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綠化方案(通用17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校園綠化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校園綠化方案 1
學校綠化美化工作是校園文化建設和校園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加強我校綠化美化工作,提高綠化美化水平,營造優美整潔、文明有序、和諧安寧的育人環境,提高教師和學生的文明素養,提高學校管理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校的形象。結合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學校是育人的場所,更應是綠化美化的前沿。校園綠化美化,能使全體師生以舒暢的心情投入到教與學中去,校園綠化美化的目的就是為了陶治廣大師生的情操,凈化廣大師生的心靈。
二、規劃原則:
我校在近幾年綠化美化已初具規模的基礎上,全力按可利用的綠化面積進行栽植,將綠化工作的全部精力放到可綠化地帶。盡量做到少花錢,多辦事,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不雷同,力求做到“我校一景觀、我校一特色”。綠化美化與校園文化建議有機結合,充分利用學校內原有地形,體現我校教育特色和農村特色,突出個性化特點的原則。
三、綠化、美化規劃內容:
1、校園綠化方面。
保持原有可觀賞性樹木,在原有綠化美化水平上,補栽喬木和花草。校園花池栽種菊花等開花期長觀賞性強的花種。以達到整個校園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怡人景色,融花園、學園、樂園為一體,使學生受到藝術的熏陶和感染,增強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營造校園綠色地面文化教育充分發揮環境的育人作用。
2、校園美化方面
20xx年3—4月份:保持以前綠化美化水平,補栽死亡喬木和花草。
20xx年5—6月份:新增綠化項目,學;▔栽录、玫瑰花等開花期長觀賞性強的花種。
20xx年,校園裸漏地面一是鋪彩色轉二是用綠草覆蓋,不留裸土地面。
四、具體措施:
1、學校分年度、有計劃地投入綠化美化資金,發動全校師生參加校園綠化美化工程。
2、發動學生搞好捐花獻草活動,讓校園更綠、更艷、更美。
3、充分爭取社會力量參與校園的綠化美化工程,支持學校的校園綠化工作。
4、加強對綠化成果的管理。養護工作,落實工作責任制,施肥、除草、松土、修剪、保潔、病蟲害防治關口,運用科學,藝術手法修剪喬、灌木,提高植物觀賞效果,達到樹綠,花鮮,草美及綠地內無雜草,無雜物,無病蟲害標準。
5、科學規劃,突出特色。在“因地制宜,統一規劃,突出特色,注重實效”原則指導下,努力實現校園綠化美化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體現班級特色,突出學校特點。
美麗的校園需要我們共同來維護,優美文明的環境需要我們共同來創設,讓我們每一個人伸出雙手、關心綠化、支持美化、使校園變成綠樹成蔭、花香四溢、平安、健康、文明、和諧的校園。
校園綠化方案 2
為深入貫徹落實縣教育局關于切實做好校園綠化工作的通知,構建環境優美、生態和諧的校園環境,提高校園文化品位,結合學校實際,以“3·12”植樹節為契機,扎實落實縣委縣府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城市的文件精神,我校決心開展一系列植樹節活動,現將學校綠化方案向各級領導匯報如下:
一、成立學校綠化工作領導小組:
為加強學校綠化工作管理,加快綠化生態校園建設步伐,經我校黨支部研究決定,特成立蒙陰鎮實驗學校綠化工作領導小組,齊海廷校長任組長,侯超副校長、后勤楊振功主任為副組長,團支部書記趙洪弟為責任人,各部領導為成員,建立健全領導機制,確保校園綠化工作的安排與落實。
二、分析現狀,制定實事求是的綠化方案:
我校為駐城農村學校,條件所限,校園不大,學校集中組織植樹大型活動不現實。鑒于現狀,根據實事求是的原則,今年我校綠化的原則是,積極宣傳植樹造林綠化家園的意義,在原有苗木的基礎上進行精細化提升,挖掘學校內需力,將學校的的'花草樹木及泥土填栽完善。
1、在操場南北兩側栽種法桐。
2、在小學部樓前種植小黃楊、映山紅。
3、在學校辦公樓上實施立體化綠化。
三、具體活動安排:
1、為確保綠化工作適時有效開展,學校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班主任、團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學校領導召集各級負責人會議,宣講本次植樹活動方案,積極開展相關工作。
2、強化宣傳,增強宣傳力度。我校通過旗下講話、校園廣播站、學校櫥窗、主題班會等多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強化宣傳,在師生中形成巨大的宣傳攻勢,為植樹活動做好了充分的輿論準備。同時給學生發放植樹節活動倡議書,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教育學生通過自己的宣傳和行動帶動身邊的親戚朋友也加入植樹節活動中來。
3、相關植樹活動。我校后勤、團支部組織全校教師于3月25日下午將學校水池旁邊的一塊地填土完整,并在地上栽上了幾種綠色蔬菜,既綠化了校園,也給一些學科的教學準備了資源。各班班主任組織本班學生將從家里帶來的肥沃的泥土填在本班負責的花壇里,發動學生把家里的太陽花、月季花、芍藥花等栽到花壇里。班主任老師要布置學生每生在家完成栽種2棵樹木的任務。
4、植樹與環保。開展植樹造林等相關活動,都是為了增強學生強烈的環保意識。環保意識不上來,植樹也只能成為一項無意義的活動。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增強學生環保的責任感,我校像往年一樣組織開展相關志愿者服務。如:學校少先隊開展了“保護環境,愛我校園”學雷鋒志愿者活動,幾十名環保志愿者走向街道,清理校園周邊的白色垃圾,宣傳環保。組織學生會的志愿者帶著勞動工具,將學校一些衛生死角徹底清理干凈。通過這些志愿活動,環保意識也根植在了學生的心中。
總之,學校將以本次植樹綠化為載體,使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到校園綠化、美化、凈化活動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增強全校師生的綠化意識、環保意識,達到為學校增添綠色,凈化、美化環境的目的。相信這個春天,我們的校園會更美、更靚麗、更和諧!
校園綠化方案 3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縣局關于校園綠化、美化,創建綠色校園的有關要求,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切實搞好學校綠化工作,營造整潔、舒適、和諧的校園環境。根據綠化功能作用需要設計打造一定的人文景觀,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資源,合理設計綠色植被分布方案,體現校園綠化的科學性、實效性。
二、規劃目標:
為師生們創造一個防暑、防寒、防風、防塵、防噪、安靜的學習環境和具有美麗的花壇、花架、花池、草坪、喬灌木等復層綠化的休息活動場所。
三、規劃內容:
1、學校外部圍墻
由于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的關系,學校校門外空間有限,只能載少量樹木,因此,我校擬在學校四周的圍墻近處,栽植一些樹木,北墻選用可觀賞性的龍爪槐,西墻選用快長樹為主速生楊,形成綠色的'帶狀圍墻,減少風砂對學校的襲擊和外圍噪聲的干擾。
2、校園內部校園內部分為三個區域:校門口、北排教室前和中排教室前
校門口共有兩個區域,進門處和進門左手邊,這兩個區域將規劃成兩個小花壇,進門處花壇兩邊種植常綠的松柏,兩個花壇里分別種植不同的花草,爭取做到春、夏、秋三季有花可見。
北排教室前對應各個班級建立大小不同的花池,發動廣大師生,大家動手,親力親為,將花池種植完善,各個班級分工管理,各負其責,形成各具特色的美化帶。
中排教室前,以甬路為界分成東西兩部分,兩側各有一個條形綠化帶,種植小葉黃楊,甬路以東部分:中間建一個小亭,亭子周邊種植藤條類植被,向亭子頂部攀爬;其余部分分成四小塊,分別種植不同的花草。甬路以西部分,中間一座假山水池,假山上安裝噴水裝置,并在假山上灑下種子,任其生長,形成山、水、花相映,其余部分用花磚分割成四部分,主要種植一些灌木類植被,間或種植花草,高低錯落有致。
4、辦公室、教室的綠化
辦公室、教室的綠化主要以盆栽花卉為主。
四、工作措施:
1、學校分年度、有計劃地投入綠化美化資金,發動全校師生參加校園綠化美化工程。
2、發動學生搞好捐花獻草活動,讓校園更綠、更艷、更美。
3、充分爭取社會力量參與校園的綠化美化工程,支持學校的校園綠化工作。
4、加強對綠化成果的管理,養護工作,建立科學管理體系,落實工作責任制,嚴把抗旱、排泄、施肥、除草、松土、修剪、保潔、病蟲害防治關運用科學,藝術手法修剪提高植物觀賞效果,達到樹綠,花鮮,草美的標準。
總之,我們將通過校園綠化美化,讓大自然的美景走進我們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讓每一位老師和同學們都能在燦爛的陽光下,盡情地享受大自然春天般的溫馨;大家都能健康、快樂的學習和工作。
校園綠化方案 4
一、指導思想
為綠化、美化校園,為師生創建優美的工作學習環境,營造出濃厚的校園寧靜氣氛,合理分配校園綠化美化分布,環境育人,關心師生身心健康,建造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二、目標
全力將可綠化面積進行綠化,將精力放到新開辟出的新可綠化地帶。新增綠化帶要和原有的綠化格調一致,注重基礎工作就是長期工作,抓基礎要思長遠,注重品種搭配,合理栽種,增加垂直綠化面積,建立完整的綠化體系。將學?衫玫'一切條件都挖掘出來,逐步發展、實施,完成規劃任務與內容。
三、工作重點
1、從我校的實際出發,以朝陽區基建辦下發的《二0XX年花園式學校建設總體檢查驗收》的要求進行工作。
2、緊緊以建設標準為依據工作,工作中合理調理調工作重點,將綠化工作的規劃任務得以完善。
四、規劃設計原則
發揮校園面積小的特點,分塊布局綠化,加強領導,高度重視,體現分布均衡,突出重點,盡可能的增加綠地面積,加大覆蓋率,沒有死角。
新增教學樓的左右可綠化,東面墻體坐落小齡學生的游戲區,美化墻體加種植矮棵草花;體育館南墻補種地錦;泵站墻體補種地錦。
原有綠化植被物種不變動,通連花池栽種草花。
五、20XX年綠化工作的特點
我校校園面積相對小,可綠化面積不大。校園可綠化的地點是幾處帶狀的花池,分布在校園的四邊。所以在今年,要繼續發揮校園占地面積小的特點進行合理的規劃與實施,將小塊的未綠化地帶綠化,使可綠化地帶達到100%。
在小齡學生活動區域種植草花,使小齡學生活動區域氣氛鮮活,原有的綠地加種草花。
西側花池子的五角楓、柳樹等樹木現在已不行了,花池子太小、太淺,樹木不成活。
將原有的地錦侍弄好,體育館南側補種地錦,泵站墻體補種地錦,繼續發揮覆蓋率高的特點。將平面、垂直綠化結合起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間進行綠化。
校園綠化方案 5
為提高綠地率、提升校園文化品位、改善生態環境,創建園林式學校為目標,進一步綠化、優化、美化學校育人環境,全面提高校園綠化建設與管理的總體水平,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校園綠化工作的規劃:
一、指導思想
本著學校美化、綠化與學校建設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與學校精細化管理相結合,與教育現代化建設相結合的原則,來落實學校綠化美化工作,努力構建綠色優美的學校生態環境、和諧舒適的育人環境。
二、規劃原則
我校在綠化、美化工作上要整體規劃,向景區化、園林化發展,突出本校特色,按本校校園地形地貌來開展工作,突出學校文化教育氛圍,提高校園綠化美化的品味和質量,做到整體性、藝術性、層次性的完美統一,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逐步形成充滿生機的校園個性。力爭使校園達到綠化、美化、香化,把校園建設成綠草成蔭、花香四溢的樂園。
三、規劃內容
1.將部分空地平整,綠化成草坪;
2.在教學樓前面綠地內補栽植一些花草樹苗;
3.對校園綠化帶重新進行規劃與設計;
4.在相關教學樓前、后兩側的綠化帶內栽植一些四季常青的苗木;
5.對中心路兩側綠化帶重新規劃。
四、具體措施
、备鶕䦟W校整體格局,認真制定學校校園綠化美化的長遠規劃。綠化美化是校園建設的藍圖,應包括綠化美化的平面布局、樹木花草配置、花壇的設置和安排、以及人力、物力、財力的`配置等。
2.根據我校情況,學校特成立專門的校園綠化美化領導小組:
組長:王偉
副組長:鄧磊
成員:楊成森孫忠翠賈傳海孫京平楊寶華韓玉奎孫中領王新國孫栗張芹
3.根據規劃,按不同綠化區域的條件、類型、作用以及植物不同生長習性,因時制宜地種植各種花草、竹林、樹木,搞好校園花木的有機配植。
4.樹木配植要做到五結合:
、怕淙~樹與常青樹相結合,以常青樹為主。
、茊棠九c灌木相結合,以喬木為主。
、怯^賞樹與經濟樹相結合,以觀賞樹為主。
、饶颈九c草本相結合,以木本為主。
、牲c、線、面相結合,以點、線搭配植物為主。
5.花草種植要做到配植合理,還要做到四季常青,四季花香。
6.廣植樹、盆花。在搞好校園綠化美化的同時,利用盆花易搬動的特點,搞好教師辦公室、會議室等室內的綠化美化,以便讓師生們在緊張的學習和工作中,得以減輕勞累、疲倦,使室內也充滿盎然的生機,從而實現其觀賞的價值。同時學校將多組織師生參加一些綠化美化活動,增強學生愛護花草的意識,使學校的綠化管理工作向更高層次邁進。
7.搞好校園花木的維護保養,做到“四要”:即春要栽、夏要剪、秋要管、冬要保,還要做到適時施肥、施水、防治病蟲害,適時修剪等,從而達到綠化美化校園的目的。
8.綠化管理人員要不斷提高花木培植技術和管理水平,認真履行職責,不僅要做到勤于培植,還要搞好科學管理。
9.對損壞花草樹木的相關人員,按實際損壞的情況予以賠償。
10.建立學校綠化檔案,對學校綠地精心測量,對樹木認真核對,登記造冊。
美麗的校園需要我們共同來維護,優美文明的環境需要我們共同來創設,讓我們每一個人伸出雙手,關心綠化、支持綠化,共同去創建綠色、文明、優美、和諧的校園環境和育人環境。
校園綠化方案 6
為優化學校育人環境,全面提高校園綠化建設管理的總體水平,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指示精神,以"愛護環境,綠化校園"活動為載體,結合我校實際,因地制宜,搞好校園的綠化美化工作,提升學校品位,美化育人環境。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20XX年度綠化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本著學校綠化與學校建設相結合,學校綠化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學校綠化與學校精細化管理相結合,學校綠化與教育現代化建設相結合的原則,加快學校綠化建設步伐,努力構建綠色、優美的學校生態環境,從而形成和諧、舒適的育人環境。為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工作目標
1、借鑒園林綠化先進學校經驗,加快學校綠化建設步伐。
2、校園綠化品種應喬、灌、滕、果合理搭配,校園綠化應同庭院種植經濟相結合,既能達到綠化、凈化的目的,又能取得經濟效益。
3、加強宣傳、教育,使廣大師生具有較高的環境保護意識。
4、力爭在本年度爭創鄉級“花園式”單位。
三、學校綠化現狀分析
我校目前先后投入3萬元左右進行校園綠化及環境設施改造,總綠化面積達到450㎡。綠化覆蓋率為25%以上,F在,花園式校園已成格局,草坪、綠樹相襯益彰,花色布局協調,絢麗而生氣的花朵,把低學年活動場地和大門到教學樓的走到各分東西,學校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樂園。新的一年,我校將在校園綠化方面,準備更上一個臺階--并且達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的綠化要求。
四、綠化措施
1、加強領導,做好規劃設計為確保校園綠化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根據上級要求,由校長任組長,成立了綠化領導小組,使綠化工作做到有領導、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在加強學校綠化建設,搞好校園環境硬件建設的基礎上,今后學校每學年的工作計劃,都要把學校的綠化美化工作作為一個重要方面。學校綠化覆蓋率要達到26%以上,綠地率要達到30%以上。校院內所有閑置地都要進行綠化。
本學期總務處將請市園林規劃專業技術人員對我校校園環境進行整體設計,確保校園樹木、花草品種精良、抗風寒,成活率高。提高校園品位.
2、加強環保,提高植樹護綠意識以提高師生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為目標,結合班主任工作會議,先后傳達學習了教育局有關綠化美化環境建設的文件精神,及我校綠化方案內容。認識到開展義務植樹和搞好校園綠化,對學校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把植樹和育人結合起來,激發師生責任感和積極性,師生愛綠護綠蔚然成風,環境意識有較大增強,無嚴重占綠毀綠現象。
3、創造條件,擴大綠化規模生態型的校園、教室更適合學生的健康成長及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根據學校占地面積小,又要給學生以充分的`室外活動場地的特殊情況,全校師生動起來,人人都爭當"小花農",自己種一盆花,大力開展室內盆景栽植。為班級、校園的美麗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同時與花木單位保持聯系,保證能在重大活動、節日有花木的整體造型。
4、強化護管,做好平時管理工作
。1)綠化管理人員加大管理力度,重視綠地養護管理。
。2)做到無毀綠、占綠、破壞綠化設施現象,定期對現有樹木、花草進行維護、修剪,除草、打藥、澆水、無病蟲害。
。3)注重資料的收集,補充完善綠化檔案。
5、開展活動,加大教育宣傳力度
。1)廣泛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學校小廣播、手抄報、班隊會等多種宣傳形式,做好護綠工作的宣傳,宣傳黨和國家的環境保護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三月十二日植樹節,四月二十二日的世界地球日,六月五日的世界環境日以及世界人口日,世界糧食日,進行知識講座等,做到人人參與,人人受到教育,人人提高環境意識。
。2)落實綠化養護承包責任制,學校所有的花木草坪,按照所在室外衛生區的劃分,分別承包到各個班級,每班成立護綠小分隊,負責日常的澆水、衛生清潔工作。我們給與自然綠化以美麗,環境也回報校園,如今的我校的環境建設已收到豐厚的成果,走進如夢鮮花,如茵綠草的校園,人人都在享受著綠色,每個人都在積極地給綠色一片天地,讓綠色走進每個人的心中。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會繼續努力,在鞏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更要有所作為,有所發展,與時俱進,永不停步。
校園綠化方案 7
為了進一步提高校園綠化美化水平,優化育人環境,現根據省教委的要求特提出第二階段校園綠化工作計劃。其指導思想是,繼續抓好宣傳教育工作,鞏固發展已取得的綠化成果,促進平衡發展,樹立樣版典型引路,全面提高校園綠化水平,確保第二階段綠化任務的完成。
一、工作要求
1、提高綠化水準,促進平衡發展。要求所有學校消滅死角,綠化率達100%,覆蓋率達30%,提高立體綠化水平。
2、加強管理,保持常綠常青常新。要求學校制定一套符合本校實際的綠化管理制度,采取專管與群管相結合的辦法,城區重點中小學要有專人管理,鄉鎮中學和中心小學有專業或兼職人員管理。
3、提高綠化水平。一定要更新劣質樹種、法桐和各類楊樹以及樹形不美、易生病蟲害及不適宜庭院綠化的樹種要求逐步清除出學校。二是大力發展層次綠化、垂直綠化,努力實現“黃土不見天,圍墻不露磚”,即大樹下有黃土的地方種植草破覆蓋,圍墻下盡量種上攀懸植物,使圍墻成為綠色屏障。三是要注意植物合理布局,綠、美、香、凈“四化”統一,努力在綠化美化中創造經濟效益,逐步達到以綠養綠。
4、有條件的地區、縣、鄉要求建立校園綠化苗術基地,逐步做自繁自用。
5、裝修教學樓、食堂、校園景點懿性亭,改建校門。
6、新建規范的運動場地(環形跑道、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綜合器械運動場等)。
二、工作目標
1、按區教育局要求學校分批利用三至五年的時間建成園林式學校,逐步實現校園園林化。
2、園林式校園的基本要求:
。1)綠化覆蓋率達40%以上,在校職工人均綠地達10平方米以上,主干道要實現層次綠化。
。2)整體布局科學、合理,與校舍協調配套,形成整體景觀,要有以建筑造園主,有園林小品建筑,溪流水池,亭臺廊錯落有致,各類植物配置的中心景點,形成功能各異的景區,使校園內處處優美,整個校園體現園林氣息。
。3)有與學校綠化規模相適應的.苗園花房。盆景數量要達到在校職工人均一盆以上,盆花人均不少于五盆。要求盡量增加花木品種,當地適合栽培的品種,特別是當地特色品種力求齊全。把學校建成有特色的植物園,以利對學生傳授植物知識。
。4)實現育人、生態、社會經濟效益四統一。一是整個校園要達到綠樹成蔭,環境優雅,景色宜人,基本形成小氣候,有明顯的生態環境效益。二是校園文化氣息濃,文明程度高,形成理想的育人環境,有明顯的育人效益。三是發展校園經濟,校園內基本上實現自繁自用。
。5)培養管理。學校要有專人管理,逐步達到有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管理;綠化管理實現制度化、科學化,校園內花木生長茂盛,修剪整齊,無人為損壞現象;綠化基本設施齊全完好,能滿足綠化管理的需要。
校園綠化方案 8
校園綠化美化工作是校園建設和校園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加強我校校園綠化美化工作,提高校園綠化水平,結合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學校是育人的場所,更應是綠化美化的前沿。優美的環境主要是指校園的綠化美化。校園綠化美化,能使全體師生以舒暢的心情投入到教與學中去,校園綠化美化的目的就是為了陶治廣大師生的情操,凈化廣大師生的心靈。
二、規劃原則:
校園綠化美化要遵循為教育服務的`原則,堅持實用、經濟、美觀和因地制宜的
原則。綠化美化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充分利用學校內原有地形、植被、建筑等自然、人文條件,盡量做到少花錢,多辦事,要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不雷同,力求做到“我校一景觀、我校一特色”,以植物造景為主,充分發揮植物的降溫、滯塵、減燥、增加空氣潮濕度等生態功能,體現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個性化特點的原則。
三、組織領導:
組長:薛軍
副組長:高明
組員:班子成員
環保督導員:李卓
四、綠化、美化規劃內容:
1、校園綠化方面。保持原有可觀賞性樹木,在原有綠化美化水平上,補栽紫丁香20叢。建好校門前綠化區、校園綠化帶,校園四周栽種柳樹、櫻桃樹、塔松等觀賞樹木和玫瑰花樹。在樓東側以及教學樓前擺放五百株盆花,前后樓花池內種植孔雀草1000株,以達到整個校園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怡人景色,融花園、學園、樂園為一體,使學生受到藝術的熏陶和感染,增強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營造校園綠色地面文化教育,充分發揮環境的育人作用。
2、在校園草坪內設置景觀石,分別在相應在石上刻名言警句,充分發揮景觀石的育人作用。
3、各班級窗臺上必須保證三盆以上盆花。
五、具體措施:
、睂W校分年度、有計劃地投入綠化美化資金,發動全校師生參加校園綠化美化工程。
、舶l動學生搞好捐花獻草活動,讓校園更綠、更艷、更美。
、吵浞譅幦∩鐣α繀⑴c校園的綠化美化工程,支持學校的校園綠化工作。
4、加強對綠化成果的管理、養護工作,建立科學管理體系,落實工作責任制。嚴把抗旱、排泄、施肥、除草、松土、修剪、保潔、病蟲害防治關口,運用科學,藝術手法修剪花草、樹木,提高植物觀賞效果,達到樹綠,花鮮,草美及綠地內無雜草,無雜物,無病蟲害標準。
校園綠化方案 9
近年來,我市城區建設伴隨著新世紀生態文明發展的春風,園林式城市的輻射和形成不斷向縱深擴展,綠化美化與生態環境的和諧更加完美。做為我市城區西部最大的一所高中,積極創建園林式校園責無旁貸。按照有關要求,根據校園實際,把樹人和樹木,把自然和人文環境相結合.通過創建園林式校園的綠化美化,為廣大學生提供一個獲取知識和身心健康的最好環境,為廣大教職員工高效率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提供一個最好的場所,為實現創建園林式校園達一流高檔次的宏偉目標特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本規劃以科學發展觀和持續性發展理念為指導,以改善校園生態環境與對外形象為出發點,以綠化美化為主要手段,將校園建成一個集文化,生態,景觀,休息,娛樂為一體的學習生活空間,體現出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環境優雅的園林式校園,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二、組織領導:
成立綠化美化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辦公室主任:
成員:
三、綠化美化規劃內容:
規劃分大區:校園區和家屬區小區分:學校門圍區,水池花園區,綜合樓花壇區,學生公寓區,師生餐廳區,體育運動區。
1.學校門外的花壇,缺乏層次感,色彩太單調,增加綠叢中有紅花,增加色彩燈,刷新渭南市杜橋中學七個大字為金黃色,體現美感.門內南邊的竹子林要整修,四周栽培籬笆。
2.學生公寓旁的綠化帶,要設計成組群花壇,在花草中間布置適當的球形冬青,達到多姿多彩。
3.水池花園區,在草坪地中鑲嵌一些四季常青,四季有花的樹木,圍繞四周安裝彩燈,突出山青水碧花艷的美好效果.
4.教學樓及綜合樓前的花壇,種植四季花卉,春天的迎春花,夏天的'紫薇花.秋季的月季,冬季的臘梅.達到四季有鮮花,處處有芬芳。
5.家屬區和校園區,實行平面與立體結合.在家屬區開展每戶養五盆花活動,學校安排專人管理,讓草綠花香充滿家屬院.在校區的主樓上建立花壇,栽種耐寒常綠的吊蘭.沿樓房外墻面種植爬山虎。
6.體育運動區,在操場四周和四角,放置移動花壇,看臺周圍種植高大的國槐樹和松柏,以便調節氣候,凈化空氣.保護好運動場地的草坪。
四、具體措施:
1.保持原有客觀賞的樹木,風景。
2.學校統一安排,分季度,有計劃地投入資金,從財力人力上大力支持此項工程.同時爭取社會力量對學校創建工作的大力支持。
3.動員全體師生的力量,開展大家捐花獻草活動,讓每個教室,辦公室,教研組都有綠草艷花美色。
4.加強對綠化美化成果的管理和養護工作,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落實工作責任,保證草綠花香,永遠健康。
5.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利用自然條件.以林蔭綠地為主,在校園的適當位置配備亭臺,雕塑。
總之,要真抓實干,有規劃,有落實,有發展,真正使創建園林式校園構成獨具特色的風貌,努力創造舒適,優美,陶冶情操的學習生活環境。
校園綠化方案 10
一、指導思想:
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核心,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將校園綠化作為提升校園環境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弘揚綠色文化的重要途徑。通過科學規劃、精心實施,打造生態優美、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綠色校園,為師生提供一個宜學宜居的美好環境。
二、規劃目標:
提升校園生態環境:顯著增加校園綠地面積,提高綠化覆蓋率,構建多層次、多功能的綠色生態系統。
豐富校園文化內涵:將綠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打造具有教育意義和文化特色的綠化景觀。
促進師生身心健康:創造優美的自然景觀,提供休閑放松的空間,促進師生身心健康。
實現可持續發展:采用節水、節能、環保的.綠化技術和材料,實現校園綠化的可持續發展。
三、規劃內容:
綠地系統規劃:根據校園地形地貌和建筑布局,合理規劃綠地布局,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地系統。
植物景觀配置:選擇適應本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植物種類,注重喬灌草搭配,形成四季有綠、三季有花的植物景觀。
文化景觀建設:結合校園文化特色,建設具有教育意義的雕塑、景墻、文化長廊等文化景觀。
生態設施建設:建設雨水花園、生態滯留池等生態設施,提高校園雨水利用效率和生態自凈能力。
四、工作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校園綠化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確保綠化工作有序推進。
科學規劃設計:聘請專業設計團隊進行綠化規劃設計,確保規劃方案科學合理、符合校園實際。
加大資金投入:設立校園綠化專項經費,確保綠化項目順利實施。
強化宣傳教育: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欄等渠道,加強綠化宣傳教育,提高師生綠化意識和參與度。
加強后期管理:建立綠化養護管理制度,定期進行澆水、修剪、病蟲害防治等工作,確保綠化成果得到有效保護。
校園綠化方案 11
一、指導思想:
以“綠色、生態、文化、和諧”為指導思想,將校園綠化作為提升學校品牌形象、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重要手段。通過精心策劃和實施,打造一個綠意盎然、書香滿園的校園環境。
二、規劃目標:
美化校園環境:通過綠化改造,使校園環境更加優美、舒適,提升師生學習和生活的.品質。
強化文化氛圍:將綠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和人文精神。
促進生態教育:通過綠化實踐,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生態觀念。
三、規劃內容:
主題綠化區:根據校園功能區域劃分,設置不同的主題綠化區,如學術林、讀書角、休閑廣場等。
特色植物展示:引進和培育具有觀賞價值和教育意義的特色植物,設置植物標牌,方便師生了解和學習。
生態步道建設:在校園內設置生態步道,連接各個綠化區域,方便師生散步和觀景。
環保設施建設:設置垃圾分類回收站、節水灌溉系統等環保設施,提高校園環保水平。
四、工作措施:
制定詳細計劃:根據規劃目標和內容,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和時間表。
加強校企合作:與園林企業、環保組織等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進校園綠化工作。
動員師生參與:通過舉辦綠化主題活動、志愿者服務等形式,動員師生積極參與校園綠化工作。
加強監督檢查:建立綠化工作監督檢查機制,定期對綠化項目進行檢查和評估。
校園綠化方案 12
一、指導思想
本綠化方案以“綠色生態,和諧共生”為指導思想,旨在通過科學合理的校園綠化規劃,打造一個既美觀又具生態功能的校園環境。我們倡導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理念,促進師生環保意識提升,讓校園成為傳播生態文明理念的重要陣地。
二、規劃目標
提升校園生態環境質量:增加校園綠地面積,提高植被覆蓋率,改善空氣質量,營造宜人的學習與生活空間。
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合理規劃植物群落,引入本土植物種類,構建多層次、多功能的生態系統,為鳥類、昆蟲等生物提供棲息地。
增強師生環保意識:通過綠化實踐活動、環保教育課程等形式,培養師生的環保責任感和參與感。
美化校園景觀:結合校園文化特色,設計具有藝術性和教育意義的綠化景觀,提升校園文化內涵。
三、規劃內容
綠地系統布局:根據校園地形地貌,合理規劃中央綠地、道路綠化帶、邊角空地綠化等,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地網絡。
植物種類選擇:優先選用適應性強、觀賞價值高、生態效益好的.本土植物,適當引入具有科普教育意義的植物種類。
生態景觀建設:設計雨水花園、生態池塘等,收集雨水用于灌溉,同時凈化水質,提升校園水循環效率。設置生態步道、觀鳥平臺等,增加師生與自然的互動機會。
環保教育設施:建設環保教育基地、垃圾分類示范區等,通過實物展示、互動體驗等方式,增強環保教育的實效性。
四、工作措施
成立專項工作組:由校領導掛帥,相關部門負責人及環保志愿者參與,負責綠化方案的制定與實施。
資金籌措與管理:積極爭取政府支持、企業贊助及校友捐贈等多渠道資金,確保綠化項目順利推進。建立專項賬戶,嚴格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公眾參與與監督:廣泛征求師生意見,鼓勵師生參與綠化設計與實施過程。設立綠化監督小組,定期對綠化成果進行檢查評估,確保綠化效果。
持續維護與管理:建立綠化養護機制,配備專業養護人員,定期對植物進行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同時,加強師生對綠化成果的保護意識,共同維護美好的校園環境。
校園綠化方案 13
一、指導思想
本方案以“文化引領,綠色融合”為指導思想,旨在通過綠化設計與校園文化相結合,打造具有獨特文化韻味的綠色校園。通過綠化景觀的營造,展現學校的歷史底蘊、辦學理念和人文精神。
二、規劃目標
彰顯校園文化特色:將校園文化元素融入綠化設計中,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校園景觀。
提升校園環境品質:通過綠化美化,改善校園環境,提升師生學習生活的舒適度。
增強校園凝聚力:通過共同參與綠化建設,增強師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三、規劃內容
主題綠化區:根據學校的歷史、學科特色等,設計不同主題的綠化區域,如歷史名人園、學科文化林等。
文化符號植入:在綠化景觀中巧妙融入校訓、;盏任幕,增強景觀的文化內涵。
特色植物展示:選擇與學校文化相關的特色植物進行種植,如校樹、;ǖ,形成獨特的校園植物景觀。
休閑交流空間:在綠化區域設置座椅、涼亭等休閑設施,為師生提供交流放松的空間。
四、工作措施
深入調研與規劃:對校園文化進行深入調研,結合校園現狀,科學規劃綠化方案。
廣泛征集意見:通過問卷調查、座談會等方式,廣泛征求師生意見,確保綠化方案符合師生需求。
專業設計與施工:聘請專業園林設計團隊進行綠化設計,確保設計方案的專業性和美觀性。同時,選擇有經驗的施工隊伍進行施工,確保工程質量。
后期維護與管理:建立完善的綠化養護機制,確保綠化景觀的長期美觀和生態效益。同時,加強師生對綠化成果的保護意識教育。
校園綠化方案 14
一、指導思想
以“綠色生態,和諧共融”為核心理念,旨在通過科學合理的校園綠化規劃,打造一個既美觀又生態的學習環境,促進師生身心健康,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讓綠色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二、規劃目標
提升校園環境:通過綠化美化,使校園成為四季常青、花香四溢的花園式學校。
增強生態功能:構建多層次、多功能的植物群落,提升校園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和生物多樣性。
促進教育融合:將綠化工程與環保教育相結合,成為學生實踐學習、探索自然的第二課堂。
優化學習空間:合理布局綠化區域,為學生創造更多戶外學習、休閑的`綠色空間。
三、規劃內容
入口景觀區:設計具有學校特色的迎賓花壇,搭配季節性花卉,展現校園活力。
教學區綠化:在教學樓周圍種植低矮灌木與地被植物,減少噪音干擾,同時設置小型休憩區,便于師生課間放松。
運動區防護林:沿運動場邊緣種植高大喬木,形成天然遮陽屏障,減少夏日直射,提高運動舒適度。
生態實踐園:設立生態實踐園,種植果樹、蔬菜及藥用植物,作為學生觀察植物生長、學習生態知識的實踐基地。
雨水花園:利用低洼地帶建設雨水花園,收集雨水進行自然凈化,同時美化環境,增強雨水循環利用意識。
四、工作措施
專業設計:聘請專業園林設計師進行整體規劃,確保綠化方案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分階段實施:根據資金、人力等條件,將綠化工程分為若干階段逐步實施。
師生參與:鼓勵學生參與綠化設計、種植、養護等環節,增強責任感和環保意識。
長期維護:建立綠化維護機制,確保綠化成果的持續有效,定期修剪、澆水、施肥,防治病蟲害。
宣傳教育:通過校報、廣播、網絡等多種渠道,宣傳綠化知識,營造愛護綠化的良好氛圍。
校園綠化方案 15
一、指導思想
以“綠意盎然,書香滿園”為指引,通過精心設計的綠化方案,將校園打造成為集學習、休閑、觀賞于一體的綠色生態校園,讓學生在自然與文化的雙重滋養下茁壯成長。
二、規劃目標
營造學習氛圍:通過綠化景觀的布置,營造出寧靜致遠、書香四溢的學習氛圍。
提升審美教育:讓學生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接受美的熏陶,提升審美能力。
促進身心健康:增加綠色空間,改善空氣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增強文化底蘊:結合校園文化特色,融入歷史、藝術等元素,豐富綠化景觀的文化內涵。
三、規劃內容
文化長廊:在主干道兩側種植行道樹,并設置文化長廊,展示名人名言、詩詞歌賦等,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主題花園:根據季節、節日或學科特色,設計不同主題的小花園,如“春之韻”、“秋之實”、“數學迷宮”等。
屋頂綠化:在條件允許的屋頂上實施綠化工程,種植耐旱植物,增加綠化面積,同時減少建筑能耗。
生態步道:設計一條貫穿校園的生態步道,沿途設置觀鳥臺、昆蟲觀察站等,鼓勵學生親近自然,探索自然奧秘。
四、工作措施
調研規劃:深入調研校園現狀,結合師生意見,制定科學合理的綠化規劃方案。
資金籌措:積極爭取政府支持、企業贊助及校友捐贈等多渠道籌集綠化資金。
技術保障:采用先進的`綠化技術和材料,確保綠化工程的質量和效果。
后續管理:建立綠化檔案,實施動態管理,確保綠化成果的長期保持和持續改進。
成果展示:定期舉辦綠化成果展示活動,表彰在綠化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師生和集體。
校園綠化方案 16
一、指導思想
以“綠色生態、和諧共生”為核心理念,旨在通過科學規劃與精心實施,打造一個集教育、科研、休閑于一體的生態化綠色校園。本方案旨在提升校園環境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增強師生環保意識,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二、規劃目標
生態優先:構建多層次、多功能的綠色生態系統,提高校園生物多樣性。
美化環境:通過綠化美化,提升校園整體景觀效果,營造宜人的.學習與生活氛圍。
文化融合:將綠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園綠化景觀,增強校園文化的內涵和魅力。
教育功能:發揮綠化在環境教育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規劃內容
綠化布局:根據校園地形地貌和建筑布局,合理規劃綠地、林帶、花壇等綠化區域,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化網絡。
植物選擇:選用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鄉土樹種和觀賞植物,注重喬、灌、草相結合的植物配置,提高綠化效果和生態效益。
景觀節點:設計具有特色的校園景觀節點,如主題花園、文化雕塑、生態池塘等,提升校園景觀的層次感和文化品位。
生態設施:建設雨水收集系統、生態滯留池等生態設施,促進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
四、工作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校園綠化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確保綠化工作有序進行。
科學規劃設計:聘請專業團隊進行校園綠化規劃設計,確保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加大投入力度:合理安排綠化經費,確保綠化項目順利實施。同時,鼓勵師生參與綠化捐贈和認養活動。
強化后期管理:建立健全綠化養護管理制度,加強綠化設施的維護和保養工作,確保綠化效果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校園綠化方案 17
一、指導思想
以“綠色學府、生態育人”為引領,致力于將校園建設成為集教學、科研、生態教育為一體的綠色生態園區。通過綠化改造,提升校園環境品質,促進師生身心健康,同時培養學生的生態文明素養和環保意識。
二、規劃目標
提升環境質量:通過綠化改造,改善校園空氣質量,降低噪音污染,提升校園整體環境質量。
增強生態功能:構建完整的`校園生態系統,增強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和恢復能力。
豐富文化內涵:將綠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打造具有特色的綠化景觀,豐富校園文化內涵。
促進生態教育:利用綠化資源開展生態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規劃內容
綠地系統建設:合理規劃校園綠地系統,包括草坪、花壇、林帶等不同類型的綠化區域。
植物多樣性保護:注重植物多樣性的保護和引入,建立校園植物名錄和檔案管理制度。
景觀節點打造:設計具有特色的校園景觀節點,如生態走廊、文化廣場、休閑花園等。
生態教育基地建設:建設校園生態教育基地,開展生態觀察、環保宣傳等實踐活動。
四、工作措施
制定詳細規劃:結合校園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綠化改造規劃和實施方案。
加強資金保障: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和社會捐贈,確保綠化改造項目資金充足。
強化施工管理:嚴格施工管理流程,確保綠化改造項目質量和進度。
完善后續管理:建立健全綠化后續管理制度,加強綠化設施的維護和保養工作。
【校園綠化方案】相關文章:
綠化校園計劃方案02-24
綠化校園計劃方案08-12
綠化校園計劃方案02-24
校園綠化管理規定08-20
校園綠化的工作總結06-12
廠區綠化改造方案08-24
道路綠化養護方案03-23
校園綠化工作計劃08-19
校園綠化工作計劃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