計劃開展活動。


    17《孔子拜師》教學設計之二由范文先生網教案頻道http://www.annahuzar.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17《孔子拜師》 之二】相關文章:

    《孔子拜師 》的教學設計05-01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08-25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04-10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04-10

    孔子拜師的教學反思01-03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08-23

    孔子拜師的教學反思08-18

    [精華]《孔子拜師》教學反思07-05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15篇04-10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15篇)04-10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