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矛和盾》的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習目標
、睍J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集合、招架、緊張、固然、烏龜、自衛、進攻、炮口、坦克、合二為一、戰場、大顯神威、首次、亂成一團、長處、勝利者”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背鍪久投艿膱D片:你知道哪個是“矛”?哪個是“盾”嗎?
、裁投苁莾煞N相對峙的兵器,如果把它們集合在一起,結果會怎么樣呢?出示課題,齊讀:矛和盾的集合。
、迟|疑:讀了課題之后,你還想問什么問題呢?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如:矛和盾為什么要結合呢?又是怎么結合的呢?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睂W生輕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渤鍪旧,學生開火車讀。
、吵鍪旧~,學生認讀
集合、招架、緊張、固然、烏龜、自衛、進攻、炮口、坦克、合二為一、戰場、大顯神威、首次、亂成一團、長處、勝利者
、粗缸x課文,讀后評議糾正錯誤。
、底约喊颜n文再默讀一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集合矛和盾的長處發明了坦克,以及坦克的實際運用。)
、独砬迕}絡
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敘述理清層次
第一段(1—4)講發明家發明坦克的過程。
第二段(5)講坦克在實際運用中大顯神威。
第三段(6)由坦克的發明引出“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一道理。
三、質疑提問,初步釋疑
、睂W生再默讀課文,邊讀邊提出不懂的問題。
、餐涣鹘涣。
、橙喑醪浇涣魉岬膯栴}。
對于一些非重點問題,相機解決。
、刺釤捴攸c問題,明確學習目標。
以下兩個問題可作參考:
、虐l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啤笆堑,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
這兩個問題作為下節課學生討論的話題。
四、指導寫字
、背鍪疽髸䦟懙14個字。
、仓攸c指導
、乓龑W生觀察。
、齐y字示范
、硨W生寫字,教師巡視,及時評議。
五、實踐活動
、彼鸭l明家的故事。
、菜鸭苷f明課文最后一句話含義的事例,準備交流。
第二課時
一、復習問題,揭示目標
師:上節課我們提出了哪兩個問題?教師出示問題:
、虐l明家是怎樣把矛和盾的優點集合在一起發明坦克的?
、啤笆堑,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句話給你什么啟發?
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這兩個問題。
二、學生討論,交流感悟
、睂W生自己先帶著以上兩個問題自主閱讀課文,可以適當作點批注。
、残〗M內交流。
要求每一個同學都發言,并且推薦一名同學代表小組發言。請這個同學做好記錄,整理其他同學的意見。
、橙嘟涣。
每一組派一名代表發言,其他組員可以補充。
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應相機請學生朗讀有關內容。
、趴梢园训谝粋問題分解為以下三個問題:
、倜投転槭裁匆Y合呢?
發明家和對手比賽,難以招架,于是突發奇想,想到了矛和盾結合起來。
、谟质窃趺唇Y合的呢?
把盾做成鐵屋子,在鐵屋子上開一個小洞,從洞里伸出進攻的“矛”(槍、炮),再給鐵屋子裝上輪子,安上履帶,讓它會動。
、劢Y果怎樣?
發明家發明了坦克;坦克在戰場上大顯神威。
、谱詈笠欢蔚暮x:要善于發現事物的優點,根據需要,把優點很好地集中在一起,為我所用。(“善于”,就是很會觀察、很會思考的意思。)
、锤星槔首x全文,讀后讓學生繼續質疑、釋疑。
三、聯系實際,加深理解
、睅煶鍪菊n文的結尾。
、昌R讀這段話。
、衬氵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嗎?
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課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對這句話的理解。
。ū热鐚嶋H應用方面:雙層公共汽車、火車,帶橡皮頭的鉛筆;學習和做人方面:采納別人的優點等等。以引導學生的深入思考,可以鼓勵學生展開想象,一方面從生活實際中選取類似的事例;還可以想一想生活中還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并提出改進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四、交流故事,拓展延伸
、睂W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發明家的故事。
、矊W生在聽的過程中,可以相機談談感受。
五、暢談收獲,總結全文
、敝行模哼@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集合矛和盾的長處發明了坦克,以及坦克的實際運用,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矚w納本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敘事簡潔清楚,用事實說明道理,是本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ㄒ环矫嬉寣W生明白用具體事例來說明道理是寫文章常使用的方法,不能空講道理,這樣才能有說服力。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生明白,作者是借發明這件事來說明一個道理。至于坦克發明是不是真的像課文中描寫的,可以不去追究。)
、碧箍耍河⑽腡ANK的譯音,舊譯為“戰車”具有強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力和堅強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由武器系統、推進系統、防護系統、通信設備以及其他特種設備和裝置組成。乘坐3—4人,分別擔負指揮、射擊、駕駛等任務。1916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最早使用坦克參加松姆河戰役。20世紀60年代以前,坦克通常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60年代以來,多數國家將坦克按用途分為主戰坦克和特種坦克。坦克主要用于地面作戰,用以對坦克及其他裝甲車輛作戰,也可用于摧毀野戰工事,消滅有生力量。但地形、天氣對它的行動有一定限制。
、裁汗糯环N兵器。長形,尖頭,安上木質的長柄,作戰時用于直刺。矛在商周時用青銅制成,漢代多用鐵制成的矛。
、扯埽憾芘,古代作戰時擋御刀箭等的武器。
、丛~語
集合—使集合;匯聚。
左抵右擋—“抵擋”,就是抵抗的意思。
難以招架—文中意思是,對方來勢猛,很難抵擋。
危急—危險而緊急。
固然安全—“固然”,有本來、原本的意思。
自衛—保衛自己。
履帶—圍繞在拖拉機、坦克等車輪上的鋼質鏈帶。裝上履帶可以減少對地面的壓強,并能增加牽引能力。也叫鏈軌。
神威—神奇的威力。
、刀嘁糇
得:de跑得快、長得高;dé得到、取得;děi得你去、得兩年完成。
鉆:zuān鉆洞、鉆研、鉆探機;zuàn鉆石、鉆戒、金剛鉆。
【《矛和盾》的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矛和盾的集合》教案03-18
《矛和盾的》教學反思04-18
小學語文教案矛和盾的集合01-08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反思03-06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反思02-23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反思15篇03-25
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學設計(精選13篇)09-23
《矛和盾的集合》教學反思(15篇)04-18
矛與盾教學反思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