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管理制度
在現在社會,各種制度頻頻出現,制度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想學習擬定制度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燃氣管理制度,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燃氣管理制度1
第一條為加強我院食堂用氣安全管理,排除各種用氣隱患,提高食堂生產效率和服務水平,預防火險火災事故及氣體爆炸等重特大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燃氣管道由供氣單位專業人員進行安裝,各食堂不得私自改裝、新裝、拆裝天然氣管道。如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應及時向供氣單位報修。新安裝的燃氣管道,應經試壓、試漏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條若發現天然氣泄漏等異常情況,要及時關閉氣源,通知燃氣公司進行處理,不得自行拆修。
第四條用戶不可自行改動燃氣供氣設施,若需對管道及設施進行維修、更新、改造、拆除的,應提出申請,報燃氣公司處理。
第五條燃具發生故障后,應請具有燃氣器具安裝維修資質的單位進行維修,不得自行更換維修。
第六條連接灶具的膠管要使用燃氣專用膠管,經常檢查,定期調換。燃氣專用膠管應每兩年更換一次,膠管連接處應使用喉碼鎖緊,長度不應超過2米,嚴禁穿墻越室。發現膠管老化龜裂應及時更換。
第七條學院在食堂安裝自動熄火保護裝置或燃氣泄漏報警裝置,產權歸屬學院,用戶(各食堂)應定期安排專人進行檢查,作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向餐飲中心管理人員匯報,委托廠家或燃氣公司等專業單位維護、檢測。
第八條使用天然氣必須保持室內通風良好,燃氣管線、燃氣表等定期除塵清理。
第九條燃氣管道不得作為負重支架或者電器設備的'接地導線,以防管道連接處泄漏。
第十條不得在燃氣計量儀表、閥門及燃氣蒸發器等燃氣設施周圍堆物、堆料及使用明火。
第十一條用氣場所應按照消防法規的要求,配置消防器材,并定期檢查維護。
第十二條建立食堂燃氣使用及燃氣管道巡查制度。各食堂設專人負責定期組織對燃氣主管道及各支管道、閥門、燃具灶等設施設備完好情況進行巡查,發現隱患及時組織整改,并做好巡視、使用記錄,留存臺賬。
第十三條每周至少兩次用肥皂水檢查全套天然氣管道、閥門接口,發現泄漏立即關好天然氣總閥,及時修復或向餐飲中心管理人員匯報,委托天然氣公司維修好后才能使用。作好安全檢查記錄備查。嚴禁使用明火檢查天然氣泄漏情況。
第十四條廚房燃氣灶具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掌握安全操作氣灶的基本知識。
第十五條無關人員不得動用灶具,發現問題應立即報告食堂管理人員,并及時關閉供氣總閥門。
第十六條食堂從業人員,特別是燃氣爐灶操作人員應掌握必要的防火滅火知識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能正確使用消防器材撲滅初期火災。
第十七條各食堂應健全燃氣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與操作規程,加強人員教育、培訓,制定應急處置預案并組織演練。指定專人接受供氣單位的安全用氣知識培訓,操作維護人員應熟悉管道燃氣基本知識、操作方法和步驟,掌握燃氣泄漏的應急處理措施。
第十八條每次操作前操作人員應檢查灶具的完好情況,有無漏氣情況。發現漏氣嚴禁進行操作,嚴禁開啟電器開關,開啟風機和鍋灶風機排除殘氣,應及時報相關部門或人員進行檢修。
第十九條點火前操作人員應開啟抽氣風機和鍋灶風機,檢查是否正常運轉。員工進入廚房前應打開排風扇,以便清除積沉于室內的天然氣。
第二十條點火時,必須執行“火等氣”的原則,不可“氣等火”,防止因爆燃產生危險,即先點燃引火源,再打開點火器具供氣開關,點燃點火器具后,將點器具靠近灶具燃燒器,最后打開燃燒器供氣開關,點燃燃燒器。
第二十一條使用后應及時關閉流量表前總閥、用氣設施(含燃具)閥門,并確保泄漏報警器等工作正常。每天工作結束后責任人員要檢查廚房總供氣閥門是否關閉,各灶具閥門是否關閉,并做好記錄。
第二十二條當遇意外停氣時,必須及時關閉燃器具自身閥門和燃器具前閥門,待供氣恢復正常時方可使用。
第二十三條各食堂管理人員經常督促相關責任人員做好灶具的清潔保養工作,及時清除煙罩內的油污,以便確保安全使用灶具。
燃氣管理制度2
1、目的
為了加強對可燃氣體泄漏檢測報警系統的管理,及時發現有毒有害、可燃氣體泄漏,防止人員中毒、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
2、適用范圍
公司涉及有毒有害、可燃氣體的車間及相關管理部門。
3、職責
3.1有毒有害、可燃氣體報警系統所在生產車間是儀器日常使用管理的責任單位。負責管理儀器及被監測系統(控制點)的正常運行,保管和看護好安全設施;對日常泄漏點及時檢查,對報警后泄漏點處理負責,對軸流風機保養、維護、備用更換負責。
3.2生產技術部是組織協調并監督處理的責任單位。接到報告后要及時通知有關人員到現場檢查處理,監督檢查并負責具體落實。
3.3生產技術部及電儀車間是儀器技術業務管理的責任單位。對儀器的準確性、可靠性負責,對儀器、線路及附屬設備防爆有監管檢查責任。定期和不定期校驗,建立校驗檢查檔案,確保儀器可靠準確,每周對儀器巡檢不少于一次,并在儀器室填寫巡檢記錄,負責定期對崗位人員、維修人員進行技術培訓。
3.4安全環保部是儀器使用和被檢測點(系統)的檢查監管責任單位。每天檢查一次,并對儀器是否正常使用和正常維檢,被檢測點是否處于可控狀態行使監管權和考核權。有毒有害、可燃氣體報警儀暫時停止運行,拆除維修必須報安環部審批后方可進行。
3.5相關崗位現場操作人員必須懂得固定式探測器和便攜式報警器的性能、會操作使用,并及時記錄、反饋和處理各種報警事件。
4、內容
4.1有毒有害、可燃氣體泄漏檢測報警系統設置要求
。1)在線的報警器完好率應達到100%。
。2)報警器設置的地點、數量、方式,執行《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設計規范》有關規定。
4.2選擇報警器應滿足以下要求
。1)功能、結構、性能和質量符合國家法定要求。
。2)取得國家法定計量單位頒發的計量器具生產許可證。
。3)取得國家指定的防爆檢驗部門發放的防爆合格證,并達到安裝現場所要求的防爆等級。
。4)受其它氣體的干擾小,受溫度、濕度影響小。
。5)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規范要求。
4.3報警器安裝現場所應注意事項
。1)被測氣體的密度不同,室內探頭的安裝位置也應不同。被測氣體密度小于空氣密度時,探頭應安裝在距屋頂30cm外,方向向下;反之,探頭應安裝在距地面30cm處,方向向上。
。2)露天探頭的安裝可根據被測氣體的密度而選擇安裝高度L乇鹱⒁獾模一點式探頭應安裝在下風側。
。3)周圍環境(雨水、清掃水)及有毒有害、可燃氣體對檢測元件的影響。
。4)報警器的周圍不能有對儀表工作有影響的強電磁場(如大功率電機、變壓器)
。5)報警器聲、光報警控制系統,應安裝在工作人員易看到和易聽到的地方,以便及時消除隱患。
。6)報警回路的連接電纜要加保護套管,在探頭的.接線處最好加金屬軟管,并注意要與工廠的防爆等級一致。
。7)便于維修和校驗。
4.4將檢測報警器納入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管理。
4.5有毒有害、可燃氣體報警器的檢驗與校準
。1)報警器的定期檢定,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2)報警器定期校準周期為每季度進行一次,技術監督部門檢定的季度除外。
。3)報警器定期檢定、校準用標準氣體、校驗儀器應符合計量檢定規程要求。
、僭瓌t上,要采用經計量認證與被檢測氣體相匹配的標準樣氣。相同的被測介質所選的標準樣氣不同,報警點也不同。
、谛r炃,探頭的周圍環境應無干擾氣體。如果有,要先拆下防雨罩,充入一定量的潔凈空氣后,再連續通入樣氣,以保證校驗的準確性。
4.6可燃氣體報警器使用和維護方法
可燃氣體報警器的種類和型號較多,但是基本電路原理是相同的。因此其使用和維護的方法也較相似。
。1)檢測元件與補償元件的使用壽命通常為3-5年。在使用條件合理和維護得當的條件下,可延長其使用壽命。
。2)對于有試驗按鈕的報警器,每周應按動一次試驗按鈕,檢查報警系統是否正常。每2個月應檢查標定一次報警器的零點和量程。
。3)檢測器為隔爆型防爆設備,不得在超出規定的范圍使用。檢測器不得在含硫的場合使用。檢測器應盡量在可燃氣體濃度低于爆炸下限的條件下使用,否則,有可能燒壞元件。
。4)熱線型半導體式檢測器不得在缺氧的條件下使用。不要用大量的有毒有害、可燃氣直沖探頭。
4.7儀器所在生產車間要建立可燃氣體報警儀運行記錄臺帳,當班崗位操作工按要求巡檢,填寫相關數據,制定并落實防泄漏措施,做到誰維修誰負責,誰檢查誰負責,誰監督巡查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
4.8有毒有害、可燃氣體檢測濃度接近低限報警值或達到報警值時,所在車間要查明原因,確保無泄漏;顯示為0時,也要使用手持檢漏儀定期和不定期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當煉焦車間焦爐地下室可燃氣體報警儀低報時(數據顯示25),崗位工要及時報告當班作業長,并立即查找(使用手持式檢漏儀)泄漏點,迅速處理好并做好記錄。如不能及時處理好時,而數據顯示25—50時,及時報告車間領導或值班領導,車間領導接到報告后立即組織人員檢查直到消除漏點為止;如還不能及時處理,數值顯示50以上時,連鎖風機啟動,煉焦車間要立即報告生產技術部,并做好記錄。車間領導及當日值班領導等有關人員到現場組織搶修(風機啟動、濃度下降到50以下也必須按該程序處理);如數據顯示還在持續上升時,立即上報分管領導,啟動應急預案一級響應程序,煉焦車間組織人員拉正交換旋塞、關閉加減旋塞、關閉煤氣總閥并通入蒸汽,打開放散,組織人員檢查泄漏點(使用手持式檢漏儀)并進行處理,堵漏時要佩戴好防毒面具。處理時按煤氣系統檢修處理有關安全規定執行,處理完成后,由安環部組織召開事故分析會(根據有關規定處理)。
。2)當化產車間綜合罐區、冷鼓工段、粗苯工段報警儀低報時(數據顯示25,崗位工要及時報告車間領導或值班領導并做好記錄,查找(使用手持式檢漏儀)泄漏點并進行處理,堵漏時要佩戴好防毒面具;當可燃氣體報警儀高報(數據顯示50)時,立即報告生產技術部,由其協調立即處理,如繼續上升時立即報告分管領導,啟動應急預案處理。
4.9便攜式報警儀,必須按照使用說明操作和按要求定期進行校準。
4.10在有毒有害、可燃氣體泄漏檢測報警系統使用和管理中,由于責任心不強造成事故或損失的部門和個人,視其情節給予嚴肅處理。
燃氣管理制度3
1、加強食堂燃氣管理的領導,成立燃氣安全檢查小組,隨時不定期檢查,并作登記。
2、食堂工作人員要高度重視安全使用燃氣的重要性,強化責任意識。
3、非食堂人員不得開關燃氣閥門。
4、食堂燃氣由專人負責開關閥門,開燃氣前必須檢查燃氣管道再開燃氣閥門,不用時、下班前必須關閉燃氣閥門,做到責任到人。
5、負責開關燃氣責任人一定要嚴格把關并做好登記記錄工作。
6、嚴格按照要求,做到通風良好,并有滅火設備裝置。
燃氣管理制度4
1、氣使用部門定期對燃氣管道及燃氣具進行安全檢查,杜絕因設施及設備的損壞、帶故障運行造成的安全隱患,發現損壞、銹蝕立即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并及時上報有關部門。
2、燃氣操作人員上崗前應由所在部門對其進行燃氣安全操作培訓,作到'二知三會'。
一知:燃氣安全使用規定二知:燃氣具構造
一會:燃氣安全操作使用二會:保養維護燃氣具
三會:發現隱患,處理意外險情
3、涉及使用燃氣的部門,須設有專職安全員,負責燃氣的.日常管理。
4、燃氣具必須由專職操作人員使用,任何與燃氣操作無關或與之工作無關的人員,不得進入燃氣操作間。
5、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對燃氣管道、閥門、開關、計量表、灶具私自拆改,使用燃氣具嚴格按照先點火后開氣的順序進行操作。
6、定期清洗燃氣操作間的排煙道,避免因排煙道積油、積污過多而引起的火災事故。
7、燃氣操作間要保持良好的通風,發現燃氣外泄時,要采取應急措施,開窗、開排風扇,加大通風量,嚴禁吸煙、開燈、動火。
8、每日班前、班后燃氣使用部門要對燃氣操作間進行安全檢查并要有文字記錄。
9、對安保部門配置于燃氣使用區域內的消防器材需妥善保管,不得挪做它用,對閑置燃氣灶具要經常進行安全檢查。
燃氣管理制度5
1、燃氣間內經常保持清潔,嚴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2、存放燃氣的.房間,嚴禁火種,嚴防明火入內。
3、設置專職安全員,定期(每月)檢查燃氣設施安全,發現問題后做相關處理,處理不了的要及時上報綜合部。
4、送氣時要做好交接,檢查鋼瓶的檢驗期限及檢驗合格證。
5、每餐使用完燃氣之后,由當天值班員負責關好閥門并檢查氣體有無泄漏,確保無泄漏方能離開。
6、燃氣點燃之前,應檢查液化氣開關,灶內是否有液化氣味道,以防外漏。點火時人要站在爐門側面。
7、如發現室內有液化氣味,先將門窗打開,關閉任何電器開關,不查明原因,不得點燃。
8、懷疑燃氣管線有漏氣時,不可用明火進行檢查測試,應用肥皂泡檢查有無泄漏。
9、燃氣一旦失火,千萬不要驚慌,立即切斷氣源,關閉電閘。及時疏散人群,確保人身安全,盡量減少損失。
【燃氣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燃氣安全管理制度10-11
食堂燃氣安全管理制度10-13
燃氣安全管理制度(熱門)10-11
燃氣電氣管理制度09-08
(優秀)燃氣安全管理制度01-23
管道燃氣管理制度09-18
燃氣鍋爐安全管理制度01-23
燃氣安全管理制度(通用24篇)10-25
燃氣安全管理制度常用(15篇)01-23
燃氣安全管理制度優秀【15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