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黨政資料>申報材料>特色小鎮申報材料

    特色小鎮申報材料

    時間:2024-09-04 11:41:59 申報材料 我要投稿

    特色小鎮申報材料[集合]

    特色小鎮申報材料1

      一、評選意義

    特色小鎮申報材料[集合]

      歷史文化名鎮(村)的評選工作是落實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我市的知名度,推動我市申報部級歷史文化名城的一項重大舉措。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對歷史文化名鎮(村)的申報工作予以高度重視,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克服一切困難,高速度高質量地完成任務。

      二、評選條件

      主要包括價值特色、原貌保存、整體規模和保護措施等方面。

     。ㄒ唬﹥r值特色

      歷史文化名鎮(村)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對推動我省乃至社會經濟發展起過重要作用,具有全省或全國范圍的影響或系當地水陸交通中心,成為聞名遐邇的客流、貨流、物流集散地;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建設過重大工程,并對保障當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有過顯著效益且延續至今;在革命歷史上發生過重大事件,或曾為革命政權機關駐地而聞名;歷史上發生過抗擊外來侵略或經歷過改變戰局的重大戰役、以及曾為著名戰役軍事指揮機關駐地;能體現地方傳統的選址和規劃布局經典理論,或反映經典營造法式和精湛的建造技藝;或能集中反映地方特色和風情,民族特色傳統建造技術。

      建筑遺產、文物古跡和傳統文化比較集中,能較完整地反映某一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情,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現存有清代以前建造或在近代革命歷史中有重大影響的成片歷史傳統建筑群、紀念物、遺址等,基本風貌保持完好。

     。ǘ┰脖4

      鎮(村)內歷史傳統建筑群、建筑物及其建筑細部乃至周邊環境基本上原貌保存完好;或因年代久遠,原建筑群、建筑物及其周邊環境雖曾倒塌破壞,但已按原貌整修恢復;或原建筑群及其周邊環境雖部分倒塌破壞,但“骨架”尚存,部分建筑細部亦保存完好,依據保存實物的結構、構造和樣式可以整體修復原貌。

     。ㄈ┱w規模

      凡符合上述(一)、(二)項條件,鎮的總現存歷史傳統建筑的'建筑面積須在5000平方米以上,村的現存歷史傳統建筑的建筑面積須在2500平方米以上。

     。ㄋ模┍Wo措施

      已編制了科學合理的村鎮總體規劃和保護規劃;設置了有效的管理機構,配備了專業人員,有專門的保護資金。

      三、申報評選程序

     。ㄒ唬┛h級建設(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準備歷史文化名鎮(村)申報材料,經縣級人民政府同意后,報設區市建設(規劃)、文物行政主管部門。

     。ǘ┫绕陂_展第一批**市第一批歷史文化名鎮(村)申報評選工作,經市建設局、規劃局、文化局、名城辦審查后,由市政府公布第一批市級歷史文化名鎮(村)。

     。ㄈ┦薪ㄔO局、規劃局、文化局、名城辦將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市級歷史文化名鎮(村)報省建設廳和省文物局,參加**省歷史文化名鎮(村)的申報評選。

     。ㄋ模┦〖壗ㄔO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文物行政部門組成專家委員會進行審查,從中評選出符合條件的鎮(村),通過實地考察后,對初步審定的鎮(村)提出評議意見,報請省政府審定公布。

     。ㄎ澹┦〗ㄔO廳、省文物局將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村)報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參加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的申報評選。

      四、申報材料要求

     。ㄒ唬**省歷史文化名鎮(村)申報表(附后)。

     。ǘ┥暾垐蟾。報告除概述申報鎮(村)的地理位置、環境條件、村鎮規模、水陸交通以及社會經濟和建設等狀況外,應著重說明其歷史傳統建筑群及其環境的歷史年代、原貌保存情況、現狀規模、空間分布以及價值特色等情況。

     。ㄈ┍Wo規劃。包括規劃文本及位置圖、現狀圖、規劃圖(比例尺1/500至1/20xx,視保護區面積大小及保護規劃深度的具體需要確定),批準文件。

     。ㄋ模稓v史文化村鎮評價指標體系》和《歷史文化村鎮基礎數據表》。按照建設部、國家文物局下發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評價指標體系》(試行)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基礎數據表》(建村[**]228號)以及《評價指標體系》、《基礎數據表》填表說明進行填報。

     。ㄎ澹┍Wo措施。包括對原貌保存、古建筑的修繕、環境整治等方面所制定的規章制度及具體辦法。

     。┠芊从吃撴偅ù澹﹤鹘y建筑群風貌的,并與《評價指標體系》有對應關系的照片集、視頻文件、電子幻燈片等。

      電子幻燈片包括以下內容:

      1.概況及歷史沿革。

      2.歷史文化特色。

      3.能反映該鎮(村)傳統建筑群風貌的,并與《評價指標體系》有對應關系的照片(要注明照片的名稱)。

      4.保護規劃簡介。

      5.保護措施簡介。

     。ㄆ撸┥鲜錾陥蟛牧系碾娮庸獗P。文本文件使用word格式,圖紙和照片使用jpg格式,電子幻燈片使用Powerpoint格式,視頻文件采用jpeg格式。

     。ò耍┧胁牧弦皇3套,并統一裝入A4檔案盒報送。

    特色小鎮申報材料2

      目前,我國正處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的新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在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下,村級集體經濟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日益顯現。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不僅是推進農村小康建設的重要經濟任務,也是提高農村基層組織執政能力、加強農村社會管理、實現基層社會持續穩定的重大政治問題,對于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樟村坪鎮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宜昌市夷陵區樟村坪鎮地處宜昌市夷陵區北部山區,礦產資源豐富,被稱為“中國磷礦之鄉”。近年來,該鎮充分利用其礦產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積極研究探索多種渠道、多種途徑,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增強村級組織的經濟實力,取得了顯著成效。隨著形勢的不斷變化,該鎮礦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也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一些村級集體經濟原有的收入渠道趨于萎縮,缺乏新的穩定的收入來源;一些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緩慢,而支出剛性很難抑制。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一些村集體經營管理不善,債務沉重的問題比較突出;對發展村集體經濟思想認識、政策措施還不到位等等。以上問題的存在,導致樟村坪鎮的部分村黨群、干群關系緊張,影響了村級基層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因此,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如何創新思路發展礦區村級集體經濟,已經成為樟村坪鎮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二、樟村坪鎮集體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財政資金的扶持

      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需要以充足的人力資金為支撐,離不開政府財政資金的大力扶持,政府在其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沒有政府財政資金的大力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將舉步維艱。為此,樟村坪應該深入分析財政資金重點扶持的方面,立足地方特色實行生態農業項目化,充分爭取扶持資金財政性,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快速發展。

      (一)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爭取政府政策支持

      樟村坪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發展基礎較好,具備發展生態農業的優勢條件。在發展生態農業過程中,應該結合樟村坪農業發展實際,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確定生產經營項目,依靠特色農業和優勢產品占領市場。政府應該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供多方面的政策服務,加強對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政策支持力度。除此外,還應該積極引導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有效利用集體土地資源,并在法律、政策許可的條件下最大限度的放寬村集體土地資源開發經營的限制;鼓勵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盤活集體資產,提高利用現有集體資產開發經營的創收能力,政府要在項目審批、項目融資、稅收等方面給予切實的扶持和支持。

      (二)積極申報農業項目,爭取政府財政扶持

      為進一步發揮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激勵保護積極性,推動保護工作的科學發展,國家質檢總局于2010年開展了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的試點工作。2013年12月31日,平度市獲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籌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同時獲批的還有福建省的清流縣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橫縣,平度市成為全省唯一獲批的縣市。

      近年來,平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專門成立了平度市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把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作為推動平度經濟大發展的重要手段,以促進發展高端特色農業為目的,抓住機遇、科學規劃、發揮優勢、重點培育,全面推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目前,我市已擁有馬家溝芹菜、大澤山葡萄、蟠桃大姜、平度大花生、平度牛肉5個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的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區域達到150多萬畝,占全市耕地面積的60%,占全市農業總產值的50%,是全國擁有地理標志產品最多、最集中的縣級市之一。

      為進一步推進我市中國品牌農業建設,提升現代農業向更高水平發展,按照市委、市政府領導指示精神,市質監局自2013年6月起積極開展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的申報工作。在申報工作中,得到了山東省、青島市兩級質監局的鼎力支持,市政府分管領導也兩次帶隊赴質檢總局匯報、溝通、對接創建申報工作。通過積極的努力,申報工作獲得國家質檢總局領導的肯定。

      2013年 8月27日,平度市質監局牽頭起草的《平度市申報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工作方案》由市政府印發,方案中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申報工作領導小組。市政府領導多次召開會議,調度工作進度,協調有關事項。專家組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克服種種困難,認真細致的組織申報材料。在準備申報材料的同時,市質監局和相關鎮處、部門人員深入有關單位,了解地標產品保護情況,開展使用專用標志的推動工作。申報材料經不斷的修改完善后,10月31日平度市政府向省質監局上報了開展地理標志示范區創建工作的請示,省質監局也迅速行文報國家質檢總局。2013年12月31日國家質檢總局批復了平度市的'申請。

      國家質檢總局要求2014年9月底前完成示范區工作創建。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質監局將與各部門通力協作,認真完善有關技術規范標準、質量保證和檢測體系,在宣傳、培訓上加大投入,做好專用標志的使用管理,確保9月份前示范區順利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的驗收。通過打造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工作,做大做強高端特色名牌農業,以特產產品實施地理標志保護為手段,健全體系、規范程序、強化監管,積極引導符合地理標志保護的特色產品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信譽,形成地標區域品牌,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農業產業化科技行動是"十五"星火計劃科技燎原行動之一,是推動我國農業產業化進程、實現農產品轉化增值、提高農業整體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十五"期間,將以農產品加工和特色產業開發為突破口,進一步提高農業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并積極配合"星火龍頭企業創新行動",推廣"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組織+農戶"等多種產業化經營模式,依靠科技進步,加快產業的技術進步和升級,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帶動農民致富,使農產品深加工業和特色產業的發展成為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并由此推動我國農業產業化的跨越式發展。

      二、必要性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農業結構調整、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已成為農業發展的主要任務。實施農業產業化科技行動,通過"公司+農戶"、"龍頭企業+中介組織+農戶"、"訂單農業"等多種產業化經營模式的發展,將有助于解決農戶小規模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有助于提高農業的比較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有助于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有助于促進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通過農業產業化行動的實施,扶持一批星火科技型企業,促進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化,對加速農業的產業升級和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等均具有較大意義。

      三、現有工作基礎

      星火計劃在農業產業化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特別是"九五"期間,科技部星火辦專門頒布了《"九五"全國星火技術密集區和區域性支柱產業建設總體方案》和《**年國家星火龍頭企業建設總體方案》,把星火技術密集區建設、星火龍頭企業建設作為星火計劃實施的戰略重點。目前共批準建設145個部級星火技術密集區、227個區域性支柱產業和7家部級星火龍頭企業,為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科技部、國務院有關科技部門、地方各級政府在農業產業化的形式、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等方面也進行了積極探索,為實施本行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目標和任務

      目標

      "十五"農業產業化科技行動的目標是:通過組織實施一批重大農業產業化項目,全面提升星火企業的技術層次和規模,提高星火龍頭企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通過"公司+農戶"、"龍頭企業+中介組織+農戶"或"訂單農業"等多種產業化經營模式的發展,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提高農業整體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并使農產品加工業和特色產業成為新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

      主要任務

      1、實施300項重大農業產業化項目。通過項目的實施,培育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

      2、通過"公司+農戶"、"龍頭企業+中介組織+農戶"或"訂單農業"等多種產業化經營模式,實現企業與農戶間的緊密聯結,促進農業的產業化經營。

      3、重點扶持培育一批區域特色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大宗農產品技術開發、支農產品開發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集團,加快我國農產品生產的集團化、國際化進程。

      4、根據我國不同區域的資源特點,培育和命名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星火名牌產品,促進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化,增強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區域布局和重點產業領域

      1.區域布局

      東部地區重點發展具有高科技含量農產品加工項目,以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積極發展高效農業和創匯農業。

      中西部地區要圍繞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中心任務,著重于利用科技改造傳統農產品加工產業,積極發展特色產業。

      2.重點產業領域

      --糧油作物。包括玉米、大豆、水稻、小麥、油菜、馬鈴薯等大宗糧油作物的加工與綜合利用;小米、燕麥、蕎麥、青稞、食用豆等特色糧油作物的加工與綜合利用。--果品蔬菜。包括蘋果、柑橘、葡萄、棗、杏等水果的加工與綜合開發利用;專用果品的引進、培育與產業化;特色果品貯藏保鮮;凈菜加工及包裝技術開發。

      --畜禽及水產品。包括畜、禽、水產優良品種的繁育與優質高效規;B殖;肉制品、乳制品的加工與綜合利用;水產品保鮮;、安全貯運及加工利用。

      --林產品。包括林木種苗繁育、經濟林果、竹類等林產品資源的加工與綜合開發利用。

      --特色資源。包括中藥材、蜂產品、食用菌、花卉、茶葉等特色資源的加工與綜合開發利用。--支農產業。農業機械開發,高效設施農業技術與設備,新型飼料、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的開發,秸稈等農村資源綜合開發與利用。

      五、實施與管理

      1.指南

      根據農業產業化發展需要,科技部星火計劃辦公室(以下簡稱科技部星火辦)將確定每年的工作重點,制定和農業產業化科技行動指南。

      2.申報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廳(科委)及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司(局)(以下簡稱省及部委科技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具體申報工作。各省、市和國務院有關部委每次限報1-2個項目。

      凡申報農業產業化項目的單位,必須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星火計劃管理辦法》的要求,并具有良好的社會信譽和經營業績,資產負債合理,具有創新開發能力等,鼓勵企業聯合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共同申報。

      項目申報單位須向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門報送《星火計劃項目申報書》和《星火計劃農業產業化科技行動重點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由省及部委科技主管部門審核后,一式十份統一報送科技部星火辦。

      3.評審

      科技部星火辦組織有關專家,公平、公正、公開地對申報項目進行評審,確定項目承擔單位。

      項目承擔單位須通過省及部委科技主管部門簽訂《星火計劃項目合同書》,一式六份報送科技部星火辦。

      4.管理

      合同簽訂后,由承擔單位按合同要求組織項目實施,項目按《星火計劃管理辦法》進行管理。

      科技部將根據合同撥付項目經費,要求申報單位所在省及部委科技主管部門和承擔單位分別按1:1和1:2的比例配套安排資金。

      項目執行中,要求承擔單位在第二年3月底前向所在省及部委科技主管部門報送本年度項目執行情況。

      科技部星火辦組織專家或委托省及部委科技主管部門對項目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跟蹤評估,并將評估結果作為是否繼續支持的依據。5.驗收

      項目完成后,由科技部星火辦組織或委托省及部委科技主管部門進行驗收。并在驗收后1個月內將有關材料一式二份經省和部委科技主管部門報送科技部星火辦。

      六、保障措施

      1、科技部每年選取50-60個重點產業化項目,并給予一定科技經費支持?萍紕撔滦托腔瘕堫^企業申報的農業產業化項目將優先給予支持。

      2、農業產業化科技行動要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金、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科技攻關計劃等國家科技計劃有機銜接。同時,要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和機制,以加強對農業產業化科技行動的經費支持強度。

      3、地方政府和部門對農業產業化項目應予以必要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以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

    特色小鎮申報材料3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農村和諧穩定主題,以便民利民、務實高效、依法行政、規范管理為原則,以群眾滿意為標準,以政務公開為基礎,創新工作機制,創優發展環境,促進我縣農村經濟社會實現和諧健康、追趕型跨越式發展。

      二、工作目標

      以鄉鎮農民服務中心、農業服務中心、農民標準化培訓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三個中心”)建設為重點,完善管理體制,規范運行機制,拓寬服務功能,延伸服務平臺,建立縣有行政服務中心、農業專家服務團、農民教育學院,鄉鎮有“三個中心”,村有農民服務站,村小組或新農村建設點有農民之家的便民服務網絡。各鄉鎮在年底前要建好“三個中心”,并抓好1-2個示范性村級農民服務站,有條件的村小組或新農村建設點要建好農民之家。通過構建便民服務網絡,建章立制,提升效能,力爭在較短時間內構建起規范、高效、方便、快捷的農村便民服務體系。

      三、工作原則

      1、便民原則?茖W設置服務事項和工作流程,方便群眾辦事,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

      2、公開原則。通過便民服務卡、公示欄等多種形式,公開服務事項、辦事程序、申報材料、承諾時限、收費依據和收費標準,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3、高效原則。一切從實際出發,簡化辦事程序,減少辦事環節,做到隨時受理,限期辦結,切實提高行政效率。

      4、依法行政原則。認真貫徹執行《行政許可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嚴格按照程序受理和辦理,既要熱情服務、方便群眾,又要嚴格依法辦理有關事項。

      四、機構設置

      1、各鄉鎮要整合原有的“三民”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資源,統一命名為鄉鎮農民服務中心。鄉鎮農民服務中心是辦理本鄉鎮和上級政府部門授權的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并提供代辦、咨詢等便民服務的平臺。鄉鎮農民服務中心直屬鄉鎮人民政府,在鄉鎮黨委、政府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同時又是縣行政服務中心管理辦公室的延伸機構,在業務上接受縣行政服務中心管理辦公室的指導。鄉鎮農民服務中心的主要職能是在行政審批、證照證明、信息咨詢、解決訴求等方面為農(居)民提供服務。鄉鎮民政所、農醫所、財政所、城建所、國土所、計生辦、綜治辦等必須在農民服務中心設立辦事窗口,為農(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優質的“一站式”服務。

      2、鄉鎮農業服務中心是鄉鎮人民政府服務“三農”的主要工作部門。鄉鎮農技、林業、農機、水利、水保、果業、農經、畜牧獸醫、鄉鎮企業等崗位工作人員必須入駐農業服務中心辦公,并設立辦事窗口,為農(居)民提供政策咨詢、信息、物技結合、預約上門等“一攬子”服務。

      3、鄉鎮農民標準化培訓服務中心是組織開展本鄉鎮農民培訓工作的服務平臺,與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同時提供勞動就業服務,并辦理社會保險事務。鄉鎮司法所入駐該中心合署辦公。中心設立農民培訓、就業信息服務、勞動保障和法律援助等辦事窗口,為農(居)民提供培訓、就業、維權“一條龍”服務。

      4、各行政村設立農民服務站,以為農民或直接辦理一些日常性事項為主要職能。按照方便簡潔、綜合歸類的原則,村級農民服務站統一設置“五室一學!,即黨員服務室、綜治室(含維穩工作室、矛盾糾紛調解室)、計生服務室、文體活動室(含農家書屋)、創建文明活動室(含廉政文化建設活動室)和農民培訓學校(含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終端站點、人口學校)。有條件的村可試行建立集中、敞開式的辦事場所。

      5、村小組或新農村建設點設立農民之家,具體幫助群眾代辦力所能及的申請事項。

      五、服務內容

      1、鄉鎮農民服務中心的服務內容主要是涉及審批的有關服務事項,包括鄉鎮可以直接辦理和需到縣級部門辦理的各類事項。對權限在上級的行政許可類事項,農民服務中心開展初審、呈報、服務。具體的服務內容盡可能和縣行政服務中心對接,對審批服務事項業務少、頻率低的項目,可整合辦理,實行一人多崗、一專多能。

      2、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的.服務內容主要是負責本鄉鎮區域內的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農業品種改良、動植物疫病的防控、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農村土地承包管理、農民負擔和村級財務的監督管理工作。

      3、鄉鎮農民標準化培訓服務中心的服務內容主要是建立培訓臺賬和勞動力需求數據庫,實行動態管理,并組織農民參加培訓,用工信息和拓寬就業渠道;同時,為農(居)民提供勞動保障、農民培訓以及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維權等服務。

      4、村級農民服務站的服務內容主要是為農民提供在涉及農村社會公共事務、就業保障、農業發展、黨員服務、糾紛調處、政策宣傳咨詢等方面的服務。

      5、村小組農民之家的服務內容主要以搜集農村社情民意、相關政策宣傳為主。

      六、運行方式

      1、鄉鎮“三個中心”采取圩日集中辦公、閑日輪流值班的方式運行,并實行以下兩種辦法開展工作:

     、艑嵭小傲_”服務。各窗口對審批服務事項通過制作便民卡、工作流程、公示欄等形式公開項目名稱、辦事程序、申報材料、承諾時限、收費標準和政策依據。

     、茖嵭小傲啤鞭k理。工作人員根據服務對象申報的事項,按以下規定辦理:

     、僦苯愚k理制:凡程序簡便,可以當場審批的項目,即收即辦,當場辦理。

     、诔兄Z辦理制:對不能當場辦理,需要審核、論證等方面的申請項目,由工作人員在承諾時限內辦結。

     、勐摵限k理制:對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部門審批的項目,由主辦窗口牽頭協調,在規定的時間內辦結。

     、苌蠄筠k理制:需報上級審批的申請事項,由工作人員負責材料的審查,明確告知所需的材料、費用及辦結時限,在規定時限內由主辦部門負責上報,積極聯系辦理,全程幫助辦結。

     、菝鞔_答復制:對不符合條件不予批準的事項,受理窗口應書面告知申請人不予受理、批準的理由,明確給予答復。

     、迏f助辦理制:群眾申辦有關事項確有困難的,工作人員應予以指導和幫助起草、填寫有關較為專業或復雜的申報資料。

      2、村級農民服務站以為農民代辦、協辦為主,除村級能夠辦理、調解的事項外,主要實行便民服務制,其原則、內容、程序、形式、制度、工作要求等按《關于印發〈大余縣創新管理模式推行便民服務制的工作意見〉的通知》(余辦發[2009]22號)規定要求執行。

      七、服務程序

      1、受理。鄉鎮“三個中心”服務窗口對群眾提出的辦事申請,屬于受理范圍且申請材料齊全的事項應予以受理;對申請材料不全的要出具一次性告知書,待申請人補齊材料后再行受理。

      2、辦理。窗口受理辦件后,能直接辦理的,即時辦理;不能直接辦理的,由承辦人在承諾辦理時限負責協調辦理;對審批權限在上級部門的,窗口受理后,將申報材料移交主辦部門的相關業務人員上報縣有關業務部門辦理。

      3、回復。承辦事項辦結后,由承辦人及時告知申辦人或人,并做好辦結材料移接交手續。

      八、建設模式及標準

      1、按照因地制宜、分類建設的原則,鄉鎮“三個中心”應相對集中并分別統一設立辦事大廳,鄉鎮有關涉農部門及基層站所在大廳設立辦事窗口并達到以下建設標準:

     、庞布ㄔO標準:

     、儆泄潭ǖ霓k公用房;

     、谟薪y一的紅底鑲鈦金字的中心標牌;

     、塾腥罕娛熘臒峋電話;

     、苡袡n案柜;

     、萦蟹奖闳罕娹k事的坐椅、飲水機等;

     、薷鞔翱谟忻黠@的標識牌;

     、呤覂扔泄靖嬷婷;各窗口配備辦公電腦,有條件的可配備電子顯示屏、電子觸摸屏。

     、栖浖ㄔO標準:

     、偃藛T配備到位。有中心負責人和固定的窗口工作人員,實行掛牌上崗。

     、谵k事流程明示。規范辦理項目,對進駐辦理的審批、服務和收費項目及辦事環節進行梳理,制作辦事流程圖、《辦事指南》和便民服務卡。

     、塾嘘P制度齊全。建立“六制”辦理制度、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務承諾制、預約服務制、責任追究制等制度,各種制度上墻公開,并設有群眾意見簿。

     、軑徫宦氊熋鞔_。根據工作性質和特點,制定中心負責人和各辦事窗口的工作職責,并制定考核辦法。

      2、各行政村農民服務站的建設要達到“七個一”標準:即有一個固定場所、有一部便民熱線電話、有一臺便民辦事的上網電腦、有一套規范的制度、有一張工作流程圖、有一份服務承諾卡、有一本專門的服務記錄本。

      3、村小組或新農村建設點農民之家的建設要有“三室”,即有閱覽室、電教室、室,并配備相應的電教設備、圖書閱覽資料和等娛樂設備,主要是為村民提供一個集學習交流、政策宣傳、科技培訓、文化娛樂、健身休閑于一體的精神文明建設活動中心。

      九、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推進農村便民服務體系建設,建立鄉鎮“三個中心”是各級黨委、政府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的第一“窗口”,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新形勢下提高執政能力建設的有效載體。各鄉鎮、各部門和單位要從執政為民的高度,充分認識建設農村便民服務體系的重要意義,統一思想,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確保取得實效。各鄉鎮要把加強農村便民服務體系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相應的組織機構,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并明確一名副職領導具體抓落實,切實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在抓好鄉鎮“三個中心”建設的同時,積極開展村農民服務站和村小組(新農村建設點)農民之家的建設,最大限度地方便群眾辦事。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加強對鄉鎮“三個中心”建設的協調和指導,對服務項目進行認真梳理,提高即時辦結率。

      2、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各鄉鎮要本著“規范、便民、實用、節儉”的原則,充分利用鄉鎮、村、組現有的辦事場所、硬件設施,給予相應必要的投入,使農村便民服務網絡能充分發揮作用?h行政服務中心要開展網上行政審批辦公系統延伸到鄉鎮的試點工作。同時,要根據當地群眾、企業的需要,根據鄉鎮經濟發展的實際,開展有特色的便民服務,使農村便民服務網絡的建設貼近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以取得社會各界的認可和支持。

      3、加大宣傳,擴大影響。各鄉鎮、各部門和單位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宣傳欄、標語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農村便民服務網絡的職能和作用,及時總結和推廣農村便民服務網絡運行工作中的典型經驗,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確保農村便民服務網絡的效能得到充分發揮。

    特色小鎮申報材料4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ㄒ唬┲笇枷

      以黨的十七大和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緊緊依靠群眾,通過政府適當補助、政策扶持、社會扶助等措施,努力改善我區農村困難群眾生產條件和人居環境,全面提高廣大農村住房的防災抗災能力,為全面啟動我區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提供示范性經驗。

     。ǘ┗驹瓌t

      1、堅持科學規劃,統籌協調安排。我區農村危房改造要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和人居環境治理相協調,與推進扶貧開發、改善群眾生活相統一,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村鎮體系規劃、鄉村規劃、公共基礎設施布局相銜接,與我區正在實施的國有煤礦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和棚戶區改造等重大民生項目相結合,注重保護舊有的建筑風格,突出地方和民族特色,統籌搞好規劃,科學選址設計,提高防災避險能力。

      2、堅持政府引導,群眾自建為主。政府對建房困難戶給予適當補助和特定優惠支持政策,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全區農村危房改造。充分調動和發揮農民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引導他們自力更生建設美好家園。

      3、堅持經濟實用,加強防災減災。根據各地自然地理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在充分考慮群眾承受能力的基礎上,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因地制宜、科學選址,分類指導、引導幫助群眾建造減災抗災能力強、造價適中和安全適用的房屋。異地搬遷集中重建要合理配建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方便群眾生產生活,美化居住環境。

      4、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強化社會監督。必須堅持政策公開、對象公開、補助標準公開和民主評議,張榜公布,全過程接受社會監督。

      二、擴大試點對象及任務

     。ㄒ唬⿺U大試點對象

      按照《貴州省農村危房評定暫行標準》,有下列二類情形的(以下簡稱二類危房)列為擴大試點對象:

      1、中、輕度危房中的五保戶;

      2、重度危房的低保戶、困難戶和一般戶;

     。ǘ⿺U大試點任務

      全區共安排400戶試點任務,其中市下達給我區任務數為375戶,為確保此任務的全面完成,區政府在此基礎上再預增加25戶(全部安排給大河鎮實施),分別在大河鎮、大灣鎮、老鷹山鎮、月照鄉等4個鄉鎮實施,各鄉鎮的具體任務為:

      1、老鷹山鎮117戶。重度(一級)危房低保戶56戶,重度(一級)危房困難戶61戶。

      2、大灣鎮111戶。中度(二級)危房五保戶3戶,輕度(三級)危房五保戶2戶;重度(一級)危房低保戶41戶,重度(一級)危房困難戶65戶。

      3、月照鄉80戶。重度(一級)危房低保戶10戶,重度(一級)危房困難戶20戶,重度(一級)危房一般戶50戶。

      4、大河鎮92戶。重度(一級)危房低保戶13戶,重度(一級)危房困難戶29戶,重度(一級)危房一般戶50戶。

      三、建房方式、要求和時限

     。ㄒ唬┙ǚ糠绞

      建房可分為拆除(恢復)集中重建、分散重建和局部修復等方式。地質災害危房戶和自然村寨重度危房超過10戶以上的,原則上應統一規劃、集中連片建設。建房設計規劃應經建設規劃部門批準。全區400戶危房改造試點擴面任務,分散建房339戶,集中建房56戶(老鷹山鎮木橋村),維修房屋5戶(五保戶)。

     。ǘ┙ǚ恳

      1、本著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則,4個試點鎮鄉要選擇部分交通便利、基礎條件好的村作為農村危房改造示范點,各示范點應優先考慮公路(月照鄉獨山公路、水小路等)、鐵路沿線和旅游點、民族村寨的危房改造工作。

      2、各鎮鄉及相關部門要按下達任務數20%的比例并結合新農村建設要求,積極協調、整合資金,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公路主干線的農村房屋進行維修改造,逐步改變我區農村面貌。

      3、各鎮鄉要加強引導,注意把握建房標準,控制建房規模,確保工程質量。建房面積一般不少于人均20平方米(不含附屬設施)。

     。ㄈ┕ぷ鲿r限

      2008年12月中旬正式啟動全區農村危房改造擴大試點工作,2009年4月底全面完成試點任務。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1、建設準備階段(1月10日—1月14日)

     。1)1月10日—14日:各鎮鄉確定試點村、按程序確定建房對象、安排建房方式、擬定擴大試點方案。

     。2)1月10日—14日:建設部門負責編制規劃方案及相關資料,并報省、市備案。

     。3)1月10日—14日:財政部門負責安排整合建房資金,并及時下撥。

      2、工程主體施工階段(1月14日—4月20日)

     。1)1月14日—2月20日:層層簽訂責任書和協議書,組織群眾或施工隊伍拆除危房,進行“三通一平”和備料,集中重建點動工。

     。2)2月21日—4月5日:實施主體工程建設。

     。3)4月6日—20日:開展沼氣、水、電、圈舍、道路等配套公共設施建設。

      鎮鄉按進度發放建房補助款。

      3、總結驗收階段(4月21日-4月30日)

     。1)4月21日—25日,區級按擴大試點實施方案、規劃方案、村莊整治規劃等組織全面驗收和總結。

     。2)4月26日—30日,接受市級評估驗收,工程全面完工。

      四、補助標準與資金籌集

     。ㄒ唬┵Y金籌集

      1、省、市根據我區試點任務數375戶和人均財力狀況共安排擴大試點資金442萬元,其中,省級補助資金302.4萬元,市級補助67萬元,區財政按照市農村危房改造工程領導小組的要求,安排補助資金72.6萬元。另外,區政府在上級安排建房任務數的基礎上預安排的25戶重度危房困難戶建房資金由區財政先行承擔,資金數額為30萬元,并安排8萬元工作經費,區財政共配套資金110.6萬元。

      2、在上級財政補助的基礎上,有條件的鄉鎮應發動社會捐助、部門幫扶等措施,多方籌集資金,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各試點鄉鎮應根據工作情況安排相應的工作經費。

     。ǘ┭a助標準

      按照群眾自建為主,政府給予適當補助的原則,政府對各類對象的補助標準為:低保戶重度危房為1.6萬元;五保戶中、輕度危房分別0.6萬元、0.35萬元;困難戶重度危房1.2萬元;一般戶重度危房0.675萬元。試點鄉鎮可根據建房戶貧困程度、住房狀況、籌資能力等因素適當調劑到戶補助標準。具體補助標準由各試點鄉鎮根據經濟狀況和人均財力等因素確定。

      五、項目申報與審批

     。ㄒ唬┘羞B片建房的項目申報與審批

      1、程序

      集中連片建房按照建房對象申請,村組民主評議,鄉(鎮)、區逐級審核申報,市級危改辦審批,省級備案的程序進行。

      2、鄉(鎮)報區危改辦申報材料

     。1)建房對象申請;

     。2)試點村組建房方案;

     。3)區危改辦所需其他資料。

      3、區危改辦報市危改辦申報材料

     。1)《危房改造試點建設規劃方案》;

     。2)《貴州省農村危房改造集中建房項目審批表》;

     。3)《貴州省農村危房改造戶審批表》;

     。4)房屋平面圖、立面圖。

     。ǘ┓稚⒔ǚ康纳陥笈c審批

      1、程序

      分散建房按照建房對象申請,村組民主評議,鄉(鎮)審核,區審批,市級備案的程序進行。

      2、鄉(鎮)報區危改辦申報材料

     。1)建房對象申請;

     。2)試點建房方案;

     。3)區危改辦所需其他資料。

      3、區危改辦報市危改辦備案材料

     。1)《危房改造試點建設規劃方案》;

     。2)《貴州省農村危房改造戶審批表》。

      六、職責分工

     。ㄒ唬┎块T責任

      1、區危改辦負責危房改造資金的調度、撥付及監管,統籌協調各職能部門落實職責,負責整個工程的實施、監管和牽頭組織驗收。

      2、區建設局負責規劃設計、工程質量監督,集中建房和分散建房的規劃、設計。規劃設計要根據試點村組的民族特點,體現民族特色;免費制作工作所需圖紙、資料;加強對試點村組消防建設的指導;制定危房改造試點建設規劃方案、房屋的平面圖、立面圖;制定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辦法,負責對工程質量督促檢查,減免有關費用。

      3、由區民政局牽頭,區扶貧辦、區農辦配合。負責危房改造戶基本情況的核查,幫助困難建房戶解決生活問題。

      4、由區農辦牽頭,涉農部門配合。負責新農村建設資金整合,配套串戶路硬化和民居改造、沼氣池、圈舍建設資金補助,幫助建房戶發展生產;組織實施人畜飲水配套工程;減免育林費,對用于危房改造的自有木材免費辦理相關手續。

      5、由區交通局牽頭,衛生、供電等相關單位配合。負責試點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保障試點村組有良好的交通條件;負責農村危房改造試點村組電網改造,對農村危房改造對象電表安裝費給予減免;負責試點村組的衛生防疫及衛生基礎設施建設。

      6、由區國土分局牽頭,區建設局配合。負責在宅基地審批上,把落實舊宅基地恢復農田與新址占地相結合,對宅基地的審批給予特殊照顧,簡化手續,方便搬遷,并減免土地占用費;負責集中連片建房的選址,組織具有資質的專業部門進行地質評估。

      7、由區發改局牽頭,民政、國土、農辦、水利、農業、林業、交通、財政、殘聯、扶貧等相關部門配合。負責對項目資金的整合,把與農村危房改造有關的資金調整到試點村并組織實施。

      8、由區財政局牽頭,監察、民政、審計等相關部門配合。負責制定農村危房改造工程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切實加強對工程進度及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嚴肅紀律,確保資金高效使用;按照規定及時足額撥付農村危房改造專項資金和匹配資金、工作經費等所需資金;幫助解決試點村組群眾建房小額信貸。

      9、由區委宣傳部牽頭,區文廣局和新聞媒體配合。大力宣傳農村危房改造相關政策及試點工作做法、成效、總結試點經驗,做好典型宣傳報道;積極配合擴大農村廣播電視覆蓋面;收集相關資料,制作匯報光碟。

      10、由區農信社牽頭,幫助解決群眾建房小額貸款。

      11、由區鄉企局牽頭,區經貿局、區建設局等部門配合,積極協調各駐區各建材企業對農民建房所需的磚瓦、木材、水泥等原材料給予幫助支持,盡量按優惠價供給。

      以上各組要根據本組工作職責制定相關工作實施細則;除做好本組工作以外,要積極完成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各項工作任務。

     。ǘ﹨^領導包保分工

      1、月照鄉實施組

      區包保領導:(區政府區長)

      牽頭單位及責任人:(區危改辦)

      實施小組組長:(月照鄉黨委書記)

      副組長:(月照鄉黨委副書記、鄉長)

      成員:區建設局(1人)、財政局(1人)、民政局(1人)、國土分局(1人)、扶貧辦(1人)、殘聯(1人)、農辦(1人)、農業局(1人)、水利局(1人)、發改局(1人)、文廣局(1人)、交通局(1人)、團區委(1人)和月照鄉政府抽人組成。

      2、大灣鎮實施組

      區包保領導:(區政府常務副區長)

      責任人及牽頭單位:(區危改辦)

      實施小組組長:(大灣鎮黨委書記)

      副組長:(大灣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成員:區建設局(1人)、財政局(1人)、民政局(1人)、國土分局(1人)、扶貧辦(1人)、殘聯(1人)、農辦(1人)、農業局(1人)、水利局(1人)、發改局(1人)、文廣局(1人)、交通局(1人)、團區委(1人)和大灣鎮政府抽人組成。

      3、老鷹山鎮實施組

      區包保領導:(區政府副區長)

      責任人及牽頭單位:(區危改辦)

      實施小組組長:(老鷹山鎮黨委書記)

      副組長:(老鷹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成員:區建設局(1人)、財政局(1人)、民政局(1人)、國土分局(1人)、扶貧辦(1人)、殘聯(1人)、農辦(1人)、農業局(1人)、水利局(1人)、發改局(1人)、文廣局(1人)、交通局(1人)、團區委(1人)和老鷹山鎮政府抽人組成。

      4、大河鎮實施組

      區包保領導:(區政府副區長)

      牽頭單位及責任人:(區危改辦)

      實施小組組長:(大河鎮黨委書記)

      副組長:(大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成員:區建設局(1人)、財政局(1人)、民政局(1人)、國土分局(1人)、扶貧辦(1人)、殘聯(1人)、農辦(1人)、農業局(1人)、水利局(1人)、發改局(1人)、文廣局(1人)、交通局(1人)、團區委(1人)和大河鎮政府抽人組成。

      各包保實施組工作職責:整合資金投入農村危房改造試點工作,按要求完成項目實施鎮鄉的農村危房改造試點任務;按新農村建設要求完善串戶路硬化、民居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按項目申報與審批程序,做好資料收集,搞好檔案管理,按時報送相關資料;完成區包保領導交辦的工作任務。

      七、工作要求

     。ㄒ唬┨岣哒J識。農村危房改造擴大試點工作是全區全面推進危房改造的重要工作環節,各鎮鄉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把農村危房改造擴大試點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抓緊抓實抓好,為省、市、區全面推開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提供示范性經驗。

     。ǘ┙∪珯C構。在區政府和區農村危房改造工程領導小組領導下,區危改辦要充實力量,抽調成員單位人員集中辦公,并解決相應工作經費和車輛;鄉鎮政府要設立危改辦公室,抽調相關人員,統籌抓好危改工作。

     。ㄈ┞鋵嵸Y金。要將民政、財政、發改、建設、民宗、國土、農業、水利、扶貧、農辦、林業、文廣、殘聯、電力等部門資源和資金進行整合,本著“渠道不亂、投向不變、統籌安排、各記其功”的原則,健全和完善分級負責、部門分工合作的工作機制,形成整體合力。

     。ㄋ模┥鐣⻊訂T。充分發揮基層組織作用,采取自建、援建和幫建相結合的方式,發動親幫親、鄰幫鄰,調動村組積極性,開展社會互助,動員機關單位、工商企業、社會各界捐款捐物,幫助農村困難農戶開展危房改造。

     。ㄎ澹┍O督檢查。區監察、審計、督查、財政、民政、建設、危改辦等相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工程質量、工程進度、資金使用管理的督促檢查,嚴肅紀律,確保工程質量和資金使用安全、高效。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要大力宣傳試點工作的經驗和做法,加強輿論監督。

      調整鎮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長郭馳任組長,城建分管領導楊輝任副組長,規劃、國土、林業、電力、財政、民政、紀檢監察等單位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鎮規劃建設環保站,由歐建任辦公室主任,鄧彪為鎮危房改造專干。

      __年全鎮農村危房改造任務為24戶。其中一般援建13戶,重點援建11戶。改造工程要求在__年11月份全部竣工。

      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對象重點是居住在危房中或無房的農村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因災倒房戶和其他貧困戶。按照優先幫助住房最危險、經濟最貧困農戶解決最基本安全住房的要求,合理確定補助對象。

      農村危房改造政府補助標準為:一般援建戶每戶補助2萬元;重點援建戶每戶補助4萬元。

      政府補助資金將根據項目進程分二次撥付。補助資金歸口市住建局管理。補助資金原則上按工程進度直接通過銀行一卡通發放給農戶。

      農村危房是指依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村危險房屋鑒定技術導則(試行)》鑒定屬于整棟危房(D級)或局部危險(C級)的房屋。屬整棟危房(D級)的應拆除重建,屬局部危險(C級)的`應修繕加固。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實施對象為農村特困戶中的危房戶,且必須以現居住的合法建筑為前提。違章建筑或不達危房標準的不予補助;已納入拆遷范圍的危房不予重建補助;凡是近年來已享受過政府建房補助、新建磚瓦房讓給子女居住而自己現仍住危房的,不能列入危房改造范圍。

      農村危房改造援建對象包括一般援建戶和重點援建戶兩種類型。符合條件且有建房要求的對象,自愿提出申請,按以下程序確定援建對象。

      1、申報。一般援建戶由本人向村(社區)提出申請,并填報申請表。重點援建對象由村(社區)提出篩選名單,并代為填寫《農村危房改造重點援建對象登記表》。村(社區)組織村(居)民代表召開民主評議會對所有申請人進行評議(須有超過全村50%的村民代表參加評議會),評議認定的援建對象要有超過50%的參評人員同意并簽字。評議結果在村級公告欄及其他醒目位置予以公示。公示無異議的,填寫村級評議意見,并附申報人員相關資料后上報鎮政府。

      2、初審。由鎮政府聯村領導及干部對村(社區)評議確定的援建對象逐戶上門核實,并召開評議會進行初審評議,并張榜公示評議結果。

      3、審核。結果公示無異議的,由鎮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出具審核意見,并附申報人員相關資料上報市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抽查、公示和審核、審定。

      申報過程中各項流程須有經手人簽字,各級民主評議會均須有會議記錄并存檔。各級公示時間不得少于5個工作日,不同類別的援建對象在公示時要單列或清晰注明。

      1、建筑面積:在滿足基本居住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建筑面積和總造價。嚴格控制確需拆舊建新的農村危房改造對象建房標準,只允許建一層,堅持“一戶一宅、建新拆舊”。包括廚房、衛生間在內,建筑面積1人戶不得超過35平方米、2人戶不得超過45平方米、3人戶不得超過60平方米,超過3人戶的人均不得超過20平方米。拆舊建新的農業生產用房不計入控制面積。簽訂危改協議時,危改對象應當明確承諾建房標準、入住2年之內不得擴面加層、新房建成后3個月內拆除舊房的內容,未履行承諾的應當追回補助。要特別防止貧困農戶因超標準超規模進行危舊房改造加固和新建住房而嚴重負債。農房設計要符合農民生產

      生活習慣,體現民族和地方建筑風格,注重保持田園風光與傳統風貌。2、規劃選址:農村危房改造確需新建的原則上采取原址重建,需異地遷建的選址要避開滑坡、崩塌、洪水、泥石流、雷擊等氣象、地質災害多發的地點及采礦塌陷區。

      3、房屋結構:新建房屋主體為磚混結構,應達到當地抗震設防要求,并設置構造柱、圈梁等抗震構造設施。提倡就地取材、節約實用,房屋頂棚至少要用竹(木)板封閉,宜采用斜坡屋頂,外墻立面不提倡使用瓷磚,室內地面硬化、平整、防滑,墻面粉飾。

      4、配套設施:有廚房、衛生間,有進出道路,照明用電入戶,飲用水方便,家具及其他生活設施基本齊全,能滿足居住對象基本生活需要。有條件的提倡使用綠色低碳、清潔能源。

    特色小鎮申報材料5

      一、目標任務

      全鎮實施綠色養老工程的總體目標是,幫助全鎮農村二女戶家庭栽種一定數量的速生林或經濟林,并形成經濟效益,增強其養老保障能力。

      二、實施步驟

      1、確認對象。雙方均為農業戶口或界定為農業戶口,生育了兩個女兒(含合法收養的),夫婦雙方其中一方落實了絕育措施的家庭。

      2、申請申報。符合條件的對象每年6月底前向村委會提出申請并填寫《綠色養老工程申請書》,村委會審核其資格,再上報鄉(鎮)計劃生育部門;鄉(鎮)計劃生育部門完成審核并報鄉(鎮)政府確認,填寫《計劃生育綠色養老登記表》(一式兩份),同時報縣(市、區)人口計生委。

      3、張榜公示。對符合條件的對象由所在村委會審核其資格并在村務公開欄進行公示。同時,在本地電視臺進行公示,并公布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

      三、保障措施

      1、落實土地。各地要為綠色養老工程對象無償提供宜林土地。屬“四旁”、灘涂等空閑地的,每戶落實不少于栽種200株果木的土地;屬坡耕地、旱地或其它宜林地的,為每戶落實不少于栽種100株果木的土地。

      2、落實資金。綠色養老工程所需資金由各級共同分擔。今年省財政對每戶補助500元,縣、鄉財政對每戶分別補助100元和50元。扶貧部門每年從下撥貧困村的扶貧資金中,拿出10%,用于發展農業,并優先安排二女戶家庭種植林果。農辦每年從農業產業化油茶專項資金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即每畝補助90元用于此項扶助。林業部門從實施“一大四小”工程的資金中,新農村建設部門從新農村建設資金中分別擠出一定的資金用于綠色養老工程。婦聯幫助二女戶家庭實施小額貸款。

      3、落實產權。采取以下五種形式對綠色養老基地產權進行明晰。一是允許并動員二女戶家庭自主開發屬于集體所有的荒山荒坡,誰開誰有,誰種誰有,明晰產權,合同管理。二是對現有的股份制管理的果林進行改制,允許二女戶家庭參股,參股股金從各個方面扶助二女戶家庭實施綠色養老工程的資金中列出;也可以采取送股份的方式吸納二女戶家庭入股。三是鼓勵和支持二女戶家庭養老基地改造,有條件的允許擴大面積并重新進行產權明晰。四是鼓勵二女戶家庭在自家房前屋后種植果木,誰種誰有。五是大力扶持二女戶家庭在自己的自留山上栽種果木。

      四、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為實施綠色養老工程,成立鎮實施綠色養老工程領導小組,對綠色養老工程的實施進行指導。各地要相應成立綠色養老工程實施領導小組,明確有關部門職責,并根據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全鎮實施綠色養老工程要做到“四納入”,即:納入政府的'全局工作統籌考慮,納入政府公共財政體系統一規劃,納入政府的“民生工程”統一實施,納入政府的綜合目標統一考評。

      2、加強指導明確責任。各村委要切實加強對試點工作的指導,制定方案,明確責任。村里要安排領導分工負責,確保試點任務落到實處。做到簽訂一份合同:即村委會與試點家庭簽訂一份“綠色養老”試點合同。落實“兩個責任”:鄉鎮與村委會負責人簽訂一份責任狀;村干部與試點家庭“綠色養老”責任聯系人。實行“五個統一”:統一規劃無償提供宜林土地;統一無償提供苗木;統一技術質量標準;統一組織人員栽種交試點家庭管理;統一向縣林業部門申辦林權證。樹立一塊計劃生育“綠色養老”標示牌。

      3、加強協調與服務。人口計生部分負責好綠色養老工程的協調工作,及時解決或向相關部門反映綠色養老工程扶助對象的困難與問題。林業部門提供相關種植技術服務,如病蟲害預測與防治等,加強林政管理,確保誰造誰有,自主采伐,自由流通,憑證運輸。

    【特色小鎮申報材料】相關文章:

    特色小鎮申報材料03-30

    杭州特色小鎮調研報告11-25

    特色小鎮建設工作方案04-07

    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申報材料(精選10篇)04-26

    快樂的小鎮作文08-26

    水鄉小鎮作文05-07

    江南小鎮的煙雨03-03

    小鎮的早晨作文02-03

    文明校園申報材料_申報材料10-31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