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合同管理制度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勞動合同管理制度
勞動合同管理制度(一)
第一章總則
為了規范本公司的勞動合同管理工作,促進依法履行勞動合同,保護公司與員工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勞動合同的訂立
第一條(適用范圍)在本公司工作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所有員工。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無論公司管理人員還是一般員工,所有員工必須熟悉了解勞動合同管理制度,依照勞動合同管理制度調整、穩定、和諧本公司的勞動關系。
第二條(合同文本)勞動合同以書面形式訂立。公司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提供勞動合同文本。勞動合同一式兩份,公司和員工各執一份。
第三條(知情權)在締約過程中,員工可以了解公司的規章制度、勞動條件、勞動報酬等與提供勞動有關的情況;公司在招用時,可以了解員工健康狀況、學歷、專業知識和工作技能等與應聘工作有關的情況,雙方應當如實說明。
第四條(合同條款)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本公司勞動合同具備以下必備條款:(一)勞動合同期限;(二)工作內容;(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四)勞動報酬;(五)勞動紀律;(六)勞動合同終止的條款;(七)違約責任。
第五條(合同期限)本公司勞動合同期限為一年,勞動合同屆滿經雙方協商一致,可以續簽勞動合同。
第六條(試用期)本公司在勞動合同中約定試用期,一年期合同試用期為兩個月。
第七條(服務期)員工應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嚴格遵守服務期限。
第八條(保守秘密)公司對必須保密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約定保密責任。
第三章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九條(生效履行)勞動合同自合同期限起始日起生效。
第十條(合同變更)公司和員工如認為有必要,經協商一致可以書面形式對原訂勞動合同的部分條款進行修改、補充、廢止。任何一方不得任意變更,如協商不成的,勞動合同應當繼續履行。
第十一條(合同中止)由于客觀情況發生變化,由于法定或者雙方已有約定的,公司和員工可在一定時間內相互不承擔合同約定的權利和義務,合同可中止。
第十二條(合同解除)
1、協商解除。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公司和員工雙方都認為繼續履行合同已沒有必要時,無論誰先提出解除,只要達成一致意見,勞動合同即可解除,但員工一方主動提出,則不予經濟補償。
2、公司解除。公司可因員工的非過失原因(停工醫療期滿、無法勝任工作)和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可提前三十天通知解除勞動合同,也可以因員工過失(不符合錄用條件、嚴重違規違紀)隨時解除勞動合同。
3、員工解除。員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天通知公司,在試用期內應提前三天;公司確有違規和未履行約定條件時,可隨時解除勞動合同。
第十三條(合同終止)勞動合同期滿、勞動合同主體資格喪失或在客觀上已無法履行合同的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
第十四條(合同順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在應當對員工采取特殊保護期間(停工醫療期內、女工“三期”內),公司將不終止勞動合同,直至這些情形結束。
第四章違約責任與勞動爭議
第十五條(違約責任)因主觀上有過錯,導致勞動合同無效或部分無效,給對方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違反勞動合同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十六條(勞動爭議)公司與員工因勞動權利和義務產生分歧引起爭議的,依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通過協商解決、申請調解、仲裁直至提起訴訟方式解決。
第五章勞動合同管理
第十七條(制度管理)在公司內部公開明示本管理制度,并進行宣傳教育,定期監督檢查。公司堅持以本制度來規范公司的勞動合同管理行為,保證全面履行勞動合同。
第十八條(操作實務)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本公司的勞動合同管理工作,按以下操作程序和書面手續辦理勞動合同的簽訂、續訂、變更、解除、終止:
1、訂立。公司自招用員工之日起與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雙方各執一份。
2、解除。公司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的,應明確實施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間,并通知本人按程序辦理離職手續。
3、續訂。勞動合同屆滿,公司同意與員工續訂勞動合同的,應在勞動合同屆滿前三十天內通知員工,經協商同意辦理續訂手續。
4、順延。勞動合同屆滿時,符合順延合同期限條件的,除非本人要求不延長,公司可以延長勞動合同期。公司對順延勞動合同期限情況進行書面記載。
5、終止。勞動合同屆滿,公司、員工終止勞動合同的,應在勞動合同期滿前,及時通知本人,明確實施終止的時間。
第十九條(管理臺帳)公司建立健全管理臺帳,記錄公司勞動用工狀況及員工的基本情況,反映勞動關系變化,保證實行動態管理。
1、勞動合同基本情況臺帳(總帳);
2、勞動合同簽訂、變更、解除、終止臺帳(個人明細帳);
3、員工培訓記錄臺帳(入職培訓,轉崗培訓、出資培訓);
4、員工出勤統計臺帳(工時、休假、加班等情況);
5、員工醫療期管理臺帳(醫療項目,停工醫療時間);
6、其他專項協議臺帳(如約定服務期、保守商業秘密或培訓協議)。
第二十條(其他)
1、本制度與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相抵觸的,將及時予以修改。
2、所有員工,都要熟悉了解本制度,全面正確地實施本制度,以維護公司和員工雙方的合法權益、促進和提高勞動生產力。
3、本制度自公司發布之日起執行。
勞動合同管理制度(二)
第一條、 目的
為了規范公司的勞動合同管理,指導勞動合同的簽訂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揚州市勞動合同規定》和國家及揚州市有關法律法規,并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適用范圍
公司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員工均需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以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建立起合法的勞動關系。
第三條、合同簽署權限
一、董事會負責與其直接任命人員簽訂勞動合同。
二、由公司法定代表人,或由公司法定代表人授權公司總裁代表公司與除上條之外的人員簽訂勞動合同。
三、勞動合同統一由人力資源部組織簽訂及存檔。
第四條、勞動合同采用書面形式,分為主件與附件兩部分。主件為《勞動合同書》,附件為因參加培訓學習等原因簽訂的有關協議書等。
第五條、簽訂時間
一、在新進員工辦理完入職手續之后的5個工作日內,公司與其簽訂《試用協議》(附件一)。試用期通常為3至6個月,根據試用期間工作表現,試用期可提前結束。
二、根據崗位性質差異,試用采用在崗試用和項目試用兩種形式。其中,項目試用是指由擬被聘用人員直接參與到公司的項目中去,在項目中對其能力等進行直接的先期考察,盡量避免公司的雇傭風險。
三、在員工被批準轉為正式員工后,雙方簽訂正式《勞動合同書》(附件二)。
四、新招聘的員工必須在出具能證明其與上一家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若確實無法提供,至少應提交本人與其他單位不存在勞動關系的個人聲明)后,公司方與之簽訂試用協議或勞動合同。
第六條、簽訂勞動合同的期限
一、對于一般員工,原則上簽訂1年期合同;對于教學、市場等高級管理崗位員工,可簽訂2-3年期合同期;對于董事會直接任命人員的勞動合同期限由董事會確定。
二、續訂勞動合同時,原則上與原合同期限相同。
第七條、訂立勞動合同應約定生效時間。沒有約定的,以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時間為生效時間。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時間不一致的,以最后一方簽字或者蓋章的時間為準。
第八條、公司每月15日之前以貨幣形式支付員工上月工資。按崗取酬,崗變薪變。
第九條、公司按國家和揚州市有關規定協助員工繳納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建立住房公積金。
第十條、員工要求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按《招聘錄用、試用考核及離職管理辦法(試行)》等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員工被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符合勞動合同書中約定應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公司按揚州市有關規定進行經濟補償。
第十二條、本辦法如與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行政部門的規定相抵觸的,以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為準。
第十三條、本辦法由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解釋。
第十四條、本辦法經董事會批準后實施。
勞動合同管理制度(三)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勞動合同管理,保證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保障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生產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我省境內的各類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含在我省境內就業外國、無國籍及港、澳、臺勞動者,以下統稱“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第四條 勞動合同的訂立、變更、終止和解除,必須符合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
第五條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合同管理工作。
第二章 勞動合同的訂立和變更
第六條 勞動合同的訂立和變更,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的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第七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必須在三十日內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在三十日以上不簽訂勞動合同,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八條 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訂立勞動合同,經協商達成協議后,雙方應在勞動合同上簽名蓋章。
勞動合同自雙方當事人在勞動合同上簽字之日起生效。
第九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勞動合同無效:
。ㄒ唬┻`反法律、法規的。
。ǘ┊斒氯说囊馑急硎静徽鎸,或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訂立的。
。ㄈ⿹p害國家、集體和社會利益的。
。ㄋ模┫拗苹蚯趾Ξ斒氯艘环交緳嗬,合同條款顯失公平的。
第十條 無效勞動合同不受法律保護。確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的,如果不影響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無效勞動合同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人民法院確認。
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招用的勞動者必須滿十六周歲、具有勞動權利能力和勞動行為能力(從事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等工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確需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人員除外),從事繁重體力勞動或有毒有害工種的,必須年滿18周歲。招用從事爆破性和煤礦井下瓦斯檢驗人員,年齡不得低于二十周歲。
未成年工及女工的禁忌勞動范圍,按國家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 勞動合同應具備以下內容:
。ㄒ唬┖贤谙蓿ê囉闷谙蓿。
。ǘ┕ぷ魅蝿蘸凸しN、崗位。
。ㄈ┥a、工作條件。
。ㄋ模┙逃c培訓。
。ㄎ澹﹦趧蛹o律。
。﹦趧颖Wo。
。ㄆ撸﹦趧訄蟪。
。ò耍﹦趧颖kU福利待遇。
。ň牛┕ぷ鲿r間與休息、休假。
。ㄊ┻`反勞動合同應承擔的責任。
。ㄊ唬﹦趧雍贤K止的條件。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當事人可以協商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以及其他內容。
第十三條 勞動合同文本,由省勞動行政部門統一制定。經省勞動行政部門同意,各市勞動行政部門可以參照統一文本自行制定本地區勞動合同文本。
企業自行擬定勞動合同文本,必須報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審查。
第十四條 勞動合同期限分為:
。ㄒ唬┯泄潭ㄆ谙薜模ㄅR時工合同期不得超過一年)。
。ǘo固定期限的。
。ㄈ┮酝瓿赡骋豁椚蝿諡槠谙薜。
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以上,當事人雙方同意續延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適用于常年性技術崗位和工種。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必須明確終止和解除合同的條件。
第十五條 勞動合同雙方可以約定試用期限,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內的,可不實行試用期。
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的單位與原有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如工種、專業對口的,可不實行試用期。
重新就業的合同制工人,如工種、專門對口的,可不實行試用期。
第十六條 屬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ㄒ唬╇p方協商同意的。
。ǘ┯喠趧雍贤罁姆、法規、規章已經修改的。
。ㄈ┢髽I合并、停產、轉產或依法宣告破產的。
。ㄋ模┮蚬ぶ職,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不能從事原工作的。
任何一方要求變更勞動合同的有關內容,都應以書面形式通知對方。被通知方接到通知后,應在十五日內作出答復。逾期不答復,視為同意變更勞動合同。
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沒有變更,用人單位不得安排勞動者從事合同規定以外的工作或調換崗位。但下列情況除外:
。ㄒ唬┌l生事故或災害,需要及時搶修或救災。
。ǘ┮蛏a、工作需要,單位內部機構或工種、崗位之間的臨時調動。
。ㄈ┓、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情況。
第三章 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第十八條 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
第十九條 屬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ㄒ唬┰囉闷趦茸C明勞動者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ǘ﹦趧诱邍乐剡`反勞動紀律或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ㄈ﹪乐厥、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ㄋ模┯萌藛挝恍獦I、停業依法宣告破產或瀕臨破產處于法定整頓期間的。
。ㄎ澹﹦趧诱呋疾』蚍且蚬へ搨,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蛏a經營、技術條件發生變化,經勞動行政部門確認,用人單位無法調劑安置的富余人員。
。ㄆ撸﹦趧雍贤s定的解除勞動合同條件出現的。
第二十條 企業解除勞動合同應當征求本企業工會的意見。
第二十一條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可以裁減人員。
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需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依據本規定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四)、(五)、(六)、(七)項以及第二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按國家有關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第二十三條 屬下列情況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ㄒ唬┰谠囉闷趦鹊。
。ǘ┙泧矣嘘P部門確認,用人單位勞動安全衛生條件惡劣,嚴重危害勞動者身體健康的。
。ㄈ┯萌藛挝徊宦男袆趧雍贤s定條款,或者違反法律、法規和規章,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
。ㄋ模┯萌藛挝徊话磩趧雍贤幎ㄖЦ秳趧訄蟪,克扣或無故拖欠工資的。
。ㄎ澹┙浻萌藛挝煌,自費考入中等專業以上學校學習的。
。┓蠂液臀沂∮嘘P規定,轉移工作單位的。
。ㄆ撸﹦趧诱叱鰢再M留學,出境定居的。
。ò耍┓、法規和規章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
第二十四條 勞動者被開除、除名、辭退、勞動教養以及被判刑的,勞動合同自行解除。
第二十五條 屬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ㄒ唬﹦趧雍贤谙尬礉M,又不符合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的。
。ǘ﹦趧诱呋疾』蚍且蚬へ搨,在規定的醫療期內或者醫療期雖滿但經縣級以上醫院確認仍需住院治療的。
。ㄈ﹦趧诱呋加新殬I病或因工負傷,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ㄋ模┡毠ぴ谠衅、產期、哺乳期間的(國家另有特別規定的除外)。
。ㄎ澹﹦趧诱咴谙硎芊ǘㄐ菁、探親假期間的。
第二十六條 任何一方解除勞動合同(本規定第十九條第(一)、(二)、(三)項,第二十三條第(二)、(三)、(四)項除外),必須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對方。
用人單位未能提前三十日通知勞動者的,應當支付該勞動者當年一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的補償金。
第二十七條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勞動合同即告終止:
。ㄒ唬﹦趧雍贤谙迣脻M的。
。ǘ﹦趧雍贤s定的工作任務已經完成的。
。ㄈo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約定的終止合同條件出現的。
。ㄋ模┢髽I關閉或依法宣告破產的。
。ㄎ澹﹦趧訝幾h仲裁委員會裁決終止合同的。
。┓、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終止合同的。
第二十八條 勞動合同期限屆滿終止后,如確需留用,經雙方協商同意,可重新簽訂勞動合同。
第二十九條 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任務已經完成,用人單位應按規定一次性發給勞動者生活補助費。
第三十條 生活補助費的發放標準按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計算,每滿一年,發給勞動者一個月的月平均工資;滿半年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發;不滿半年的,發給半個月的月平均工資。
月平均工資按勞動合同解除前三個月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計算。
第四章 集體合同
第三十一條 企業職工一方與企業可以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簽訂集體合同。集體合同方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
集體合同由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沒有建立工會的企業,由職工推舉的代表與企業簽訂。
集體合同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三年。
第三十二條 集體合同簽訂后應當在七日內報送勞動行政部門審查;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
第三十三條 依法簽訂的集體合同對企業和企業全體職工具有約束力。職工個人與企業訂立的勞動合同中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準不得低于集體合同的規定。
第三十四條 因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所在地勞動行政部門可以組織有關各方協調處理。
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五章 勞動合同鑒證
第三十五條 勞動合同鑒證,是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審查、證明勞動合同真實性和合法性的一項行政監督、服務措施。
勞動合同經雙方簽名蓋章后,由勞動行政部門辦理鑒證。
第三十六條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應配備專門人員負責勞動合同鑒證工作。
第三十七條 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辦理鑒證,應提供下列材料:
。ㄒ唬﹦趧雍贤瑫皇饺。
。ǘ﹦趧雍贤p方當事人身份證明,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的資格證明。
。ㄈ┢渌c勞動合同有關的證明材料。
第三十八條 勞動合同鑒證包括下列內容:
。ㄒ唬﹦趧雍贤p方當事人是否具備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ǘ﹦趧雍贤瑑热菔欠穹戏、法規和規章的規定。
。ㄈ﹦趧雍贤瑮l款是否完備,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是否明確,文字表述是否準確
。ㄋ模┖贤问绞欠褚幏。
。ㄎ澹┊斒氯诉`約應負的責任是否合法、合理。
。┯喠趧雍贤某绦蚴欠穹弦幎,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
第三十九條 經審查鑒證的勞動合同,由鑒證工作人員簽名,并加蓋勞動合同鑒證專用章,注明鑒證日期,進行統一編號。
第四十條 辦理勞動合同鑒證,應繳納鑒證費,鑒證勞動合同每份收費五元。
第六章 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第四十一條 由于當事人一方的過錯,造成勞動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由過錯的一方承擔違約責任;給對方造成損失的,必須承擔賠償責任;如果雙方過錯,由雙方各自承擔應負的違約責任。
第四十二條 在下列條件下,當事人可免除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ㄒ唬┻`反勞動合同的行為,是由不可抗力造成的。
。ǘ┊斒氯穗p方在勞動合同上約定不需負責,并符合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
第四十三條 用人單位或勞動者違反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定后,用人單位必須繼續履行合同,并補發勞動者自解除合同之日至重新履行勞動合同之日期間的全部工資、獎金和勞保福利待遇;勞動者必須返回原用人單位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并賠償造成的經濟損失。
第四十四條 勞動者不具有本規定第二十三條所列之正當理由,自行離職連續十五日以上而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認定后,用人單位不發給其生活補助費。
第四十五條 因履行勞動合同而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雙方均可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當事人一方不愿調解或調解不成的,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對仲裁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七章 勞動合同管理機關
第四十六條 勞動行政部門是勞動合同的管理機關,其勞動合同管理的主要職責是:
。ㄒ唬┲贫ㄒ幏痘膭趧雍贤谋。
。ǘ⿲趧雍贤挠喠、變更、終止和解除等進行指導。
。ㄈ┺k理勞動合同鑒證。
。ㄋ模閯趧雍贤p方當事人提供咨詢服務。
。ㄎ澹z查、監督勞動關系雙方履行勞動合同。
。╅_展勞動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工作。
。ㄆ撸┓、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有關職責。
第四十七條 勞動合同管理實行級別管轄與地域管轄相結合的原則。
省勞動行政部門負責指導、監督全省的勞動合同管理工作,并具體管理中央、部隊、省屬駐穗單位使用外來員工的勞動合同。
各市、縣(區)勞動行政部門對勞動合同管理的具體分工和管轄范圍,由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確定。
鄉鎮勞動管理機構負責本鄉鎮所屬用人單位及村辦企業、聯戶辦企業的勞動合同管理工作。
中央、部隊,省屬和外省駐粵單位勞動合同(省另有規定除外),由用人單位所在地勞動行政部門負責管理。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主管部門應指定專門機構或人員負責對所屬單位的勞動合同管理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
第八章 罰 則
第四十九條 對違反勞動合同管理規定的用人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含縣)勞動行政部門按國家和我省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支付的違約金、賠償金和罰金,在稅后留利中開支。
第九章 附 則
第五十一條 各市可依據本規定制定實施辦法,并報省勞動廳備案。
第五十二條 本規定自1995年5月1日起施行。
過去有關勞動合同管理規定與本規定相抵觸的,以本規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