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危險作業管理制度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公司危險作業管理制度(通用7篇)
現如今,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就是在人類社會當中人們行為的準則。那么相關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公司危險作業管理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公司危險作業管理制度 1
一、編制目的
為加強和規范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管理,規范有限空間作業行為,保障人員安全,確保生產裝置正常運行和作業安全,特編制此制度。
二、規章制度
1、有限空間作業前要辦理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需要時要同時辦理其他作業證,作業人員須持有審批的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和其他作業許可證后方準許進入有限空間作業。
2、嚴格執行先檢測后作業的原則,作業前一定要明確有限空間內的有害因素及其濃度。
3、作業負責人要明確所有有限空間作業人員的職責,負責人及作業人員都要明確信息溝通的工具、方式和內容。
4、有限空間作業實施公司內部作業許可證制度。公司安全主管部門負責作業許可證管理。
5、作業主管部門要編制安全作業方案,并根據作業方案在許可證上填寫簡要作業程序和內容,作業方案應作為許可證的`附件;安全主管部門根據危險有害因素分析結果,在許可證上寫明危險有害因素。
6、加強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和監護工作。要針對作業環境的實際要求,配備足量、符合實際作業環境要求的勞動防護用品,且作業人員要佩戴好勞動用品后再進行作業,場外必須有監護人員監護及必要的施救工具。
7、作業人員要嚴格按照公司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進行作業,不得違規操作,以免事故的發生。
8、事故發生后,切忌盲目施救。發生有限空間作業安全事故后,監護人或事故發現者應當及時呼救,在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護措施,如穿戴防護服,戴上防毒面具或呼吸器以及其他一些防護措施后,方可入內施救。切忌因救人心切,盲目入內,而導致事故傷亡人數的增加和事故的擴大。
9、加強對員工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提高作業人員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防范技能。
10、制定切實有效的事故應急預案,并不定期的進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予以記錄。
三、注意事項
1、施焊場地周圍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
2、必須在易燃易爆氣體或液體擴散區施焊時,應經有關部門檢試許可后,方可進行。
3、乙炔發生器必須設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裝置、保險鏈;球式浮筒必須有防爆球;膠皮薄膜浮桶必須裝設厚度為1-1.5毫米、直徑不少于面積的60-70%。
4、氧氣瓶、氧氣表及焊割工具上,嚴禁沾染油脂。
5、乙炔發生器的零件和管道接頭,不得采用紫銅制作。
6、高、中壓乙炔發生器應可靠接地,壓力表及安全閥應定期校驗。
7、碎電石應摻在小塊電石中使用。夜間添加電石,嚴禁用明火照明。
8、乙炔發生器應每天換水,嚴禁在浮桶上放置物料,不準用手在浮桶上加壓或搖動。
9、乙炔發生器不得放置在電線的正下方,與氧氣瓶不得放一處,距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的距離,不得少于10米。檢驗是否漏氣,要用肥皂水,嚴禁用明火。
10、氧氣瓶、乙炔瓶應有防震膠圈,旋緊安全帽,避免劇烈震動,并防止曝曬。凍結應用熱水或蒸氣加熱,不準用火烤。
11、點火時,焊槍口不準對人,正在燃燒的焊槍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帶有乙炔和氧氣時,不準放在金屬容器內,以防氣體逸出,發生燃燒事故。
12、不得手持連接膠管的焊槍爬梯登高。
13、嚴禁在帶壓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帶電設備應先切斷電源。
14、在貯存過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時,應先清除干凈,并將所有的孔、口打開。
15、電石應放在通風良好、不漏雨、干燥的地方,移動或搬運應將桶上的小蓋打開,輕搬輕放。開桶時,頭部要閃開,不得用金屬工具敲擊桶蓋。
16、鉛焊時,場地應通風良好,皮膚外露部分應涂護膚油脂。工作完畢應洗漱。
17、工作完畢,應將氧氣瓶、乙炔瓶氣閥關好,擰上安全罩。乙炔浮桶提出時,頭部應避開浮桶上升方向,撥出后要臥放,禁止扣放在地上。檢查操作場地,確認無著火危險,方準離開。
公司危險作業管理制度 2
1、目的
為了加強對危險作業的安全管理,預防事故,避免人身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等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規定了危險作業的種類、危險性分析、管理分工、審批手續等,適用于所有危險作業活動。
3、危險作業種類
3.1高處作業(高度啊2m以上,并有可能發生墜落的作業)。
3. 2危險區域動火作業
3.3爆炸或有爆炸危險的作業。
3.4進入受限空間作業;
3.5大型吊裝作業;
3.6帶電作業。
3.7交叉作業。
4、危險作業管理
4.1危險作業審批
4.1.1報請審批的危險作業。應由下達任務部門和具體實施部門共同填寫危險作業申請單%報安全管理機構批準,特別危險作業需主管領導審批。
4.1.2經審批的危險作業對施工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施工教肓,辦理相應的危險作業許可證(如:動火許可證 帶電作業票高處作業證 有限空間作業證 起重作業證等等)。主管領導應召集有關部門在現場共同審定安全防范措施和落實實施單位的現場指拝人。
4.1.3危險作業的單位應制定危險作業安全技術措施,報請經安全安全管理部門審批;特別危險作業須經安全技術論證報請主管領導批準。
4.1.4作業人員由危險作業單位領導指定,有作業禁忌癥人員、生理缺陷、勞動紀律差、喝酒及有不良心理狀態等人員,不準直接從事危險作業。
4.2危險作業實施
4.2.1作業時,必須有充分的安全措施,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并在安全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安全員、監護員的組織或監護下,才準施工。
4.2.2危險作業申請批準后,必須由執行單位領導下達危險作業指令。操作者有權拒絕沒有正式作業指令的危險作業。
4.2.3作業前,實施單位領導或危險作業負責人應根據作業內容和可能發生的事故,有針對性地對全體危險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肓,落實安全措施。
4.2.4危險作業使用的設備、設施必須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和規定,危險作業所使用的工具、原材料和勞動保護用品必須符合國家安全標準和規定。做到配備齊全、使用合理、安全可靠。
4.2.5危險作業現場必須符合安全生產現場管理要求。作業現場內應整潔,道路暢通,應有明顯的警示標志。
4.2.6危險作業過程中實施單位負責人應指定一名工作認真負責、責任心強,有安全意識和豐富實踐經獫的人作為安全負責人,負責現場的安全監督檢查。
4. 2. 7危險作業單位領導和作業負責人應對現場進行監督檢查。
4.2.8對違章指揮,作業人員有權拒絕作業。作業人員違章作業時安全員或安全負責人有權停止作業。
4.2.9危險作業完工后,應對現場進行整理。
4. 3危險作業安全保障措施
4.3.1高處作業:凡在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墜落的高處作業,均稱為高處作業。高處作業人員應辦高處作業證。高處作業的安全措施:
4. 3.1.1患有精神病、癲病病、高血壓、心臟病的人不準從事高處作業,患深虔近視眼病的人也不宜從事高處作業。
4. 3.1.2遇有六級以上強風、大霧、雷暴等惡劣氣候的露天場所,不能登高作業,夜間登高作業需有足夠照明。
4. 3.1.3作業條件:高處作業均需事先搭好腳手架或采職防墜落措施。在沒有腳手架或沒有欄桿腳手架上工作,高度超過1. 5米時,必須使用安全帶或采用其他可行的安全措施。
4. 3.1.4現場管理:應設圍欄或其他明顯的安全界標,除有關人員外,不準其他人員在作業地點的下面通行或逗留。進入高處作業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
4. 3.1.5防止工具、材料墜落。高處作業時,應一律使用工具袋,格棚式平臺應鋪木板;用繩工具;上下層同時作業時,要采職隔離措施。
4. 3.1.6腳手架的安全要求:必須能承受站在上面的人員和材料等重量。一般腳手架的載荷重量不可超過270千克/平方米。在竹梯或木梯上高處作業,苢先要檢查梯子主桿和梯橫檔的材料質量情況。
動火作業:使用氣焊、電焊、噴燈等焊割工具,在煤氣、氧氣的生產設施、輸送管道、儲罐、容器和危險化學品的包裝物、容器、管道及易燃易爆危險區域內的設備上,能直接或間接產生明火的施工作業。動火作業安全措施:
4. 3. 2.1動火作業負責人持辦理好的《動火作業許可證》到現場,檢查動火作業安全措施落實情況,確認安全措施可靠并向動火人和監火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項后,將《動火作業許可證》交給動火人。
4. 3. 2. 2審批后的動火作業必須在48h內實施,逾期應重新辦理《動火作業許可證》;
4. 3. 2. 3凡是在易燃易爆裝罝、管道、儲罐、陰井等部位及其他認為應進行分析的部位動火時,動火作業前必須進行動火分析。
4. 3. 2.4進入煤氣設備內部工作時,安全分析取樣時間不得早于動火前30分鐘,檢修動火工作中每兩小時必須重新取樣分析。工作中斷后恢復工作前30分鐘,須重新職樣分析。如現場分祈手段無法實現上述要求者,應由分級審批安全主管負責人簽字同意,另做具體處理。
4. 3. 2. 5動火分析合格判定
a.如使用測爆儀或其他類似手段時,動火分析的檢測設備必須經被測對象的標準氣體樣品標定合格,被測的'氣體或蒸氣濃虔應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20%。
b.使用其他分析手段時,被測的氣體或蒸氣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_寸,其被測濃虔小于等于0.5%;當被測的氣體或蒸氣的爆炸下限小于4_寸,其被測濃虔小于等于0.2%。
c.動火分析合格后,動火作業須經分級審批的安全主管負責人簽字后方可實施。
4. 3. 2.6高處進行動火作業,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陰井、地溝、水封等,應檢查并采職措施,以防火花濺落引起火災爆炸事故。
4. 3. 2. 7在地面進行動火作業,周圍有可燃物,應采取防火措施。動火點附近如有陰井、地溝、水封等應進行檢查,并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采職相應的安全防火措施,確保安全。
4. 3. 2.8五級風以上(含五級風)天氣,禁止露天動火作業。因生產需要確雷動火作業時,動火作業應升級管理。
4. 3. 2.9動火作業應有專人監火。動火作業前應清除動火現場及周圍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備足夠適用的消防器材。
4.3.2.10動火作業前,應檢查電、氣焊工具,保證安全可靠。
4.3.2.11使用氣焊焊割動火作業時,氧氣瓶與乙炔氣瓶間距應不小于5m,二者距動火作業地點均應不小于10m,并不準在烈曰下曝曬。
4.3.2.12在鐵路沿線的動火作業,如遇裝有化學危險物品的火車通過或停留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
4.3.2.13凡在有可燃物或難燃物構件的冷卻塔、脫氣塔、水洗塔等內部進行動火作業時,必須采取防火隔絕措施,以防火花濺落引起火災。
4.3.2.14生產不穩定,設備、管道等腐蝕嚴重不準進行帶壓不罝換動火作業。
4.3.2.15動火作業時,安全、消防主管部門、車間主管領導、動火作業與動火作業設施所在單位(管理權限的分廠)的安全員應到現場監督檢查安全防火措施落實情況。危險性較大的動火作業可請專職消防隊到現場監護。
4.3.2.16凡盛有或盛過化學危險物品的容器、設備、管道等生產、儲存裝罝,必須在動火作業前進行清洗s換,經分析合格后方可動火作業。
4.3.2.17拆除管線的動火作業,必須先查明其內部介質及其走向,并制定相應的安全防火措施。
4.3.2.18在生產、輸送、使用、儲存氧氣的設備上進行動火作業,其氧含量不得超過23%。
4.3.2.19動火作業前,應通知動火作業設施所在單位(管理權限的分廠)生產調度部門及其它相關部門,應制定相應的異常情況下的應急措施。
4.3.2.20帶壓動火作業過程中,必須設專人負責監視壓力不低于3000pa,嚴禁負壓動火作業。
4.3.2.21動火作業現場的通排風要良好,以保證泄漏的氣體能順暢彳非走。
4.3.2.22動火作業完畢應清理現場,確認無殘留火種后方可離幵。
4.3.3有限空間作業:有限空間是指封閉或部分封閉,進出口較為狹窄有限,未被設計為固定工作場所,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間。有限空間作業是指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實施的作業活
有限空間分為三類:一是密閉設備,如船艙、貯罐、車載槽罐、反應塔(釜)、冷藏箱、壓力容器、管道、煙道、鍋爐等;二是地下有限空間,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倉庫、地下工程、暗溝、隧道、涵洞、地坑、廢井、地害、污水池(井)、沼氣池、化糞池、下水道等;三是地上有限空間,如儲藏室、酒糟池、發酺池、垃圾站、溫室、冷庫、糧倉、料倉等。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措施:
公司危險作業管理制度 3
01總則
1.為了加強公司危險作業安全管理,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員工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內所有涉及危險作業的活動。
02危險作業范圍及分類
3.危險作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特種作業:電氣、起重、焊接與熱切割、高處作業、制冷與空調、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鍋爐、氣瓶等特種設備的安裝、維修、操作。
(2)受限空間作業:在封閉或部分封閉、通風不良的容器、管道、槽車、地溝、隧道、煙道、鍋爐、儲罐、儲槽、污水井等受限空間進行的作業。
(3)易燃易爆場所作業:在易燃易爆場所進行的動火、焊接、切割等作業。
(4)帶電作業:對帶電設備進行安裝、檢修、調試等作業。
(5)盲板抽堵作業:在設備、管道上安裝、拆卸盲板的作業。
(6)吊裝作業:使用各種吊裝機具將設備、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發生位置變化的作業。
(7)斷路作業:中斷道路交通,對交通運輸線路的'一部分或整個長度進行全部或局部關閉的作業。
(8)其他危險作業:高溫、低溫、噪聲、振動、輻射等危害因素超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作業,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危險作業。
03危險作業管理要求
4.危險作業實行審批制度。未經審批,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實施危險作業。
5.危險作業實施前,作業單位(部門)應進行作業風險評估,制定相應的作業程序和安全措施。
6.危險作業審批應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1)作業單位(部門)提出申請,填寫《危險作業申請表》(附件1),說明作業內容、時間、地點、作業人員、作業程序、安全措施等內容。
(2)作業審批部門對申報的材料進行審查,確定危險作業等級,并對安全措施進行審核。
(3)審批通過后,作業審批部門和作業單位(部門)應當在《危險作業申請表》上簽署審批意見,并落實相關安全措施。
7.危險作業審批部門應當對作業過程進行現場監督,確保安全措施的落實。
8.危險作業結束后,作業單位(部門)應當對作業過程進行總結,填寫《危險作業總結表》(附件2),并將相關資料整理歸檔。
04危險作業安全措施
9.作業單位(部門)應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制定危險作業安全操作規程,并對作業人員進行培訓。
10.作業單位(部門)應當為作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督促作業人員正確佩戴和使用。
11.作業現場應當設置警示標志,保持通道暢通,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12.作業前,作業單位(部門)應當進行危險因素識別,開展風險評估,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
13.作業過程中,作業單位(部門)應當指定專人進行現場安全管理,確保安全措施的落實。
14.作業結束后,作業單位(部門)應當對作業現場進行清理,消除事故隱患。
05危險作業應急處置
15.作業單位(部門)應當制定危險作業應急預案,并定期進行演練,確保應急處置能力。
16.發生危險作業事故時,現場人員應當立即停止作業,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并立即向相關部門報告。
17.事故發生后,作業單位(部門)應當按照應急預案開展應急處置工作,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06附則
18.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門負責解釋。
19.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并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公司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完善。
公司危險作業管理制度 4
1、目的
為了加強對危險作業的安全管理,預防事故發生,確保本單位生產工作安全進行,特制定本制度。
2、范圍
本規定明確了危險作業許可的類型、危險作業安全管理的策劃、危險作業許可的實施及關閉等要求。
本規定適用于本單位各類危險作業許可的控制。
3、引用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xx市安全生產條例》
4、術語和定義
4.1危險作業
a)臨時用電;
b)動火作業
c)有限空間作業
d)高空作業
e)吊裝作業
5、職責
5.1為危險作業許可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確定本單位危險作業許可類型;組織建立危險作業安全管理規定;負責危險作業許可的監督。
5.2危險作業部門負責危險作業安全生產方案、措施的編制和實施,并對危險作業實施檢查。
6、管理程序
危險作業許可的實施
申報與審批
需要進行危險作業的班組應落實作業現場各項安全控制措施,編制作業方案,包括相應安全措施,報備審批。
審批負責人應到危險作業現場核實作業方案中安全措施的有關內容,在各項安全措施滿足要求的前提下予以批復。危險作業的實施
作業班組接到經批復的作業方案并履行告知后,方可進行危險作業。應嚴格遵守安全措施有關要求,在規定的區域、時間內完成。嚴禁未經許可擅自實施危險作業、擴大危險作業區域或私自延長危險作業許可時間。
危險作業人員必須佩帶相應勞動防護用品,嚴禁作業時違反相關規章制度以及操作規程。
危險作業的檢查和監督
危險作業時限一次不得超過七天,危險作業未關閉前,作業班組安全負責人每天負責檢查危險作業實施情況和安全措施落實情況。發現違章或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勒令其停止危險作業。危險作業轄區負責人負責監督危險作業許可的實施,確定監督頻次、方式。監督中發現違反本規定或措施要求時,有權勒令其停止危險作業并提出整改要求。危險作業許可的.關閉
危險作業結束后,作業單位應清理作業現場,經所在班組負責人簽字確認后,危險作業許可關閉,作業單位將作業記錄整理歸檔。
危險作業安全措施的策劃
危險作業實施前,應制定安全措施,明確如下要求:
a)實施作業許可的對象、范圍和類別;
b)具體的安全作業措施;
c)風險分析;
d)風險消減措施及現場確認;
e)作業過程的監督、監控;
f)危險作業結束的關閉等。
公司危險作業管理制度 5
1.目的:
對項目內危險作業進行監控,確保人身財產安全,杜絕事故發生。
2.范圍:
適用xx物業管理各項目。
3.職責
3.1部門經理負責對危險作業的審批。
3.2護衛主管負責危險作業的指揮監督和落實。
3.3護衛員對現場進行監護。
4.定義
4.1危險作業是指在項目內進行的高空作業、吊裝物品、大件物品(超長、超寬、超高等)搬運、濕滑場地作業、非水平場地作業、重物搬運以及地面挖掘等操作。
4.2高空作業是指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
4.方法和過程控制
4.2危險作業必須提前半天向部門經理遞交《特殊作業申請表》,經審批后由部門經理指定專人負責作業指揮、監護。
4.3需要隔夜施工、對出行造成不便或對項目的有較大影響的危險作業必須提前1天發布通知。
4.4危險作業的施工現場必須用警戒帶圈出警戒區,并在醒目位置放置足夠警示標識。
4.5對于高空作業,操作人員必須系安全帶,拴安全鉤,戴安全帽,穿膠鞋,并指定一名安全監護員。
4.6對車輛、人行通道上方處的'高空作業,必須在通道兩邊放置警示標識。
4.7危險作業前須清空作業現場范圍內的所有無關物品。
4.8吊裝重物時,嚴禁無關人員進入作業范圍內,嚴禁吊裝作業的超載進行。
4.9高空作業、吊裝以及需要四人以上的重物搬運,必須設專人進行指揮。
4.10危險作業完成后,工作人員需撤走標識,對現場進行清理。
5.支持性文件
HW-CQ01《安全管理程序》
6.質量記錄和表格
HW-CQ01-02-F1《特殊作業申請表》
公司危險作業管理制度 6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危險作業安全管理,預防事故發生,根據《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范圍內的高處作業、動火作業、有限空間作業、臨時用電作業、吊裝作業等危險作業活動。
第二章 管理職責
第三條 安全管理部門:
負責危險作業審批與監督
組織安全培訓與應急演練
定期檢查作業安全狀況
第四條 作業部門:
落實安全防護措施
指定現場安全監護人
及時報告安全隱患
第三章 作業審批
第五條 危險作業實行分級審批:
一級危險作業(如大型吊裝):總經理審批
二級危險作業(如有限空間):分管副總審批
三級危險作業(如2米以上高處作業):部門負責人審批
第六條 審批流程:
作業前24小時提交《危險作業申請表》
附作業方案及應急預案
現場核查合格后簽發作業許可證
第四章 過程控制
第七條 作業前準備:
開展JSA(作業安全分析)
檢查個人防護裝備
設置安全警示標識
第八條 作業中管理:
監護人全程值守
嚴禁擅自變更作業方案
每2小時進行安全巡查
第九條 應急管理:
配備應急物資
保持應急通道暢通
突發情況立即停止作業
第五章 處罰規定
第十條 違規處罰:
無證作業:考核責任部門2000元
防護不到位:考核作業人員500元
瞞報事故:追究管理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十一條 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由安全管理部門負責解釋。
公司危險作業管理制度 7
一、目的與適用范圍
為規范危險作業操作,保障員工及相關人員的安全與健康,減少事故發生,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適用于公司范圍內所有涉及危險作業的.部門及人員,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業、動火作業、有限空間作業等。
二、管理原則
安全第一:始終將員工的安全與健康放在首位,確保作業環境安全可控。
風險評估:在作業前,必須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制定并落實相應的控制措施。
許可制度:對高風險作業實行許可審批制度,未經批準不得擅自作業。
安全培訓:所有參與危險作業的人員必須接受專業培訓,掌握操作規程和應急處置技能。
緊急處理:作業過程中如遇緊急情況,應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并上報。
三、危險作業范圍
高空作業:高度超過2米且有墜落風險的作業。
動火作業:在易燃易爆區域進行的焊接、切割等作業。
有限空間作業:進入容器、管道、地溝等密閉空間的作業。
帶電作業:涉及電氣設備的維修、安裝等作業。
其他高風險作業:如爆破、起重吊裝等。
四、管理流程
作業申請:作業部門填寫《危險作業申請審批單》,明確作業內容、地點、時間及人員。
風險評估:由專業人員對作業環境進行風險評估,制定安全措施。
審批許可:安全管理部門審核通過后,簽發作業許可證。
作業實施:作業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執行,監護人員全程監督。
作業結束:清理現場,確認無隱患后,關閉作業許可證。
五、安全措施
防護設備:作業人員必須佩戴符合標準的防護裝備,如安全帶、防護面具等。
環境監測:有限空間作業前,需檢測氧氣、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確保符合安全標準。
隔離措施:動火作業前,需對易燃易爆設備進行隔離,并設置警示標志。
應急準備:作業現場配備必要的應急器材,如滅火器、急救箱等。
六、責任與處罰
責任劃分:公司主要負責人對安全工作全面負責,部門主管對本部門安全負責,作業人員對自身安全負責。
違規處罰:對無證作業、違章操作等行為,視情節輕重給予罰款、扣除獎金等處罰。
七、總結
本制度通過規范危險作業流程、強化安全措施,旨在為公司營造安全的生產環境。各部門及員工應嚴格遵守制度要求,確保危險作業安全可控,為公司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公司危險作業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危險作業管理制度11-24
危險作業安全管理制度01-15
危險作業審批管理制度10-17
危險作業安全管理制度(精選)01-16
危險作業管理制度匯編[15篇]12-18
危險作業管理制度范例[15篇]01-02
危險運輸管理制度11-12
作業管理制度10-17
危險源管理制度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