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id="549yd"></i>
  • 
    
  •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黨政資料>事跡材料>關愛殘疾人事跡材料

    關愛殘疾人事跡材料

    時間:2024-02-18 07:04:20 事跡材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愛殘疾人事跡材料3篇(精)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事跡材料吧,借助事跡材料可以很好地體現先進對象的先進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時代特征。到底應如何擬定事跡材料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愛殘疾人事跡材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愛殘疾人事跡材料3篇(精)

    關愛殘疾人事跡材料1

      人因生命而存在,生命因信念而精彩?v觀古今中外,英雄豪杰,名人逸士,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之所以能夠為世人景仰,都是因為他們秉承著自己的信念,并且堅定不移。

      身體力行,弘揚家庭美德,比爾蓋茨說過,人生有最不能等的三件事:孝、愛和善,它們才是幸福的源泉。他深深地懂得這個道理,也是親身去做的,他積極倡導男女平等,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賓,互相支持,互相幫助,有困難共同面對,出了問題共同協商解決,成為人人羨慕的模范夫婦。

      阿不拉江,1977年9月2日出生在火箭農場五連,父親卡迪爾在農五連上班,母親在林業隊上班,家中他是老三,當時他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一家人的日子過得開開心心。然而,生命的歷程中,有陽光相伴,也有陰云密布,有一帆風順,也有步履坎坷,有歡聲笑語,也有以淚洗面。誰料天有不測風云。1980年12月阿不拉江滿3歲,因一場高燒,連續幾天不退,不幸患上了嚴重的小兒麻痹癥,左腿活動功能喪失,留下了殘疾,這個不幸的消息猶如晴天霹靂,給這個本該幸福的家庭帶來了莫大的不幸。但是家人的憂慮總讓他揮之不去,他們總認為阿不拉江已是殘疾人了,以后對社會沒有多大用了,對家庭是一個包袱,在生命的十字路口,阿不拉江苦悶過,彷徨過、絕望過,但他沒有因自己的身體殘疾而沉淪下去,而是憑著頑強的毅力勇敢地向命運挑戰,靠著堅定的理想和信念,以堅忍不拔的恒心與病魔抗爭,走出了一條特殊的人生軌跡。

      隨著年齡的增長,阿不拉江的求知欲望逐漸增強,他7歲在離家約10公里的火箭農場三分場小學上學,由于左腿不便,每天雙手拿著拐杖,托起下身一步一步艱難前行到校學習,雨天路爛難行,同班四、五十名同學輪換背他上學,這個溫暖的班集體給了他莫大的支持與幫助,他百感交集,不辜負老師和同學的希望,以中上成績完成了小學學業。讀初中和高中在離家約15公里的火箭中學讀書。在初中,他立志向同學學習,再苦再累都忍受。一次學校開展校外集體活動,在附近的棉花地里,棉田坑坑洼洼的,棉苗很刺腳,xx不甘示弱,心想別人能做到的事我一定能做到,于是手握拐杖,深一腳淺一腳,在棉田壩里艱難行走,雙腳被棉苗劃起了條條痕跡,汗水濕透了衣背,他仍堅持下去,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后他撿了100多斤棉花,交棉花時臉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了勝利的微笑。

      讓他學會做生活的強者,并鼓勵他總要擅長一行,盡最大努力照顧自己,將來一定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老師的教誨給了他最大的支持,激發了他求知的欲望,他在心中默默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上學,出人頭地,別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做到。他認為:“沒有過不去的山,沒有邁不過的坎兒,我雖然殘疾了,也一定要比別人強!本瓦@樣,從那時起,不管刮風下雨,他始終堅持上學,用別人雙倍的努力讀完了初中和高中,還有1998年考上了新疆塔里木大學。

      20xx年7月畢業于阿克蘇塔里木大學。剛畢業的他有著美好的愿望,希望找工作,助他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生活并沒有他想象的那么美。畢業以后,多次參加招聘會,跟他一起畢業的同學都找到了工作,但因為他肢體殘疾,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一直在家待業。后來他想自己創業,就向父親借錢買了一輛三輪摩托車,靠拉人維持自己的生活。20xx年結婚,妻子是個孝順的女兒,還是一個愛家的妻子。 20xx年的春天,他們女兒的出世給家里帶來了無比的喜悅,同時使他們多了一份更大的責任,他和妻子下定決心,孩子由他們自己來照顧,盡量不給雙方年邁的母親再添麻煩,孩子一天天長大,現已四歲,雖然要他們自己照顧孩子很辛苦,但是他們照顧過程的每分每秒都非?鞓烦鋵。結婚之初,他們倆收入都不高,他的母親和岳母又都沒有收入,生活壓力很大,日子過得緊緊巴巴,隨著國家的優惠政策給他們解決低保,他們家的生活有了保障。剛結婚時沒錢買房,他們老人一起住,夏天熱,冬天冷,他妻子送來沒有說一句埋怨的話。但是他們很滿足,如今的他們對未來生活充滿了希望,相信我們的生活會更加幸福美滿。

      后來,火箭農場出了優惠政策,讓他看到發展的希望。在20xx年,他貸款了2萬元錢,在火箭農場友好東路十路口開了一家照相館。起初沒有生意,也遇到了不少麻煩,但他有信心,一定要將他的夢想堅持下去,他想盡一切辦法克服困難,憑著虛心求學、大膽創新的精神,后來生意漸漸好轉,不但收回了所有投入成本,還略有利潤,得到了回報,他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改善。嘗到甜頭的阿不拉加.卡德干勁更足了,隨著不停的摸索和經驗的積累,將照相館生意一直走下去。

      阿不拉加.卡德和妻子靠著自己自強自立和努力拼搏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開拓了一番新的事業。忠厚實在的他們有一股闖勁和干勁,更有一顆樂于助人的心。記得20xx年12月,是一個寒冷的冬天,路面堆積著白雪且很滑,他看到路邊等候車的老人,他便用曾經拉人賺錢的三輪車將老人免費的送到了家。這位老人只是他這樣免費送的眾多人之一,周圍的人都稱他為雷鋒。

      鄰居們總是想照顧一下他的照相館,每逢拍照復印都去他那里,但阿不拉加.卡德從來都不向鄰居們收錢。鄰居們經常問他不收錢怎么生活,他總是說,是火箭農場小額貸款給我提供了致富的平臺,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是鄰居們幫助了他。他說現在這樣無私的幫助他人,只是回饋團場領導和各族職工群眾對他的關愛,將愛心傳遞下去。

      還記得去年冬天的一個夜晚,鄰居帕塔木汗因病突然抽搐,子女不在身邊。本因工作了一天,疲憊的阿布拉加〃卡德已經休息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將他喚醒。阿布拉加〃卡德知道情況后,立即將帕塔木汗送到了地區醫院。不僅如此,他還資助帕塔木汗的兒子上大學,從不求回報。帕塔木汗一家對阿布拉加〃卡德感恩戴德。

      殘疾人本身就特別需要他人和社會的關愛,而阿不拉加.卡德卻做到了去關愛別人。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這些還將延續和發生的感人故事,彰顯的是超越民族的無疆大愛,匯聚了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有理想、有目標,才能有未來。阿不拉加.卡德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艱苦創業,他默默的傳遞著民族間的大愛,實現自己的小夢想,助推強國夢!阿不拉江有福的,老天沒能給她一個健康的身體,卻給了她一個最好的妻子,妻子常說,自從嫁給他,自己從沒受半點委屈,更未紅過臉!澳芗藿o一個你這樣心痛我的男人,是我這一生最大的幸!,“我們是老天配好的,我們一定要好好的相依為命,白頭到老”。

    關愛殘疾人事跡材料2

      二九一農場共有人口19000人,住戶6900戶,現有各類殘疾人452人。20xx年農場殘聯作為墾區第一個單列的場級殘聯,在上級殘聯和農場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人為本,以“家”為陣地,努力提高為殘疾人服務水平,保障了殘疾人平等參與農場的各項生活,共享農場發展成果。

      一、加強基礎建設,建立以“殘疾人之家”為中心的康復訓練網絡

      為提高“殘疾人之家”服務功能基礎建設,在農場職工醫院和街道社區建立了為殘疾人服務的康復訓練中心。各管理區衛生院建立康復站,作業站衛生所建立康復室,幫助殘疾人恢復身體機能,為不同殘疾類型的朋友提供康復服務,增強他們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農場社區以“殘疾人之家”康復訓練中心為載體,加強“殘疾人之家”服務功能基礎建設,配備液晶電視、電腦、投影儀,建立圖書室,制做宣傳欄,努力為殘疾人提供各項服務,使“殘疾人之家”成為殘疾人生活中的精神樂園。真正實現了“康復進社區,服務到家庭”的目標,使殘疾人在“家”中能夠得到便捷的康復訓練和服務,幫助處在社會邊緣的殘疾人回歸生活主航道,讓殘疾人群體享有和諧社會的溫暖。

      二、采取有力措施,建立為“殘疾人之家”服務保障機制

      農場從建立機制入手,把“殘疾人之家”創建工作納入到單位的“十一五”發展規劃之中,為“殘疾人之家”服務保障機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一是建立殘疾之家信息網絡機制,建立上下聯動、便捷有效的'康復服務信息網絡機制,在“家”中分類建立了康復服務檔案,建檔率達到了90%.二是建立服務運作機制。以農場職工醫院、街道社區為中心,對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實施康復治療和訓練。三是建立合理利用資源機制。利用街道社區居民委中空置的場所,開設殘疾人康復訓練場所。四是建立目標考核機制。將殘疾人康復工作納入農場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建設規劃、衛生規劃,列入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工作目標考核之中。

      三、發揮“家”的作用,實施解困救助行動,保障和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農場殘聯發揮“殘疾人之家”的作用,為解決殘疾人生活、學習、就業、康復、維權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和實際困難做了以下工作。街道社區殘疾人聯合會安排8名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清掃街道,年人均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為75名殘疾人辦理了低保。爭取國家彩票公益金20萬元,農場匹配20萬元,為80戶殘疾人家庭進行房屋修繕,如農場殘聯投入8000余元為二級精神殘疾人申敏更換了塑鋼窗,并對墻體和屋頂進行了維修。為一二類貧困殘疾人承擔網上評殘費。為精殘知青魯月秋辦理醫療保險。近年來農場共為各類殘疾人承擔醫療費用近15萬元,如為精神患者李樹森承擔31725元的更換骨股頭費用及護理費;為殘疾人郭松聯系安裝假肢。農場各界組織助殘志愿者為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家庭提供常年的生活服務,還經常到敬老院為殘疾老人演出,讓他們在心里上對生活有個積極的態度。

      二九一農場“殘疾人之家”的創建工作在社會各界的愛心幫扶下得到了健康的發展,使殘疾人的事業真正做到了有人管、有人幫、有人關心,“殘疾人之家”的合法權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殘疾人的生活也越來越美好,社會也越來越和諧。

    關愛殘疾人事跡材料3

      用愛的臂膀,攙扶起無助的身影;用愛的陽光,溫暖生命日遺憾,有愛,就會為夢想插上騰飛的翅膀!蘭州“美伊主食有限責任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以提供放心產品、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為己任,在公司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用真情和真愛為270名殘疾員工構建起一個“愛的家園”.

      家有家的“味道”

      生產線聾啞員工陳芳用紙和筆表達了她的心聲:“我以前一直沒有穩定工作,也在一些小吃店里當過服務員,但時間都不長。到美伊公司工作,工友們都是和我一樣的聾啞人,我們在一起工作特別開心,上班的感覺真好”。

      投資1500萬元、占地6000平方米、按照藥品生產企業標準建設的美伊“放心主食”生產基地,引進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6條大型饅頭生產線和1條全自動面條生產線,嚴把原料關和生產關,從生產到包裝,全部實現了機械化和無菌化。同時,為滿足殘疾員工生活、工作、康復和文化需求,興建了員工休息室、員工餐廳、康復健身房、圖書閱覽室、心理咨詢室。公司投入專項資金,聘請了專業康復指導師和心理咨詢師,累計為260余人次提供了康復訓練指導、為76人次提供了心理疏導服務。

      結合工作實際,公司投入近30萬元,建立了可同時容納100人學習的多媒體培訓中心,大力開展職業技能、社交禮儀、溝通技巧等專項培訓,年投入培訓費用達27萬元,殘疾員工在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時,自身綜合素質也得到了明顯提升。

      針對殘疾員工心理特點,公司創造性地將“殘疾人自我管理”引入了企業管理,由6名管理能力強、員工信賴的肢體殘疾人組成了銷售部,具體負責銷售人員的培訓、管理、考核。

      公司管理和服務的每個細節,都會讓人感受到“家”的味道。

      家有家的“責任”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具備勞動能力的殘疾人越來越多,殘疾人走向社會、實現就業的愿望愈加迫切,然而殘疾人的'就業崗位有限,就業渠道仍然不多。

      “我們終于有工作了,終于能自食其力了!”李嫻雙、李雅雙第一次拿到工資的時候,在父母親面前哭了很久,淚水中既有委屈,又有激動。這對孿生姐妹均為會計電算化專業大專畢業,但因腦癱造成的肢體二級殘疾,畢業后一直求職無門,全家僅靠父親一人工資維持,生活極為拮據。20xx年初進入美伊主食有限公司,在銷售員崗位上近3000元的月收入,極大改善了全家的生活條件。

      公司自成立以來,在為全區市民提供安全放心主副食的同時,集中解決了210名(銷售崗位161名、生產崗位43名、管理崗位6名)殘疾人的就業問題。銷售人員每月基本工資加銷售提成達到了1500—20xx元,個別銷售人員月收入已突破2500元;生產崗位人員平均月收入也達到了1800元,為殘疾員工融入社會、更有尊嚴的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全社會的大力支持,履行社會義務也是企業的應盡之責。20xx年7月開始,公司承接了城關區就業年齡段重度貧困殘疾人居家托養服務中心愛心餐的生產和配送,截止目前,送餐人數已達1666名。堅持殘疾人“自我服務”,集中安置60余名輕度殘疾人擔任送餐員,月收入達到了1000余元。

      家有家的“溫情”

      嚴格的制度管理和溫馨的“家人”之情,是美伊公司實施管理和建立企業文化的“兩大法寶”.成立以來,公司建立健全“員工管理、檔案管理、考勤管理、安全管理、監護人聯系”等規章制度17項,狠抓各項制度的落實,保證了企業的運轉高效。同時,針對殘疾員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努力營造互相關愛、和諧溫馨的企業文化氛圍,員工的凝聚力逐步增強。

      聾啞人胡正虎、陸巧燕夫妻,是公司生產崗位的業務骨干,結婚后育有一女,兩人到公司工作不久,女兒也查出雙耳失聰。突如其來的打擊,讓這對剛剛看到生活希望的年輕夫妻傷痛欲絕。得知這一情況后,周圍的工友紛紛通過短信、微信表達他們的關心,公司安排專人赴省殘疾人康復中心咨詢專家意見,并與城關區殘聯聯系,協調人工耳蝸裝配和聾兒早期干預事項,企業的關心和幫助讓胡正虎夫妻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針對生產崗位聾啞員工集中、銷售崗位人員分散各處的實際,公司充分運用微信和短信平臺,建立溝通渠道,宣傳企業文化,收集意見建議,提供心理咨詢,互通營銷心得,為殘疾員工營造了一個寬松和諧、相互比學的工作環境。

      因為有愛,才會誕生一個“家”;因為有愛,才會凝聚成團結奮進的巨大力量;因為有愛,才能共圓殘疾朋友的夢想。正如董事長邵軍所說:“殘疾人事業應該是一項”家“的事業,只有攜手建設好我們這個大家庭,每一個人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幸福!

    【關愛殘疾人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關愛殘疾人標語08-23

    關愛殘疾人的作文07-23

    關愛殘疾人作文08-23

    “世界殘疾人日”關愛殘疾人標語08-12

    關愛殘疾人活動方案08-05

    關愛殘疾人優秀作文05-13

    殘疾人事跡材料08-16

    關愛殘疾人小學領導講話08-05

    關愛殘疾人的廣告語08-19

    《關愛身邊的殘疾人》教學反思08-17

    av片在线观看无码免费_日日高潮夜夜爽高清视频_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_在线亚州av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