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青年申報材料
優秀青年申報材料1
張曉川同志,男,現年44歲,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歷任安陽市建設委員會團委副書記、書記、黨委辦公室主任,現任安陽市市政建設維護管理處黨委書記。
自1990年擔任安陽市建委團委副書記、書記直接組織領導全市建設系統文明號創建工作以來,張曉川同志能在青年工作中以勤奮務實的作風、踏實肯干的精神,刻苦鉆研青年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和嘉獎。1997年被共青團河南省委命名為“優秀團干部”,1994,1995,1996,1997年連續四年被評為“安陽市模范團干部”。十年來,在市建委系統多次被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在擔任建委團委書記期間,他能夠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團委和建委黨委的工作部署,充分調動青年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青年職工的生力軍作用,充分利用“青年文明號”這一有效載體,先后組織了全系統青工技術比武、崗位爭先、文明市民教育等活動。在他的帶領下,全市建設系統共青團工作有聲有色,富有成效。1996年在他的組織領導下,安陽市公交公司37號車組積極申報部級“青年文明號”,申報工作中,張曉川同志親自赴外地參觀學習,親自過問資料整理和活動安排工作,在他和公司團委的領導下,該車組創建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起來,同年,被團中央、國家建設部命名為“青年文明號”,成為全市首個部級“青年文明號”。從此全系統“青年文明號”創建工作掀起了一輪新的高潮,干部職工創先爭優的風氣迅速形成。在以后的幾年里,建委系統迅速涌現出市級“青年文明號”10個、省級“青年文明號”3個、部級“青年文明號”3個,整個建設系統呈現出了創先爭優的喜人景象。由于他和建委團委的出色成績,建委團委連續五年被團市委評為“先進團委”,1997年被團省委命名為“河南省先進團委”,成為安陽市共青團工作的一面旗幟,次年,他本人也被評為“河南省模范團干部”。
1997年6月,張曉川同志調任建委黨委辦公室主任,新的崗位對他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他對“青年文明號”的關注與支持卻一如既往。在做好全系統黨建工作的同時,他著眼于組織創新、工作創新、服務創新和機制創新,積極投身“青年文明號”創建工作中,努力探索新形勢下共青團工作,特別是“青年文明號”創建工作的有效途徑,把黨建工作與全系統的共青團工作中存在的難點、疑點和焦點問題進行分析論證,摸索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取得較好的效果。按照一定程序,建立文明號檔案,發放服務承諾卡,實行注冊管理,建立青年文明號聯席會議制度,把文明號組織聯接起來,在全市建設系統形成有影響力、親和力的青年組織,這一舉措得到共青團安陽市委的充分肯定。繼公交公司37號車組、供水“110”和天燃氣“110”三個全國“青年文明號”創建成功后,張曉川同志親自與有關人員經常深入基層,到創建第一線,并主持撰寫了“青年文明號”創建的先進事跡材料,提煉好經驗,發現閃光點,在全市建設系統掀起了一場“青年文明號”創建的高潮,整個系統的全面工作也因此得到迅速提升。同時,張曉川同志積極在全市推廣市水務公司供水服務處這一全國“青年文明號”建設的先進典型,受到安陽市委宣傳部、安陽市文明委的高度評價,收到良好效果。
優秀青年申報材料2
姜明,男,1971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醫學學士學位,國家執業醫師,F任海城街道中心衛生院院長助理、口腔科主任、中華口腔醫學會會員。曾任梅頭鎮團委、海城街道團工委副書記等職。市第十三次團代會代表,區二屆青聯委員。1994年以來,連續七次被梅頭鎮府、海城街道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連續五年被評為“瑞安市優秀團干部”;原創:連續三年被評為“溫州市優秀團干部”、“溫州市優秀團員”和“省青年志愿者先進個人”、“市優秀青年醫師”等榮譽;并于2000年和2004年分別獲“瑞安市第五屆十佳青年”、“龍灣區首屆十大青年”提名獎。
姜明同志醫德高尚,堅持義診。他扎根農村衛生工作15年如一日,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全心全意為病員服務,一年365天,他沒有自己的休息日;他視病人如親人,不開大處方,不濫做檢查,從不收紅包、回扣,千方百計為病員減輕負擔;他在擔任院團總支書記期間,堅持十余年持續開展青年志愿者“為您服務”義診活動,團結帶領全院80余名團員青年,每年春秋兩季定期到離鎮中心較遠的東溪、埭頭和相對欠發達的東門、中星等村開展巡回義診活動,開設口腔、五官、內外科、心電圖、b超等醫療服務;堅持十余年定期到鎮敬老院為孤寡老人提供免費診治服務,還為之設立健康藥柜、建立健康檔案和定點服務基地;十余年以來,醫院團總支共為全鎮60歲以上老人義診達5.1萬余人次,為2000多位老人免費建立健康檔案,為生活困難的老人、敬老院老人免費提供藥品累計達6.9萬元,取得了較大的社會效益,得到了上級領導和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他所領導的團總支曾連續5年獲“瑞安市先進團組織”,連續3年獲“溫州市先進團組織”和“溫州市青年志愿者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省電視臺還專程赴溫對他們團支部進行了持續30分鐘的青年志愿者工作專題報道。
姜明同志無私奉獻,帶頭示范。他領導過的醫院團總支,還錘煉成為當地抗災救難的生力軍。1994年7月,百年未遇的17號臺風正面襲擊梅頭鎮、醫院嚴重倒塌,姜明他們卻牽掛著當地上百名的受傷群眾,搶救診治、通宵達旦,幾天未曾合眼;1998年1月,長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普降暴雨,洪澇慘烈,他情系災區,及時發出“為災區、獻愛心”的倡議書,得到了團員青年和全院職工的熱烈響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那次我院共捐集14400多元獻給災區;為紀念《獻血法》的頒布,姜明同志帶頭向全院職工醫生發出了“獻出我們殷紅鮮血、挽救他人寶貴生命”的倡議書,并且第一個報名、第一個伸手獻血,榜樣的力量最為巨大,緊跟著全院職工都豪不猶豫地伸出了自己的手臂;在海城街道和周邊鄉鎮,許多農民都常把姜明醫師的名字掛在嘴上,稱道他心中只有群眾,只有老百姓;他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無私的愛心,贏得了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姜明同志工作踏實,待人真誠。他自擔任海城中心醫院院長助理以來,一貫以身作則、高度負責、勤勞樸實、任勞任怨,敢于創新、敢于承擔責任,積極配合院長團結帶領全院100余職工,努力實施跨世紀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紀青年人才工程;投身于醫院改革開放和兩個文明建設,廣泛動員職工立足本職、立足社區,積極為社會、為社區群眾提供醫療咨詢、衛生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務,各項工作大力開展,呈現了思想教育生動活動,勞動創造熱火朝天,自身建設扎實有效的良好局面;醫院連續多年獲“浙江省文明衛生院”、“溫州市文明單位”、“溫州市巾幗文明示范崗”等光榮稱號。
姜明同志抗擊非典,身先士卒。海城醫院是海城街道唯一承擔全鎮6萬余人口防非典工作的醫院,在2004年抗擊非典的工作過程中,海城醫院門診部每天要處理大量的發熱和非典疑似病人門診,自從接受任務以來,他積極響應區局領導,全力協助院長,周密籌劃、冷靜布置,即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一直戰斗在一線?谇豢票緛砭秃筒∪丝趯,而且人手少、危險性大,但他還是象平時一樣,毫不猶豫、不顧危險地在搞好口腔治療的同時,且還盡職盡責、原創:不知疲倦地奔走于發熱門診和病房之間,匆忙的腳步告訴我們、他根本沒有考慮個人安全;在抗擊非典的`日日夜夜里,他用自己的實踐行動詮釋了白衣天使的內涵——奉獻。
姜明同志學習勤奮,醫術日精。他自1990年10月參加工作以來,一直開創性投入醫院的門診一線臨床醫療工作,為大量的口腔病患者解除了病痛,提供了優質服務,得到了院領導和周邊鄉鎮群眾的一致好評;加上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他成了海城醫院得力的業務技術骨干,能系統熟練地掌握有關門診工作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在當地和周邊鄉鎮群眾中建立起很高的信譽。
姜明同志深入科研,敢于創新。他在診療工作中善于理論聯系實際,善于從實踐中總結創造,利用工余撰寫口腔醫學論文、經驗材料及醫生隨筆二十余篇,分別發表在《口腔醫學》、《溫州日報》、《溫州晚報》等報刊上;他大膽接受醫院領導布置改革試點,帶頭推出溫州市第一家科室股份合作制,打破傳統體制,實施社區衛生便民服務;結果6年間口腔科門診量劇增10余倍,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優秀青年申報材料】相關文章:
優秀青年志愿者申報材料11-09
優秀青年志愿者申報材料[合集]05-03
優秀青年志愿者申報材料(精選10篇)04-29
文明校園申報材料_申報材料10-31
名師申報材料11-10
申報材料模板08-26
城市申報材料08-13
精神申報材料12-24
評優申報材料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