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讀書的日記合集五篇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這一天里,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書的日記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書的日記 篇1
生活中,有一種收獲,會讓人一生受益,那就是讀書的收獲;人生中,有一種經歷,會讓人難以忘懷,那就是讀書的經歷。是讀書,讓我在朦朧的世界中,學會生活,塑造生活,塑造自我、塑造理想、塑造人生……于是,在我的人生之旅中就有著這么的一段讓人回味的讀書經歷。
在繁華的城市中,人們往往忘記了許多原始的生命的本能與需求。汽車代替了行走,電視代替了觀察,網絡代替了交流。我們不否認進步,但我們知道有的東西是永遠不能代替的,如一片純凈的自然,如一本翻黃的舊書,如一首經典老歌。即使我們在這網絡時代,但在內心的最深處,也許我們還執著于那種讀書的快樂。
還記得,小時候,好玩。被父親痛打了一頓。當時不懂得把書好好珍惜,只知道玩。把父親心愛的那本《水滸傳》撕下幾頁,用來折成小時候最流行的紙飛機和同伴一起玩耍。被打后還不理解為什么父親會為這幾頁紙打了心愛的我,但從此以后,我再不敢對書這樣殘忍了。慢慢還懂得了珍惜它!
我上小學了。讀書讓我知道:冰心老奶奶對我們的殷切期望、列寧讓我們知道了怎樣才算是一個誠實的`孩子、狼牙山五壯士讓我們對英雄有了敬慕。隨著我逐漸地成長,讀的書也越來越多了,原來的機器貓、故事會,都不能滿足我對知識的那種渴求。于是努力尋求更多更喜歡的書籍來陪伴我度過快樂的時光。
讀書已成了我學習中的一部分。我喜歡讀春季的鳥語花香,讀夏季的雷鳴雨飄,讀秋季的梧桐落葉,讀冬季的冰封雪塑。
面對讀書,我會快樂,我會努力,學好更多的知識,在時代競爭的大潮中,勇往直前。
讀書的日記 篇2
最近,我剛剛讀完一本書書中有許多關于感恩的作文。在這些作文中,《心存感激》這篇作文讓我記憶深刻。
書中寫道:其實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已實屬不易,難道還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嗎?我們應該心存感激;蛟S我的理解不對: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的確確不容易,生命是重要的,但是感激別人和生命比較,更加顯得重要。所以讓我們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去關懷身邊的所有的人。這不正如歌曲《感恩的心》中那一句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把握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
讓我們去感激父母,感激生活,感激朋友,感激磨難吧!或許這就是我們應該去感激的吧!但是在我的.眼中,不止這些,但這些也是極為重要的。
感激父母,是他們給了我們的生命。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呵護我們。母親是偉大的;父親總是默默地支持我們,教導我們,給我們講述生活中的經驗。
感激生活,在人生的道路上讓我們充滿愛心,用善良的雙手共同建造這感激的城市。正因為我們心存感激,所以才使我們更加熱愛生活。
感激朋友,是他們的真誠和關心,惦記和牽掛,令我們內心深處一直很感激他們。心存一份感激向朋友道謝,或許給我們給朋友帶來愉快的心情。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值得你感激的。
曾經見過一個比喻:“感激是一杯美酒,品出真情,品出心底對生活之美的眷戀。感激是一曲動聽的詠嘆調,唱的人陶醉在樂曲里,聽的人陶醉在欣賞中。感激是一劑良藥,醫治心靈的麻木,催生生命中詩一樣的良知!蔽覀冊谝院蟮纳钪幸惨獞阎活w感恩的心!
20xx年9月17日星期一晴
讀書的日記 篇3
午間讀黃裳《筆禍史談叢》。對于黃裳先生,一向喜歡他的文字而反感他的議論,但這部《筆禍史談叢》是例外。卷末后記云:“因為笑罵皇帝而被迫害,這些都是屬于誣陷罪,與政治思想并無關系,雖然在定罪時要拉扯一些大逆不道的字句來裝點門面,但人們都明白,這些人死的是冤枉。感到孤獨而空虛的統治者就要千方百計制造輿論,以傳統的禮教為依據,把種種罪名都拉扯到‘離經叛道’上來,用以激起更多人的憤慨,扇起眾怒,這樣站在統治者身旁的人數就會大大增加”。譬如錢名世,連笑罵皇帝都夠不上,不過是拍拍炙手可熱的年大將軍的馬屁,間接開罪了翻臉無情的皇帝,被抓住作為典型,賜了一塊“名教罪人”的牌匾,還要組織大批判,讓天下的士子都來寫詩罵這“行止不端,立身卑污”的知識分子,仿佛全天下擁護名教的`正人君子都被錢先生得罪了。這種手腕,確實把傳統專制君王的能量發揮到了極點,真是讓人佩服。與錢一樣成了君臣斗爭犧牲品的是汪景祺,因為做年羹堯的親信,被皇帝從所著的《西征隨筆》中嗅到了大逆的味道。說是味道,是因為雍正的證據是“文稿中‘歷代年號論’,指‘正’字有‘一止’之象”,這樣的攀援構陷,實際上是毫無標準,一仍皇帝個人的喜好憎惡來決定。
最可憐的是被魯迅先生稱之為與皇帝有隔膜的讀書人,蓋后者有點兒像今天的憤青,腦袋一熱,跑到皇帝面前說,主子,天下興亡,俺也有份兒,我來給你出個主意提個建議罷,結果就招了皇帝的忌諱,稀里糊涂掉了腦袋,實在很可惜的。這種憤青,有時候簡直是被誘引的,如著名的戴名世,就是因為錯誤估計形勢,以為“近日方寬文字之禁”,要實行雙百方針了,于是主動探頭被揪出來的。在時興瓜蔓鈔的年代,一人得罪,全家遭殃。汪景祺伏誅后,妻子要“發黑龍江披甲人為奴”!熬办髦,巨室女也。遣發時,家人設危跳,欲其清波自盡,乃盤躃匍匐而渡”。躃是個生僻字,查字典是腿瘸的意思,大約從高處被推到水中的時候摔傷了腿,可是還能盤躃匍匐而渡,也真夠難為她的。晚間大風稍稍停歇,讀《希臘精神》二節。接通知,明日上午大會,又可有半日讀書時光。
讀書的日記 篇4
周末下午在街上閑逛,見兩三人蹲在一舊書攤前翻看,不禁勾起內心深處似曾相識的記憶。
上個世紀80年代,那是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都尚未充裕的年代。我剛讀初中。與現在相比,學習輕松許多;但可讀之書,除了課本別無他物。饑渴的我們每天都在班上搜尋課外書,若某位師兄能拿出一本即使破舊的連環畫或《故事會》之類,必定會被大家追逐,直到肩貼肩頭碰頭五六個人擠坐在一起開始閱讀才停息。聚讀之處,或是課桌旁,或是屋檐下,亦或是石階上。中間那位當然是舒服地坐著,負責翻頁,甚至朗讀(因為靠得后一些的人看不到書的全貌,便要求讀出來),儼然是閱讀小組的頭兒。其余“搭到看”過干癮的(因為人多)或挨坐,或蹲,或站,或弓腰,表情雷同而姿態各異。待看到精彩的'頁面,挨得遠的沒能看得分明,中間那位卻要翻過去了,因此,便時常有小糾紛、小吵鬧,但迅即又歸于平靜,因為真的鬧翻的話,書主人便會惱急地把書收將起來,道:“今天不看了,怎樣?”害得大家心里如癩蛤蟆吃豇豆——懸吊吊的。
鎮上文化站有千把冊書,對外租借,一本每天兩角錢,但是要收押金。對于十來歲的我來說,偶爾有兩三張角票是可能的,但要有塊票作押金卻是幾無可能的。有一年正月里,連續給好多家親戚拜了年,我的口袋里居然積了五元之巨,當下喜不自禁,徑自奔到鎮上,選了一本向往已久的完全版的《三國演義》,一路上邊走邊看地回家。家里人卻叫我去看鵝。我拿著書到得田邊,瞄了一下,見鵝的只數正常,活動也正常,便站著繼續看諸葛亮布空城計,不覺入神,又在不知不覺中蹲身而讀,好久都沒挪窩。忽一人大呼:“豬跑出來了!”不禁驚詫,應聲:“諸葛亮沒出來!”扭頭循聲望去,方感膝蓋酸麻,一時支撐不住,“騰”地跌坐在泥地里。起身之后,抬望眼,鵝已不知去向,免不得要去找。那鄰居猶且叫:“幫我趕一下豬哇!”我說:“我要去找我!编従蛹润@且怪:“你要去找你呀?!”
有一次逢場,在鎮上逛,忽見一間店鋪墻壁上掛滿圖書,店里擺著幾條長凳,十余老少在里面看書,神態甚為享受。乃大喜,入內。方欲摘書觀之,一老者近身道:“小朋友,兩角錢!”原來這是一家“書吧”。我問:“可以看好久?”答:“可以看一天!彼驯槿砜诖,竟然找出兩角。于是交錢看書,卻苦于讀者眾而無凳可坐,只得行蹲讀之法。
平時未能完整閱讀的幾本連環畫,此時此地終于得償所愿了?v情飽覽之中,也不知過了多久。忽一轉眼,見店內空曠,長凳上無有老少讀者,而店主人正端著飯盒扒飯,方知時已至午,而自己的肚子也咕咕叫著可以為證。欲舍書而去,卻又舍不得還有半天的錢沒有看完,于是強忍饑餓,撲向精神食糧。
連我自己也不知道看了多少本,一直看到店里的讀者來了又走了,多了又少了,眼見得店外光線昏暗,遠處炊煙升起。店老板(那位老者)笑呵呵說:“別人兩角錢都只看半天,你硬要看一天,我折慘了!”
自此之后,一有機會就去那兒看書,也不拘何書。大約一個月后的一天,仍舊去,發現老板換了一位年輕的,也沒空去注意觀察他。交上兩毛錢,摘下書照例要坐在凳子上,卻被年輕的老板客氣地擋住了:“坐位子要三毛!鄙?有這種事?這才察覺新老板的不同;但似乎又無理可講,無法可想。然而,奈何?身上就是沒有多余的一毛板凳錢!又擔心與他理論耽誤時間只會自己吃虧,只得將就站著看了,反正是練熟了此等姿勢的。站了半小時左右,復擺蹲讀之勢,良久,腳踝酸痛,又立而讀之,如此反復變換,居然堅持了四個小時的樣子。經此一回,以后每看到別人上廁所就要拿書報,便會在腦中預先浮現其蹲著閱讀的造型,且聯想及己,啞然而笑。
彈指一揮間,二十余載過矣。在物質產品與精神產品都無比豐富的今天,書之多之美之豪華且不論,閱讀時之裝備更可謂大升級了:午后陽光、沙灘涼椅、再加一杯馥郁的茶。故此,讀書時便失去了從前狼吞虎咽的快感,而獲得的是細細品味的從容。
讀書的日記 篇5
今天,我讀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羅莎麗的好奇心》。講了羅莎麗是怎樣戰勝自己的好奇心的。
第一次的好奇心是她爸爸花園里的小屋不能打開,可羅莎麗忍不住打開了,結果小屋的灰老鼠被羅莎麗放了出來把她爸爸變成了一尊塑像,并燒了她們的房子。
第二次的好奇心,是她和救她的王子的結婚禮物,要在生日那天才能打開,結果,羅莎麗在她快到生日的最后一天,又忍不住了,又違約打開了結婚禮物,結果宮殿倒塌,作文200字,受傷的.王子從瓦堆里爬出。
第三次的好奇心,是一位老太太交給她看管的一只小盒子,盒子里有她從來沒有見過,也永遠看不到的東西,但她不能打開看。晚上,盒子發著光芒,羅莎麗想到王子和父親,忍著痛苦遵守諾言,這次,沒有打開盒子。最后,羅莎麗救出了王子和父親,并和王子舉行了婚禮。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要能自己管住自己,如果你現在還不能管住自己,就要像羅莎麗第三次戰勝好奇心一樣,要下決心要有勇氣、有毅力戰勝自己。同學們,你說是嗎?
20xx年9月17日星期一晴
【讀書的日記】相關文章:
讀書的日記01-06
讀書的快樂日記02-04
讀書收獲日記02-03
讀書的樂趣日記01-27
有關讀書的日記01-27
讀書的啟示日記01-30
關于讀書日記01-03
關于讀書的日記01-07
讀書日記范文大全03-14
我愛讀書日記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