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村黨總支委員會事跡材料
村黨總支委員會事跡材料(一):筑堡壘、抓規范、辦實事,謀發展
二八地村位于巴林右旗查干諾爾鎮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共483戶,2286口人,總土地面積13萬畝。全村共有黨員52名,設黨總支1個,黨支部2個。
近年來,二八地村黨總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圍繞"五好"黨組織要求,著力加強黨的建設,實現了全村經濟和社會持續快速發展。該村先后被授予旗級先進基層黨組織、市級先進基層黨組織、區級服務型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強班子,打牢基礎有保障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響著村民。因此,村黨總支時刻把"兩委"班子及黨員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程來抓,要求"兩委"成員堅持勤政為民,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多為群眾謀福利;圍繞經濟建設,積極開動腦筋,出謀劃策,真正當好村民的"領頭雁",真正為群眾當好家、理好財。兩年來選拔培養后備干部6人,入黨積極分子12人,發展黨員7人。學習制度上通過"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等形式,組織黨員學理論、學業務、學經濟、學管理,增強廣大黨員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組織制度上實行民主議事和黨內監督制度,重大決策堅持集體研究,科學決策。工作制度上堅持村務公開制度和村干部考核制度,積極組織黨員參與村莊建設與村務管理,注重群眾意見和建議,較好地發揮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黨風帶民風,以民風促村風,形成了良好的社會風氣。
解難題,發揮示范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邊的榜樣就是群眾學習和模仿的最佳對象。從2010年開始,村組干部都主動參與到發展膜下滴灌種植產業,當年就產生了以村支部書記李鳳友、村委會主任宗世明為代表、種植面積50畝以上的"大戶".在村干部的示范帶動和鎮上獎勵補助政策的雙重作用下,廣大群眾放下思想顧慮,踴躍投入膜下滴灌種植業,全村種植總面積由低谷時期的不足百畝,到今年達到了近萬畝。為了后序發展,壯大產業,由村黨總支牽頭,成立了巴林右旗順益高效節水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采取"黨總支+合作社黨支部+產業黨小組+產業黨員"的1+3經營模式。在合作社的帶動下,全村膜下滴灌地塊實現了統一整地、統一播種、統一種子、統一施肥、統一澆水、統一設備的"六統一"管理模式,同時由單一種植玉米,發展到現在種植高粱、葵花、谷子、西瓜、香瓜、甜玉米等七個品種。幾年來黨總支與生產滴灌設備企業、農資企業、銀信部門和收購客商對接,減少中間差價,每畝地節約成本72元,算下來幾年共節約資金近20萬元,創收近40萬元。同時開展村"兩委"成員、黨員結對共建、幫扶活動,6名班子成員、13名黨員結成幫扶對子20對,為30戶農牧民擔保協調貼息貸款100萬元,增強了發展和示范作用。
履職責,服務經濟發展
幾年來村黨總支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和為民辦事,充分發揮了村民理財小組的作用,堅持依法清欠,規范土地發包程序,整合集體資產,切實盤活了集體資產,壯大了集體經濟,使黨總支有人干事、有錢辦事、有章理事的目標得以實現。在管好、用好村集體機動地和集體資產的同時,增強了為群眾辦實事的能力,得到了群眾的擁護和一致好評。兩年來為群眾上治安保險,家庭財產險,人身意外險共3400份,得到各種賠付款11萬元;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覆蓋全村,光纖網絡已開通80%,力爭到2017年全面開通;協調金融扶貧貸款623萬元,174戶受益;新修通村公路20公里,解決662口人出行問題。爭取資金230萬元,平整耕地1500畝;完成旱改水項目2000畝;共新打機電井20眼;新安裝變壓器8臺套,增容變壓器2臺,架設高壓線路1000米;鋪設低壓線路2800米,鋪設地下輸水管道6900米;通過以上項目的實施,使全村80%的平川地變成了水澆地。爭取資金50多萬元新建幸福院一處,占地5畝,房間700平米,容納20戶無人照料的空巢老人、五保戶、低保戶。先后投入資金80多萬元擴建了多媒體室、圖書室、棋牌室、公共浴池;新建5500平米文化廣場,硬化400平米,綠化1500多平方米;安裝節能路燈8盞,農牧民業余文化活動豐富多彩,鄰里和睦團結。
強服務,助力十全工程
自"十個全覆蓋"工程實施以來,二八地村圍繞"三消兩統一轉"的思路(即消滅土房、消滅土墻、消滅柴草垛,統一規劃、統一綠化,秸稈轉化),著力打造農家庭院風格,建設美麗休閑新村。加班加點搶時間,不分晝夜趕進度,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村班子成員和群眾一同克服人力、物力、財力、天氣等各種困難,搶抓有利時機,責成專人負責工程監管,做到保質量趕進度兩不誤,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總額的65.58%,其中110戶危房加固、14戶危房重建均已完工;完成了6.7公里的巷道硬化,修建院墻5000延長米;建公共垃圾點11處、衛生廁所80處。同時,投入資金60余萬元,栽植樟子松、丁香、旱柳、金葉榆等樹木2.8萬株。按照"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原則,因地制宜確立了設施農業、肉驢養殖、農機合作三個特色產業。
村黨總支先進事跡材料(二)
龍莊村位于山東省滕州市洪緒鎮南部,全村共420戶,1460人,黨員65名,設一個黨總支、5個黨支部。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龍莊村以"五個好"黨支部建設為目標,始終堅持"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經濟"的工作方針,抓班子、帶隊伍,強素質、促經濟,促進了全村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2010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實現7.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6萬元,先后榮獲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范村、山東省文明村、山東省綠化示范村、棗莊市文明生態村、棗莊市經濟百強村等榮譽稱號,村黨總支先后被評為棗莊市優秀基層黨組織、滕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切實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
一是加強班子自身建設。建立黨組織班子成員分工負責制和崗位目標責任制,把年度工作任務分解落實到人,嚴格獎懲考核,充分調動班子成員的積極性。堅持民主集中制,充分發揚民主,重大事項由集體討論、決策,確保各項工作措施科學可行。大力實施"雙培"工程,認真做好后備干部培養和發展黨員工作,積極吸納優秀青年致富能手、民營企業負責人進入村黨組織和村委會班子,增強了活力。二是健全民主決策機制。積極推行以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村務、財務公開為主要內容的"四民主兩公開"制度。建立健全群眾監督機制,完善黨內大事黨員表決、村內大事村民公決機制,按村務決策規范操作流程圖議事,實行重大事項"民主聽證會制度".每月召開一次村民代表議事會,每季度進行一次檢查,每半年匯報一次工作,年終考核評比,由黨員和群眾評議,確保村級事務公正、公平、透明操作,贏得了黨員群眾的信任。三是創新黨組織設置模式。立足本村民營經濟發展快、企業多的實際,按照行業發展需求,創新黨組織設置模式,設立了農業、企業等5個基層黨支部,在各黨支部內部又按照科技推廣、協調服務等不同分工設置黨小組,成立了塑料制品行業協會等組織,形成了"總支+支部+協會"的新型黨組織的設置模式,真正做到"處處有組織、事事有人管".
打造素質過硬的黨員干部隊伍
一是加強教育培訓,提高黨員素質。大力實施"素質提升"工程,不斷創新黨員學習培訓的途徑和方式,充分運用現代遠程教育、電化教育等手段和報刊圖書、廣播電視、信息網絡等媒體,組織黨員定時收聽收看農業知識、企業管理、法律法規等信息,讓黨員干部先富"腦袋"、長智慧。先后組織黨員群眾外出參觀320余人次,解放思想,開闊視野。目前,全村80%以上的黨員掌握了一至兩門實用技術,50%以上的黨員成為科技示范戶,考取了綠色證書。二是深化主題活動,增強黨性修養。扎實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創先爭優等活動,組織開展"加快發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我為企業發展獻良策"等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黨員進一步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從模范榜樣中找差距,從思想深處找根源,為村莊發展謀思路,強化黨性修養,解決突出問題,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全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三是搭建實踐平臺,促進作用發揮。成立塑料制品行業協會黨支部,建立了流動黨員信息庫和信息互動平臺,定期組織企業協會黨員、流動黨員開展黨員技術大比武、十佳質量標兵等活動,充分發揮黨員的骨干帶頭作用,有效促進了企業發展。同時,積極為無職黨員設崗定職,明確職責,定期考評,引導他們其積極參與村的各項建設,有效促進了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的發揮。
搭建干事創業的最佳平臺
一是實施強村富民工程,打造富裕龍莊。堅持把強村富民做為首要任務來抓,確立了強村辦企的發展方針,黨員干部率先垂范開辦塑料加工企業,建成了占地300畝的塑料制品加工小區,吸引了30余家塑料制品加工企業進入小區經營,并帶動全村70多戶從事塑料制品加工生產活動。目前,村內發展騰龍化工、箭波公司等龍頭企業70家,日產暖水瓶殼8萬只,從業人員達3200人,成為江北最大的塑料制品加工基地。積極推行土地流轉,促進土地適度集中,成立農業公司,對全村1500畝耕地進行規;、集約化經營。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注冊成立了滕州幸福龍莊旅游有限公司,投資2590萬元以魯南民俗風情和生態農業觀光為特色的休閑旅游勝地,促進了三產服務業發展。二是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打造靚麗龍莊。堅持高標準規劃、高標準設計、高標準建設,全面啟動龍莊社區建設,委托中國美院和南京林業大學進行了整體規劃和景觀設計。目前,12萬平方米的一期、二期工程已建成,2011年上半年完成整體搬遷。10萬平方米的三期工程計劃近期開工建設,3—5年內,將建成一處可容納9000人的大社區,吸引周邊3個行政村的群眾集中居住,能夠騰出1120畝土地用于經濟建設,探索出一條節約耕地、發展村域經濟、美化村莊環境的新農村建設之路。三是實施民生工程,打造幸福龍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將全村2條主干道路和20余條小巷全部進行了硬化、綠化;投資80萬元實施了城區自來水并網工程,解決了村民飲水安全問題,村民吃水、用電費用全部由集體承擔。積極改善村民醫療衛生條件,建設了高標準的村級衛生室,村民新型合作醫療費用、五保老人醫療費用全部由集體負擔。設立村級助學獎學金,對考上大中專院校的學子一次性給予5000元的獎勵。崇尚尊老敬老美德,規劃建設了高標準的老年公寓和敬老院,每年向全村6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放補助100元。
【村黨總支委員會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村黨總支先進事跡材料08-24
村黨總支“七一”活動總結08-18
村黨總支先進事跡08-18
村黨總支書記優秀共產黨員事跡材料08-24
學生黨總支事跡材料08-18
金冠村黨總支工作匯報08-18
村黨總支部書記述職報告08-22
村黨總支監事會工作制度08-24
表演學院黨總支先進事跡材料08-21
動畫學院黨總支先進事跡材料08-21