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抑揚互轉

    時間:2022-08-15 07:22:29 寫作技巧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抑揚互轉

      抑揚互轉
      
      文/付敢澤 劉敏波
      
      【技法闡釋】
      
      抑揚,本指聲音的高低起伏;在寫作方面則指情感的貶與褒,氣勢的斂與發,筆力的柔與健等。它是作者描寫景物、抒發情感、渲染氣氛或展開故事、刻畫人物、說理議論時常用的藝術手段之一。唐彪《讀書作文譜》說: “凡文欲發揚,先以數語束抑,令其氣收斂,筆力屈曲,故謂之抑;抑后隨以數語振發,乃謂之揚!笨梢,抑與揚在寫作過程中對立統一且相互依存,二者并用,形成強烈的對比和巨大的反差,既可造成文勢的波瀾起伏,更能使藝術形象光彩照人,思想感情鮮明突出。
      
      抑揚的形式有四種: “欲抑先揚,欲揚先抑,欲抑先抑,欲揚先揚。 (劉熙載語)”。而最常用的是前二者。欲抑先揚,一般用來表現作者肯定或贊揚的人或事。其特點是為揚而抑,先貶后褒;抑是現象,揚是本質;抑為鋪墊,揚為主體。如魯迅的《阿長與山海經》,寫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情由厭惡而尊敬,便以退促進,打破章法的平直,曲盡其妙地歌頌了她淳樸善良的品性。先揚后抑則一般用來表現作者否定或批評的人或事。其特點在于抬高跌重,以褒襯貶,對比鮮明,富于戲劇性和諷刺意味。如曹禺的《雷雨》第二幕寫周樸園對“梅小姐”的態度由懷念到趕走,就如潮起潮落,入木三分地揭露了他冷酷虛偽的本質特性。
      
      運用抑揚,首先要注意二者的分寸,恰到火候,嚴禁喧賓奪主;其次須把握好它們的轉化契機,渾然天成地表現人或事物的本質。如楊朔的《荔枝蜜》,開頭厭蜂輕描淡寫,后面贊蜂卻用墨如潑,二者的轉化契機則是作者在從化溫泉喝上荔枝蜜。全文就如一個修短合度、敷粉得宜的倩女,亭亭玉立,楚楚動人。
      
      【例文演示】
      
      感悟小草
      
      湖北仙桃市仙桃中學 付家儀
      
      這幾天心里很是煩惱。怕見父親那張冷漠的臉,怕聽母親那些嘮叨的話。這個暑假讓他們攪得實在不安寧,每天書呀題的,不就是期末考差了點兒嗎?何必硬把我往“苦!崩锿。我可敬的父母,唉,人活著就該這么累?
      
      難得這個清晨,乘父母早出忙工,我匆匆起床,獨自出行,來到這條幽僻的小路消愁解悶。夏秋之交,酷熱已減,晨曦映照下的曠野尤其涼爽宜人。風很輕,莊稼、池塘、樹林、村子,一切都靜靜的。偶爾傳來幾聲和悅的鳥叫,那么活潑,那么自由!按酥杏姓嬉,欲辯已忘言!蔽艺嬲惺艿搅颂諟Y明詩句的真諦。
      
      漫步在小路,遠離了書案,我仿佛脫籠之鵠。
      
      小路筆直地延伸向前,兩邊的小草綠得發藍,它們都頂著晶瑩的露珠,像戴上了綴著明珠的桂冠,十分美麗動人。我放慢腳步,輕輕地,輕輕地,生怕驚醒了它們的好夢,抖落那一顆顆閃亮的露珠!把,這一棵棵小草,都低著頭哩!”我驀地發現,一陣驚訝,思緒被它們牽動,綿綿不絕……
      
      小草,是承載不起露珠的重量,還是在向露珠作虔誠禮拜?小草經受了一天驕陽的炙烤,干涸得幾乎要冒煙了。水,成了小草生命的第一需要。而露珠在白天余熱的威懾下,在夜間清風的掃蕩中,經過了怎樣的頑強抗爭,才從霧靄中凝成一滴;而它們甘愿犧牲自己,一心灑落于小草,用生命來滋潤小草。它們淳樸而無私,博大而真摯!這些小草們一律低垂著頭,想必是出于無限感激,而不是滿懷怨怒——盡管露珠顯得十分沉重。
      
      每天,日出日落,露珠都這么傾注——
      
      每天,夜隱夜臨,小草都這么低頭——
      
      我駐足俯身,兩眼定定地注視著近處一片茁壯的小草,心馳神往,默默無語。
      
      “再給我背一遍!”前邊一個嚴厲的聲音忽然打斷了我的思緒。我直起身子循聲望去,一位年輕的母親手提書包,牽著一個小男孩迎面走來,看樣子是上幼兒園或者補習班去的。小男孩把頭低得很低,眼角噙著淚花,露珠兒般晶亮,也許他剛因逃學受過責罵。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他背得斷斷續續,“……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多難得的一片寸草心!我不禁心中豁然一亮:父母的愛不也就像這沉重的露珠,需要我們像這些低頭的小草一樣去珍惜嗎?他們對我們的嚴厲不就是為了我們的成才么?我還煩惱什么呢?
      
      于是,我返身向家邁開腳步,踏上了我該走的路。這時,一輪絢麗的朝陽冉冉躍出了地平線,把我的全身鍍得金燦燦的。
      
      【簡評】
      
      本文是一篇以“感悟”為話題的考場佳作。作者以先抑后揚的筆法推波助瀾,將自己對小草的感悟抒寫得淋漓盡致。全文以作者的行蹤一線貫穿,開頭寫“我”怨恨父母推“我”進“苦!倍鲩T散心,這是“抑”;中間寫“我”見戴露的小草,感悟到它們對露珠的滋潤之恩無限感激,這是轉機;最后寫“我”由眼前的小男孩背誦《游子吟》的場景觸發情思,深刻地認識到小草精神的內涵,從而對父母產生敬意,則是“揚”。這樣以“怨”托“敬”,不僅使文勢跌宕生姿,而且突出了主旨。
      
      【拓展訓練】
      
      相傳清代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張英曾以一詩化干戈為玉帛,被世人傳為佳話。一日,張公正專心研讀,仆人送來一封家書,說家中正為三尺房屋地基與鄰居發生爭吵,望他火速歸家,助陣奪地。張公讀罷,撂信一笑,提筆寫詩一首回復: “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奔胰苏剐抛x畢,為之嘆服,遂與鄰居修好如初。
      
      請以“寬容”為話題作文。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
      
      【寫作提示】
      
      這是一個獨詞性話題。寬容是什么?寬容是一種自信,是一種氣度,是一種境界!按蠖悄苋,容天下難容之事!背f王為醉戲其妃的臣屬滅燈絕纓,是寬容;鄧小平與過去曾批判過自己的下級握手談笑,更是寬容!昂<{百川,有容乃大!币獙W會寬容。如果寫成議論文,可以就一樁事例切入,分析寬容的好處。如果寫成記敘文,可以選擇一些常人看來出乎意料的事,來突出人物的寬容美德。若要運用先抑后揚寫法,可以先在情節發展中渲染人物電閃雷鳴的嚴厲一面,再展現其和風細雨的寬容一面,使之反差強烈,從而突出人物的鮮明形象。

    【抑揚互轉】相關文章:

    抑揚頓挫造句01-13

    英語高效課堂中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交互轉換08-18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